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老和尚:【 一日禅 】

修证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

中国的佛教,自古以来虽有教、律、净、密诸宗,严格的检讨一下,宗门一法,胜过一切,我早已说过了。只以近来佛法衰微,人才未出。我过去也曾到各处挂单,看起来现在更加不如昔日了。说来我也很惭愧,什么事也不知道,承常住的慈悲,各位的客气,把我推在前面,这应该要应慈老法师承当才对,他是宗教兼通的善知识,真正的前辈老人家,不必要我来陪伴了,我现在什么事也不能做了,愿各位要好好的追随前进,不要退堕。

沩山祖师云:“所恨同生像季,去圣时遥,佛法生疏,人多懈怠,略申管见,以晓后来。”沩山德号灵祐,福建人,亲近百丈祖师,发明心地,司马头陀在湖南看见沩山地势很好,是一千五百人的善知识所居之地。时沩山在百丈处当典座,司马头陀见之,认为是沩山主人,乃请他老人家去沩山开山。沩山老人是唐朝时候的人,佛法到唐朝只是像法之末叶,所以他自己痛恨生不逢时,佛法难晓,众生信心渐渐退失,不肯下苦心修学,故佛果无期。我们现在距沩山老人又千多年了,不但像法已过,即末法亦已过去九百余年矣,世人善根更少了,所以信佛法的人很多,而真实悟道的人很少。

我以己身来比较一下,现在学佛法是方便多了,在咸同之时,各地寺庙统统焚毁了,三江下唯有天童一家保存。至太平年间,由终南山一班老修行出来重兴。那时候,只有一瓢一笠,哪有许多啰嗦。后来佛法渐渐昌盛,各方始有挑高脚担的,直到现在,又有挑皮箱的了,对佛法真正的行持,一点也不讲了。过去的禅和子要参方,非要走路不可,现在有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由此都想享福,不想吃苦了,百般的放逸也加紧了。

虽然各方的佛学院也随时倡导,法师们日渐增多,可是根本问题从此弃之不顾,一天到晚专在求知解,不求修证,同时也不知道修证一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永嘉《证道歌》云:“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嗟末法,恶时世,众生福薄难调制。去圣远兮邪见深,魔强法弱多怨害。闻说如来顿教门,恨不灭除令瓦碎。作在心,殃在身,不须怨诉更尤人。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 轮。吾早年来积学问,亦曾讨疏寻经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却被如来苦呵责,数他珍宝有何益?”他老人家去参六祖大彻大悟,六祖号之为“一宿觉”。所以古人说,寻经讨论,是入海算沙;宗门下的法子,是如金刚王宝剑,遇物即斩,碰锋者亡,是立地成佛的无上法门。

且如神赞禅师,幼年行脚,亲近百丈祖师开悟,后回受业本师处。本师问曰:“汝离吾在外,得何事业?”曰:“并无事业。”遂遣执役。一日本师澡浴,命赞去垢,神赞拊其背曰:“好所佛堂,而佛不圣。”本师未领其旨,回首视之。神赞又曰:“佛虽不圣,且能放光。”又一日本师在窗下看经,有一蜂子投向纸窗,外撞求出。赞见之曰:“世界如许广阔,不肯出,钻他故纸驴年去!”并说偈曰:“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本师闻之,以为骂他,置经问曰:“汝出外行脚如许时间,遇到何人?学到些什么?有这么多话说!”神赞曰:“徒自叩别,在百丈会下,已蒙百丈和尚指个歇处。因念师父年老,今特回来欲报慈德耳。”本师于是告众,致斋请赞说法,赞即升座举唱百丈门风曰:“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本师于言下感悟曰:“何期垂老,得闻极则事。”于是遂将寺务交给神赞,反礼神赞为师。请看这样的容易,是何等洒脱!

你我今天打七打了十多天,何以不会悟道呢?只因都不肯死心塌地的用功,或视为儿戏,或者认为参禅用功,要在禅堂中静坐才好,其实这是不对的。真心用功的人,是不分动静营为和街头闹市,处处都好。昔日有一屠子和尚,在外参方,一日行至一市,经过屠户之门,有许多买肉的都要屠户割精肉给他们。屠户忽然发怒,将刀一放,曰:“哪一块不是精肉呢?”屠子和尚闻之,顿然开悟。可见古人的用功,并不是坐在禅堂中方能用功的。今天你们一个也不说悟缘,是否辜负光阴,请应慈老法师与大和尚等再来考试考试。

文本来源于:《虚云老和尚全集》 • 随喜分享 • https://t.cn/RTv4Kyo

《剑来》第三册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 第一章 坐镇山头

>> 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 任何自己觉得不好的事情,就干脆不要有第一次,一小步也不能走出去,要不然回头来看,吃亏吃苦的还是自己

◆ 第二章 无不散的筵席

>> 蠹鱼

>> 四年一轮的春蒐夏苗秋狝冬狩

>> “剑来!”

>> 佶屈聱牙

>> 盲风涩雨

>> 少年从不惮以最大恶意揣测这个世道的人和事。

>> “感谢仙长好意。生在什么门户,姓什么,全由不得我。可该走什么路,我心里有数。”

>> 窠臼

◆ 第三章 强者阿良

>>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 每一个强者的自由都应该以弱者的自由作为边界!真正的强者,他的对手,是天地间无形的规矩,是世俗力量的强大惯性,是人皆有生老病死的铁律,是这些看不见的存在。从来没有一个强者因为践踏弱者而强大,必然是遇强则强,愈挫愈勇。”

>> 与有荣焉

>> 一味扶持弱小,缝缝补补,无济于事。百年乱世,群雄逐鹿,扶持弱国对抗霸主之姿的强大王朝,最终死的人,要远远多于强势王朝一统江山的伤亡。

>> ?人自欺则天欺之,人自强则天予之。

>> 但是少年时候,有这样的脾气个性是好事,锐意进取,锋芒毕露。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欺我一时,我欺人一世。大丈夫当如此!”

◆ 第四章 天地有气

>> 小人之交甘若醴,以利相交,利尽则散,有何奇怪?

>> 怀璧其罪

>> 形销骨立

>> 神祇

>> 井底之蛙,偶见圆月,便欣然忘忧。”

>> 折戟沉沙

>> 附骨之疽

>> 。只要你没错,就别认错,跟谁都是这样。

◆ 第五章 狭路相逢

>> 我山中一甲子,任由世上已千年

>> 枯冢

>> 我怕有一天我跟人讲的道理,事后发现其实是没有道理的。

>> 不用事事讲道理,毕竟天底下所有人都有自己的道路要走,我们坚守本心即可,否则只会深陷泥泞,过犹不及的。”

>> ,就是每当我与人对敌的时候,不管说不说出口,只要觉得我是对的,那么我心底就像有人在不断告诉我,你陈平安可以出这一拳,不管是对谁!”

>>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开宗明义,提纲挈领

>> “君子贤人,读书多了之后,懂了更多道理,但是要切记一点,就像我大哥所说的,道德一物,太高太虚了,终究是不能律人的,只能律己!又故而立身需正,身正则名正,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除此之外,一旦独善其身了,若想兼济天下、教化百姓,大可以将自己的道德学问,像我们先生那样在学塾收弟子、传道授业。

>> “一般的市井百姓,只需遵守乡俗规矩即可。而王朝律法,就是用来约束坏人的一条准绳,而且是最低的那根,也是我们儒家礼仪里最低的‘规矩’。”

>> 陈平安觉得这些话虽然都听得懂,只是其中的道理始终没有成为自己的道理。难怪阿良说要多读书啊。

>> “各有各的规矩,相安无事,世道清明,天下太平!君王垂拱而治,从而圣人死大盗止!”

>> ,确实需要自己找到那个‘一’,阿良说的‘求精深而弃驳杂’

>> “背后说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 第六章 陆地剑仙

>> 杨花即柳絮

>> 杨,柳之扬起者也。

>> 罄竹难书

>> 相逢是缘,这不假,只是缘分有善恶之分,因果有好坏之别

>> 天底下有资格带‘宗’字的宗门,一般都分为祖宗、正宗和下宗三宗,其中祖宗往往又称为祖庭。下宗则会有众多附属门派,这些门派的取名就没那么讲究了,只要不擅自带一个‘宗’字,同时不与别家开山立派的门派重名,那么诸如道家宫观、佛家寺院等等,都可以随便取名,定期交给下宗一些贡奉,再跟山下朝廷搞好关系,寻一块风水宝地,在山上安心修行,尽量招徕有修行资质的弟子,就可以百年千年薪火相传下去。

>> “五脏为心肝脾肺肾,

◆ 第七章 山水少年

>> 人生河流里的一场萍水相逢,往往各自打个旋儿,就会分别。

>> 尽力就好

>>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 有关我自己的事情,我觉得是对的,当然可以自己做决定。

>> 要想让人看得起,得靠自己。庄稼活做得好,烧瓷拉坯拉得好,进山砍柴烧炭你力气最大,巷子与巷子之间为了争水打架,不怕挨揍,敢冲在前边,自然而然就会让人看得起。”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你的初衷,在于做点让自己觉得特别自豪的事情,至于做了之后,老百姓领不领情,朝廷认不认可,你现在不用想这些,想多了,只会自寻烦恼。

>> 三教之中,道教讲究清净,是一个人的事情,天崩地裂,我得长生,就够了,不重视前生来世,反而在意今生的这副皮囊,因为需要靠这副皮囊去证道,走完长生桥

>> 如今还好,立德立功立言,儒家三不朽,圣贤君子尚且都在追求‘德’字,可一旦先生的学问逐渐成为天下道德准绳,岂不是硬生生拉低到了‘立功’这一层?长此以往,反而是读书人最看不起读书养德这件事,读了几个字、翻了几页书都像是可以换取多少钱似的,这该是多可怕的场景啊。”

>> 纵横捭阖

>> 一是极其年幼就能够找到那股气息;二是它选中的气府窍穴不是什么生僻位置,而是一些关键穴位,先天就占据优势,就像有人占据了荒郊野岭的小土包,或是无人问津的乱葬岗,有人则占据了水陆要冲的红烛镇,还有人直接占据了大骊京城,三者景象自然是不一样的;三是这一口气本身的粗细、浓淡、长短皆有高下之分,否则任你气府位于大骊京城,却没有本事挖掘潜力

>> “该是你的,就拿好别丢。不该是你的,想都别想。”

◆ 第八章 秋芦客栈

>> 狗尾续貂

>> 当然,人都死了,死后有没有墓碑,有没有人记住他生前做过的善举,又有什么区别呢?”

>> 符纸,是符箓派这一支道家大脉的根本之一,世间普通符纸是黄表纸,再往上一层,就是被称为“黄玺”的硬黄纸,为天下道门所常用。其中还有一些特例,类似有“雨过天晴”美誉的青色符纸,以及一些色彩缤纷的彩色符纸

fú lù pài
· 道教中以符箓禁咒、驱邪禳灾为主的各派的统称。源于古代的巫祝之术。东汉末的五斗米道、太平道均属符箓派。元大德八年(1304年)后,道教的符箓各派统称正一道,其中又以龙虎山正一道、閤皂山灵宝派、茅山茅山派同为三大符箓派。
>符箓派

· 八方的和风。
· 即八正道。佛家语。
>八正

◆ 第九章 千奇百怪

dù yú
· 即“衣鱼”。古称“蟫”。蛀蚀书籍衣服等物的小虫。
>蠹鱼

dān dǐnɡ pài
· 道教中以炼丹求长生久视为主的各派的统称。源于古代神仙家的方仙之术。汉末魏伯阳《参同契》及东晋葛洪《抱朴子·金丹》篇专论炼丹方术,后道教中内、外丹道系统即由此发展形成。也有将吐纳、导引以及主张清静修持者归为“丹鼎派”。
>丹鼎派

>> 修行路上,逆流而上,应当勇猛精进不假,遇强敌则愈挫愈勇更是正理,但绝不是要修行之人死脑筋,冥顽不化,半点不知变通。

>> 君不密则失臣,事不密则失身。

◆ 第十章 请破阵

>>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 剑气攻伐如铁骑凿阵,镜面抵御如步卒死守

>> 君子可欺之以方

>> 以后遇事不决,可问春风

>> 切记,我辈拳法可以弱,争胜之势可以输,唯独一身拳意绝不可退

开启新篇

洞山良价禅师悟道的公案

洞山禅师打坐用功几十年,他在浙江出家,后来到了江西,这些都是当年大英雄人物。洞山是个山名,山水下来形成一条溪水,他过溪水时,太阳照下来,溪水里头有个影子,他看到影子开悟了,写了一首偈子。

你们注意啊,洞山是曹洞宗,你看今天日本,还有全世界禅宗都是在他的教化之下。今天全世界一提禅宗,就说到曹洞宗。洞山悟道的这一首偈子很有名:“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唐宋的国语是广东话,“渠”就是他。“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他正是我,我不是他。“应须恁么会”,唐朝时候的白话,意思是如果你那么理解他,“方得契如如”你差不多懂得佛法了。好!这一首诗你们要记得。

现在我跟你们解释一下,讲到文字我有点傲慢了,尤其是禅宗你更不懂了。先不讲洞山经过溪水,看到影子开悟的,你们读过《庄子》没有?庄子说,人在太阳下走路有个影子,影子外面还有个影子,看到过没有?你们都没有留意。尤其夜里在稻田里走过,你就看得很清楚了。月亮照到我们这个身体,身体有个影子照在稻田上,你的影子外面还有一圈发亮的,庄子叫它魍魉。那个魍魉的光圈问影子:喂!你老兄怎么一辈子没有主张啊,一下子蹲下来,一下又站起来,一下又走路,一下又睡觉,你自己没有主张吗?

那个影子答复魍魉,你不知道啊,我做不了主,我后面还有一个老板做主的。他要走我就走,他要睡我就睡,他要站我就站,他要坐我就坐。可是我这个老板他也做不了主耶,他后面也有个东西,叫他睡就睡,叫他死他就死,叫他走路就走路。《庄子》在几千年以前就讲过这个。你要想,我们的脑子,我们的思想,我们一辈子做事,是第六意识这个思想指挥我,要这样做、这样讲。“我”做不了主啊。“我”其实是“他”耶!这个是宾,客观的,后面有个主观在指挥。你以为那个主观了不起吗?后面还有个董事长耶,那个董事长谁也没有见过,所以这个生命是这样的。

然后你看洞山,他从溪水上面过,看到自己的影子,开悟了。“切忌从他觅”,不要跟他走,我们的情绪、感觉、思想,打起坐来,这里不舒服,那里又气动,这里有感觉,都是跟“他”在跑耶!这不是道啊!戴博士这里难过,跟他(身体)在走。你从“他”那里解决问题,解决不了,是不行的。“迢迢与我疏”,你越顾虑这个身体,就离开越远,你一辈子跟不上,你要找到自己那个灵性,做主的那个东西。“我今独自往”,你超越了这个肉体,超越了物质的环境,“处处得逢渠”,就找到那个真正生命的老板了。

可是现在生命这个身体是不是他变的?是他变的。“渠今正是我”,今天这个身体是我吗?他是我。“我今不是渠”,这个不是我的生命,后面有个老板,这个肉体是虚假的。“应须恁么会”,你要从这个里头去体认,“方得契如如”,差不多懂得佛学了。“切忌从他觅”,如果你跟着感觉知觉在跑,都是跟“他”。所以临济宗讲宾主,这个是客观的不是主观。你那个知道感觉,知道舒服不舒服,那个生命的主体不是在这个上面。这首偈子要好好记得哦。你碰到的都是“他”,都是生理,肉体、物质的作用。他现在这个生命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可是真正的我不是这个身体,不是他。

好!现在回过来,我只好给你们讲禅。你说夜里睡着什么都不知道,一片无明。那一片无明也是他,不是我。我究竟在哪里?“夜半正明,天晓不露”。因为古道参禅参了半辈子,所以今晚送他一堂,这个课程是额外超出来的,详细没有跟你们讲,这里头的珍珠宝贝太多了。

《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现在来谈曹洞宗,日本禅宗流行到现在,大多是曹洞的后裔。曹洞宗是唐末、五代的大宗派,弟子称曹山,师父称洞山。

宋朝大理学家周濂溪,提倡太极图,这太极图是一个和尚传给他的,和尚的来源没有讲,此其一。邵康节这一系的《易经》、河洛八卦图,是由曹洞宗出来的。中国的道家修丹道的著作,也大都是来自曹洞宗。所以曹洞的禅,同中国后世的丹道,脱离不了关系,不过丹道是用曹洞的,不是曹洞用丹道的。曹洞宗用《易经》穷理之卦,成为太极图之说,发展到理学家这一系统;《易经》的象数之说,则变成邵康节这一系。两个系统都出于禅,这是我首次公开把这个秘密讲出来。

洞山良价悟本禅师,曾到沩山那里参访,沩山拿洞山没办法,就指定他到云岩道人那里去。他在云岩那里悟了一点,不彻底,当时他要走了。

《指月录》卷十六:

“师辞云岩。岩曰:什么处去?师曰:虽离和尚,未卜所止?岩曰:莫湖南去?师曰:无。曰:莫归乡去?师曰:无。曰:早晚却回?师曰:待和尚有住处即来。曰:自此一别,难得相见。师曰:难得不相见。”自性本来无相,大家都一样,难得不相见。

“临行,又问:百年后,忽有人问,还邈得师真否?如何祇对?岩良久曰:祇这是。师乃沉吟。岩曰:价阇黎,承当个事,大须审细。”

洞山这时候难过了,觉得师父很可怜。云岩骂他:像你这样行吗?学禅要有大丈夫的气派,你还有世俗的感情,牵挂着,放不下,我走了,又怎么样?

“师犹涉疑”,到这里,洞山才起疑情,更怀疑了。

“后因过水睹影,大悟前旨。”有偈曰:

切忌从他觅 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 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 我今不是渠

应须恁么会 方得契如如

后来离开师父,过一条溪水,看到水中自己的影子,这一下大悟了,才作了悟道的偈子,“切忌从他觅”,什么是“他”?我们找气脉,找念头,这些都是“他”,越找越远,不行的。

“我今独自往”,灵光独耀,迥脱根尘时,处处都可以找得到他,“处处得逢渠”,这个渠是真的我。

“渠今正是我”,等于我们现在看到这个身体,这个身体是“他”,不是真的我,可是现在活着,渠今正是我。

真正的我在哪里?“我今不是渠”,可不是他,他会改变,十岁跟二十岁不同,现在的我,头发都白了,已与年轻的我不同了,这个会改变的不是真正的我。

“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要在这个地方去找,找到了,你才懂得真如自性那个道理。

《庄子·齐物论》有一则寓言,“罔两问影”,我们在太阳下走路有几个影子?影子外面还有个圈,称罔两。它问影子:你怎么不规矩,一下坐着,一下躺着,怎么这么乱来?影子告诉罔两:你不知道,我还有一个老板,他坐着,我跟着坐;他躺下,我只好跟着睡。它又说:我的老板也做不了主,他的背后还有一个大老板。“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禅宗不过把佛法用功的方法,归纳到文学境界,但与佛经的道理,还是一样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基层一线】平凡的民警,平凡的故事,平凡的感动
  • 休闲食品“萌文化”成主流 “小明同学”HIGH出新天地
  • 大s小s聊韩星孔刘,汪小菲强行尬聊笑哭网友:孔子后人吗?
  • 原创丨中国刺痛对手!美国大使馆的公开叫板,背后原来有两个图谋!
  • 吉林省食药监局原局长崔洪海接受组织审查
  • 蒋方舟曝被媒体人章文性骚扰,章文回应后被《奇葩说》王嫣芸打脸
  • 宗越经历大揭秘,看完你心疼吗?
  • 《流星花园》她因太漂亮惨遭换角 道明寺豪宅成“鬼屋”
  • 火箭少女101成团:孟美岐C位杨超越第三 徐梦洁压线
  • 【世相】遛狗不牵绳吓哭女童:被咬打狂犬疫苗就行
  • 学霸×2!双胞胎兄弟双双被浙大录取,他们俩将在浙大继续相爱相搏!
  • 30 天跑坏 2 双鞋,哭了 3 次……掌声和欢呼声中,潮州90后小伙从三亚跑步回家!
  • 【网友情感咨询】老婆跟我说去逛街 却和男的在浴室洗澡@@碰上这种懒到死的丈母娘 洗个衣服都要玩手机!
  • 48岁儿子仅76厘米永远"长不大" 71岁母亲不敢撒手
  • 这份暑假作业“火”了
  • 胡彦斌否认和郑爽复合,如此绝情,难道是因为"她"?
  • 延禧攻略口碑流量双丰收,美人加蜜蜡让人眼热
  • 穿超短裙上课、被求婚,女教师将魔爪伸向学生
  • 隋嘉琪发声:“希望官方尽快给出科学、明确的指导意见,媒体正面宣传
  • 凤凰网佛教诚聘有缘人:六大岗位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