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自贸区高新功能区:“试验田”里花开正艳】
2017年4月1日,随着西安高新功能区正式挂牌,这片开放沃土上开启了一场全方位、立体化、系统性的改革探索,和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浪潮。
4万多户新增市场主体、330项制度创新成果、翻了两番的GDP……5年时间,西安高新功能区的“试验田”里花开正艳、硕果累累。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
“试验田”里硕果累累
3月31日,和利时西北总部基地项目工地塔吊林立、吊索起起落落。和利时公共事务经理龙育凡说:“明年9月,我们公司1200多人将全部搬到这里办公。”
2011年,和利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利时”)在西安高新区注册成立西安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主要承担公司国内外交通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智能工厂、工业云平台等众多产业项目的产品研发、测试和试验任务。经过十年发展,公司业务快速增加,单一的研发生产机构已经无法满足需求。2021年5月,和利时西北总部基地项目破土动工,如今,项目7号楼已经封顶,5号楼马上封顶,项目整体将于明年9月竣工。
“从项目审批到建设,一切都非常顺利。”龙育凡说:“《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很多证件都在一天之内就办下来了,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和利时西北总部基地项目的顺利推进,得益于西安高新区一系列制度创新。2017年4月1日,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高新功能区正式挂牌,5年来,西安高新功能区主动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一带一路”倡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重点在政府职能转变、金融开放创新、投资贸易便利化、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加强首创性、差异化的探索,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全省、全市具有极强示范引领的制度创新成果,贡献了“高新经验”。
如,西安高新功能区创新推出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证、区域评估、“标准地+承诺制”供地及容缺审批、承诺备案、多评合一等机制,实行产业项目用地100%保障、重点项目审批100%帮办代办,最大限度优化流程、提升审批效率;在全省率先推出“跨区通办”“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等改革举措,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实现网办率95%,全程网办率70%,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9%……

数据显示,5年来,西安高新功能区已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330项,涵盖政府职能转变、通关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开放、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产业集成发展、科技创新等十余个领域,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市前列。其中,《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等4项改革创新成果被国务院及国家部委在全国复制推广,《海关出境危险货物包装监管新模式》等13项改革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特别是2021年以来,西安高新功能区加强了集成性、系统性的制度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被省政府评为改革创新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
制度创新所营造的良好营商环境,成为西安高新功能区吸引力的重要源泉。据统计,自贸试验区成立至今,西安高新功能区累计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0606户,累计注册资本金5052亿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428家,注册资本金78亿元,企业登记总量、外资企业登记量均居各功能区和全市首位。

培沃土建链条激活力
科技创新热潮奔涌翻腾
北京冬奥会已经悄然远去,但绽放在那场盛会上的西安高新元素仍被津津称道。来自西安高新区科技企业诺瓦星云的自主研发成果,为冬奥开闭幕式打造了空灵浪漫的艺术盛宴,呈现出震撼的视觉效果。其单口8K控制技术更是为全国超过20块8K LED显示巨屏提供技术支持,让观众不到现场也能获得身临其境的冰雪体验。
此番“现身”冬奥会开闭幕式只是诺瓦显示控制的一个代表作。自2008年初创团队攻克技术难关,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点亮北京奥运会“盘古大观”主背景屏后,诺瓦星云便以西安高新区为主阵地不断加强技术攻关和创新突破,让其产品和技术频繁站上奥运会及诸多全球顶级活动的舞台。
诺瓦星云的成功在西安高新功能区绝非个例。作为“硬科技”概念的策源地,西安高新功能区近年来围绕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叠加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和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积极打造科技创新+自贸试验的高新样本,并涌现出了中国首颗物联网核心芯片、首个全球无线通信安全国际标准、中国首颗商用卫星等一个个令人赞叹的科创成果,让世界看到西安高新区的科技力量。
五年来,西安高新功能区具有其明显特征的金融服务体系也日趋完善,金融创新全力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其精心研究出台的“科创九条”、“上市十条”、推动秦创原建设“1+3”实施方案等一个个含金量十足的政策,为科创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先后出台的包括贷款贴息、科技保险补贴、上市奖励、股权投资奖励等在内的近60项金融引导政策实施以来,累计兑现超过10亿元,惠及区内科技企业上千家次。

当前,在西安高新功能区,秦创原集成电路加速器(西安电子谷)、西安科创基金园(丝路前海园)、国家北斗产业创新中心、华为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全面支撑着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活力不断提升,一个个创新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此涌现出来。目前,西安高新功能区累计建成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181家,全年技术合同认定额达650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207家,同比增长超30%,高新技术企业3874家,同比增长29.1%,科技创新热潮正奔涌翻腾。
依靠这些科技创新企业,西安高新功能区的产业发展不但更具活力,集聚效应也更为显著。如今,以光电子信息、汽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5大优势主导产业为引领的“55611”现代产业体系已经逐步形成。特别是近五年来,高新功能区还立足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和总体目标要求,深挖要素禀赋、用好比较优势,大力实施“强链、补链、延链”行动,通过外引内培,打造出了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为西安产业发展和实体经济注入澎湃动力,助力地区生产总值跃上2600亿元大关。
如今,在西安高新功能区这片肥沃的自贸“试验田”里,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仍在齐头并进、两翼齐飞,为全省自贸区建设发展奠定下更为坚实的产业根基。

减流程提效率快通关
内陆新区成开放前沿
2017年8月,西安高新功能区在全国率先实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集成电路保税检测研发试点,英特尔移动通信技术(西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特尔西安”)首先享受到了该政策带来的“红利”。
英特尔西安是英特尔在中国最大的设计研发基地,与英特尔在德国、印度的研发中心进行协同研发,所需样品、物料需要频繁快速出入境,通关速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研发进度和研发任务获取。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集成电路保税检测研发试点模式对集成电路服务贸易实施保税监管,企业办理加工贸易手册备案后可直接在口岸办理报关业务,检测物料纳入加工贸易保税监管后,海关允许企业在保税状态下通过自行运输将货物流转至国内下游企业,封装后再出口至境外。
在该试点模式下,英特尔西安海关通关时间从2到3个工作日大幅压缩至2小时以内,通关时效提升近95%。目前,陕西自贸试验区已将该试点范围从英特尔西安一家企业扩展到整个集成电路产业,并再次扩展到生物医药等科技创新产业,进一步促进了投资贸易的便利化、提升了西安高新区的开放水平。

作为陕西自贸试验区的“主战场”,在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构建开放经济方面先行先试,为全国、全省积累改革开放经验,是西安高新功能区义不容辞的责任。除了进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集成电路保税检测研发试点,西安高新功能区还先后推出“先进区、后报关”“批次进出、集中申报”“跨关区流转”“数智关务服务体系”等便利化措施,把通关时间进一步大幅压缩75%以上。
与此同时,西安高新功能区按照园区化承载、龙头企业拉动、平台运作支撑、创新服务保障的工作思路,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推动文化和科技、金融、贸易的深度融合,并先后举办全球硬科技大会、“一带一路”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一带一路”国际时尚周、欧亚经济论坛科技分会等百余场国际化的活动,落户陕西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等国际化开放平台,加大了中国产业标准、工业文化、行业规范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效助推自贸试验区人文交流和经贸合作再获突破。数据无言,却最有说服力。2021年,西安高新区进出口总额达31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完成39.7亿美元。

站在自贸区成立五周年的重要节点上,西安高新区将继续秉承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全省开放、支撑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助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初心,坚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持续开展制度型开放的探索与改革,将高新功能区建设成为全国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领跑者、服务“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承载、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四个高新”建设的实践者。
(高新融媒记者 张静攀 杨皓)

咸阳高新区:“五招”发力 建设现代化新城区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今年3月,咸阳高新区一处处工地机器轰鸣、工人忙碌,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高新渭河大桥首片钢梁成功架设;西部智谷内,研发办公楼已装上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格外闪亮;秦星雷丁汽车二期厂房已建设完成,正在组装设备。
今年以来,咸阳高新区加足马力抢先机、开新局,稳步推进企业项目开工复产、优化营商环境、加速产业链式集聚,全领域“提速提质提效”,通过打出“稳、准、快、新、融”五招组合拳,开启现代化新城区建设新征程。

稳中求进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稳中求进,“稳”是基础,“进”是关键。
近日,咸阳高新区向区内8户企业发去表彰贺信,发放奖金295万元,表彰奖励各企业2021年实现产值和效益稳定增长,为高新区经济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2021年,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和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高新区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实现营业收入1325.4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807.3亿元,有力地支撑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高新区作为全市经济发展主阵地、主战场,保持好“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应对疫情冲击,精准落实防控措施,确保经济发展稳步增长十分重要。
存量稳,推动增量进。在疫情期间抓好35户重点规上产业链企业保供,保障疫情防得住、生产不停止;推进“规上”企业培育,力争全年新纳规企业10户以上。
月度稳,推动全年进。将全年任务分解到月,细化到天,以天保月,以月保年,加快工业项目建设和技改扩能,全力扩大经济总量,确保全年经济稳步发展、持续向好。
措施稳,推动目标进。出台防疫8条、惠企暖企17条、税费减免和奖补、奖励稳增长突出贡献企业等政策,保障全年经济目标任务按期完成。

精准招商 壮大主导产业集群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和源头活水。
2021年,高新区举办科创咸阳电子信息高峰论坛、医药项目集中签约等大型推介活动8次,赴北京、上海、重庆等地开展招商活动37次,新引进西部(咸阳)科技创业湾、华道生物等23个项目,总投资352.1亿元。招商到位资金204.87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07.8%,连续5年被评为全市招商引资先进单位。
下一步,高新区将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的生命线来抓,紧紧围绕打造四大优势产业集群,运用投行思维,龙头带动、平台聚集、创新孵化多措并举,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态势。持续对接小米、迪马股份、张江医药工业园等20户企业,力争全年招商引资突破235亿元。加快建设西部智谷三期、高科云谷、高新·未来科学城等百万平米厂房,实现企业拎包入住、快速落地达产。

千亿投资 拉动项目加速跑
经济跑得快,全靠项目带。
在今年2月7日的全省重点项目建设视频观摩中,陕西生益科技有限公司三期——高导热与高密度印制线路板用覆铜板产业化项目作为省级重点项目被推介。该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高新区电子显示产业链条,对打造千亿级电子显示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高新区月月有开工、季季有观摩,承担4次全市重点项目开工主会场任务,新开工建设重点项目45个,项目开工率100%,建成投产项目31个。承担省级重点项目7个,完成投资26.4亿元,超目标任务25.4亿元。电子显示产业实现产值245亿元,增长60.9%,龙头企业彩虹光电实现产值150亿元,利税49亿元。项目快速推进,产业持续壮大,奏响了高新发展的最强音。
2022年,高新区将开工建设9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31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75亿元,其中新建项目78个,续建项目17个。特别是投资91亿元的电子显示战略产业集群配套项目,厂房已经完成桩基,预计9月份建成封顶,安装设备,力争2023年6月点亮投产,突破“卡脖子”技术,使咸阳电子显示产业形成“双龙头”引领格局。

创新驱动 打造秦创原咸阳核心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022年2月11日,咸阳市举办科技创新大会,对2021年度咸阳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排名进行了揭榜。咸阳高新区3家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企业排名前十,4家企业进入科技型中小企业排名前十。
自2021年3月30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正式启动以来,咸阳高新区以打造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咸阳核心区为统揽,全力搭平台、抓项目、促转化。先后举办大型路演活动3次,为企业牵线搭桥签订合作项目14个,推介科技成果项目18个,引进高层次人才24名,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个。
2022年,高新区将落实秦创原三年行动计划和政策包,通过一人一策、一团队一策、一项目一策,积极吸引高科技人才来高新区发展,引进高科技项目落地。尤其是把开展与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合作放在突出位置,全年招引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0个以上,招引项目总投资10亿元以上。开展科技路演、“揭榜挂帅”机制引入科研成果,发挥好科技经纪人队伍作用,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双向交流合作。一颗颗创新种子,正在高新区慢慢长成大树。

产城融合,建设现代化新城区
推进重大民生项目建设,是完善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咸阳高新区精准对接百姓需求,从住房、入学、人居环境等民生项目入手,全面补齐短板,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今年,高新区计划建设基础设施类项目16个,重点建设“五纵五横”城市路网等基础设施项目,拉开城市骨架。
除此以外,推动城市配套类项目18个,开工建设学校、医院、商业综合体等。教育、医疗、商业等一项项重大民生工程的加速推进,让高新区的幸福成色更足。
征程万里仍需快马加鞭,东风强劲正待扬帆起航。
2022年,咸阳高新区将以优化整合为新起点,唱响“二次创业”主基调,抢抓“秦创原”建设大机遇,打好“产城融合”组合拳,瞄准建设“一座新城区”目标,努力为全市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高新力量。
用3年时间,GDP突破5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在全国排名进位至70名左右,向国家级一流高新区迈进,使咸阳高新区成为创新之都、活力新区、宜居新城。
(咸阳广电新媒体记者 李江 通讯员 蔡鑫逸 报道)

【西安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3月29日,西安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西安市市长李明远作政府工作报告。

去年西安实际引进内资3158.1亿元 增长32.9%

3月29日,西安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西安市市长李明远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26.6%,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7.6%,航空集群成为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优胜者。新增减税降费148.96亿元,新登记市场主体50.1万个。510个市级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5070亿元、达到年计划的121.8%,实际引进内资3158.1亿元、增长32.9%,实际利用外资87.1亿美元、增长13.5%。

去年西安市进出口总值4399.96亿元 增长26.5%

2021年,全市进出口总值4399.96亿元、增长26.5%,入选国家推动外贸稳定和创新发展成效明显激励支持名单。自贸试验区7项创新成果在全国推广,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成效明显,曲江新区获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全面提速,长安号开行3841列,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去年西安新建、改扩建学校143所 新增学位13.04万个

2021年,西安城镇新增就业15.98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5%。新建、改扩建学校143所,新增学位13.04万个,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扎实有效,职业教育进一步加强。13个重点医院、24个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20个区县级疾控机构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落实“房住不炒”要求,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多渠道筹集房源2.2万套(间),超过60万户家庭使用公积金改善了住房条件,房地产市场总体健康平稳。文化事业繁荣发展,6处遗址入选国家“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平安西安”建设持续深入,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

西安财政总收入超过1800亿元 较2016年增长63%

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西安取得的成绩。这五年,西安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地区生产总值迈上万亿元大台阶,年均增长6.4%。财政总收入超过1800亿元,较2016年增长63%。在册各类市场主体达到269万户,是2016年的3.6倍。培育形成10户产值过百亿元工业企业,建成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达到6700亿元,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新增上市企业27家、总数达到8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7000家,是2016年的4.6倍。

常住人口1300万,城镇化率达到79.5%。“米”字型高铁网基本成型,“四主一辅”铁路客运站布局加速形成。地铁开通里程达到259公里、在建里程163公里,分别是2016年的2.8倍和1.4倍。

进出口总值是2016年的2.4倍。2021年空气优良天数较2016年增加73天。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3%和9.2%。新建、改扩建学校665个、新增学位52.6万个,医疗卫生机构新增床位2.3万张。完成2008个老旧小区和599条背街小巷改造,打通断头路144条,建设美丽村庄581个,城乡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建成博物馆42座、总数达到159座,新增5A级景区2家、总数达到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达到4家、居全国之首。

西安今后五年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了西安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今后五年,政府工作将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紧紧围绕“六个打造”、全力落实“九方面重点任务”,高质量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六维支撑体系”。大力推动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建设现代化西安都市圈,引领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对陕西、对西北发展的带动能力。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

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医药六大支柱产业均实现产值翻番,产值过百亿元企业达到1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18%和20%以上。

加快推进秦创原“一总两带”协同创新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畅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通道,科技型上市公司达到100家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5%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万家。

聚焦改革开放,激发提质增效新活力。高标准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国际门户枢纽作用更加凸显,进出口总值突破6500亿元。

聚焦绿色发展,塑造生态西安新形象。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全面有效保护秦岭生态环境,铁腕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深入实施渭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单位GDP能耗下降13%。

聚焦以文兴城,彰显城市文化新魅力。打造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文旅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

聚焦共同富裕,增创幸福生活新福祉。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大教育、医疗、交通、住房等公共服务高品质供给,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

聚焦良治善治,构建市域治理新样板。加快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强化公共安全、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提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打造韧性城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西安。

今年西安地区生产总值目标增长7%


报告指出,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1.2个百分点,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完成省上下达任务。

大力实施“南控、北跨、西融、东拓、中优”战略

报告指出,今年着力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增强区域发展带动能力。科学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健全“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大力实施“南控、北跨、西融、东拓、中优”战略,推动形成城市空间疏密有度、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布局,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拓空间、增韧性。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建立“留白留绿”机制,划定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和历史文化保护控制线。

全面启动西安东站建设 年内建成蓝田通用机场和外环高速南段

报告指出,今年将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面启动西安东站建设,加快推进西延、西康、西十高铁、机场三期、京昆高速改扩建和国道210西安段等重大工程,开展城市环线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年内建成蓝田通用机场和外环高速南段。着力提升供水能力,推进引汉济渭二期、引蓝济李等重点供水工程,启动子午水厂、灞河水厂一期建设,建成西南郊水厂一期二阶段,新增日供水能力20万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水质检测,确保饮用水安全。以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抓手,提升钟楼—南门、小寨—大雁塔等核心商圈和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易俗社文化街区等特色商业街区品质,推进宜家购物中心、丝路国贸中心等重点商贸项目,加快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促进西安老字号创新发展,提升“国际美食之都”新内涵和美誉度。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免税经济,积极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热点,促进消费升级。

今年将加快西安都市圈建设 深入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

报告指出,今年将引领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加快西安都市圈建设,深入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健全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在城乡规划、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治理、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领域促进一体化发展,加快地铁16号线、1号线三期、西余铁路客运化改造和16条主干道路等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跨渭河发展,促进主城区与渭北工业区道路连通,加快地铁10号线建设,开展西阎城市快速公路前期工作,推动渭河两岸产业互补、交通互联、深度融合。推动主城区—阎良—富平轨道交通建设,实质性推进西渭融合。充分发挥关中平原城市群区域合作办公室作用,加强关中平原城市群城市间常态化交流合作。
(华商报记者 赵瑞利 肖琳 陈团结)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所以一个受五戒的人去礼拜天人,他都不会接受的,躲得远远的,何况鬼神了,是不是?你这一拜,他的福报反而减少了,所以说不能礼拜。
  • 早晨山顶簌簌的风裹着凉气,出汗后更是冷的快,再风里吹了半天,并未看到想象中的美景,雾蒙蒙的,速姐的无人机飞了半天,发现雾就在我们所在的山上,并不在村庄。下山后缩
  • 刚刷到p1 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很喜欢这种天气 会让我有种又焦躁又安心的感觉 焦躁是因为环境改变会有一种濒临失控的感觉 安心则是因为大家所有人跟我一起都在
  • 王者是隔了很久很久很久登的,然后那天登上账号突然收到x问我怎么突然上号了 是放假了吧,当时没认出来,因为把他QQ好友删了没记录并且头像也换了,是看了他的亲密关系
  • 由此可见,想增广你的福气,必须要心地好,时刻方便别人,积累种种阴德,利益他人,多做善行而积累福分,就像:以正直的德性教化世人,心地慈祥,爱国为民;宽宏大量,平等
  • 1月日历看的我舒心得很 规规整整的1号是星期一 2号就是星期二大雾几天后的上班路 抬头 忽然感受到了一抹蓝色 原来放晴了感冒那段时间已经连续一个礼拜半夜起来喝水
  • 对于佘诗曼的演出获讚,观众大讚佘诗曼似主播,佘诗曼称:“我练了很耐,始终主播报新闻都是大挑战,这表现是我对自己最基本要求,期间睇了很多新闻片段和花时间睇剧本,然
  • #深泽辰哉[超话]# 2023/10/02 #小分队的新鲜蒙布朗# 230914 【联合中字】深泽辰哉 阿部亮平 素のまんま 本视频由【 @阿部气象研
  • 突然发现看过好多书了已经[哇]简单的做个汇总 【迟音】破镜重圆系列百看不厌 言大少爷本年度心动男主 真的超级爱 特别穿插写他们俩高中恋爱的时候 言昭真的很坏很会
  • 虽然她欺骗我,欺骗我们这个道场,也可以说是欺骗大家,但是我们大家都具有慈悲心,既然她这么远来了,希望还可以挽回她生命死亡的危险。  她这种病──这个业障,你若真
  • 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感恩,才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幸福中的人应有的态度。我们坦露过那么多次的心声,也做尽了恋人之间的所有事,可现在就连说句话都不知该如何说起,到底是时间
  • 但是,他一下子从对不可知论平心静气的挪揄转入了反对教会的尖锐斗争的,而且不遗余力,要无情地踩死教权主义的败类——以至于,伏尔泰在自己的信笺的每一项的结尾都要注上
  •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总的来讲是这五种,细讲的话,一点一滴无不是福报能展现之处,诸事如意。
  •   看着光洁如初的胸膛,棠媛满意的抬起头来,轻咳一声,学着原主的口吻道:“为师心魔已解,今日是最后一次取你心头血,往后便不必如此了,你且回去休息,明日开始,为师
  • 杨洋一直扛剧,就是因为他本身有说服力,他的热度居高不下,所以黑色传播才会一点就着,正向安利被限制了,而且我真的觉得自己都说过了,再真心也说不出什么新鲜的了,只能
  • #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超话]#[好运超崽]#‍阳光信用# [好运超崽]#‍每日‬一善#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颗善良的种子,善良是灵魂的微
  • 好爱我的委托老师[泪][泪]第一次委托体验感就好好,之前和老师说过想要恋爱感强一点的,结果今天一天下来vocal,和普通小情侣没差[泪]我真的爱了[泪][泪][
  • 2023微博之夜你最期待见到谁 魏大勋 我的点评:[苹果][苹果][苹果][苹果][苹果]#微博之夜##超会评安利大赏# 节气:指二十四个时节,分为立春、雨水
  • ” The rose is in bloom. 成毅莲花楼|李相夷|李莲花| 成毅狐妖小红娘王权篇|王权富贵@成毅#成毅[超话]##lanvin全
  • 从小接受好猫教育的它幸运的成长成了如今的健康活泼的样子,吃嘛嘛香,不挑食,善打猎。二月小愿望: 身体棒棒,钱包旺旺 在人生道路上,你急不得也慢不了,因为你只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