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如来大秘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罗经·卷第五》
造塔功德品第七

复次金刚手菩萨白佛言。世尊于未来世有诸众生。或刹帝利婆罗门。乃至信心善男子善女人等。是中若有为求法故。或求福寿或自发心。或随他发心造于塔庙。所造佛塔及于佛像。乃至供养仪则云何。

佛告金刚手菩萨言。金刚手造塔像仪者。而有三种。第一金银铜铸成。第二白檀木雕成。第三香泥印成。将欲造于塔像者。先选求殊胜吉祥清净之地。得是地已。相度可用方停。不定多少掘深至膝。去诸瓦砾灰炭。及与毛骨一切不祥之类。然却于异处求清净之土填筑。用吉祥木为杵筑实。当须平正勿令尘坌。先以大明王真言而加持之。

大明真言曰。

唵(引)曩摩悉怛里野(四合)持嚩(二合)努誐哆(引)喃(引)萨里嚩(二合)怛他(引)誐多(引)喃(引)怛儞也(二合)他(引)唵(引)酥刹弥(二合引)酥刹弥(二合引)努誐帝(引)扇(引)帝(引)扇(引)帝(引)难(引)帝(引)难(引)帝(引)儞啰(引)俱隶(引)野输(引)野输(引)嚩底帝(引)祖(引)帝祖嚩底萨里嚩(二合)没驮(引)地瑟姹(二合)曩地瑟耻(二合)帝(引)娑嚩(二合引)贺。

金刚手化大明乃是过去诸佛之所受持。我今宣说此明。名一切如来藏。若加持地者。于此地上所作功德。于一切有情能灭一切重罪。能尽一切恶业。若诸有情得遇此明。速证无上菩提。复次金刚手若诸有情。欲以泥印脱作佛像者。先想二手中有阿字。得字现已。复见字有光明晃耀。若得如是已。方可取泥入手作团。复念加持作团真言曰。

唵(引)阿啰祖(引)尾啰祖(引)娑嚩(二合引)贺。

复念真言曰。

唵(引)讫鲁(二合)啰嚩日啰(二合)誐里鼻(二合)娑嚩(二合引)贺。

念此真言已。将泥团入印中。入印已。

复念入印真言曰。

唵(引)涅里(二合)茶(去声)嚩酥地(引)娑嚩(二合引)贺。

将泥入印已。想此泥决定便能成就佛之相好。作是念已。又想二手中。前想成者阿字变成月轮。又想月轮变成日轮。复想唵字变成毗卢遮那佛。处中而坐作入三摩地相。此想成已念所作成就。真言曰。

唵(引)达里摩(二合)驮(引)睹誐里鼻(二合引)娑嚩(二合引)贺。

念此真言已。复念出印真言曰。

唵(引)达里摩(二合)驮(引)睹嚩日啰(二合)娑嚩(二合引)贺。

念此真言出印已。又想野字变成大莲花座。复想彼座有种种上妙珍宝。及以金银而严饰之。又想殊妙伞盖而覆其上作是想已复念庄严。真言曰。

唵(引)弥尾也(二合)啰娑嚩日啰(二合)娑嚩(二合引)贺。

如是庄严已。然后安置所作佛像。复念安像真言曰。

唵(引)酥钵啰(二合)底瑟耻(二合)多嚩日噜(二合引)讷婆(二合)嚩(引)野娑嚩(二合引)贺。

如是安置已。然后逐日烧香献花而为供养。当用俱噜吒花迦俱罗花俱母那花。若无此花者但随力随时。所得诸花亦可供养。所献香当求恭俱摩香白檀香龙脑香等。若无如上香者。即用随所得者好香而为供养。

献香真言曰。

唵(引)摩贺(引)弥(引)伽娑颇(二合)啰拏尸罗度闭(引)娑嚩(二合)贺。

献花真言曰。

唵(引)萨里嚩(二合)啰嚩日噜(二合引)娑嚩(二合引)贺。

献花鬘真言曰。

唵(引)祢尾也(二合)俱酥摩么(引)罗(引)嚩日噜(二合引)娑嚩(二合引)贺。

献灯真言曰。

唵(引)达里么(二合引)路(引)迦钵啰(二合)祢波(引)野娑嚩(二合引)贺。

以如是胜妙宝盖宝座一切珍宝。乃至上妙香花花鬘种种供养已。复念回向真言曰。

唵(引)萨里嚩(二合)萨怛嚩(二合)纥里(二合)那野誐里鼻(二合引)娑嚩(二合引)贺。

佛告金刚手菩萨言。若诸有情以真实心。欲造佛塔供养者。所获果报我今略说。金刚手若诸有情。以真实心造佛塔如阿摩勒果。或高四指或高一肘。或高佛尺量一尺。如上大小当得大福。金刚手譬如满阎浮提一切有情所有珍宝及种种乐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如是等珍宝及种种乐具。行檀波罗蜜。悉皆布施三宝及一切有情。如是施已所获福报其数无量。金刚手彼所造塔或如阿摩勒果。其福胜彼。何况如四指及一肘或佛一尺量。金刚手若能如是造于佛塔。如造一切如来法界之藏。金刚手若如是塔者。不得以足蹈泥。若是蹈泥者返招重罪不获善报。何以故以彼心不敬重故。

金刚手譬如有人身患重病。不求真言威德之力。亦复不求善友妙药医治之力。当自用意往尸多林中作火坛法。欲除病苦而作禳灾。以无智故心住无明。而于火中却得尸起不吉之相。彼人修塔心不专志失于恭敬。却获罪报亦复如是。造塔泥者当用手和用诸香水。如前印佛仪则。真言加持其泥造塔成已。当结金刚族忿怒明王印。及金刚族百字明加持。而作拥护安住。然后复以左手作金刚拳。右手持佛入塔中。想如金刚萨埵菩萨持佛入塔。亦得金刚萨埵拥护安住已。复结夜摩天印而作护门。

夜摩天印。

以二手作金刚拳。以二中指头相拄成印。作是印护门已。次作发遣。前来初起首造于塔像。或有观想现前或复自来随喜。乃至所请召来一切诸佛贤圣。及彼天龙鬼神。既有请来须却发遣奉请各还本位。结发遣印及念真言。

发遣印。

以二手作金刚拳相对少开。二头指竖如针。以二大指相颠倒成印。

发遣真言。

唵(引)娑嚩(二合)婆(引)嚩秣驮嚩日啰(二合)阿贺左阿贺左尾娑里惹(二合)曳唵(引)唵(引)盎盎誐蹉誐蹉达里摩(二合)驮(引)睹誐里鼻(二合引)娑嚩(二合引)贺。

以此真言及印。请诸贤圣及一切天龙鬼神各还本位。作是发遣已。又想前来种种所作皆为利益。恐于一切蜎飞蠕动微细有情有所伤害。或于仪轨有所阙失。何以故居凡夫位不能观察诸微细故。若有如是之过。若不忏悔虑却招罪。当用虔至专注之心念忏悔真言曰。

唵(引)阿迦(引)舍驮(引)睹誐里鼻(二合引)娑嚩(二合引)贺。

如是作忏悔已。复起大慈悲心回向一切有情。皆得无上福果。此后任意。以诸香花上妙供具。及随力随时而作供养。

复次金刚手菩萨。我今复说造佛菩萨及众贤圣等量功德。金刚手若复有人。造一尺量三摩地化身菩萨一千身功德果报。不如造一化身如来像。乃至佛塔功德亦复如是。若复有人能造化身如来像化身菩萨像。乃至诸化身贤圣之像。所得功德无量无边。得大富贵所求成就。

复次金刚手若复有人发精进心。行于布施专注不二。于初中后不生退屈。造百千佛以至圆满。此人所获果报。当生上族感身端正。复得无病长寿。后获宿命之智。

复次金刚手菩萨白佛言。世尊若诸有情欲画佛像反书经法。乃至作大供养其法云何。

尔时世尊告金刚手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自为求增益善果。画于佛像及书经法者。当选书画之人。诸根具足相貌圆满。于诸有情心无杀害亦不谤毁者。如是之人画于佛像及书经法者。彼善男子善女人。所获功德殊胜无比。

尔时金刚手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得知如是正法种种仪则有其人云何。

佛言金刚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知如是正法种种仪则者。是人真是功德之主。彼人如是依法作已。复行布施及依法作护摩者。所作所求一切成就。

尔时金刚手菩萨。闻佛世尊如是说已。从坐而起合掌向佛。作是赞言善哉善哉。快说如是微妙法要我今得闻。愿为未来一切有情流传演说。如是赞已欢喜旋绕作礼而退。

佛经原文以及祖师大德对“一心三藏”的开示

法华论坛 
#大光明藏中谁非谁[超话]##大佛顶首楞严经[超话]##遇见艺术##瑜伽##读书##推文##不可辜负的美食##健身##运动就是坚持#
1.佛经原文

而如来藏本妙圆心。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非檀那,非尸罗,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剌若,非波罗密多。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元明心妙。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即檀那,即尸罗,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禅那,即般剌若,即波罗密多。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节选自《楞严经第四卷》经文

2.圆瑛法师

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此即中道,第一义谛,胜义中真胜义性,亦即一乘寂灭场地。上句离不空藏,即一切法,是离有;离空藏,非一切法,是离空,乃双遮空有二边,以显一心之体,不滞于空有也。下句是即非即,是字,双贯即与非即解,其义自明,是即十界,照不空藏,是照有;是非即十界,照空藏,是照空,乃双照空有二边,以显一心之用,互融于空有也。此经从阿难舍妄求真,求佛发妙明心,即显发此三藏一心也。佛始从眼根指出,十番极显其真,二见略剖其妄,复自根中,推而广之,普会四科,遍融七大。阿难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常住不灭;此悟次第空藏,己成顿意,而圆意犹未彰也。复由满慈,问三种生续之因,如来与答,性觉必明,以为其咎,以致世界、众生、业果,生续不断,显次第不空藏;斯则体用已备,圆意己露,犹未具彰也。复答满慈,五大圆融之难,以示性相二无碍理,且释有碍之疑,至于即性之相,无量不思议妙用;即相之性,混融不思议妙体,尙未极显也。迨依迷悟心,对辩二种缘起,依本来心,圆彰三种藏性,显理显到此处,可谓彻法流之㡳,穷性海之源,显之极矣。
 
然此一心三藏,即首楞严定,人人本具,迷不自觉,当起奢摩地,微密观照,方能圆悟。前三卷,佛为阿难大众,微妙开示,各各自知,此心遍满十方,常住不灭,得微密观照之功。此四卷,因满慈启问,佛为说三种生续之因,五大圆融之故,会归三藏,极于一心,即微密观照之功,照彻心源,一切事究竟坚固,方信首楞严,为自性天然本定,不假修成,但是了因之所了,而非生因之所生矣。——节选自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第十卷》

3.憨山大师

初示三观之体:
而此体者,所谓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即一真法界如来藏心也!先示此体为所观之境,要依此体启大智用故。然此藏心具有三义:一空如来藏、二不空如来藏、三空不空如来藏。
一空如来藏者:谓此藏性其体本空,一法叵得。如摩尼珠其体空净,了无色相;虽有随方之色,色不离珠,以即珠故。真心本净,了绝妄缘,虽有随缘之妄,妄不离真,以即真故,名曰真空;故为观者先示真心以为观体,能观此体名真空观。(经名奢摩他,亦名体真止)从此经首阿难启请,世尊许说,曰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起,一往七征八辩,始则决择真妄;且云妄不是真,以明五蕴身心不有、世界本空,破我法二执,以显本觉真如;以至三科七大会归藏性,然后真妄和融,方显妄即是真;从浅洎深,大段总显空如来藏理。(从初卷启请至第三卷终)
不空如来藏者:谓此藏体虽空,具有恒沙称性功德,包含融摄,纤悉不遗。如摩尼珠其体虽净,具有圆照之用,而能随方现一切色,色即是珠,以珠现故。藏性虽空,而能随缘显现十界依正之相,相即是性,以性起故,名不真空;故为观者示此藏性以为观体,能观此体名不空观。(经名三摩,亦名方便随缘止)此从富那执相难性,三种相续,深穷生起之由,委明循业发现之义,总显不空之体。(始从四卷初至本卷故发真如妙觉明性有半卷经文,计一千五百余言。)
空不空如来藏者:谓此藏性其体清净,能应能现。如摩尼珠其体净圆,净故非色,以即珠故;圆故能应,非不色,以即色故;非色非珠。而此藏性其体净圆,净故非相,以即性故;圆故能现,非不相,以即相故;非相非性,名空不空;非相故空,非性故不空,非即非离,平等如如,名曰中道;故为观者示此藏性以为观体,能观此体名中道观。(经名禅那,亦名离二边分别止,亦名等持。此从四卷中而如来藏非心等起,至即常乐我净等,文有二章,几三百言。)

然上三谛体虽不二,举一即三,终带名言,犹存历别,未及一心之源,难契圆融之旨;必若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则藏心妙性彻底穷源,绝诸对待;良以双离则双泯,双是则双存;存则三谛灵然,泯则一心无寄;寂照同时,存泯无碍,唯在忘言者可以神会、绝虑者可以心通,可谓妙契寰中、泯同法界矣!圆融圆融,深思深思,历然不昧;故佛开示已毕,乃总告之曰:上来所说藏性之理如此深妙,如何汝等以所知心而能测度、世间语言而能入哉?且此妙理人人本具,然虽本具隐而未现;譬如琴瑟虽有妙音,非妙指不能发;众生虽具妙心,非妙观不能显。且如我今证此真心,安住大定,圆照法界,凡有动作皆是大用现前;汝等迷之,举措云为皆是尘劳业用;故曰: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此无他故,盖由不肯勤求,得少为足耳!当机遂请何因有妄?要显妄元无因,使悟妄不离真,亦似头非外得。然此天然妙性不假修成,但能一念回光,方悟神珠本有,故随结责戏论,切劝修持;乃曰:汝虽忆持十二部经,不如一日修无漏业,如何自欺尚留观听而不修之?是以阿难闻说,疑惑消除,心悟实相,遂乃请入华屋,摄伏攀缘,冀得陀罗、入佛知见等。由是观之,大概一往开示藏性,岂非欲令先悟一心,依之建立三观妙行,然后行成解绝,顿证一心者乎?——节选自憨山大师《楞严经悬镜》 

4.交光大师

圆彰三藏以劝修。由前次第三藏急于破迷成悟。故俱就众生迷境显示。未暇普收圣凡染净二缘。十界一如无二。以毕彰藏心全体大用。今既粗细二惑次第破尽。妙明披露。道眼近圆。理宜罄竭诸佛之灵府。而彻底显示。故此统会毕彰。用显圆融三藏也。——节选自交光大师《楞严经正脉疏卷十八》 

巳二依本来心圆彰藏性。圆彰者。不惟以一心而圆具三藏。且于每一藏中即圆具十法界。如非则十界俱非。即则十界俱即。融则十界俱融也。......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此中浑含世出世间。一切融会。离即离非。双遮前之二藏。以显此之一心圆神不滞之体。固不定属于即。亦不定属于非。故曰离即离非也。下句非即二字。本是非二字。而翻说非即耳。文之巧也。是即是非者。双照前之二藏。以显此之一心随宜自在之用。全非而即。全即而非。所谓能即能非也。故曰是即非即。大约对万法而独显心。是圆融极至耳。所以直指人心者。有曰。若要直捷会。一切总不是。若要委悉会。一切无不是。而法界观。立非异即非一。非一即非异。义允合也。旧注引净明遣尽之说。方是空藏中一切皆非意耳。管见非之。当矣。夫显心之谈。妙极于此。问答原意。宜此重伸。良以义广言长。忘其最初本意。则始终语脉不可通矣。原夫佛酬阿难妙定之请。舍置权小所修。示以诸佛本定。然斯定所以迥异者。以是全彰自性本妙圆定。释者不可多用修意。以仍滥于常途也。况此奢摩他中。纯谈本定。曲显性真。而说修之意绝少。从初三卷直指藏心本定之体。显次第空藏也。而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常住不灭。斯则顿意成矣。而圆意犹未彰也。问。七大何说圆融。答。彼约周遍说也。复次满慈顿兴二难。为后二藏之发起。于是答万法云何生续。则略彰藏心随染缘之用。显次第不空藏也。斯则体用略备。圆意已露。而犹未具彰也。复答五大不合相容。且示性相二无碍理。显次第空不空藏也。斯则且彰无碍。释彼有碍之疑而已。至于即性之相。无量不思议业用。即相之性。混融不思议妙体。未极显也。更因当机之伏疑。而与之备谈染缘净缘。四义四相。则一切圆用方以尽彰。又与开二合二。双拂双融而三一妙体方以极显。然用须证而后发。故略带修成。体则本来现成。故仍彰不变。纵因修显。亦非修生。所谓是了因之所了。非生因之所生矣。是则后之圆融三藏。收前次第三藏。而自心本具圆定。方以极显而无以复加矣。阅斯文者。幸加意焉。极显圆融已竟。——节选自交光大师《楞严经正脉疏卷十九》

5.莲池大师

槁木死灰
宋儒谓“释氏只要心如槁木死灰”,遂斥为“异端虚无寂灭之教”,此讹也。为此说者,盖未曾博览佛经,止见小乘枯定,未见大乘定慧双修中道第一义谛。止见空如来藏,未见不空如来藏。又何况中道不居,空不空如来藏耶?彼以为槁木,吾以为万树方春。彼以为死灰,吾以为太阳当午。识者自应平心等量,勿以先入之言为主,而被宋儒误却大事。——节选自莲池大师《正讹集》

#人生如意[超话]#
然上三谛体虽不二,举一即三,终带名言,犹存历别,未及一心之源,难契圆融之旨;必若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则藏心妙性彻底穷源,绝诸对待;良以双离则双泯,双是则双存;存则三谛灵然,泯则一心无寄;寂照同时,存泯无碍,唯在忘言者可以神会、绝虑者可以心通,可谓妙契寰中、泯同法界矣!圆融圆融,深思深思,历然不昧;故佛开示已毕,乃总告之曰:上来所说藏性之理如此深妙,如何汝等以所知心而能测度、世间语言而能入哉?且此妙理人人本具,然虽本具隐而未现;譬如琴瑟虽有妙音,非妙指不能发;众生虽具妙心,非妙观不能显。且如我今证此真心,安住大定,圆照法界,凡有动作皆是大用现前;汝等迷之,举措云为皆是尘劳业用;故曰: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此无他故,盖由不肯勤求,得少为足耳!当机遂请何因有妄?要显妄元无因,使悟妄不离真,亦似头非外得。然此天然妙性不假修成,但能一念回光,方悟神珠本有,故随结责戏论,切劝修持;乃曰:汝虽忆持十二部经,不如一日修无漏业,如何自欺尚留观听而不修之?是以阿难闻说,疑惑消除,心悟实相,遂乃请入华屋,摄伏攀缘,冀得陀罗、入佛知见等。由是观之,大概一往开示藏性,岂非欲令先悟一心,依之建立三观妙行,然后行成解绝,顿证一心者乎?——节选自憨山大师《楞严经悬镜》 
4.交光大师

圆彰三藏以劝修。由前次第三藏急于破迷成悟。故俱就众生迷境显示。未暇普收圣凡染净二缘。十界一如无二。以毕彰藏心全体大用。今既粗细二惑次第破尽。妙明披露。道眼近圆。理宜罄竭诸佛之灵府。而彻底显示。故此统会毕彰。用显圆融三藏也。——节选自交光大师《楞严经正脉疏卷十八》 
巳二依本来心圆彰藏性。圆彰者。不惟以一心而圆具三藏。且于每一藏中即圆具十法界。如非则十界俱非。即则十界俱即。融则十界俱融也。......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此中浑含世出世间。一切融会。离即离非。双遮前之二藏。以显此之一心圆神不滞之体。固不定属于即。亦不定属于非。故曰离即离非也。下句非即二字。本是非二字。而翻说非即耳。文之巧也。是即是非者。双照前之二藏。以显此之一心随宜自在之用。全非而即。全即而非。所谓能即能非也。故曰是即非即。大约对万法而独显心。是圆融极至耳。所以直指人心者。有曰。若要直捷会。一切总不是。若要委悉会。一切无不是。而法界观。立非异即非一。非一即非异。义允合也。旧注引净明遣尽之说。方是空藏中一切皆非意耳。管见非之。当矣。夫显心之谈。妙极于此。问答原意。宜此重伸。良以义广言长。忘其最初本意。则始终语脉不可通矣。原夫佛酬阿难妙定之请。舍置权小所修。示以诸佛本定。然斯定所以迥异者。以是全彰自性本妙圆定。释者不可多用修意。以仍滥于常途也。况此奢摩他中。纯谈本定。曲显性真。而说修之意绝少。从初三卷直指藏心本定之体。显次第空藏也。而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常住不灭。斯则顿意成矣。而圆意犹未彰也。问。七大何说圆融。答。彼约周遍说也。复次满慈顿兴二难。为后二藏之发起。于是答万法云何生续。则略彰藏心随染缘之用。显次第不空藏也。斯则体用略备。圆意已露。而犹未具彰也。复答五大不合相容。且示性相二无碍理。显次第空不空藏也。斯则且彰无碍。释彼有碍之疑而已。至于即性之相。无量不思议业用。即相之性。混融不思议妙体。未极显也。更因当机之伏疑。而与之备谈染缘净缘。四义四相。则一切圆用方以尽彰。又与开二合二。双拂双融而三一妙体方以极显。然用须证而后发。故略带修成。体则本来现成。故仍彰不变。纵因修显。亦非修生。所谓是了因之所了。非生因之所生矣。是则后之圆融三藏。收前次第三藏。而自心本具圆定。方以极显而无以复加矣。阅斯文者。幸加意焉。极显圆融已竟。——节选自交光大师《楞严经正脉疏卷十九》

5.莲池大师请看下面开悟的楞严经,成佛的妙法莲华经,收藏好慢慢看,受益无穷,功德无量,生生世世大解脱,大法难闻,人生难得,请珍惜自己的法身慧命,阿弥陀佛
 
1⃣️ 《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
▶️ https://t.cn/AirBtAxl
2⃣️ 《如是我闻真实义》
▶️ https://t.cn/AiruH8Be
3⃣️ 《法华经讲记》
▶️ https://t.cn/AidGMiar
4⃣️ 《楞严经讲记》
▶️ https://t.cn/AirTZGI0
5⃣️ 《心经讲记》
▶️ https://t.cn/Aid2SH9l
6⃣️ 《阿弥陀经讲记》
▶️ https://t.cn/AidGXt8P[/cp]

槁木死灰
宋儒谓“释氏只要心如槁木死灰”,遂斥为“异端虚无寂灭之教”,此讹也。为此说者,盖未曾博览佛经,止见小乘枯定,未见大乘定慧双修中道第一义谛。止见空如来藏,未见不空如来藏。又何况中道不居,空不空如来藏耶?彼以为槁木,吾以为万树方春。彼以为死灰,吾以为太阳当午。识者自应平心等量,勿以先入之言为主,而被宋儒误却大事。——节选自莲池大师《正讹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们都等这个机会等的太久了……希望我们阿俊以后也能多多的遇到这种机会,我想,在用心表演后,能够切实的听到粉丝的鼓励,那样的感动以及成就感一定是别种方式不可替代的
  • 喜欢收藏的人,不一定是收藏物件,也可以是用相机,用文字,用音乐旋律把自己经历过的保存在记忆脑海里面,和艺术空间里面。喜欢收藏的人,不一定是收藏物件,也可以是用相
  • 从开头小文外婆去世,三哥被小文戳PP,三哥两人被怀疑透戒指脱光,哈哈哈原来前面是这个剧情,怪不得之前在网上看别人说这是朱一龙尺度最大的电影,脱的就剩一条短裤笑死
  • 看了一场看过了的电影,该笑的时候又笑,该哭的时候又哭,就像无聊的周而复始的循环着的生命的片段。无数的命题,我不知道命中注定还是要去送命。
  • 读研之后太多人给我感觉“怎么什么人都有”天天给我吃瓜吃得怀疑人生。本来已经被安慰过,都感觉没什么了,可是两件事两个人都让我觉得好离谱,忍不住又讲了。
  • #电影援军明日到达开机# 该片以发生于1944年的衡阳保卫战为故事背景,展现了中华儿女的血性,这也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上极其壮烈的战役!#援军明日到达概念海报##援
  • 【情侣头像】大橘猫 & 大黑猫:要抱抱!动态表情即将上线微信,希望为你带来好心情喵!
  • ” 董璇于是也说起了4年前,那段黑暗的日子:“两眼一摸黑到那里,谁都不认识,然后我的英文也不行。” 宋丹丹安慰:“告诉你,我看所有的东西在网络上,关于你们这件事
  • #王源[超话]##王源新歌天亮一起追太阳# wy#王源海风吹# 连续的新歌砸进心里 和王源哥哥一起追太阳吹海风@TFBOYS-王源 海鸥只为海沦陷,我只为你心动
  • 菡萏是可以治愈万物的,可唯一愈合不了的便是情罚,应渊就是想通过伤疤让颜淡知道,自己为了这份情到底承受了多大的痛苦,而不是颜淡认为的那种冷血无情,除此之外,还想让
  • 各路时尚明星达人,穿上MBT鞋,就像把运动馆搬到了脚底,随时随地都能运动,可以循序渐进地提升健康,对于爱美的女士,还可以达到减脂塑形,拉伸小腿的作用。以上是部分
  • 真是无语死啦 呜呜呜呜#电视剧沉香如屑[超话]#对不起酷子,对不起剪辑师,对不起编剧,以前是我说话声音大了,你们都做的很好[跪了][跪了][苦涩]下次遇到这种
  • 2021年 全車系鍛造輪框! 輕量化設計、鍛造材質製作,高質感陽極表面, 都是MOS 對於輪框的高品質的要求! 輪框皆採用5000噸擠壓機製造磅材 再使用120
  • [doge][憧憬][奥特曼]#李亮[超话]# _遵循自己的脚步,走出自己的人生看到一段言简意赅,寓意深沉的话,“把时间分给睡眠、分给书籍、分给运动、分给花鸟树
  • p6:你们吃过这个吗[允悲]我第一次吃觉得好好吃 还是16年p7:最近的快乐,是西瓜视频怼人带来的(这个人还怼了别人我就二次重拳出击)[污][污]你们有没有觉得
  • ”P2 傍晚「冰沙」“等会傍晚一起去纳凉散步吗”P3 晚上「傍晚的纳凉」一共三页简短的漫画“啊咧,看那个”“还是很青但是柿子开始结果了哦!”“天变冷的时候,我想
  • 两个孤单苦命的人在陪伴中互相得到了依靠,即使在暴雨中手足无措的护着砖瓦看着对方也不觉得日子有多苦多累。你要相信,和对的人在一起,真的可以扫落你生命里的尘埃让你即
  • 当你流泪的时候,他的手足无措恰好证明了你在他心目中的位置……一场纯纪实婚礼,希望能呈现出满满的幸福感!#太原约拍##太原婚礼跟拍#12月的一场婚礼,抛开了一些繁
  • 让我们一起轻掬季风,淡挽流云,抚一弦清音,让幸福在平凡,平淡中盛开如兰,让善良之歌在红尘的原野里辗转悠长。让我们一起轻掬季风,淡挽流云,抚一弦清音,让幸福在平凡
  • 去年年底制定战略时,当时的咨询公司以他们多年的快消品行业经验说,咱们的市占率在未来3~5年能达到35%就很优秀了。上半年妙可蓝多发生的四件事:1)上半年疫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