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四句,绝百非_维摩诘

禅家大德常说:【离四句、绝百非】。
这四句是:「有」一句,「无」一句,「亦有、亦无」一句,以及「非有、非无」一句。

这四句包含了宇宙的万有、一切人事物的森罗万象。如果我们能彻悟万法的生起无非是【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现象,进而就能看破、放下。若四句都离,则我们现前这一念心才能真正的清净无染,所谓湛然寂静、一尘不染、一法不立,真正契入涅槃寂灭的法乐。

如果我们用语言回答问题,不论怎么讲,要么是有句,要么是无句,要么是亦句,要么是非句。无论你说什么,这世上的话是一定离不开上述四句。

更进一步,以上的四句,是小乘、二乘、外道的境界,非佛性。
四句的境界,是忽有,忽无的相对轮回的,佛性是如如不动,绝对的,没有轮回。

問。經言離四句。絕百非。其意何居。答。但舉一對。便成四句。如有無、一異、斷常等。且有無四句者。若云有。是增益謗。若云無。是損減謗。若云亦有亦無。是相違謗。若云非有非無。是戲論謗。既俱有過。故須離之。根本四句既爾。枝末四句乃至百句皆非。故須絕之。有無既爾。斷常一異等四句例知。然此中根本四句。是外道見。枝末四句等。三乘亦未全離。唯佛究盡。故云離云絕也。

『引虚空而示遍』,「引」是引用,引用虚空来暗示我们,「虚空」是遍法界的,比喻什么?比喻通。我们心像虚空一样,法也像虚空一样,因为心不是真的,法也不是真的,所以决定不能执着。不但不能执着,也不能够分别,到终极就不能起心动念,起心动念你就落到四句百非里头去。

『既觉既悟,何滞何通』,真的觉了,真的悟了,「滞」就是障碍,「通」就是通达,都没有了,只要觉悟全都没有了。所以底下讲的百非四句,『百非息其攀缘,四句绝其增减』,什么叫四句、百非?在此地跟诸位略略介绍,因为这是佛门里面的术语,名词术语,诸位在经上、在祖师大德的文字上常常看见。举一个例子给你讲四句,第一个讲有,第二个是无,第三个是亦有亦无,第四个是非有非无,这叫四句。百非是什么?四句一展开,有里面有有有、有有无、有亦有亦无、有非有非无,这就变成四句。无里头也有四句,无有、无无、无亦有亦无、无非有非无。所以这四句,每一句里头有四句,四四十六句,十六句有过去十六句、现在十六句、未来十六句就变成四十八句。四十八句,已经起的四十八句,还有没有起的四十八句,「已起、未起各四十八句」,这就变成九十六句。九十六句加上根本的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一百句,这个叫四句百非。

古德有解释,用一个问答来说明,「问:经言离四句、绝百非,其意何居?」这个居是个问号,何居用现在的话说,这个意思根据什么理由来说的。这四句意思太广,「但举一对,便成四句,如有无」,有无是一对,「一异」也是一对,「断常」也是一对,你就举不尽的例子。这是什么?这一对是什么?就是我们今天讲相对的,来去是一对、远近是一对、空有是一对,这例子举不完的。

「若云有,是增益谤」,你要说有,这叫增益谤,为什么?它确实没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要说无,「若云无,是损减谤」,你不能说它没有,你不能说它有,你也不能说它无。「若云亦有亦无,是相违谤」,互相违背;「若云非有非无,是戏论谤」,这开玩笑的话。「既俱有过,故须离之」,所以这四句百非叫开口便错、动念皆乖。

这是什么?诸佛菩萨看宇宙万象,就是像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面对着万法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也不能说亦有亦无,也不可以说非有非无,你才叫不起心、不动念,这才能体会得诸法实相。只要有一念,你就全都错了,一错一切错,所以必须要离。既俱有过,就是一切说法统统有过失,只要起心动念就有过失,不起心、不动念没事。起心动念都是过失,你就想想,分别就是过失里头再加过失,严重了,再要执着麻烦可大了。这是事实真相,我们必须要晓得。你不是要心通吗?只要有过失你心就不通,心不通,法就不通。什么时候心通?这个过失统统要远离,离四句、绝百非就通了。这个四句百非里面,把妄想分别执着全都包括在里头。

末后这个文里面说,「然此中根本四句,是外道见」,这个用有无来说,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这个外道是古时候,就是佛在世的时候印度一些学派里面讲的。我们今天讲哲学的这些学派,还有些宗教他们所说的。「枝末四句等」,那就是讲四句每一句里头都有四句,「三乘亦未全离」,这讲佛门佛弟子,佛弟子常常对于经典上有辩论,这个辩论都没有真正离开,三乘就是菩萨乘(大乘)、缘觉乘、声闻乘,也就是说十法界里面没有断干净,四圣法界。「唯佛究尽,故云离云绝也」,这个地方的佛是分证佛,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法身菩萨,初住菩萨都离了,不再起心动念。记住,起心错了,动念也错了,这个事情难!
譬如学者来问禅,禅师拿起杯子问学人:这是什么?回答:是荼杯。砰,挨了一棒子。因为中国人叫荼杯,其他国家的人不叫茶杯,造茶杯的原材料也可以做马桶。
  禅师又指杯问:这是什么?学人刚才答错了,于是说:这不是茶杯。唉呀,又挨了一下。这明明是茶杯,怎么说不是荼杯?已经做成了杯子,怎能说不是?再参!
  学人回去参后,又来问。他想前两次说是茶杯和不是荼杯都不对,这次我说:是茶杯,又不是茶杯。错!又是一棒。自相矛盾。
  禅师举杯:这到底是什么?学人被打怕了,想了半天才回答:非是荼杯,非不是荼杯。
  想当然,又挨了一棒。这简直是瞎话。
  见下面公式:
  是茶杯 有句 肯定
  不是茶杯 无句 否定
  也是荼杯 也不是荼杯 亦句 矛盾
  非是荼杯 非不是荼杯 非句 不定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用语言回答问题,不论怎么讲,要么是有句,要么是无句,要么是亦句,要么是非句。无论你说什么,这世上的话是一定离不开上述四句。你如果可以在这四句外,再找出另外一句,既非肯定,又非否定,亦非矛盾,也非不定,那我要恭喜你了,你可以申请世界记录了。这说明我们的语言和逻辑思维是有局限性的。

离四句,绝百非_维摩诘

禅家大德常说:【离四句、绝百非】。
这四句是:「有」一句,「无」一句,「亦有、亦无」一句,以及「非有、非无」一句。

这四句包含了宇宙的万有、一切人事物的森罗万象。如果我们能彻悟万法的生起无非是【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现象,进而就能看破、放下。若四句都离,则我们现前这一念心才能真正的清净无染,所谓湛然寂静、一尘不染、一法不立,真正契入涅槃寂灭的法乐。

如果我们用语言回答问题,不论怎么讲,要么是有句,要么是无句,要么是亦句,要么是非句。无论你说什么,这世上的话是一定离不开上述四句。

更进一步,以上的四句,是小乘、二乘、外道的境界,非佛性。
四句的境界,是忽有,忽无的相对轮回的,佛性是如如不动,绝对的,没有轮回。

問。經言離四句。絕百非。其意何居。答。但舉一對。便成四句。如有無、一異、斷常等。且有無四句者。若云有。是增益謗。若云無。是損減謗。若云亦有亦無。是相違謗。若云非有非無。是戲論謗。既俱有過。故須離之。根本四句既爾。枝末四句乃至百句皆非。故須絕之。有無既爾。斷常一異等四句例知。然此中根本四句。是外道見。枝末四句等。三乘亦未全離。唯佛究盡。故云離云絕也。

『引虚空而示遍』,「引」是引用,引用虚空来暗示我们,「虚空」是遍法界的,比喻什么?比喻通。我们心像虚空一样,法也像虚空一样,因为心不是真的,法也不是真的,所以决定不能执着。不但不能执着,也不能够分别,到终极就不能起心动念,起心动念你就落到四句百非里头去。

『既觉既悟,何滞何通』,真的觉了,真的悟了,「滞」就是障碍,「通」就是通达,都没有了,只要觉悟全都没有了。所以底下讲的百非四句,『百非息其攀缘,四句绝其增减』,什么叫四句、百非?在此地跟诸位略略介绍,因为这是佛门里面的术语,名词术语,诸位在经上、在祖师大德的文字上常常看见。举一个例子给你讲四句,第一个讲有,第二个是无,第三个是亦有亦无,第四个是非有非无,这叫四句。百非是什么?四句一展开,有里面有有有、有有无、有亦有亦无、有非有非无,这就变成四句。无里头也有四句,无有、无无、无亦有亦无、无非有非无。所以这四句,每一句里头有四句,四四十六句,十六句有过去十六句、现在十六句、未来十六句就变成四十八句。四十八句,已经起的四十八句,还有没有起的四十八句,「已起、未起各四十八句」,这就变成九十六句。九十六句加上根本的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一百句,这个叫四句百非。

古德有解释,用一个问答来说明,「问:经言离四句、绝百非,其意何居?」这个居是个问号,何居用现在的话说,这个意思根据什么理由来说的。这四句意思太广,「但举一对,便成四句,如有无」,有无是一对,「一异」也是一对,「断常」也是一对,你就举不尽的例子。这是什么?这一对是什么?就是我们今天讲相对的,来去是一对、远近是一对、空有是一对,这例子举不完的。

「若云有,是增益谤」,你要说有,这叫增益谤,为什么?它确实没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要说无,「若云无,是损减谤」,你不能说它没有,你不能说它有,你也不能说它无。「若云亦有亦无,是相违谤」,互相违背;「若云非有非无,是戏论谤」,这开玩笑的话。「既俱有过,故须离之」,所以这四句百非叫开口便错、动念皆乖。

这是什么?诸佛菩萨看宇宙万象,就是像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面对着万法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也不能说亦有亦无,也不可以说非有非无,你才叫不起心、不动念,这才能体会得诸法实相。只要有一念,你就全都错了,一错一切错,所以必须要离。既俱有过,就是一切说法统统有过失,只要起心动念就有过失,不起心、不动念没事。起心动念都是过失,你就想想,分别就是过失里头再加过失,严重了,再要执着麻烦可大了。这是事实真相,我们必须要晓得。你不是要心通吗?只要有过失你心就不通,心不通,法就不通。什么时候心通?这个过失统统要远离,离四句、绝百非就通了。这个四句百非里面,把妄想分别执着全都包括在里头。

末后这个文里面说,「然此中根本四句,是外道见」,这个用有无来说,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这个外道是古时候,就是佛在世的时候印度一些学派里面讲的。我们今天讲哲学的这些学派,还有些宗教他们所说的。「枝末四句等」,那就是讲四句每一句里头都有四句,「三乘亦未全离」,这讲佛门佛弟子,佛弟子常常对于经典上有辩论,这个辩论都没有真正离开,三乘就是菩萨乘(大乘)、缘觉乘、声闻乘,也就是说十法界里面没有断干净,四圣法界。「唯佛究尽,故云离云绝也」,这个地方的佛是分证佛,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法身菩萨,初住菩萨都离了,不再起心动念。记住,起心错了,动念也错了,这个事情难!
譬如学者来问禅,禅师拿起杯子问学人:这是什么?回答:是荼杯。砰,挨了一棒子。因为中国人叫荼杯,其他国家的人不叫茶杯,造茶杯的原材料也可以做马桶。
  禅师又指杯问:这是什么?学人刚才答错了,于是说:这不是茶杯。唉呀,又挨了一下。这明明是茶杯,怎么说不是荼杯?已经做成了杯子,怎能说不是?再参!
  学人回去参后,又来问。他想前两次说是茶杯和不是荼杯都不对,这次我说:是茶杯,又不是茶杯。错!又是一棒。自相矛盾。
  禅师举杯:这到底是什么?学人被打怕了,想了半天才回答:非是荼杯,非不是荼杯。
  想当然,又挨了一棒。这简直是瞎话。
  见下面公式:
  是茶杯 有句 肯定
  不是茶杯 无句 否定
  也是荼杯 也不是荼杯 亦句 矛盾
  非是荼杯 非不是荼杯 非句 不定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用语言回答问题,不论怎么讲,要么是有句,要么是无句,要么是亦句,要么是非句。无论你说什么,这世上的话是一定离不开上述四句。你如果可以在这四句外,再找出另外一句,既非肯定,又非否定,亦非矛盾,也非不定,那我要恭喜你了,你可以申请世界记录了。这说明我们的语言和逻辑思维是有局限性的。

离四句,绝百非_维摩诘

禅家大德常说:【离四句、绝百非】。
这四句是:「有」一句,「无」一句,「亦有、亦无」一句,以及「非有、非无」一句。

这四句包含了宇宙的万有、一切人事物的森罗万象。如果我们能彻悟万法的生起无非是【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现象,进而就能看破、放下。若四句都离,则我们现前这一念心才能真正的清净无染,所谓湛然寂静、一尘不染、一法不立,真正契入涅槃寂灭的法乐。

如果我们用语言回答问题,不论怎么讲,要么是有句,要么是无句,要么是亦句,要么是非句。无论你说什么,这世上的话是一定离不开上述四句。

更进一步,以上的四句,是小乘、二乘、外道的境界,非佛性。
四句的境界,是忽有,忽无的相对轮回的,佛性是如如不动,绝对的,没有轮回。

問。經言離四句。絕百非。其意何居。答。但舉一對。便成四句。如有無、一異、斷常等。且有無四句者。若云有。是增益謗。若云無。是損減謗。若云亦有亦無。是相違謗。若云非有非無。是戲論謗。既俱有過。故須離之。根本四句既爾。枝末四句乃至百句皆非。故須絕之。有無既爾。斷常一異等四句例知。然此中根本四句。是外道見。枝末四句等。三乘亦未全離。唯佛究盡。故云離云絕也。

『引虚空而示遍』,「引」是引用,引用虚空来暗示我们,「虚空」是遍法界的,比喻什么?比喻通。我们心像虚空一样,法也像虚空一样,因为心不是真的,法也不是真的,所以决定不能执着。不但不能执着,也不能够分别,到终极就不能起心动念,起心动念你就落到四句百非里头去。

『既觉既悟,何滞何通』,真的觉了,真的悟了,「滞」就是障碍,「通」就是通达,都没有了,只要觉悟全都没有了。所以底下讲的百非四句,『百非息其攀缘,四句绝其增减』,什么叫四句、百非?在此地跟诸位略略介绍,因为这是佛门里面的术语,名词术语,诸位在经上、在祖师大德的文字上常常看见。举一个例子给你讲四句,第一个讲有,第二个是无,第三个是亦有亦无,第四个是非有非无,这叫四句。百非是什么?四句一展开,有里面有有有、有有无、有亦有亦无、有非有非无,这就变成四句。无里头也有四句,无有、无无、无亦有亦无、无非有非无。所以这四句,每一句里头有四句,四四十六句,十六句有过去十六句、现在十六句、未来十六句就变成四十八句。四十八句,已经起的四十八句,还有没有起的四十八句,「已起、未起各四十八句」,这就变成九十六句。九十六句加上根本的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一百句,这个叫四句百非。

古德有解释,用一个问答来说明,「问:经言离四句、绝百非,其意何居?」这个居是个问号,何居用现在的话说,这个意思根据什么理由来说的。这四句意思太广,「但举一对,便成四句,如有无」,有无是一对,「一异」也是一对,「断常」也是一对,你就举不尽的例子。这是什么?这一对是什么?就是我们今天讲相对的,来去是一对、远近是一对、空有是一对,这例子举不完的。

「若云有,是增益谤」,你要说有,这叫增益谤,为什么?它确实没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要说无,「若云无,是损减谤」,你不能说它没有,你不能说它有,你也不能说它无。「若云亦有亦无,是相违谤」,互相违背;「若云非有非无,是戏论谤」,这开玩笑的话。「既俱有过,故须离之」,所以这四句百非叫开口便错、动念皆乖。

这是什么?诸佛菩萨看宇宙万象,就是像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面对着万法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也不能说亦有亦无,也不可以说非有非无,你才叫不起心、不动念,这才能体会得诸法实相。只要有一念,你就全都错了,一错一切错,所以必须要离。既俱有过,就是一切说法统统有过失,只要起心动念就有过失,不起心、不动念没事。起心动念都是过失,你就想想,分别就是过失里头再加过失,严重了,再要执着麻烦可大了。这是事实真相,我们必须要晓得。你不是要心通吗?只要有过失你心就不通,心不通,法就不通。什么时候心通?这个过失统统要远离,离四句、绝百非就通了。这个四句百非里面,把妄想分别执着全都包括在里头。

末后这个文里面说,「然此中根本四句,是外道见」,这个用有无来说,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这个外道是古时候,就是佛在世的时候印度一些学派里面讲的。我们今天讲哲学的这些学派,还有些宗教他们所说的。「枝末四句等」,那就是讲四句每一句里头都有四句,「三乘亦未全离」,这讲佛门佛弟子,佛弟子常常对于经典上有辩论,这个辩论都没有真正离开,三乘就是菩萨乘(大乘)、缘觉乘、声闻乘,也就是说十法界里面没有断干净,四圣法界。「唯佛究尽,故云离云绝也」,这个地方的佛是分证佛,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法身菩萨,初住菩萨都离了,不再起心动念。记住,起心错了,动念也错了,这个事情难!
譬如学者来问禅,禅师拿起杯子问学人:这是什么?回答:是荼杯。砰,挨了一棒子。因为中国人叫荼杯,其他国家的人不叫茶杯,造茶杯的原材料也可以做马桶。
  禅师又指杯问:这是什么?学人刚才答错了,于是说:这不是茶杯。唉呀,又挨了一下。这明明是茶杯,怎么说不是荼杯?已经做成了杯子,怎能说不是?再参!
  学人回去参后,又来问。他想前两次说是茶杯和不是荼杯都不对,这次我说:是茶杯,又不是茶杯。错!又是一棒。自相矛盾。
  禅师举杯:这到底是什么?学人被打怕了,想了半天才回答:非是荼杯,非不是荼杯。
  想当然,又挨了一棒。这简直是瞎话。
  见下面公式:
  是茶杯 有句 肯定
  不是茶杯 无句 否定
  也是荼杯 也不是荼杯 亦句 矛盾
  非是荼杯 非不是荼杯 非句 不定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用语言回答问题,不论怎么讲,要么是有句,要么是无句,要么是亦句,要么是非句。无论你说什么,这世上的话是一定离不开上述四句。你如果可以在这四句外,再找出另外一句,既非肯定,又非否定,亦非矛盾,也非不定,那我要恭喜你了,你可以申请世界记录了。这说明我们的语言和逻辑思维是有局限性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喜欢看书就看,有的人说,劝我读书,虽远必诛[允悲] 由于当初成长股经历了持续暴跌,周期股在上半年独树一帜,所以大量的留言都表示了对该分析师观点的支持,我虽然也看
  • 中午吃饭 羊蝎子 我问你为啥把肉剔下来放盘子里 咋不直接吃了 你说我留着最后一起吃 然后把肉都给了我[嘻嘻] 我想帮你分担事情 也怕你把我乱想选择自己承担 我有
  • Alexandre Dreyer:是的,我们决定将design fabrik设计中心升级为共创中心,其中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我们的目标群体发生了变化,从之前的设计师
  • 【#兰州野生动物园观光车侧翻2人死亡#】记者从甘肃省兰州市有关部门了解到,5月2日下午4时40分左右,兰州野生动物园一观光车失控侧翻,部分人员坠落至排洪道。(央
  • 世界纷纷扰扰,别被扰乱了心,迷失了心,而没能明白这一显明朴素的道理: 人忙碌一生,为的只是一份快乐。 世界纷纷扰扰,别被扰乱了心,迷失了心,而没能明白这一显明
  • 行善不在于大小,哪怕是施舍一分钱,心存善念是最重要的,每天注意自己的身、口、意的行为,你的人生将是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每日一善
  • 你最喜欢的古诗词有哪些?[心] 1.“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 去年南京大雪时,刚好看到这句,心生欢喜。 2.“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朋
  • 有人猜测认为,以后深圳二手房买卖也得像新房一样进行备案了,不在官方平台备案的房源可能无法过户,也有人设想以后买房不用找中介了,中介的工作将会被取代等。)深圳基本
  • 所以师者,关乎人之生命,关乎圣学之传承,关乎天下之太平,成人子弟则天下至德,误人子弟则天下大失也,不可不重视而慎行。天下之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能责,在于务
  • 三、生旺财位一般而言,家居中财位的采光相当重要,干净明亮可让财源滚滚而来;在财位摆放貔貅、葫芦等,旺财效果很显著;摆放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的宽叶绿色植物,诸如万年青
  • 所以,一个社会如果儒家的东西太多的话,每一个人都会觉得委屈,大家都没有好好为自己活过……#妈,别闹了#作家写小说很多素材都来源于生活,再对成堆的素材进行加工润色
  • •穿了一套泰式校服莫名的和山上的风景很搭耶~刚到的时候特别开心+兴奋,上山路都是蹦蹦跳跳跑着走的‍♀️半路还遇到几位美女和我热情的打招呼•⭐️个人感觉东福山岛真
  • 而且嫋嫋虽然当时是有动容的,但这个动容并不足以支撑她进入婚姻,凌不疑是一见钟情,但嫋嫋跟他根本不熟,她本来就是倔强的性格就是别人越压着她干嘛她越不想干嘛那种,而
  • 电站的收入在磁山二街的整体收入中占了很大一部分份额,他在成绩面前不止步,继续探索求发展,带领村民办起了“健泰粮油厂”。磁山二街村委副主任张梅叶牵头负责创办的“洺
  • 清洗起来不会缩水变形[awsl] 正反面都有不同印花,和对象、闺蜜一黑一白压马路,简简单单又有街头潮流范儿~和我白今年唯一没有聊天说话的那一天是爷爷过世 回家
  • 【“左右脑年龄测试”多少分[摊手] 程序员:结果为随机数[允悲]】#滨海城事# 近日,“左右脑年龄测试”引发朋友圈热传。有程序员后研究测试代码发现,代码原理基本
  • 来自澳洲的SENSORI+夜间宁神安眠香氛喷雾,将睡前的忧虑与烦恼一一融化,给予你一场安心睡眠。哪怕是再寻常的日子在她的笔下也显得那般生动迷人,使人对生活滋生出
  • 支援完學生大使攝影技巧培訓課程之後,看到老爺特地從梓官騎車來接我下班還帶我去吃宵夜(黑罵罵的湯包超酷的啦)真的是暖呼呼+甜滋滋❤️☺️!在培训开始前,寻找三四个
  • 本以为今天早上送她去幼儿园肯定会不开心,没想到直接就进去了,我说拜拜,她才扭头跟我拜拜[哈哈]身边的几个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有的刚去的时候哭,有的这两天开始哭,
  • #龚俊#给各位们提个醒:清朗10项行动已经在全面深入地开展下去,最近大家也看到了各种抹黑恶搞龚俊的手段层出不穷地出现[并不简单]对方是意在挑起粉丝极端情绪 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