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说老子#
《小子说老子》第十一章•胡适的解读与问题

这里,小子要引入提倡过“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治学方法的民国大师胡适先生对此一章节的理解,来看看民国时期公认的思想家、哲学家对这一章节是怎样理解的。

《胡适留学日记·卷四》记录如下:

【五三、读《老子》“三十辐共一毂”:

(七月七日)(小子注:此处为“民国三年七月七日”,即1914年,此时胡适23岁)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十一章)。

此章王辅嗣注不甚明晓。陆德明《音义》“当(丁浪反)无有车(音居)”,则以当字作抵字解,而“当其无有车之用”作一气读,言抵其无车时之用也。此解亦不甚明晓。

吾以为“当(平声)其无(一读),有车之用(句)。”谓辐辏于而成车,而用车之时,每一辐皆成之一部分,即皆成车之一部分,用车者但知是车,不复知有单独之辐矣,故当其无辐之时,乃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句),当其无(读),有器之用(句)。”成器之后,已无复有埴,即埴在器之中矣。室成之后,户牖但为室之一部分,不复成——之户牖矣。譬之积民而成国,国立之日,其民都成某国之民,已非复前此自由独立无所统辖之个人矣。故国有外患,其民不惜捐生命财产以捍御之,知有国不复知有己身也。故多民之无身,乃始有国(此为近世黑格尔(Hegelian)一派之社会说国家说,所以救十八世纪之极端个人主义也)。此说似较明显,故记之。

王荆公有《老子论》 (《临川集》六十八卷) ,中解《老子》第十一章甚辩,可资参证。(四年七月廿三日记)(小子注:即1915年,此时胡适24岁)

此说穿凿可笑,此“无”即空处也。吾当时在校中受黑格尔派影响甚大,故有此谬说。——六年三月自记。(小子注:“民国六年三月”即1917年,此时胡适26岁)】

以上,是民国大师胡适先生在其《胡适留学日记·卷四》中的完整记录,摘录于此,也请读者朋友们自行思考。

需要说明的是,很明显,胡适先生对老子《道德经》的这个第十一章节,是花了很大心思思考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胡适先生分别在1914年、1915年、1917年三年时间里,也就是说在他23岁、24岁、26岁三个时间段,都曾关注与思考过这“第十一章节”的内涵。

这三个阶段的记录过程,同时也说明,在这个问题上,胡适先生的思想态度,是有很大变化的。

为此,小子又特别查询资料,找到了王安石的《临川集·卷六十八》,其文记载如下:

“其书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夫毂辐之用,固在于车之无用,然工之琢削未尝及于无者,盖无出于自然之力,可以无与也。今之治车者,知治其毂辐而未尝及于无也,然而车以成者,盖毂辐具,则无必为用矣。如其知无为用,而不治毂辐,则为车之术固已疏矣。今知无之为车用,无之为天下用,然不知所以为用也。故无之所以为车用者,以有毂辐也;无之所以为天下用者,以有礼、乐、刑、政也。如其废毂辐于车,废礼、乐、刑、政于天下,而坐求其无之为用也,则亦近于愚矣。”

由此可以看出,胡适先生对这“第十一章节”确实是非常关注的,也同时说明他对这一章节的内涵,是有“种种疑惑”的。讲难听一点,就是胡适“也不清楚”这一章到底讲什么,故他找到了王安石对这一章节的“注解”。

胡适说“王荆公有《老子论》,中解《老子》第十一章甚辩,可资参证”,说明胡适还是比较赞同王安石的观点,所以,他引用了王安石的注解“可资参证”,来证明他在“民国三年七月七日”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但是,又过了两年时间,时间转向了“民国六年三月”即1917年时,胡适则又在日记中增加文字记录:“此说穿凿可笑,此‘无’即空处也。吾当时在校中受黑格尔派影响甚大,故有此谬说。——六年三月自记。”

也就是说,到了1917年胡适26岁时,他给他曾经日记中对这一章节的评价是“此说穿凿可笑”、“有此谬说”。说明他完全“推翻”了他自己曾经的“理解”。

但是,胡适先生又接着来了一句:“吾当时在校中受黑格尔派影响甚大,故有此谬说。”也就是推脱说,他是因为受黑格尔派影响,才导致“有此谬说”。

那么,问题来了,这是胡适之错呢?还是“黑格尔派”之错呢?

为什么小子在这里,要引入这么一大段,似乎与《道德经》的解读无关的内容呢?小子是为了说明,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的“思想改观”,也可以说是“思想境界”的差异。好比这里的“胡适”就是如此,他推翻了自己以前的“观点”。

当然,不得不说,胡适先生能在23岁、24岁、26岁这个年龄段,能对老子的《道德经》有深刻感悟,确实说明他有超凡的思想与才华。但是,纵然如此,又或者他后来成为了民国一代大师、一代思想家、一代学者,可是,这些头衔并不能代表他的理解就足够正确与深刻的。

至少,这里所说的问题,就是一个例证,说明了胡适先生是读不懂老子《道德经》的啊,或者说,胡适对老子《道德经》的领悟境界,还是比较浅显的。

我在本书的“第五章”的解读中,也曾引用过胡适先生在《中国哲学史大纲》(1917年)的有关文字。我当时就说是——“胡适先生的‘胡说’”:“这里只能说胡适先生自己没有明白老子的话而已……这同样只能说胡适先生读不懂《道德经》,实在是胡适‘胡说’。”

可以说,这是小子对胡适先生之于“中国哲学”的整体评价;在这个层面讲,胡适先生对“中国哲学”的了解是不够深入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入门。

又据资料查询,据说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原本是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时的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并且是他1917年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的“讲义”。在1918年7月又经过整理,8月由蔡元培作序,最后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在1919年2月出版并引起轰动。

如果参合上面引用的《胡适留学日记·卷四》中的完整记录,则说明此《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较其日记时间“民国六年三月”即1917年相差无几。由此也可以基本推断,在此书出版的大致时间中,胡适整体对老子思想,或对《道德经》思想是有着巨大的误解的。故此需要引起我们后世学者足够的重视与警视。

为什么小子在此处,要重点强调胡适先生的这个“不起眼”的学术问题呢?

这里,并不是有意针对胡适先生本人,而是因为胡适先生对“中国哲学”的错误理解,对中国文化本质产生了“严重曲解”。

一方面,因为这是胡适先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时的博士论文,这是对外的“英文论文”,是向美国学术界或英语体系界介绍“中国哲学”的“著名论文”,这会导致西方社会严重误解“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这可能直接导致西方(或者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错误理解导向,乃至误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可以说,这是一个“百年误解”。

另一方面,胡适先生又曾将其作为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的“讲义”,也可以推断说,他至少影响了当时中国一大批高级知识分子(北大学生),令他们对“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产生了“误解”与“曲解”。这也是“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一大损失。

后世评价《中国哲学史大纲》时说,其书给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展示了现代学术的研究方法。不可否认的是,胡适先生的研究确实有其当时的历史意义与价值,但与此同时,他也将“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深深地“曲解”了,而分发给中国人乃至全世界。

所以,这一问题,应该引起后世学者的重视与警视。也有可能,不仅仅世界误解了“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而且许多中国人自己(包括胡适先生)也有可能一直误解了“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而我们的历史,往往就是在这样的种种误会中向前发展……

(注:此段关于胡适先生论述《道德经》第十一章节的文字内容,为小子于2020年1月10日夜所增添文字。

因为写作此书的上、下部间隔时间较长,当初此章节的文字解读仅1500字左右,为了增加一些字数,以免显得此章节解读的字数不足,故另作特别补充。

又因为小子近期恰好阅读到《胡适留学日记》中关于对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的内容解读,故引用于此,但确实也是因缘巧合,才作此补充,否则即没有补充的必要。

当然,小子也可以作其他另外的义理补充,反正读者朋友阅读到文章的时候也未必知道。但是,小子决定,仍然要引用胡适先生的日记内容作为一个补充,也可以为读者朋友们提供另一种“解读”的“思考方法”。

数年以前,小子当时有说法是:“而是直接从事物之‘利用’方面而看‘有’与‘无’。”当时虽有写,但并没有深入阐述,故显得较为浅显。数年以后,小子对此处的“利用”一说,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故不免有所感受。

但是,小子现在已决定,不再作另外的“理解”补充,也就是说,继续保留本人在2013年7月1日当时的写作内容;无论思想深浅,都作为本人在25岁时的思想记录。

为什么如此呢?一方面原因是,每个人在不同年龄段的思想领悟是有所不同的,小子本人是如此,胡适先生也是如此,至少胡适先生自己的日记过程在此处就是一个证明。

(据说,胡适先生在有生之年,曾一再承诺,要将《中国哲学史大纲》的下半卷完成,可是却始终没有完成。所以,小子也不知胡适先生的“下半卷”要如何写作,或许他也准备有所更改,也不一定呢。)

另一方面原因是,每个人对文字的领悟力,也是有所不同的,不同的人感受文字的思想境界也有所不同。这就好比,在禅宗的许多公案里,同样是相同的一句话,有的人能开悟,有的人是迷悟。而关于这些问题,小子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中,也都是有所表述的,有心的读者朋友,自己可以进一步深思。

至于小子本人在2020年1月10日时的新的“理解”是什么呢?可想而知的是,当有读者朋友阅读到本书时,早已不是什么2020年1月10日了。所以,知道那个“理解”,也没有什么用。但是,请不要轻视了这个,因为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大道的表现之一。还有会者否?一笑!)

#滋哇儿乱叫的泥##泥在剧场#
一些胡说非专业的八道
(懒得再打字,直接上朋友圈的图了[doge])

+一些朋友圈没有的内容

md斜前方有个男的上半场不是录像拍照就是在玩手机,下半场直接不来[费解][费解]而且我没看到有工作人员提醒

二楼 阿黄飞起来的时候只看得到自行车轮胎魔女不说话我都不知道她也在上面(也有姐妹以为在后台唱呢),被上面的帘子给挡住了

广艺的音响返场我的椅子在震

+一些胡说在群里的八道[二哈]

【戏说真人快打 Vol.01 | 倒转时光雷电见前世 地狱归来蝎子欲复仇】#Gadio#真人快打故事烩从本期算是正式开始了。我们以9代之后的完整故事为蓝本,为大家梳理一段真人快打的口胡演播,在游戏历史中也会穿插一些有关过去(其他世界线)的介绍。由于故事自身较为复杂,真人快打也有自身与生俱来的胡说八道特征,所以这个系列也会是一个“下水道乱炖”的图一乐故事,希望各位听得开心!https://t.cn/A6IYghWZ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女主现代白富美,家中独女,自小被父母宠着长大,开篇是女主刚高考结束,就因为看了一篇烂尾年代文,吐槽了几句,再次醒来,居然穿到了这本书里,成了里面一个出场不过几章
  • 廖俊涛的《谁》毛不易的《盛夏》让我一瞬间回到那个夏天[泪]最后明一的主题曲,直接热泪盈眶,好多年了,还是会为那个夏天的他们流泪[苦涩][苦涩][苦涩]独秀赛道y
  • 为了他的第一张solo专辑,W愉快地拍摄了Ten的第一张solo画报,他是全能选手,而且拥有迷人的细线条美感,让人不得不期待他的专辑。抓住了这个机会的主人公NC
  •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zMjM5MjYwMQ==&mid=2247936354&idx=1&
  • 至于辅助驾驶这一块,宝马是肯定没有城区无图领航辅助这种了,不过传统车企在日常环线或者高速上的辅助驾驶使用起来也没什么问题,这一点有一说一确实还是和国产车有差距,
  • 来自Marius Aurenti的红色混凝土地板和来自柏林Alt Beau Lamps的霓虹灯,直接取材于上世纪70年代的德国自助餐厅,增加了对比和惊喜。这家熏
  • 自我存在的黄战士让我们去发问,这个疑问的提出正是让我们开始探寻,探寻属于自己的真理;调性 8 时候,我们此刻回看自己行走的路径,在心中开始厘清自己内心的选择,不
  • You can’t have a better tomorrow if you don’t stop thinking about yesterday.如果你无
  • 【消灭小合集】今晚0点结束❗️记得消灭掉 先领 【5.9】驼人湿纸巾80抽 【5.9】VIBO微帛安睡裤4条 【9.9】新年红包袋30只 【6.9
  • 今年八月,当在扫视大片星野,以寻找史无前例的重力波事件GW170817之可能光学对应天体时,这个逐渐暗去光点的出现,很快的就占了重要的历史地位。发车不发价虽然是
  • Sideræl这个名字更是这对情侣自己创作的精灵语单词,来自于英语单词“恒星”Sidereal,格莱姆斯认为,这个单词代表了宇宙真实的时间,而不是地球上的时间。
  • 这七个人中大哥段宜恩,话最少,长得最好看(官方,got7全颜团)喜欢并照顾着我王,还时常用jackbam来引起他们的注意,三哥王嘉尔不用多说有才努力可爱帅气是我
  • 一个有意思的情况是,在坐拥巨额财富的同时,不少企业家都将目标瞄准了太空中的星辰大海。过去一年,共有3位企业家实现了太空之旅:英国维珍公司71岁的理查德·布兰森、
  • 杜钢建这路人还真有存在空间。这不,又来一位。
  • and这椅子看起来可不太扎实……这一幕就在我面前,我全程提心吊胆好害它垮了- 对着猪猪的称呼也变成녀석 (这猪是个公的吗?- 哎呦好久没在睡着的时候喊妈妈了,今
  • 新关注:看两个三板300谁晋级四板,对应板块的周四涨停周五断板的300可以根据盘口强弱博弈反包,备选的有:中邮科技、能辉科技、中机认检、中信出版等。周一策略:从
  • [比耶]欢迎点击,了解更多→#虚拟现实##游极新闻#VR#严冬赤脚也不担心,地暖加全空气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舒适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周一策略:从周
  •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 一个人如果不按科学规律去运动,盲目地做一些不适合自己身心的运动,那就不仅得不到健身的效果,反而会损害健康。#合肥楼市#分[送花花]享[打call]资[送花花]料
  • (黄煌 朱新平 刘文彬)#2024地方两会# 【福建省政协委员马祥庆:在科技小院里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科技小院是指依托农林院校,建立在生产一线,集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