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流大师《净土警语》:九品略辩(译文)(十一)

中三品虽然是因为戒善求往生的,自度的心坚定,度他的行缺失,所以最终能达到大乘,但须要暂时登上小乘果位。下三品虽然是极恶凡夫,因为听闻二大士说甚深法,当即能发无上心,虽然经过多劫,但直入圣位。那么一念大小,顿时超越权乘小果,一生的精进,远远超过多劫。至于华胎的大小快慢,发心用功的人,就看他的具体作为了。

【《文钞》以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为治身治心之法】
原文节选

念佛须有真信切愿。须恭敬至诚。须摄耳谛听。须发普度众生之心。须戒杀护生。须吃素。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须时常自省,凡有不善心起,立即令其消灭。凡有善心,必须令其扩充。即力做不到,其心决不可不生。平时总以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为治身治心之法。

•摘自《印光法师文钞》
•三编卷二
•复陈莲英女居士书

参考今译

念佛必须有真信切愿。必须恭敬至诚。必须摄耳谛听。必须发起普度众生的心。必须戒杀护生。必须吃素。必须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必须时常自我反省,凡有不善心生起,立即令它消灭。凡有善心生起,必须令它扩充增长。即使做不到力行,这个心决定不可以不生起。平时总以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作为调治身心的方法。

——如诚法师译

为什么一修道,魔障就会来找你

恭录自《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浅释》

再来讲魔境。魔境就是魔的境界。你若不修道,这魔还不找你;你一修道,魔障就会来找你来了。

为什么呢?因为人在没有修道的时候就等于是个穷人,这个魔就等于是土匪,土匪不会去抢穷人,因为他知道穷人根本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抢。

你一修道了,这就等于发了财一样。你有钱了,土匪不论白天晚间都会找机会来抢你的财宝,所以你修道就有魔。所谓:

魔是磨真道,真道才有魔;
越磨越光亮,光亮更要磨。
磨得如秋月,空中照群魔;
群魔照退了,现出本来佛。

你修道有一点真正的诚心了,这才有魔来磨你。这个魔也就是来考你的,因为你用功有多少真了,这个魔就要来考试考试你。

你越受这个魔考,就越显出你的光明来,光亮也就是光明。你一光亮了,更要磨多一点。磨得好像八月十五中秋月那么明亮。这时候你就能在虚空里边照退群魔了。

这也就是说你若有了真正的智慧,魔来你就认识了,你的智慧光明就照得这个魔无隙可乘,他就跑了。这时候就现出本来的这个佛了。

你修道有所成就的时候,就会有一种魔障发生。

就拿守戒来讲,你心里本来想不犯戒,本来不想杀生,但不知不觉就杀了生、犯了戒了。你本来不想偷盗,不知不觉也就犯了;本来不想邪淫,不知不觉也就犯了。怎么不知不觉呢?就是糊涂了,那时候无明就现前了。

无明一现前,就什么都忘了,受的戒也忘了,持的斋也忘了,就又开斋又破戒了。你本来不想打妄语,这无明发现了就打了妄语;你本来不想饮酒,无明上来也就饮酒了。

这都是无明把你的智慧给遮盖住了,没有智慧所以就犯戒了,这是一种境界。

你打坐刚刚有点定力,由这个定力就生出一点智慧,就想断这个淫欲心。于是你就发心了,说:“男女这种问题是一种不好的事情,我一定要把它改了。”

你不想断淫欲心还没有事,你这一想断淫欲心的时候,这个淫魔就找上来了。

怎么找上来呢?或者在你睡觉的时候,他就化成种种的美女,你欢喜什么样子的,他就现出什么样子的美女来引诱你。若是女人呢,他就现出种种美貌男子的像来诱惑你,也就是在梦中来考验你。

这个时候,你一没有了把握,在梦寐中就犯了戒,就没有定力了,没有定力也就没有智慧了。或者不是在梦寐中,就是在普通的时候,或者是你以前旧有的女朋友或男朋友,又遇到一起了,也是不知不觉把戒就犯了。

犯了戒就没有定力了,于是乎也就愚痴了、没有慧力了。这都是因为有一种无明来遮盖住你的智慧,令你破坏戒律,这是另一种境界。

还有,你一天到晚就打坐、参禅,坐坐也会发出魔障。

或者看见种种的境界,或者觉得自己有了神通,或者觉得自己的身体有虚空那么大。《楞严经》里讲的五十种阴魔的种种境界都现前了,这都是魔的境界。

以前有一个老修行,在这儿坐禅修道。在将要入定还没有入定的时候,就看见一种境界。

他看见自己头上有一根很细的绳,吊着一块几吨重的大石头,就这么悬吊在他的头顶上,这绳子上还有一只老鼠在那儿咬绳子。绳子如果一被咬断,这块大石头一定会掉下来把他砸死。

在他看见这种境界的时候,如果他一惊恐,或者一跑,这时候就会走火入魔,魔王就得便了。可是他心如止水。

“你把石头吊在我头上要把我砸死,我也不管。我就是死了,也要在这儿打坐。”那么以后他入定了,结果也没有这么一块石头来把他砸死。

还有,释迦牟尼佛将要成道的时候,魔王波旬就慌张了,说:“哎!这个悉达瞿昙就要成佛了,我们应该想办法让令他不要成佛。”

魔王正在想妙法想得愁眉不展的时候,他的魔女来了,就问他说:“父亲,你为什么这么忧愁呢?”魔王说:“现在瞿昙就要成佛了,我不想让他成佛。因为他若成佛,我们这些魔王眷属就没有势力了,所以我现在正在想法子令他不成佛。”

魔女说:“我去,我去扰乱他的道心,令他生一种淫欲心。”于是乎魔女就要去破坏释迦牟尼佛的道业。魔女生得非常的美貌,到了释迦牟尼佛这儿,就用种种娇媚的姿态来引诱释迦牟尼佛,想令释迦牟尼佛生出淫欲心来。

可是释迦牟尼佛对这种境界根本就如如不动,他还作了一种观想,说:“你现在以为你很美貌,其实你将来老的时候就会变成鸡皮鹤发,头发也白了,脸上也生了皱纹了,很丑陋的。”

释迦牟尼佛这一观想,魔女也就看见自己即刻就老了,看东西也看不清楚了,耳朵也听不清楚了,一副老态龙钟的,于是乎就生出一种惭悔心,就跑了。

讲起魔的境界是很多很多的,不过我们修道的人无论遇到任何境界,都不要为它所摇动。你不为一切境界所摇动,这就是定力。你有定力就能度散乱,不散乱就不会走火入魔,就能破除魔的境界。

“世间道中得解脱”:就在这个世间道里就会得到解脱,世间道就是我们这个世间的道理,就在这个世法上就可以出世,就在这世间就可以出世间。

怎么在这个世间就出世间呢?就是不要执着。你离开你的执着就会得到解脱了。怎么叫不执着呢?就是:

人在尘心出尘,井里栽花不染尘。

人虽然在这个世界上,可是心超出这个尘世了。好像在井里栽上花似的,没有尘埃可以到得了。

“犹如莲华不着水”:也就好像莲华出污泥而不染一样。莲华的根虽然长在污泥里边,但是它的华却长到水的上边,一点也没有被污染。

我们人若能不着世间上的这一切法,也就好像莲华不染尘似的。“亦如日月不住空”:也好像日月虽然在虚空,而不执着虚空,无所执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生辰八字看婚姻怎么看 现如今虽然再婚的男人已经越来越多了,但是大多数再婚男人都感觉自己过得不幸福,那么为啥男人再婚不幸福的多,再婚为什么很难幸福,其实男人再婚之
  • 我的一位长期客户——称其为尊敬的老东家吧——跟我交流了好几次,他要培养孩子中的一个的房地产经营与销售意识,为未来的接班做准备,希望我能跟他孩子常态化的在一起,他
  • !!
  • 一旦开始吃素,每天就放生了很多生命,一生都在放生。也可以等它们吃饱,这也是布施。
  • (假期最后一天,喝茶晒太阳,努力平衡心态) 一转眼#国庆长假#就要溜走了,必须要发条微博记录一下!铜陵青云科创园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拟落户铜陵火车站前区】9月25
  • #佛光普照[超话]#《佛说譬喻经》人生欲望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在旷野中游走,被一头凶恶的大象所追逐。 游人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恰好看到一个空井,井旁有
  • 疫情及工作原因,今年迟迟不能出来玩,曲曲折折终于国庆假期10月3日到8日可以云南六日游。云南,一个风景如画,经济虽然不是很发达但百姓生活幸福感爆棚的地方。来到这
  • 流年里,愿岁月不负有心人,愿你我一切安好 落叶纷飞的季节,回忆都跑了出来,有一种想念,是无法诉说的心疼。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里住着某个人,能够与所爱
  • 现在你们要弄清楚,那恰恰是把你们锁住的地方,虽然“上师五十颂”规定必须敬重自己的上师,但是,那要看你的上师合不合法度,是不是真正具师资的上师,假使他都犯错误知见
  • 是故释迦老子先为阿难说性水真空性空真水。云何二俱周遍法界。
  • 此魔子自谓所说之法,令人易于得道者,即是以生灭心作常住解。今此魔徒,妄充得道者,乃坏乱佛法,疑误众生之大妄语人。
  • 所以你看,即使没有轰轰烈烈,没有一见倾心,异地恋那么多年,未来一片迷茫,我们还是选择结婚生子了,如果你的恋爱过程比我幸福点儿,那更不用恐婚了,毕竟和直男结婚后,
  • 空瓶它们组团一起…… 又…… 又来了[跪了][跪了][跪了][跪了][跪了]Olay流光瓶: 总感觉最近皮肤有变好欧莱雅积雪草爽肤水 : 最后一瓶这个爽肤水,
  • 【小三劫和外星文明的重组】 近古末,三界与九圣神州同维次的外星文明因过早进入电子领域,科技超发达,但那个星球的生存环境也走到了终了,温室效应导致那个星球爆破,
  • 之后的22岁生活就像普通的大多数一样我去尝试了蹦极,滑雪,做了好几次赶路几百公里就为了和朋友吃顿饭的蠢事经历了带着没电的破手机在异国迷路在陌生的城市有了自己的小
  • 一生霉运不断的八字特征 难以聚财  一生霉运不断的八字特征  忌神过多的人  世间万物都有阴阳好坏之分,而八字命理同样不例外,就好比如刚才提到的用神就是吉神,相
  • 这是什么原因呢?比如说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他一直生活在幸福之中,是在糖水中泡大的贵人,就很难体念到基层人们辛酸苦辣的滋味,如他担当重任,也往往会飘然不知所为,骄傲
  • 善恶都不知道了,看到小偷在偷东西,我都不理,说自己修行非常好,这是胡说八道。善恶都不知道了,看到小偷在偷东西,我都不理,说自己修行非常好,这是胡说八道。
  • 心清净,我们念这个佛号,就跟阿弥陀佛的愿力相应,你要明白这个道理。大经上常讲“烦恼即菩提”菩提就是智慧,你觉悟了,无量无边的烦恼就变成智慧,所以烦恼跟智慧是一体
  • 收拾完餐具想起来好久没去阳台了,去了才发现晚上很凉快甚至会有点冷,有点点我喜欢的秋天的感觉了。自己一直在让别人理解自己,说别人对自己怎么不好,说别人占自己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