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内蒙古#【“科技兴蒙”春风劲吹 北疆大地活力涌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种力量创造奇迹、彪炳史册。

  一瓶酸奶的背后是近百项技术的支撑,这是研发的力量;一方“欢迎踩踏”的走路草坪最长可达到十多年使用寿命,这是创新的足音;一头世界首创的基因编辑双肌黄牛比传统黄牛生长速度、产肉率提高20%,这是科技的见证。

  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让内蒙古高质量发展之路底气更硬、成色更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科技领域一件件振奋人心的“里程碑式”大谋划、大动作,彰显攻坚克难的坚守与追求,见证大刀阔斧求变求新的生动实践。

  拉近时间轴线,2019年12月9日,内蒙古科技事业发展站在新起点。在自治区与科技部部区会商、高位推动下,以“科技兴蒙”为统领的创新发展总基调确立,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按下“启动键”。

  2年来,从自治区创新驱动的统领性举措,到国家东西部科技合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兴蒙”行动蹄疾步稳、纵深发展、全面开花,成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强劲引擎;

  2年来,从基础研究能力大力提升到关键技术攻关多点突破,从助力乡村振兴到支撑民生改善,创新创造的活力潜能充分迸发,北疆大地春潮涌动,一幅创新驱动发展的壮美画卷徐徐铺开。

  开放合作,在求变中谋发展

  “关键技术一旦突破,我们发展的天地就宽了!”包头长安永磁电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继鹏说。

  长安永磁曾一度面临“如何在高推力密度永磁同步直线电机这一领域继续保持技术领先和行业领跑”的发展瓶颈。

  让张继鹏兴奋的是,公司通过“揭榜挂帅”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寇宝泉教授团队取得对接。这次合作,对企业在高推力密度永磁体同步直线电机领域提升研发水平、加快产品研发意义重大。

  “揭榜挂帅”,目标是将自治区产业发展所需用“科技悬赏”的形式面向全国张榜,借智创新、借梯登高,激发创新活力。首批“揭榜挂帅”签约项目中,区内外20余家科研单位“揭榜”自治区12家榜单企业难题攻关,这其中,由区外科研单位承担的项目超过八成。

  求新者胜,思变者通。

  通过“揭榜挂帅”这个切口,我区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开放的怀抱集聚各方创新资源与力量,锻造优势领域的创新“长板”,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不止是长安永磁。在内蒙古的广袤大地上,从实验室、研发中心到乡村牧野、厂矿车间,一派紧张忙碌。这里,是打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攻坚战的“主战场”,一批批解决产业发展难题的关键技术成果加速走向“应用场”,孕育着美好愿景——

  从MW级先进飞轮储能关键技术研究,到电力冶金行业二氧化碳减排集成技术开发;从玉米智慧生产模式创新与无人农场示范到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湖泊底泥污染控制与生态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2021年,自治区瞄准优势特色产业领域,以“科技兴蒙”为统领,加快布局创新链,全年共安排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48项,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项目445项,科技重大专项全部采取产学研合作形式承担,企业牵头承担比例接近80%,区外科研单位参与合作的比例达到了56%以上。

  在“科技兴蒙”磁石效应吸引下,2021年,一批国内外领先的技术成果在内蒙古找到了丰富的应用场景。世界首创氢基熔融冶炼技术在乌海实现产业化应用,全球首个极寒地区无人驾驶卡车在呼伦贝尔稳定运行,全球首套万吨级二氧化碳制芳烃工业试验项目落地鄂尔多斯,内蒙古首台套100KW级氢燃料电池环卫重卡在包头下线……先进技术成果全区遍地开花,在能源、工业、农牧业等各领域迅速发挥出引领示范作用,助力内蒙古走出技术派、秀出产业化“范儿”,为自治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聚力。

  在“科技兴蒙30条”、研发投入攻坚行动等硬核配套举措有力加持下,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政府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建立,2021年,全区财政科技支出35亿元,同口径增长20.7%。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全区平均水平的4倍。12个盟市量身出台政策措施,全区上下抓科技创新的氛围愈加浓厚。 

  2021年底,呼包鄂自主创新示范区集聚了全区50%的科研机构、57.4%的高新技术企业。114个区外高校、科研单位参与内蒙古科技创新发展,开放合作的劲风吹遍北疆大地,将转型发展的潜力培厚植深,开放合作势如破竹!

  创新引领,在突破中促转型

  春日暖阳下,在中为能源鄂尔多斯唐家会矿区,总投资1.4亿元的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工业化示范项目正在稳定运行。

  项目采用我国第四代煤炭地下气化技术,无需开挖采煤,无需人员进入,就能生产工业燃气和化工合成原料气,实现了“采煤不见煤”的技术革命。

  一滴水里观沧海。这是“科技兴蒙”蓬勃发展、区内外科技与资源有效对接、成功握手的鲜活见证。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以“科技兴蒙”为统领的创新发展道路上,内蒙古围绕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紧扣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越来越多的硬核科技供给为我区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提供强劲支撑——

  深入实施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编制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提出积极稳妥支撑重点行业领域绿色发展的务实举措;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自治区首家碳中和研究院落户鄂尔多斯,源网荷储、二氧化碳矿化、第四代循环流化床燃烧高效制取铝硅粉等低碳绿色技术加快转化应用……科技支撑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内蒙古能源资源转型,绿色内蒙古涌动无限活力。

  加入黄河科创联盟,联合东西部沿黄省区筹备启动“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生态综合保护”“内蒙古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重大科技专项;开展“一湖两海”生态保护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大兴安岭森林碳汇、北方防沙带生态保护、退化草原修复等技术集成示范,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科技创新向山水林田湖草沙统筹发力,有力支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深入实施科技支撑乡村振兴行动,打响种业翻身仗,形成“5+N”产业创新链布局,以“揭榜挂帅”方式率先启动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提升马铃薯、向日葵、玉米、牛羊等内蒙古特色农牧业产业技术水平,打造内蒙古地理标志农畜产品品牌;实施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组建19个科技特派员产业服务团,推广新技术1000余项;支持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培育耐寒水稻新品种9个,兴安盟粳稻亩产测产增收100公斤。

  在严峻疫情形势与百年变局交织的变量因素影响下,内蒙古凝心聚力、披荆斩棘,迈出了极其不平凡的脚步。2021年,全区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6.3%,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2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增长47%,大中矿业、大唐药业等高新技术企业成功上市,科技成果登记数量首次突破1000项,登记成果产生经济效益712.7亿元,创新驱动带给转型发展坚实的底气。

  通过“科技兴蒙”搭建的开放合作平台,我们看到一个英才集聚、生机勃发、潜能无限的内蒙古;通过“科技兴蒙”铿锵的足音,我们看到一个奋力敢追、一往无前、动能迸发的内蒙古;补短板,塑优势,加快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已然形成,通过“科技兴蒙”,我们看到一个更加从容自信、满怀激情的创新型内蒙古!

  在2022年全区科技工作会议上,内蒙古提出将以“稳”的基础、“进”的方向、“高”的目标为全区科技创新发展谋篇布局,积极引导更多优质创新要素在内蒙古落地生根。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发。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技兴蒙”引领下,创新的能量尽情释放,这片辽阔的北疆大地,必将精彩无限!#内蒙古疫情# (草原客户端 记者 白莲) https://t.cn/RC5pZkB

#内蒙古,有爱# 【白衣执甲,星夜兼程】


巴彦淖尔、呼伦贝尔、鄂尔多斯…


呼和浩特市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全区人民的心,自治区各盟市纷纷派出医疗队驰援呼和浩特。

医疗队里不仅有医务人员,甚至还随队带来了“移动方舱实验室”与呼和浩特并肩作战,共同为抗击疫情出力。

巴彦淖尔市医疗队

“ 身为党员,身为医生,疫情面前,我更应该化身为战士,冲向一线,我有信心和大家一起打赢这场战役,不辜负家乡人民的期望。”这是巴彦淖尔市医院副院长王腾祺前来支援呼和浩特时说的话。

2月19日上午,王腾祺接到上级通知,“需紧急组建医疗队援助呼和浩特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20日上午就出发。”

出发前,医院许多科室、部门的工作者们紧握拳头,喊出整齐的口号:“加油!”、“战胜疫情!”、“我们必胜!”。与此同时,值守医院大后方的工作者们也为即将出征支援呼和浩特的队员们加油打气。

20日,巴彦淖尔市天气宜人,带着家人的关怀、抗击疫情的决心,王腾祺带着巴彦淖尔市医疗队一行人乘坐大巴车踏上了前往呼和浩特的征程。而当天的呼和浩特却寒气袭人,抗击疫情的任务也艰巨。

下车后,王腾祺来不及多想,赶紧率领团队尽快投入到工作当中。

记者了解到,此次由王腾祺带领的巴彦淖尔市医疗队包括他在内共有95人,其中医生20人、护士50人、负责感染控制的工作人员8人、负责清洁消毒的工作人员14人。

21日下午,该队的几名医生被抽调到呼和浩特市新冠肺炎重症隔离区,直到晚上10点也没有返回。

“要做好防护、注意安全、服从指挥、认真工作……”王腾祺说,虽然这些话大家都已经烂熟于心了,但他还是趁被抽调的医生出发前赶紧又嘱咐了他们一遍。

“团队中的年轻人,我看着像我自己的孩子,他们去了重症区后一直没消息,我其实也挺担心他们的。但是这个时候正是需要他们的时候,必须全身心投入到救治工作当中。”王腾祺“老父亲”般的关怀,也让这个团队有了定心丸,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为抗击疫情努力着。

呼伦贝尔市医疗队

2月22日中午,晨报融媒记者联系到了呼伦贝尔支援呼和浩特的医疗队领队孙刚。

他介绍,他们这支由20个人组成的医疗队分别来自扎兰屯市人民医院、扎兰屯市中蒙医院、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阿荣旗人民医院、阿荣旗中蒙医院、阿荣旗疾控中心、莫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莫旗人民医院共10家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工作人员。

其实早在2月15日满洲里市出现疫情后,在呼伦贝尔市卫健局的组织下,集结了24人的医疗支援队到达满洲里进行医疗支援,主要进行核酸检验工作。这几日满洲里疫情稳定后,在上级部门的组织下,4人留守,其余20人组队,从满洲里经包头市直接奔赴呼和浩特市参与“抗疫”。

孙刚表示:“疫情防控,人人有责。作为医疗工作者,关键时刻更应该发挥自己的专长,听从指挥,服务人民!”

记者了解到,这支医疗支援队队员中年龄最小的只有27岁,最大的44岁。他们中大部分都“”上有老、下有小”。疫情当前,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奉献自己,用大爱谱写“英雄”本色!

鄂尔多斯市医疗队

2月22日,呼市赛罕区人民政府前的广场上,一个来自鄂尔多斯的移动方舱实验室静静矗立在广场的西南角。

记者找到鄂尔多斯市援呼医疗队的核酸检测队伍组长王凤时,她还在一直忙着接电话,紧急处理核酸检测方舱目前出现的问题。

她告诉记者:“在2月21日下午吧,我的领导就在微信群里问了,谁想去支援呼和浩特市,当时群内30多人全都踊跃报名。在领导的筛选下,决定由包括我在内的一部分人‘出战’。”

鄂尔多斯援呼医疗队在当日下午三四点通知完毕后,就开始收拾准备需要的装备,在晚上八点就出发,前往呼和浩特。

记者了解到,此次鄂尔多斯市支援呼和浩特市核酸检测队伍,由5名康巴什疾控中心人员和7名鄂尔多斯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组成。最重要的是,这个看起来人数不是很多的队伍,却
带来一个‘大家伙’———集成式自动化核酸检测实验室,(也称为“移动方舱实验室”),里面配有自动化加样、提取、转移样品设备,另外还配有10台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王凤告诉记者,目前预计划该方舱可日检测6000管,12名工作人员分三组,一组四人轮班制进行核酸检测,24小时不停。

记者看到这台“移动方舱实验室”时,它正被放在一个大货车上。王凤说:“我们的方舱平时都是落地的,这次把它放在这个车上时便于移动到其他点,我们现在在赛罕区,可能未来需要我们调到其他区支援,能更快速高效地进入工作。”

在王凤看来,疫情是一场披坚执锐、没有硝烟的战役,大家必定不负使命,不负众望,一起守护好呼和浩特这座城市。”(内蒙古晨报内蒙古晨网融媒体记者沈佳宝 张彩霞 白塔娜)#呼和浩特疫情#

无论遇到多大困难,坚决确保额济纳紧急运输通道畅通!

10月17日,额济纳旗接到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疾控中心关于陕西省外来游客核酸检测阳性的通报,一时间,内蒙古最西端边陲小旗县的防控形势骤然紧张起来。为防止疫情蔓延扩散,额济纳旗紧急开展排查、密接流调和核酸检测等工作,并于10月18日启动IV级应急响应机制,关闭出入通道,暂停景区、公共活动场所以及营运车辆的运营,组织学校停课。10月19日,不好的消息传来,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被确认,2例初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者正在复核。原本处在一年中最美时节的额济纳,忽然被疫情的阴霾笼罩起来。

更对疫情处置不利的是,正处旅游旺季的额济纳吸引了全国各地大量游客前来,相当于额济纳常住人口数三分之一的近万名游客滞留。防止疫情失控、确保物资供应,额济纳旗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就在这个紧急关头,一座隔壁深处的通勤小机场——额济纳桃来机场,迅速开辟了空中快速支援通道,50多名疾控专家和最急需物资通过医疗包机,在10月19日就第一时间到达了额济纳。

保障专家力量快速抵达

10月19日中午12时15分,在确诊病例公布的当天中午,额济纳机场已经迎来首个医疗包机,40名医疗专家、医护人员和115公斤医疗物资抵达额济纳。额济纳机场16人全员上阵、快速保障,25分钟后,医疗队已经乘车前往额济纳旗旗政府所在地达来呼布镇,迅速投入到确诊病例救治和流调溯源等工作中。

当天下午17时44分,机场又迎来了第二架医疗包机,15名国家医疗团队、督导组人员及137公斤医疗物资运抵额济纳。机场再次组织全员投入保障包机落地20分钟后,迎接“国家队”的车辆已驶离机场,机场将保障时间又缩短了5分钟。

在18日接到保障任务后,为了与病毒赛跑,额济纳机场包机保障的核心都集中到“快”字上。在10月19日保障结束后,负责管理阿拉善盟三个机场管理的阿拉善机场公司,组织额济纳机场骨干连夜总结,再次优化了医疗包机保障流程。

阿拉善机场公司总经理赵寿恒说:“我们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候机楼进港保障环节砍掉,引导地方车辆直接开到机下接人,将物资直接运到飞行区道口外交接。另外,把巡场的皮卡车也调过来做物资转运,增派了物资搬运人员。”从10月20日开始,医疗包机的人员进港保障时间,由10分钟缩短到5分钟;物资的进港保障时间,也平均缩短了10分钟。

截至11月1日,额济纳旗机场保障进港包机16架次,共保障国家联防联控机制工作组,以及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和广东、四川等多省市的疾控专家共计351人。据报道,上述专家力量为额济纳旗开展确诊病例救治、流调溯源,防止疫情处置失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解决物资紧缺的燃眉之急

“几位游客的药都是今天用完,麻烦今天一定运到。”这是额济纳旗政府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在微信中给额济纳机场经理助理乔振凯发的信息内容。

滞留旅客中有很多老年游客,有的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有的不久前才做过手术,滞留导致每天必须使用的药品耗尽,加上额济纳买不到抗排异反应、抗癌等特殊药品,这部分滞留旅客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都面临非常大的挑战。燃眉之急怎么解?阿拉善盟疫情防控指挥部会商后决定,“收集用药信息后,从盟里买药,然后赶紧用包机运过去。”一场由盟、旗两级政府部门和机场、航司协同的游客健康保卫战,又通过民航快速通道启动。

阿拉善左旗机场地服部邱玲介绍到,为确保药品安全运到额济纳机场,阿左旗机场地服人员会仔细检查每个药品打包箱,确保完好;在装机时将药品放到所有货物的最上部,既避免挤压,也方便额旗机场同事第一时间转运药品。在包机到达额济纳机场后,机场人员优先转运这些急用药,做到最短时间交运。为了加快信息沟通,乔振凯不时还帮忙向接药人员传递用药游客的联系方式,让这些药品更快送达。

截至到11月1日,额济纳机场已经保障物资进港共计618件、7120公斤。不仅仅是特殊药品,核酸抗体试剂、移动电视电话会议终端设备、防护服、预防和治疗感染的蒙药汤剂等等,当地疫情处置最急需的物资,都通过机场快速运到了额济纳。

展现小机场的大担当

2013年12月17日,作为国家第一批通勤航空试点,额济纳桃来机场与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机场、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机场正式通航。机场有一条2000米长的跑道和一座1782平米小候机楼,日常能起降50座以下的小飞机。由于额济纳地处边疆、人口稀少,通航至今,机场日均保障航班起降不足两架次,年旅客吞吐量不到2.4万人次。机场员工也只有16人。从任何一角度看,这都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小机场。但正是这座处在戈壁深处的小机场,为额济纳旗疫情防控最快迎来了支援。

负责接待的阿拉善盟行署人员介绍,听说额济纳有机场,一些外省市专家既惊讶又高兴:“好、好、好,有飞机过去就能赶紧工作了。”

作为阿拉善盟行署统筹包机运输的负责人,阿拉善盟投资促进中心主任阿拉腾乌拉表示:“机场在这次紧急保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能够保证专家和物资随时来、随时走;还有一点就是,左旗机场和额旗机场简化了很多环节,尤其是额旗机场的进港保障,真正体现了应急保障的效率。”

作为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偏远地区的小机场,在抢险救灾、医疗救护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服务保障方面,优势特别明显。2010年的玉树大地震中,在陆路交通瘫痪的情况下,玉树机场的正常运行,为当地抢救大量伤员争取了最宝贵的时间。而今在额济纳,一个比玉树机场更小的通勤机场,将阿拉善盟内624公里、至少7个小时的陆路紧急运输转换为1个半小时的空中快速支援。

“各机场要把满足疫情防控紧急运输作为当前运输保障的首要任务,尤其是额济纳机场,无论遇到多大困难,要坚决确保紧急运输通道的畅通!”在10月25日召开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上,内蒙古机场集团总经理陈建军强调。

“咱小机场这回也发挥了大作用!压力确实大,但也挺自豪的!关键时刻,我们要为家乡贡献民航力量!”在对额济纳机场多个员工的电话采访中,他们都表达了几乎同样的心声。面对严峻考验,坚守额济纳机场的员工,正忙碌在守护机场和保障空中紧急运输的第一线。防护服外能看见的,既有荒凉的戈壁,也有充满希望的紧急支援;防护服内流淌着的,既有忙碌的汗水,也有民航人滚烫的热血赤诚!相信在这轮疫情结束后,会有更多人记得或回忆起这个小小的通勤机场——额济纳桃来机场!(中国民航报 通讯员龚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나는 아무것도 ...되지 못했습니다我...一事无成어쩌면...아무것도 되지 않는 것이...끝내 무엇이 되지 못한다 해도...지금의 나에게 솔직한
  • 我深深地铭刻着艾的承诺,说过❤️尼一生不变,真情就不会转移,哪怕老来,我们隔着很远很远的距离,我也只会心系于你一人。回望今生,我能想到最幸运的事,就是穿越人海,
  • 八字婚姻不顺如何提前化解八字是每个人出生时带来的,没有哪个人出生时不带,古代皇帝也不例外,人们总是看着那些美女明星,俊男靓女,哪个不带八字出生,而八字的好不好关
  • #疫情防控#【平谷镇贴心、暖心服务 高温核酸检测送“凉”方】连日来,在骄阳似火的夏日里,医务工作者、志愿者、村居工作人员依然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全副武装”
  • #一张照片代表你的青春# 青春进行时ing[羞嗒嗒][羞嗒嗒]青春是什么[思考]青春就是追梦[牛哞哞]青春就是开心度过每一天[挤眼]无论前路的风雨如何我都会砥砺
  • 外表酷炫狂拽内心却十分细腻的狗狗x人畜无害软软糯糯并且慢热的猫猫狗狗拯救被原生家庭迫害的猫猫松饼精——自拍版(是上周出去玩的照片啦,因为拍太多了懒得选+P,拖到
  • UNICA HOMME|John Mayer粉看过来-如果你也曾对《Friends lovers or nothing》中如泣如诉的吉他音色着迷如果你正经历恋人
  • 当然,心理缺陷也是包括情感缺陷的,情感缺陷就是:1,焦虑状态,对于一些客观事物会表现的特别焦虑。平时性格粘滞,不灵活,遇到微小的刺激引起爆发性愤怒或激情。
  • 如今,金凤扒鸡产品结构也由过去的单一品种扩展为气调鸡、椒麻鸡、煌焗鸡等十余个品种,开办“金凤”连锁店近300家,产品以石家庄为核心,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辐射全国
  • 他们认为像白羊座和射手座那样的直接,很可能会把别人吓跑,可是要是想个特别的方法委婉点拿到联系方式,就不会让对方一开始就对自己产生抗拒的感情。射手座:直接了当射手
  • 3.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桔梗味苦平,苦主于降,辛主于散,功专开提足少阴之热邪,佐以甘草,载之于上,则能从肾上入肺中,循喉咙而清利咽嗌。故用桔梗为君,桔梗能
  • 5.15《寂静的春天》1.生物与自然环境要调整到平衡状态,这需要时间来说话,不是以年计,而是以千年计。6.这是一种“入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的寻常状态,现行
  • 刚刚把横断面的那张图画完,用PS调整好,一会继续写报告,看来又要熬夜喽[跪了]▷这种虚假的滤镜就是我的最爱▷最近还迷上追古早综艺完美假期,虽然里面的人都不太聪明
  • 电影分享《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韩国的一部纪录片 没有华丽的背景 也没有漂亮的演员有的只是真实的一对老夫妻的晚年生活 在小山村中影片整体节奏比较缓慢 讲述的也
  • 把油灯放在佛陀面前的众灯之中,自立佛前,发誓祈愿:“如今我贫穷困苦,只能用此小灯供养佛陀,祈愿以此功德,让我来世得到智能和光明,灭除一切众生的愚昧黑暗。把油灯放
  • 他们或许单身或许周边存在着一个伴侣,但是他们内心知道,这个伴侣并非是他心中所爱,正是因为不是他们心中所爱,所以他们才能跟他安然相处,但是这种相处又伴随着巨大的失
  • 希望找个160以上,活泼可爱的,喜欢猫咪小动物,喜欢健身或者跑步的,也拥有有趣的灵魂,灵魂对味的话我愿意为你变的更好。独眼龙也跑了一个嘿嘿 o还有阿婆男朋友之前
  • 从短期小时图来看,k线在布林带上轨承压回落,布林带开口。昨夜布局的多单完美拿捏600余点空间,恭喜所有跟上的朋友们!
  • 卧室用的是自带的古典系列,床品不能更改配色有点可惜,在床边放置了梳妆台,伯爵小姐的每日保养可不能少。 省地方:占非常小的面积,储物间、厨房角落随手放,比吸尘器省
  • 第一场,菜鸟特工林楠笙的拘谨、恭敬亦真亦假,面对戴着慈爱面具的老狐狸既紧张也暗自盘算着自己的监视任务。5月24日由范秀明监制,范荣笙导演的#网剧# 《我的异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