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 包头焕新而起】喜讯传来,催人奋进。日前,在国家发改委通报表扬的2021年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成效明显的20个城市中,包头“榜上有名”,成为自治区唯一受表扬城市。

这一荣誉的背后,是包头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坚定步伐,是这个老工业城市在建设“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征程上的华丽转身。

近年来,包头紧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历史机遇,在做好调结构促转型这篇大文章上,从传统产业入手,大刀阔斧搞改革,紧跟科技搞创新,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蹚出一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2021年,包头工业技改投资、制造业投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等都保持两位数以上快速增长,经济发展蹄疾步稳、势头强劲,老工业基地焕发勃勃“新”机。

改造升级 “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日前,记者在自治区最先进的自动化铸造生产线一机十分公司硅溶胶精密铸造车间内看到,机械手和机器人交替作业,不锈钢管阀类铸件、铝合金箱体等精巧铸件产品陆续下线。它们即将发往全国各地,应用于特种车辆、航空航天、铁路车辆等领域。
“经过生产线智能化改造,产品综合合格率由95.5%跃升至98%以上。”生产线主任杨玉红说。

这是包头“老字号”改造升级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包头抓住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这“关键一环”,通过不断开发新技术、推出新产品、衍生新业态、构筑新优势,着力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包头品牌——

钢铁产业方面,支持促进老工业企业提高特种钢、优质钢比重,重点开发广泛用于汽车、能源、高速铁路等领域的新特种钢和终端应用产品,扶持发展不锈钢延伸加工等高附加值产品;

铝产业方面,鼓励煤—电—铝—铝后加工联产,构建铝业循环经济模式,扩大铝产品延伸加工和精深加工规模,打造铝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区,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的铝产业基地;

装备制造业方面,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在全国率先建成了网络协同制造云平台,开创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途径。

2021年,包头积极应变、深挖潜力,催马加鞭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实施工业节能技改项目76个,率先实施传统工业电机高效替代工程;43个现代装备制造业项目加快推进,应急装备制造产业园签约落地,26项产品入选自治区技术装备首台套、关键零部件及新材料首批次产品;实施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项目106个,规上工业企业“上平台、用平台”实现全覆盖;包钢集团成为自治区首家营收超千亿企业,北重网络安全项目列入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一机集团工艺所基于智能化仿真应用被列为国家智能制造实验室,工业园区全部启动智慧园区建设。

创新驱动 “新字号”积蓄新动能

在包头嘉泰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自主生产的一款稀土产品正向人们展示它的不凡之处。

“我们依托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首创且唯一的原位自生稀土氧化物颗粒强化钛合金技术和等温锻造、精密铸造等方面技术,已制备出直径达580毫米、重量1.5吨的国际最大尺寸钛基复合材料铸锭。”嘉泰金属技术负责人仝泊涛说。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位自生专利技术生产的钛基复合材料精密铸件产品,性能提升15-20%,实现了稀土改性钛基复合材料在航天、航空、核电、船舶、高端设备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满足了国家战略需求。

2021年,包头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努力打好政策、资金和资源“组合拳”,培育壮大“新字号”,实施16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完成投资316亿元;推进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建设,争取到国家及自治区稀土项目专项资金1.95亿元,支持稀土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转型升级;明确“2+2+N”稀土产业发展方向,安泰科技等6家全国十强稀土磁材企业落户包头,稀土产业在建项目数量、投资额度均创历史新高。

包头还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科技与经济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对接,培育创新主体,集聚人才队伍,加大科技投入,形成具有包头特点和优势的科技创新驱动体系。

积厚成势 “新势力”夯实新底基

4月6日,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20GW光伏组件项目及40GW单晶硅二期项目在稀土高新区开工。该项目对于延伸拓展包头光伏产业链,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

此前,百亿重大项目明阳新能源智能制造产业园也已在石拐区破土动工。7个月后,包头将拥有国内目前陆上风电整机制造产能最大、核心部件集中度最高、属地化产业配套最完备、单机容量最大、定制化程度最高的研发、制造、运营及保障中心。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近两年,包头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推进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的关键抓手,内外发力,加减辩证,积极培育“新势力”,夯实发展新底基。

2021年,包头对接企业5918家、签约项目1134个、协议总投资12493亿元、落地项目803个,分别是2020年的5.9倍、3.4倍、5.2倍、3.8倍,其中新引进“三个500强”企业、头部企业、新锐企业30家,同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7户。

与此同时,瞄准“双碳”目标,着力打破对传统产业的依赖,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现代能源产业项目,全面实施零碳产业。

当前,214个新型材料产业项目加快推进,45个现代能源产业项目全面实施;全市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635.6万千瓦、占比达到37.4%;全区首台氢燃料重卡下线,获批国家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加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广东城市群,推动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百万千瓦级采煤沉陷区光伏领跑者基地以及百万千瓦光热基地纳入国家相关规划,青山区入选全国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新增自治区级以上绿色园区3个、绿色工厂12家,数量居全区首位,稀土高新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转型发展 新作为书写新篇章

日前,包头出台《包头市对标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举措提升方案》。这是包头在梯次推进“四个一流”营商环境建设的基础上,继续瞄准最高标准、最高水平,纵深推进一流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产业生态环境、城市环境建设,全力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的又一重大举措,对进一步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提振信心、坚定决心,包头以荣誉为动力、以表扬为契机,正聚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为全国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继续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典型经验,在全国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中争当“开路先锋”。

“我们将全面用好各项政策,借鉴其他城市经验,着眼全国看包头、站在未来看现在,不断更新观念、拓宽视野,紧紧跟上产业发展趋势,推动‘四基地两中心一高地一体系’做大成势,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闫建平表示。

行远自迩,踔厉奋进。包头正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不断校准前行“坐标系”,努力突破发展“天花板”,持续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化压力为动力、积优势为胜势,不断挖掘深潜力激发新动能,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包头日报)#喜迎二十大 献礼新时代# #高质量发展看内蒙古#

# 美联储加息影响 # 美元指数五月或迎来见顶信号,美国或经济衰退更进步一步

美联储5月会议迎来了鲍威尔的讲话指引,鲍威尔展现了对抗通胀的决心,认为提前进行调节是合适的,5月会议上将讨论50个基点加息,市场补充了连续大步伐(50基点)加息的预期。这是2006年以来首次连续加息,也是2000年以来首次大步伐加息,加息并行的缩表还没有被规划。另外,对于劳动力市场,鲍威尔认为应当降温,实际指的是工资-物价螺旋上升。
鲍威尔在IMF讨论会上的指引显露对抗通胀的鹰派倒没什么问题,但他在通胀讨论会上放了一段视频,称赞沃尔克在战胜根深蒂固的通货膨胀和加强美联储独立性方面所做的贡献。缺什么就会羡慕什么,鲍威尔无疑梦想了两点,战胜通胀和独立性。
摆出了沃尔克,也就离不开讨论“沃尔克时刻”了,剧本也就出来了。“沃尔克时刻”是美联储前主席沃尔克在1980-1982年提高利率应对通胀(最高把利率干到21.5%,期间有政策反复),美国出现了双底衰退(衰退复苏再衰退)。沃尔克封神就是顶住了经济衰退和zz压力,坚定美联储独立性,并成功对抗通胀。
通胀飙升是供需关系定价,现在是供给失衡(包括资本开支不足、地区冲突和疫情反复),采用沃尔克的方法就是把需求干的更残,供需比烂。现在的美联储独立性已经丧失殆尽饱受诟病,鲍威尔任期对通胀的两次转向都有明显的zz需求,也难怪他会羡慕沃尔克,真想直接点击跳过啊。
鲍威尔相信美联储将在不引发衰退的情况下对抗通胀,就如同散户相信自己买的股票在股灾时不会跌,政策反复极有可能也会复刻。

5月3-4日将举行5月议息会议,五一放假回来第一天,周四凌晨开缩表的奖。

【“开门红”振奋人心 好势头重在持续——漳州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述评】

⊙闽南日报采访组

4月15日,“华龙一号”漳州核电1号机组常规岛两台主行车载荷试验顺利完成,标志着常规岛施工由土建阶段全面转入安装阶段。 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 供图

谷雨刚过,捷报传来——

漳州坚持“开局就开跑、起步就冲刺”,聚焦省委“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部署,克服经济下行压力,顶住疫情影响冲击,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单元考”答卷:

1至3月,漳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1%,增幅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2.4个百分点,在13项季度主要指标中,12项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三。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项指标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透过成绩单,我们看到稳的根基。三次产业协调稳步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3%、16.9%、6.9%,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三驾马车”协同拉动有力,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17.5%、9.9%、28.4%,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2.9个百分点、16.3个百分点。

透过成绩单,我们看到好的预期。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分别增长12.95%、14.65%,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6.47个百分点、10.01个百分点,增幅均居全省第二;内外贸吞吐量1350.72万吨、增长24.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5.4个百分点,自去年以来均保持在20%以上增长;内外贸集装箱7.25万标箱,增长21.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9.8个百分点。

透过成绩单,我们看到了质的提升。新兴动能增长较快,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7%,高出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1.8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9.0%、26.9%,税性比重分别达到78.95%、67.81%,两项指标增幅、税性比重全部位居全省第一。

成绩来之不易,但不可盲目乐观。我们要清醒认识到,疫情影响还远没有结束,经济恢复的基础尚未牢固,我们的攻坚还要再深化,竞赛还要再加温,把当前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持续下去,努力从“开门红”迈向“双过半”,进而确保全年“红到底”。

助跑、跳起、摸高

——以竞赛比拼奋战“开门红”

“开门红”是一场有准备之仗。

在去年下半年组织实施“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和“六比一看”竞赛基础上,今年漳州进一步加压加力,实施“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和“七比一看”竞赛。多了“攻坚”二字,意味着力度要更大、步伐要更快、成效要更好,需要通过助跑、跳起、摸高来实现。

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全市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动员大会召开,推动全市上下以攻坚的姿态抓产业、上项目、促发展。通过这场思想动员会、工作部署会、责任落实会,干部抓发展的干劲更足、路径更清、责任更明。

导向立了起来。漳州及时兑现去年“六比一看”竞赛记功嘉奖政策,对去年“六比一看”竞赛中表现突出的集体、个人表彰奖励,树立起“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的导向。

作风提了上去。会上要求“今天起,部门间不再相互串门拜年”,小小细节释放了强烈的信号:牢记“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只争朝夕,要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马上就办、真抓实干。

责任落了下去。继续擂响“七比一看”竞赛战鼓,常态化公布“七比”指标、“一看”排名,用好考核指挥棒,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千斤重担万人挑”的热潮,引导各级干部把心思和精力放在谋发展、抓发展上,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七比一看”各条赛道赛况激烈。

在发展的每个重要时期、关键节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事关全局的重点任务、重大问题都带头抓、具体抓,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动全市干部用快节奏跑出加速度,任务一布置马上抓落实、问题一出现马上去解决、工作一完成马上就反馈,“事不过夜、案无积卷”愈发成为常态。

在刚刚结束的全市“拉练”工作检查中,我们就清晰地感受到各地火热的发展脉动。通过一次次竞赛比拼,干部的精气神越来越足——“充电五分钟,续航九小时”“看到项目眼睛会‘发亮’,想到工作内心会‘激动’”……不少县区“一把手”的心里话,折射出从“要我竞赛”到“我要竞赛”的转变。

项目为王、项目为大、项目为重

——以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项目是拉动增长、壮大财力、带动就业的重要支撑,多与少、大与小、好与差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抓发展是硬道理、抓项目是真功夫。”一季度以来,漳州坚持“项目为王、项目为大、项目为重”,加快项目招引、签约、落地、建设、投产进度,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项目滚动接续。漳州紧抓项目“牛鼻子”,在重要时间节点举行项目集中签约开竣工活动:元旦期间,开展一季度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带队分赴各地参加,“入账”156个项目、总投资1180亿元;市“两会”后,举办招商大会,总投资近1200亿元的187个签约项目汇聚漳州这块发展宝地。今年全市762个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累计完成投资676亿元、超序时进度9.6个百分点,其中总投资403亿元的云霄核电一期1#2#机组进入设备安装和土建施工高峰期,总投资191亿元的联盛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完成投资23亿元……一个个重大项目不断取得新突破,投资增长的内生动力在不断激发。

要素保障有力。“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素保障是项目推进的重要前提。今年来,漳州各级各部门着力提升服务效能,一手向上争取支持拓增量,一手梳理自身优势挖潜能,要素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在漳州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古雷石化基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倾力支持,在省级层面建立了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专门下发关于支持漳州古雷石化基地加快开发建设的通知,从更高层次持续破解“油头”、用海、能耗等制约瓶颈,推动古雷3个百亿级项目新开工建设,炼化一体化二期、中沙古雷乙烯等重大项目扎实有序推进,古雷呈现出项目加快落地、产业加速聚集、增长极效应更加显现的良好发展势头。

营商环境优化。高质量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围绕产业、项目和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提高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一季度以来,漳州持续深化“千名干部挂千企”帮扶活动,市县两级四套班子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一对一挂钩帮扶1263家规上限上企业,坚持“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为企业提供“妈妈式”服务;市主要领导每月开展“企业接待日”,面对面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特别是面对疫情冲击,认真兑现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和省33条、市22条惠企政策,用好用足我省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贷等,进一步增强企业信心、稳定市场预期、激发发展活力。1至3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4.06万户,增长91.27%,注册资本合计超1000亿元,增长179.59%,新登记市场主体数和注册资本数创近五年来开局新高。

突出工业、突破工业

——以产业提升支撑高质量发展

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关键在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提升工业支撑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产稳、二产进、三产优是题中之义。

理清发展思路,明确主攻方向。经过多年“量”的稳定增长,漳州的产业到了破茧成蝶的窗口期,迫切需要“质”的提升。为此,我市紧扣省委省政府提出“四大经济”的部署,结合漳州产业实际,实施千百亿产业培育行动计划,紧盯主业突出、特色明显、成长性好的产业集群,加速培育形成食品加工、石油化工、海洋经济、装备制造等9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绿色纸业、医药健康等5个超五百亿产业集群,让漳州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现代特色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一个规模工业产值有望突破万亿的产业体系已然成势。

加大招商引资,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实力,必须注重招商引资,加快产业从龙头走向链条、从链条迈向集群。一季度以来,漳州坚持“有图有链抓招商”,精准绘制“9+5”产业集群招商地图、产业链招商地图、飞地园区地图、重点区域优质企业图谱“四张图”,用好“线上线下”招商模式,引入一批投资强度大、税收效益好、带动就业强的产业项目,不断建链强链补链。同时,筑巢引凤,以漳州高新区三大片区开发建设为平台载体,围绕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医疗康养、总部经济等领域开展产业链闭合招商;以古雷石化基地“油头”“化尾”延伸拓展芳烃、烯烃两条产业链,加速推动今年开工、签约两个“1000亿元”项目落地落实。招商带来的产业规模效应、集聚效应正在充分释放、激发动能。

强化机制保障,形成攻坚合力。市一级带头抓产业,紧紧围绕“9+5”产业集群,逐一落实一名市领导挂钩、一个部门牵头、一套专班服务、一份政策引导、一批项目支撑、一本地图招商、一笔经费保障制度等“七个一”工作机制,确保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县区自选动作亮点频频,各地依据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找准产业方向、加大推进力度。漳浦专门成立指挥部全力保障联盛一体化项目建设;长泰建立领导干部带头策划重大项目机制,形成“个个身上有指标、人人都是策划员”的浓厚氛围,各地抓产业、上项目蔚然成风。

增强忧患意识、系统观念

——以底线思维统筹发展与安全

底线决定上限,守住安全这个“1”,发展创造的许多个“0”才有意义,必须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高度警觉,增强忧患意识、系统观念,树牢底线思维,以确定性的努力来应对不确定的变化。

平战转换、专班推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3月以来,漳州先后发现7条疫情传播链。疫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按照快准严实细要求,果断提级成立市战疫指挥部,设立10个工作专班分工协作,构建起扁平高效、各级融合、协同作战的指挥调度体系。同时,把握疫情阶段性变化,落实点线面风险防控举措,依托“大数据网格化+公安部门线索+人工网格化”,以最短时间阻断疫情传播、筑牢“外防输入”防线,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证。

高位推动、合力攻坚,牢牢守住生态环保红线。“到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地方召开现场会”,漳州第一季度“一季一主题”活动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督促各级各部门出点子、抓整改、补短板,力度之大、频次之高,以往少有。仅今年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就6次到平和明察暗访、现场办公,协调推进花山溪水污染整治进度。

压实责任、排查隐患,提升安全生产本质水平。安全生产事关生命安全。漳州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压紧压实安全生产“四方责任”,紧盯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市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超六成。

保障民生、维护稳定,切实兜牢民生工作底线。漳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省市各项稳就业、保就业政策措施,加速推进3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快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同时狠抓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守好粮食安全,让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

全年看首季,我们“稳”的基础在巩固,“进”的力量在积蓄,“保”的底线在夯实。冲刺“双过半”,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正视问题,既要增强信心、坚定决心,也要保持清醒、保持定力,切实把“稳增长、守底线、惠民生”三件大事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刘长乐 陈岩 邹美玲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来源:郴州市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 #郴州[地点]#【20名#湖南最美中职班主任# 候选人出炉,你会被谁圈粉?为推举出那些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方面最
  • 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看那漫天飘零的花朵在最美丽的时刻凋谢有谁会记得这世界她来过那时陪
  • 她自己作为富二代,也一直很想做点事业出来,第一次创业项目是家开发app的互联网公司,失败,第二次投入了7位数,尝试做自媒体博主,不过她在微博打拼了两三年,没啥火
  • ❽我快要赶不上生活本身的温柔和可爱了#壁纸[超话]#今日份分享可爱的朋友圈文案我是可爱又浪漫的麻烦,想成为你甜蜜的负担。我快要赶不上生活本#高清壁纸无水印##手
  • 2⃣️面诊时告诉医生自己只是来做核酸检测的,辛苦帮忙开单子。但我在进院的时候就填好了医院要求微信扫描填写的人员调查表,并截图。
  • 我以前有的时候会感觉,30岁的自己会慌张,结婚?好像现在这些我都不是太关心了,我比较关心工作、关心奖金、关心我的休息日安排在哪一天,2020年之后,关心疫情,那
  • 为便于考生和组织专业校考的招生学校了解专业统考成绩分布情况,现把专业统考成绩达到校考资格线考生的专业总分五分段统计表进行公布,供考生和招生学校查阅。为便于考生和
  • 其实,清代药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指出:“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每天一点茶知识】到官病倦未尝会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宋] 苏
  • 4.取用为比劫的条件八字中身弱财旺的人,首先得用比劫,因为对付财星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比劫;印星只能视为辅佐比劫的喜神。3.取用为食伤的条件八字中身强,最大的病灶
  • #近藤颂利[超话]# エンタステージ@enterstage_jp:【Interview】劇団Patch、8周年の今『マインド・リマインド~I am…~』井上拓哉
  • 爱你,熙宝宝、每天多爱熙熙一点,今天特别的爱你[给你小心心][给你小心心][给你小心心] #罗云熙[超话]##罗云熙##罗云熙半是蜜糖半是伤##罗云熙心跳源计划
  • 郗鉴看了,觉得这个年轻人洒脱自然,有气度,“正此好”决定将女儿嫁给他,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人称“书圣”的王羲之。我们家的男人汉,真的是个小大人了。
  • 当爸爸没有控制好情绪的时候,柚子妹妹开始关心起来,不断地提供给爸爸解决方案,回家告诉我说:我把爸爸的情绪小怪兽甩一边去了[允悲]情绪调解员上岗就是不一样[耶]当
  • 这是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工程第一阶段的重要项目,是西北民航历史上不停航施工挑战最大、涉及运行程序最复杂的项目。此次完成南飞行区扩建改造,为机场三期后续工程的实施
  • 1月22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试飞工作启动,预计将于今年6月30日前正式通航,投运后,成都将成为我国内地继上海、北京后,第三个建有两座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进入“一
  • 太快乐了,我十五岁时有这么快乐吗。但再见了,我的旧世界,拜拜喔。
  • 不是你过了什么样的生活,就一定幸福,而是你是否懂得每天留一点时间,慢下来,触摸幸福。不是你过了什么样的生活,就一定幸福,而是你是否懂得每天留一点时间,慢下来,触
  • 搬迁期间(8月21日至23日)暂停办公,8月24日开始在新办公地址正常办理审批业务。搬迁期间(8月21日至23日)暂停办公,8月24日开始在新办公地址正常办理审
  • 张廷济《行楷台阁典谟七言联》纸本行楷书 92.6×14.2cm×2 安徽省博物馆藏张廷济(1768-1848)清代金石学家、书法家。 著有《清仪阁题跋》、《桂馨
  • #吴亦凡[超话]# |#吴亦凡代言王者荣耀# |#吴亦凡代言路易威登# “在确定要做的事情上,吴亦凡很少被自身以外的因素影响。”——吴亦凡《时尚COSM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