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 | 战“疫”场景历历在目 感受“太原力量”背后的温暖
8月9日清晨,老军营小区又恢复了往日的喧闹:拎着菜刚从市场出来的老人们聊聊又有哪些菜降价了,匆匆忙忙的上班族正吃着刚买的早餐,孩子们约上三五玩伴儿继续享受暑假时光……这些美好的场景得益于面对突发的疫情警报时,全市上下的快速联动、人民群众的全力配合,用“太原力量”牢牢守住了疫情防控的“太原阵地”,更传递了无数美好的瞬间和温暖的故事。

  8月7日24时太原市疫情防控办正式通报:太原排除一例新冠核酸检测可疑阳性人员。警报解除了,整个城市松了口气,等候消息的市民安心入睡了。在太原日报社的新闻采编中心,却更加忙碌了。按照市委宣传部的要求,太原日报、太原晚报集结采编力量,用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故事呈现为了这座城市的安宁,每个人如何用自己涓涓细流的努力汇聚成一股股澎湃的力量。

  从8月8日上午10时接到报道任务,到深夜时分正式付印,新闻采编中心的记者和编辑用自己的汗水和辛苦讲述了一幕幕温暖心灵的感人故事,当一份份《太原日报》《太原晚报》送至读者手中时,大型策划报道《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太原市19小时排除老军营小区疫情风险纪实》得到了有关部门和广大读者的一致认可和称赞!

“战‘疫’场景历历在目!”

  8月9日清晨,市委卫健工委书记、市卫健委主任、市疫情防控办主任宫殿元的办公桌上,放着当日的《太原日报》《太原晚报》,回想起上个周末,他深有感触地说:“当看到这篇报道时,当时的场景历历在目。这篇报道全面复盘了在市委统一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历经19小时的战‘疫’历程,充分展现了医务人员、公安民警、基层工作者、社会志愿者义无反顾、奋勇当先的抗疫群像,生动诠释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作为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这篇报道振奋人心,让我深受鼓舞,倍感激励。”宫殿元说,“这次成功排除疫情风险,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果断决策,离不开省防控办的专业指导、技术支撑,离不开全市疫情防控体系的上下联动、协同作战,更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自觉主动的配合。”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宫殿元表示,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的干部职工将继续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健全完善应急机制,慎终如始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

“使命在肩,我们一直都在!”

  周一上午,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刘玮带着几位护士前往市图书馆,上门为工作人员完成核酸检测。没人知道,这些护士都参加了老军营小区的疫情防控,穿着闷热不透气的防护服,奋战了十多个小时。

  当时刘玮接到了紧急电话,要求迅速抽调20名医护人员协助核酸采样。当天恰逢周六,最快的办法就是调集刚下夜班的护士。很快,20名护士集结到位,“全副武装”进驻老军营小区。大家分成两批,一批在固定检测点上为居民采样,另一批坐上志愿者的电动车,或是扫一辆共享单车,为不便出门的居民上门采样,一群“大白”在小区跑来跑去,直至15时许才吃上第一口饭。

  看到《太原日报》《太原晚报》的报道,刘玮十分感动。她说:“客观、权威的报道让市民更了解疫情防控,人人都是疫情防控的责任人,大家都行动起来,我们的城市就更加安全。作为医护人员,看到老军营小区顺利解封,再辛苦都值得。”

  同样,参与老军营小区流行病学调查的迎泽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杨亚楠说:“虽是‘虚惊一场’,对疾控人来说却是一场实战大考,充分展示了迎泽区的防控速度和力度。作为疾控人,使命在肩,我们一直都在。”迎泽区疾控中心主任李珏则表示:“疾控中心是防疫的‘吹哨人’,每个环节都影响着疫情的发展方向,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意志、更加过硬的技术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筑牢防线。”

“感受到太原速度、太原力量!”

  “这篇报道太给力了,在微信朋友圈霸屏了,我深深感受到太原速度、太原力量,感受到市、区、街道、社区上下一心,担当使命的责任感,感受到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为民情怀,感受到闻‘疫’而动的强大合力,感受到太原人民守望相助的巨大力量!”老军营街道“建芳工作室”的李建芳昨日看到新闻报道后,十分激动。作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有几十年的基层服务经验,李建芳深有感触地说:“生活的岁月静好,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珍惜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我们更要勠力同心。”

  桃南二社区年过七旬的老党员李国英居住的宿舍院位于桃园南路,距离老军营小区仅有一站地。上周六关于老军营小区发现疑似病例的消息传开后,作为楼院长,李阿姨立即对小区实施管控。整个周末,她一直关注主流媒体的实时报道,得知老军营小区解封,老人的心踏实了。看了报道后,老人感动地说:“一起突发事件的背后,有这么多人在努力,报道让我们看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太原日报》《太原晚报》的报道很及时、全面,我转发到朋友圈后,社会各界的朋友纷纷点赞,还打来慰问电话表示如果需要将随时伸出援手。通过这次事件,我感受到咱中国人团结一心的巨大力量。面对防疫需要,没有一个人推诿,没有一个人说‘不’!”8月9日上午9时,老军营街道党政联席会上,迎泽区委常委、老军营街道党工委书记杜志强说出这句话时,眼眶一热,内心激荡。

  杜志强回忆说,当时布置核酸取样检测点时,街道会议室的桌子都搬完了。为方便居民,在原定的10个检测点外,计划增设9个流动点,桌椅不够,他立即与太原市第三实验小学的校长联系,对方没有丝毫犹豫,当即提供了两个教室的桌椅;滞留小区的人员需要临时安置,水利大厦提供休息场所;一个社会组织有消杀队伍,准备好了消杀用品,随时待命;热心市民打来电话说有无人机,可供在小区喊话,随时调用……“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为我们有这样的队伍感到自豪,为我们有这样的居民感到骄傲,为社会各界的团结一心感动!”杜志强坚定地说。

“关键时刻,绝不‘掉链子’!”

  昨日清晨,老军营派出所综合中队副中队长郭磊刚走进办公室,思绪又回到连轴转的那19个小时。他打趣地说:“当时大脑已自动屏蔽了累的感觉,直到传来解封的消息,才觉得累极了。”郭磊认为,作为基层民警,保护群众安全、守护辖区无恙,都是职责,关键时刻,绝不“掉链子”!

  老军营派出所的民警成伟当时负责备勤兼巡逻,印象最深的就是“有序”:居民自觉排队,滞留群众妥善安置,菜市场、便利店、小吃店正常开放,生活供给一应俱全。“有备无患、流程规范,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忙而不乱,这是我在这次‘实战’中最大的收获。”成伟说。

  “正是这种特殊时刻,才能凸显党员的职责和担当。”老军营派出所的副所长马伟当天负责可疑阳性居民所住单元楼的中心区域封控,既是“排头兵”守牢防线,更是“贴心人”安抚居民。那一天,他的警服没干过。“用坚守战疫情,用逆行克时艰,一切安好,就是公安民警的最大心愿。”

  看到《太原日报》《太原晚报》的报道后,马伟说:“这篇文章体现出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发出权威声音,讲有温度的故事,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是最可贵的。”同样,市直部门一位工作人员转发了太原日报微信公众号上的新闻报道。他认为:“这篇报道分量足,有内涵,用文字有力地还原了当时的场景,给人们带来的是精神上的振奋、心灵上的震撼、长久的感动,每一个小善举都饱含着温暖,相信读到这些内容的读者,都会加深对这座城市的印象。”

  此心安处即吾乡,守护这座城,我们一直在一起!此时的老军营,一切安好!如今的太原城,越来越好!(记者 郜 蓉 郝晓炜 刘 涛 魏 薇 侯慧琴 弓凤飞 辛 欣)

短评
准备有多充分 战“疫”就有多从容
— 宋鹏伟 —

  “排除新冠病毒肺炎,恢复常态化疫情防控。”一场虚惊!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更值得欣喜的是,太原的疫情防控体系在这场战役中表现可嘉,完全经受住了考验。

  从接到报告到恢复常态,仅用了19个小时,可谓一场闪电战。衡量胜负的标准,不在是否检出阳性病人,而在应对处置是否得当,即有无最大限度地控制可能出现的疫情传播。从这一角度看,我们打赢了这场无声的战斗。

  战“疫”务必及时。尽管出现变异,但对付新冠病毒的办法没有变,就是要第一时间应对,甚至要比过去更加警惕。高度重视,一方面体现在平时的预案是否详尽上,一方面体现在预警出现后的行动是否果断上。在对返并人员的核酸筛查中发现可疑阳性人员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主要领导坐镇指挥,确保了战“疫”行动的有条不紊,从而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中赢得了主动。

  疫情防控,尤其是在出现危险信号时,措施务必充分,宁过勿不及。打赢这场战争,需要多兵种形成合力,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在此次行动中,多部门联动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各部门分头并进、协同配合,一切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此才能保证出现的任何情况都在预料之中,让损失降到最小。

  慎重与稳妥,也是疫情防控应有的态度。对可疑阳性人员6次核酸检测和临床检查,对关联人员和环境采样后进行核酸检测,经省市专家结合多项结果综合研判……一句“排除新冠病毒肺炎”的结论,背后有无数专业人员的努力和付出,为的就是确保结论的科学权威,尽早恢复常态化疫情防控,给公众吃下一颗定心丸。

  从容应对的背后,凝聚着日常从严从实、从紧从细的点滴努力,正是有了这种“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的决心和行动,太原的疫情防控才会更加自信有力。

[心][心]最全丨29名“七一勋章”获得者事迹介
今天这29名功勋党中,有曾浴血沙场的百岁战士;有30出头,就为献出生命的年轻人;有参加过两弹一星的科学家,有常年驻守边疆无人区的普通职工…他们是天空中最亮的星:

1、马毛姐,安徽省原合肥市服装鞋帽工业公司副经理,86岁
年仅14岁运送三批解放军成功登岸的“渡江英雄”,受过毛主席亲切接见。

2、 王书茂,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潭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潭门海上民兵连副连长,56岁
在南海维权斗争中冲锋在前,不怕牺牲,为国护海寸步不让,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3、王占山,河南省安阳军分区原副师职顾问92岁
先后参加辽沈、平津、衡宝、两广、抗美援朝、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4次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在抗美援朝金城战役中,带领战友坚守阵地4天4夜,打退敌人38次进攻,歼敌400余人。

4、王兰花,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王兰花热心小组党支部书记,71岁
她把解决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毕生事业,坚持志愿服务十余载,群众心中的“活雷锋”。

5、艾爱国,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焊接顾问,71岁
他是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秉持“做工人要做到最好”的信念,在焊工岗位奉献50多年,我国焊接领域“领军人”。

6、石光银,陕西省定边县定边街道十里沙村党总支原书记69岁
与荒沙碱滩抗争40多年,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帮助沙区群众脱贫致富。

7、吕其明,上海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原副主任汉族,91岁
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交响乐作曲家,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为《铁道游击队》、《焦裕禄》、《雷雨》等200多部(集)影视剧作曲,创作《红旗颂》、《使命》等10余部大中型交响乐作品,300多首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歌曲广为传唱。

8、廷·巴特尔,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原书记,66岁
扎根牧区近50年,探索出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促进增收新路子,使当地牧民生产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9、刘贵今,外交部原正司级大使,76
他一生奉献给外交工作,为中非外交事业倾情奉献一生。

10、孙景坤,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原第一生产队队长97岁
先后参加了四平、辽沈、平津、解放长沙、解放海南岛、抗美援朝等战役战争,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作为英雄报告团成员,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是一位战斗功臣。

11、买买提江·吾买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县温亚尔乡布力开村党支部原书记,69岁
他是旗帜鲜明同“三股势力”作坚决斗争的先进模范,在他担任新疆伊宁县温亚尔乡布力开村党支部书记30多年中,村里未发生一起暴恐事件。

12、李宏塔,徽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72岁
他是党员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典范,在民政系统工作18年间,他视孤寡老人为父母、视孤残儿童为子女、视民政对象为亲人,每年至少一半时间在基层度过。

13、吴天一,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原研究员,87岁
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国际标准,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藏族群众上万名。青藏铁路建设期间,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创造了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

14、辛育龄,中日友好医院原院长,100岁
他是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战争时期,他曾与白求恩并肩战斗,多次冲上前线救治伤员。和平年代,他长期致力于我国胸外科创建和发展,是中国人体肺移植手术第一人,在胸外科领域多个方面取得“从0到1”的突破。

15、张桂梅,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64岁
她扎根贫困地区40余年,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是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的“张妈妈”。

16、陆元九,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101岁
他是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作为早期出国留学的博士,新中国成立初期,陆元九突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到祖国怀抱,为“两弹一星”工程及航天重大工程建设作出卓越贡献。

17、陈红军(已故),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原分队长,34岁
他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杰出代表,坚守高原边防10年,带领官兵完成各种急难险重任务。2020年6月15日,奉命带队前往一线紧急支援,在同外军战斗中,英勇作战、誓死不屈,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壮烈牺牲。

18、林丹,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党委书记,73岁。
扎根社区40余年,始终为民爱民,当好党的“传声筒”、群众的“服务员”,脚踏实地做好社区每一项工作。

19、卓嘎,西藏自治区隆子县玉麦乡玉麦村农民,60岁。
她是爱国守边精神的传承者,秉持“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坚定信念,数十年如一日以抵边放牧、巡逻的方式守护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国旗挂遍走过的每一条路,践行了“再苦再累也要守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的承诺。

20、周永开,四川省原达县地委副书记,93岁。
解放前,他冒着生命危险在川北地区开展党的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全心全意为百姓造福,恪尽职守推动地方发展、脱贫攻坚、改善民生和生态建设,是群众心中的“草鞋书记”。

21、柴云振,四川省岳池县财政局原副县级离休干部,95岁。
作为《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的原型之一,他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1951年在抗美援朝朴达峰阻击战中,杀敌百余人,浴血奋战到孤身一人;他是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的的获得者,被朝鲜授予“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1952年,柴云振伤残复员回乡务农,却从未提起自己的功绩,默默在耕耘在工作岗位上。

22、郭瑞祥,贵州省都匀军分区原副政治委员,101岁。
他是矢志坚守初心的红军战士,16岁投身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参加冀南战斗、反扫荡战役、肖渠战斗、曹县东南反顽战役等,作战英勇。

23、黄大发,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86岁,
他带领村民历时36年,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生命渠”,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为改善山区群众用水条件、实现脱贫致富作出巨大贡献,被誉为“当代愚公”。

24、黄文秀(已故),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理论科原副科长,32岁。
黄文秀在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主动请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把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谱写了新时代青春之歌。

25、黄宝妹,原上海第十七棉纺织厂工会副主席,90岁。
她是新中国纺织工人的优秀代表,国家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奉献者;勤学苦练、大胆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26、崔道植,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事技术处原正处级侦查员,87岁。
他是我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60余年刑侦生涯,检验鉴定7000余件痕迹物证,参与办理1200余起重特大案件疑难痕迹检验鉴定,无一差错。研发现场痕迹物证图像处理、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

27、蓝天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演员,94岁。
他将一生奉献给人民文艺事业。青年时代参加革命,从事进步文艺活动。解放后,出演或导演《蜕变》、《茶馆》、《家》等数十部优秀文艺作品,塑造众多经典人物形象,发掘和培养一大批文艺界领军人才,为中国话剧艺术繁荣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8、魏德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1团1连退休职工,81岁。
他和妻子坚守在新疆毗邻边境线的无人区,把家安在边境线上,为国巡边50多年,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管控区内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他的家被称为“不换防的夫妻哨所”。

29、瞿独伊,新华通讯社原国际新闻编辑部干部,100岁。
她是赓续红色基因的革命先烈后代,1941年被捕入狱,面对敌人威逼利诱,绝不屈服。开国大典上,她用俄语向全世界播出毛主席讲话,作为我国第一批驻外记者赴莫斯科建立新华社记者站,其间多次担任周总理和中国访苏代表团的翻译。

他们每个人看上去如此平凡,有的已经去世,但他们背后都是战功赫赫,看得起鸡皮疙瘩。他们才是最值得追寻的明星,他们的光荣事迹,值得永远铭记。

——————————
关注@清华菲菲姐https://t.cn/A6yttCYk,一起变更好、更美、更幸福。

更详细的事迹链接见评论区。

#七一勋章颁授仪式泪目瞬间##七一勋章首次颁授##v光新星#

仇恨犯罪?加州奥克兰华埠领袖遭人从后击头,坚持绝不倒地...

多次出声发对亚裔仇恨事件、热心帮助华人维权的屋仑(奥克兰)华埠社区领袖、商会主席陈锡澎,29日下午3时在市中心步行时被人从背后莫名攻击打中头部。

袭击者还一度喊出种族歧视的话语。

陈锡澎说遇袭后双手撑地,一度昏迷片刻,但告诉自己绝对不能倒地,还准备站起来和凶徒勇敢搏斗,但嫌犯跑步离开。

陈锡澎拍到此人背后照片,帮助警方将其逮捕。

陈锡澎只是膝盖擦破皮,伤势并无大碍。

他说从攻击者现场的表现看,认为是仇恨犯罪。

多次呼吁对抗社会不公和仇恨犯罪,自己本人却遭遇仇恨暴力袭击,陈锡澎表示「不会气馁,越挫越勇。我会呼吁所有受害者,勇敢站出来发声。」

事发后,加州检察长邦塔(Rob Bonta)、屋仑市长薛丽比等均致电他问候,表达对罪犯的愤慨。

「我还对市长说,好在是我被袭击,身手敏捷没大碍。如果是个老人被打中,后果不堪设想,甚至可能丧命。」

屋仑警局第一区(包括市中心、华埠和西屋仑)的指挥官胡克芬(Bobby Hookfin)称赞陈锡澎一如既往的强硬,能够拍下嫌犯照片。

但表示并不清楚是否为仇恨犯罪,将调查完毕后,确认何种指控。

双手撑地,绝不能倒
陈锡澎说当时步行去拿点资料,正准备去一个被袭击受害者的家帮忙。

事发地位于一家星巴克咖啡店附近,他步行到百老汇大道(Broadway)和8街交界的转弯位置,听到后方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感觉有个影子飞快冲过来,大喊着种族歧视和骂人的语句。

随后打到他的后脑。

陈锡澎马上双手撑地,有一片刻昏迷状态「但我跟自己说,绝对不能倒在地上,因为很容易被接着攻击。」

他马上从地上站起来,还准备和袭击者搏斗。

对方见势头不妙,快速跑开。

陈锡澎快速用手机拍照,虽然只是后背照片,但嫌犯的特征很明显,穿着旧金山巨人队(Giants)的衣服,还背着一个包。

陈锡澎赶紧报警,警方也快速赶到,并拉网巡查。

没想到就在陈锡澎和警方交流之时,他本人又在周边区域碰到嫌犯,他当场认出。

与此同时,警车也根据此前嫌犯照片特征赶到,将嫌犯抓获。

胡柯芬说根据陈锡澎拍摄的嫌犯照片,警局抓到一名嫌疑人,且立即询问确认。

目前还不清楚是否为仇恨犯罪,但要调查弄清楚到底发生何事,需要提出何种指控。

屋崙亞裔和其他族裔此前上街頭,抗議針對亞裔的仇恨暴力犯罪。

并不气馁越挫越勇
屋仑华埠春节前后一度发生近20起抢劫暴力,更有三位老人在华埠区域内先后被人推倒,其中两个是亚裔。

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一再飙升,陈锡澎多次和市长薛丽比、警局等部门沟通,联合召开记者会。

他还数次和胡柯芬一起拜访华埠商户,交流安全事宜。

经过他和社区的努力,华埠联络警员回归,再加上义工巡逻,治安大为好转。

多次呼吁对抗仇恨亚裔暴力事件,没想到自己也被袭击,陈锡澎表示并不气馁,越挫越勇。

越是受到袭击和打压,越是要努力发声、奋起抵抗「我想呼吁大家,不要因为这样的袭击而感到害怕,遇到罪案一定要报警,更加努力的抗争仇恨犯罪。」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还有网友给这张照片起名“半图而废”“猜猜我是谁”,哈哈,好有才[大笑][可爱][可爱][可爱][可爱][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苏芒给李雪琴拍的照片太好
  • 大部分不开心的人,通常低估了自己所拥有的,又高估了别人所拥有的。后半生最想做到的,是对自己的心完全诚实,从小到达,我们都在努力的活成社会希望的样子,被各种身份标
  • #吴亦凡# 微博上全在骂黄斌[偷笑]其实这次不是他的错吧 个人觉得是导演问题 他把太多内容一股脑儿一起塞进去 没有拍出深浅层次感 重点也没抓好 就是把故事
  • 在今天的中国佛教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王作安代表党和政府对佛教提出五点希望:一要追求政治进步,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坚定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
  • 还有网友给这张照片起名“半图而废”“猜猜我是谁”···哈哈···好有才[大笑]#苏芒给李雪琴拍的照片太好笑了# 李雪琴晒了一张合影,配文:苏芒女士拍的照片就是不
  • 他的笔名可以说是一个很随意的笔名了,据说他在《新晚报》发表小说的时候,一时之间想不出笔名,就把自己名字的最后一个字一分为二,金字旁加上庸,正是金庸。古龙古龙,原
  • 晚上就喜欢和朋友喝点东西聊聊天五一假期很舒服“有些人根本已经不想维持关系了 就没必要热脸贴冷屁股有些人就算五百年不联系 再联系起来仍然如初见般热烈人的情感关系是
  • “如果这个动作,全部能由演员你自己完成,最好不过,这样他就增加了一个真实性”张译,真是不可多得的好演员啊!王室三宝的生日照都是凯特王妃拍摄的,小夏公主这次的新照
  • 然而,今天康之源装饰小编要为大家分享的一套王先生家不规则小户型的装修案例,位于东莞常平,比较经典,王先生一套只有48平米的小户型,不但将三角形厨房的空间有效利用
  • ❣️肖战 用宽宽的胸怀拥抱这个复杂的世界一一你值得拥有世界一切的最美好!♥️期待每一场春夏秋冬和你的相遇。
  • 中产夫人与底层考古专家的相遇,看了开头就猜中了结局,抛开剧情本身而言,她俩的绝世容颜也足够舔屏两小时我曾经以为的“赤诚”是爱本身的毫无保留,针对爱的量化;现在却
  • “世纪末最后一位美少年”柏原崇在窗边安静读书的样子一眼万年,是无数少女的最初心动[抱一抱]——这是人生必看电影《情书》里的一幕经典场景。虽然有巴黎风光,青春的张
  • 如果说4月30日的关注重点是“妖风”那么这次的关注重点就是“强降水”这个过程要到后天(4日)夜里才会逐渐结束,夜里雨止转阴到多云。 需要注意的是,明天夜里开始,
  •   概况  乐清自晋孝武宁康二年(374)建县以来,留存下来唐至民国的摩崖题记数以百计,其中以雁荡山居多,雁荡山又以龙鼻洞最多,约占雁荡山总数的三分之一。  发
  • 23年一25年乙巳年,天干地支壬癸水甲乙木寅卯木助起乙木排斥夫星的力量,只婚后的这几年会极力排斥夫星,与夫星吵闹打架,感情停止不前,有相互争夺家庭管理权的现象,
  • 这一年让我感受到什么是时光飞逝 你从柔软的婴儿到独立行走的小个体 你的成长与变化 塞满了我的手机空间 这一年 也是我最辛苦最难熬的一年 我惊讶于初为人母这件
  • #多吉周末放映厅#今天为大家分享豆瓣评分8.5的音乐动画电影《音乐》影片是由岩井泽健治执导和编剧的动画电影,改编自大桥裕之创作的漫画作品《音乐与漫画》。#雷神4
  • 在运河、减河兴盛时期,这里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码头附近,商铺林立,纤夫众多,大运河上最具特色的船工号子,在这里有很好的传承。运河畔的跑道上,半程马拉松比赛正在进
  • 与此同时,近期声名鹊起的“华尔街女股神”凯西·伍德和“正版股神”巴菲特对于比特币持完全相反的看法,她不仅力挺比特币,更在“数字货币第一股”Coinbase上市后
  • 不过说起繁体字,我想起一个事,就是从小我觉得繁体字阅读起来没啥,但是非常不喜欢香港的白话文,遇到搞回来这种翻译的书或者漫画都会非常火大……比如这种一次又一次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