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问玉”】今年春节期间,山东博物馆推出了“玉润生香——馆藏玉器精品展”,希望把“最雅的玉”展现给大家。展览自1月30日开幕以来,观者踊跃。人们喜欢玉和玉器,不仅仅是爱其美,重其雅,更敬其精神。
  与玉有关的字很多,古人创造出琼、瑶、环、翠、琮、珏、珩、玫、玮、玢、珑、珲、琬等字,用来标识各种各样的美玉。无论古今,很多人取名时,也都喜欢选这些字,用以寄寓美好愿望和情感。
  按照著名科普作家于元的说法,“玉来自地下几十千米深处的高温岩浆,这些高温岩浆从地下沿着裂缝涌到地球表面,冷却后形成坚硬的石头。”是不是这些石头都是玉呢?显然不是。于元介绍,“只有某些元素缓慢地结晶,才能形成坚硬的玉或者宝石。”而玉和宝石也并非相同的概念,一粒宝石通常取自一个单独晶体,玉则是由多晶体组成。
  人类对玉的认识也有一个历史的过程。李栋、高震编著的《走进山东博物馆:齐风鲁韵》一书中介绍,早期人类并未大规模加工和使用玉器。迄今所知我国玉器的最初萌芽,是距今70万至20万年前的“北京人”用水晶制作的工具。不过,在整个旧石器时代,人类对玉石的加工和使用更多的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在新石器时代,只有氏族公社内部的上层重要人物、氏族首领或宗教领袖才能拥有玉器这种高级的玉制品。“随着史前社会历史的发展,尤其是社会分层的日趋明显,玉器逐渐成为财富、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具有了礼器的功能。”
  到春秋时期,“以玉比德”的思想逐渐兴起,玉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道德伦理内涵。《孔子家语》中,专门有《问玉》一章,其中第一部分,记载了子贡问玉一事。子贡对“君子贵玉而贱珉”不解,于是请教孔子,这是否因为玉少而珉多导致的呢?珉,是一种似玉的石头。对于子贡的疑问,孔子给予了详细解释:“非为玉之寡故贵之,珉之多故贱之。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而长,其终则诎然,乐矣;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珪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对于孔子的这段话,曲阜师范大学教授杨朝明、宋立林主编的《孔子家语通解》中这样解释,“不是因为玉少的缘故而把玉看得尊贵,珉多的缘故而把珉看得轻贱。以前,君子将美德比作玉:玉温和柔润而有光泽,像仁;细致精密而坚实,像智;有棱角而不伤人,像义;悬垂下坠,像礼;敲打它,发出清脆悠扬的声音,结束时戛然而止,像乐;玉的斑点不掩盖玉的光彩,玉的光彩不掩盖玉的斑点,像忠;玉的颜色晶莹剔透,通达于四方,像信;光气如同白色长虹,像天;精气呈现于山川之间,像地;玉做的珪璋不需凭借他物而单独送达主君,像德;玉是天下所尊贵的,像道。《诗》说:‘想念我那夫君,他温和柔润,如玉一般。’所以君子以玉为贵。”
  两位学者进一步解读,在这段回答中,孔子认为,之所以“君子贵玉而贱珉”,是由于玉可象征美德,“在这里,孔子向我们展现了时人对于美德的理解。按照孔子的解释,美德具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个范畴,对这十一个范畴,孔子的理解可谓层层深入,由仁、智、礼、乐、忠、信推及天、地,进而归结为德、道。孔子将形象比喻与抽象思辨完美地结合起来,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思想作为精神内核,支撑起中国人的爱玉之风。在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或者品鉴人物,人们也常借“玉”来表达。比如描写男子帅气,常用“玉树临风”来形容。《世说新语》中记载谢安的一则趣事,谢安向众子侄发问:后辈们又不参与政事之类,为什么还要拼命把他们培养得非常优秀?正当大家不知道怎么应对时,谢玄回答了一句话:“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意思是说,就像那些芝兰玉树一样,大家都希望生长在自家庭院里啊。在这里,“玉树”显然就是优秀的代名词。“竹林七贤”中的两位也有个小故事,山涛形容嵇康醉态时,称其“傀俄若玉山之将崩”。醉态一定不美,但用上“玉山”一词,则不仅让人没有了不美的联想,反而瞬间觉得有了风神潇洒之感。描写女子呢?则常以“亭亭玉立”来描述,一看到这个词,不由自主就会想象出那种“出挑”之美。此外,喻人品行清白,常说“冰清玉洁”“守身如玉”。赞人义气刚烈,常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惜乎好的坏的一起毁掉,则用“玉石俱焚”。感叹化敌为友,常概括为“化干戈为玉帛”。看看这些,无不与玉有关,而又无不与美善有关,无怪乎古往今来大家都喜欢玉了。
  在这一过程中,还有一个特殊之处,我们的祖先早早注意到玉的保健医疗功能,或琢磨成精美的玉饰佩戴在身上,或制作成玉枕等日常使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很重视“食玉”的疗法,也就是通过吃玉来治病。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服食玉屑可以“除胃中热,喘息烦满,止渴,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轻身长年”“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滋养五脏,止烦躁”,书中还记录了很多处方及服用方法。不过,这些食玉的方子,今天似乎已经很少听说有人使用了。
  源远流长的玉文化,成为中华文化鲜明的标识之一。至今,玉不仅是一个重要文化符号,而且依然是一个重要文化载体,不断传承和丰富着中华玉文化。在对待玉的态度和观点上,其实也非常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浪漫色彩。显然,正是人们把每一块玉、每一件玉器都看成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生命体,才能在与玉的深度对话与交流中,在与玉的生命节律的高度契合中,使玉文化逐渐丰富和发展起来。以玉为友,与之切磋,为之琢磨,体会“以玉比德”的文化精神,感悟刚柔相济、动静相宜的处世之道。善于“问玉”,不断追求“缀玉联珠”的文章之美,勤于“比德”,终能实现“白玉无瑕”的品质之美。(大众日报)

【美的浪漫与风骨】春节假期,有很多事件很多话题与往年大不相同,比如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比如春晚的舞蹈节目《只此青绿》,美不胜收,占尽风流,它们对中华文化的阐释与表达,值得回味,引人遐想。
  冬奥会开幕式赢得一致称赞,不少人感慨“欠张导一张电影票”。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狙击手》春节期间上映,与同期上映的几部影片比较,票房一般。很多网友觉得,《狙击手》拍得很不错,但票房之所以不理想,主要还是因为张导忙着冬奥会开幕式,没时间给影片宣传,没形成足够的热度和关注度,所以,既然张导给大家创作出一场这么好的开幕式,又没有其他办法表达一下感谢,怎能不去影院表达一下对张导的支持!
  冬奥会开幕式构思之巧,令人惊叹,尤其是高科技加持,营造出梦幻般的场景。立春的一丛新绿,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浪漫,无不给人刻骨铭心的记忆。张艺谋说,整个开幕式就讲了一句话,“全世界不同的雪花汇聚在北京,成为一朵人类共同的雪花。”这个雪花,既是故事的载体,也是故事的灵魂。在整个开幕式过程中,雪花一直在场内飘舞,故事就在这样的场景中,从不同角度徐徐展开。
  当然,这个故事也与以往大不一样,立意更高,境界更远,渲染出大气象,彰显着大格局。仪式前的表演《一起向未来》,属于开门见山的点题之作。这个节目的标题看似少一个主语,其实指代清清楚楚,是谁一起向未来呢?自然是我们,是大家。这个开幕式正是告诉大家,“我们一起向未来”。对此,张艺谋有清晰的阐释。他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不再像过去那样谈五千年我们还有强烈的愿望,说我们有很多家底,向世界介绍自己。但这次我们大声地说出“我们”,就是全世界人类。开幕式不再只为我去表演,而是为了你去表演,为了大家去表演,文化自信就表现在这方面。
  开幕式还有一个节目《雪花》,几百个孩子举着“和平鸽”,与雪花一起自由飞翔。张艺谋用极唯美的语言描述这个节目,“孩子们像雪花一样璀璨,像星空一样自由,在全场跳来跳去,像打雪仗一样玩耍。看着万千雪花、万千星空绽放,你会觉得很浪漫。”张艺谋说:这样的表现都是没有过的。过去我们不来几百个人排个队,整齐划一,好像都会说“演得不好”。现在,我们敢这样想,敢这样表现,不怕别人说,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我们认为会感动人。这确实是我的心路历程,坦率地说,在我身上就体现了文化自信。
  如果说,张艺谋对开幕式整体创意的阐释与点评,是一种特别持重、特别理性的表达,那么在谈《雪花》时,对自己心迹的坦露,则是一种非常亲切、非常感性的呈现。无论是感情还是理性,都透露着真诚与真实。对艺术家来说,这种真诚与真实能够让他们卸下自己戴在身上的“枷锁”,丢掉“为文而造情”的矫情,进入“为情而造文”的理想状态中。在这种状态下创作,才能让作品如“烟霭天成,不劳于妆点,荣华格定,无待于裁熔”,有一种天生丽质之美。
  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今年春晚的舞蹈节目《只此青绿》,好多人直言被“美哭了”。在微博上,多个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接着,又是一拨全网挑战“青绿腰”的热潮。这个节目何以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当然首先还是构思之巧与惊艳之美。同时,主创人员在充分自由与高度自信的状态下,以舞绘形,以舞凝神,以舞写意,让作品呈现出丰厚的文化意蕴与高远的艺术意境。
  舞蹈《只此青绿》并非专门为春晚创作的一个作品,只是择取了大型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小小一部分。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由故宫博物院、东方演艺集团等联合打造,创作灵感来源于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名作《千里江山图》,主创团队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终于把这部作品呈现在舞台上。去年底,《只此青绿》曾经在济南的山东省会大剧院、青岛的青岛大剧院分别演出两场,观众反响热烈。虽然看过的都说好,遗憾的是,看过的人总体不算多,《只此青绿》还显得有些“小众”。直到这届春晚,短短几分钟的亮相,犹如惊鸿一瞥,终于爆红。
  山水画《千里江山图》,本身就有很强的传奇色彩。这是王希孟的唯一一件作品,创作这幅画时王希孟才18岁,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关于王希孟以及这幅画的信息不多,而且只是来源于蔡京在画上的简单题跋。按蔡京题跋中的说法,王希孟曾得到宋徽宗赵佶的亲自指点,“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这些内容还是相当可信的。其一,宋徽宗在书画方面造诣颇深,亲自主持画院,经常对画家进行指点,而且见解都极精到。据史载,他曾召集一众画家画荔枝孔雀图,众人所画孔雀登藤墩时皆先举右脚,他看后以为“未也”。众画家都非常惊讶,但实在弄不清楚到底哪里不对。宋徽宗这才告诉大家:“孔雀升高,必先举左。”从这个故事可推知,宋徽宗曾经亲自指点过王希孟,是非常可信的。其二,宋徽宗论画强调法度,要点之一就是要求形似。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在艺术特征上也非常符合这一点。整幅画的构图经营,无论江河山川还是亭台人物,造型与比例都非常严谨,这大概也与遵从宋徽宗的要求大有关系。
  从传播角度来说,这些传奇元素无疑是很大的卖点。但是,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创作,显然并没过度渲染这种传奇色彩,而是把重点放在艺术品性上。一幅画,一台舞剧,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的艺术语言不同,表达方式不同,但艺术意境是相通的。在画与舞之间,艺术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最终达到形神一体,情景交融。《只此青绿》搬上舞台后,更打动人最感染人的地方,确实也并非其传奇色彩,而正是画与舞中体现出来的那种意境之清正与雅致之美。
  在文化意义上的深度思考与挖掘,又使作品的品质获得超越性提升。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来济南演出时,导演韩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这部作品以美的方式传递东方气质、中华美学的概念,作品的形式也是内容的一部分,欣赏这部作品时,如果是一位传统文化爱好者,或者非常喜欢古诗词的话,可能会在看到某些画面的时候,脑海中不断跳出一些热爱的诗词片段,也就是说,“观剧的同时,你的内心深处会生发很多内容,我觉得这会与你以往关于其他传统文化的爱好一下子契合、连贯起来,可能也是这个戏最大的力量。”张艺谋在谈到冬奥会开幕式时也说,“一朵雪花”“和平鸽”的故事,其实源自关于文化自信等内容很深的思考。思考不再去“秀肌肉”,不再去炫技,不仅仅局限于好不好看,而要去想什么东西最能打动人,什么东西最能真实地反映中国人的情怀,反映我们所有的一切,也包括我们的美学理念。
  无论是冬奥会开幕式,还是《只此青绿》,包括《千里江山图》在内,这些作品让人回味的,还是其中的文化底蕴。正是这种底蕴的滋润,让作品情感丰盈,风清骨峻,既展现出动人的美,又具有感人的温度。(大众日报)

#【天气资讯】#二十四节气:流淌在每个中国人基因里的文化自信

中国天气网讯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中,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与古诗词、古谚语融为一体,将神州大地的锦绣山河与冰雪健儿的飒爽英姿次第呈现,让网友惊呼“每一帧都是壁纸”,将“中国式浪漫”传递给全世界。这些诗词、谚语分别出自何处?二十四节气有着怎样的文化意义?

诗词歌赋+传统历法=最中国的倒计时!

2月4日,中国立春之日。当天晚上,北京2022年冬奥会盛大启幕,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作为倒计时,从“雨水”开始,节气流转,到“立春”落定,并与古诗词、古谚语融为一体。这样别出心裁的倒计时设计,不仅巧妙地呼应了今年是第二十四届冬奥会,更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美学完美地结合起来,展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中国天气网对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首席专家、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副院长 、CCTV新闻联播天气预报(首位)主播宋英杰进行了专访,诠释了这些节气经典诗词背后的气候特征和文化寓意。

雨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语出唐代诗人杜甫《春夜喜雨》。雨水节气是降雨概率开始高于降雪概率的时令,渐渐进入初雨时节和“可耕之候”。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

惊蛰:春雷响,万物长。

这句民间谚语讲述的是仲春时节,南方部分地区春雷阵阵、万物复苏。当然,真正使蛰伏冬眠动物苏醒的,不是有声的惊雷,而是无声的回暖。

春分: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出自清代袁枚的《春风》。春风如同我们翘首盼望已久的贵客,春风送暖,万物复苏,春天里的万物繁盛如同来自“贵人”相助,这“贵人”,便是春风。春风,是诗人心目中万物萌生背后的“动力学”。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出自唐代诗人杜牧《清明》,它几乎是人们心目中清明的“代言”诗。新绿时候,绵雨沾衣,正是南方地区的气候常态。
谷雨:风吹雨洗一城花。

该句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其一》。“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在飞花落絮的阳春时节,人们陶醉于酒香、茶香与诗香之中。

立夏: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出自明代高濂撰《遵生八笺》,“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意为在初夏时节,天之气与地之气有了亲密的互动,于是万物勃发。

小满: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元代吴澄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意指此时农作物的谷穗的籽粒未满但将满,麦秋将至,夏收在望。

芒种: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出自宋代诗人陆游诗作《时雨》,“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这首诗生动地诠释了夏收与夏种的快速切换,“小满赶天,芒种赶刻”的繁忙,以及麦收后人们的自我犒赏与欢愉。

夏至: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诗作《夏至避暑北池》。在暑热始盛的夏至与小暑交替的时节,正是荷花开放的物候期,竹与荷给了人们清凉的意境。

小暑: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诗作《夏日南亭怀辛大》。写“荷”以气,写竹以“响”,人们在荷风与竹露所赋予的香气与清响中,品味夏日的清幽。

大暑: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出自唐代元稹《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溽热时节,“腐草为萤”,人们享受着有明月和萤火的盛夏夕凉。

立秋: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出自唐朝诗人杜牧《七夕》。人们期待着新秋“凉风有信”,在立秋与七夕叠合的时节,仰望星空,心念神游。

处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出自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就自然气候而言,处暑是暑热止息的时节;就农事物候而言,处暑是禾谷黄熟的时节。正所谓“处暑立年景”,春种之粟,终于变成了秋熟之谷。

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月夜忆舍弟》。在依旧昼热的仲秋时节,夜晚玉露生凉,于是催生乡愁。

二十四节气:既有“国际范” 又能“接地气”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应用实践。

宋英杰以专家身份参与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相关策划会,他在接受专访时说,“二十四节气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玄学,是具有科学品质的文化智慧。它拥有超越国界的节气文化圈,某些节气甚至是全球通用语言。我们在国际场合聊天,聊节气往往像是聊天气一样的‘破冰’话题。”天人合一的理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探求自然规律的科学精神,在二十四节气上得到了集中体现。

与此同时,二十四节气又有着亲民鲜活的一面。宋英杰说,很多民间歌谣、谚语朗朗上口,各个节气应该吃什么,应该种什么,应该看什么,应该注意什么都囊括在二十四节气中。正如其所言,“二十四节气充盈着科学的雨露,洋溢着文化的馨香。既在我们的居家日常,也是我们的诗和远方。它既是特别亲民的科学,又是特别家常的文化。”

“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为了更好地建设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气象局的指导下,2019年6月27日,由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与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正式成立。

宋英杰同时也是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副院长,他认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根据太阳周年认知天气、气候、物候的规律和变化所形成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应用体系,早已浸入到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近年来,围绕“二十四节气”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院开展了一系列基础研究、应用与传播,积极促进气候和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与“二十四节气”文化的融合,促进了自然科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传承与发展。

从专门成立研究院对二十四节气做专项研究和文化传播到惊艳亮相2022年北京冬奥会,从人类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到老百姓的居家日常,二十四节气凝结着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优秀文化承载的不仅是祖先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更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二十四节气,体现的是一种深沉的文化自信。“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二十四节气,具有严谨的科学品质、深邃的文化内涵、悠久的历史积淀,我们对此,始终附随着温情与敬意。(图片源自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直播信号。)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个公众号是大一那会他在朋友圈分享过某一篇推文带着想跟他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于是也点进去关注了直到后来很长时间我的微信朋友列表里也只有我跟他一人关注了这个公众号(
  • #大祯和小凯的日记本# 《七个月快乐~宝贝❤️》GK20221006七个月啦~嘻嘻,宝贝晚上突然惊讶的和我说到,嘻嘻~好快呀我爱你哦~我的公主。喀山红宝石 ❤️
  • 希望有善良的朋友可以让这只努力的小流浪的世界变得美好和温暖,给她一个能够遮风挡雨四季有爱的家!李乘德先祝福Liam生日快乐,称孩子健康快乐是所有父母的心愿,没有
  • 同时也衍生出了一个0成本创业的模式,那就是带货团长。同时也衍生出了一个0成本创业的模式,那就是带货团长。
  • ”又发愿:“我命终之 后,身体火花出的舍利哪怕是只有白芥子那么大,只要在摩尼宝藏御花园中建一大舍利塔,让那些礼拜供养见闻随喜的众生命终之后都得以生天,发菩提心,
  • 天冷了,人体的某些部分在稍息时也会“热胀冷缩”不过立正时绝对仍然棒棒哒!打卡洗了澡的猫猫都是香喷喷的眨个小眼睛 就要过年啦~在这个紧张的气氛下 年都变得不太红火
  • 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增石油汽油相关企业4.68万家,同比减少5.65%。2019年我国新增石油汽油相关企业8.61万家,同比增长28.67%。
  • 有些人一生出来就骨子里坏坏的,不是家长教育不教育的问题,他天生就爱这样子使坏,不然现在这个社会有一些人活成了爱狗人士,有些人活成了虐狗人士,有些人活成了诈骗犯,
  • 4、城镇规划与管理城市规划需要大量的地理位置信息,利用无人机对指定区域现场进行外业实时数据采集,并将采集回的数据导入至处理软件,软件处理后输出正射影像图或实景三
  • #扬帆计划[超话]#[羞嗒嗒]#扬帆计划在江西# [心]#扬帆学校反馈#为了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引导我校少年儿童厚植爱党爱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薪火
  • 所以,家长对于老师的要求是没有防御心理的阶段,只有一次再次交集的人和事,虽然大多数都是这样,但其实每个家庭都在慢慢地永久缺失了教育孩子正直和要快乐的那部分。没错
  • 我又来记录废话日常了(自娱自乐)P1早茶还是当地的正宗,难为大哥为了陪我吃早茶和牛蛙,自己吃炒饭,还得把里面的腊肉腊肠挑给我吃P2出发前自己做的菠萝派呀,为了照
  • 二十三岁的王俊凯一定会超过二十二岁的王俊凯,他会带着我们看向更远的风景,也会简单快乐的告诉我们:我永远相信光,还会向我们说宇宙中的奥秘有多神奇。 愿你永远是一个
  • 在长兴集乡八号村台几公里外,就是万亩虎杖园,这是带给村民就业增收新渠道的地方。聚焦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东明突出比较优势,着力做好滩区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将
  • #张元英[超话]##张元英夏日奇迹#220928 IVE官推更新 220930 IVE 张元英 'KBS2 音乐银行'事前录制及直播参与指南(MC特别舞台)✅
  • 我蛋挞开始了小加三十刚开始而已抽空做微商接下来也是一个大爆发 持续下去就会发现裂变速度和结果‍♀️我们家基本都是五分钟内回复的比较迅速正因为大家曾被所谓的“一对
  • 可能小时候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偏爱吧,我的奶奶会在我早上给我单独准备一份饭,而他们则是自己再重新做一份饭,小时候家里真的不怎么有钱,有时候买点好吃的,说句真心话
  • 诸佛出世种种方便,不欲直令制恶修福,但劝即令求生净土佛陀在《 观经 》第三地观文,言 :「 佛告阿难 :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信释迦
  • “昨晚拍的,肿消的差不多了”“相信你无条件”趁下一台手术开始前的休息时间,跟大家分享一个小助理收到的 #面部脂肪填充# 1周后的反馈。表达下诚意给大家看一张小王
  • 老师就会介绍英/美/澳/加/新的各方面,比如到现在就介绍了它们的地理、风景这些,好向往中国以外的国家是什么样的,老师一点点介绍过来,我就感觉:哇,和中国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