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法华经》的人「皆是普贤威神之力」!

普贤菩萨在四大菩萨里是「大行普贤」。之所以讲「大行」,跟「普贤」这个法号有因缘关系。「普贤」为「佛后普贤」,是老古佛倒驾慈航示现菩萨相,普度一切众生。观音、文殊、普贤、地藏,有没有哪一个菩萨不是普贤呢?都是老古佛倒驾慈航,现菩萨相教化众生。凡夫不是倒驾慈航,恨不得要超越。怎么超越?没有成佛就提前当佛,没有明心见性就提前说自己明心见性,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这都是我执。普贤菩萨是东方不眴国的教主,他示现菩萨相护持《妙法莲华经》,护持修行普贤十大愿王的一切众生。

普贤,由梵文翻译而来,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意译为「普贤」,或「遍吉」。遍吉也好,普贤也好,都是指以平等心帮助一切众生修正法,证菩提。〈劝发品〉,普贤菩萨以极其权威的身份劝告修行人受持《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首先由诸佛护念,是三世诸佛共同护持秘密之藏。不仅有佛,还有菩萨护法,这就是普贤;还有药王菩萨、勇施菩萨,这都是些等觉位、妙觉位的大菩萨。不仅有菩萨,更有天龙八部。

对于受持《法华经》的人诸佛菩萨不会袖手旁观。俱诣其所,你走到哪里都有诸佛菩萨在护持。不光普贤菩萨这样讲,释迦牟尼佛是这样讲,诸佛菩萨都是这样讲,把受持《法华经》的人抱在手里,「以衣覆之」。所以我们要心安理得。这种观照虽然是真实,仍然是皮毛而已。你自己不发心,诸佛菩萨跟在后面也是白跟。你自己不发心,你照样受到邪鬼邪神的伤害,为什么?是你自己的心。从第一义来观照,你自己就是诸佛菩萨在护念自己。因为你护念一切的万法,诸佛菩萨是不是平等地把这个心回向给你啊?连魔鬼都是诸佛菩萨在护持你。

若法华经行阎浮提,有受持者,应作此念:皆是普贤威神之力。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解其义趣,如说修行。当知是人行普贤行,于无量无边诸佛所,深种善根,为诸如来手摩其头

~~《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在娑婆世界,凡是能受持《法华经》的人,都应作此念。「此念」即是我已得普贤菩萨佛力加持,无复任何的顾虑和恐惧。

皆是普贤威神之力:「普贤」二字,它是对一真法界、十法界森罗万相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个本质特征的一个概括。我们的一念心「普」于一切万法,「贤」于一切万法——「贤」包含解脱智慧之义。我们能够遇到《法华经》,能够读懂《法华经》、能够弘扬、流通、受持《法华经》,这种力量当下就是普贤神力。

佛每一部经的第一句话都是“如是我闻”,这个『如』,这个『是』,这个『我』,就是『一心三藏』。『如』就是空如来藏,『是』就是不空如来藏,『我』就是空不空如来藏,这三个如来藏次第圆融。每一个如来藏当下都是三个如来藏,你明白这个道理吗? 【如是我】就是【阿弥陀】,『如』就是『阿』, 『是』就是『弥陀』,『我』就是『阿弥陀』。懂得阿弥陀佛,你就是阿弥陀佛;懂得普贤行,你就是普贤行。这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的特征。你看什么、听什么、信什么,你当下即是什么。

诸佛菩萨出世就是讲经说法,最终归于《法华经》《楞严经》。诸佛本愿就是要众生跟自己一样自在解脱,秘诀就在于「善用其心」,你这个心用好了没有?这段经文我们可以参考一下藕益大师的解释,为什么讲受持《法华经》的人「皆是普贤威神之力」?

藕益大师讲:因在自根,缘在普贤。自根——普贤、《法华经》是我们的根,就在这里。这句话解释得妙极了!因在自根。为什么?因为我们就是普贤,就是《法华经》,这是真的。缘在普贤,缘在阿弥陀,缘在释迦牟尼。我们自己就是缘,我们自己就是释迦牟尼,就是阿弥陀;而显现出肉团形相的那个所谓的阿弥陀、所谓的观世音、所谓的释迦牟尼,他是来「开权显实」,是我们自己来教化自己。所显现的佛相、菩萨相都是缘,因为我们众生本来就是实,本来就是因,本来就是佛缘,所以「佛种从缘起」,从现相而入。这个「开」的功德在于化身佛,可如果我们不是佛,他来「开」什么?来「开玩笑」,没有「开」的价值。因为我们本来是佛,所以他来开发;因为有因,才有缘来开;以缘开因,以「权」来开「实」,开「权」就显「实」,叫「开实」。所以藕益大师这两句话是一针见血,把话说绝了!好好悟进去,你拍案叫绝。「因在自根,缘在普贤」!

这就是《法华经》,是发心的经。然后由此继续观照,叫作「观及万法,其体绝待」。这就是「一真法界」的「一」,由观自、观普贤然后再进一步观及一切万法之本体,没有相对,没有二,是唯一。越观越真,怎么样都假不了。不是当成口头禅,不是当成官腔。有道无道自己知道,你刻骨铭心、深信不疑,万法万相皆由当人当下一念所变现。当万法归真以后,我再往外看一看,你又会体会到「万法融摄」——万法相互之间互相圆融,互相摄受。科学家牛顿虽然说出了万有引力,可是他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在佛法来讲,是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明白?因为万法都是「我」一个念之所变现,万有引力,不漏一法,没有哪一法跟你没有吸引力。连你最讨厌的老鼠药、牛屎狗粪都跟你在互相吸引。「万法融摄」,这就是法界,以此我们明白什么叫「一真法界」。

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解其义趣,如说修行,当知是人行普贤行:注意,讲经、听经、受持、读诵,这是一条龙啊。见道、修道、证道,在「受」之前不见道,你不可能接受;见道以后,你持也持,不持也持,你没有办法不持。这就是「菩提不退」。能受、能持,即为「自利」。「读」,在「自利」的同时还要「利他」,「读」可以观照为解、行、证,不断提升我们的境界。到了「诵」,已经到了自在、通达,圆融、圆满、圆通这种境界。「诵」还有表达通利之义,是表一种解脱。

正忆念,解其义趣,如说修行:是对「受持读诵」具体的、分别的解释。「受持读诵」是笼统而言,下面是作具体的分别。「正忆念」就是随文入观,我们要被《法华经》「牵着鼻子走」,随着它的境界往内观照。「解其义趣」,我们再牵着《法华经》的鼻子走,互相牵,来与我们当人当下、一切的万法相互对照、观照。「如说修行」就是在「正忆念」、在解、在观的同时转境界,心能转境。

所以这四句话是整个修行的次第——见道、修道、证道。当然这种次第,强调一下,是时时、事事、处处,否则你这个修行不如说。

修行人「相见无杂言,互勉念佛声」。吃饭、穿衣、走路,你都是「如是等大米、如是等馒头、如是等路……」都在观照。佛不可能从头到尾大家一起「如是等、如是等」。他要讲许多话,所以忙里偷闲提醒你一句「如是等」。他不可能通篇经文都「如是等」呐!他把话匣子打开以后,总是来提醒你一下,我怎么样讲都是个「如是等」,这样讲是「如是等」,那样讲是「如是等」,再这样那样翻来覆去讲还是「如是等」;除了「如是等」还是「如是等」。一会儿讲到天上,一会儿讲到地下,一会儿讲到海龙宫,一会儿讲到风,一会儿讲到雨,都是个「如是等」。这就是诸佛菩萨出口腔,就是「如是等」,就是「如是我闻」。

每读一次,这个念都要飞快地观照一次:「如是等」就是「阿弥陀佛」,就是「诸法空相」,就是「如是我闻」,就是「性相一如、理事不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都提醒我们作「一心三藏」这个观照。一念观照足矣,一定要观,有观必有得。观是功,境界的提升是得,就怕你不观。即观即得,不断提升品位。

所以佛在世的时候讲诸部经典,开头没有「如是我闻」;临终遗嘱规定,把「如是我闻」作为每一部经的第一句话。所以小乘人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原来如此!怪不得佛在讲许多经典的时候老是讲「如是等如是等」啊!佛在把大乘金刚种子不知不觉就已经种在我们心里,到最后捅破一层窗户纸,原来如此。

明白了「如来藏」的道理,你看到这个西瓜,是不是见佛啊?这是真见。这个法妙啊!这个法太重要!没有哪一法不是我们的自性显露。其它的经典都是讲善、讲美,让你对于丑对恶生起厌离心,对初上路的修行人必须做这种引导。「引导」是桥、是路,并不是最终目的,你不能一屁股就坐在那个桥上、坐在这个路上:我成佛了。所以在《法华经》里叫作「化城」,目的就是让你到达宝所。

特别提出,你能够认可、受持《法华经》,就是见佛,就是明心见性,就是当下往生佛土。但见到了佛,注意:你还没有究竟成佛,见佛叫「分真即佛」;如果你破除了「四十二分无明」,你圆满成佛。

受持《法华经》的人则为见佛,就是「华开莲现」——受持了《法华经》就是「华开」;「莲现」,你已经成为「分真即佛」。也叫「如是我闻」——「闻」就是「华开」,「我」就是「莲现」。「闻」到什么?「闻」到「如是」,「华开」了;「莲现」什么?「现」的还是「如是」。即如即是、即因即果、即念即佛。

当知是人,行普贤行:果真做到如此,你就是普贤菩萨,你即是在「行普贤行」。所以千法万法,唯有刻骨铭心见「如来藏」之法理法义,才能够做到普贤行,才能够做到念念在道。

于无量无边诸佛所,深种善根:这是进一步解释什么叫「普贤行」。对十法界一切万法——从诸佛菩萨、天人鬼众,旁及山河大地、风云雨雾、大小多少、香甜苦辣,我们所能耳闻目睹身受一切的万法——我们刻骨铭心、深信不疑皆是我当人当下一念而已,这叫「于诸佛所深种善根」。从数量上来讲,无量无边、不漏一法;从质量上来看,这个竖穷三际,无边无际,唯有「一心三藏」能够达到这种境界。

为诸如来手摩其头:一切的万法都是你,以此转变你的心态,这叫「灌顶」。《楞严经》就是「灌顶章句」,「法华三昧」即是「灌顶章句」,是以法理法义开我们的智慧,灌我们的顶。你明白了万法皆是「我」一念所现,这就是「法华三昧」,这就是「首楞严三昧」。开权显实,明白了佛你就是佛,这就是「法华三昧」;即念即佛、即因即果,这就是「法华三昧」;不历修证,一步登天,这就是「法华三昧」。

明白了「法华三昧」真义,你就是从佛口亲自闻法。《法华经》就是如来全身。那么讲解《法华经》的人就是「如来报身」。「佛种从缘起」,无师不足以成道。

佛在诸大法会开讲之前往往手摩菩萨之顶,其意在于告诉你:安心,我马上要传了义大法了。是安慰而已,并不是摩顶就把你摩开了智慧。

一切布施中,法布施为最。发一篇智慧和正见的文章就是在践行法布施,它可能触动一个人,改变他的人生,从此朝着光明前行。感恩随喜您的随手点赞和转发给您的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功德无量!

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我们尊重原创,文章、图片、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随喜赞叹!

受持《法华经》的人「皆是普贤威神之力」!

灌顶章句 Today
请点击左上方(灌顶章句)关注公众号!

普贤菩萨在四大菩萨里是「大行普贤」。之所以讲「大行」,跟「普贤」这个法号有因缘关系。「普贤」为「佛后普贤」,是老古佛倒驾慈航示现菩萨相,普度一切众生。观音、文殊、普贤、地藏,有没有哪一个菩萨不是普贤呢?都是老古佛倒驾慈航,现菩萨相教化众生。凡夫不是倒驾慈航,恨不得要超越。怎么超越?没有成佛就提前当佛,没有明心见性就提前说自己明心见性,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这都是我执。普贤菩萨是东方不眴国的教主,他示现菩萨相护持《妙法莲华经》,护持修行普贤十大愿王的一切众生。
普贤,由梵文翻译而来,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意译为「普贤」,或「遍吉」。遍吉也好,普贤也好,都是指以平等心帮助一切众生修正法,证菩提。〈劝发品〉,普贤菩萨以极其权威的身份劝告修行人受持《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首先由诸佛护念,是三世诸佛共同护持秘密之藏。不仅有佛,还有菩萨护法,这就是普贤;还有药王菩萨、勇施菩萨,这都是些等觉位、妙觉位的大菩萨。不仅有菩萨,更有天龙八部。
对于受持《法华经》的人诸佛菩萨不会袖手旁观。俱诣其所,你走到哪里都有诸佛菩萨在护持。不光普贤菩萨这样讲,释迦牟尼佛是这样讲,诸佛菩萨都是这样讲,把受持《法华经》的人抱在手里,「以衣覆之」。所以我们要心安理得。这种观照虽然是真实,仍然是皮毛而已。你自己不发心,诸佛菩萨跟在后面也是白跟。你自己不发心,你照样受到邪鬼邪神的伤害,为什么?是你自己的心。从第一义来观照,你自己就是诸佛菩萨在护念自己。因为你护念一切的万法,诸佛菩萨是不是平等地把这个心回向给你啊?连魔鬼都是诸佛菩萨在护持你。

若法华经行阎浮提,有受持者,应作此念:皆是普贤威神之力。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解其义趣,如说修行。当知是人行普贤行,于无量无边诸佛所,深种善根,为诸如来手摩其头
~~《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在娑婆世界,凡是能受持《法华经》的人,都应作此念。「此念」即是我已得普贤菩萨佛力加持,无复任何的顾虑和恐惧。
皆是普贤威神之力:「普贤」二字,它是对一真法界、十法界森罗万相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个本质特征的一个概括。我们的一念心「普」于一切万法,「贤」于一切万法——「贤」包含解脱智慧之义。我们能够遇到《法华经》,能够读懂《法华经》、能够弘扬、流通、受持《法华经》,这种力量当下就是普贤神力。
佛每一部经的第一句话都是“如是我闻”,这个『如』,这个『是』,这个『我』,就是『一心三藏』。『如』就是空如来藏,『是』就是不空如来藏,『我』就是空不空如来藏,这三个如来藏次第圆融。每一个如来藏当下都是三个如来藏,你明白这个道理吗? 【如是我】就是【阿弥陀】,『如』就是『阿』, 『是』就是『弥陀』,『我』就是『阿弥陀』。懂得阿弥陀佛,你就是阿弥陀佛;懂得普贤行,你就是普贤行。这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的特征。你看什么、听什么、信什么,你当下即是什么。

诸佛菩萨出世就是讲经说法,最终归于《法华经》《楞严经》。诸佛本愿就是要众生跟自己一样自在解脱,秘诀就在于「善用其心」,你这个心用好了没有?这段经文我们可以参考一下藕益大师的解释,为什么讲受持《法华经》的人「皆是普贤威神之力」?
藕益大师讲:因在自根,缘在普贤。自根——普贤、《法华经》是我们的根,就在这里。这句话解释得妙极了!因在自根。为什么?因为我们就是普贤,就是《法华经》,这是真的。缘在普贤,缘在阿弥陀,缘在释迦牟尼。我们自己就是缘,我们自己就是释迦牟尼,就是阿弥陀;而显现出肉团形相的那个所谓的阿弥陀、所谓的观世音、所谓的释迦牟尼,他是来「开权显实」,是我们自己来教化自己。所显现的佛相、菩萨相都是缘,因为我们众生本来就是实,本来就是因,本来就是佛缘,所以「佛种从缘起」,从现相而入。这个「开」的功德在于化身佛,可如果我们不是佛,他来「开」什么?来「开玩笑」,没有「开」的价值。因为我们本来是佛,所以他来开发;因为有因,才有缘来开;以缘开因,以「权」来开「实」,开「权」就显「实」,叫「开实」。所以藕益大师这两句话是一针见血,把话说绝了!好好悟进去,你拍案叫绝。「因在自根,缘在普贤」!
这就是《法华经》,是发心的经。然后由此继续观照,叫作「观及万法,其体绝待」。这就是「一真法界」的「一」,由观自、观普贤然后再进一步观及一切万法之本体,没有相对,没有二,是唯一。越观越真,怎么样都假不了。不是当成口头禅,不是当成官腔。有道无道自己知道,你刻骨铭心、深信不疑,万法万相皆由当人当下一念所变现。当万法归真以后,我再往外看一看,你又会体会到「万法融摄」——万法相互之间互相圆融,互相摄受。科学家牛顿虽然说出了万有引力,可是他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在佛法来讲,是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明白?因为万法都是「我」一个念之所变现,万有引力,不漏一法,没有哪一法跟你没有吸引力。连你最讨厌的老鼠药、牛屎狗粪都跟你在互相吸引。「万法融摄」,这就是法界,以此我们明白什么叫「一真法界」。
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解其义趣,如说修行,当知是人行普贤行:注意,讲经、听经、受持、读诵,这是一条龙啊。见道、修道、证道,在「受」之前不见道,你不可能接受;见道以后,你持也持,不持也持,你没有办法不持。这就是「菩提不退」。能受、能持,即为「自利」。「读」,在「自利」的同时还要「利他」,「读」可以观照为解、行、证,不断提升我们的境界。到了「诵」,已经到了自在、通达,圆融、圆满、圆通这种境界。「诵」还有表达通利之义,是表一种解脱。
正忆念,解其义趣,如说修行:是对「受持读诵」具体的、分别的解释。「受持读诵」是笼统而言,下面是作具体的分别。「正忆念」就是随文入观,我们要被《法华经》「牵着鼻子走」,随着它的境界往内观照。「解其义趣」,我们再牵着《法华经》的鼻子走,互相牵,来与我们当人当下、一切的万法相互对照、观照。「如说修行」就是在「正忆念」、在解、在观的同时转境界,心能转境。
所以这四句话是整个修行的次第——见道、修道、证道。当然这种次第,强调一下,是时时、事事、处处,否则你这个修行不如说。
修行人「相见无杂言,互勉念佛声」。吃饭、穿衣、走路,你都是「如是等大米、如是等馒头、如是等路……」都在观照。佛不可能从头到尾大家一起「如是等、如是等」。他要讲许多话,所以忙里偷闲提醒你一句「如是等」。他不可能通篇经文都「如是等」呐!他把话匣子打开以后,总是来提醒你一下,我怎么样讲都是个「如是等」,这样讲是「如是等」,那样讲是「如是等」,再这样那样翻来覆去讲还是「如是等」;除了「如是等」还是「如是等」。一会儿讲到天上,一会儿讲到地下,一会儿讲到海龙宫,一会儿讲到风,一会儿讲到雨,都是个「如是等」。这就是诸佛菩萨出口腔,就是「如是等」,就是「如是我闻」。
每读一次,这个念都要飞快地观照一次:「如是等」就是「阿弥陀佛」,就是「诸法空相」,就是「如是我闻」,就是「性相一如、理事不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都提醒我们作「一心三藏」这个观照。一念观照足矣,一定要观,有观必有得。观是功,境界的提升是得,就怕你不观。即观即得,不断提升品位。
所以佛在世的时候讲诸部经典,开头没有「如是我闻」;临终遗嘱规定,把「如是我闻」作为每一部经的第一句话。所以小乘人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原来如此!怪不得佛在讲许多经典的时候老是讲「如是等如是等」啊!佛在把大乘金刚种子不知不觉就已经种在我们心里,到最后捅破一层窗户纸,原来如此。
明白了「如来藏」的道理,你看到这个西瓜,是不是见佛啊?这是真见。这个法妙啊!这个法太重要!没有哪一法不是我们的自性显露。其它的经典都是讲善、讲美,让你对于丑对恶生起厌离心,对初上路的修行人必须做这种引导。「引导」是桥、是路,并不是最终目的,你不能一屁股就坐在那个桥上、坐在这个路上:我成佛了。所以在《法华经》里叫作「化城」,目的就是让你到达宝所。
特别提出,你能够认可、受持《法华经》,就是见佛,就是明心见性,就是当下往生佛土。但见到了佛,注意:你还没有究竟成佛,见佛叫「分真即佛」;如果你破除了「四十二分无明」,你圆满成佛。
受持《法华经》的人则为见佛,就是「华开莲现」——受持了《法华经》就是「华开」;「莲现」,你已经成为「分真即佛」。也叫「如是我闻」——「闻」就是「华开」,「我」就是「莲现」。「闻」到什么?「闻」到「如是」,「华开」了;「莲现」什么?「现」的还是「如是」。即如即是、即因即果、即念即佛。
当知是人,行普贤行:果真做到如此,你就是普贤菩萨,你即是在「行普贤行」。所以千法万法,唯有刻骨铭心见「如来藏」之法理法义,才能够做到普贤行,才能够做到念念在道。
于无量无边诸佛所,深种善根:这是进一步解释什么叫「普贤行」。对十法界一切万法——从诸佛菩萨、天人鬼众,旁及山河大地、风云雨雾、大小多少、香甜苦辣,我们所能耳闻目睹身受一切的万法——我们刻骨铭心、深信不疑皆是我当人当下一念而已,这叫「于诸佛所深种善根」。从数量上来讲,无量无边、不漏一法;从质量上来看,这个竖穷三际,无边无际,唯有「一心三藏」能够达到这种境界。
为诸如来手摩其头:一切的万法都是你,以此转变你的心态,这叫「灌顶」。《楞严经》就是「灌顶章句」,「法华三昧」即是「灌顶章句」,是以法理法义开我们的智慧,灌我们的顶。你明白了万法皆是「我」一念所现,这就是「法华三昧」,这就是「首楞严三昧」。开权显实,明白了佛你就是佛,这就是「法华三昧」;即念即佛、即因即果,这就是「法华三昧」;不历修证,一步登天,这就是「法华三昧」。
明白了「法华三昧」真义,你就是从佛口亲自闻法。《法华经》就是如来全身。那么讲解《法华经》的人就是「如来报身」。「佛种从缘起」,无师不足以成道。
佛在诸大法会开讲之前往往手摩菩萨之顶,其意在于告诉你:安心,我马上要传了义大法了。是安慰而已,并不是摩顶就把你摩开了智慧。

一切布施中,法布施为最。发一篇智慧和正见的文章就是在践行法布施,它可能触动一个人,改变他的人生,从此朝着光明前行。感恩随喜您的随手点赞和转发给您的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功德无量!!

这位台湾的张医师,听起来真的很优秀。
只是十几年时间即使一直在考试,美德法台以及大陆的行医资格,都没什么机会拿到手。
另外森口口腔的治疗理念一直秉承的是家庭牙医制,我们的原则都是要从根本治起,并帮你保护你及全家人的牙齿健康。
这些,是不稳定的兼职游历牙医做不到的。
PS,图6是我和我老师的聊天截屏。

如果有哪位同行真的认识这位台湾的张医师,请联系我删掉这条朋友圈,同时我还会向张医师道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泪][泪][泪]#张杰[超话]##张杰时光音乐会##北斗星的爱(《时光音乐会》第6期)[音乐]#你说在想我的时候思念在脑海中行走时间不曾 为我们停留梦依然有一
  • 】提眉手术可以保持几年提眉手术 后,正确合理的配合【紧美】修 复因子技术抗衰老,效 果可持续8-15年,国内有些机构,只做提眉提升,不提醒顾客内服修 复因子补充
  • 而小心小心的冯师对曾经的老师胡先生也不客气,公开在课堂上贬低:胡氏到二七年就完了,以后再没有东西,没得影响了。”“什么……”甄欣整个人愣住,觉得每个字都听得懂,
  • 当光阴的故事,在家常理短的闲聊里,续写着生活的寻常与精彩,生命的勇毅与温婉时,无论是平顺还是波澜,守心间纯澈,念岁月久安,才是简单而真实的幸福。悦纳生活的不完美
  • ——金庸若人间有情,那是开始,也是尽头。——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死亡不是真正的逝去,遗忘才是。
  • 你是否爱过我——在我下一场轮回,或羁绊的归念中已无根生花。你是否爱过我——在我下一场轮回,或羁绊的归念中已无根生花。
  • 老人有节约不浪费的传统常常扫光家里的剩菜剩饭吃饱了还要多吃几囗宁愿放到自己肚子里也不愿放垃圾桶里因而各种大病☞三高是基本内经上有【壮火食气】吃越多体内精血烧的就
  • 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我多卖一份那让果农少一声叹气[作揖],需要的亲们我们一起助力,你美果农也美哦,真正没有催熟剂的香蕉。此活动绝对真实有效‼️ 加阿婷微信【z
  • 3、优势:边上有很多公司厂区,医院、网吧、酒店、西永天街商圈等人流量大,客流量不愁。SDS个人 西永天街 超宽门头可外摆酒楼火锅中餐转让编号(60259)--2
  • #拉乌卢0627生日快乐# ✨小开了一个抽奖,30号开奖。抽一个人送单人半身图(上半身(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解释这个[悲伤])或折现50r请你喝喝奶茶买几张纸片,画
  • #行摄宁波##带着微博去慈溪##慈溪拍客##湿地候鸟##杭州湾候鸟##慈溪候鸟##慈溪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杭州湾# 【慈溪候鸟】笨鸟先飞 勤能补拙 新三月今
  • 《窃听风云》讲述的依旧关注的是个人的困境以及造就这个困境的环境,三兄弟中刘青云负责情感与道德,古天乐承担疾病与经济,吴彦祖则代表着某种被控/制的不甘,他们三个人
  • [礼物]如案例这种不是很复杂的身体刺绣都不额外加钱![哇]老二次元 在校大学生 首页比较复杂什么都有 主要是es原神光夜绘旅人棉花娃娃 刷到其他的纸片人或者什么
  • #致我的星星2# 已经更新完结,还没看的小伙伴可以去我们置顶微博官网取件【合集总结】黄大瑟导演的四部剧《为你绽放》姜恩彬&曹赫俊《致我的星星1、2》孙武
  • 通过对大量史料的分析整理,周旸认为,中国丝绸的起源或许并非是制衣服而是事鬼神。通过对大量史料的分析整理,周旸认为,中国丝绸的起源或许并非是制衣服而是事鬼神。
  • (当然也没撒气)过了半个小时,我去厨房里找吃的,啥也没有,我说还有别的面条吗?妈妈早上六点多就去干活了,虽然说不是力气活,但也是一做也是一上午,一天也挣不了30
  • #武艺[超话]##我家那小子武艺##916武艺出道八周年# 我最亲爱的少年,今天是你出道整八年的日子,这八年来我们陪你走过了八个个春夏秋冬,无数个日日夜夜被你的
  • 这本《拯救海岛游乐园》就是这么有意思,以冒险故事为主线,通过一个个有趣的迷宫、天空等谜题,数学其实可以很有趣,在地图上找到正确的路线,孩子玩的不亦乐乎。这本笔记
  • 我是日达木基.☀️阳光灿烂的7月我来到了长沙,在这里呆了好几天,不仅品尝了各种美味,也同时感受到了舒适的酒店,今天就要带各位小可爱来一家酒店,它就是—长沙雅诗阁
  • 我老感叹岁月的变化,可那又怎么样,人要向前看,我们和你们也一直在路上。再想想真怀念青春,那时候我就是我,你们还是你们,现在却突然发现青春是个错误而失败的青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