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读《瑜伽师地论》里介绍的三十七道品(见图一)时,发现讲的非常详细,太精彩了,当时认定凡夫断烦恼必须走这个路子!但又想到另外一个问题,所谓佛佛道同,释迦佛这样介绍的,那么阿弥陀佛是不是也这样介绍呢?于是翻找《阿弥陀经》,结果印证了一半,因为鸠摩罗什大师翻译了,可遗憾的是不够全(见图二),他漏了十二道品:四念处、四正勤也叫四正断、四如意足。那会不会因为极乐世界无有众苦所有不需要四念处呢?仔细思维觉得不对,即便没有观身不净,那你可以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个时候就在质疑鸠摩罗什大师和质疑自己的想法之间徘徊、纠结,我给妙老发了微信没回,等不及又发了朋友圈求助,有位法师回复我,他说让我找找玄奘法师翻译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看看有没有答案,他虽然不是很确定的样子,至少指明了新方向,一搜索大喜过望,玄奘大师翻译的果然比较全面(见图三),和我想法一样必须佛佛道同。大喜过后,却有失落,因为我们都相信权威,特别是公认的大师,我何德何能?竟然找出大师的缺点,那以后还怎么相信大师?这不像卧虎藏龙里玉娇龙已经能胜出她师傅后的隐忍,而是一种从坚固的崇拜到瞬间迷茫的复杂的心理路程。我觉得我需要重新做心理建设的时候,妙老回复了。他大概意思是玄奘法师有扎实的基础教理的功底,所以翻译时是最接近佛经,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简单,但也不完全是简单的区别,深究的话还有义理的差别。于是,我大概能明白怎样说服自己了,就算圣人也有差别,圣人在空性见上无二无别,但是在所知障上还是有深浅的不同,这也是应当求生净土常随佛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后我供养了那位给我提示的法师上好的茶表示感谢,毕竟尊法重法,才能有更好的法缘。

惟我释子,以成道利生为最上报恩之事。且不仅报答多生之父母,并当报答无量劫来四生六道中一切父母。不仅于父母生前而当孝敬,且当度脱父母之灵识,使其永出苦轮,常住正觉。故曰释氏之孝,晦而难明者也。

白话:

唯有佛门弟子,以成就佛道和利益众生为最上等的报恩行为。这样不仅报答了多生的父母,不仅报答天下众生父母,也报答了无量劫以来四生六道中一切父母。不仅在父母生前孝敬,并且还要度脱父母死后的灵识,使其永出苦轮,常住正觉。所以说,佛子之孝,大多隐晦而难以显露。虽然,儒家之孝,以奉养父母为先,若佛子告别双亲出家,难道能不顾父母的奉养吗?

故经云: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亲在,则善巧劝谕,令其持斋念佛求生西方。亲殁,则以己读诵修持功德,常时至诚为亲回向。令其永出五浊,长辞六趣。忍证无生,地登不退。尽来际以度脱众生,命自他以共成觉道。如是,乃为不与世共之大孝也。

白话:

所以,经中说:“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相等。”亲在,则善巧劝谕,让他持斋念佛求生西方;亲亡,则以自己读诵,修持的功德,常常至诚为亲回向,让他永出五浊,长别六道,证无生法忍,登地不退,尽未来际以度脱众生,使自他以共成佛道。这样,才是大孝!与世俗之孝不同,这才是真孝!

佛之愍念众生,前自无始,后尽未来,上自等觉菩萨,下及六道凡夫,无一人不在大悲誓愿弥纶之中。譬如虚空,普含一切。森罗万象,乃至天地,悉所包容。亦如日光,普照万方。纵令生盲,毕世不见光相。然亦承其光照,得以为人。使无日光照烛,便无生活之缘。岂必亲见光相者,方为蒙恩乎。彼世智辩聪者,以己拘墟之见,辟驳佛法。谓其害圣道而惑世诬民,与生盲骂日,谓无光明者,了无有异。

白话:

佛悯念众生,无始无终。上自等觉菩萨,下及六道凡夫,无一人不在佛的大悲誓愿之中。譬如虚空,普含一切,森罗万象,乃至天地,全都包容其中。又如日光,普照万方。即使天生瞎眼,一生不见阳光的人,也得承受光照,才能在人间生活。因为倘使没有日光照耀,就没有生活之缘,难道一定要亲见阳光,才算蒙受太阳的恩惠吗?那些世智辩聪的人,用他的偏执狭劣之见,辟驳佛法,说什么佛教害孔孟圣道而惑世诬民,这与天生盲眼却骂太阳没有光明的人,有何差异?

印光大师:吾人既无立地成佛之资格,又无断见惑任运不造恶业之实证,若不专修净业,以期仗佛慈力,带业往生,则恐尽未来际仍在三途六道中,受生受死,莫由出离也,可不哀哉!愿我同人,咸生正信。

【归命弥陀】佛法要有现实性,你要把自己的机做一个了解,看清自己的机,然后选择相应的法。我们学佛,也要站在这个角度来考虑,我们是什么样的众生?什么样的法跟我们适应?不要好高骛远,讲的话很大,做起来通通做不到,这样就没有意义了,佛法就失去价值了。

---恩师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水是最灵动通透之物,应该有益于聚气生财,水是至阴至寒之物,不易于阳气聚集,因此如果主家本身就阴盛阳衰,那么就不宜在家摆放与水相关的书画,摆放有河川的画前要看清楚
  • 《葫芦孩子》 在一个高山脚下的村庄里,住着一位孤独的妇女,她死了丈夫,膝下无儿无女,看到将来晚年凄凉,心里十分痛苦。 一天一天过去了,她要自己打扫房屋,去河
  • 我给她说,我觉得昨天我们才刚刚毕业 今天你就订婚了,时间是不是过得太快了,快得我没有一点准备。我也感谢她,感谢她出现在我的大学时光,陪我走过大学生活,以后回忆起
  • 四服鹰院,93书,之前叫吟峙南词(目前叫红烧魔法海螺,还没改名字但是会改)因为要买个新号所以大儿子没办法顾及全,新号是个全衣柜想借随时接,希望对方最好是个平板因
  • 看到《梦里杜鹃花》一名网友留言道:“我想到宫崎骏曾说过‘当陪你的那个人要下车时,即使你再不舍,也要心存感激,挥手告别,每个人的故事的开头都是极具温柔的,但往往故
  • 你的歌担哥哥除了靠父母给的嗓子,凡是需要努力的都废了,高考、舞蹈。#求求演员别唱歌了# 马嘉祺粉丝又干缺德事了。
  • 《二十三》胸无奢念存,温饱有余心即乐,潇洒人间歌舞伴;室有书香绕,薰陶无止性趋儒,流连雅苑咏吟高。《二十九》休道书斋寂寞,博览兼收,日久年深,必有文光焕彩;尤欣
  • 萧明进,贵阳经开区党政办第一党支部的党员,主动请缨投身到抗疫工作,帮助搬运抗疫物资、维护秩序、信息登记、帮助老人到点位做核酸……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疫
  • 每天念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灭八十亿劫难,愿佛力加持早日灭尽无始劫来的罪业,身无病苦,六时吉祥,幸福圆满,愿疫情早起退散,人人皆安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
  • 所谓 :‘ 此死彼生,彼死此生 ’彼此间似乎互不相关,实际上彼此是继往开来的过程,人的生命物质部份虽然死亡,但精神部份却永恒不死,特别是作为精神主体的八识心王,
  • 但如果是普通食客,那就需要借助牙签喽~先用手指捻起一只油光闪闪的螺,然后用牙签轻轻一挑,田螺肉顺着旋转的螺壁“溜”出来,送进嘴里细嚼慢品...无论春夏秋冬,约上
  •   老祖宗教我们「慎独」就是一个人在没有人见到的时候,一个人在房间里,你的思想言行都要端正,不能有一点随便,为什么?它统统都有见闻觉知,而且见闻觉知这个能量立刻
  • 塔经辗转流落最早见证雷峰塔倒塌的人里,有一个人十分特别,他就是陈曾寿。因塔建在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所以又有雷峰塔这一名字。
  • 今晚风很大 吹来了人生的第25个年头25一个好像挺尴尬的年纪 不上不下 却好似一瓶酒 可以开瓶待醒 也可以狂欢即饮 不过还好这样的命题任意解在过去的24年
  • 。。
  • #鬼吹灯之昆仑神宫[超话]# 开播 看一下就该睡觉了 翻微博的去年今日 发现我前几年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大红色口红 记得还有人劝我说我嘴巴太厚了不合适大红色
  • 在这种大环境的趋势下,我们不得不开始正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能够让实体店的经济重新发展起来,对此人民日报也是十分罕见地站出来为实体经济说话,表示应该让实体店的人
  • 我们伟大的生命之旅,人生没有硬糖,只是,如果一直生你的气,到最后,你会留下一丝遗憾吗?快乐是一生,愤怒悲伤也是一辈子,我们为什么不选择快乐呢?人老了,不要担心自
  • ✨ 我喜欢的那个他,他有一米八多的大个子,虽然我一直嘴硬说你腿短,但是,又一边口是心非的见你要穿高跟鞋、你不知道吧,增高鞋垫我都穿坏了好几双,可能就为了和你站
  • 突然又很想写长一点的小作文哈哈哈真的是很感性我也是服了我自己。昨天晚上妈妈抱怨我很久不和她联系 不主动给她发微信不主动给她打视频说她同事的女儿隔三差五就会给她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