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三五”·滨城篇】硕果累累践初心 五载砥砺奏华章】

【摘要】今日起,中国小康网开设专栏“辉煌‘十三五’”,以区为单位总结“十三五”期间天津的发展。本篇为滨海城篇。
编者按:过去五年,天津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三个着力”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力推进,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今日起,中国小康网开设专栏“辉煌‘十三五’”,以区为单位总结“十三五”期间天津的发展。

五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滨海新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推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根”和“魂”,全力引育新动能,加快构建“双城”发展布局,在协同发展、转型升级、环境优化、民生改善等方面成效显著,“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2021年,“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起航,滨海新区将坚持“创新立区、制造强区、改革活区、开放兴区”,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实现“一基地三区”核心区功能定位,打造国内大循环北方枢纽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区,基本建成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海新城。

新年伊始,天高气清,滨海新区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入选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地铁线路正加紧施工……回眸这五年,滨海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提质增效,在经济转型升级、区域协同发展、社会民生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城市品质提升等方面成效显著,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

携手共建示范区 创新畅联京津冀

近日,北京蓝星清洗有限公司12名职工与中新生态城公屋建设公司签订了购房合同,首批集中购买12套住宅。这是北京蓝星清洗有限公司化学品板块整体迁入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后,首批在天津滨海新区安家的职工。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深入推进,落户到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蓝星化学品板块,体会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效便捷。作为京津两地携手共建的京津冀协同创新示范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在创新机制上与北京中关村一脉相承,叠加了天津制造业与天津滨海新区政策创新的双重优势。

在北京蓝星清洗有限公司天津氿益分公司副总经理王夏斌看来,通过互认机制,园区政府部门帮助办理了领军企业资质,职工也很快落了户,解决了职工子女入学、看病就医、购房等一系列问题。

五年来,滨海新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枢纽港口建设全面加快,与北京的1小时交通圈初步形成,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成为京津冀协同创新试验田,新区成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主要承载地,累计引进项目3000多个,协议投资额超过8000亿元。坚持项目为王,明确主导产业,建设主题园区,形成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集聚45家百亿级企业,建成8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行政审批再提速 营商环境激活力

在生态城老百姓季景大药房,得益于生态城“一企一证”综合改革,开业证照审批等流程从接件受理到审批出证办结,全程仅用4个工作日,比传统模式效率提升50%。而药房开业运营前,通常既需要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又需要申请户外广告牌匾,两个事项分属审批和市场监管两个部门,商户需先办理户外牌匾许可,再申请食品经营许可证。

五年来,滨海新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区级机构改革、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开发区法定机构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效,自贸试验区37项创新试点经验和实践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率先在全国推行“一企一证”综合改革,推行无人审批、电子登记,全国首个全流程自动化制证中心投入使用。高标准承接市级下放权限622项并同步下放到各开发区。自贸试验区128项深改任务完成123项,27项创新试点经验和实践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账户体系落地实施。

文化地标增魅力 民生保障暖民心

从滨海站漫步到海河东岸,一座极具现代艺术气息的建筑映入眼帘,这便是天津茱莉亚学院。夜景灯光点亮,全开放式的设计理念和周围的城市公园、海河景观融为一体,吸引众多市民拍照打卡。作为天津茱莉亚学院的重要配套工程,茱莉亚滨河公园在为学院提供了良好的生态配套环境的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散步、休憩的公共场所。绿廊系统贯穿整个公园,自行车道、散步道、木板路以及充足的座位配备齐全,让茱莉亚滨河公园成为一道美丽的滨河风景线。

在滨海文化中心,有一座“新、奇、特”的滨海科技馆,特色鲜明的后工业风格建筑造型被市民亲切地称为“大铜锅”。滨海科技馆围绕“智能”和“生命”特色主题,展示了“科技点亮滨海”、“科学改变认知”、“技术拓宽视野”、“智慧创造世界”等内容,激发科学兴趣,普及科学知识,成为天津市科普基地。

五年来,滨海新区民生保障不断增强,每年实施20项民心工程,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滨海新区图书馆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成为网红打卡地;滨海科技馆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的10座博物馆建筑之一;被誉为海上故宫的国家海洋博物馆,在音乐界享有美誉的茱莉亚学院,周大福国际金融中心……“十三五”期间,滨海新区把提升广大市民对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作为出发点,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决胜三大保卫战 绿色发展“新样板”

在日前出炉的天津市“优秀河长、最美河湖”评选结果中,生态城静湖荣获“最美河湖”称号,为滨海新区再添一张靓丽名片。然而,这只是滨海新区加强生态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城市的一个缩影。

五年来,滨海新区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871”生态工程加快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面实施,“蓝色海湾”建设有序推进……如今,滨海新区空气环境质量和污水处理达标率居全市前列,实现了从“绿起来”到“美起来”的转变,从“体量”建设到“精致”修饰的转变,从“以点带面”到“共建共享”的转变,促进了城市社会效益和“软实力”双提升。

2021年如期而至,“十四五”时期是滨海新区在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基础上,加快推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落实“双城”发展布局,推进“二次创业”,全面建设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海新城的关键时期。滨海新区将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努力实现“一基地三区”核心区功能定位,打造国内大循环北方枢纽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区,更好地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中国小康网天津1月6日电

撰文/杜敏

图片/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宣传部提供

联合报道/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宣传部

#滁州入选全国文明城市#
山水亭城幸福歌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系列报道之四

□全媒体记者王晗笑

山,是这座城的名片;水,是这座城的灵魂;整洁有序,是这座城的常态;和谐宜居,是这座城的底色。

放眼滁州,一条条新修道路纵横交错;一个个老旧小区焕发新机;一片片绿地生机盎然;一批批民生工程投入使用……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我市将为民、惠民、靠民的创建理念深深根植于创建工作的方方面面,坚持问题导向,厚植为民情怀,高质量推进城市品质提档升级,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日益向好,公共设施不断完善。生活在这座山清水秀、充满文明和谐之风的城市里,群众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滁色画卷动人 乐居醉美滁州

蒙蒙细雨中河水静静流淌,初冬时节的清流河公园显得静谧而迷人,水清岸绿,空气清新,来此晨练的人络绎不绝。“过去清流河岸边生活垃圾随意堆放,臭味难闻,和现在比真是天壤之别。”正在晨跑的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

宜居的生态环境,是人民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我市加快补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从全力治理、着力提升城区水质、扎实推进雨污分流改造等方面,奋力推进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整治工作。2019年提前完成“基本消除城区黑臭水体”的总体目标,清流河、内城河、北湖、会峰路渠已不再是过去的城市黑臭水体,市民享受到河清、岸绿、景美、水畅的宜居环境。

城市面貌的改变得益于政府大手笔投入。三年来,我市累计投入600余亿元,大力实施老城改造、河湖治理、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老旧小区、棚户区、农贸市场、背街小巷改造提升等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城市发展“旧貌焕新颜”。截至目前,市本级已改造了70个老旧小区,改造面积达186万平方米,惠及群众18501户,完成143个棚改房屋征收项目,提升社区公共服务用房41个,新建改造公厕144个,新建公共停车场26个,建设完善12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69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改造12个公共体育公园。

城市“大动脉”和“毛细血管”接连被打通,满足市民便捷化出行需求,更在潜移默化中助力区域甚至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

丰乐大道、来安路、凤凰路改造面貌一新,城南路网快速推进;中都大道北延、定远路、菱溪路改造已放行,缓解了老城区南北交通压力;明湖路网、紫薇路下穿铁路两侧引道、上跨清流河桥等建设快速推进,建成后将成为我市城南重要的城市干道和琅琊新区联接主城区的交通要道。

每到傍晚,滁州上水关清风拂面、欢声笑语,人们或散步、或健身,孩童们在此嬉戏流连忘返……

承载着老滁州人的记忆,文德桥、遵阳街、上水关……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资源禀赋,改造修缮古城,让历史中的“滁州”再露新颜。东大街桥、文德桥加固修缮、章益吴棠故居保护、紫薇北路北延、北湖拱极门、望湖阁等均已完工,北湖已开园、太仆寺试运营、明湖预开园。遵阳街改造下水关文物保护、瓮城、大东门、历史建筑修缮主体等均已完工,古城风貌初步显现。我市成功获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冲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围绕“山、水、园、亭”做文章,我市加快老城区改造,实施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改造、滁阳古城文化主题公园、紫薇路北侧绿化二期等项目。加强街头绿地建设形成点、线、面、带、环、网相结合的绿化网络,建设中都大道、丰乐大道等城区道路公园绿地提升项目。着力推进城南环境建设,实施龙兴路绿廊二期、南撇洪沟绿化项目、金陵路绿廊、气象公园建设等。建设园林苗圃基地、中央公园、鳌鱼塘公园等。

如今,滁州绿意越来越浓,“山在城中,水从城过,园建街边,亭隐林中”的山水城市特色日益彰显。

提升城市品质 精塑城市形象

“自从实行垃圾分类以后,小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纸盒、瓶子等垃圾可以兑换生活用品。”今年5月6日,在龙池花园小区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现场,社区居民李阿姨拿着兑换来的牙刷和牙膏乐呵呵地说。今年琅琊区把龙池社区作为垃圾分类试点片区,为滁州市的垃圾分类工作提出符合滁州市市情的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和规划建议方案。

城市环境日新月异,如何做好城市管理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创城以来,我市以常态化机制实施精细化管理,以治脏、治乱为主线,推行“一街四方”联勤,突出主要商业大街、校园周边、公园游园和市领导包保路段等重点区域,深入开展垃圾卫生、市容秩序、门头店招、违法建设和文明养犬等一系列专项整治,促进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以开展“净城”行动为抓手,扎实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集中摸排、清理城区死角垃圾,3年共清理死角垃圾3800余处,清理垃圾逾1.2万吨。推进环卫一体化。引进了环卫一体化PPP项目,采用多元化机械作业模式,利用多种现代化的环卫机械设备,开展精细化作业,实行人机结合,由传统的简单扫地改为“吸、扫、降、冲、洗”的综合作业模式,实现由扫到洗的升级,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实现了“大环卫、全覆盖、一体化”的目标。

坚持堵疏结合,开展经营秩序整治。重点对学校、商超周边及广场公园等重点区域占道经营进行巡查监管,实施联合整治,加强流动摊点管控,3年来共整治出店、占道经营96315处。先后对丰乐菜场周边、蓝天路、花山西路等经营秩序混乱的区域实施了专项整治,2019年还组织对创业路狗市实施了搬迁。

针对“行车堵、停车难、秩序乱”等顽疾沉疴,开展交通秩序整治。组织千名警力上路执勤,开展电动三轮、四轮车专项整治,依法整顿二手车市场,新建公共停车场11个,全面施划停车泊位,新增泊位2.6万个。开展“一街四方”联勤执法,现场曝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各类重点违法行为61.6万起,非现场采集机动车违法停车22.5万多起,现场拖移违停车辆1.8万多辆。

除此之外,实施“大拆违”拆除各类违法建设7500多起、面积40多万平方米,取缔147个废品回收站点、面积13万多平方米,清理“牛皮癣”12.3万余处,拆除墙体广告、遮阳棚、LED、破损店招及户外广告1.3万余处,完成235个小区管线整治任务,组织“文明养犬进社区”“文明养犬进校园”等各类文明养犬宣传活动1600多次,共处理不文明养犬行为5700多起,收容流浪犬、违规犬3600余只……随着一件件城市管理举措精细化、常态化实施,困扰滁城市民多年的脏乱差成为“过去式”,文明有礼成为广大市民的共识。

人居环境整治 乐享幸福生活

房屋色彩明亮,道路干净宽敞,车位整齐划一,设施一应俱全……走进滁城市公安局宿舍小区,焕然一新的面貌让人一点也看不出来这里曾经是个“脏乱差”的老旧小区。“我们小区有如此干净整洁的环境,离不开社区和新物业人员的大量硬件投入和精心管理。”在小区休闲广场健身的居民周光正高兴地说。

“原先琅琊区农机巷既脏又乱,除路面坑坑洼洼不说,还存在乱搭乱建现象。”一位张姓居民向记者介绍说:“去年8月政府对这条巷道进行了改造,你瞧,现在巷道改造整洁漂亮。”如今的农机巷干净整洁,路面平坦,巷道两边的墙上,还绘有“文明创建”“抗疫英雄”“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等主题的文化墙,文明之风扑面而来。

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是一座城市的“里子”,如果治理得当,既为市民提供生活上的种种便利,又能承载起厚重的城市文化韵味。3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持续推进,在改造过程中,坚持从改观小区面貌、改善房屋功能、改造基础设施、改优居住环境等方面统筹施策,注重解决城市停车难、社区综合服务用房少等实际问题,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成为了“彰显文明特色、展现城市面貌、提升生活品质”的特色小区,顺利实现“破旧立新、一步一景”的华美蝶变。

在改善居住环境“硬件”的同时,严格规范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全面提升城区579个住宅小区文明创建达标工程,针对414个有物业服务的居民小区物业管理达标升级,提升服务水平;针对165个无物业管理居民小区物业,探索“大物业”管理。积极推广“红色物业”,目前,市本级424个物业小区、62家物业企业、58个业委会均成立了党组织,组建率较高,在银花西区、梧桐郡等小区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的“红色物业”示范小区。同时,精心组织开展了物业服务品质提升工程、小区车辆规范停放工程、小区创建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程和物业服务收费公开透明工程、物业服务品质提升突破行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拔节提升。

为切实解决居民小区内车辆乱停放、杂物乱堆放、私拉乱接等“顽疾”,自2019年以来,市住建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城管执法局等6个部门,认真指导辖区定期开展综合执法进小区行动,截至目前,已开展60余次行动,拖移机动车96辆,非机动车253辆,清理僵尸车500余辆,剪断充电飞线1500余根,治理成效明显,居住舒适度和安全度更有保障。

山水之城、和谐滁州,创城为民、你我共享。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让我们继续为文明奋斗、为幸福放歌。

【#十三五出彩路上你我这样走过# “八需八难”:知难而进 着眼群众更高水平需求】“清风拂面,清新怡人;绿荫如盖,沁人心脾。”说起离家不远的宋外城遗址公园二期,置身其中的市民交口称赞,直夸这是开封西区的“世外桃源”,身处绿树花丛之中,绿意盎然,幸福感、获得感直线提升。这是我市破解民生“八需八难”的一个生动缩影。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市破解民生“八需八难”(聚焦高质量就业收入需求,破解就业难;聚焦便捷出行和停车需求,破解出行难;聚焦就近就便入学需求,破解上学难;聚焦高水平就医需求,破解就医难;聚焦便捷办事需求,破解办事难;聚焦“舌尖上的安全”需求,破解监管难;聚焦群众居住需求,破解住房难;聚焦清洁宜居环境需求,破解清洁难)正源于此。

2018年,市委书记侯红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破解民生“八需八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破解民生“八需八难”作为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的起点。定好了方向,全市上下一盘棋,理清“民生症结”,细化任务,踏石留印解难题、抓铁有痕除桎梏,建立起“四单一库一平台”(问题清单、政策清单、任务清单、改革清单,数据库,意见收集平台),持之以恒推动工作真正落到群众心坎上。我市连续多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70%以上。

经过深入持续的推进,截至目前,108条背街小巷完成提档升级、深化“放管服”改革逐步实现群众办事只跑一次、“清零”黑臭水体激活一池春水等一件件“老大难”民生问题得以解决,900余个“问题清单”变为“满意清单”。“环境更宜居、生活更方便、日子更甜蜜。”广大市民感受着破解民生“八需八难”带来的变化,喜从心底来。

难在哪?

大调研列出“问题清单”

群众事,无小事,但要办到群众心窝子里并不容易。最为紧要的是知晓需求,明确问题。

反复调查研究哪些群众最关切?什么呼声最高?围绕就业、出行、上学、就医、办事、监管、住房、清洁等8个方面,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分别组成4个专题小组,领衔承担这8个课题,全方位大调研,精细化查找问题,同时广开渠道让群众反映问题更顺畅。综合调研和群众需求形成报告再经市委决策,做到精准滴灌、靶向发力,不搞走马观花、大而化之。

治理黑臭水体是改善人居环境的“重头戏”。我市存在10条黑臭水体,若不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一刀切”治理,势必做不好。黑臭产生的原因、周边群众的需求、环境治理的方向等任何一环不下大功夫了解透彻,何谈解民忧惠民生。基于此,市人大、市政协各专题小组发扬敢于攻坚的精神,越是艰险越向前,冒高温战酷暑,为科学决策部署打下了坚实基础。

“8份破解民生‘八需八难’调研报告站位高远,措施具体,我将把这8份调研报告放在案头,时时翻阅,推动破解民生‘八需八难’落实落细、见底见效。”市长高建军表示。

市政府办公室等部门对报告进行归纳整理,由相关单位补充和完善,形成破解民生“八需八难”的“四单一库一平台”,让破解民生“八需八难”有了根本遵循。

民生工作一诺千金,不开空头支票。为保证破解民生“八需八难”一一落到实处,我市形成了“市委领导,政府推进,人大、政协督导”的工作格局,强化牵头领导、责任领导、督导领导的工作责任,形成市四大班子共同破解民生难题的合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群众想什么就干什么。

夜晚,东护城河美得疑是仙境落凡间。岸上,绿意葱茏,行人如织,乘风不息;水中,碧波潋滟,倒影婆娑,万方灵动。“自从这摊臭水体变清变活了,每天都来散步,小时候清风半夜鸣蝉,听取蛙声一片的美景又回来了!”市民王杰军感叹道。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最深切的民之所望、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更是坚定的政之所向,按照“问题清单”,市城管局、市水利局等部门怀着炽热的民生情怀,重锤响鼓、尽锐出击,一幅水清岸绿的生态宜居画卷徐徐展开。

怎么做?

细化责任盯紧抓实

方向定好了,压实责任是下一个关键。

问题是哪个部门的,问题的细枝末节需要谁协助解决,做到同心协力,不推诿,不扯皮。在具体实施中,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分析研判每一项任务、每一个项目,再细化、再分解,制订本单位工作计划,建立工作台账,明确专人负责、专班推进,确保每一个项目按时间节点完成。

提起家门口消失的违建,禹王台区药厂家属院中区居民脸上笑开了花。人工拆违为主、机械拆违为辅,自拆为主、强拆为辅,宣传政策上千次,不厌其烦地进户动员,出动执法人员百余次,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日夜协同作战,长期困扰药厂家属院居民的违法建筑在今年得到根除,并做到拆后立即修复,还公共空间于民,还路于民。

“消除了安全隐患,美化了公共环境,拆得好!”今年,我市消除违建的小区还有很多,群众的点赞无不在诉说拆违行动是顺民意的民心工程。

督导考核常态化。破解民生难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久久为功,要有钉钉子精神,一直不断地钉下去,否则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我市建立工作例会、沟通协商、工作通报、跟踪督导等机制,对已经解决的民生难题跟踪问效,防止反弹;对没有解决的难题进行集体研判,协调解决,让每一项和群众休戚相关的工作都落到实处。

初冬,幸福的气息在西苑社区流淌。从纳入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开始,违法建设没了、健身广场有了、排水通畅了,一天一个样的环境,让这个已建成30多年的小区越住越新。这些变化是不断对准“民生症结”抓深抓实持续实践的结果。

服务民生永无止境,即使是疫情冲击。今年年初,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我市采取一系列强有力防控措施,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共筑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钢铁长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持续向民生痛点发力,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群众乐!

“民生蛋糕”越做越甜

一步一个脚印干,功不唐捐终入海。

从2018年开始,经过3年不间断攻坚,“以前的臭水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水清岸绿的景色,成了健身休闲的好去处,生活环境越来越美了,高兴!”这是我市广大市民的心声。经过重锤响鼓的整治,今年我市全面消除建成区内的黑臭水体,并经过持之以恒的生态修复和治理,华丽蜕变,实现了长治久清。

不仅是黑臭水体,肉眼可见的还有群众认同感强烈的背街小巷改造、城区绿化提升、老旧小区改造等,都是我市深入推进破解民生“八需八难”走深走实的写照。这些和就业渠道“汴更多”、就近入学“汴更近”、就医养老“汴更优”、办事效率“汴更快”等更深层次的变化,托起了群众的大幸福。——聚焦高质量就业收入需求,破解就业难。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市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完善落实新一轮高含金量的就业创业政策。据统计,截至9月底,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82万人,新增农民工等各类人员返乡下乡创业1万人。

——聚焦便捷出行和停车需求,破解出行难。

打通断头路、实施交通大工程、推广智慧停车系统、扩展公交覆盖面……我市在破解出行难题上重拳出击,先后建成机西高速、开港大道等11条道路,新增停车场25个、停车泊位4967个,同时加快公交场站建设,让“交通通畅、城市路畅、群众心畅”。

——聚焦就近就便入学需求,破解上学难。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教育改革扎实推进、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如持续推出落实教育“十项大礼包”;公开招聘教师2338名,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6所、中小学15所,新增学位2.2万个;推进4个集团化办学试点,为235名驻汴部队官兵子女解决入学难题,让越来越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

——聚焦高水平就医需求,破解就医难。

大力破解就医和养老难题,全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这在今年疫情救治工作中表现出显著成效。一批公共卫生补短板项目启动实施,首批108个病种实行按单病种付费,被国家医疗保障局确定为长期护理保险国家试点。

——聚焦便捷办事需求,破解办事难。

从“群众跑腿”到“信息跑路”、从“多头审批”到“协同办理”、从“被动受理”到“主动服务”等,我市不断优化办事创业和营商环境,采取多种便利化措施破解办事难。同时,实施“周六延时服务”,推出“一口受理、网上集成服务”“不见面零跑腿审批”,让群众办事难成为过去式。

——聚焦“舌尖上的安全”需求,破解监管难。

“舌尖上的安全”承载着民生保障的承诺,关系着550万开封百姓食品安全的最基本需求。去年以来,我市全面落实“四个最严”“四有两责”要求,深化“食药环”专项整治,加强食用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和管理,切实强化餐饮、疫苗等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全力守护食安大民生。

——聚焦群众居住需求,破解住房难。

住房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更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市凝心聚力推进保障性住房供应管理、房地产市场稳控、小区物业管理提升等工作,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体系。在去年争创全国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城市,计划建成公租房799套,竣工791套;全面完成“四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坚持“房住不炒”定位,让群众住房实现从“住有所居”到“安居宜居”的飞跃。

——聚焦清洁宜居环境需求,破解清洁难。

国土绿化27.7万亩,建成112个小微绿地,建成宋外城、复兴大道等绿地公园,完成西苑北街、青龙背街、外马号街等50条背街小巷改造任务。与此同时,我市还不断完善提升城市道路、照明、排水、污水处理等市政设施;保持城市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100%;推进垃圾分类处理,推广市场化保洁模式,留住美丽环境,守住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越做越大的“民生蛋糕”,越奏越响的“幸福乐章”,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越来越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多。但为民服务没有尽头,迈着铿锵的步伐,我市面向“十四五”,进一步提升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最直接的幸福工程,在为人民谋幸福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霞谷雙子的過去(Ⅰ) *單純只是個人猜想,套用了官方的名稱 *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設定為雙子成為先祖之前都是普通光之子 *光之
  • 其實,在我看來,他們就如大自然中之蜉蝣,完全可以聽從自心,不必如此驚慌……#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
  • 你说,从1942年到今天,哪一年是股市表现最好的一年?你说,从1942年到今天,哪一年是股市表现最好的一年?
  • 生活的设计语言,深入每一个角落有人说,87㎡户型还需慢慢地品,会发觉它愈来愈多点点滴滴的美好。②③祝你快乐不止周末②④从前平安淡然的烟火气②⑤眼下却变得弥足珍贵
  • 49.天下之大,大不过你缺的那块心眼50.有种人,必须要人指着他鼻子骂,他才知道骂的是他51.交给你个艰巨的任务,不停地做圆周运动,这是你能做的最大贡献了文/专
  • [心]第一时间还是最想来微博抒发出这口气,一群人在一起,说话做事真诚含量、天真程度最高的时候,都是在这儿一天天度过的,我记录我自己的生活,从不在意别人怎么看,想
  • 我都喜欢说起来还是托了芭莎的福拍的命韵峋环太有氛围这辈子第一次对真人bg这么上头就是希望剧版对他俩再再再好一点吧唉唉唉唉对于剧版改编今晚最能安慰到我的一句话:对
  • 看到一位博主写的一段很治愈的话: “日落是免费的,春夏秋冬也是,不要觉得人生是那么无望,希望你快乐。#茶生活##茶器##紫砂壶##景德镇陶瓷##日常##手作#
  • 不用担心,人体自有大药,关冲穴就是治疗“堵心”的一剂妙药,而且胜过药。关冲穴就是我们的出气筒,经常按一按,有助于排除体内淤积的浊气,让身体通畅!
  • 一开始袁了凡不太相信,巧合的是,此后的二十年,袁了凡的人生真的按照这位老者所算定的模式进行着,连考第几名等每一次都十分精确地应验了,这让他笃信了宿命论,认为“荣
  • 已知世面普遍对汉兰达2.5L混动NVH评价不高,可否将它作为理想ONE的对比车型进行实际对比,价位和尺寸也勉强符合作为竞品;而50万级别的NX/RX跟L9不属于
  • @中国大学生在线 @华商网 @延安资讯 @达内求职秀#陕西防控新型肺炎#【陕西安塞发布通告:来塞人员刘某、任某的14名密切接触者已居家隔离】2020年4月21日
  • 不料黄先生误以为我是在为学生自由出入的权利辩护,火更大了,冲着我瞪眼道:"不管是不是自修教室,他们难道看不见我在讲课吗?"原来黄先生视传道授
  • 2021.11.24 星期三参加了一天的户外拓展培训临结束跟男朋友生气 从下午持续到晚上 最后达成君子协议 每天最多就一根烟做不做得到全靠自觉了唔…我也知道自
  • 我只觉得你恶心,虚伪,见了什么人都要背后说人家坏话,咋滴,天下就您一个好人啊?也不怕以后遭报应哦,你年纪大了关我屁事,你的衣服,鞋子,吃穿用度都是我在出,还得天
  • ”年轻的牙科医生笑了:“不吃糖孩子的牙也照样坏,有一些食物比糖更能毁掉孩子的小白牙。为什么生活条件好了,孩子的牙齿更容易坏了,就是现在的孩子,他们吃的含糖的零食
  • 我回老家待不上两天就觉得太冷清,最大的原因是街上没有小孩,家家户户的孩子都已经远走高飞,第三代更不会回来,就成了一个单调区间,只有五十岁过度到六十岁,六十岁过度
  • 那一年很圆满,小诺拿了职业生涯第一个冠军,帅爷唐田六哥一起送了小诺一部手机(他用了很久都舍不得换),小诺在大家的陪同下看了生日祝福视频、许了愿、吃了蛋糕,徐必成
  • #法国婚礼场地# 华丽丽型婚礼场地合集☁️收下这个list,虽然未尽法国的所有优质婚礼场地,但这八个绝对够你选择困难症发作~☁️图1-2 Le Notre继凡尔
  • 突然就爱上了和情侣出门 去哪来接你吃喝玩乐不用你管 脑子都不用带只用跟着走就好了 l要去三亚拍婚纱照啦啦啦我们又有理由可以出去玩啦 下礼拜过生日一定要开开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