#澳亚【资讯】#【看懂香港局势,梁振英的这几篇文章值得一读】反修例风波发展至今,持续的暴力事件已重创香港社会秩序。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特区前行政长官梁振英近日在海外社交媒体上的几篇文章,点出了传媒、教育、司法等领域的种种乱象。对于这场风波如何收尾,梁振英也谈了他的看法。
  1.青年
  香港的青少年大批、长时间参加暴力活动,动力是什么?我认为动力不是良知,更不是爱,而是仇恨。我这样说,是因为我们在暴力中既可以看见他们的仇恨,也可以看见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散播仇恨的人和言论远远比教导青少年爱和良知的多得多。大家看看香港个别媒体,尤其是网上的所谓新闻,长时间以来的宣扬;看看个别老师的言论就知道了。这也是我认为散播仇恨的老师必须革职的原因,我们必须保护好下一代,让下一代免于仇恨。
  这也是我不断提醒大家要警惕社会上有人将青少年激进化。香港社会对青少年人被激进化一直没有注意,更没有研究,但这问题在西方国家已经引起广泛重视和应对。
  2.传媒
  什么人是记者?我想弄张记协会员证
  我们在电视画面上经常见到大批自称记者的人,一字排开站在警察和暴徒之间,香港有这么多突发记者吗?为什么我们在伦敦和巴塞罗那的示威和暴动场面中看不到这么多记者?
  感谢叶家文小姐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在前日的警方例行记者会上,自称记者的叶家文因为用电筒照向警方高层以示抗议而被逐;事后她用以进场的“记者证”在网上流传。网上看见,所谓“记者证”,只是香港记者协会编号F200的会员证,不是传媒机构的工作证。
  原来没有传媒机构的固定工作,前一日才向记者协会申请会员证的人也是记者,也可以带备道具,大糢大样到警察总部干扰记者会。叶家文在记者会上一闹,就成了“媒体宠儿”,她今天在电台节目上暗示是警方人员将她的记协会员证放上网。叶小姐太小看警方了,我对警方的能力比较了解,警方如果要做,能力比将警察家人起底的狂徒大几千倍。
  最后想请教记者协会,我编过学生报,长时期投稿中外报刊,做过传媒机构董事,也做过电台、电视台时事节目主持人,接受过几千场的媒体采访,熟悉媒体采访手法。虽然我未读过传理学,但知道不少记者也没有读过传理学,我很想申请一张贵会的会员证,以便在记者会上既向官员心平气和地提问,也客气地质问行家,以带出事件真相,要拿一张会员证,难吗?
  我们很想尊重记者,也很想记者尊重自己。
  无良的苹果
  一个15岁女孩逝世,有谁会比她的母亲更关心死因?竟然是《苹果日报》!
  15岁女孩浮尸将军澳,母亲公开呼吁大家停手,不要滋扰家人,让死者安息,让家人回复安宁。《苹果日报》怎样向应?竟然是用头版一版继续质疑死因,效果就是母亲和其他家人继续被伤害,有更多的青少年加深仇恨、走上火线,包括在死者生前就读的学校大肆破坏。
  黎智英、苹果日报的编采人员:你们也有子女,你们较幸运的,是香港没有另一家报纸有你们这般无良下流。报纸的编采人员是读书识字的人,为了五斗米,竟然可以折腰至此!在你们的子女面前,你们抬不起头。
  香港有这样的报纸,是香港的耻辱。
  请停手。
  3.教育
  给香港中文大学段崇智校长的公开信
  段崇智校长:
  为了下一代,我们不能这样继续下去,我不是中大校友,但教育兴亡,匹夫有责。
  你给中大同学、同事、校友的公开信,只是为了你个人的解脱,用香港的俗话,是“缩骨”、“甩身”之举。
  过去四个月的违法和暴力运动,是政治问题和国际关系问题,不是教育问题,更不是任何大学的校政校务问题,学生也不是因为在校园犯罪被捕。被捕的学生是成年人,有家长,还有庞大金钱和律师团队支持,但是各大学的部分学生、校友和教职员以及暴力活动的主事者一直咬着各校校长不放,逼迫校长出席公开质询大会,然后逼迫校方表态支持“五大诉求”,并谴责警方,为什么?这些人要的不是学校的所谓支持,而是通过压迫校长表态,将违法行为反黑为白,在校园内外确立正当性,鼓动更多学生以违法甚至暴力行为和香港“揽炒”。
  你的公开信太多言不由衷。你说:“各方都期望大学凭借其公信力、影向力,让有关事件及受影向同学得到最公平的处理。”请问段校长,任何人在香港被捕,后续的检控和审判都有独立的机制和程序,你的意思不是用大学的‘公信力、影向力’干预独立的检控和审判吧?
  你的公开信又说:“我们立即逐一再联络被捕的逾30位同学,详细了解他们在被捕后遇到的种种情况。大部分同学表示……以上都是同学亲自提出的指控……”同学们既然信任大学,向大学亲自提出指控,未知你和大学管理层有没有在“了解被捕后遇到的种种情况”的同时,顺便了解一下这些同学在被捕前的行为:他们有没有扔砖?有没有放火?有没有扔汽油弹?有没有破坏地铁站?有没有袭击警察?有没有毁坏大中小型企业的商店财物?有没有煽惑他人?如果你不知道,你有没有责任同样了解一下?如果你知道,你会报警吗?
  你的公开信又要求“在现有机制以外作出严正跟进,让法治精神得以彰显,让信心得以重建”。请问什么是“机制以外”的“严正跟进”?请问为什么要在“机制以外”?是因为被捕人士是中大学生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中大学生比其他人更为平等吗?
  你的公开信中最后一段我是同意的:“不管前路多艰难,大学会坚守传播知识、服务社会、培育品德的使命,让校园成为自由探索真理的地方,不会放弃教导同学博文约礼的精神。”但我认为应该加上以下几点:一、知法守法;二、独立思考;三、从理不从众;四、你本人说的“盼年轻人多尊重国家”。
  4.司法
  一名狂徒上月在香港沙田涉嫌践踏国旗并弃于城门河,今日在沙田裁判法院被判200小时社会服务令。
  这判决必定引起全国公愤,既然裁判官表示没有量刑指引,律政司必须上诉。
  早前有人涂污美国总领事馆外墙,被判刑四个星期。
  5.收场
  《逃犯条例》修订引发的政治、暴力和国际问题仍然没完没了,不少人问:“点收科(收场)?”我想谈点个人看法。
  首先,我们要对当前形势有正确的战略分析。“黑衣暴力运动”早已变质,运动的主角已经不是和平示威游行的市民,运动的目标也已经不是“五大诉求”,而是以暴力和其他非法手段瘫痪社会和推翻特区政府,夺取香港政权(regime change),改由反对派执政;
  篡夺中央政府根据《基本法》的权力,包括对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的实质任命权,免除主要官员对中央政府的责任,实行“去中央化”,将香港的“高度自治”篡改成“完全自治”,令中国对香港只有名义上的主权。
  下一步是去中国化,香港实质上成为独立于中国的西方傀儡;再下一步是结合外部势力,成为“颠覆基地”,在中国内地复制“黑衣暴力运动”,改变内地的政治制度和进一步分裂中国。
  其二,我们要有正确的战略定位。无论风如何吹,雨如何打,都改变不了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事实,也改变不了当今中国在世界上拥有庞大的政治、外交、军事和经济实力的事实。
  香港社会和特区政府都必须认清这些基本事实,坚持这个战略定位,用好用足中央的授权和国家的力量,配合好中央的部署,坚定立场、坚定信心,力求香港的长治久安,不求一时的风平浪静,不应有思想束缚,不能有行动禁区,不要投鼠忌器,要与所有暴力分子和他们的主子、金主们斗争到底,取得“一国两制”的历史性胜利。
  其三,要有战略定力。特区政府和建制派,包括香港的工商界,必须对中央和香港克服困难的能力有充分信心,不能虚怯,不能自乱阵脚,成为心战的牺牲品。
  1982年中国政府宣布收回香港,曾经在香港引起不安甚至恐慌,眼前的问题不比当年困难,我们现在的力量比当年强大得多。历史证明,危机过后,香港不仅可以复原,而且能够用好国内外的新机遇,冲上更高更好的发展台阶。
  其四,要做好全面战略部署。“预则立,不预则废”,特区政府和中央在《基本法》规定的体制内有一整套的政治、行政、财政、法律和武装力量,包括可用而至今未用的各种力量。
  在必要时,除了这些香港体制内的力量外,中央还有更多更强有力的体制外的力量可用。我们要调动香港体制内、体制外的一切常规和非常规力量,做好短、中、长期的部署,也要做好常态和非常态下的部署。
  最后,“狭路相逢勇者胜”,要责无旁贷地切实执行、彻底执行战略部署。
  从积极方面看,“黑衣暴力运动”已经犯下战略性错误,为中央和特区政府提供了难得的趁势犁庭扫穴的机会。未来几年,需要做、可以做、值得做的事很多,里里外外全面治理、改革、整顿的工作都必须坚持到底。

#澳亚【资讯】#【看懂香港局势,梁振英的这几篇文章值得一读】反修例风波发展至今,持续的暴力事件已重创香港社会秩序。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特区前行政长官梁振英近日在海外社交媒体上的几篇文章,点出了传媒、教育、司法等领域的种种乱象。对于这场风波如何收尾,梁振英也谈了他的看法。
  1.青年
  香港的青少年大批、长时间参加暴力活动,动力是什么?我认为动力不是良知,更不是爱,而是仇恨。我这样说,是因为我们在暴力中既可以看见他们的仇恨,也可以看见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散播仇恨的人和言论远远比教导青少年爱和良知的多得多。大家看看香港个别媒体,尤其是网上的所谓新闻,长时间以来的宣扬;看看个别老师的言论就知道了。这也是我认为散播仇恨的老师必须革职的原因,我们必须保护好下一代,让下一代免于仇恨。
  这也是我不断提醒大家要警惕社会上有人将青少年激进化。香港社会对青少年人被激进化一直没有注意,更没有研究,但这问题在西方国家已经引起广泛重视和应对。
  2.传媒
  什么人是记者?我想弄张记协会员证
  我们在电视画面上经常见到大批自称记者的人,一字排开站在警察和暴徒之间,香港有这么多突发记者吗?为什么我们在伦敦和巴塞罗那的示威和暴动场面中看不到这么多记者?
  感谢叶家文小姐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在前日的警方例行记者会上,自称记者的叶家文因为用电筒照向警方高层以示抗议而被逐;事后她用以进场的“记者证”在网上流传。网上看见,所谓“记者证”,只是香港记者协会编号F200的会员证,不是传媒机构的工作证。
  原来没有传媒机构的固定工作,前一日才向记者协会申请会员证的人也是记者,也可以带备道具,大糢大样到警察总部干扰记者会。叶家文在记者会上一闹,就成了“媒体宠儿”,她今天在电台节目上暗示是警方人员将她的记协会员证放上网。叶小姐太小看警方了,我对警方的能力比较了解,警方如果要做,能力比将警察家人起底的狂徒大几千倍。
  最后想请教记者协会,我编过学生报,长时期投稿中外报刊,做过传媒机构董事,也做过电台、电视台时事节目主持人,接受过几千场的媒体采访,熟悉媒体采访手法。虽然我未读过传理学,但知道不少记者也没有读过传理学,我很想申请一张贵会的会员证,以便在记者会上既向官员心平气和地提问,也客气地质问行家,以带出事件真相,要拿一张会员证,难吗?
  我们很想尊重记者,也很想记者尊重自己。
  无良的苹果
  一个15岁女孩逝世,有谁会比她的母亲更关心死因?竟然是《苹果日报》!
  15岁女孩浮尸将军澳,母亲公开呼吁大家停手,不要滋扰家人,让死者安息,让家人回复安宁。《苹果日报》怎样向应?竟然是用头版一版继续质疑死因,效果就是母亲和其他家人继续被伤害,有更多的青少年加深仇恨、走上火线,包括在死者生前就读的学校大肆破坏。
  黎智英、苹果日报的编采人员:你们也有子女,你们较幸运的,是香港没有另一家报纸有你们这般无良下流。报纸的编采人员是读书识字的人,为了五斗米,竟然可以折腰至此!在你们的子女面前,你们抬不起头。
  香港有这样的报纸,是香港的耻辱。
  请停手。
  3.教育
  给香港中文大学段崇智校长的公开信
  段崇智校长:
  为了下一代,我们不能这样继续下去,我不是中大校友,但教育兴亡,匹夫有责。
  你给中大同学、同事、校友的公开信,只是为了你个人的解脱,用香港的俗话,是“缩骨”、“甩身”之举。
  过去四个月的违法和暴力运动,是政治问题和国际关系问题,不是教育问题,更不是任何大学的校政校务问题,学生也不是因为在校园犯罪被捕。被捕的学生是成年人,有家长,还有庞大金钱和律师团队支持,但是各大学的部分学生、校友和教职员以及暴力活动的主事者一直咬着各校校长不放,逼迫校长出席公开质询大会,然后逼迫校方表态支持“五大诉求”,并谴责警方,为什么?这些人要的不是学校的所谓支持,而是通过压迫校长表态,将违法行为反黑为白,在校园内外确立正当性,鼓动更多学生以违法甚至暴力行为和香港“揽炒”。
  你的公开信太多言不由衷。你说:“各方都期望大学凭借其公信力、影向力,让有关事件及受影向同学得到最公平的处理。”请问段校长,任何人在香港被捕,后续的检控和审判都有独立的机制和程序,你的意思不是用大学的‘公信力、影向力’干预独立的检控和审判吧?
  你的公开信又说:“我们立即逐一再联络被捕的逾30位同学,详细了解他们在被捕后遇到的种种情况。大部分同学表示……以上都是同学亲自提出的指控……”同学们既然信任大学,向大学亲自提出指控,未知你和大学管理层有没有在“了解被捕后遇到的种种情况”的同时,顺便了解一下这些同学在被捕前的行为:他们有没有扔砖?有没有放火?有没有扔汽油弹?有没有破坏地铁站?有没有袭击警察?有没有毁坏大中小型企业的商店财物?有没有煽惑他人?如果你不知道,你有没有责任同样了解一下?如果你知道,你会报警吗?
  你的公开信又要求“在现有机制以外作出严正跟进,让法治精神得以彰显,让信心得以重建”。请问什么是“机制以外”的“严正跟进”?请问为什么要在“机制以外”?是因为被捕人士是中大学生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中大学生比其他人更为平等吗?
  你的公开信中最后一段我是同意的:“不管前路多艰难,大学会坚守传播知识、服务社会、培育品德的使命,让校园成为自由探索真理的地方,不会放弃教导同学博文约礼的精神。”但我认为应该加上以下几点:一、知法守法;二、独立思考;三、从理不从众;四、你本人说的“盼年轻人多尊重国家”。
  4.司法
  一名狂徒上月在香港沙田涉嫌践踏国旗并弃于城门河,今日在沙田裁判法院被判200小时社会服务令。
  这判决必定引起全国公愤,既然裁判官表示没有量刑指引,律政司必须上诉。
  早前有人涂污美国总领事馆外墙,被判刑四个星期。
  5.收场
  《逃犯条例》修订引发的政治、暴力和国际问题仍然没完没了,不少人问:“点收科(收场)?”我想谈点个人看法。
  首先,我们要对当前形势有正确的战略分析。“黑衣暴力运动”早已变质,运动的主角已经不是和平示威游行的市民,运动的目标也已经不是“五大诉求”,而是以暴力和其他非法手段瘫痪社会和推翻特区政府,夺取香港政权(regime change),改由反对派执政;
  篡夺中央政府根据《基本法》的权力,包括对行政长官和主要官员的实质任命权,免除主要官员对中央政府的责任,实行“去中央化”,将香港的“高度自治”篡改成“完全自治”,令中国对香港只有名义上的主权。
  下一步是去中国化,香港实质上成为独立于中国的西方傀儡;再下一步是结合外部势力,成为“颠覆基地”,在中国内地复制“黑衣暴力运动”,改变内地的政治制度和进一步分裂中国。
  其二,我们要有正确的战略定位。无论风如何吹,雨如何打,都改变不了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事实,也改变不了当今中国在世界上拥有庞大的政治、外交、军事和经济实力的事实。
  香港社会和特区政府都必须认清这些基本事实,坚持这个战略定位,用好用足中央的授权和国家的力量,配合好中央的部署,坚定立场、坚定信心,力求香港的长治久安,不求一时的风平浪静,不应有思想束缚,不能有行动禁区,不要投鼠忌器,要与所有暴力分子和他们的主子、金主们斗争到底,取得“一国两制”的历史性胜利。
  其三,要有战略定力。特区政府和建制派,包括香港的工商界,必须对中央和香港克服困难的能力有充分信心,不能虚怯,不能自乱阵脚,成为心战的牺牲品。
  1982年中国政府宣布收回香港,曾经在香港引起不安甚至恐慌,眼前的问题不比当年困难,我们现在的力量比当年强大得多。历史证明,危机过后,香港不仅可以复原,而且能够用好国内外的新机遇,冲上更高更好的发展台阶。
  其四,要做好全面战略部署。“预则立,不预则废”,特区政府和中央在《基本法》规定的体制内有一整套的政治、行政、财政、法律和武装力量,包括可用而至今未用的各种力量。
  在必要时,除了这些香港体制内的力量外,中央还有更多更强有力的体制外的力量可用。我们要调动香港体制内、体制外的一切常规和非常规力量,做好短、中、长期的部署,也要做好常态和非常态下的部署。
  最后,“狭路相逢勇者胜”,要责无旁贷地切实执行、彻底执行战略部署。
  从积极方面看,“黑衣暴力运动”已经犯下战略性错误,为中央和特区政府提供了难得的趁势犁庭扫穴的机会。未来几年,需要做、可以做、值得做的事很多,里里外外全面治理、改革、整顿的工作都必须坚持到底。

#安遇情感# #婚姻[超话]#

不出于恐惧动机的结婚,才可能通往幸福

好久都没有写关于爱情的文了。

因为我觉得,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内在弄清楚,对爱情也就不会再困惑。

说到底两个人的关系,还是源于你与自己的关系。

但生活里的确有很多在爱情或婚姻的抉择中始终煎熬的人,也有很多因为坚持要在一起或坚持单身而扛着沉重外界压力的人。

想过有爱的人生并不容易。

所以写下这篇文,希望可以滋养到你。

上周,娱乐圈最大的新闻就是44岁的女神林志玲结婚了!

她没有嫁给传说中的巨富大亨,也没有嫁给“当年的爱情”,而是嫁给了一个并不算特别被人熟知的日本组合成员黑泽良平,男方小她7岁,和她在8年前合作舞台剧而相识。

与吃瓜群众的预测相比,这个人有点“普通”。

这故事结局听起来有点意料之外。

但在我看来,这份结婚的宣言,却是林志玲作为一个女性的成长告白——

「 我不会因为钱而结婚,不会因为名气而结婚,不会根据别人的眼光去挑选我的伴侣,更不会因为年龄的恐慌而结婚,我结婚只因为我找到了那个和我有爱情,并且我愿意去用一生陪伴的人。」

如果一个人能够自己给自己安全感,并不活在别人的眼光里,那么她就可以克服所有恐惧去慢慢寻找那个爱的人。
无论她在怎样的年纪,经历了怎样的过往,
如果她不结婚,她并不恐慌;
如果她结婚,她绝不勉强

——这才是一个女人面对婚姻,最强大也最舒适的状态。

01
很多人结婚是出于恐惧

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是因为恐惧而结的婚。
只有克服了内心恐惧的人,才能不因为恐惧而结婚。

最近在《女人30+》的节目中,陈乔恩谈论到女性关于年龄的感受。
曾经的少女到如今已经40岁的她,正在经历着很多普通女孩所谓的大龄尴尬,朋友、家人、粉丝无时无刻不在催婚,担心她会变成孤苦无依的老人。

但陈乔恩本人并没有这样的“恐惧”,她温和而坚定地一再表示自己并不恨嫁。
“什么叫做剩女?你叫一个女生剩下来的剩,这个是很狭隘的想法。
是强盛的盛,盛开的盛。”

一个人决定做一件事情,内心深处只有两种动机,
归根结底,一个是恐惧的动机,一个是爱的动机。

选择结婚,或者选择不结婚的时候,可以问问,自己究竟是出于哪一种动机呢?

很多人结婚,其实仅仅是出于恐惧的动机。

很多人不假思索地觉得结婚生孩子才是正常的事情,其实这只是一种从众。
因为从众是安全的。

“如果和大多数人一样,就不会出错。”
这是很多并没有想清楚为什么要结婚就匆忙去结婚生子的人的潜台词。
害怕出错,就是一个恐惧动机。

“如果和别人不一样,迟迟不结婚不生孩子,我就会被当作异类看待。”
我在内地城市(该城市还属于内地一线城市)的一位单身好朋友,对我这样说。

人是一种群居生物,对于必需身处人群中生活的我们来说,被当作异类的确是很可怕的感觉。

你有足够的心理能力去面对家人亲戚以及朋友的各种不理解和质询吗?
还是会因为恐惧受到大众排斥或者害怕被人评判而步入婚姻之中?

有人说,现在的社会氛围比过去宽容,越来越能容纳独身生活的男女。
也就是说,被视作异类被评头论足的强烈压力在减弱了。

没有这块压力的情况下,我们自然而然地就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去做出关于婚姻的选择。

然而,遗憾的是,即使只是从自身的角度,不考虑别人的看法,很多人其实还是因为恐惧的动机而去结婚了。
这一种恐惧是来自于一个人对安全感的缺乏,对自己的不自信,对未来的担忧和焦虑。

婚姻是一份契约,也意味着一段相对固定的关系,这份关系,还在道德和法律层面约定了伴侣双方对彼此的责任和义务。

“我希望有一个在关系里对我负有责任的伴侣,让我觉得我有人爱,不再感到无所依靠,不再感到孤独,也不用担心年老爱驰时无人陪伴照料”

——为了驱散内心对未知的未来、孤独、衰老甚至死亡的恐惧,
为了驱散自己不被爱的恐惧,
很多人为了满足内心安全踏实的需求,而结婚了。

当然,还有人会因为物质而结婚,或者将物质的条件放在考虑结婚对象的第一位置。
这是对物质匮乏的恐惧。仍然是恐惧的动机。
这种例子屡见不鲜。

有的女性本身条件优越,也有体面的工作和足够的赚钱能力,可是总觉得自己穷,总是担心自己会一直穷,即——现实拥有了很多物质,内在还是觉得匮乏,因此这种匮乏感会让她仍旧将物质条件摆在择偶第一条。

说得直白一点,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让自己过上想要的生活,在社会中觉得自己无法和男性竞争,
所以出于对物质匮乏的恐惧为钱结婚的女性不在少数。

02
功能性的婚姻里很难找到幸福

一个人,要像林志玲这样,因为遇到了爱的人,并且愿意用一生去陪伴那个人,才决定走进婚姻,就必须要战胜以上说的种种恐惧。

没有了害怕被视为异类、害怕别人评判、
害怕衰老死亡、害怕孤独寂寞、害怕无人照顾、
害怕没有钱让自己过好的这样那样的恐惧,
才可能以一种自然而真诚地心态去寻找自己所爱之人,或者怡然自得地待在一个人的生活里。

或者像林志玲,或者如陈乔恩。
她们都是没有这些那些恐惧的人,是人格完整且独立的,自己可以给自己安全感,并对自己有足够相信的女人。

就像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原理,由低到高有五层:
生理需求(生存的需求比如食物睡眠)
安全需求(安全的需求比如财产保障、健康状态)
爱和归属感(被照顾,被爱,性)
尊重(被认可,被尊重,有成就)
自我实现(成为自己期望的人)

一个人如果人格还停留在需求层次的低级阶段,急迫地需要满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被认可、被爱和被照顾的内心需求,那么她就很难不急迫地进入婚姻,她就很容易被恐惧的动机催促着进入婚姻。

后面还有半句话——那么当婚姻不幸福,亲密关系质量很低甚至已经毫无生命力,她也同样会因为恐惧,无法离开这样的关系,无法推倒重来,重新开始创造人生。

有的人,缺安全感,于是仅仅因为对方安全,就停留在没有生气的关系里。
这样的婚姻可以说,是相当功能性的。

很多女性抱怨自己的婚姻,毫无生气,在婚姻里,连和对方说话的欲望都没有,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是一个“穷得只剩下功能”的婚姻了。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场景,展现了一个功能性的婚姻。
妻子问自己的先生,如果说我离开了这个家,你觉得能想象这样的场面吗?先生说我不能想象。妻子问为什么呢?先生说如果你离开了,这就不是一个家了。

看起来,这个回答是没有问题的。但并不是所有这样的回答,都代表了高质量的婚姻。

在先生的这样一个回答背后,也可能暗含了以下的事实:
妻子的存在是家庭的一个功能性的结构,其实就和家里的一件我们不可或缺的家具的意义是一样的。
就像一个家庭里,一定要有洗手间,一定要有衣柜,一定要有床,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家也就不再像一个家了。

如果仅仅出于恐惧就进入婚姻,那么就会很容易只是把对方/被对方当作家具般功能性的存在,对方只是能够消除恐惧给自己带来安全感的工具,但是彼此之间的感情却如同没有生命力般,完全无法创造出生活的乐趣。

每个人,都需要被当作一个人来对待,需要有交流和精神上的互动,在漫长而又亲密的相处中,我们需要和对方做一些有趣的事情,这样才能够在关系里快乐起来。
能够一起去创造一起去感受,才是有生命力的婚姻。

和什么样的人才能建立起可以一起创造和感受的婚姻呢?
那必须是你所爱的人才行。

03
不将就,是为了留存希望

一定有人会质疑为爱结婚不现实,
他们觉得,现实很骨感人生很艰难,对婚姻,就应该现实些,功能些,想那么多干啥呢。而且爱情,爱情重要吗?

但是,相信爱情的人,即使不结婚,却可以仍然活在一种希望里。

而放弃爱的动机,只是出于恐惧而进入婚姻,或者死守一段糟糕的关系,毁掉的则是你对生活的希望。
希望,再渺茫,都意味着一种生命力。

就像电影流浪地球里面,韩朵朵在最后进行全球广播时说的台词:“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

出于恐惧的动机而选择或者维持的婚姻,只能解决你的恐惧,但无法让你在内心获得幸福。

如果我们找不到合适的人,在缺乏爱的动机下,因为恐惧而结了婚,婚后你终于不用担心成为异类,也不会听到旁人的闲言碎语,你甚至也不用担心孤独终老了,
但如果婚姻里没有爱,关系里没有生命力,那么你虽然拥有一个名义上的对你负有责任的伴侣,你却因此也失去了获得有爱的、有生命力的亲密关系的机会。
你甚至连去憧憬和希望的资格都没有了。

如果一个人能克服内心的恐惧,能勇敢地对自己负责,那么这个人虽然不一定能马上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但是这个人却可以拥有像钻石一样珍贵的希望。

陈乔恩说:“我相信一见钟情,现在还相信。”她就拥有这样的“钻石”。
44岁才结婚的林志玲,也是一样的,以从容的心态期待着“可能会来到”的爱情,写下了“我一直坚信,只要我努力相信爱情,爱情有一天会眷顾于我”。

但其实幸福的真相是什么呢?

无论是林志玲还是尚未遇到那个人的陈乔恩,让她们幸福下去的真相,并不是爱情本身,而是爱情还没有到来时,也能不恐惧不彷徨,也能自己对自己负责,相信自己可以让自己过好的那份内心的强大和勇敢。

无论是进入了婚姻中,还是单身生活,一个人自我的强大才是幸福的前提。
有了这种强大,你才能留存希望去守候爱情而不将就;有了这种强大,你才能有资本去追寻比功能性更高一些的可以令你快乐充实的亲密关系。

一段有希望的婚姻,不是出于恐惧,而是出于爱。
不是为了防止什么,而是为了创造什么,
是你和这个人在一起的时候,
仍然憧憬着和他继续走下去的未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新冠肺炎# 14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当天的线上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结束“近在眼前”世界现在处于战胜疫情的最佳时机,世卫组织呼吁各国继续坚持抗
  • 因为这是趋势,我自己爱吃水果,又想让孩子吃上健康放心的水果,所以我决定代理了房子优果。她曾说自己所有教育投资中书是最贵的,“买什么都不如给孩子买知识,我要才女,
  • 本次大赛的衍生活动作为第六届两宋论坛的主体活动,充分展现了开封作为华夏历史文明宋文化承载地的独特魅力,为宋潮美学的创新发展贡献了卓越的创意力量,也让开封广州两座
  • 而损失的筹码,在下蹲后的上涨时,都可以顺势拿回来,因为总有一小部分的散户是见利就走的。也许你会好奇,启动前的下蹲,刻意的打压,主力资金不是会损失很多筹码嘛?
  • 熙熙说:妈妈,我刚才把我的硬币给了伊伊一个,我就想给我妹妹做一个好榜样。放英文歌给她听,拉着我跳舞差不多20分钟,哪来这么好的精力[笑cry]睡觉绘本,躺床上还
  • CALERIE凱麗公司的獎勵計劃照顧到更多行業人士對於業績壓力的恐懼,對於積分清零的恐懼,對於不能更多推薦合作夥伴幾乎沒有收入的恐懼,使得更多的夥伴有可能在CA
  •   晚间原油操作建议:  1、反弹86.2附近做多,止损6个点,目标看88。  晚间原油操作建议:  1、反弹86.2附近做多,止损6个点,目标看88。
  • 然后在某一段时间内,通过相亲或者因缘相遇,不过高期盼,不过低自估,不再追求虚无的浪漫,不再要求完美,踏踏实实,日子平平淡淡,温馨就好。——2022年于伽老师瑜伽
  • (意通)人有诚心,圣有感应世人都熟悉一句话“心诚则灵”说的是求神拜佛一定要诚心,不能虚假不能欺心,否则骗到的只是自己,因为神明或佛菩萨会把你的虚假看得一清二楚,
  • 但是自他相换也好,七重因果也好,就看了自己的苦,他才要求解脱,那麼看了眾生也在苦,要求解脱了。那麼下士道的观苦自己观了之后,看到眾生都在苦,你还得学,你如果不修
  • 支持单个通道掉电,通常禁用所有通道时,功耗不到14 mW。 6. SPI控制提供了广泛的灵活性,可以 满足特定的系统要求。
  • 我灭度后,比如某一位比丘当作佛,他将教化的世间,和我今日所说的情况是一样的,国土严净,得一切神通力,菩萨和声闻学者众多,正法和像法住世,佛的寿命多少,皆如以上所
  • 所以对第二桩婚姻,他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冒冒失失,而是做了打听和计划,确保自己晚年可以享一点清福和眼福。她告诉舅母,米先生很好,答应将来遗产分配上不会亏待她,但自己
  • 希望大家都能看到,都能做一个好青年[鼓掌] [哈哈][哈哈][哈哈]【扫房小段子】曾经有一套很好的房子摆在我的面前,但我没有好好珍惜,当我失去它的时候,才觉得追
  • 【推荐理由】专业专注台湾甜品,台式芋圆,发的宝贝是有冰袋加泡沫箱包装的,可以放心,自产自销、好吃,Q劲十足,芋头,紫薯,地瓜三种味道组合包装一共3斤,可以自行搭
  • ?#红楼梦[超话]#贾母其实不喜欢薛宝钗有些人听话不听别人的话外之音,偏偏曹雪芹笔下的贾母,是个很有头脑的人,所以她明明话里有话,如果不是教养极好,又为了维护家
  • !!
  • (ラフマニノフ ロシア 出身指揮 カラヤン オーストリア →ベルリンフィギュアスケート 真央ちゃん 氷上曲利用)New Post on JAPAN Time (
  • 南阳市把以法治安作为安全监管的重要抓手,牢固树立“检查十次不如处罚一次,处罚十次不如停产一次”的理念,通过严格执法,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 #肖战[超话]##肖战# [心] #肖战我喜欢你# ╔═════════•✮. ¹⁰⁰⁵⍣.╗从舞台到荧幕,从爱豆到演员,肖战从未停止奔跑与蜕变。跟随@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