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害怕看牙医吗# 《洗牙之后,我对看牙医产生了PTSD》 文 | 读者:乔七阳

生活中有很多明知对自己有益,却依然难以坚持、甚至偶尔抗拒的事,譬如运动、读书、不点外卖等等。于我而言,这份长名单上还要再加一项,就是看牙医。

在我小时候,看牙医和体检一样,还不是大众认知里需要定期做的事。对我爸妈这样的老一辈来说,只有牙疼得实在忍不了才会想到要找牙医。因此,成年前我只跟牙医打过一次交道。

那会儿我读小学二年级,不知道为什么蛀了几颗乳牙,隔三岔五就对我妈喊牙疼。我妈想等它们换牙时自然掉落,奈何这几颗牙极其倔强,任凭时间流逝、蛀得千疮百孔也自岿然不动。就这么僵持了几个月,在我又一次半夜因牙疼哭闹后,我妈终于决定给它们也给我一个痛快,在某天放学后把我带到了社区医院。

尽管已经过去了许多年,我却仍能清楚地记起当时的情景:在一个简单的白色房间里,牙医阿姨拿棉签往我的牙龈上抹了些许麻药,等了一会儿就抓起钳子,探进我嘴里,麻利地开始了动作。许是这几颗乳牙已被蛀得根基不稳,居然只一眨眼的功夫就被一颗颗连根拔起。全程我都没什么感觉,唯有拔到最后一颗时略有些疼,想来是麻药开始失效的缘故。

我还没从“拔牙原来这么快”的震惊中回过神来,牙医阿姨已经叫我从躺椅上下来了,指着身边放蛀牙的铁盘,让我看看自己的牙蛀得有多厉害,还告诉我以后一定要认真刷牙。回家路上,我一路好奇地舔着曾经蛀牙的地方留下的空洞,一边天真地想,拔牙还挺好玩的,也没有听上去那么可怕嘛。

那次拔牙后的十几年里,我幸运地再未受到蛀牙的困扰,也就没再去看过牙医。直到工作以后,因为公司提供的牙科保险里包含一年两次的免费洗牙,本着“不洗白不洗”的心态,我兴冲冲地预约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洗牙。

牙医在美国是公认的高薪职业,大部分牙医受雇于小型的私人诊所,一些忙碌的诊所甚至需要有熟人介绍才会接收新客户。我预约的这家私人诊所就是同事介绍的,坐镇的牙医是一位韩国大叔,同事说他认真、可靠,适合像我这样初次洗牙的人。而彼时的我还在为薅到了羊毛沾沾自喜,浑然不知自己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什么。

到了预约的那天,我在护士的引导下拍了X光,很快就被领到了躺椅上。戴着口罩的牙医大叔登场了,简单寒暄了两句就叫我张嘴。因为角度的关系,我看不见他拿了什么,只感觉像是一根细针,从上排牙开始由口腔一侧向另一侧移动,在每颗牙之间的牙龈上不轻不重地戳了一下。大叔边戳边麻利地报出了一连串数字,我还在好奇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他已经完成了动作,也没多废话,对刚刚在记录数字的护士招招手,直奔主题开始洗牙。

如果说之前戳在牙龈上的工具感觉像细针,那洗牙的工具就像一把磨钝了的钩子,在牙医大叔的操作下围着每颗牙打转,变换着角度掏来捣去,虽然不至于疼得无法忍受,但深深浅浅、延绵不绝的刺痛感也足以叫人抓心挠肺。有时不知刮到了哪个敏感点,一股钻心的酸痛沿着神经直蹿头顶,生理性的泪水根本控制不住,“哗”的一下就顺着眼角流了下来。

牙医大叔忙得起劲,一旁的护士也没闲着,拿了根管子在我嘴里边挪动边吸血水。机器的嗡鸣声中,我努力张大嘴,紧紧闭上眼,想象此刻自己的血盆大口就像cult片里的喷泉,噗哧噗哧地往外喷着可疑的液体……生无可恋之余,又有几分诡异的好笑。

也许是见我面目狰狞,牙医大叔中途还停了停,叫我放松点,太疼的话就举手告诉他。我勉强回了他一个含糊的“ok”,暗暗把手紧攥着拳,只盼着这场酷刑早点结束。

不知过了多久,当牙医大叔终于停止了动作后,我眼冒金星地从躺椅上慢慢坐起来,满嘴的铁锈味儿混着奇特的薄荷牙膏味,随着口水的吞咽从喉咙蔓延到鼻腔,脑海里只剩下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牙医大叔也摘下了口罩,盯着我问:“你有多久没洗牙了?”

我犹豫了几秒钟,实在不好意思说这是有生之年的第一次,于是含糊其辞道:“挺久了。”

他露出洞悉一切的笑容,随即告诉我虽然我预约的是常规洗牙,但基于我牙齿的糟糕状况,他刚刚给我做的已经算是深度洗牙。洗牙前他报的那些数字,代表的就是每颗牙齿的健康程度,数字越大越糟糕。而且,因为我的牙龈发炎得厉害,接下来需要每天早晚用一种处方消炎药漱口,两周后来做一次复查,他会在复查后再给我补四颗牙……

牙医大叔说得云淡风轻,我却听得毛骨悚然,只觉得自己的牙俨然已处在朝不保夕的危难时刻。在此之前,我以为自己的牙齿整齐又健康,吃冷吃热都毫无顾忌。谁曾想在平日看不见的地方,早有数不清的牙石和牙菌斑悄悄堆积,就像埋在口腔深处的炸弹。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去前台拿了处方,顺带一张两百多美金的账单,说是深度洗牙的自付费用,不能报保险。我在懵懂中付了钱,约了下一次的复诊时间。大叔送我到门口,又给我苦口婆心地科普了一番定期看牙医的重要性,顺带附送一碗抚慰心灵的鸡汤,说他现在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我能在七十岁时,还拥有可以跟现在一样吃嘛嘛香的好牙口。

不得不说,这第一次的洗牙经历给我留下了不小的心灵创伤。之后一段时间里,只要想起工具在牙缝里使劲儿鼓捣的感觉和机器的嗡嗡声,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打个冷战,到了临近复诊的日子更是焦虑得坐立难安,甚至几度想取消预约。

虽然听上去有点夸张,但事实上我发现,身边有不少像我一样因洗牙而对看牙医产生了PTSD的人。某次和朋友聊天时得知,她第一次洗牙洗到一半就直接落跑,原因是过程中牙龈出血得太厉害,她受不了了想漱漱口,坐起来接连吐了几口颜色惊人的血水,吓得一旁作陪的她妈直接求牙医:别洗了吧,你看孩子都吐血了……

而据牙医说,洗牙时之所以会疼痛和流血,是因为牙齿本身有炎症,健康的牙齿就不会有这些问题。所以,放弃洗牙只会形成恶性循环,唯有痛下决心、从头根治,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我在坚持认真刷牙、使用牙线一段时间后,洗牙时“血沫横飞”的恐怖画面确实减少了许多,从R18渐渐降级到了PG13,也算是身体力行地印证了这一说法。

不过,洗牙其实还并非是我在看牙医的路上最大的心病:如果说洗牙给我带来的焦虑是三分的话,那智齿带来的焦虑大概就有七分了。

从X光片上看,我的智齿其实还挺规整的,没有横向生长、也没有挤占其他牙齿的位置,就和普通的大牙差不多。成长过程中虽偶有发炎,但都在一两天后自行消退,并不影响日常生活,因此,我从没想过要拔掉它们。

开始看牙医以后,几乎每一任牙医都会在第一次就诊时注意到我的智齿,然后告诉我,尽管这些智齿长得没什么问题,但因为它们的位置太靠里面,平时刷牙很难刷到,容易造成牙菌斑堆积,建议我还是找个合适的时间移除。

在一次搬家换了新牙医后,对方似乎对我的智齿格外在意,三番两次地催我尽快手术,却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理由。我心有疑问,又不敢质疑医生的专业性,无形的压力下,只好磨磨蹭蹭地预约了几周后的手术时间。

等待手术的那几周,我差不多每天都会在网上查阅各种可能的后遗症,从开口障碍到面瘫,每一样都看得我心惊胆战。我也时不时地想起身边朋友们拔智齿的悲惨故事,譬如好友S之前一口气拔了四颗智齿,菱形脸直接肿成了方块,两颊都是淤青,一周里掉了五斤;还有闺蜜L,因为找不到可以在手术后来接她的朋友,只能选择不用麻醉、吸着笑气拔智齿,据她的回忆,血光飞溅中,她几度觉得“看到了真正的地狱”……

人的意念有种奇特的重量,原本平常的一件事,思前想后得多了,就会显得愈发沉重起来。预约的前一周,我对手术的忧虑终于累积到了难以承受的顶峰,连上班都难以集中精神,最后干脆一咬牙、一狠心,直接打电话取消了手术。

自那之后,我出于心虚,再也没去过那位牙医的诊所。我说不清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做错了事”的感觉,或许是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专业的牙医代表着一种不该被违抗的权威;又或许是因为我也知道,拔智齿从理性上来说是正确的选择,可我还是做了逃兵,像一个对自己的健康不负责任的胆小鬼。

挣扎了一段时间,我终于又鼓起勇气找了一位新的牙医。这一次,面对这位和蔼的亚裔阿姨,我没有再一个人默默纠结,而是直接向她说明了我对智齿手术的顾虑。她耐心地听完了我的倾诉,看了看X光片,然后笑着告诉我,既然智齿长得没有问题,那么只要我没有不适的感觉,就可以先以观察为主,不着急做手术。

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在愉快的交谈氛围中也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和牙医的沟通理应是双向的。曾经我总以为自己在牙齿问题上没有决定权,每次面对牙医时都像犯人等待判决一样;这样的想法直接将我放在了和牙医不平等的位置上,也变相放大了我对牙医的负面情绪。但其实,牙医并不是高高在上、掌握生杀大权的审判者,而是在保护牙齿的路上陪伴我、给我建议的引路人。

当生活中出现种种不如意时,有效的应对行为通常有两种,一是接受与之共存,二是行动将其改进。面对牙齿的问题也是如此,但我想无论是选择接受还是改进,都应该抱着开放的心态和牙医积极沟通,而不是仅凭想象闭门造车,给自己制造焦虑和恐惧。

如果能抱着一颗平常心、将牙医当作一位良师益友来看待,那么或许,看牙医就会逐渐变得不再那么难。我也希望自己能在定期看牙医的路上坚持下去,做到如第一任牙医大叔所祝愿的那样,在七十岁时还吃嘛嘛香,拥有一口健康坚挺的好牙口。

小可爱今天憋论文之余,陪我洗漱间,故作委屈巴巴的和我说,“丸丸对咚咚有好多要求哦:要再在家里做一顿烧烤、要每两天出去玩一次、要去别的城市踏青、明天要吃涮串、每天都有新的想吃的东西咚咚要去买、周一还想要去扬州、去扬州还想拍汉服照~咚咚下周三还要交论文……”
我这见招拆招,连撒娇带嗔怪:“噢~那咚咚是觉得我不可以有这些要求咯?”
小可爱随即变脸,眼睛熠熠生光,神似忠犬:“我是想说,你相信咚咚,这些要求咚咚通通会做到的~”

咦耶~小可爱不愧是小可爱,真会哄人开心~

#你为什么一直单身# 在享受单身和人生的大好年纪被我妈频繁问感情状况可真是件烦心事,尤其是她旁敲侧击的时候。我说我买东西薅了个羊毛,她说“能薅个男朋友就好了”;我自己出去旅游,她说“有个男朋友就浪漫了”,还发来个调皮的表情,殊不知我白眼都翻到天上去了。她还问过我:“你在大城市就没认识几个男生吗”,唉我的圈子就那么大,认识新的人都费劲,更别提认识新的男生了。

我对感情的态度是随缘,但不妨碍别人对我脱单这事抱以信心,比如我妈,再比如我上司。有一次我和她闲聊,她说“你岁数不大,形象也挺好,应该有很多追求者吧”。我当时差点急了,想着上司不看重我的工作能力居然看重我对异性的吸引力?!我真想做个PPT给她汇报下多年来我是如何凭本事单身的。

但每次出门,我的心动雷达都会基于我对恋爱的想象自动开启。有次坐地铁我就觉得身边的一个男孩不错,寸头、眉清目秀、皮肤白皙、戴一副黑色圆框眼镜,就是身高不太理想,和我个头差不多,但没关系,至少可以试试做朋友相处。
 
直到我瞥见他脖子上绕了一圈红布,在锁骨处打了个结,又有两条垂下来。我当时想,这该不会是红领巾吧。为了打消这个恐怖的念头,我开始想除了小学生还有什么人会戴红领巾。可能是我阅历尚浅,我到现在都没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但我还来不及沉浸于错过缘分的悲伤,就已经投入到下一个问题的思考了:现在的小学生都这么高了吗?

前公司也有让我产生好感的男孩,入职当天我就锁定了一个目标,但之后我再也没见过他。起初我以为他休假了,后来意识到他是一个可以离职的自由人。坐我工位附近的男孩子在这之后补上了我内心的空缺,虽然他有白头发,但是说话很温柔,所以我每天都期待他能在公司多说几句话。有一天早上他发现他的茶洒得满桌都是,可他不但没有生气,还说“可能是老鼠渴了吧”。这对我来说绝对是精准打击,而且击出了很多粉红泡泡。

他也会参与同事间的讨论与交流。有一天公司的80后同事在交流养娃心得,我无心也不配参与,就只想听他讲话。直到我听见“我女儿”三个字从他嘴里说出来,我当即理解他为什么会有白头发。
作为运动爱好者,健身房里的团操课也是社交场景,可不管我是上舞蹈课还是搏击课,站第一排还是最后面,课堂表现惊艳全场还是普普通通,都没有男孩子来搭讪。但是因为操台上的男教练,我潜在的恋爱对象得以具象化,我也有了主动出击的意愿。

出众的身高和颜值、手臂和肩膀健硕的肌肉、标准有力的动作技术、极具热情和感染力的口头教授,再配上操房里打在他身上忽明忽暗的灯光,这一切都让我心甘情愿地把所有的目光和注意力都给予他,觉得他比那灯光还耀眼。课上我会模仿他的动作,争取更好的课堂表现,也常常站在他眼皮底下,好让他记住我。课前会送他饮料,课后会和他聊几句,问他要微信的时候心脏狂跳,给他发微信之前更是删了无数次已打好的草稿。

我能想到的都做到了,可我发现不止我一个人这么做,甚至有女生比我做的还多。我一周上三次课,但她一节课都不落;我送的是瓶装饮料,但她会送星巴克或者要排好久队才能买到的网红奶茶;我衣着不够洋气,但她用飘逸长发、精致妆容、配色吸睛和凸显身材的大牌运动服武装自己,笑意和声音也都是在无形中流淌的蜜。相比之下没有任何优势的我弱爆了,仅仅一片真心又有何用呢?更何况它也未必经得起考验。长痛不如短痛,我甘愿退出这场竞争,尽管我后来还是把他官宣恋情的二人合影放大看了很多遍。

此后我虽然仍为其他男教练心动,但理智更占上风。当我看到再有女生用和我之前同样的招数时,我真想上前劝其回头是岸。可万一她就是人家相恋多年的正牌女友呢?所以回头是岸的人应该是我。我也进一步理解为什么健身房都倾向于招聘形象出众的教练,就算是单纯地享受颜值也很满足啊,更何况之后有付费的可能。这不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共享经济嘛。

不过我发现他们似乎也被来自男男女女、数量众多的爱慕困扰,所以教练们以不伤害会员感情为基本盘,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证明。微信头像、朋友圈封面和朋友圈动态是体现“别爱我,没结果”的主要方式,最好隔段时间就更新一下,以提醒不明真相的新会员。被约吃饭、喝咖啡、下课一起走时婉拒对方,或者在闲聊时无意中提及自己的伴侣也是有效的。

我认识的一位教练是健身房里的“吴彦祖”,此前当过兵的他如今转战团操房,自然也就凭借良好的形象吸引了操房内外无数的迷姐迷妹,甚至是路过的老大爷。他让各种桃花退散的神器是上背部的一个文身——一张女孩子的脸,右下角是她名字的字母缩写。这招我不服不行,不费吹灰之力便终身免于桃花困扰,只能祝他们二位长长久久了,毕竟文身挺难洗的。

近期又下回了社交软件,但已经积灰的头像和主页让我失去更新动态的欲望,看其他用户的分享也是走马观花,不打算深入了解。虽然有幸运者通过社交软件找到了一生挚爱,结婚证的照片和两人的故事下均是大家的祝福,可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用户,来去之间留下的踪迹只在系统日志里,所期待的感情也只在梦里。

在沉睡中,大脑将我的过往与期待用梦境结合,让我在那几个小时里被短暂地爱了一下。醒来后,我一边回味梦的美好,一边庆幸这不是现实。

原因是,“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一直单身,不是我的错》文|读者:karen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本周plog主线任务是和毕业论文做斗争副线任务是拍毕业照和见老同学(后者被我砍掉,因为主线任务出现波折以及不知道送什么见面礼好)P1-3 迷上墨西哥肉卷后自制简
  • 真的爱他就变得更优秀去靠近他,而不是无底线的不择手段“靠近他”网络上贴近的无数次,靠着他的名字,你觉得这就是爱了?暴露他的私生活这就是爱了?还是让他活在你的忖度
  • 可真闲我尖酸刻薄恶毒至极,我不保护自己谁保护我小别致,长的真东西哪里来的臭猪,在这嘟嘟嘟你可真是上帝造人的草稿吃亏是福,我祝你,福如东海不是说贫穷抑制了我的想象
  • 一旦眼睛出现眼红眼痛等不适,则要停止佩戴#花少北 一直逃避回应做视频的问题#2023上半年精彩的视频有很多。中介勿扰❌月租:接受1500-2000之间(如果房子
  • 由于祖父杨文会登高望重,又理念开明,给予了她有力的支持,自己的姑母和大伯也只好不了了之。在这期间,她得知了自己早被祖母和自己的表哥定下娃娃亲,自由平等的理念让她
  • 毕竟从一开始,他就对你温柔体贴有求必应的,你都忘了他还担着“校霸”的称号。公费旅游➕拿工作不尴尬,这样子把cv高高架起,到时候才会尴尬[笑cry]
  • ”吴女士一听大惊失色,自己买之前只是看中这小区环境不错,没有过多了解过自己的房子,而且买的时候销售也没有告知过这种情况,再说这是新房,没人住过怎么会烧过?我认为
  • #多多开心##工作日记# 6月30号报道的早上对新工作充满了焦虑和不安 晚上分配了指导教师 7月1日上午十一点被叫去办公室要求下午上新课内心是拒绝的 嘴上也和老
  • 3.明星减肥,好一点的艺人会有营养师搭配饮食,剩下的就都是靠饿的。我的感受:1、掉秤速度很快,特别是后几天;2、不容易饿肚子不会嘴馋;3、可以很好保持体重,不容
  • 我们可以有着那样的渴望,只不过,当一个人并不爱我们,我们努力过了,还是根本就换不回对方的爱,我们也还是要接受现实。不被爱则是不一样,当对方根本就不爱,别说提一些
  • 天呢,怎么说,导演真的很信任我们宝了,我们也快40的人了,能做到这种程度,只能说我宝真的太强了[跪了]还是希望注意安全,毕竟年纪也真的大了[允悲][doge](
  • -晚安,我是暖叔一个陪你成长的陌生人夏末,你已然离开,我试着告别。人生的出场顺序很重要,陪你酩酊大醉的人注定不能陪你回家——《比你更爱我的人》[费解][睡][悲
  • 好生态不只让农牧民看见了好风景,也让农牧民看到了“好钱景”。“这几年在政策引领下,我们嘎查环境在发生着肉眼可见的变化,环境好了,农牧民自觉保护生态的意识也提高了
  • ——弗吉尼亚·伍尔夫7、我们总喜欢拿顺其自然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叔本华1
  • 对于现代的孩子而言,具有同理心、利他心,以热爱为起点去发现生活的需求、用科学创造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 该系统支持无焦虑的日常生活,对为病所困的儿童和
  • 糊弄小学生去吧![赢牛奶]在吧唧老师的提问箱看着看着就破防了是那句“比起失落他是更能感知幸福的小孩”是这样呢 我们一直以来好像都没能成为他的顺风但他永远能尽全力
  • 第一,该用户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积极捐款,关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积极传播“人地和谐”的理念,做到共融共生; 第二,该用户主动参加“每日一善”活动,秉承以爱国
  • 适合旅游发的朋友圈文案1、人就应该呆在没有天花板的地方2、别计划了 要出发啦3、风吹太阳晒 自由又自在4、凑个热闹 挤趟人海5、我被高山围绕山水自为我祈祷 6、
  • 我怀着满腔的伤感依依不舍地送别,秋风中你瑟瑟发抖着,你说让我好好照顾自己,你会等我的,你说当下一个夏日来临时我们依然牵手奔跑在风中。我怀着满腔的伤感依依不舍地送
  • 県内のJRは復旧作業や安全確認のため、2日もほぼすべての路線で運転を取りやめています。美祢線は平成22年7月の大雨でも線路の盛り土が流されるなどの被害があ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