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一条流过成都的无岸之河

11月23日下午5时左右,四川省作家协会发出讣告:著名学者、诗人、作家、书法家、星星诗刊资深编辑流沙河先生于2019年11月23日15时45分在成都逝世,享年88岁。写下《理想》《就是那一只蟋蟀》等诗作的流沙河先生,去往了另一个世界,留下一只蟋蟀,在人们的记忆里唱歌。

▍东至于海,西至于流沙

1931年11月11日,流沙河出生于四川金堂(现纳入成都),本名余勋坦。

“流沙河”中的“流沙”二字,取自《尚书·禹贡》之东至于海,西至于流沙,因为国人名字惯为三字,所以将“河”复补。

多年之后他曾调侃自己的生日,“光棍节,我晓得。后来又是购物的日子……”

1944年,念中学的流沙河曾被抽调参与了广汉军用机场修建。为了配合盟军反攻日军,四川要赶修广汉、新津、邛崃、梁平四个机场。广汉是重型轰炸机场,6月份完工是死限。流沙河和朋友5月份去支援了7天。

一群娃娃排起队,穿着童子军装,腰杆上栓个搪瓷碗,他们从金堂县城走到广汉的三水镇。跟所有大人一样劳动。一样吃的是糙米饭,米汤是红颜色有霉味的,一样是八个人一桌,只有一碗盐拌萝卜丝,连熟油海椒都没有。

就这样修了一个星期机场。

“一个星期后回去,家里的狗认不出了,又瘦又黑。”

流沙河说,当时四川壮丁99.9%是自愿的。“壮丁,主要是在农民中间摊派,当时政策叫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去了就有安家费,一般是发给黄谷两三担,当兵自己有一份粮,还要给家里一份粮。但是这种摊派也要取决人家的自愿。“拉壮丁”的事有没有?有,我亲自看见过一次,有个保长,完不成任务就拉了一个木匠。那个木匠说,你们凭什么派我,我是独子。结果乡绅主持公道,第二天就把他放了。这是我见到的唯一一次,还没有抓成(笑)。”

“这些娃娃怎样想的呢?再不出力国家就要亡了。”

▍命运的深渊

1949年,流沙河以高分考入四川大学农化系。“功课门门好,非常好,要是在农化系用功学出来,说不定就是又一个袁隆平喽!”他曾调侃自己。

但一场风暴最终让他走向了别处。

“1956年夏天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理论,我很受鼓舞,觉得创作的春天来了。在火车上就写了这组诗,大意就是说革命者在积极革命的同时,也要保留个人的尊严、个人的性格……就是这样。1957年元旦《星星》创刊,是全国最早的官办诗刊,《草木篇》就发在了上头。结果1月份,报纸就开始批了,说严重有问题。”

次年“反右”运动中,因《草木篇》被最高领导亲自点名,“假百花齐放之名,行死鼠乱抛之实”。

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忽然之间被批得这样惨,连当地的官员都很不理解。流沙河后来说,“李劼人,成都市副市长,老作家,记者去采访他。他说《草木篇》算啥?中国文人都要写这类托物言志的诗嘛。把花花草草拿来写嘛。他说,但是,《草木篇》你写是可以写,但是你不要拿来发表嘛!你把它锁到箱子里嘛,你拿来发表就惹起麻烦!你们这么多人在批,硬把一个小青年当成一回事情在那里围剿。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你们把流沙河找来,我只要两个小时,就把他教育转来,让他去检讨,然后就过了。川大教授林如稷,在文联来开会说,你们整人关起门整,整出问题了才把我们这些委员找来,当初为什么先不来征求一下我们的意见,现在主席说了你们的批判粗暴,喊你们停了,弄出问题了,才想起来找我们贡献意见。”

从诗经起,就有“诗无达诂”之说——一首诗可以有多种解释,但因《草木篇》,流沙河的命运已无可逆转,后来连续接受多种“劳动改造”,累计20年。

他曾幻想自己被理解,但“1965年,开始批海瑞罢官、批三家村。我当时看到,吓坏了,觉得完了完了。”

多年之后,他毫不掩饰一个个人在时代面前的羸弱。

在改造中,流沙河一度以锯木为生,在腹内写下了一些诗句,比如“爱他铁齿有情,养我一家四口;恨他铁齿无情,啃我壮年时光”。

前面还又两句——“纸窗亮,负儿去工场”,当时儿子六岁,流沙河背他去。

“和我一起锯木头,小童工。我儿子一直对《草木篇》特别感兴趣,到底是什么样的大毒草,让他爸爸成了这么一个大右派?结果一直到我平反了他才看到这首诗,他非常失望:居然是那么肤浅、幼稚的几句诗!”

▍诗人,一场误解和讹传

1978年,他作为全国最后一批“右派”获得平反。

摘帽那天,离他因诗获罪整整22年差6小时。一年后,他重回四川省文联,也重回《星星》诗刊的编辑部。

每一个慕名拜访流沙河的年轻人,一见面就提到那首《就是那一只蟋蟀》。而他淡淡一笑。他已不再希望被人记住“诗人”这个身份。近二十年来,他把大部分精力倾注于古文字研究,埋首于甲骨文、金文和篆文之中,津津有味地探究着每个汉字背后属于“自己的故事”。

和写诗相比,他认为这才是自己做过的一点真正有意义的小事。

当年的苦楚岁月中,他什么都读。甚至读过关于鸡瘟的书,他知道鸡瘟的正式名称叫做新城病毒,是日本一个生物学家发明的。他对这些很有兴趣,读得津津有味。此外,他还读过给赤脚医生编的课本。一些很荒谬的书他就一边读一边批判。

“作为一个作家、诗人,我是很失败的。但是,作为一个读者,我是合格的。我读了很多书,一些年轻的编辑遇到什么知识、典故不懂,就打电话来问我,我就告诉他们。这就是读书后给我带来的愉快。”流沙河说,“古人说过一句话,可以把很多说法修正,‘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我认为,学者读书是为了充实他自己,打开他自己的眼界,我就是这样。”

1989年之后,流沙河决意封笔,不再写诗。他改作训诂,说文解字,乐在其中。

80年代之后一系列文化、文字研究的著作,包括《庄子现代版》、他写的随笔,以及这十来年的《白鱼解字》、《文字侦探》、《流沙河认字》。”

“这些作品才真正匹配他今天的盛名。”冉云飞用钱锺书的一句名言来形容流沙河的成就和个人名望之间的“错位”:“一个人的名声经常是误解加上讹传的总和。”

▍长者,魏晋之风

1947年,十六岁的流沙河学会了吸烟,到60岁时才戒掉。友人问他为何忽然戒了?他说,“没啥子特别原因,只因当时买了一包坏烟,败了情绪,便再也不想为烟贩们做贡献了。”

流沙河天性自然、率真。

八十年代,有一天他热情接待一来访者,高谈阔论半天后,才发现对方蓬头垢面,衣着不整,神志恍惚且语无论次,乃一精神病患者。流沙河大惊,设计将其哄出门后,赶紧添置一只门镜。从此再闻敲门声,他必定趴在门镜上反复观察并高声提问,直至确认来客正常无异后,才打开门。

流沙河在《星星》诗刊社任编辑,日常生活杂事均由夫人代为处理。 一日有事需要联系,他叫夫人去传达室打电话。夫人觉得这是他们老余家的私事(流沙河本姓余),不便插手,就坚持让流沙河亲自去打。流沙河面呈难色,推三推四,却拗不过夫人,只得拿着电话号码去了。半晌,只见流沙河急匆匆地走回,将夫人从人堆里拉到僻静处,四下张望后怒气冲冲地说:“你快告诉我,电话这东西,究竟是先拨了号再拿起来,还是先拿起来再拨?”

仔细地想,此前流沙河还真的不曾亲自拨过一次电话。

散文家李钢回忆说——某年某日午后,在流沙河办公室与他对坐聊天。时值盛夏,天气炎热,流沙河见我额头冒汗,就从桌下拎出一台电扇让我吹风。我欲使电扇摇头与他共享,他连连摆手道:“你个人凉快就行了,我不敢吹。电扇风猛,我一吹就感冒。”

见我吹得舒服,他又有些羨慕,遂指着电扇说:“这发明电扇的人其实是个笨蛋,如果让我来发明,我就要给它设计一个装置,让它能抬起头对着天花板吹,这祥落下来的风很柔和,我也就不怕了。”我立即拧松电扇机头下一螺丝,将扇叶仰起。流沙河见状大喜,拍手道:“啊呀!原来人家不笨,已经发明成功了!”流沙河拥有电扇数年,竟不知它还有这样的机关。

他绝不自称诗人。1983年,流沙河参加中国作协代表团出国访问,中国作协统一为他印制了名片,名片右上方印有“诗人”二字。他一张未用,丢了又觉可惜,在抽屉内一锁就是十多年。手写名片用完后,他剪去“诗人”二字,用笔添上住址和电话,权充名片。

流沙河说,走遍全世界,没有在名片上自封为作家、诗人的,唯独我们却是这样子。说着,随口吟道: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你看,陆游写了那么多好诗,尚且对自己能否成为诗人还表示怀疑,何况我流沙河呢?

就连读者都感受到他——读者周葱说,流沙河给他最大感悟是——读书人要有格,莫趋炎附势。“最爱他的一副对联:

▍为成都人叫魂

流沙河写过一篇《为成都人招魂》,为什么要为成都人招魂呢?”

他这样解释,

“从前,在民间有一种风俗,人生了重病,以为是人的魂跑了,便大声呼唤,把魂喊回来,另外人的魂魄,受外界的诱惑,也会跑,叫魂不守舍。古代屈原就有《招魂》一篇,那就是在为楚怀王招魂。

文革前夕,我 从成都回到家乡金堂,一混十多年,当我八十年代初再次回到成都时,我感到成都人的魂像是跑了。

80年代,正赶上改革开放,MZD时代结束了, 搞经济建设,不搞运动了,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这很好嘛。然而,我总觉得成都人生活似乎又缺些什么。

遍街麻将,我家附近有一小巷子,从前是菜市,那些小商贩们一边买卖菜一边打麻将;朋友之间,久不见面,一碰到,摆的尽是哪个发了财,哪个买了车,哪里好吃,那里好玩, 就是不讲书本,不谈文学艺术。我个人认为,

这就是一种亚文化,一种缺 少文化内涵的生活方式。

从前,四十年代,八年抗战中,全国有二十多所 大学内迁成都,许多知名作家、教授、演员、画家云集成都,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不光只是在大学校园内,甚至影响到市民阶层。随着四十年代 的结束,这种风气渐渐淡化。MZD时代,新华书店排队买书的还是很多 的,如今的人打牌、炒股、谈生意、追名逐利,没有几个人追求雅的生活。成都东边龙泉驿,那里每年春天,桃花盛开,成都人成群结队去看桃花,然 后,在桃花树下摆上一张桌子,四个人就围坐着搓开了麻将。在如此美的、 雅的地方,做如此低级娱乐,有人戏曰:去年你在这里割了一个豪华,今 年你又在这里胡了满贯。刘禹锡《玄都观桃花》诗曰:‘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李商隐在他的《杂纂》中曾列举了世上有六大煞风 景之一,便是在花枝上晾裤衩。在花下打麻将,比晒内裤还煞风景。我在 许多年前写过一本《Y先生语录》就是讽刺成都的一些不良习惯。”

在八年多时间内,流沙河到成都图书馆开讲座。他认为开讲座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一方面让读者学到传统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让自己也有新收获。

2009年以前,流沙河开了一些讲座,主要是给读者讲老成都的故事,讲座时间不固定,内容也不系统。

后来成都图书馆副馆长肖平与流沙河相商,决定讲《庄子》。流沙河对庄子颇有研究,上世纪90年代写作出版的《庄子现代版》,多次加印,一直畅销。
从2009年至2010年,流沙河定时开讲,花了一年时间,给读者讲了10多期庄子。讲解的内容,是《庄子》中的《内篇》共7篇文章。

《内篇》是《庄子》中最核心和最重要的,但也是最艰深最难懂的。每次讲座前,流沙河都要详细备课,挑出重点讲解内容,工工整整地按原文抄下来,提前交给成都图书馆复印好,在讲座时发给每一位来听讲的人。

庄子系列,听众反响热烈,几乎场场满座。肖平趁热打铁,又邀请流沙河讲唐诗,流沙河主动提出:既然要讲诗歌,那就要从诗歌源头讲起。

流沙河从来不避讳死亡。

很多老年人都要养生,而流沙河是随遇而安自在逍遥的人:“哎呀!还养啥子生哦?人都已经活到这个时候了,够了,我从来也没这个概念。我一切都很简单,吃的穿的用的也没有高的要求,简单的日子我照样过,
我也很愉快。”

2013年8月,流沙河将一册《白鱼解字》赠予樊建川。他说:“白鱼又名蠹鱼,蛀书虫也,这本书就是一个“书虫”解字的书。劳我一生,博得“书虫”之名,有一天,当我到达人生的终点站时,也不会有遗憾了。”

2009年开始,流沙河在成都市图书馆开始固定讲座。记者问及要在成都图书馆讲到什么时候,流沙河说:“哪里黑哪里歇,讲到有一天突然就‘哦嚯’,那么就拜拜了。”

他的自嘲时时闪现,在《这家伙》一文中给自己画像:“这家伙瘦得像一条老豇豆悬摇在秋风里。别可怜他,他精神好得很,一天到晚,信口雌黄,废话特多。他那张乌鸦嘴1957年就惹过祸了,至今不肯噤闭。自我表现嘛,

不到黄河心不死!”

某个夜晚,当友人总结那些过眼云烟的往事,却又无法精准表述的时候,流沙河则感慨说:“过去了就没有了;人生便是由合而分、由分而散、由生而死……人可以有感伤,却不应该有悔恨。”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闻佛如来无上慈诲。祇夜伽陀。杂糅精莹。妙理清澈。心目开明。叹未曾有。】

这时,阿难和大会诸群众,听见佛说这无上的慈悲教诲(“祇夜”译作重颂,“伽陀”译作孤起颂又作赞颂)和这首重颂与赞颂参合而成的偈语,都认为文句精彩而莹明,义理清楚而透彻。故大家都能得到心眼洞开,比以前更明白如来藏修证之法门。大家都感叹得闻此未曾有之法音。

【阿难合掌顶礼白佛。我今闻佛无遮大悲。性净妙常真实法句。】

阿难合掌向佛顶礼说:我现在听见佛所说这种没有一点遮盖,没有保留的法,和盘托出,从大悲心所发之根性清净而微妙真常的理论,句句是真语实语。

【心犹未达六解一亡。舒结伦次。惟垂大慈。再愍斯会及与将来。施以法音。洗涤沈垢。】

可是我心里还未十分明白:六结若得解脱,一亡之明亦不存在,和解结的次第,还望世尊,垂下大慈大悲的心,再怜悯会中大众,及后世的众生,布施甘露的法音,来洗涤我们多劫以来在根中所积之深沉细垢。

【即时如来于师子座。整涅槃僧。敛僧伽梨。揽七宝几。引手于几。取劫波罗天所奉华巾。】

即时如来在法座上,整理涅槃僧(即内衣),敛收僧伽黎(即大衣),凭著七宝几(几是用金、银、琉璃、玻璃、赤珠、砗磲和玛瑙七宝所嵌成),伸手到几上拈起劫波罗天(即夜摩天)所奉献的华巾,是宝叠华所织成的名贵丝巾。

【于大众前绾成一结。示阿难言。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俱白佛言。此名为结。于是如来绾叠华巾。又成一结。重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又白佛言。此亦名结。如是伦次绾叠华巾。总成六结。一一结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结。持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亦复如是次第詶佛。此名为结。】

佛在大众前,用华巾打成一个结,问阿难说:“这叫什么?”阿难和大众,异口同声说“这个叫结”。佛又再打一结问阿难:“这个又叫什么?”阿难及大众答“这亦是结”。如是一样轮下去,共打成六个结。每打一结,就问阿难“这是什么?”阿难和大众,都次第答复佛所问:“都叫做结。”

这里佛以华巾表示如来藏性。打成六结,表示六根。

【佛告阿难。我初绾巾。汝名为结。此叠华巾。先实一条。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复名为结。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宝叠华缉绩成巾。虽本一体。如我思惟。如来一绾。得一结名。若百绾成。终名百结。何况此巾祗有六结。终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来祗许初时。第二第三不名为结。】

佛对阿难说:“我打第一个结时,你说是结,但这华巾只是一条。当打第二和第三结时,为何你们又说是结?”阿难说:“世尊,这条华巾,当编织成巾的时候,虽然本是一体,但如来打一结,就有一结之名,若是批一百个结,就叫做百结。何况这条巾,现在只有六结,不是七结,亦不停在五结,为何如来只许可第一个是结,而不许可第二和第三,也叫做结呢?”

【佛告阿难。此宝华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条。我六绾时。名有六结。汝审观察。巾体是同。因结有异。】

佛对阿难说:“这宝华巾,你已知道原本只是一条。我打六个结时,就有六结之名。你再详细观察,巾体是同相,打了六结,就变成异相了。”

这里喻如来藏性,本来是清净湛明,有了六根便成六结。如果将六结都解了,就连一结也没有。

【于意云何。初绾结成。名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结生。吾今欲将第六结名成第一不。】

你的意思怎么样呢?我初打头一个结时,就叫做第一结。像这样打至第六结时,就叫第六结。但我现在想首尾相换,把第六个结,净它叫做第一个结,可以吗?

【不也。世尊。六结若存。斯第六名。终非第一。纵我历生尽其明辩。如何令是六结乱名。】

不可以的,世尊!因为第六结打成,就叫做第六结,怎可以叫做第一呢?纵使我经历生生世世,尽我的聪明辩才,也不能把六结的名次,颠倒改换。

【佛言。如是。六结不同。循顾本因。一巾所造。令其杂乱。终不得成。】

佛说:对的。六个结确实不同,但是你要回想,六结的本因,都是由一条巾所造成的。若把它的名目杂乱倒置,当然是不可以的。

【则汝六根。亦复如是。毕竟同中。生毕竟异。】

那么你的六根根性,也是一样的道理,本来是相同的,可以互用,但因有了六结,变成六用,不能互用而成异用了。

【佛告阿难。汝必嫌此六结不成。愿乐一成。复云何得。阿难言。此结若存。是非锋起。于中自生此结非彼。彼结非此。如来今日若总解除。结若不生。则无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

佛对阿难说:“你现在一定不喜欢这六个结,希望它成为一巾,但怎样才能恢复一的本体呢?”阿难说:“是的,我是愿意解除这六个结。因六结如果存在的话,则是非蜂起,互相起了斗争。为什么会斗争呢?就是因为有了彼此,有了一和六。这结不是那结,那结不是这结,遂生种种的分别执著。世尊!今日如果能把六结总的解除,就没有彼此,没有一和六。连一结都没有,六结又怎能存在呢?”

【佛言。六解一亡。亦复如是。】

佛说:你说得不错,因有六,才有一,如果没有六,根本一也不存在。

【由汝无始心性狂乱。知见妄发。发妄不息。劳见发尘。】

心是清净本心,性是妙真如性。狂是生相无明,乱是三细。从无始劫以来,在你清净本心,妙真如性理,忽然生出生相无明,“一念不觉生三细”。三细即:(一)业相;(二)能见相;(三)境界相。有了这三种极微细的相分,就扰乱你的清净真心使它不得安宁。

【知见妄发】:这就是“境界为缘长六粗,有了三细之境界相为缘,就生出六粗相:(一)智相;(二)相续相;(三)执取相;(四)计名字相;(五)起业相;(六)业系苦相。

智相:用智慧而有相;就成为世俗之智慧,即世智辩聪。以为自己聪明,什么都知道,就发生种种妄知妄见,这是第一个结。

【发妄不息】:既有妄见,就生妄执,妄执身外实有,妄上加妄,念念相续不停,这是相续相,即第二个结。

【劳见发尘】:劳虑转深,就生执取相,和计名字相,这是第三结和第四结。

妄见我及我所,就发现有世间相、众生相。由颠倒妄想,起惑造业,随有起业相,这是第五结。造业受苦,这是业系苦相,即第六结。这六个结就把你的妙明真心,结得实实地,不得摆脱。

【如劳目睛。则有狂华。于湛精明。无因乱起。】

犹如把眼睛直视虚空,直视太久就发生疲劳,看见虚空中有狂华乱飞。在你湛澄精明的如来藏性里,因一念无明妄动,就无端端而乱生出种种妄见。三细六粗,能见所见等等,有如狂华乱舞一样。

【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华相。】

其实一切世间所有,尽虚空遍法界,山河大地,房廊屋舍,甚至连生死涅槃,都像用眼直视虚空,直视太久,发生劳相,狂妄乱成之颠倒华相一样。 https://t.cn/zQGzEdS

63.七处征心(3)—破“执心潜眼根”【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

序分 · 三番破识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M3执心潜眼根(分二.七处征心3)

N1阿难以琉璃合眼为喻 

N2如来以法喻不齐为破

今N1

【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阿难又思惟──就是用这个“思惟”,就用错了!他常用这个思惟,先是“常自思惟”,现在又“我今思惟”。

阿难白佛言:阿难对佛说了,世尊!如佛所言:我跟着佛出家,是听佛教化;好像现在佛您所说的这个道理、这种的法音。“所言”,也就是前面那个法音。不见内故,不居身内:因为如果心在里边,就应该看见心、肝、脾、肺、肾这五脏六腑;可是它看不见里边这五脏六腑,所以它就不在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为什么这个心和身互相知道呢?因为身和心不能分家,所以现在佛说也不在身外边。

我今思惟,知在一处:我现在又想了:外边也不对,内边又不对,里外都不对。喔,我知道它在一个地方!总而言之,它不是在内,不是在外,大约是有一个地方它在的。

【 佛言:处今何在?
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说在一个地方。佛就问:“你说有个地方,你这个心在什么地方啊?快讲啦!”

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阿难就说了,我能分别明了的这个心,既然不知道内,看不见心、肝、脾、肺、肾,这证明是不在内了;但是我又能看见外边。如我思忖,潜伏根里:我想啊!你看,前面说“我今思惟”,这个地方又说“如我思忖”!“忖”,就是这么想一想;还是那个识心!思惟和思忖都是用识心──那个生灭心。“潜伏根里”,喔,这个心它潜伏着,在根里边哪!“根”,就是眼根,或者耳根。“潜伏”,中国俗话叫“密起来”,密到那个地方,就是不叫人看见。它潜伏到什么地方呢?潜伏到根里边。什么根?眼根。这个心潜伏在眼根里边了。

这个经文,Grace说她不懂。不要说你,阿难都不懂呢!你要听,才能懂;没有听,怎么会懂得呢?当然不懂了。所以你现在为什么要听经?就因为不懂才要听的。不是说:“喔,我听不懂就不听了!”听不懂才要听呢!

阿难说这个心潜伏在这根里边。好像什么呢?举出一个例子来比喻。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就假设有这么一个人,拿眼镜来戴上;那时候叫“琉璃碗”,现在叫眼镜。虽有物合,而不留碍:虽然有这么一个物盖在眼睛外边,但眼睛和这个物是相合的,互相没有一种障碍,也不留痕迹。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眼睛合上眼镜,就随见而有分别;心潜伏在眼根里边,也是这样。你那个眼根一看见,心里也就知道了,就有分别了。

“我想啊──”这是阿难说:“我说这个道理,这回没有错了!这回是一定对的!”还自己认为:“喔,你看我多聪明!佛问我,我一定会答得出的!”为什么阿难尽弄错了?我们人听经要知道这一点──就因为他用生灭心,什么事情尽用他那个思想去想,左思惟、右思惟,在这一部经的前面已经有三、四个思惟了。他这思惟,就是一种识,用识去想,认这个“识”就是真心了。

他不知道真心是无在无不在的,这个真心也就是个“性”。但是阿难当时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他越跑越远,越跑越远。好像走错路了,越走越远,越走越有岔路,越岔路他越岔,以为这条路是对的,走来走去,越走越远;所以现在他举出这么一个比喻,来请佛判断。

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然”,他又反过来说了。但是像上边我所说这个道理,就因为我能知之心在眼根那儿,所以我看不见里边。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为什么看不见里边,而能清楚看见外边呢?就因为我这个心──也就是这个“见”潜在眼根里边,所以我就往里看,看不见;往外看,看得清楚,没有障碍。所以我说这个心和这个见,是藏到眼根这个地方。这究竟对不对,下文便知。

N2如来以法喻不齐为破(分三)
O1正辨不齐 O2双开两破 O3正为结破

今O1

【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
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佛听阿难讲这个比喻,好像戴个眼镜就能看见外边,也没有障碍,就又问阿难:“像你这么样讲,这个潜在根内的心,好像戴上了眼镜一样;那么这个人,他戴上眼镜,能看山河大地,那他看不看得见这个眼镜呢?”

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阿难说:“是这样!这个人用眼镜的时候,他看山河大地,也看见这个眼镜了。”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佛告诉阿难:“你拿琉璃做比喻,说你那个心,在眼根那儿藏着,好像戴上琉璃碗一样。既然你的眼睛看见山河大地时,也可以看得见这琉璃,那么你现在怎么看不见自己的眼睛呢?”

这是佛问阿难:你戴上眼镜能看见山河大地,也看见这个眼镜了。那你心在眼根里头,那么眼镜就好像眼睛似的。既然你这个心,山河大地你都看见了,为什么看不见自己的眼睛是什么样子啊?

有的人说:“我也看见我的眼睛!”但那是要照镜子才看得见。没有照镜子时候,你能回光返照,自己看见自己的眼睛吗?这个道理也不成立了。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肉眼,不能反观自己的眼睛;阿难尊者也是这样。阿难尊者虽然证了初果,他这个肉眼也是不能看见自己的眼睛。

【 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

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前边说不能见眼,佛又恐怕阿难乱讲乱说,说他能看见眼睛,所以释迦牟尼佛又问他:“假如你说你能看见自己的眼睛,你的眼睛就到外边去了,是外边的一种境界,不是你身上的了;便不能说是随时见了,随时就有分别。所以这也不对,又错了!”

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假设你不能看见自己的眼睛,为什么你说这个了知的心,藏到眼根这地方,好像戴上眼镜一样呢?

因为你说戴眼镜,你能看见山河大地,还能看见这个眼镜。那么既然你这个心能看见外边山河大地,为什么看不见自己的眼睛呢?所以你用这个琉璃的比喻,这也是不成立的,是不对的!

【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是故应知:因为上边这个道理,所以你就应该知道。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你所说的,你觉了能知之心,藏到眼根这个地方,就好像眼睛合上琉璃。无有是处:你这个道理不对的,你又错了!

【编按】以下节自一九八八年七月十一日、 八月二日“主观智能推动力”讲座

我们今天这段经文,主要就是破阿难那个妄见。他说以琉璃笼眼,他用这个理论,说心潜在根内。“潜在根内”,大概就是说眼睛的瞳仁;这个瞳仁能看见外边,就像玻璃似的。他觉得他提出这个理论是很妙的、很多旁人不懂的,可是佛又把他这个理论给破了。他又生出这种邪知邪见──这叫“邪”,不是正知正见。这种邪知邪见,对人是没有害的;可是对人的思想上,就很容易误入歧途。

因为佛不愿我们误入歧途──在这个地方上,用这不正当的见解,来揣测本妙明心。所以又问阿难:“你说如果像琉璃笼眼,那么应该能看见这个琉璃。你看不看见这个琉璃呢?”阿难说:“看见了!”那么佛就以他这个理论,来破他的理论。佛若不问这么一声,阿难或者另有旁的辩论发挥出来。所以佛就以他这个矛盾,来破他的矛盾。

为什么叫“矛盾”呢?因为他要是说潜在根里,像琉璃笼眼能看见琉璃,那么他为何不能自己看见自己的眼睛?如果可以看到眼睛,这个眼睛就变成外边的东西,是外边的境界,不是自己的。如果看不见,那究竟潜在什么地方呢?所以佛说他这“心如琉璃笼眼”,是无有是处。

这是很简单、很平常的,没有什么很奥妙的道理在里头,这人人都应该知道的,很浅显的。你若把它讲得很妙,很高深,这你永远都不会懂的。佛说这部经典,就是当时和一些门人(弟子)在那儿互相讨论道理;弟子把它记载下来了,这就是经典。所以这个道理,并不需要想得怎样高深,怎样奥妙!

现在这一段,是在“七处征心”的经文。说是“征心”,实际上是“显见”。在我们眼睛看见的这个“见”,有见境,它怎么就能见呢?耳朵怎么能听声,鼻子怎么能嗅香,舌怎么样尝味,身怎么样觉触,意怎么样知道这个法?这里面,有“见、闻、嗅、尝、觉、知”六种作用;这六种作用,都叫“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也都叫“佛性”。

在眼睛就叫“见”,在耳朵就叫“闻”,在鼻子就叫“嗅”,在舌头叫“尝”,在身上叫“觉”,在意里边就叫“知”。这是一个佛性(也就是我们真心)的变化,已经不是那个本体了。那么佛现在就是叫阿难明白那个本体,明白本体,就不向外驰求了!也就是如此而已。所以“七处征心”、“十番显见”,都是这个道理。

──“主观智能推动力”讲座至此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三年A班:从现在起,大家都是人质》[并不简单] “你所缺乏的,是想象力。” “要改变就趁现在,用你这双手来开辟道路。” “我讨厌那个女人,真挚地做着自己想做的
  • 吹风机,我是不陌生的。从基本的吹干,到Tony Chang的一次次自我摧毁(bushi)咳咳~自我造型尝试,以及对着吹风机高唱《当时的月亮》,哪个在意发型的人不
  • #橙光#《【野花不限】长公主请留步》 南朝长公主,生来貌美,有沉鱼落雁之姿,性子高傲,身份尊贵,地位高崇,却偏偏是一个“无用“公主。 可就是这样,你还有你的皇帝
  • 不要为了想谈恋爱而去谈恋爱,要因为喜欢,就是那种恰巧的温柔,和眼里的星光。 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太多 立秋傍晚从河对岸吹来的风和十八岁笑起来要命的你。 你是我零
  •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的运动保健是恢复身体“元气”的最佳方法。 春季万物萌发,进行适量锻炼能够延年益寿~ 养生的日子又要到了,准备试管的宝妈们也要更注意身体的调养
  • 「高级小众的微信昵称」 丢了一个月亮 初眠 不如自成宇宙 月光刻本 可这一点也不酷 雾都浪漫 八月軌迹 夏日环球周报 诗人诞生前 失约于月光
  • #刘诗诗0310生日快乐# lss #Qeelin品牌代言人刘诗诗# 生活总会给你另一个机会,它叫明天@刘诗诗 @刘诗诗 @刘诗诗 OLAY亚太区品牌代言人
  • 【中泰双语】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采取多种形式全力助推RCEP建设 งานมหกรรมแสดงสินค้าจีน-อาเซียนครั้งที่ 18 จะส
  • 八字婚姻官算命单身算姻缘大师精确分析桃花正缘信息易经预测结婚年龄 结婚是人生大事,也是最幸福的事,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想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结婚,其实我们可以根据
  • 真好啊。 他第一次开个音,我第一次看演唱会看的是郑棋元的演唱会。 真好啊。 昨晚临时起意写了信,不知道该往哪送,没送出去又带回来了。但我信里写的每一句似乎都被直
  • 所幸之事,飽餐,被愛和愛人。所求之事,平安,喜樂和自由。於千萬人中遇你,心生欢喜,臉紅心跳,夢呓無涯念著你。 早春,夏日,暮秋,清晨,午后,深夜,晨暮日常,七八
  • #每日一善# [加油]#阳光信用# 顺其自然,是一种心灵的洒脱;不计得失,是一种人生的豁达。人生浮浮沉沉,若能淡然处之,生活就会展现优雅的笑容。活得淡泊,方能
  • 这几年来我发现一个现象:买房入坑的人通常都有一个共性:钱少还贪心! 资金少,却想要三室两厅的大房子,所以买了远郊;资金少,却想要在一线安家,所以买了大亚湾、惠
  • #第五人格[超话]# 救命,今天打了两把排位,连着两把遇到同一个人,救人位超神仙[doge][赞](p1p2),然后我加了他想感叹一下好巧,然后他全都忘了[哼]
  • 这个世界是复杂的,五味混存,百相皆容。这个世界是简单的,四季往复,枯荣有时。令人豁然开朗的不是环境的变化,而是心境的调整。事事如意不过是人生的美好祝愿,就是狂放
  • #滨州百货#4F[鲜花]益家家居[鲜花]经营的小百货、小家电,上万个品种,让第一次来购物的顾客就惊喜万分,家居日用品种琳琅满目,与厂家直营模式有效保证同上至大型
  • 前任教给我的十个道理 第一 矜持一点不要随随便便就被人撩到 第二 追了很久很久的人还是不要在一起了 第三 如果一个人开始数落你多半是不爱你了 第四 别把承诺太当
  • 觉得有很多的文章包括诗词,甚至以前课本中的内容,少年时代是完全领会不到里面的感觉的。 看知乎,有一则问题叫“为什么我一读《湖心亭看雪》就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动?”
  • 小小追尾试图想逃 逃跑不成又撞一车#一线微观# 近日,在河东辖区发生一起三车碰撞事故,原本只是一起普通的追尾事故,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后方追尾的小车却试图倒车
  • #金标欧拉(HOLA)抗衰# #路氏SVDC面部线雕# #面部提升# 肌肤状态到了一定年龄后,会因为胶原蛋白的流失出现一些纹路,失去紧实度,外观看起来更显老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