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降息,和所有买房者相关
#楼市松绑##降息##央行降息#
就在刚刚,央妈继续放了一个大招。

1年期LPR维持不变,5年期LPR从4.6%降低到4.45%,降低了15个基点。

我觉得现在降低5年期LPR,算有点迟了,早就应该降低了。

之前很多人认为,美联储现在加息周期,才刚刚加了50个基点,而且看5月份老美的通胀依然很高,并没有达到降通胀的目的,所以6月份还可能会继续加息50个基点。

美联储加息,中国还继续降息,会进一步造成资金外流,所以就有专家一直说我们降息的空间不大。

但是我们货币政策是非常独立的,其实并不依赖于老美。

我一直都在说,外部的变化对我们影响已经很小了,至于楼市,跟外部环境更加是弱相关的。

况且,本次降低的是5年期LPR,仍然属于不对称降息,没有针对1年期LPR降低,对汇市的影响也并不太大。

为什么此时此刻要降低5年期LPR?

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第一,从前四个月看,房地产实在太差了,现在大的方向是要刺激刚需和改善的楼市消费。

5年期LPR主要是针对房贷的,所以这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刺激楼市复苏。

第二,从四月份的社融数据看,社融的数据下滑太严重了,社会信用融资不够,没有人借钱,这对经济的伤害很大,降低5年期LPR,也可以降低中长期贷款的成本,鼓励借钱,从而刺激经济复苏。

第三,一季度我们已经降过准,我当时的观点是现在市场不缺钱,流动性不是啥问题,问题是信心不足,信用在萎缩。

所以站在央妈的角度,降准显得没有必要,但降息可以降低居民和企业的借钱成本啊,这是当前货币调节的最有效手段了。

基于这样的背景,降低5年期LPR就显得有必要了。不过说实话,现在这个政策砸出来,对房地产到底有多大的复苏功效,还真不一定。

我从去年十月开始就说救市的节奏过于慢了,力度也太小了,包括现在的调控政策好多都力度太小。

发高烧,就得赶快打退烧针,但过去一直只是给点感冒药吃。

以上是从宏观看的,我知道大伙也关心微观。

对正在还房贷的人,对已经准备借钱买房的人有啥影响?两种人群都有影响。

首先是存量房贷。

看我文章看的久的应该懂了,5年期LPR就是跟房贷是锁定的,也影响存量房贷,只要过去按照我之前建议的,选择了浮动利率,而不是固定利率,那么你的房贷就会在下一个利率重定价日进行调整,下调15+5个基点(因为上一次下调是1月20日,下调了5个基点)。

当然,如果过去没有听我建议,选了固定利率的,那就跟你无关了。

为了说的更浅显,我还专门找了一个我其中一个房贷放上来。这是我的实盘,哈哈~

大家看我这套房是4.95%买的,加点了30个基点。

意味着我的5年期LPR是4.65%。细心的网友可能就知道我这套房的贷款时间大概是多少了。

利率调整日是每年1月1日,那就意味着,到2023年我的房贷利率会一次性至少下调15+5个基点了(因为上一次下调是1月20日,下调了5个基点)。

为什么说至少呢,因为不确定今年还会不会继续降低利率啊。

如果按照100万房贷,等额本息偿还30年计算,5年期以上LPR每下降5个基点,月供额约减少30元。

一年就是360块,那么20个基点,就是一个月就是120块,大伙可以拿出这笔钱来买猪肉吃,刺激消费。

大伙也别嫌少了,整体利率还有下降的趋势,一个人一个月是百多块,整个国家是一笔巨款知道吗?

另外,对想借钱买房的新房贷会有啥影响?其影响是存在的。

最近有关货币政策的一连串的动作,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

1月份降息,然后是降准都属于常规操作。

今年4月央行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给存款降息埋下来伏笔。

4月底,多家银行降低了存款利率,好多银行把存款利率下调了10个基点左右

5月15日的时候,个人住房的贷款利率下限往下拉20个基点。

这一个个政策,现在回头来看,还是挺牛的!

第一,银行存款利率的下调,实则为贷款利率下调铺路。

还是确保利差,银行才有钱赚,如果存款利率不下调,贷款利率下调,那银行利差就缩窄了,银行就没有下调房贷动力。

第二,前几天下调房贷利率下限,当时我认为主要是释放信号,可以加速降低房贷加点利率。

下限从4.6%可以下调到4.4%。没想到紧接着,又进一步下调5年基准LPR,那这意味着,

房贷的下限将来可以从当前的4.4%降低到4.25%了。

这个下限将是在不打折情况下,过去二十年最低的房贷利率了。

跟当前的实际市场房贷相比,空间一下就打开了,因为现在普遍的房贷利率还在5%左右,中间就有大几十个基点的差额,最近一连串的动作都会加速银行房贷加点的下滑,这样新增房贷的利率还会进一步下降。

当然各地肯定不一定会按照这个下限去定房贷,有些需求旺盛的一二线城市,短期内多数好像仍然在4.6%-5%这个区间比较多。

不过呀,从这个趋势看,再过两年,房贷最低甚至低于4%的可能性都存在啊。

最近陆续出了好多政策,现在市场普遍都挺悲观的,好多人有个疑问,到底这么多救市政策,能不能把房地产扶起来?我这两天也在理这个选题,下一篇跟大伙说

#新浪看点##财经##今日看盘##股票##投资##A股##今日关注#

【利好不断累积 拐点终将到来】

备受市场关注的“降准”周末落定!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为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消息发布之后,富时A50指数短暂冲高后回归平静,有观点认为这是因为市场对利好消息已有充分预期。但历史经验表明,在“政策底”明朗之后连续推出的利好政策具有明显的累积效应,随着正面因素不断堆积,“量变引发质变”的拐点终将到来。

任泽平:本次降准落地凸显政策稳定经济大盘的决心

著名财经评论员任泽平日前强力看多A股市场。他从3月中旬开始连续发表《从今天起,开始乐观》、《不要倒在黎明前》 等多篇观点鲜明的报告,从不同角度分析看多A股市场的原因。

任泽平指出,此次降准以全面降准0.25%+定向降准0.25%的方式落地,释放约5300亿基础货币。从方式来看,以全面降准0.25%+定向降准0.25%的组合落地,发挥总量与结构双重功能。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需要强有力的政策对冲,同时根据央行答记者问,出于对物价水平、美联储加息的考量,货币政策要适当稳健。但降准释放出宽松和稳增长信号,提振市场信心;定向降准则是针对符合要求的城商行与农商行,定向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

从量上看,全面降准可释放基础货币5300亿,稳定资金面基本盘,为经济复苏提供弹药。本次降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65亿元。叠加再贷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鼓励大型银行降低拨备率,将为后续实体经济复苏提供充足弹药。

从时点来看,本次降准落地时间距国常会提及降准仅2日,凸显出政策方面稳定经济大盘的决心,对市场情绪形成明显提振。

任泽平指出,今年经济形势的四大关键是:房地产软着陆、科学防疫复产复工、新老基建逆周期加码、市场主体信心恢复。近期政策频频释放利好:稳增长、稳楼市、宽货币、扩财政。

从地产政策看,今年以来,全国已有超70个城市放松了房地产调控政策,但3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47.33%,成交套数下降47.36%,稳地产政策仍将不断加码发力。

从财政政策看,今年已出台增加基建投资、减税降费、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等。增加基建投资、支持企业投资、提振市场信心等具有宽信用的乘数效应,今年下达的专项债额度将在9月底前发行完毕,预计二、三季度迎来专项债发行高峰,宽财政需要宽货币支持。

从货币政策看,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季度例会强调“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4月6日国常会提出“部署适时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更加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3月金融数据大超预期,但主要依靠政府债券、表外融资、短期冲量,居民和企业中长期信贷需求仍然疲弱,需要释放中长期流动性。

不要和拥有无限弹药的人做交易对手盘

任泽平认为,理论上讲,公共政策拥有无限弹药,经济走势取决于对冲力度和节奏。展望未来,七大利好催化剂在路上。做投资不要和拥有无限弹药的人做交易对手盘。

首先,最新政策强调:“政策举措要靠前发力、适时加力,已出台的要尽快落实到位,明确拟推出的尽量提前,同时研究准备新的预案”。“稳增长”关键是房地产软着陆、科学防疫、保市场主体、保就业。预计房地产调控松绑、降准降息、专项债、科学防疫等一系列稳增长的利好政策将陆续出台。

总量方面,降准降息对冲经济下行、提振市场信心。相比于宽货币,更关键的是让货币流向实体经济需要的地方,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不能只靠政府专项债发力,要提振市场信心、促进房地产软着陆、加大对实体经济尤其中小企业支持力度等,实现宽信用的乘数效应。

结构性货币政策积极发力。新市民、科创、养老等领域发力可期。国常会重点提及“提升对新市民的金融服务水平”“设立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人民银行对贷款本金分别提供60%、100%的再贷款支持”。定向再贷款等结构性支持工具有望落地,通过结构性工具降低银行资金端成本与实体融资端成本。

利好政策具有累积效应

A股历史上经历过很多次政策信号明确的“政策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2005年前后的股权分置改革、2008年底的重磅财政政策、2014年下半年的系列政策组合拳以及2020年疫情初期强有力的政策组合拳。

回看历史,每一次的政策信号都是清晰无疑的,但在当时的时间节点,受悲观情绪制约,市场参与方都多少显得犹犹豫豫,信心不足。个别政策的出台不会在一朝一夕间扭转市场的走势,但其中长期的决定性作用却已经注定。

资深市场分析人士对《投资快报》表示,当下又一次站在了政策利好持续积累,量变不断积聚的时间节点。虽然有分析观点从短期视角关注到诸如富时A50指数短暂冲高后回归平静,似乎政策力度有限。但这种看法恰恰没有注意到A股“政策底”的长期特征。这种政策利多聚集的过程是一个区间,而不是某一个点。因此,对于后续将会陆续释放的种种利好措施,投资者切不可低估政策决心。

武汉房姐被人挖坟了,就是那个自称22次成功预测武汉楼市的自媒体。

我刷到过她的文章,投资水平怎么样不好说。但一定是个网络营销高手,每篇文章的标题挺吸引人的,点开完全不能看。

这次被打脸,起因是她的付费咨询客户,听了房姐的预测,盘龙城和阳逻有很大的潜力,就买了盘龙城,结果房子从13000降到8400带精装修,还没人要。 https://t.cn/R2WxQOQ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3. 方法 方法是dissertation的核心部分之一,占据dissertation篇幅的40%至50%,需要在2000至3000字之间进行详细描述。
  • 影像方面,长焦能力虽然不如超大杯那么好,但是也能满足我大多数情况下的拍摄需求,平时拍产品、人像、风景,色彩和质感都很出色,硬件完全能满足我的日常需求。唯一让我不
  • 如果我们能正确理解《 阿弥陀经 》这段核心经文,不但可以释除「 少善根福德的下辈生者可否往生净土 」 的疑惑,而且可以使我们安心以下生下品的身份,毕命为期,誓不
  • 向來是孝順女的陳敏之,全家上下以陳母為首,不過陳母於本年初不幸病逝,令她悲痛不已,至今仍然難以釋懷,明天是母親節,敏之將度過沒有母親同在的節日,不過揚言會預留位
  • 虽然每次都说要你安心拍戏搞事业,但是心里总是挂念着你,也希望能多看看你,想知道你的消息,想看你最近怎么样,想知道你胖了还是瘦了,有没有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有没有好
  • #知書club[超话]# 序言丨苏珊·福莱德1最近四十年,从唤起环境意识的角度上说,在美国,有一本书显然是最为突出的,它对人和土地之间的生态和伦理关系,做了最能
  • 无论是日常穿搭还是特殊场合,它都能让你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和品味。作为90后妈妈我坚信要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妈妈先做什么样的人作为妈妈,我一直奉行:允许孩子做自己,
  • 记录一下可爱到爆的幼崽[哇]晚上哄睡跟他聊天:今天老师是不是教了小猫,小狗,小兔子英文呀?:猫是cat,狗是dog,兔纸,呃……:没好好听老师上课吧,下次要认真
  • 四年后,余华发表成名作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该小说初步显示了余华作为先锋派作家的创作特征,是他创作上的第一次飞跃,随后发表的《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等短篇小
  • 洛茵瞅着南颂的肚子,像是隔空跟她的大外孙说话,“这孩子,不知道是个什么尿性呢,反正肯定很挑食,也很傲娇,脾气不一定好,别是个懒虫就行。”孩子还没生出来,南颂和喻
  • 2️⃣、背景使用那些元素,既然不是画的,应该事先说明,我不知道你用的是什么软件,但大概率都和AI相关,一念以后我们深受AI伤害,大家都是癌的受害者,我们也不想宁
  • #成毅[超话]##成毅[超话]##成毅[超话]#好店主推荐给大家,如图了解,剧有引力短剧app搬砖,注册登录app,开通剧宝盆星卡,每天收益30米➕,每邀请一人
  • 陈某主观上亦存有过错,表现在陈某编造“乖乖女”死亡谎言后,原本可就此结束与王某的恋情,但其为了满足畸形情感私欲,以多个化名从他人角度继续对王某进行考验,显属过错
  • #好诗好词好文章[超话]# 民国诗作师友唱和专辑(第22辑) 陈 寅 恪 / 原韵 众位师友 / 唱和 ———————————————————— 【1
  • 。。
  • #断崖式结束了三年半的感情#关注别人的人生不如好好关注自己,关注别人的人生也让自己看清自己;But,从小听了很多大道理,可我们依旧不过好我们这一生,情感动物什么
  • ”他这种田园生活一般的人是难以达到的,手携经卷,僮仆相随,任意而行,随遇而安,山水相伴,鸡犬相闻,世人没有不想的。王维是一个有个性的人物,他官至尚书右丞,也不算
  • 从辽宁方面讲,张镇麟今晚也该手感到位了,付豪即便没有上一场的发挥,但是弗格是搞明白这比赛该怎么打了,再加上刘雁宇会对广东的内线形成比较大的冲击。从广东的比赛内容
  • 有福气的人不过是那些把骨肉当成骨肉舍得给出真爱的人厚德才能载物厚此薄彼只不过是割舍掉了本该来得更丰盛的爱罢了给出真爱收获真爱给出公平收获公平一切自在人心那杆秤[
  • 他们中有塌方灾害发生后第一个拨出报警电话的黄曼秋,其父亲黄建度在高速路下跪拦车;有奋不顾身冲入危险区域合力救援的福建人刘永缙和蔡炫达;有将冷链车横停在公路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