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老子之道,献初修者,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炼心篇#

熟读万遍道德经,其中意味自可得。吾观初修者不楷道之本义,吾才疏学浅,愿借老子之道给汝等指出一条路,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

老子强调“道”不可言,“天下一切生命都有自己的源头,这个源头就是一切生命的根基。一旦掌握了万物的根基--母,就能认识世间的万事万物--子。即使已经认识了万事万物,已经把握了一切生命,还必须坚守生命的根基--道。”老子虽然把道描绘得恍兮惚兮,但它并不是不可捉摸。道既然创造了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就会呈现出道的本性,那何为道之本性呢?“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纯任自然。”

所以自然就是道的根本特性,那什么是自然呢?其实自然本很易理解但经许多所谓的哲学家多次解释后到现在越来越难懂了。其实自然就是自然而然,它是一种没有人为的天然状态。

落实到人自己身上,自然就是指人的天然本性,也即人的真性情真思想,在老子那真与自然是同一个意思--真的也就是自然,自然的也就是真。老子开的药方是:要自然就必须无为,不以主观的欲望来破坏天然,不用矫揉造作代替自己的天性,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的本身也是自然,因而人们把它们合称自然无为。

说自己不知道道的是深邃之士,称自己知道道的是浮浅之徒,前者属于内行,后者则冒充内行,唉,其实说到底不知便是知,知反而为不知,不知道就是知。吾观世人把道说得如何如何!其实道不可以听,听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见,见得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言说,能用语言说出来的就不是道。

一有人问道便出口回答的人就是不知道道,问道的人也是不能听见道,道不可问,也不可回答。本来不可问的却要强去问,这是空洞无聊的问,本来不可回答的却强来回答,这种答也必定空洞无聊。以空洞的答去回应空洞的问,对外便不能观察宇宙,对内便不能知道和体验自身的本源。

但并不是让汝等不去追问和言说,只是要把握它就得体悟下老子的话了:“有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听不见它的声音,看不见它的形状,它独立生长而永不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它称为道,再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辽远,伸展辽远而返回本源。道是那样的空旷开阔啊,像深山的幽谷;是那样浑朴纯厚啊,像混沌的水一样;是那样沉静恬淡啊,像深邃的大海;是那样飘然无踪啊,好像没有止境。

老子虽说道不能用言说谈论,但他却说起道来:“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名,路不是那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去认识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端倪。无和有同一来源而名称各异,它们都可说是很幽深,幽深而又幽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这段话使我们体悟老子之道但却又使我们产生偏见之举,更何况把道弄得玄之又玄,望世人能明之。但相对的他却为我们指出他所体悟之道,所以其价值还是值得的。老子所说之道不仅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而且还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为一是道所生的,所以我们又把道称为太一。一是宇宙没有分裂时的混沌统一体,由这个统一体分裂为两个对立面,再由两个对立面产生出一个新的第三者,然后又产生出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既然老子都说了天地万事万物来于道,那么道就是天地的开端,是万物的根源。老子有时把道说成无,同时又把道称为有,说无是天地之始,有为万物之母,那么道究竟是无还是有呢?其实有和无都是一个东西,老子自己也说了这二者名称虽有异但来源相同。有是一个最慨括的名词,世界上各种不同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即:有,也就是存在。但是,世界上没有一样事物只有空洞洞的有,而不具备其它性质,如果只是孤零零空洞洞的有而没有其它性质那就是无可见,极其空洞抽象的有就成了无了。

我们再回到道。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称道才好呢?说道是无吧,万物又由它生长出来;说道是有吧,它又没有任何性质和特点,叫人看不见和摸不着。因而按老子说它是无,这就是道没有特点、性质和形状而言;有时说它是有,这就是道产生万物而言的。说道是无,行;说道是有,也行。

所以老子的道虚无缥缈,不可捉摸,九重天也不能形容它的高,九层地下也不能喻及它的深,它比天地还要久远,比宇宙还要辽阔,它创造了万事万物,而万物万事又无不显现道的特性,如一切事物总是向相反方向转化,生死相依,福祸相因,高下相形,动静相对……

老子说:“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我们再来探究下这个问题。既然自然是老子所谓道的基本特性,因为他说道是纯任自然的,道以自然为法则,那么自然指的是什么东西呢?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称为自然呢?

自然应该就是一个人性情真诚的极至。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返朴归真?找回久已失去的自然天性?遵循自然之道的人不以生为喜,也不以死为恶,出生时不知道欢天喜地,要死时也不知道恐惧痛苦,无拘无束地来,潇洒从容地离去,把人生最重大的生和死也看成自然的事情,他完全忘记自己的来源,也不去追求自己的归宿。任何事情来了就欣然接受,把死亡也看成不过是重新回到自然中去,不用心智去损害自然之道,不用人为努力去改变天然,这才是真正的修练之人,即是真人。

真人的内心无忧无虑,他的样子安祥平静,额头宽大恢宏。严厉起来就像秋天一样肃杀,温和起来又像春天的来临,喜和怒就像春夏秋冬运转一样自然,顺应万物变化随遇而安,没有人知道他的胸襟有多么宽广。真人的内心充实而又面色可亲,为人宽厚而使人乐于归附,精神像宇宙一样高远,潇洒脱俗不拘礼俗,沉默不语时好像失去知觉,说话时又毫不用心机。

自然境界是老子所推崇的最高境界,而要达到自然之境就必须无为,无为既反对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无为和有为的分界线是看是否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遵循、顺应自然规律的是无为,把个人主观意志加于自然的就是有为。

要想自然必须要学会入静,俗话说心平似镜,人的心镜如果平静了,也能鉴照天地的精微,甚至可以明察万物的奥妙。老子认为虚静是万物的本性,因而恬静的生活是符合本性的也是自然的,而自然就是最高的境界。自然的规律的运行无休无息,万事万物因此而生成;成圣成仙的即已明白上下古今四方变化,而遵循各自的天性,那样的人心境和行为也早已归于平静。平静也是天地的水平仪,心神宁静便是空明,空明便能充实,充实便是完备。心神空明既象征宁静,由宁静后再行动就无往而不得,无往而不宜。

“静是动的主宰,重是轻的根基。精神与身体合一,能不相离失吗?专精守气,致力柔和,能无欲到像婴儿吗?清除杂念,深入静观,能没有污暇吗?”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污乎?专气致柔也是道家静功的内丹修练法,将个人精气集在腹中,然后循环升降,使身体变得像婴儿那样柔软,心灵集中在精神的某一点,心灵安静内守而抗拒外面物质的刺激,达到成仙目的。(修练只是指出点滴重点罢了,不是详细之言)涤除玄鉴,既是指用精神洁剂来洗其心,使心灵深处明净如镜,不沾染世俗的一丝污垢。

老子说:“灾祸里边未必不藏着幸福,幸福里边未必不潜伏着祸根,这种祸福得失循环变化并没有一个定准,谁能知道它的究竟呢?”吾认为既然是规律循环变化那么福与祸是相对的吧。天地有大美却不言说,四周有明显规律却不讨论,万物有生长的道理却不表白,有德行的人推原天地的大美而懂得了万物的道理,因而纯任自然而不人为造作,这就是为什么法取天地的缘故。天地为什么是美之极致呢,究其底是因为它是纯任自然,一派天然而无丝毫人工的痕迹,天地本就是规律调合之物,吾认为修真者莫去追求,要保持自己的本然形态。美的不仅是外表的样子,更重要的还有内心修持的顺应自然的涵养。

最后我只想借用老子之语告诉初修者一句,道者自然,化育万物是永不留痕迹,日迁月移死生交替,生有所始,死有所归,修道并不是一定在这一世能有成就,但循环往复,终有成就时!

吾不忍初修者苦苦徘徊或因听别人妄言而走入误区,所以吾不才借用老子之道来表述一番,希望初修者能体悟点滴东西,常说道无法用言语表达,但吾还用如此之多。因时间匆忙有所疏漏在所难免,所以希望各位修道之人多加完善修改。此篇虽无功法之说但对于初修者还是有点滴引导作用,待有多些时间吾再来废话吧!

#刘宇宁白愁飞# [风筝]#刘宇宁说英雄谁是英雄# [风筝]#摩登兄弟[超话]#

红尘世俗的华梦,生命燃烧的光芒,总不过是尘埃中的粉尘。轻触青涩的昨事,把灯火繁华都跌落在年华里,等待着世途一处的站点。浮华三千,此时随刘宇宁《梦华》浅笑行笔,描一卷梦华似锦,许一生行诉安然。@摩登兄弟刘宇宁 https://t.cn/A6XYR6ZW ᭄ꦿૢ⁵²º摩登兄弟mdxd刘宇宁lyn宁哥棚主᭄ꦿૢ₁₃₁₄

#刘宇宁白愁飞# [风筝]#刘宇宁说英雄谁是英雄# [风筝]#摩登兄弟[超话]#

红尘世俗的华梦,生命燃烧的光芒,总不过是尘埃中的粉尘。轻触青涩的昨事,把灯火繁华都跌落在年华里,等待着世途一处的站点。浮华三千,此时随刘宇宁《梦华》浅笑行笔,描一卷梦华似锦,许一生行诉安然。@摩登兄弟刘宇宁 https://t.cn/A6XYR6ZW ᭄ꦿૢ⁵²º摩登兄弟mdxd刘宇宁lyn宁哥棚主᭄ꦿૢ₁₃₁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芋头是冬天最为常见的蔬菜,被称为“秋冬素食一宝”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能够给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性质温和,质地软糯易消化,对人的脾胃有一定的滋润养护作用。
  • 能念茲在茲,時刻不忘良心道德,時間一久,善根自然會增長,菩提心也會發得大,進一步就會去行菩薩道,利益眾生,這是有連帶關係的。」你如果有這種思想,那永遠都不會成道
  • 刷到了一个博主的话:减脂就是掌控饥饿感,饥和饿是两种东西,保持饥的状态,减少饿的感觉。广西朋友叫我曝光这个螺蛳粉!!!感觉跟我在广西店里吃的味道一模一样,每次都
  • #sci ei#用新时代的方式守护老祖宗的传统,#用科技留住历史的美好#,这次Mate50文物赋新艺术沙龙着实让我见识了硬核科技与艺术人文的结合。不但看到了用
  •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下三效中的人效,所谓人效顾名思义,人效即人的效率,但中国四达认为"人效"是管理人的有效能力,人效能力是能够被发挥出来的。1
  • ”“我还是会跑遍教学楼只为制造一场巧合的偶遇,尽管擦不了肩而过,尽管你从来不看我。”“再也无法回到一起穿校服的日子了,但我们从未落下彼此,身边一直是你,是我最值
  • ❼❤︎你是…春日里吹来花信的风|夏夜里倒悬的星河…秋风中渐行渐远的雁|冬雪初霁时的暖阳…星辰交替|四季更迭…对你欢喜|始终如一…@摩登兄弟刘宇宁 祈愿…宁哥星路
  • 终于踏上回家的路啦[羞嗒嗒]一个多月以来被小区保护的很好 牙刷是每天唯一跟我对话的超市大爷给我选的[送花花]还说这个你用刚刚好这几天真的是我人生中最社牛的几天了
  • 1、营收前三甲:万科、绿地控股、保利发展2、净利润前三甲:万科、保利发展、绿地控股3、营收同比增长中位数-17%,净利润同比增长率-45%地产经常出现炒地图的行
  • 对于因为“免费发盒饭”而火,老板娘十分谦虚地说:“我们当时没有想那么多,就是很直觉地想帮助一下周围的邻居和居民,因为飓风断水断电,他们承受了很多,我们就是能帮就
  • 我开始正视我作为一名医生的职责:救死扶伤,普济众生!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当你觉得生活过不下去的时候,可以来医院看看。我是李学朋,骨科的一名大夫,从医近30年,开药
  • #文化北海##北海声音漫步# 在冠头岭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庄,它依山傍海,空气清新,浪漫文艺,这就是北海网红打卡点。在阳光的照耀下,蔚蓝的天空与房前屋后的绿荫组成了
  • 同时,结合近期发生的典型火灾案例,向广大职工群众分析了火灾事故的严重危害性,并详细讲解了冬季室内煤炉、炭火等设备取暖要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使用电暖气取暖要远离易燃
  • 英国《太阳报》昨日评选了体坛历史最伟大前50人: 1、乔丹(篮球) 2、阿里(拳击) 3、韦恩-格雷茨基(冰球) 4、贝比-鲁斯(棒球) 5、菲尔普斯(游泳)
  • 极致温柔的微信状态文案1“都怕扑空,都在衡量”2“我自渡”3“风乍起,合当奋意向人生”4“过往不究,勿扰”5“望你别回头,失我者永失”6“都是风景,幸会”7“我
  • #每日一善[超话]# 要坚信,你就是你,愿你遇到这样的人,愿你成为这样的人。 ​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遗憾,随风散去,美好,留在心底。你的每一份
  • #青瓷##陶瓷##瓷器##古风##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花瓶#名词解释 【芝加哥学派】1871年的火灾使芝加哥三分之二的房屋被毁,重建工作吸引了各地的
  • 道は不確かだけど 好きだからできる,虽然前路尚未确定 但因为喜欢就可以做到,私らしく輝いていける気がして,我感觉可以继续以我自己的方式闪耀下去。⛩天乃羅摩ライン
  • 23.做一个只记得快乐和知识点的人24.“兵分两路 顶端相见”25.不管你被贴上什么标签,只有你才能定义自己26.自律即自.由27.最好的状态是未来可期28.放
  • 相声是语言的艺术,以说为主,利用语言上特殊的逻辑结构产生包袱笑料,出其不意,使观众朋友们感到可笑 快乐。融合杂技、音乐等多种艺术元素杂技艺术与舞台美术交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