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为什么能拿第一# ?】
一束耀眼的光,打在无锡身上
焦点,是全省2021年度综合考核
无锡拿到了“第一”!

对于无锡来说,这是城市发展史上未曾有过的一份荣耀。最新数据表明:2021年度省对设区市高质量发展考核成绩单的40个“共性指标”里,无锡近半数位居全省前列,其中7个指标位列第一;同时,无锡获得19项个性指标中的14项满分,14项党的建设考核指标位列全省第一。

这也是我市自2018年省年度综合考核开展以来,首次获得第一名,也是在连续3年排位第三后首次跃升第一。

一向低调务实不张扬的无锡,交出了一张“高分答卷”,站在了领跑者的位置。

无锡为什么能拿第一?

满满一筐的“第一”,不仅是对过去一年无锡奋斗的回馈,更应视作多年来无锡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收获。

始终坚持产业强市不动摇,始终坚持防范风险不动摇,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始终坚持优化营商环境不动摇,始终坚持提升民生福祉不动摇,始终坚持“四千四万”精神不动摇,这六个“始终坚持”“不动摇”,或许可以用来回答“无锡为什么能拿第一”。

“第一”的光环很耀眼,耀眼光环的背后,是这张“高分答卷”的每一页上都写着“担当”两字!

看“产业”与“民生”
速度与温度更协同

产业为要、民生为本,一座城市的发展,总绕不开“产业”和“民生”这两个关键词。通常而言,产业发展的动力越是强劲,民生事业的活力越是充沛。

分析考核指标可以看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持续改善民生有机统一,正是无锡高质量发展的一体两面,也折射出这张“高分答卷”很高的“含金量”。

位次的“前”与“进”所投射的现实场景,最重要的一幕当属无锡持续推进产业强市的坚定与执着。人均GDP保持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千亿级产业集群增至10个、科技进步贡献率连续9年全省第一、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美元、市场主体总数突破100万户、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1.6%……

一连串令人振奋的数据,为近年来持续强力推进的产业强市作出了最好的注释。始终坚持产业强市不动摇,连续多年的不懈进击,将无锡的产业能级托举到一个新的高度。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无锡的表现称得上是一个“优等生”。

一座城市的发展指数,最终要体现在千家万户的财富指数和每位居民的幸福指数之上。城市的发展故事,除了“千军万马”的项目推进,还要有“万家灯火”的温暖记忆。始终坚持提升民生福祉不动摇,无锡从未慢过半拍。

45项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一一办成,解决了百姓生活中的一大批“急难愁盼”;创新开展“微幸福”民生工程,征集的民生事项高达1250件,办结率超95%、满意率达100%。

统计显示: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民生方面的占比达到近80%;老旧小区改造总量相当于过去五年之和、惠及群众25万户,城市更新改善了市区2万多户家庭的居住条件;

★打造公园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最干净”城市,不仅提升了城市的颜值,而且为市民创造了更有品质的生活空间;

★空气优良天数首次超过300天,PM2.5平均浓度首次降至29微克/立方米;

★连续第二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和最佳促进就业城市……

“真金白银”的投入和“用心用力”的付出,让市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让无锡更有底气去吸引“最优秀”企业和“最优秀”人才。

稳住发展的速度,提升城市的温度。“速度”与“温度”,构成了市民美好生活的现实支点。

看“改革”与“创新”
动力活力更强劲

纵观无锡的每一次转型发展,改革与创新都是两个强有力的驱动轮子。改革增活力、创新添动力,改革和创新为城市能级提升和精彩跨越注入了更强劲的动力与活力。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始终坚持优化营商环境不动摇,这样的“担当”和“定力”,无疑对提升无锡的核心竞争力、城市创新力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

透视“无锡第一”这张高分答卷,改革与创新的印迹随处可见。

先来看创新动力:

——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全省率先制定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在全国率先与12所高校未来技术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两大国家战略,探索多维度合作途径,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合作(无锡)试验区揭牌;

——出台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太湖实验室获省实验室建设立项支持。梁溪科技城、太湖湾科创城、霞客湾科学城、宛山湖生态科技城、陶都科技城等科创功能区建设稳步推进;

——持续升级“太湖人才计划”,深入开展“锡引”工程,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最佳引才城市。成立中国(无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科技进步贡献率连续9年领跑全省;

——尚贤湖基金PARK一期开园,新募股权投资基金1160亿元,规模居全国城市榜首。

再来看城市活力:

——2021年,无锡共统筹实施146项年度改革任务;迭代升级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4.0版,开办企业平均用时仅1.21天,“拿地即开工”项目数超全省总数一半,开办企业、获得用水用电、获得信贷、包容普惠创新4个指标入选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制定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实施意见,获批全省首个自然资源领域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启动全国首个城市发展指数“无锡指数”;

——出台外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开展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保税模式改革试点。深化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快于全省48小时,获评十佳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

在无锡,“创新”已成为营商环境“优无止境”的最强抓手,亲商、暖商新政频频出台。去年发布的无锡优化营商环境4.0版,更加突出了对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理念,让市场主体有更强的获得感。“诚意”与“暖意”兑现落地,“无难事,悉心办”的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也越擦越亮。

打造一个更高水平的“开放无锡”,提升区域“国际范”,无锡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更高质量的发展姿态融入全球经济。

去年底,第十届无锡市国际友城交流会暨2021无锡国际友城产业对接大会举行,来自近30个国家的驻华大使、领事、商会机构代表重点围绕无锡重点产业,深入开展资金、技术、人才等领域的交流与对接。

“深耕友好 锡望无限”,无锡开放合作的大门越开越大、携手共赢的道路越走越宽。

看“精神”与“作风”
开拓攻坚更锐利

人无精神不立,事无精神不成,城无精神不兴。精神状态、作风建设“燃起来”,往往能对一个地区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始终坚持“四千四万”精神不动摇,无论是扛起“三大光荣使命”开启“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新征程,还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植根于无锡大地的“四千四万”精神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回望2021年,时时处处都能看到一股“争第一创唯一”的精气神。这其中,一场攻坚行动和一个新设“奖项”令人印象深刻,更让人感受到“四千四万”精神在当下的“再燃”,也为“无锡为什么拿第一”写下了另一种注解。

★8月,“千名干部百项攻坚行动”吹响号角,释放出攻坚克难、奋勇争先的强烈信号,传递出崇尚实干、激励担当的鲜明导向。这一次的攻坚目标,是对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薄弱环节发起猛烈冲锋。

第一批8大类70个攻坚项目,立足点、发力点、落脚点全都锚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重大困难和制约因素的问题上、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上、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上。在这个攻坚“竞技场”上,衡量一个攻坚团队的高下,评判的尺度是能不能挑最重的担子、敢不敢啃最硬的骨头。

★4月,两个特别的奖项首次亮相,这就是“四千四万”开拓奖和“担当作为领跑者”,专门奖励重点工作突破大、难点任务完成好、担当作为、争先进位特别明显的单位和个人,3个“四千四万”开拓综合奖、44名“担当作为领跑者”登上了光荣榜。

无锡设置这样的奖项,就是希望通过传承、弘扬“四千四万”精神,使之成为城市持续发展和克难奋进的内生动力,更好地促进广大党员干部积极适应时代的“千变万化”,主动经受创新的“千锤万炼”,在发展的前沿展现“千姿万态”,在新的征程上奔腾“千军万马”。

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要跨越许多的关口、险滩。过去的一年,无锡始终坚持防范风险不动摇,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落实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安全稳定风险排查化解工作机制,打好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主动仗、筑牢安全发展防线,交出了底线稳稳的平安卷。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太湖潮涌,昼夜不息。每一张精彩的发展答卷,都是由担当实干书写而成。重整行装再出发,无锡开启新的奋斗征程。(无锡日报)
#无锡全省大考拿下第一名# l #全省第一为什么是无锡#

#中国云计算跻身世界前列# 云计算是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它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服务和软件服务等。在类别上可分为公有云、私有云,以及二者相结合的混合云。在各类领域的云,如金融、政务、城市管理、环境保护、企业管理等,每一个细分云都蕴藏着极大的商机。云计算的便捷、资源的可扩展、高性价比、海量存储等优势使其在近十年来得到飞速发展,现已经成为 IT应用领域的标配。4月28日,IDC发布2021年全球云计算追踪数据,显示前三名分别为亚马逊AWS、微软Azure、阿里云。其中,阿里云以7.4%市场份额排名第三。据统计,2021年全球云计算IaaS市场规模增长至913.5亿美元,同比去年上涨35.64%,中国云计算正在持续扩大全球市场占有率。

这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关键时期,除了政府领导的重要发声之外,重要的企业家出来发声也是必要的。就如每当美国股灾的时候,巴菲特就会出来增持股票,就会发声,给予不理性的失控的金融市场以信心。所以我们还是要保护好我们的企业和企业家,他们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不要把他们吓得早早地退休了,不要把他们吓得不敢发声了。https://t.cn/A6X77L8Z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45、不是所有人都能功成名就,我们中有些人,注定要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寻找生命的意义。5、希望我的方向是通往自己想去的地方,而不是所谓对的地方;希望我的力量来自内
  • 宣永华接受了鲁南制药集团捐赠的建设经费及时代楷模长篇报告文学《使命》图书。#电视剧大赏#如果只能推荐今年首播的电视剧,那我想《觉醒年代》、《扫黑风暴》和《女心理
  • 春分,始景行道受仙日。春分,始景行道受仙日。
  • 更别提这个了解是动态变化的,互相尊重的爱很少很少,因为人性就是被偏爱的总有恃无恐。人很难认清自己的需求,他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的什么,因此我觉得了解一个人就是
  • #摄影[超话]# 虽然最近晴转阴了,但天还会再晴的[太阳]鹿道森那句“知道没有未来,所以才想要用全力绽放”我完全破防世界是个大游乐场,玩游戏而已于是我不停的告诉
  • (作者:靳畅;编辑:杨硕) 殿堂级古法姜蒸|全新体验人的皮肤有毛孔,皮肤的表皮下面有汗腺、神经、毛细血管,也有经络,却看不见,但是在观念上经络是存在的,或是生物
  • 所拓古字,我多不识,但直觉以为其字高古,猜想是某青铜器铭文的清代翻刻拓本(因为其上有“北平翁方纲观;男 树培、树崑 侍”字样)。韦应物、韩愈皆以之为周宣王时代的
  • 我这个人呀,对什么都无所谓,但突然有一天,你看穿了我,走向了我,义无反顾的来爱我,我是一个特别骄傲好强的人,你知道的,但是,我永远愿意输给你。以前有算命的说我命
  • 19岁参加华星唱片举办的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获得冠军,从此同舞台结下不解之缘,凭借敬业的精神和过人的才华,慢慢成长为一代巨星,获封“百变天后”。【#烈士张晓杰生
  • #角角听剧日记[超话]# [作揖]21.12.2一个冷知识科普写在前面:图源百度百科 我虽然不是专业的相关人士,但作为一个听众,我认为:广播剧和有声剧属于同级概
  • #总统有话说汪安迪##英语##三贤书院#²º²¹┊11月15日[太阳]ᴳᴼᴼᴰA life lived by choice is a life of consc
  • 六月生----男娶羊年五或鼠年二月生女;女配牛年十或兔年三月生男。四月生----男娶兔年二或牛年三月生女;女配兔年五或猪年七月生男。
  • 在狗超的心中,早中晚三餐是有严格区别的,早餐就只能吃面包、牛奶这样清淡的东西,带油的最多只能是羊肉汤和油条,其他万万不可了。[哈哈]快晒出你手机中的小可爱们吧[
  • ”也就是说,到了1917年胡适26岁时,他给他曾经日记中对这一章节的评价是“此说穿凿可笑”、“有此谬说”。”可以说,这是小子对胡适先生之于“中国哲学”的整体评价
  • 我同事回我:我也想做图书馆管理员的,可惜没前途(…)新来一同事从美的房地产过来的,毕业后做管培生一年,把房子首付赚到了,要不是家里有房就用员工价买房了(我…)在
  • !柳似伊。
  • ”也就是说,到了1917年胡适26岁时,他给他曾经日记中对这一章节的评价是“此说穿凿可笑”、“有此谬说”。”可以说,这是小子对胡适先生之于“中国哲学”的整体评价
  • 奔溃真的不是一瞬间,而是长期积累,感觉哪哪都不顺,哪哪都有问题!我看不惯他做事总是磨磨唧唧,看不惯他每次我问他什么,他都不诚实回答我,总是敷衍我,我看不惯他从来
  • 2022年展望:大盘不涨,就没有赚钱机会吗? 以下文章来源于巴伦周刊 ,作者梁沐 精彩观点: 回想一下中国资本市场的表现,今年春节之后,就是2、3月份出现
  • 看着 窗外那朦胧细雨轻轻打在梧桐叶上,竟让如意有了一种置身仙境的感觉,千年后的现代是断然不会看见这般纯净的美景的,那时的天空早已不再明净,空气也早已不再清新,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