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众圈到大众市场 #汉服经济正破圈增长#】 经过多年发展,汉服正从小众圈走向大众市场,成为国潮文化、国风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旅游、摄影等行业提供了营销新思路,古风剧本杀、古装宴饮等主打汉服元素的沉浸式消费更是方兴未艾。

今年“五一”假期,沉浸式唐风市井生活街区“长安十二时辰”在西安开市,不少游客特地换上唐制汉服,前来观唐艺、听唐乐、品唐食。错落有致的古风建筑间,衣袂飘飘,裙裾飞扬,汉服之美引人注目。

经过多年发展,汉服正从小众圈层走向大众市场,成为国潮文化、国风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旅游、摄影等行业提供了营销新思路,古风剧本杀、古装宴饮等主打汉服元素的沉浸式消费更是方兴未艾。

汉服消费渐火

“以前穿汉服走在街上,经常有人问我要去哪里表演。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出这是汉服,不少人还可以说出朝代和形制。”山西省长治市园林景观设计师曹晓燕早在2015年就“入坑”汉服,她深切地感受到,近几年汉服所代表的国风文化盛行,社会对汉服的接受度不断提高。

“我一开始是购买分码成衣,随着对汉服的形制、面料有了更多了解,便开始购买定制汉服和来料汉服。”曹晓燕介绍,“来料汉服是我自己选购布料、画设计图再找裁缝制作的。春夏汉服花费在几十元到三四百元不等,用羊毛羊绒等面料制作的秋冬汉服则更贵一些。”

此外,曹晓燕还会购买一些原创设计、工艺复杂的汉服单品,如织金、仿妆花、化纤罗等面料的汉服。“单品由商家为我量身定制,一件的价格在千元以上。”曹晓燕说。

来自陕西省咸阳市的赵菁则偏爱棉麻材质的宋制汉服和明制汉服。她表示,“以真丝、缂丝等布料和工艺制作的汉服比较娇贵,对洗护方式、穿着场景要求较高,我更喜欢易于打理的棉麻汉服”。

赵菁大学期间就开始购买汉服,工作以后每个月都会购买2至3件汉服,价格在300元至600元之间。“除了与朋友聚会、旅行或者节假日时会穿汉服,我也在平常生活中将汉服与普通衣物混搭着穿。”赵菁告诉记者,自己有50多件汉服,大多从电商平台购买。

随着《国家宝藏》等节目中汉服穿搭引发关注、身着汉服的不倒翁小姐姐“出圈”走红,在社交平台的催化和传播下,在电商平台的助推下,原本只存在于小众圈的汉服正走向日常生活和大众市场,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在抖音平台,以汉服为标签的短视频总播放量已经超过680亿次。抖音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22年1月至今,平台销售汉服的商家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9%。4月23日至5月4日开展的“抖音潮流东方季”活动中,抖音电商平台上汉服销量同比增长312%。

“汉服消费市场具有年轻化、女性化和圈层化特征,汉服消费行为呈现兴趣导向的收藏式消费和随意的一次性消费两极化特征。”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田卉认为,伴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生机和活力,汉服消费认知度越来越高,汉服的市场接受广度和深度都有所拓展。

表达文化认同

“刚开始喜欢上汉服,只是觉得它们漂亮。”回忆起“入坑”汉服的原因,赵菁如是说。与许多汉服爱好者相似,她被古装电视剧中精美的汉服所吸引,随即开始了解汉服文化,频频下单。

汉服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令许多消费者着迷的原因。曹晓燕认为,汉服是展示传统文化的服饰载体,普通人能直观地感受其文化魅力,也乐于在生活中展示和传播。

“汉服消费具有年轻化的特点,消费者在成长过程中见证了国力的增强,根植于心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激发了他们对本土品牌的自信与热爱。”田卉表示,年轻消费者更加注重自我表达,汉服在满足年轻消费者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表达的同时,也满足了他们对个性化和获取身份认同的深层次诉求。

汉服爱好者互称“同袍”,出自“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他们以汉服为纽带结交兴趣相投的朋友,建立群体认同。

曹晓燕告诉记者,刚“入坑”汉服时,汉服是一个十分小众的爱好,自己一直没有遇到“同袍”,差点“退坑”。“直到2017年乞巧节,我在本地贴吧上看到了汉服活动的招募帖,认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伙伴,才保持了对汉服的热爱。”

广州女孩刘雪儿也是在“同袍”的鼓励下,辞去老家公司职员的工作到杭州创业,于2019年创立峯裳传统服饰设计工作室。

刘雪儿告诉记者,乘着汉服东风,自己创业较为顺利,2019年9月在淘宝上架了“峯裳”品牌第一条原创设计的明制马面裙——碧玺绿色万字地灵犬献桃戏花望月织金裙,售价1188元。“当年就卖了500多件,至今仍是二手交易平台上‘求而不得’的款式。”

开店至今,“峯裳”累计推出20多款明制汉服,疫情期间平均每款也能保持100多件的销量。

一款汉服从设计绘图到工厂打样、改稿定稿,再到织布厂定织定染布料,上架销售后裁缝开始制作成品,需要好几个月。“设计一个新款,根据工艺的复杂程度、改稿次数等,成本在3万元至10万元不等。定织定染一批布料至少需要20万元至30万元的流动资金。”刘雪儿坦言,疫情给资金流带来了一定压力。

言及未来,刘雪儿很有信心。“汉服这种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审美和民族认同感的服饰在青年群体中很受欢迎,逐渐成为时尚与传统融合的文化现象和新兴产业,相信未来购买汉服的人会越来越多,从事原创设计的商家会有更好的发展。”

展现时代元素

随着汉服爱好者数量规模和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相关消费市场也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从已经连续举办9届的西塘汉服文化周,到武汉欢乐谷“国风次元节·汉服赏乐春日纪”主题活动、北京花朝汉服文化节,再到多地景点宣布“穿汉服免门票”,旅游景区已成为汉服的高频使用场景,开展汉服租赁或售卖业务也成为不少景区的“二次消费点”。

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汉服+拍照”的打卡模式,为此,不少旅游公司推出以汉服为核心的体验类项目。今年3月份,在马蜂窝于北京玉渊潭公园举办的一场同城社区活动中,参与者身着汉服,在花朝节以“花神”的身份解谜闯关,踏青游园的同时享受“穿越”体验。各类创意产品不仅为景区贡献了门票收入,也让旅游市场焕发新活力。

除了旅游,“汉服+”也给美妆、时装、婚庆、餐饮、摄影、礼仪培训等行业带来了营销新思路,汉服写真、汉服主题剧本杀、汉服下午茶等主打汉服元素的沉浸式消费方兴未艾。

造型师张智丽进入化妆行业已有9年,主要从事舞剧拍摄、广告拍摄、个人写真、舞台走秀的化妆工作,2017年从现代妆造转型做古风妆造。

“从设计、妆发到衣服、饰品,完成一套完整的古风妆造,大概需要2个小时,收费在2000元左右。”张智丽介绍,最初做古风妆造是兴趣使然,恰好赶上汉服热潮,因此经营较为顺利。如今,广告拍摄、个人写真中的古风妆造订单量不断增长,各地汉服走秀等活动更加频繁,纷纷对她发来妆造邀请。

这给张智丽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汉朝妆造简约大气,唐朝妆造雍容华贵,宋朝妆造则是内敛清丽。”张智丽告诉记者,“我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参观博物馆、参考壁画和古画、请教专家,让妆造尽可能贴近历史、还原人物形象。希望消费者能够通过多样的古风妆造去了解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落地日常生活。”

“破圈”的汉服经济让传统文化走入更多消费场景。“汉服及相关消费要保持长期热度,无论在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和文化意蕴的传达上,还是在产品自身的设计、品质乃至品牌化发展上,都需要创新式思考和时代化表达。”田卉认为,只有扎根对文化价值的深刻理解,以时代元素为出发点,与目标消费群体的审美和情感产生共鸣,才能使传统文化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消费土壤。

#市县工作# 【打造品牌 开创新时代政协文史工作新局面— —《汉中文史丛书》出版背后的政协力量】《汉中文史丛书》
  3月26日,由汉中市政协组织编写的《汉中文史丛书》首发式举行,填补了汉中文化发展史上文史资料集成出版的空白,为汉中两汉三国文化传播又添力作。同时,这部大型文献丛书出版的背后凝聚着编纂团队的汗水和辛劳。
  汉中历史文化悠久,人文积淀深厚,自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设汉中郡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汉中市政协为充分发挥政协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重要作用,在2020年文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适逢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点,政协文史资料不能缺位,要围绕汉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遗存,挖掘历史文化精髓,编写一套《汉中文史丛书》,全面展示新时代汉中历史文化内涵,进一步弘扬汉中历史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助力汉中高质量发展。
  为做好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市政协民宗文史委把编辑出版《汉中文史丛书》确定为2021年重要工作内容,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推进时间表,迅速召集有关方面商议论证、调研座谈。同时,为编纂好《汉中文史丛书》,市政协聘请王蓬、梁中效等资深研究人员,多次研究,反复论证,从汉中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众多的领域中筛选出《汉中三堰史话》《回望西北联大》《张骞与丝绸之路》《汉江航运与工商往事》《秦蜀古道与石门石刻》《汉中历代廉吏》《汉中人文山川》《汉中文史采撷》《秦巴深处的记忆》《天汉纪事》十个选题,邀请了在各自领域学有专精的16位作者共同参与创作。
  曾任省作协副主席、汉中市文联主席的王蓬在担任《汉中文史丛书》特邀主编的同时,还创作了《秦蜀古道与石门石刻》。“虽然创作出版古道著作已有多种,但接到这个任务后,我们感到责任重大,不敢马虎。”王蓬说。
  《秦蜀古道与石门石刻》无过多引用典籍古文,读起来流畅达意,与以往古道著作相比,增加了很多新材料、新发现。“创作中,除了在选题上力求编旧述新、尽量增写新篇外,对整部作品在框架、单元、篇章、乃至文字上都通盘考虑,仔细修润完善。”王蓬说,创作中既尊重历史典籍,又照顾读者阅读兴趣。
  《汉中文史丛书》写作涉及题材广泛、时间跨度长、资料分布广,写作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汉台区作协顾问李振峰是《汉中历代廉吏》的作者之一,近年潜心文史研究及地域文化传播,致力弘扬先贤精神。“编写《汉中历代廉吏》,我至少翻阅了两千万字的史料。”李振峰说,其中清嘉庆严如熤的《汉中府志》就认真系统看过三遍以上,同时为了印证史料,请教专家学者、朋友都是常事。
  编写史料是一项脑力活,更是一项体力活,李振峰的足迹遍布汉中各县区及宝鸡、四川等地。“创作的日子里,不知熬了多少个通宵,为编好《天汉纪事》,仅结构就商讨了六七次。”李振峰说。
  从去年4月下旬开始,陆续完成初稿撰写,成熟一册,即刻对篇目、文字、图片进行初审,初审后及时交付印务公司排版设计,7月底基本完成了十册书籍的排版设计并印制样书。同时,安排专人专程赴印务公司就丛书整体风格、内容构成、封面设计等进行沟通交流,按照书稿内容,梳理脉络。
  “总共350万字的丛书,两年才能完成的工作半年多就完成了,这得益于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以及整个团队的齐心协力。”李振峰深有感触地说。
  《汉中文史丛书》编纂工作,是汉中政协史上一次最具规模、最富层次的编纂活动,也是文史资料工作不断走向系列化、专题化、高端化的一次有益尝试。不仅为进一步挖掘“汉风古韵”文化内涵提供了助力,也为多角度解读汉中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更为研究汉中历史发展提供了翔实生动的史料。
  《汉中文史丛书》内容简介
  《汉中三堰史话》:本书对荣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汉中“三堰”的创修扩建、整治维护、灌溉系统、灌溉效益等作了梳理和论析,并对汉中境内其他水利设施及奉祀水利先贤的纪念性遗存,以及近现代汉中水利建设的主要成就作了介绍。
  《回望西北联大》:本书从西北联大艰辛抵达汉中,在此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培养大批人才,取得多项科研成果为主要线索;以历史沿革、人物、事件为论述重点;以助益当地水利地质及多项文化事业建设为依据,对西北联大长达八年的活动情况,以及由该校分拆出多所院校等情况,作了较为全面的描述。
  《张骞与丝绸之路》:本书从中华文明盛衰的角度解读张骞地位的变化;将“一带一路”、西部开发与张骞出使西域联系起来,破解张骞成才成功的奥秘;以史学确定张骞文化地位,以文学观察张骞形象变迁,以神话传说溯源“张骞泛槎”。
  《汉江航运与工商往事》:汉江有着三千里黄金水道、数千年的航运历史。本书以翔实的史料、丰富的内容、珍贵的图片,系统全面地辑录了汉江航运与汉中工商业发展的历史往事,补史之阙、继史之无,有很强的可读性与存史价值。
  《秦蜀古道与石门石刻》:本书通过对多条秦蜀古道的起始、方位、形制、变迁与所起作用,以及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尤其是褒斜道石门石刻诞生、传播、保护、凿迁等重要史实详尽钩沉梳理,展现秦蜀古道与石门石刻深厚久远、内涵宏富、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汉中历代廉吏》:本书收录了几十位廉洁勤政官员的事迹,介绍其人品和才学、政绩和情怀、官德和气节,弘扬其当官为民、清廉自守、勤于政事、鞠躬尽瘁的精神,给今天的我们以启迪和借鉴。
  《汉中人文山川》:本书由远古遗响、先贤留痕、古城老街、诗韵山水、画境家园5辑共58篇文章构成,介绍了汉中古老的人文遗迹、著名的历史文化景观、汉中古城老街风貌、诗人笔下的壮丽山水和秦巴汉水等自然风光。
  《汉中文史采撷》:本书主要采撷与汉中考古发现相关的、古代先贤在汉中留存的、民国时期在汉中发生过且有重大影响的、汉中在教育和文化方面有重大影响的和新中国成立后汉中在环境保护方面有重大影响的文史资料。
  《秦巴深处的记忆》:本书从秦巴民居、婚丧嫁娶、秦巴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四个方面对秦巴民俗文化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和详细的论述。深刻解读了陕南地区民俗文化的历史沿革、特色亮点及保护现状,很大程度上还原了秦巴地区民俗文化的整体风貌。
  《天汉纪事》:书中精选县区文史资料,从各个方面寻觅、钩沉、补史、辨谬、纠误,展现本地旧貌,讲述历史故事,弘扬地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使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历史、山川的壮美、前人的不易和往日的辉煌。
  序
  □ 严维佳
  两年前,我从汉高祖刘邦定鼎之地——咸阳出发,经铜川来到刘邦汉业筑基之地——汉中。今年适逢建党百年,又遇汉中市政协成立二十五周年,也是市五届政协即将届满之年。处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点,身处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回望历史长河的波澜壮阔,放眼未来的美好蓝图,在新起点上展现新作为,正当其时、适得其势、势在必行。
  新时代赋予政协新使命。发掘文史资料、弘扬人文精神,以史资政、以文化人、凝聚共识是政协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两年来,市委批准设立了政协文史馆,增加市、县政协文史馆事业编制,充实了一批年富力强的专业人员,市政府拨出专门出版经费,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市政协文史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机遇。
  新机遇当有新作为。经过半年多的精心筹备和努力,一套十本的《汉中文史丛书》应运而生。当我手捧这沉甸甸的书稿,并应邀为其作序时,我的压力是巨大的,因为对于一个到汉中市政协工作时间并不算长的人来说,要读懂汉中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前世今生尚需时日,要概括出汉中历史的特点和文化精神,真是件难事。好在,有广大政协委员和市、县政协干部,以及像王蓬、梁中效、刘清河、贾连友、李锐、杨建民、苟保平、王亚萍、余成新、吴全民、李振峰、黄建中、李青石、王景元、石秀全、王继胜等我市文化名人、专家教授、热心人士的积极参与,终于使这300多万字的书稿即将结集出版,作为编委会主任和主编,我在兴奋与感动之余,便欣然应允为本书作序。
  小汉中有大历史。汉中是中华山川地脉的聚焦点,是华夏历史文脉的兴奋点。巍峨的秦岭,脉起昆仑,尾衔大别,像苍龙一样横卧在神州大地的中央,北佑黄河,南护长江,合和南北,泽被天下;处在这“一山两河”中央的汉中,正是联系南北的纽带,沟通东西的走廊,是国家生物物种基因库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聚焦点。汉江上游的汉中盆地,联袂雍梁,北接关陇,南连巴蜀,像摇篮一样培育了古老壮美的文明,周秦汉唐,天府之国,背靠莽原,虎视东方,啸傲寰宇,引领世界;宋代之后,国都东移,乾坤扭转,西部衰落,东南崛起,天汉大地,稍逊风骚;但北宋建国,三泉直辖,元朝一统,汉中归陕,明清时期,开发秦巴,连云栈道,辐射西南,皆因汉中是南方的门户和战略屏障。无论前台,还是后方,汉中始终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征程上一块凤翥龙翔的热土。书汉中,写汉中,一草一木总关情,一砖一瓦皆为史,一山一水有灵性,我深深地爱上了这方“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
  这里是汉水之源
  《诗经》云:“维天有汉,鉴亦有光。”地上的汉水与天上的银河交相辉映,“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汉水源于秦巴山脉,“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宁强嶓冢山是闻名华夏的汉水源头,千溪之水汇成汉江,“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润泽天汉大地,惠及陕鄂百姓。汉水浩浩,泥沙沉积,富饶美丽的汉中盆地滋养了一代代汉中儿女在此生息繁衍、安居乐业。汉水滔滔,发达的水运系统带动了工商贸易往来,汉中买茶、熙河易马,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粮、铁、药、茶、马、丝绸流通天下,汉江航运成为货物贸易的重要通道。汉水潺潺浇灌出了年代久远、灿若星河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文化,龙岗篝火点燃了秦巴文明之光,湑水青铜铸就了三代褒国的辉煌。远古先民逐水而居、因水而作、顺水而行,他们开山凿石、修堤筑坝,引流排灌、疏通江河,利用简陋的工具创下了惊世之举,开凿的褒斜栈道连通秦蜀、沟通南北,是商贾经贸、行军用兵、融通文化的重要通道,栈道南谷口的“石门”系我国古代第一条人工开凿的穿山隧道,隧道内保留了国宝级的摩崖石刻群,《石门》《石虎》《衮雪》等汉魏“十三品”享誉古今、蜚声中外,世人珍为“国之瑰宝”。
  秦巴山地、汉江流域并非风调雨顺之地,先民们与自然抗争的治水传奇亦蔚然史册。嶓冢山石牛洞旁留下了大禹治水成功,勒石记功的“禹书”。萧何、曹参筑堰引褒水建山河堰,成就汉业,造福一方。五门堰因势利导,灌溉稻畦千顷,滋养烟火万家。杨从义修浚旧时八堰成杨填堰,民赖其利,福祉城洋。“汉中三堰”皆因历史悠久,惠泽百代,至今沿用,成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为汉中厚重的历史文化又增添了一张世界名片。抗战烽火中创建的“汉中三惠”(褒惠渠、汉惠渠、湑惠渠),不仅发展了汉中水利文化,更确保了鱼米之乡汉中在抗战时期的战略地位。
  汉水如同历史坐标轴,连缀起千百年来汉中人民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奋斗历程,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汉中人民全力守护生态环境,不断巩固“绿色”这个天汉大地最美的底色,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如今,草木植成,林绿荫深,碧波荡漾,森林覆盖率高达63.8%,绿色循环已成为汉中标签。汉江清流带着380多万汉中儿女的深情厚谊,经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丹江口水库,源源不断地流向京津、华北,更流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
  详情https://t.cn/A6XVcS4D

【新建校师资缺、资源少,如何从0走到1?济南市长清区博园小学从家校共育突破 办一所大学城里的小学校】对于新生事物,有人接受,有人抗拒,有人边走边看。对于一所新学校也是如此。如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博园小学是一所坐落在大学城核心区域、具有36个教学班规模的省级规范化学校,也是周边高校人才引进的核心优势。很难想象,5年前,博园小学仅有一间教室、36个学生。

为一所理想学校而来

为充分改善长清大学城的基础教育条件,2017年7月,山东师范大学与长清区人民政府合作在大学城合办基础教育学校。作为山师大派出的小学校长,我为一所理想学校而来,心怀敬畏踏上征程。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当时新学校还未建好,只能临时在初中校园里借地办学。有家长来实地考察,他们对学校的期望很高,但又对未知的事情半信半疑。我只能极力表示,一定会尽最大努力为孩子们提供最好的条件。

2017年开学季,学校如期开学,但摸底的70个孩子只来了36个。

一间教室、两位教师、36个孩子——我们携手启程了。

在近20年的教育职业生涯中,我曾参与过多所学校的筹建,也在省内多个区域工作过。一直以来,我对教育心怀敬畏,也看到、听到太多“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故事。但到底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好学校”?在我看来,好学校就是大家都好——学校好、老师好、学生好、家长好。

带着构建“四好”学校的理想,我对学校情况进行了分析。优势有三:学校是高校和政府合作办学,起点较高;通过前期交流,家长对学校有了一定的信任;管理团队有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办学经验。劣势也有三:跨区合作办学,团队对周边环境和地域文化还比较陌生;新建学校师资缺乏,英语、艺术、体育等专业教师有待补充,开齐开全学科和课时难以保证;学生没有功能教室和活动空间。

机遇与挑战并存。学校地处大学城核心区域,被12所高校包围,且紧邻国际园博园。现有的家长全部是高校教师,不少有国外访学经历,博士家长占比高,对子女的期待值高。不少家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如果学校办不好,随时有可能转学离开。社会外界的喝彩声和唱衰声也同时存在。

在这样的情况下,最优途径是智慧众筹:集校长、教师、家长、社区等一切资源和智慧,服务孩子的成长。

突破从家长开始。开学第一个月,学校招募有教育情怀且热心的家长,成立家委会,反复召开家长会,与家长单独交流,目的是统一思想:孩子的成长历程是单向的,困难是暂时的,家长应与学校同心同向、攻坚克难。

终于,家长由怀疑、摇头、推脱工作忙,到答应试试。家校达成了共识:能出人的出人,能出力的出力,能出资源的出资源——家校携手,做教育的同行者。

善用高校家长资源,为孩子推开一扇窗

在家长的帮助下,我了解到大学城各大高校内都建有极富特色的博物馆、艺术馆、科技馆。学校开办的第一个月,我带领36个孩子走进了齐鲁工业大学陶瓷博物馆和大学生创业基地,小学生和大学生们一起做月饼、赏陶瓷,开启了“行走的课堂”研学之旅。

看到效果不错,家长们纷纷主动联系其他高校的特色场馆。我们每月利用一天时间开展“行走的课堂”,将大学城各大高校的场馆、社区、消防中队变成了孩子们的大教室,将世界变成了孩子们的教科书。

“行走的课堂”不仅大大丰富了学校的课程资源,孩子们也开阔了视野,收获了成长。学生左梓潞的爸爸当时正在英国访学,他感慨地说,原本以为英国的教育非常先进,看到英国的孩子在博物馆上课,而我的孩子同时也在博物馆上课,原来相差并不远。

“行走的课堂”不仅解决了“教室”资源问题,还让身为高校教师的家长们看见了不同、看见了希望。赵玟昕妈妈是一所高校的音乐教师,孩子们没有音乐老师,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过多次交流,最终她克服困难,坚持每周走进校园,给孩子们上声乐启蒙课,风雨无阻,从未间断。接下来,代若希妈妈走进校园,每周为孩子们上英语绘本阅读课,杨锦添妈妈带领大学生志愿者走进校园为孩子们上美术课,与孩子们自编广播体操……

慢慢地,家长们为孩子们开设起人文、艺术、科技、自然、中医等主题讲坛,深受学生喜爱。同时,学校邀请家长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了120个家长社团,家长们用专业知识拓展了孩子的成长空间,成为校地合作开展课后服务的典范。家长社团实行团长负责制,学校教师负责辅助,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服务于学生成长。

仅用了一年时间,学校就从“一穷二白”变得丰富多彩,与家长、高校之间构建起了和谐共生的教育生态,被外界效仿和复制。第二年开学,学校班级数从一个年级1个班迅速发展到四个年级6个班,学生人数翻了4倍,全区选派的各学科优秀教师全部到位。高校教师子女从城区回流到大学城上学,成为那个暑假的新景观,这所“小学校”成功地从0走到1的同时,也成为了各大高校人才引进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制定目标愿景,做好课程顶层设计

学校成功迈出第一步,点亮了家长的希望,提振了教师的信心,也赋予了我新的责任与使命。

学校想要长远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目标愿景。2018年,学校新加入的教师数量是原来教师人数的数倍。在第一次见面会上,我向大家提出了以下问题:未来这将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你认为优秀教师有哪些特征?你怎么定义优秀学生?你想拥有什么样的师生关系?什么样的教师能得到家长认可?……

实际上,这些问题就是教师心目中未来学校、未来教师、未来学生的样态。经过研讨,我们共同认为,要打造一支有“教育情怀、职业追求、责任担当、勇于创新”的教师团队,培养一批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的幸福学生,建立一所“师生幸福、朝气蓬勃、社会满意、家长称赞”的未来学校。

为了实现目标愿景,我们采取的路径是:顶层设计学校课程,全校师生、家长共同努力。为做好课程的顶层设计,我多次邀请山东师范大学的教授、家委会成员与全体教师一起研讨。经历了建立、打破、重建、再打破、再重建等过程后,逐步构建起了以“传承经典、面向未来”为宗旨的学生课程;为确保学校的育人目标落地,我们构建了以“1+1+N”为能力框架的教师课程,以及以“博采众长、和而不同”为理念的家长课程。目前,学校课程已经成为连接学生、家长、教师和社区的纽带。

2019年底,全校师生搬迁到了园博园旁、长清湖畔的新校址。经过全校教师、家长众议,取“汇集一切智慧,服务学生生命成长”之意,新学校被命名为“博园小学”。

从一间教室到一所学校,一路走来,有失望、有惊喜、有期待,我和我的同事们正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希望大学城里的这个小学校能让孩子们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作者:于飞 系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博园小学校长)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对待这样的情况不去问,不去想,按照正常的步骤,之前我说过你以一个全新的姿态介入对方的生活,对方自然心里会有比较~~关于不去给对方压力,不去纠缠对方,我感觉有的朋
  • 考生填报志愿前,一定要认真查阅《2021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指南》(以下简称《填报志愿指南》)中的各项内容和我院网站公布的《山东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
  • 其實,我們的社會正能量是無處不在,細心看,你會發現從幫助他人、活躍在城市街頭巷尾的義工們;從社區裡的「好鄰居」到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
  • 项目择址沈本新城,青山绿水,珍惜草药遍布山林,是山水田园的理想人居佳地。描述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 . ❄️☁️☁️回答大家的问题:戴保持器期间,可不可以做瓷贴面? 叮~按时长大 日期:农历2021年7月29☀️ 天气:☁️ 心情:happy 文案:三周
  • 两年来都是华仔的我为他转了体型,因为他喜欢成女。开始的时候我们都是云中君,后来他是云中君,我是洛神。
  • 更希望的是@电影五个扑水的少年 能够在9月做IMAX点映,毕竟非常现实的问题是,国庆档特效厅排片一定是优先给大片的。虽然这些花应该是别的病友离院带不走的,捡剩下
  • 产品推销有方法 【Zhao Wu的笔记】 上一堂课,我们讲了如何把“属于我要卖给你” 转换成“我可以给你带来什么” 接下来教你一个套路叫做FAB。我用销售一个眼
  • 琵琶行 / 琵琶引  唐 ·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
  • 具体包括:1.由相关部门确认需要开展排查管理的风险人员。具体包括:1.由相关部门确认需要开展排查管理的风险人员。
  • 一捡✔️; 二捐✔️(保护海洋+濒危物种保护+种树&助残&洪灾援助+台风援助+光明援助)另捐一位乞丐台币50元; 三送,送出五瓶水,四位在公园休
  • 在集中会议上,丰南区卫生健康局主要负责同志介绍了丰南区疫苗接种工作的经验做法。林业部门要牵头抓准、科学规划、加强指导,提高造林质量;乡镇主干要精心组织,一线指挥
  • 上艮止,下巽入,往前而止,是必有伤,且初爻为阴,否之现象,故蛊者,有伤之义。仁爱正义,春生秋收,三魂七魄,元性元情,一而已矣,一为帝出乎震之主宰,先天之真阳,落
  • #失恋分手挽回前男友# #挽回前男友男朋友前任#分手后很多女人看到前任冷漠的样子都会产生这样的理解1、他现在很讨厌我,不愿意和我在一起了 2、他现在是不是心里有
  • 在被讨厌过的‬程中你也会许‬失去一些什 么‬ 但是却够能‬获得正真‬的自由因为会你‬更注重”此时此刻“的你认地真‬活在下当‬每一天人生只一有‬次大胆追求己自‬
  • #李宇春和彝族孩子结帮扶对子##李宇春和彝族孩子们的约定# 央视中秋晚会录制现场,中坝村第一书记是央视派驻的新闻记者刘超说乡村仍旧存在着教师短板,资源不足的情况
  • 不爱看人家把我们狗塑成个一根肠子通到底的人形鸟 指令机器人似的 输入1就只会说1 人设纯净度太高 现在晋江简介都要八字形容词介绍攻受了 我们狗就算在独立房中扮演
  • ▲  国旗护卫队仪仗队对新队员的寄语:有几句话想对新队员说,可能现在你们还不知道你们所肩负的是什么,老实说其实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在不远的将来,国旗护卫队一定
  • 我真的很庆幸遇见他 跟他在一起 与他相爱 永远站在我这一边 永远温柔细节体贴偏爱 懂我 给我200%安全感 保护我的少女心 保护我的脆弱和敏感 陪我可可爱爱奇奇
  • 乳腺的自我检查​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一位,多好发于外上象限,随医疗技术的发展,乳腺癌手术加放化疗,积极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复发率非常低,所以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