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真的没出息
网约车回家,刚起步几分钟,低头玩手机的我听到打火机的声音
司机师傅点了根儿烟
玛德,又要暴露没出息的体质了,想开口让他灭掉,打了半天腹稿
(“师傅你烟掐一下吧”)?
这样说?显得太“上帝”了吧那么冷冰冰
(“师傅你可不敢抽烟啊,我闻到烟味儿会晕车,吐你车上可就不划算了哟”)
这么说?词儿也太多了万一这师傅是个不爱开玩笑的人,那我这么叽叽哇哇说也有点尴尬呀
(“师傅你忍会儿呗等我下了车再抽烟吧”)
或者就这么说?
玛德越想越窝囊我怎么连这么简单个事儿也处理不了还要纠结半天?就这还法律民工呢真是笑死人[揣手]
算了不纠结了,外边下着雨,我打开了后车窗,司机听到车窗声直接灭了烟,完事儿 https://t.cn/E2P9Ssz

《十善》心得分享10-3-27
《文钞》
若夫广明因果报应,不爽毫厘。堕狱生天。唯人自召。
因果报应是自然规律,有什么因得什么果,里面没有人为因素。有人为因素,则有亲疏、远近、好恶、爱恨,有人为的分别和执着。这个不是人为因素,是纯粹自然规律。所以里面没有私情,没有不公平,没有你能想象到的人为问题。
丝毫不爽,是一丝不差的意思。所以说人人平等,真正公正。
堕狱升天,是你作善还是作恶,得到的结果不同。常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都是自己搞的,和任何人没有关系,也没有佛菩萨的干预,没有上帝的干预,没有任何人为在干预。
咱们俗话讲,都是自己招惹的结果,东北人讲,都是你自己做(zuo)的。古书里面讲,都是自作自受。
“乃如来至极悲心,欲令众生永离众苦,但受诸乐耳。故不惜现广长舌相,为诸众生尽情宣演。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若欲不受苦果,必须先断恶因。若能常修善因,决定恒享乐果。”。
如来是佛的名号之一,一般说佛有十种名号,这是其中之一。佛慈悲,希望众生离苦得乐,一生演说妙法。三十岁开悟,就开始讲经说法,用了四十九年。是故说佛法是教育,不是宗教。宗教,当中一定有一个能造万物的造物主。佛教当中没有。佛说人人都是佛,本来是佛,但以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
迷了,本性还在,只是一时迷了而已。经过修行,仍然能证得自性,而成佛。佛度众生,首先要他们出离苦海,那就要教导众生改过迁善,改过迁善的最好办法,就是因果报应的道理。
因果报应真的是自然规律。你做事之前,要仔细考虑好结果如何,有什么因得什么果,果报不好的不可做,果报理想的可以做。如此作善作恶,你心里是一清二楚,当然要趋吉避凶。不受恶报,即灾祸。永享吉祥,那就要作善。
故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有修行,已经觉悟,起码比起凡夫来说,是觉悟了。他就有能力判断结果好坏,不敢任性,小心谨慎还来不及呢,怎么敢任性呢?结果不善,这种因不敢做,故称菩萨畏因。
众生没有修为,做事都凭情绪,任性冲动,大胆妄为,可事情到了结果的时候,碰巧遇到吉祥还没话说,要是遇到灾祸,那真是后悔都来不及了。可是你在做因的时候为什么不小心谨慎呢?这就是觉悟者和没有觉悟者之间的差别。觉悟的人,知道做事要谨慎,先要看看结果能不能承受?不能承受,这事不能干,马上要停下来。
众生没有觉悟,做事不细心,更提不上谨慎。任性冲动,尤其是情绪用事,几乎没有理智,你怎么能不出差错呢。等到结果的时候,才知道不能接受,可是已经晚了,什么都来不及了。
这样看来,菩萨只有善报,吉祥。众生就没有这样好运了,赶上灾祸,真是后悔都来不及了。但这件事不是好运,是做事谨慎,用因果判断,这事能不能做。运用因果报应,人们都会吉祥,没有灾祸。
故称因果报应,是趋吉避凶的判断标准。
“此即《书》:‘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易》:‘积善必有馀庆,积不善必有馀殃之意’”。
儒家的两本古书,都有因果报应的理论。《书》是《尚书》,《易》是《易经》,这说明儒家不简单。
“但儒唯约现世与子孙言,佛则兼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无尽而论。而凡情未测,视作渺茫,不肯信受。如盲背导师,自趣险道,欲不堕坑落堑,何可得耶”。
但是儒家讲因果报应,重点在现世和子孙,佛法论因果报应,是讲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只讲自己,和子孙没有关系。这里面就有差别了。
儒家讲的主体不明确。我做因,说别人得果。应该是我作因,我得果报,我作因跟别人有什么关系呢?就算有连带性,连带不能超越主体。这是主体不分明。再者,儒家讲的是一世因果,佛法讲的是三世因果。今生做因,这一世得果报,来世也能得果报,来世之后,很多世当中,也能得果报。你做事对自己有这么大的影响,能不小心谨慎吗?
佛讲因果报应:“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你仔细看,这是三世因果,可不简单。前世,今生和来世。因和果,都在自己身上,与别人没关系。即便有关系,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这才把因果说清楚,说明白。
前世的因,今生得果报,今生的因,来世得果报。从始至终是我一个人,前面因与果,是一件事。后面的因与果,又是一件事,这当中有两件事发生。
今生的果报好,还理想。今生的果报不好,就很难了。可是无论如何,来世不能产生坏果报,这才叫理智,才叫谨慎,也叫“菩萨畏因”。那怎么办呢?今生做的一定要善,来世才可能有善报。
如论如何不能作恶。多困难,挨打受罵都能认可,吃亏上当也能忍受,不再计较,再也不能造恶业了。
懂因果的人,就是这样生活的。可真不简单。常说信佛人都信因果,可是信佛人都能这样做到吗?信因果的人多了,你能这样做事情吗?即便口上说能,真到生活当中,可一点也不简单。有一万种理由不想再作善事了。
为什么?害怕吃亏、上当,受不得欺负。

#传统文化##因果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十善》心得分享10-3-27
《文钞》
若夫广明因果报应,不爽毫厘。堕狱生天。唯人自召。
因果报应是自然规律,有什么因得什么果,里面没有人为因素。有人为因素,则有亲疏、远近、好恶、爱恨,有人为的分别和执着。这个不是人为因素,是纯粹自然规律。所以里面没有私情,没有不公平,没有你能想象到的人为问题。
丝毫不爽,是一丝不差的意思。所以说人人平等,真正公正。
堕狱升天,是你作善还是作恶,得到的结果不同。常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都是自己搞的,和任何人没有关系,也没有佛菩萨的干预,没有上帝的干预,没有任何人为在干预。
咱们俗话讲,都是自己招惹的结果,东北人讲,都是你自己做(zuo)的。古书里面讲,都是自作自受。
“乃如来至极悲心,欲令众生永离众苦,但受诸乐耳。故不惜现广长舌相,为诸众生尽情宣演。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若欲不受苦果,必须先断恶因。若能常修善因,决定恒享乐果。”。
如来是佛的名号之一,一般说佛有十种名号,这是其中之一。佛慈悲,希望众生离苦得乐,一生演说妙法。三十岁开悟,就开始讲经说法,用了四十九年。是故说佛法是教育,不是宗教。宗教,当中一定有一个能造万物的造物主。佛教当中没有。佛说人人都是佛,本来是佛,但以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
迷了,本性还在,只是一时迷了而已。经过修行,仍然能证得自性,而成佛。佛度众生,首先要他们出离苦海,那就要教导众生改过迁善,改过迁善的最好办法,就是因果报应的道理。
因果报应真的是自然规律。你做事之前,要仔细考虑好结果如何,有什么因得什么果,果报不好的不可做,果报理想的可以做。如此作善作恶,你心里是一清二楚,当然要趋吉避凶。不受恶报,即灾祸。永享吉祥,那就要作善。
故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有修行,已经觉悟,起码比起凡夫来说,是觉悟了。他就有能力判断结果好坏,不敢任性,小心谨慎还来不及呢,怎么敢任性呢?结果不善,这种因不敢做,故称菩萨畏因。
众生没有修为,做事都凭情绪,任性冲动,大胆妄为,可事情到了结果的时候,碰巧遇到吉祥还没话说,要是遇到灾祸,那真是后悔都来不及了。可是你在做因的时候为什么不小心谨慎呢?这就是觉悟者和没有觉悟者之间的差别。觉悟的人,知道做事要谨慎,先要看看结果能不能承受?不能承受,这事不能干,马上要停下来。
众生没有觉悟,做事不细心,更提不上谨慎。任性冲动,尤其是情绪用事,几乎没有理智,你怎么能不出差错呢。等到结果的时候,才知道不能接受,可是已经晚了,什么都来不及了。
这样看来,菩萨只有善报,吉祥。众生就没有这样好运了,赶上灾祸,真是后悔都来不及了。但这件事不是好运,是做事谨慎,用因果判断,这事能不能做。运用因果报应,人们都会吉祥,没有灾祸。
故称因果报应,是趋吉避凶的判断标准。
“此即《书》:‘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易》:‘积善必有馀庆,积不善必有馀殃之意’”。
儒家的两本古书,都有因果报应的理论。《书》是《尚书》,《易》是《易经》,这说明儒家不简单。
“但儒唯约现世与子孙言,佛则兼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无尽而论。而凡情未测,视作渺茫,不肯信受。如盲背导师,自趣险道,欲不堕坑落堑,何可得耶”。
但是儒家讲因果报应,重点在现世和子孙,佛法论因果报应,是讲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只讲自己,和子孙没有关系。这里面就有差别了。
儒家讲的主体不明确。我做因,说别人得果。应该是我作因,我得果报,我作因跟别人有什么关系呢?就算有连带性,连带不能超越主体。这是主体不分明。再者,儒家讲的是一世因果,佛法讲的是三世因果。今生做因,这一世得果报,来世也能得果报,来世之后,很多世当中,也能得果报。你做事对自己有这么大的影响,能不小心谨慎吗?
佛讲因果报应:“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你仔细看,这是三世因果,可不简单。前世,今生和来世。因和果,都在自己身上,与别人没关系。即便有关系,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这才把因果说清楚,说明白。
前世的因,今生得果报,今生的因,来世得果报。从始至终是我一个人,前面因与果,是一件事。后面的因与果,又是一件事,这当中有两件事发生。
今生的果报好,还理想。今生的果报不好,就很难了。可是无论如何,来世不能产生坏果报,这才叫理智,才叫谨慎,也叫“菩萨畏因”。那怎么办呢?今生做的一定要善,来世才可能有善报。
如论如何不能作恶。多困难,挨打受罵都能认可,吃亏上当也能忍受,不再计较,再也不能造恶业了。
懂因果的人,就是这样生活的。可真不简单。常说信佛人都信因果,可是信佛人都能这样做到吗?信因果的人多了,你能这样做事情吗?即便口上说能,真到生活当中,可一点也不简单。有一万种理由不想再作善事了。
为什么?害怕吃亏、上当,受不得欺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网恋奔现可怕吗?打游戏舔了个大神,网络上跟人家骚话连天,奔现后发现是自己身边的熟人是什么感觉?打游戏匹配到一个大神,声音好听,皮肤好看。哎呀,我懂我懂,还找什么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互动ygxy较好及以上的,指hui】善是一种自然的流露,没有一点造作,没有一点企求,像水一样一往无前地流动,没
  • 就是大家都闻着臭味,彼此都包容都不说话,彼此都体谅一下那个放屁的人,自己也放过自己,放屁不过是人的正常生理反应的。 周五,不限行,想起哲人康德所说的一句话:我尊
  • 不会像现在这么闲的蛋疼,我想时时刻刻陪着他,更缺乏的是安全感,怕我不陪他打游戏他就会认识新的妹妹,然后和新的妹妹远走高飞年龄越大,成熟的表现就明显,如果真有那么
  • 这两个小孩儿的友情真的让我很羡慕很羡慕,一开始的开始你鱼大概是看着前面的那个闪闪发光的人然后慢慢追上去的,后来她自己成长到了能够并肩的地步了,到了日向时代球又在
  • “我一直不知道自己是那样珍贵的存在,但是看到比起我自己,更加努力珍惜我、守护我的那个人……我要更好的守护我自己。这时候的她是真正的“长大了”。
  • 最近看了太多有关疫情的新闻和评论,不吹不黑,我认识的上海人(包括浦东“乡下人”)都挺棒的,大家一定加油挺住,疫情终会过去的!古耐~在已成常态的上海疫情面前,无论
  • 通知一声~物流又要出现明显延迟了[苦涩][苦涩][苦涩][苦涩][苦涩]咱家的货品是从青岛清关的 而最近青岛和威海都有疫情出现 成了中高风险区了……不仅是清关速
  • 19.“果然世界就是被傻傻的人扔出精灵球又拯救失败才多彩.”20.即使说了那么多丧气的话,也一直在努力生活啊,表面泄气就好啦,内心一定要偷偷给自己鼓劲儿。关于投
  • ”沈淮朝他爸沈行表示,你不愿意的话今后的零花钱都没了沈淮朝(梗着脖子嘴硬):没了就没了,我宁愿去送外卖我都不要你的东西然后沈行真的把他卡停了,沈淮朝也真的去送外
  • 本 肖战粉丝 小飞侠 觉得 肖战好帅!期待肖战时影 肖战玉骨遥肖战肖春生 肖战梦中的那片海肖战顾魏 肖战余生请多指教肖战斗罗大陆 肖战唐三 肖战粉丝小飞
  • 更新一下————————|今日纪录封校的日常[悲伤][悲伤][悲伤]☞情侣异地恋日常[心][心]期待花开疫散见面的日子☞口头减肥二人组[吃瓜][吃瓜][吃瓜]哈
  • 天然气保供方面,所属上海液化天然气公司完成全部防台91处薄弱环节确认和巩固工作,对现场设施进行沙袋填充加固,进一步加强仓库、工地和临时建筑隐患排查,并启用每小时
  • 爱心叮咛冬瓜皮和西瓜皮的利尿消肿、清热排毒功效比果肉更胜一筹,尤宜暑热烦渴、小便少的孩子饮用,是夏季清暑的良药。荷叶茶有微微的苦味,怕苦的孩子可适当添加白糖或者
  • #天地史话[超话]#中国有多少银行?②前幅多口袋设计,门襟配拉链,不失工装风味,满足出行装载需求。
  • 从此再无阿爷庇佑他,在这世上可谓是一个亲人都没有了[泪]老有人说百里弘毅为什么不会武功每次都冲在最前面?我们一直无心入世的小公子终是要入世长大,因为不想再有这样
  • 花糖在属于他的小小礼盒上, 为他搭建了奇妙的恐龙星球。”...more:【世界首个零排放“宇宙飞船海王星”的内部结构】4月12日,Space Perspecti
  • 见到种种法虚妄生灭的实相..见到这个身心跟物质世界原来本空..若能够豁然醒悟,就如同醒梦一般..这就是明心..但是在这个空性之中,又不是跟个枯木顽石一样的无知、
  • 无人机图传4G/5G高清远程传输 #无人机图传# 、东博视讯DB-M2无人机图传单兵设备,支持H.264/H.265视频压缩技术,支持外接HDMI高清图像输入设
  • 向外,就是反复感受一个王者被羞辱的过程,而内观,真的可以傲视一切,自性本自具足,因为外在一切虚无,真的不必在意。” 人要是把研究智能的心思用在回于内在、归于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