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特病”患者︱疫情之下,最美丽的坚守】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上手套和面罩、穿梭于机位间调试透析机,消毒透析床……4月30日清晨6点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血管通路小组业务骨干陈秋馨和战友们就忙碌了起来。

为了维系尿毒症患者的生命,这波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陈秋馨已在医院驻守了两个多月。

患者等不起,透析不能停

自从上海新冠疫情卷土重来,部分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因发现阳性病例或者密切接触者不得不被按下了暂停键,一些尿毒症患者做血液透析变得困难起来。

然而尿毒症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为了维持生命,必须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如果不治疗,患者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因此尿毒症患者等不起,血液透析不能停!

如何守住这一片净土,保障患者按时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瑞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所有医护人员都面临着巨大的疫情防控和治疗压力。透析、通路维护、随访,在疫情之下也显得尤为艰难。

为防止院内出现大规模交叉感染。瑞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加强治疗前的医护人员防护和透析设备的消毒,把风险排除在血透室外。尽管这让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在血透室内的工作时间延长到6个小时,但看到每位患者安全完成透析后,她们感到再累也值得。

透析通路的“守护女神”

4月30日一早,陈秋馨一如既往地熟练穿戴好所有的防护装备,快速检查确认着装,转身走进了血液净化治疗区,一天的工作从这里开始。

这天,病房里来了一位97岁高龄的余爷爷,他左上臂高位内瘘,穿刺段血管内径仅4.1mm,且距皮深度大于6mm,属于疑难高危内瘘。以往,医护人员应用便携式超声引导穿刺,操作驾轻就熟。而如今,厚重的防护服加身,护目镜被汗水模糊了视野,戴了双层手套的手早已麻木。以往几分钟就可以完成的穿刺,现在需要躬着腰、仔细再仔细地花费数倍时间才能完成,一切操作变得难上加难。

为了避免内瘘穿刺并发症、减少手术干预几率、保障通路安全,陈秋馨勇挑重担,“放心、让我来”,她的这句话让患者和小伙伴们像是吃了“定心丸”。

为了顺利完成治疗,陈秋馨穿刺前屏气凝神、反复摸索,治疗后对患者声声叮咛、细细查看。在瑞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类似这样的高危疑难内瘘还有很多例,她用自身过硬的专业素养守护了患者的生命线。

更让人揪心的是,部分患者由于疫情封控被迫在外透析,陈秋馨率先紧急建立患者沟通群,利用休息时间进行线上通路跟踪随访,解答患者疑问,反复嘱咐在外透析的注意事项。而当患者回归中心以后,陈秋馨总是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通路评估,检查确认穿刺点、查看是否有感染等通路并发症。

为人先、挑重担,这已是陈秋馨的工作常态了。

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在医院里奋力救人,与时间赛跑的“战士”,为了大局舍了自己的小家。

驻守医院前,陈秋馨的爱人作为一名党员、瑞金医院航空急救医疗队医生,已经“身先士卒”报名参加了瑞金医院第一支抗疫医疗队,进驻方舱,奋战在抗疫第一线。陈秋馨虽然不舍家中4位老人和小宝宝,但仍然义无反顾前往医院。

“妈妈去打病毒一定会赢!”宝宝稚嫩又坚定的话鼓励着妈妈。陈秋馨与同伴们逆行而上,以院为家,成为驻守抗疫前哨阵地的“白衣战士”。

百里驰援,护航生命

尽管陈秋馨和战友们以院为家,争分夺秒救治患者,但日益严峻的疫情形势仍然让上海的血液透析体系逐渐超负荷。

在最紧急的时刻,增援队伍到了。

177公里外的杭州,在“疫情就是命令”的召唤下,84名专职血透护士整装出发,支援上海血透治疗。

血透医疗队由浙医一院血透室护士长俞伟萍任总领队,队伍分成三个小组,每组28人,分赴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血透中心、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血透中心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透中心支援。

“两年前,我曾跟随浙江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驰援武汉,而这次在自己的专科领域支援上海,身感责任重大。” 浙江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主管护师钟琦作为援沪血液透析医疗队员深知需要做透析的这群“特殊病种”患者的不易,“每周至少2-3次的规律透析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保障。”

钟琦对接的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这里是上海市血液净化质控中心,有88台血透机及30余台CRRT机,固定患者近600位,但疫情管控使医护人员严重不足,这对需要定期透析的患者有严重影响。

一开始,钟琦遇到了与陈秋馨相同的难题:防护服闷热不适,每天七八个小时不吃不喝,陌生机型和流程需要尽快掌握,双层手套操作不便……她和队友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一一克服,顺利度过了磨合期,让每位血透患者安全顺利地完成了治疗。

“被需要是对我最好的认可,疫情之下的‘白衣执甲’是我回报这份认可最好的方式。”每次听到患者一声声“谢谢”,钟琦所有的愁闷烟消云散。

在中山医院的第一周,钟琦遇到了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她询问基本状况时,老奶奶只是一个劲儿地要求多超点水。尽管钟琦与当地医生沟通确定了透析方案,但在透析过程中,奶奶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后来钟琦才知道,由于子女小区封控无法陪同,在老奶奶被街道工作人员护送至医院时已经3天没有进行血透治疗了,不敢多吃饭也不敢喝水。

“老奶奶想着做一次血透不容易,担心下次透析不知道什么时候了。”了解了老奶奶的担忧后,钟琦耐心地告诉她,自己是前来支援的浙江医疗队员,不用担心后续透析治疗问题,还告知了超滤量过大的危害。

在整个血透治疗过程中,钟琦都陪在她身边,消除老人的焦虑情绪,同时密切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避免低血压等不适症状的发生,使她平稳度过了4个小时的血透治疗。

回家前,老奶奶对钟琦说了无数个“谢谢侬”“辛苦了”。

夜幕降临,血透病区依然忙碌。医护服被汗水浸湿后留下的片片盐渍,脸上被口罩和面罩刻下的深深印痕,都是她们最美的“勋章”。她们是抗疫前哨阵地的“白衣战士”、透析通路的“守护女神”,她们用大爱与奉献为生命护航。

2007年,41岁的“林黛玉”陈晓旭去世,有人给“贾宝玉”欧阳奋强icon打电话,让他来参加葬礼,没想到,电话接通后,他就立马挂了,然后关机,葬礼也没有参加。

《红楼梦》里贾宝玉曾对林黛玉说:“你如果死了,我就去当和尚!”

后来,林黛玉17岁泪尽而亡,而贾宝玉给到的解释是“病老归西”。

现实版的“林黛玉”陈晓旭,拍摄《红楼梦》3年,把林黛玉演得微妙唯俏,跟书本里的林黛玉是一模一样。

陈晓旭1965年出生在辽宁鞍山市,她下面还有个妹妹。

父亲陈强是鞍山京剧团的导演,母亲王元夕是舞蹈老师。

陈晓旭出生前,母亲曾做过一个梦,梦里一个白胡子老头告诉她:“你这个孩子,名字就叫陈ye芬。

ye是生僻字,也上面加草字头,后来找算命的一算,结果说这个名字是林黛玉的命,要悲痛一生!

于是陈晓旭的父亲听后,便舍弃了这个名字。

陈晓旭出生之时,恰逢旭日正东升,因此父母为她取名为“晓旭”。

然而,即便如此,陈晓旭还是没能摆脱林黛玉的命。

198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18岁的陈晓旭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正在全国进行海选。

男朋友毕彦君icon问她:“你不是很喜欢《红楼梦》吗?何不去试一下?”

清冷孤傲的陈晓旭说:“没兴趣。”

严彦君却说:“你的气质、性格、爱好都很贴近林黛玉,我觉得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机会,试一试又何妨?”

最终,在毕彦君的鼓励下,陈晓旭试着给导演寄去一封信和一张照片,照片背面是她十四岁时写的一首诗《我是一朵柳絮》。

导演没说要,也没说不要,就让她等消息。

直到一年后,陈晓旭才接到试镜通知。

为了演好林黛玉,她研究了一年《红楼梦》,把自己完全代入角色,她成功了,陈晓旭的“林黛玉”,至今都无人超越。

拍完《红楼梦》后,陈晓旭和毕彦君也喜结连理,步入婚姻生活。

但婚后生活,并没有很美好,反而是一地鸡毛。

演完《红楼梦》的陈晓旭,很久都走不出来。

她觉得自己就是“林黛玉”,并把这种个性带到了生活中。

而毕彦君又是直性子:“你有事就说,生活又不是拍戏,什么都要猜!”

陈晓旭很委屈:“你爱我,为什么不懂我?”

两人三观不合,经常发生争吵,据说,陈晓旭最后因为家暴,离了婚。

离婚后的陈晓旭终日郁郁寡欢的,没精打采的,连事业也到了低谷期,后来郝彤出现了。

陈晓旭是在《黑葡萄》拍摄现场和郝彤认识的,因为陈晓旭一直找不到角色的感觉,所以郝彤便细心的指导她安慰她。

慢慢的两人之间处出了感情,后来两人结婚。

婚后陈晓旭夫妇成立了公司,她自己成为董事长。

之后,她还创立一家文化公司,投资影视剧,包括董洁与潘粤明定情之作《红衣坊》,就是陈晓旭公司投拍的。

经过多年打拼以后,陈晓旭的事业顺风顺水。

但是在2006年,陈晓旭被查出乳腺癌,面对渺茫的治愈几率。

陈晓旭选择放弃治疗,全家人都在劝她做手术,可她说:

"假如说动手术做化疗能好,或者是不用这个就死亡,那我选择死亡。"

对此,陈晓旭决定选择出家,她觉得病由心生。

而疼爱妻子的郝彤,为了照顾妻子也决定出家。

2007年的正月初二,郝彤把自己父母,和晓旭父母都叫过来,让他们坐着,然后郝彤就跪下给四位老人磕了头。

说:“晓旭初六就出家了,我十六也出家。”

2007年2月23日,陈晓旭在长春的百国兴隆寺举行了剃度仪式,落发出家,法号“妙真”;

而郝彤也陪着妻子一同出了家,法号“开诚”。

你在家,就是我爱情的全部;你出家,我就斩断七情六欲守护你。

后来,陈晓旭的乳腺癌已经骨转移,她的身体越来越差,高烧不退,几乎不能进食。

5月13号6点57分,陈晓旭因病离世,终年仅仅41岁。

就好像红楼梦里面贾宝玉对着林黛玉说:如果你死了,我就出家当和尚。

戏外丈夫也果真做了和尚。

林黛玉好像就是陈晓旭的宿命,她演了林黛玉,她也是林黛玉,从内心到外貌都活成了林黛玉的样子。

在陈晓旭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不想让父母伤心,也不愿让他们送自己最后一程,就只是在电话里对父亲说:爸,我想往生!

陈晓旭的离去,令郝彤痛不欲生。

那时的他,每天为陈晓旭诵经超度,但是只持续了半年左右,他便还俗了,后来又结了婚。

这也是人之常情,至少郝彤在陈晓旭最后时刻,陪她一起走过,让陈晓旭没留下遗憾,并亲自送走了陈晓旭。

和陈晓旭的婚姻里,两个人也很有默契,一起开辟属于他们两个人的商业帝国。

但毕竟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爱,那样的执念看似美好,实则不现实。

《解经修行》——余秋雨

三,那些否定

空,是一个坐标。由它一比,世间很多重大的物态、心态、生态,都由重变轻,由大变小,甚至变得没有意义了。

因此,要阐释空,仰望空,逼近空,触及空,必须运用一系列减除之法,断灭之法,否定之法。

《心经》虽然短简短,却用了大量的否定词,例如“不”和“无”的整齐排列。确实,只有经过“不”和“无”的大扫除,才能真正开拓出的“空”空间,

先说“不”。

《心经》说,在空相中,“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我把这几个“不”都翻译成了“无所谓”,即“无所谓诞生和灭亡,无所谓污垢和洁净,无所谓增加和减少”。这里的“无所谓”不是没有,事实上,生活灭,垢和零,增和减还是存在的,但是没有绝对意义,也没有固定差异。

生是灭的开始,因此生中隐藏着灭。反之,灭中有包含着生,或启动着另一番生。因此,没有纯粹的生,也没有纯粹的灭。它们之间,并不是彻底对立。

垢和净也是一样。“水至清则无鱼”,净和垢历来并存,只是比例变动而已,而且,大净中很可能潜伏着大垢,“含剧毒而无迹”;大垢中也可能隐藏着大净,“出淤泥而不染”。

增和减更难判定。似增实减,似减实增的情形,比比皆是。结果,增也无所谓增,减也无所谓减,非增非减,不增不减,归之于空。

总之,空门,就是打通之门。把生和灭之间的门打通,把垢和净之间的门打通,把增和减之间的门打通,打通了,也就进入“空门”。空的最大、最常见障碍,是一座座关着的门,关着的门,就是强行切割之门,互相觊觎之门,自寻烦恼之门。因此,《心经》对这些关着的门,说了那么多“不”,要它们全部打通。

《心经》用的最多的否定字,是“无”。

在空的世界,各种障碍都要接受“无”的荡涤。大致以下几种——

第一种,荡涤感觉障碍。人们常常会相信“眼见为实”,“亲耳听到”,“亲口尝过”,而佛教则对人的感觉保持怀疑。直接感觉到的一切,极有可能是表象、暂相、假象。因此《心静》指出,从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等等感觉系统所带来的不同心理感受,都不可完全信赖,都不要过于在乎,甚至都可以视之为无,这也说明。“看破”之“看”,与一般的视觉,并不相同。

第二种,荡涤界限障碍。人们走上感觉误区之后,又会设置很多界限,作为认识世界的栏杆和台阶。其实这些界限都是心造的,实际并不存在。《心经》里所说的“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也就是指从最初的视觉到最后的意识,人们划出很多界线,都应该撤除。世上很多学者和行政官员一直以“划界”作为自己的行为主轴,其实都是在做分化世界的事情。在佛教看来,所有的划界有时是需要的,但说到底还是在设置障碍。因此,也要视界为无。

第三种,荡涤生存障碍。很多智者和哲人,老是在研究人类生存的很多麻烦课题。例如,明白和愚黯、衰老和死亡、痛苦和灭亡、机智和收获等等。佛教认为,这些问题没有归向,无从解决,因此也就无法成立。《心经》所说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那么重要的一系列难题,答案都是“无”。历来都是人类生存的大课题。明黯老死,似乎更是有更事关及生存等级。《心经》认为没有这种等级,也不应期待这些问题的解决。自认的机智和收获,更没有着眼的必要。但这些人人都看重的思维山峦都归之于无,空的境界才能真正出现。

那么多“无”,概括起来也就是“无常”。“无常”二字,对世界种种固定性、规律性、必然性、周期性、逻辑性提出了根本的怀疑。因此,正是“无常”,可以排除一系列障碍。无常,初一听让人心神不定。但是,当它宣布,原来让人心神安定的那些“规律”和,“必然”都不可靠。人们的心神也就会搁置在“小安定”后获得的“大安定”。

既然整体是无常,那就不要那么多预测、判断、分析了。来什么就是什么,当下面对,即时处理。也就是说,从“失去依靠”走向了“不必依靠”。

因无常而不必依靠,那就叫“自在”。

如果这一系列障碍都得以排除,那么,由这些障碍带来的精神恶果也可以避免了。也就是《心经》所说的“心无挂碍”,“无有恐怖”。正是这两个“无”,可以使人“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只可惜,以上一系列被“无”所否定的东西,世人常常不舍得丢弃,那么,随之也就无法丢弃那些挂碍、恐怖、颠倒梦想了。

一连串的否定,组成了一场“空们大扫除”。为的是挣脱种种现状,达到没有障碍的“如来”境界。

四,度化众生

《心经》认为,以“无”入“空”,排除障碍是人生真正的大智慧。同是一个“智”,小机智徒增障碍,被佛经称为“漏智”,属于排除之列。排除了小机智,就能开启大智慧,那就是“般若”。般若智慧的核心是度化,因此又称“般若波罗蜜多”,即“大智慧度化”,简称“智度”。佛典中,有《大智度论》。

度,是脱离苦海到彼岸。小乘佛教,重在个人解脱,大乘佛教,重在众生度化。个人解脱的理由和程序都已经说得很清楚。那么,从逻辑上,为什么还要拓展成众生度化呢?

有人说,这是佛教随从了普世道德,不在乎自身逻辑。对此,我不能同意,我认为佛教由“度己”而导致“度人”的逻辑,很清晰,下面,且让我略加梳理。

如前所述,佛教在阐明“空”的学说时,着力排除种种界定,拆卸道道门槛。很快就碰到了最重要的一个界定,那就是“他我”之间的界定。遇到了最后一道门槛,那就是“人己”之间的门槛。

“我”是什么?显然,不管在生理意义、伦理意义还是社会意义上,都是“性空”。生理意义上的“我”,是速朽的皮囊,伦理意义上的“我”,是随着亲情关系必然陨灭而不知自己是谁的孤鸟,社会意义上的“我”,是被一堆人造身份所堆垒而成的空洞名号。正如前面已经说到,一切“拥有”,都是“假有”,那么,接下来,一切“拥有者”本人,也是空相,富人的钱财是空,高官的权位是空,而重要的是富人和高官本身,也是空。那么,不是高官和富人的普通人呢?也一样,都是空相。

现代西方思维中,“我”是一切的出发点。我的存在,我的权利,我的成败,我的性格……这便是欲望的渊藪,冲突的本体,烦恼的根源。

佛教以很大的力度,对“我”提出了质疑。不是质疑我个人的优缺点,而是质疑“我”这个概念本身的存在基点。质疑的结果,是主张放弃对“我”的执着,即破除“我执”。

我前面说到,《心经》里包涵了那么多“无”,都可以概括为“无常”,其实,在“无常”后面还隐藏着一个最根本的“无”,那就是“无我”。

历代不少佛教学者把“缘起性空,无常无我”八个字当作佛教的精髓,我很赞成。

在世界各大宗教派别和哲学派别中,佛教明确地提出了对自我个体放弃、消融和超越,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成熟等级。

佛教当然可以与那些主张个体圆满、个体成功的学说共存于世,但它又不能不指出,一切“完满”和“成功”都不可能真实。因此所谓“完满的个体”、“成功的个体”必然承载着多重虚假。扩而大之,一个世界如果真的存在很多“完满的个体”和“成功的个体”,或者企图“完满”或“成功”的个体,那他们一定会与周边的世界天天产生区隔和争斗,因此这个世界必定是一个喧闹和恐怖的天地。而这些以“完满”,“成功”自许者的下场也一定是苦,而且是难言之苦。

佛教正是因为破除“我执”,主张“无我”,才让那些自许“完满”,自许“成功”的欲望和追求真正断灭。简言之,因“无我”,才“灭苦”。

需要说明的是,后来禅宗中有“我即是佛”的说法,此“我”与“无我”并不矛盾。此“我”无欲,此“我”无名,只是作为一个精神宅体的例证,说明“人人皆有佛性”,可由可由切身做起。恰恰是佛性,能够有力抵挡“我”的“自性”。

正因为“人人皆有佛性”,度化众人也就有了可能。如果人人都以“佛”自认,那就不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我”,这恰恰是到达了更高意义上的“与我”境界。

“人人皆有佛性”,但人人又不能单独完满,因此任何一个人都不应该企求单独解脱。如果单独解脱了,而周围的众人还困于重重障碍之中,那么,这个自以为的“解脱”了个人还会寸步难行。如果别人没有解脱,那么,为了防护自己解脱必须划出人我之界。这么一划界,空境便顿时消失,解脱也无从说起。

诚如谚语所说,一滴清水无救于一缸污水,而一滴污水却能把一缸清水毁坏。一个修行者即使把自己修炼成的一滴最纯净的清水,却没有与周边污水分割的“薄膜”,那么,这滴清水怎么存在?同样,如果大家都成了纯净的清水,却还有一滴仍然污浊,那么,大家的纯净还能保持吗?因此,佛教必然指向整体关怀,普世行善,无界救助。要解脱,也要大家一起解脱。

更重要的是,佛教既然“无我”,也就无所谓“度己”。“度己”之说,不符合“无我”的宏旨。“无我”的空境,必把大千世界作为唯一主体,达到前面所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境界,发誓引渡每一个“兄弟”。

由此可知,佛教从“度己”跃升为“度人”思维十分清晰,并不是随意地从众悦众。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心经》最后那个咒语,呼唤得那么恳切:“接谛,接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珂。”我的翻译是:“去吧,去,到彼岸去,赶快觉悟!”对于这几句咒语,《心经》自己还反复推崇“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而且“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可见,在佛教看来,头等重要的大事是“度人”。

于是,作为佛教修行最高、最后目标的“涅槃”,也与“到彼岸去”连在一起了。《大智度论》在阐释“波罗蜜”时说:“涅槃为彼岸”。度人到彼岸的修行者称为“菩萨”,他们的“大誓愿”就是“度一切众生”。

在中国民间,菩萨常常被当作偶像,其实,他们只是修行者,因觉悟而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反对伤害。菩萨把佛教本义和民间企盼融成一体,组成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高尚信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现实生活中,像苏诗丁这样的女孩子有很多,她们不求伴为自己做什么,只要精神上的被爱就好。 可是偏偏这样的女孩子,最容易被辜负。
  • 作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一直以来,万瑞公司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立足深低温核心技术优势,持续推进标准主持修订工作,截至目前,公司已参与国家标准制定、修订3项,先
  • 3.小米小米最早做手机起家,广告词“小米,为发烧而生”一度由于产品散热较差而惨遭网友的调侃,但是小米知耻而后勇,这几年加大了科研的力度,产品的质量和口碑都有所提
  • 日本が誇る世界的モデル、冨永愛さんがルーズソックスにへそ出しファッションの写真を109前で撮影し、SNSに投稿した事も今年”ギャル”と言うキーワードが、社会全体
  • 创新金融扶持,打造全省首个智能化综合服务平台(饶企云)有效破解人才创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平台上线以来,累计放贷804笔,共计36.07亿元,并成功获评
  • 了解到浚县金黎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打一季豆”的效果后,郭浩希望合作社继续强化农田管理和技术攻关,探索总结具有鹤壁
  • #台风卢碧# 【“卢碧”又“复活”了[doge] 再现“三台共舞”】今年第9号台风“卢碧”昨天晚上再次由热带低压加强为热带风暴级,这已经是它第二次“复活”[吃瓜
  • 这个价格区间持续冲击着我的头脑,我相信这个机会会吸引更多的新面孔。这个价格区间持续冲击着我的头脑,我相信这个机会会吸引更多的新面孔。
  • 老师对八木说,以你现在像一张白纸的状态,这可能就是你唱歌的极限了,你要去掌握那些你觉得帅气的东西,比如学跳舞,听大量的音乐,经历各种各样的事物,把它们积累下来,
  • 618大促使用外呼机器人的好处好处1:效率高,在618这个争分夺秒营销的时刻,使用佳信外呼机器人进行外呼营销、等外呼活动,不仅亟大解决了时间短、外呼任务重的难题
  • ”我不由得一愣,看着眼前笑眯眯中又透露出一丝胸有成竹样子的人,天生反骨的我自然没顺着他“没有,你想多了,我在想眼镜戴多了应该会影响一个人的智力吧。”听到这的我已
  • 图7⃣舌尖尖——推荐指数⭐️⭐️⭐️⭐️兰州本地一家不错的连锁店,到兰州后的第一碗牛肉面印象特别深,第一口下去不由赞叹兰州本地肉面和外地的完全是两种东西,汤、面
  • 紧临卫生间的墙面出现渗水的表象,基本与卫生间有关,从图片上看起粉还不很严重时间也不长,渗水量也不大,渗水的可能很大,当然先要把给水管排除漏水的可能性。紧临卫生间
  • [心]功能多多![good]孩子在涨知识、认世界的同时,还能锻炼观察力和专注力!接下来会选取一些草稿箱精选存稿发出存档[赞]没有话唠的日子,我的首页好寂静、好急
  •   女孩什么时候出生旺夫  亥时最旺夫  平常而言在亥时生下来的女性是面面俱圆的,的爲人照旧比照狡猾的,很喜爱交冤家的,在多方面都是能够有确定的人脉的,与生俱来
  • 张丽萍——从“婚纱”到“战甲”她是区司法局下沉干部中年龄最小的一个,是大家的开心果,在每日十几小时的繁重工作中,她依旧能照顾每个人的情绪,即对群众有耐心,也对同
  • [赞]【59】匹克 休闲运动套装 匹克运动套装男2022夏季新款休闲短袖T恤五分短裤跑步健身两件套 【59】匹克 背心运动套装 匹克运动套装男2022新款时尚潮
  • #TF三代周边中转站[超话]# 避下雷@07肆月三十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紫溪乡爱骗钱的小姐姐一枚其他两个号@爱吃红薯鱼 @禹酱椰奶球 Ks号ManZyz121
  • 很多时候,我宁愿做一个白痴,什么都不去想,就这样平平淡淡的生活着,没有纷杂,没有喧嚣,没有慌张,没有起伏,像静谧的海,承载着一种蔚蓝的记忆,镌刻在明媚的地平线,
  • 日常可以换着花样给宝宝做辅食呦~以上是针对症状非常明显的宝宝,但如果宝宝症状不明显,只是有营养不良的症状,宝妈应该如何判断呢?划重点:宝宝长期出现一种或多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