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烟台速度 凝聚烟台力量 ——烟台抗疫的正向舆论场是怎样炼成的?】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考,烟台交上满意答卷

13天,如何实现从应急到常态化?

政府决策果断,干群同声同气,亮明“烟台态度”

全员核酸检测,迅速扑灭疫情,展现“烟台速度”

强化舆论引导,打击遏制谣言,凝聚“烟台力度”

人人参与防控,全民踊跃支前,触摸“烟台温度”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考。

7月31日晚,烟台市莱山区确诊1例关联南京禄口机场新冠肺炎普通型病例,这是烟台市18个月以来的第一例本土病例,随即全市进入应急处置状态。本轮疫情累计发现确诊病例11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

8月18日18时,烟台市发布最新公告:经综合研判,烟台市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决定,自2021年8月18日18时起,将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区域风险等级由中风险调整为低风险。本轮战疫取得了决定性、阶段性胜利。

紧张的18天,奔跑的18天,烟台经受住了考验,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烟台抗疫答卷。一手抓应急处置,一手抓信息发布和舆情引导,省市统筹、同声同气的烟台态度,快速问责、全员检测的烟台速度,信息发布、打击谣言的烟台力度,踊跃支前、人人参与的烟台温度……万众一心、战胜疫情的正向舆论场跃然网上。

政府决策果断,干群同声同气,亮明“烟台态度”

党和政府强有力的指挥协调,再次体现了我们的制度优势。在首例疫情发生后,省委主要领导和省政府有关负责领导即先后作出批示,省委指挥部派出专家组连夜赶到烟台进行现场指导,烟台市委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主要做好这几项工作:立即对居住小区和相关场所实行封控管理;迅速开展流行病学和活动轨迹调查;立即开展核酸检测;及时报告和发布疫情信息;超前做好应对复杂疫情准备。

在随后几天,随着疫情形势发展,烟台市及时调整应对力度和节奏,第一时间处置有关责任人,第一时间发布确诊病例信息和详细行动轨迹,第一时间启动全员核酸检测,第一时间调整区域风险等级,牢牢把握抗疫主动。

更高的决心,更高的意志,更高的战力。在本轮战疫中,烟台表现出了令人敬佩的政治高度、勇气和执行力。

今春以来,烟台市上下大抓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4月初,市委、市政府召开大会,部署在全市开展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执行能力、锤炼过硬队伍集中行动。全市干部队伍作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宝剑锋从磨砺出,大事难事,正是试金石。在今夏抗疫战场上,市委指挥部号令一出,动若风发,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敢打敢拼,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疫苗的作用功不可没!上半年,烟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接种疫苗工作,截至8月12日24时,烟台市18岁及以上人群第一剂次接种率90.1%,全程接种率79.31%,在这轮疫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从莱山张某的第一个爆点,到开发区华怡美容院的第二个爆点,疫情始终没有“出圈”,没有“溢出”,传播链得到有效遏制,疫情始终在可追溯、可控、可防、可治的范围之内。在8月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领域首席专家、免疫预防管理所所长张丽指出,烟台这次疫情是德尔塔变异株所致,其中1例重症病例仅接种了1剂次新冠疫苗,而全程接种疫苗的病例,其临床症状都比较轻。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疫苗给我们构筑起的防感染、防发病、防传播、防重症和死亡这四重防疫屏障,只靠我们的血肉之躯,恐怕很难抵御这一轮病毒攻势。

全员核酸检测,迅速扑灭疫情,展现“烟台速度”

第一时间发布确诊信息、行动轨迹,第一时间召开发布会,第一时间找出美容院顾客群……第一时间,分秒必争,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全员核酸检测是发现感染者、切断传播链的最有效措施。从8月3日开始,烟台市开启了全员检测工作。48小时完成五个主城区第一轮全员检测采样;72小时,完成所有区市全员检测。5天,完成两轮1300万人的核酸检测,全部为阴性!

这样的检测效率来自于应急保障。去年11月,烟台市委指挥部制定了《烟台市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预案》,按照5日内完成全市700多万人口全员核酸检测标准,储备了核酸采样人员4394人,并全部完成业务培训。储备一批防护服、试剂、耗材及电脑、扫码枪、身份证读卡器、激光打印机、条形码打印机、体温测量仪器等信息化设备。创新研发了全员核酸检测大数据平台,各区市组建了专门的信息通信技术服务团队,并多次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培训和桌面推演。

这样的检测力量来自于省市联动。本次全员核酸检测启动后,省疾控中心派出采样队和3辆核酸检测车支援。青岛、威海、潍坊、淄博、东营、滨州、济南、日照、临沂等地市医疗机构,也对烟台市检测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烟台市卫健委在各区市投入采样人员的基础上,又从市级以上医疗机构抽调1750余名采样人员支援有关区市,同时制定了应急备增计划。

这样的检测质量来自于科学专业。科学防控、科学决策、科学诊疗,是战胜疫情的最有力武器。科学以求真,行政以务实,科学家、医务工作者和行政决策者才能形成最佳战力。本次烟台“战疫”,就打了一场漂亮的科技战。在全员检测环节,什么时候启动、开展几轮、几人一组混采检测?在医院,采用什么手段救治病患,如何减少危重患者,减轻患者病情?做好这些工作,始终遵循科学、尊重专业。移动采样室、10人一组混检法、大数据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一批彰显科技力量的理念、技术、设备,得到充分运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吸取其他城市防疫经验教训,切实做好院感防护和集中检测点的防护,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坚决避免医院和检测点成为病毒扩散源。

这样的检测成绩更来自于群众支持。检测期间,一声令下,全城响应,全民参与,从城市到乡村,从孩童到老人,人们排起了长队,不惧烈日与酷暑,坚决配合全市抗疫大局。从全民接种疫苗,到戴好口罩;从主动居家,到全民检测,步调一致,方向一致,体现了我们患难与共、和衷共济的国民文化传统,体现了烟台市民识大体、顾大局的高度自觉。

10几天来,烟台抗疫战场上的每个人都在奔跑,以分计,以秒计,不舍昼夜,废寝忘食,与病毒赛跑,与时间竞速,护卫健康者,发现感染者,阻断传播链。这样的烟台速度,跑赢了病魔,争取了主动。

强化舆论引导,打击遏制谣言,凝聚“烟台力度”

抗疫大局,舆论引导至关重要。烟台市和山东省几乎每天都有一场发布会。13天内,烟台市召开了9场新闻发布会,及时告诉市民最想知道的,通报最新进展,传递主流声音,确保舆情稳定。发布会外,烟台市疾控中心、烟台市卫健委、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等各新媒体平台也第一时间发布相关信息,形成引导合力。

新闻人也是逆行者!疫情期间,各大媒体派出精兵强将,奔赴一线采访报道,刊发播放大量现场新闻、深度评论,推出一系列图文并茂、音视频结合的融媒作品。一个小小的纸壳可以承载多少重量?记者找到了答案——一个成年人的重量——《烟台抗疫,这一幕破防了!凌晨4点,她蜷缩在储物间的纸箱里睡着了》让多少烟台人泪洒荧屏。

烟台本轮疫情期间,正值奥运。烟台运动健儿取得三金一铜的好成绩,极大鼓舞了烟台市民。孙一文“一剑封喉”,张常鸿“一枪赢天下”,刘诗颖的“一掷定乾坤”,《奥运三冠,鼓舞家乡人民战胜新冠》《“不一样的战场,一样的拼搏”烟台奥运健儿边通达为家乡抗疫加油打气》《奥运争冠,迎战新冠!“赶考”路上,“每个人都了不起”》《烟台奥运健儿话抗疫:齐心协力 一切都会好起来!》《“祝家乡一切安好!”烟台奥运健儿李缘向抗疫一线人员致敬》等评论、新闻、视频刷爆烟台人的朋友圈。

疫情期间,烟台市区镇各级先后发布多篇致市民信、通告文书,情真意切,字斟句酌,每一篇公文都凝聚了心血,掏出了真情。如开发区致市民一封信:“家人们,无常才是人生的常态,经历方懂世间的疾苦。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因为亲情、友情、爱情才会变得格外精彩。”再如龙口市致医护人员:“扶危渡厄,医者担当。你们所站立的位置,就是守护人民健康的防线;你们所展现的形象,就是医务人员最美的姿态。”如芝罘区致隔离观察者:“我们需要无畏的勇士,更需要理性的智者。来到这里集中隔离,服从安排,安心留观,您就是理性的智者!”

这些文书,接地气、冒热气、扬正气,说家常话,唠实在理,有文采有真情,直抵人心、抚慰人心、鼓舞人心,堪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宣传范本。

整个疫情期间,烟台新闻发布和信息披露透明、准确、及时、详实。市民情绪稳定,积极乐观。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上,从烟台到全省乃至全国,网友们普遍肯定烟台防疫工作,“紧张有序,透明高效,讲求科学,烟台市这一波操作666!”“风雨过后见彩虹,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管好自己就是不给别人添乱”……

面对涉疫谣言,烟台公安及时出击,先后依法处理数人,有效维护网络秩序。莱山一男子为自己请假找理由,谎称所在小区有疑似病例,引起不良社会影响,警方迅速处置,对该男子依法拘留。烟台公安和住建局主动作为,迅速辟谣“烟台建设方舱医院”,抢占权威话语权,稳定人心。

人人参与防控,全民踊跃支前,触摸“烟台温度”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赢。

疫情防控是一场阻击战、总体战、人民战争,为了大众,依靠大众,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团结的力量,构建人人参与的防控格局。

半个月来,烟台市广大医护人员、检测人员、人民警察、村居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无数无名英雄,逆行出征,顶烈日、战酷暑,出色完成了全员核酸检测任务和社区防控任务,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典型和感人事迹。他们拼尽了全力,泡白的双手,脸上的压痕,肿胀的双脚,防护衣里拧出的汗水,是他们的军功章!

更多的市民响应政府号召,服从社区封控要求,一声令下,全民“宅家”,不给病毒传播机会,居家就是作贡献。积极参与全员检测,彻夜排队,秩序井然,没有杂音,支持政府,体现了烟台市民高素质,团结力和凝聚力。令人感动的“支前”暖新闻不断传来:各种各样的慰问品一车车送到一线;市民熬制绿豆汤给一线人员解暑;老人做完检测留下200元钱给工作人员“买水喝”……一幕幕感人画面,构筑起重现当年小推车支前场面的烟台“战疫”图景。

烟台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每临大事有静气,每临大事民心齐。在这样一场“战疫”中,烟台人表现出了坚如磐石的团结。

经此一战,烟台蜕变。

从去年底以来整治非煤矿山,狠抓安全生产,到今夏的疫情阻击战,烟台人这大半年走得异常艰辛,却无比坚定。我们相信,走过这场磨砺的烟台,必定更美丽、更强大。祝愿烟台,V型翻转,向上、更向上!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冯炜程 王亮 臧海平)

【天津:科技创新,未来重点在哪里?】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创新发展,始终是天津发力的重点。市领导近期先后到市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天津鲲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等地调研,就加大科技自主创新、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培育做强产业链等听取意见,了解企业需求,向相关部门提出工作要求。

图片

在位于滨海高新区的天津鲲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市领导再次强调,大力实施制造业立市战略,聚焦人工智能、信创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着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同在这一周,《天津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外发布。两万六千多字,全面描绘未来五年天津科技创新蓝图。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家“十四五”规划对科技创新给予空前重视,首次专章部署科技创新,并摆在各项规划任务首位。

对于天津来说,科技创新更是关系到城市发展命运。天津资源禀赋决定,未来要靠实体经济、靠制造业立市。制造业的兴衰成败,很大程度上要靠科技创新。没有科技创新,或者科技创新活力不足,产业转型升级便难以实现,未来新的城市竞争力便难以形成,“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等目标便会难以企及。

《规划》充分体现了近年来天津找准自身定位、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津报观察”选取三个角度,带您一窥天津“十四五”科技创新的发力方向和重要抓手。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城市,天津工业产业门类齐全,把技术创新“图纸”转化为现实的工业制成品,是天津的优势。在京津产业协作中,天津作为“成果转化基地”的特点,近年来表现得尤为明显。发挥传统优势,进一步做强实业,做强工业,是天津发力方向。

国家赋予天津的“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功能定位,也使得天津必须在工业制造方面发挥优势,锻造长板,打造若干优势产业。《规划》突出强调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紧密融合,强调“以用立业”。用一句天津经常说的话讲,即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

比如,《规划》提出,天津着力推动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车、新材料、航空航天、现代服务业等8个大类。如果对照《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天津重点构建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除不属于制造业的现代服务业,其他领域是存在广泛对应关系的。制造业重点发展哪些方面,科技创新就在哪些方面重点推进。

产业的发展,说到底需要依靠企业的力量。《规划》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重大科研项目。

科技创新成果,如果只是束之高阁,那便是巨大的浪费。《规划》提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及支撑体系建设,加强大学科技园、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等成果转化产业化载体建设,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完善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打通成果转化中的堵点难点,推动技术要素市场化流动等。

这些努力,正是要尽可能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天津实体经济发展。可以说,务实、求效是天津推进科技创新的鲜明特点。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天津强调“以用立业”,不代表对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重视。相反,随着产业科技含量的提升,“卡脖子”问题凸显,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已成共识。天津也一再强调,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在围绕产业链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在积极部署重点领域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实现“从0到1”的突破。

《规划》指出,强化科技前沿基础研究布局,优化基础研究发展机制和环境,支持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的科学问题和前沿技术研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聚焦基础研究的优势学科、优势领域、优势团队,自主布局基础研究。围绕本市重点产业技术创新的基础需求,加快推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为产业技术进步提供源动力。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开展面向产业需求的应用基础研究。

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尤其需要发挥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的引擎带动作用。实践表明,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是高科技人才的引力场,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的策源地,也是新兴产业的摇篮。

《规划》强调,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实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突破“卡脖子”技术的源头和底层理论。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挥重大创新平台“筑巢引凤”作用,聚集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

图片
(由天津大学牵头建设的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功能最强的重大工程抗震模拟研究设施,吸引全球优秀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来这里共同工作。)

目前,天津正在建设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平台。积极争取创建合成生物、新能源转化与存储、功能晶体材料与器件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手性科学中心。加快建设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推进创建国家先进操作系统制造业创新中心,积极共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国家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等。

《规划》中,关于筹划已久的重头戏——海河实验室,发展方向更加清晰:“高标准筹建海河实验室,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海河实验室,并根据国家实验室布局情况和实际工作进行推动。”

根据《规划》,筹建中的海河实验室,研究方向包括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自主可控信息系统〔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信创)〕、合成生物学、现代中医药、细胞生态等5个重点领域,可以说集结了天津科技创新的优势,也与天津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高度一致。

天津对建设海河实验室一直很重视。今年6月,市政府曾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该实验室筹备工作。要求成立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政策文件和建设方案,全力推动实验室建设。会上,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和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等都作了发言。

——积极融入京津冀科技创新体系。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下,天津推进科技创新,需要充分利用三地科技、人才、资本、产业等优势资源,在区域分工协作的大系统中去谋划。

《规划》强调,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融入京津冀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建设区域创新网络,推动区域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融入京津冀科技创新体系,具体包括积极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雄安新区创新发展,共建国家创新基础设施和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共建一批产业技术联盟、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承接北京基础研究和原创成果在本市应用转化。推动京津冀高校院所、创新型领军企业优化整合创新资源,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共建创新型产业集群等。

推动建设区域创新网络,具体包括与北京市、河北省技术转移机构实现互联互通,吸引国家级大院大所高水平成果来津转化,推动技术要素跨区域融通合作。积极融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带动产学研用各类创新主体的跨区域跨领域协作攻关。

《规划》也强调,推动区域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围绕“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推动从北京中关村到天津滨海沿线各区形成布局合理、要素密集、环境卓越、活力强劲的科技创新发展带,加快高校和科技园等重要节点的创新发展,建设京津协同创新中心,支持东丽、津南、北辰、静海等区打造京津微创新中心。深化“通武廊”科技合作。推动北京、天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联动发展。

《规划》中明确的我市“京津冀协同创新中心”,包括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京津冀特色“细胞谷”、北辰京津医药谷。

《规划》也明确,天津“十四五”要打造一批有主题有灵魂的创新标志区,包括中国信创谷、生物制造谷、北方声谷、氢能小镇、中医药谷、先进计算大数据创新集聚区、智慧城市国家级标杆区、海洋科技创新集聚区、设计之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这些创新标志区,也为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载体空间。

整体来看,“十四五”天津科技创新将紧密结合天津实际,围绕天津产业发展战略进行布局,有针对性地推动基础应用研究,强调开放协同,以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塑造城市发展新优势。

来源:津云·津报观察工作室

【天津:科技创新,未来重点在哪里? 】

围绕天津产业发展战略进行布局,有针对性地推动基础应用研究。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创新发展,始终是天津发力的重点。市领导近期先后到市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天津鲲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等地调研,就加大科技自主创新、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培育做强产业链等听取意见,了解企业需求,向相关部门提出工作要求。

在位于滨海高新区的天津鲲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市领导再次强调,大力实施制造业立市战略,聚焦人工智能、信创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着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同在这一周,《天津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外发布。两万六千多字,全面描绘未来五年天津科技创新蓝图。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家“十四五”规划对科技创新给予空前重视,首次专章部署科技创新,并摆在各项规划任务首位。

对于天津来说,科技创新更是关系到城市发展命运。天津资源禀赋决定,未来要靠实体经济、靠制造业立市。制造业的兴衰成败,很大程度上要靠科技创新。没有科技创新,或者科技创新活力不足,产业转型升级便难以实现,未来新的城市竞争力便难以形成,“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等目标便会难以企及。

《规划》充分体现了近年来天津找准自身定位、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津报观察”选取三个角度,带您一窥天津“十四五”科技创新的发力方向和重要抓手。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城市,天津工业产业门类齐全,把技术创新“图纸”转化为现实的工业制成品,是天津的优势。在京津产业协作中,天津作为“成果转化基地”的特点,近年来表现得尤为明显。发挥传统优势,进一步做强实业,做强工业,是天津发力方向。

国家赋予天津的“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功能定位,也使得天津必须在工业制造方面发挥优势,锻造长板,打造若干优势产业。《规划》突出强调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紧密融合,强调“以用立业”。用一句天津经常说的话讲,即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产业链、创新链“双链融合”。

比如,《规划》提出,天津着力推动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车、新材料、航空航天、现代服务业等8个大类。如果对照《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天津重点构建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除不属于制造业的现代服务业,其他领域是存在广泛对应关系的。制造业重点发展哪些方面,科技创新就在哪些方面重点推进。

产业的发展,说到底需要依靠企业的力量。《规划》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重大科研项目。

科技创新成果,如果只是束之高阁,那便是巨大的浪费。《规划》提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及支撑体系建设,加强大学科技园、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等成果转化产业化载体建设,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完善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打通成果转化中的堵点难点,推动技术要素市场化流动等。

这些努力,正是要尽可能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天津实体经济发展。可以说,务实、求效是天津推进科技创新的鲜明特点。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天津强调“以用立业”,不代表对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重视。相反,随着产业科技含量的提升,“卡脖子”问题凸显,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已成共识。天津也一再强调,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在围绕产业链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在积极部署重点领域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实现“从0到1”的突破。

《规划》指出,强化科技前沿基础研究布局,优化基础研究发展机制和环境,支持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的科学问题和前沿技术研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聚焦基础研究的优势学科、优势领域、优势团队,自主布局基础研究。围绕本市重点产业技术创新的基础需求,加快推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为产业技术进步提供源动力。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开展面向产业需求的应用基础研究。

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尤其需要发挥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的引擎带动作用。实践表明,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是高科技人才的引力场,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的策源地,也是新兴产业的摇篮。

《规划》强调,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实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突破“卡脖子”技术的源头和底层理论。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挥重大创新平台“筑巢引凤”作用,聚集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

(由天津大学牵头建设的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功能最强的重大工程抗震模拟研究设施,吸引全球优秀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来这里共同工作。)

目前,天津正在建设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平台。积极争取创建合成生物、新能源转化与存储、功能晶体材料与器件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手性科学中心。加快建设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推进创建国家先进操作系统制造业创新中心,积极共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国家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等。

《规划》中,关于筹划已久的重头戏——海河实验室,发展方向更加清晰:“高标准筹建海河实验室,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海河实验室,并根据国家实验室布局情况和实际工作进行推动。”

根据《规划》,筹建中的海河实验室,研究方向包括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自主可控信息系统〔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信创)〕、合成生物学、现代中医药、细胞生态等5个重点领域,可以说集结了天津科技创新的优势,也与天津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高度一致。

天津对建设海河实验室一直很重视。今年6月,市政府曾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该实验室筹备工作。要求成立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政策文件和建设方案,全力推动实验室建设。会上,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和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等都作了发言。

——积极融入京津冀科技创新体系。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下,天津推进科技创新,需要充分利用三地科技、人才、资本、产业等优势资源,在区域分工协作的大系统中去谋划。

《规划》强调,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融入京津冀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建设区域创新网络,推动区域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融入京津冀科技创新体系,具体包括积极融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雄安新区创新发展,共建国家创新基础设施和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共建一批产业技术联盟、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承接北京基础研究和原创成果在本市应用转化。推动京津冀高校院所、创新型领军企业优化整合创新资源,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共建创新型产业集群等。

推动建设区域创新网络,具体包括与北京市、河北省技术转移机构实现互联互通,吸引国家级大院大所高水平成果来津转化,推动技术要素跨区域融通合作。积极融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带动产学研用各类创新主体的跨区域跨领域协作攻关。

《规划》也强调,推动区域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围绕“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推动从北京中关村到天津滨海沿线各区形成布局合理、要素密集、环境卓越、活力强劲的科技创新发展带,加快高校和科技园等重要节点的创新发展,建设京津协同创新中心,支持东丽、津南、北辰、静海等区打造京津微创新中心。深化“通武廊”科技合作。推动北京、天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联动发展。

《规划》中明确的我市“京津冀协同创新中心”,包括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京津冀特色“细胞谷”、北辰京津医药谷。

《规划》也明确,天津“十四五”要打造一批有主题有灵魂的创新标志区,包括中国信创谷、生物制造谷、北方声谷、氢能小镇、中医药谷、先进计算大数据创新集聚区、智慧城市国家级标杆区、海洋科技创新集聚区、设计之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这些创新标志区,也为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载体空间。

整体来看,“十四五”天津科技创新将紧密结合天津实际,围绕天津产业发展战略进行布局,有针对性地推动基础应用研究,强调开放协同,以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塑造城市发展新优势。

来源:天津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佛陀告诉大众:“当时的年少比丘就是今日的均提沙弥,由于恶言果报,五百世常受狗身;也因出家持戒清净的功德,得以见佛,而后凭精进努力悟道证果。」 佛陀告诉大众:「
  • 在专业的相声表演中,杨九郎算作是捧哏的,不过表演很卖力,该出风头的时候出,不该出的时候就会让张云雷独自发光。同时照片也说明于谦家庭也不错,虽然出生在贫穷的年代,
  • 报告显示,4月份,受重点监测的67个城市新房在线均价为每平方米16192元,下跌0.55%。报告显示,4月份,受重点监测的67个城市新房在线均价为每平方米161
  • ”——李白《白田马上闻莺》黄莺、桑树、蚕,本是三个互不相关的事物,却在李白的笔下互相承接,浑然一体,寄托了他浪迹江湖、一事无成的悲哀。十年期间,他以安陆为中心,
  • ——沈复《浮生六记》【两段超美回复】一、落花与我立黄昏,不必问我粥可温,何须良人共熄灯,一人就可书半生,有人陪我夜仍深,不如独自美酒吞,不曾去流相思泪,可却梦她
  • via.三亚日报更懂零售行业know-how,百胜软件“价值交付”持续升级当前,零售行业正在经历深度而全面的数字化变革,为践行“成就智慧品牌”使命,百胜软件高度
  • 相信我吧,朋友们,未来短线会越来越卷,追踪具备牛股基因的票才是光明正途,不要再被搏杀似的短线给弄残了。这符合我之前的拉升前的下蹲吗?
  • “你的脸毁了,那可是一辈子的事情”“我爱他,希望也是一辈子”“八十年是一生,十八年也是一生,只要跟你认认真真的爱过,一刻就是一生”“靖仇,告诉我,在你的人生中什
  • ”国网天津电力公司副总经理陈竟成说,“1到2月急剧上行,显示的是年初天津坚决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首战奥密克戎取得胜利后经济快速复苏的状态,后面缓慢跌落,到昂
  • 但是她没有想过,自己能力不够,没有我和我父母的收入,她可能只能嫁个普通门当户对的带娃做家务,2万收入在上海只能买个郊区房天天挤地铁三个小时或者市区老破小,小孩根
  • 面对难题,区人社局迎难而上,逆风而行,组建一支30人的党员突击队,按照 “圈住、封死、捞净、扑灭”的目标要求,细化从严管控措施,防范内外各类风险,做好居民和特殊
  • 在《北斗经》中,将每个星君尊号、七元真君圣号,皆列于其中,若能常诵此经,便可得星君守护,化解二十四厄难,延福增寿,还得真仙之果,可谓是功德殊胜也。可见,《北斗经
  • 17.我本是于你袖口取暖的晚星,抖落间却无意挟了满身春风。在冬至这天,慢下脚步吧,细细品味生活。
  • 卯木遇到丑土,丑是金库,内藏辛金,至阴至寒,卯木见到丑土,丑中辛金会克卯木,且丑中无阳气,不仅会让卯木腐乱掉,还会使卯木更加寒湿,卯木是不喜欢见到丑土的,当
  • 能治疗耳螨写入产品说明书的是爱沃克D.基本上所有产品都提到6-9周内的幼犬/猫不能使用以下驱虫产品驱虫药中的成分如非泼罗尼,甲氧普烯,阿福拉纳,塞拉菌素,吡虫啉
  • #李辰轩[超话]# 最近总有说我俩吵架了,我俩闹别扭了… 在网络上一点小事就会被无限放大,哪有舌头不碰牙的… 我吃饭还咬舌头呢。我和婆婆说等你来了我带你溜达✌
  • 那天突然想抽感情牌,抽完之后感觉人也释怀了很多吧,我发现这么多年我一直在纠结一方面是因为确实是很受伤,另一方面是因为一直在懊恼自己怎么会这样,应该狠狠报复他。老
  • 在慈善中国平台,记者查询到确实有该旧衣回收公益项目,当记者进一步询问个人或企业能否直接使用印有该公益项目的回收箱时,对方没有明确回复。”7月10日下午,每日经济
  • ”市民吴先生昨日致电泉州晚报社24小时热线96339反映称,他们家所在的中联华庭小区,唯一的消防通道成了建筑垃圾堆放场所,还有各种废品,生命通道形同虚设,期待有
  • 我不敢让自己孤身一人,我总想有一个亲密关系的人来保护我,这样我才有底气,我才能在自己受伤害的时确信,有人会关心我的情况。身边有人便是有这样的毛病,总是会高估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