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社恐,我只是“社懒”》文 | 读者:霜落晨曦

上一次参加三人以上的朋友聚餐,还是上一次。

这句“废话文学”的背后,是我对社交的淡漠。现在的我,不是一个热衷社交的人,很少参加多人聚会,除非无法推辞或闲得无聊。

实在想不起来上次参加除公司团建和家庭聚餐以外的三人以上(不含三人)社交活动是什么时候了,也许是半年前,也许是一年前,也许是疫情发生之前?

要说自己不热衷社交是因为社恐,倒也并不准确。我不是一个看起来就很安静的人,相反,有时可能会变身“话痨”,工作中也得到过“沟通能力强”的评价,种种表现似乎与社恐扯不上关系。社恐是社交恐惧,但我并不恐惧,即使面对陌生人也不会尴尬地说不出话。拒绝社交,不是因为客观的恐惧,而是因为主观的懒惰,所以,现在的我,可能不是社恐,只是“社懒”。

不过,小时候,我确实经历过社恐的阶段。这可能与遗传和成长环境有关。

爸爸和爷爷都是沉默寡言的人,学龄前的我,也是一副不爱说话的样子。我因为害怕跟长辈问好,经常被批评没礼貌。害怕来源于不知如何称呼,女性长辈应该叫“阿姨”,但那时“阿姨”一般特指幼儿园里负责照顾小朋友(不教课)的老师,在我意识里这是一种职业,如果不在“阿姨”前面冠上姓氏,就不能指代这个人,但我又怕记错姓氏张冠李戴而尴尬,索性不说话。“叔叔”倒不是职业,但比父亲年长的应该叫“大爷”或“伯伯”,年轻的才叫“叔叔”,但遇到看起来与父亲年龄相仿的,我怎么知道你跟我爸谁大?

称呼的问题,难坏了小小的我,担心因为称呼出错而尴尬,妥妥的社恐了。

上学之后,我的社恐突然自愈了。一群可以直呼名字的同学玩伴,一句“老师好”便可以“走遍全校都不怕”,称呼不再是问题。更重要的是,教书育人的学校环境和成绩还算不错带来的自信,让我不再害怕与人交流。讲文明,懂礼貌,我感觉“胸前的红领巾更红了”。

从小学到高中,与人沟通很少超出学校的范畴,远离外界社会,也就无所谓“社交”。上了大学,依然是同学的圈层,但人际之广阔、活动之丰富,今非昔比。交流从教室和操场,拓展到社团活动、餐厅、KTV、桌游,象牙塔里的小社会,社交生活的大舞台。无论是班级同学、实验室师兄弟,还是社团、老乡,甚至是莫名其妙组起的局,只要时间允许、活动有趣,我基本不会排斥,也确实收获了许多欢乐。

然而,无一例外,每次参加完这些活动,我都会感到疲惫。KTV、桌游,还有一定的体力或脑力消耗;可有时只是单纯吃饭聊天,除了嘴,全身几乎没有运动量,却为何如此劳累呢?

有这样一种说法,“与大范围群体相处会积累还是消耗自己的能量”可以作为判断一个人是内向型还是外向型人格的简单依据。

按照这个标准,结合成长经历,我显然属于内向型人格。内向与社恐不同,也并不等同于缺乏沟通能力,内向型的人也未必看起来就很安静。但比起在大范围群体中欢娱,内向者更倾向于两三个亲密好友的小范围活动,或者享受独处。

喧闹的社交环境尽管有可能很快乐,却会消耗我的能量;而一个人看书、看电影,甚至只是发呆,则好像在充电,还不必担心插头被拔下来。

但那些外放的朋友就不同了,他们的充电器,似乎要插到人堆里,聚会结束了,电也充满了。

这样说来还挺有趣,能量是守恒的,我参加社交活动的时候,难道变成了一个移动电源?

但事实并非如此,更多的时候,还是外向的人们在各种社交场合“用爱发电”。社交,如同无形的电磁场,社交达人们用各种动作切割磁感线,为彼此发电;而像我这样内向的人,总是掌握不好发电的技巧,还接收不到别人的电波,就像一个被电磁力驱赶的小球,找不到方向,还把自己原有的能量耗散了。

于是,那些不适应社交电磁场的选手,也就渐渐退出这个舞台,变得“社懒”了。

我是什么时候开始“社懒”的呢?似乎找不到明确的时间点。也许是毕业以后再难聚齐一群同龄朋友,也许是某次社交活动突然感到无聊,也许是为了考研加上遇到家庭变故让我主动把自己屏蔽起来。

现在的我,并不社恐,但与其在人群里一边尽情欢娱一边清空血槽,我宁愿在安静独处中享受所谓的孤独。

随着年龄增长,我逐渐发现,身边的朋友们,“退圈”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原先印象里的“社牛”“话痨”们,竟然也变得安静了。

原先在朋友圈里各种觥筹交错的同学,变成了晒娃狂魔,很难再见到与成年人的合影;原本每到放假就去旅行,与陌生驴友也可以聊得很嗨的学姐,现在周末只想在家睡觉;过年回老家,以前“一天三顿小烧烤”的表哥,在与老家的铁哥们儿宿醉了两天之后,便一心宅在家里,谁叫也不出去……

对于社交,为什么大家都变懒了呢?

一方面,年龄增长,30岁左右的我们,确实没有20岁那样精力充沛了,熬夜熬不动了,喝酒喝不动了,蹦迪蹦不动了。随年龄下降而减少的,不是简单的体力,而是在灯红酒绿中挥洒汗水的欲望。

另一方面,压力增大,工作和家庭压缩了社交时间,人们或被动或主动地取舍,拒绝无意义的社交,转而把有限的精力花在亲密好友或自我提升上。

此外,新冠疫情的影响,面对面更加困难,让人们不得不转到线上方式满足社交需求,甚至直接放弃需求。

走向“社懒”的我,远离了无意义的社交。同时,我还发现了新大陆,很多打着社交旗号的活动,其实也可以一个人完成。我曾经觉得一个人看电影会很尴尬,但当我真的独自踏进电影院,才发觉之前多么愚蠢,我看的是电影,身边有没有人也没多大区别啊!于是,我经常一个人去吃饭,一个人看脱口秀,一个人旅行,享受快乐的同时还能积攒能量。

内向如我,主动选择了“社懒”;很多外向的朋友,也或主动或被动地“退圈”。当然,依然有“宝刀未老”的社交牛人和更多的“后浪”们,前赴后继地奔向“用爱发电”的舞台。

“社恐”也好,“社牛”也好,“社懒”也罢,每个人都是在最适合自己性格和意愿的状态下才最舒服,不必趋同。无论觥筹交错,还是岁月静好,做自己就好。

(本文系读者投稿,不代表本刊立场)

没有人逼你们买,真的,愿意支持就买,不愿意就不买,你不买没人会说你们的——致某些cpf
别再逼他了,813后张哲瀚是真的能拥有的不能拥有的,所失去的不能失去的统统都没有了,我不想引战,也不想跟某些cpf废话,但凡有一点爱他我不信你们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成年人了你今年也不是三五岁,没有童话世界的。
他现在愿意自立自强,愿意活下去,大部分唯粉压根就不想和cpf扯,但是拦着他活下去的这条路的你到底算什么东西?别在这里灌输他身边除了前同事任何人都不是好人的降智行为,我都替你家人发小感到羞愧,如果你是孤儿没人爱当我没说。

小区这样的聚集不出问题不感染才怪 呢
每家每户各自做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居委都让大家分开做了,为何在交付测试管时居民们要聚在一起呢?

是一点不怕感染吗?还是无知到极点?

真是看不懂这些人到底要做什么?是不是像三岁小孩一样对每件事好奇到无法控制?

非常时期,怎么就有那么多的废话要说呢?

有时为了一句无关紧要的废话要付出♾️的代价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种朋友,可进可出,若即若离,可爱可怨,可聚而不会散,才是最天长地久的一种好朋友。游戏应该设计成打怪兽才对……然后看到宝宝过关创纪录又很开心,说我们家里人打游戏
  • 张丰毅也算是一个非常传统的男人,所以他也无法抵挡住美女的个人魅力,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张丰毅并没有选择同意这个婚姻,他觉得两个人的年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但是霍凡
  • 就是说虽然我没有很多的生死业力,但是只有业力不能构成轮回的因素,一定要有一个自我的概念,去激发这个业力,然后我们刚好又捏造一个自我概念,就把那个生死业力变成有力
  • 有的人,即便在阳光下也觉得天昏地暗,那是因为他们的心中布满黑暗。有的人,即便在阳光下也觉得天昏地暗,那是因为他们的心中布满黑暗。
  • 如今,人空瘦,海棠落琼眸❸❹原文:我想你古文:所谓伊人,在水一方❸❺原文:我超级想你古风文:山河远阔,人间星河,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❸❻原文:我非常爱你古风文:
  • 钟薛高丽人系列,网红爆款,4种口味让你一次过足瘾,优选纯正奶源,地道奶味,真实果肉看的见,口感丰富,越吃越上瘾~【融化包赔】#随手医学科普##天天看病# 银屑病
  • 你觉得不ok可以,你搁自己微博说,离开我的微博自留地独立行走好吧[报税]冷知识1:刘诗诗在02年左右被蔡艺侬一眼相中,兜兜转转加入唐人冷知识2:一姐透明时期好感
  • 占便宜,是这个世界上最赔本的事情。 古人有云:“贪小便宜者,必吃大亏。” 你今天占人一点便宜,他日需要付出的代价就会更大。 爱占便宜的人,会丢失自己的品行
  • ”(于都融媒体中心)匠奥常压电采暖热水炉100KW1、优化炉胆结构,采用碳钢折弯焊接而成,经水密试验,0.2MPA压力下,保压20分钟,无变形无水雾,保压正常才
  • 昨晚睡觉做不到深度睡眠 做了睡前担心的梦 处于半梦半醒状态 后来天亮了 感觉没睡多久 中午睡觉真的几乎两分钟就能睡着 但是只睡了一个小时 所以没能做梦 起床的时
  • 05.术前断食可,但不要断水,脱水不是好事儿06.如果你的宠物患有慢性肾病,术前补液不要省,可以大幅降低一些并发症出现的几率,完全值得多花点钱、多等待一阵。除了
  • 多囊性肾病是指肾脏大小不同的囊肿,其中一些可以相互沟通,因此肾脏的大小可以增加对肾实质的压力并导致肾脏损害直至慢性肾衰竭。因此,多囊肾病不仅是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
  • 手执烟火以谋生,心怀诗意以谋爱我要去多晒晒太阳,收集日光,在你冷的时候给你这世间最好的温暖。但愿你的眼睛,只看得到笑容,细腻的美好,藏在生活各处世间温柔,不过是
  • 故乡的原风景如诗如画的感染着我,其实已经分不清楚这是否有坐井观天的封闭或者无知,只是觉得心情觉得安逸的可以自我的放飞,也许跟爱情无关,却有意无意的快乐着,就像那
  • 东南亚菜很可以,;颜值爆表的蛋糕;明日早餐日式小面包;第一次在小区做核酸,发的小卡片真的太好看了,社区真的很卷啊;之前被疫情耽误的像素阿信,真的永远热爱这个男人
  • 2011年在纽约艺术学院毕业后,便成为了DC漫画的封面画家,在他笔下的作品充满了阴暗诡谲与华丽纯真的融合,仿佛是一场神秘魔幻的噩梦。James Jean的大型作
  • 小陈牢骚日记第12天: 本来是昨天该写的,结果忙忘记了,嘿嘿,早上9点起来就下床看计量学了,看到一半上了个厕所,然后回来就10点了,准备去教室了,今天要做半期
  • 刷到莫文蔚那条视频 又再翻出这场来听 大学舍友都睡着了 我在看这场告别演唱会 一直止不住地啜泣 舍友第二天问我是不是失恋 前段时间还听到了长辈当年当天已经约好签
  • 跟着外公外婆追了下隐秘而伟大不得不说李易峰还蛮适合这种角色的一直以来都觉得草草身上有一种“木”感,不是傻的那种但也不是大智若愚的那种,更偏向于“白”与“纯”这种
  • 剩下的大家都懂[爱你]听了二回评书写了这许多四个字的词写的不好,错别字还不少就像一直想见你、见到了又陌生的像个熟人一样又听了一场学者的讲座讲的是一千多年前苏轼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