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越是固执,越显得“无知”

庄子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意思是说: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
由此可见,一个人若视野受限,仅局限于自身,你就是再怎么枉费口舌,都是无济于事。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固执之人,甚至我们自己曾经也是如此。固执说得好听点叫“执着”,它有好处,也有坏处: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可以让人成事,但固执己见、刚愎自用又常常容易坏事。
比如说,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劝,放勾践回国,最终身死国亡;项羽不听谋士范增的劝,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最终自刎于乌江前;关羽不听诸葛亮的劝,擅自出兵攻打襄樊,最后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兵败被杀。
老祖宗用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固执都是源于“无知”,我们需要越早知道越好。一个人,越是固执,越是显得“无知”。
《菜根谭》云:“德随量进,量由识长”,即:人的道德随着气量的增长而提高,人的气量也是由于见识的增加而更宽宏。所以我们若想使自己的道德更加完美,不得不使自己的气量更宽宏;要使自己的气量更宽宏,不能不增加自己的见识。
“识”分为两个部分:知识和见识。知识是从书本中获取的,因为博览群书,厚积而薄发;见识是从社会中获取的,因为见得多,经历得多了,自然见多识广。
一个人,越是知识渊博,见识宽广,越会显得谦虚和包容。因为他们视野和格局都大,看问题也更长远,正所谓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钱钟书先生说:“一个人,到了20岁还不狂,这个人是没出息的;到了30岁还狂,也是没出息的”。年轻人,知识储备少,见识也少,容易骄傲狂妄,固执己见,可以理解。但是30岁以后,知识面和社会经验都比较足,还骄狂不羁,一意孤行,就显得不成熟了。
人啊,是吃一堑长一智,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当你被身边人贴上了“固执”的标签,做人过于刚强的时候,就要多反思自己。因为你的“固执”往往都是源自于你的无知,你视野局限,只能看到事物的一面;而别人视野宽广,看到的面更多,也看得更长远,正所谓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是也!
曾国藩早年做人做事也是过于刚强和固执,因此得罪了许多人,还觉得自己有理,堪称是“人至察则无徒”。但在咸丰七年、八年,他在家苦心研读,不断反思,终于大彻大悟,并立志从新做人,痛改前非,知其雄,而守其雌,刚柔并济地做人,于是局面马上被打开。
正如他在家书中所说:“昔余往年在京,好与诸有大名大位者为仇,亦未始无挺然特立不畏强御之意。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古人说得好:“越自尊大,越见器小”,即:一个人越是妄自尊大,越是可见他气量狭小,能力一般。宰相肚里能撑船,真正有本事的人,反而更加谦卑和低调,能够藏污纳垢,包容好与坏、黑与白。而一个人,越是固执,越是显得“无知”! https://t.cn/Rv2Peyl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转载——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

道本无名无象,但却实存于万象万物之中,无人不具,无物不有。在天地人万物未生成之前,无名之道就独立存在着。至宇宙万物生成之后,此物又为天地人万物之根。其体虽至隐至微,而万物却一刻也不能离开它;离则天地不能立,万物不能生。

所谓“道常无名”,道本无名,但它可以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为万象造化之根宗,故强名之曰“道”。大道具有悠久之性,不变不迁,不坏不灭,故曰“常”。大道微妙深奥,其体寂然虚静,其用至神至妙,无法形容,不可名状,故曰“无名”。说其无名,它却可以生出有名有象的万事万物,可为万物之母;说它有名,万物只是它所散生的外在表象,并非它的本体实质。世间有名有形者皆是物,而不是道;物的核心中虽也体现着道的规律性,但它毕竟不是之道全貌,而且往往被有名之象所掩蔽。所以大道只能用理去参,靠心去悟,凭德去修,唯心是道,观心才能得道。靠后天识心在显态物象名分上去求道,犹如缘木求鱼,只能得些皮毛,永难得真道。

“朴虽小,天下不敢臣”。是说大道在阴阳未分之前,它是一个混沌(hùndùn)的整体,圆体未破,好象一根未被刀劈斧凿的圆木一样,浑沦一体,还处在“一”的状态中,故谓之“朴”。“朴”就是未破的圆木,在这里借喻为未散的道体。道能阴能阳,能弛能张,能大能小,能内能外。

道体之实际,无名象,无征兆,不变不易,且能常久,故不可名状。道虽不可名状,它却是无而不无之真无,大至宇宙天体,天地日月,小至昆虫蝼蚁,沙石微尘,无所不是大道所生的实体。道之朴虽有而不有之实理,无论天理物理,一切自然之理,浑然全具。是以谓之道“朴”。“朴虽小”,却含有混沌无名之无极,具有万物生成之理,藏有天地造化之妙。

“天下不敢臣”,是说朴虽“小”,却是至微至妙,可称为众妙之门。说其小,它却其大无外,可以一本散万殊,弥散于宇宙空间,化生大千世界,生成天地万物,实际未尝小。天地万物,皆从此无名之“朴”而生化。道朴虽小,微妙无形,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其尊无上,其贵无极,天下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驱使它,无论是伟大的圣人,也无论是权贵一时的君王诸候,没有任何人敢让它称臣归伏。故曰“天下不敢臣”。

学道之人,若能返归父母未生之前,复至五行不到的先天处观妙,则“真我”就会顿然超于物表,游心于无名之境,自性之朴,自可见晓于内外。

【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道朴虽小,其用则大。天下万事万物,俱以道为君。即使操生杀之权,为万民之主,但在道朴面前,显得微若尘埃,岂敢不奉其命令?故古时的王候,对大道都是毕恭毕敬,未有不尊道而信守者。王候是人民的领路人,若能信守大道,自处无为自然,这种清静无为之德,不仅可以以德化民,而且可以恩及万物众生。万物敬佩候王之道,所以都能诚心归从,宾伏在其道朴之下,尊从其德,顺道而行。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与万物归从道朴,各尽其性,各享其乐,天下自然太平。这也是“我无为而民自化”之义。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静为天地之本体。若天地不虚静,阴阳即不能变化,二气亦不能交合,则大旱大涝必至,急风暴雨必作,万物必遭灾殃。阴阳变化者,乃虚静之应机也。二气交合者,乃虚静之升降也。所以天地以虚静相合,阴阳以虚静变化,二气以虚静升降。虚静之理既得,氤氲(yīnyūn)之气自合,太和之炁自生,阴阳调和,天即会降甘露时雨泽养万物。此即“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之义。凡是风调雨顺,寒暑适时者,都是天地相和,瑞光降临的吉祥之兆。

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其理亦然。人自有生以后,受气质所拘,又被后天物欲遮蔽,所存之道炁稀少。若要抱朴返根,惟有效法天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犹如人体内的坎离交媾,水火调和。人身中的小天地相合,一粒金丹甘露垂珠,自然降于中宫,道珠可得。此种阳阳合和,日月同宫之妙,谁能为之?惟有道朴的主宰,舍此无别。

王候等大人物,若能效法天地之德,得其虚静,即能与天地相应相和。虚静之理,即无名之“朴”。以大道之“朴”治理天下,仁义之德,不待面命;道德之化,不必刑赏。天下万民,虽有贤愚贵贱之不等,天理之公却无亲疏远近之分。侯王若能持至道真常之妙,国家天下不求治而自治;人心自然之理,不期然而自然。有如天地阴阳二气相合,而自会降甘露一样,虽然无人下命令,万民万物尽享雨露滋润,自然均调同一,并无厚此薄彼之分,亦无你多我少、贫富不均的现象,所以天下祥和太平。故曰“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始制有名”,“始”即化生万物的开始。万物生成之后,才有其名。比如天地、山水、人物等,各有其名。但这种万有之“有名”,皆来自于无名。“无名”即天地之始,不色不空,无象无状之大道。“制”,就是制作。无名大道既生万物,即所谓的“朴散而为器”。朴散为器,万物制作成形,即有名分。其朴既散,其名既有,天地万物,方圆曲直,巨细大小,无处不是器,无器不有名。此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物物形殊而名异。器无穷,名无尽,名器相寻而不息,万物繁衍而无止,才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

“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是说面对纷繁之万物,无限之物名,五光十色的物质世界,琳琅满目的奇异珍宝,必然使人眼花了乱,易起贪得之念。若不能“知止”,心必逐物而弃道,随欲而失德。心中只有物而无道,逐物而弃道,“朴”岂能不危殆?

明道之士,深知唯大道永恒不灭,万物都是匆匆过客,有生即有灭,名利皆是身外之物,谁也带不走。万不可逐其末而忘其本,贪其物而丧其德,利其器而害其朴,图其名而失其实。物性这种东西,最能诱惑人欲,金钱名利,最能拨动人心。人若能明理止欲,当从最难处下手,从最不能止之处而“知止”。经常镇之以无名之朴,以正心正念去克制,常能止欲生悔,对名利物欲就会日渐淡处之。心中无一丝非份之求,不与人争,不去妄求,一切随顺自然,重道轻物,何有危殆可生?
知止之理,人人应当知行。天赐人以万物,在于养人性命。人也应当尊重物性,爱护万物生命,与物心息相通,才能得物之助。物物皆含有道性,所以待物应当知足知止,戒贪得无厌,戒奢侈浪费。天下的物质财富,皆是大道所生,物性属公,并非个人私有。

物性在于流通,故贪占愈多,超过限度,必然会被物性所反夺。古人云:“财多是祸不是福”,“积财如积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物之予人,在于养人命、利人用,唯此而已。贪多则害人性,损人命,空劳精神,反得其失。物的这种善性,体现在它默默无闻地为人类作奉献中。今之世人待物,却是背物性而弛,贪多求好,奢侈浪费,占有欲极强,无有知止之心。这正像俗话所说的“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山看着那山高”。这是对贪心不足者的形象描述,又是人们自招祸患的根源。

天下之争,无非名利二字。人之争名,就是为了夺利。社会的一切矛盾,人类的一切灾殃,都产生在这个“争”字上。由于争,便出现了分配的不公。故前人云:“无贵则贱者不怨,无富则贫者不争,各足于身而无所求也。”由此,太上要人们“知止”。知止之理,犹如悬崖勒马,以止为退。前进一步,就会掉进万丈深渊;后退一步,即可返朴还淳。这种知止返朴,太上喻为“犹川谷之于江海”。
人生存在世间,无论高下,无论贵贱,或男或女,或文或武,皆不可轻忽“知止”之理。在上者“知止”,以无为而治化,天下不言而行。百姓若能“知止”,则立身行己,谨利防害,应事接物,不溺私欲。知止之道既行天下,天下必归于道。道流行于天地之间,无处不有,无处不在。有道才有器物,有器物才有其名。舍道而求器,舍器而求名,都是舍本求末的颠倒。器生于朴,名来自器,道为天下万物之本。故经曰“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本章说解】

此章经旨,是在教示天下人明白“知止”之理,不要徇名而逐末,不可背道而乖行。
万物生于道又归于道。在万物繁纷,物欲横流,人心难平的当今社会,止欲生悔,知止返道,更显得特别重要。万物万事在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都有其量与度的界限,有太过或不及之两端,而两端都不是当止之道。止之道即“中”与“正”之道,唯“中”是道。“中”就是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阴不阳,不过不及,恰到好处。止之于中,即止之于道,这样才可能将事物导向中正平和的状态,使偏阴或偏阳的矛盾化解于无形中。故“知止”即用中之道。

修道之人,在红尘中翻滚,要做到诸尘不染,万缘放下,就必须守无为之道。只要立身清静,养真抱朴,则本性中的天地自然相合,心中的甘露自然密降。此等合应之机,别人不能代我着力,我心之机,别人亦不能知见。只待修到妄尽心空,自然云收月现。到那时,后天不须勉强做作,便能自然顺从大道。故《清静经》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即是此义。

无名之朴,至理罔(wǎng)象。不可言大,不可言小。其大莫能测,其小亦难见。无名混沌之妙,内含造化,圆机转动,居于万象之始,不与万法为偶,极乎天地之外,运乎天地之中。其造物之妙,虽不见其为,则又无所不为;虽不见其作,却又无所不作。所以为天地之本,为万物之宗。天下人若能像川谷归江海那样归之于道,归之于宗,内外无间,与天地合其德,与大道合其元。到此天地,人自然会与天地、与大道相合为一。此正所谓“止于道”,“莫之令”,而性中之天地自合,身中之万物宾服,我之“真我”自然不殆。

太上在本章以“知止”示道,正是要人止欲合道。止,就是镇之以无名之朴的意思,即以道德制伏人心追求名象的欲望,以正心正性格除恶心邪念。道朴散而生万器之后,当以有名而守无名,循万物而守道朴。这就是万中“抱一”之道。面对红尘,心无所住,眼观万物,万象为一。心静如水,不随物转,不被尘蒙,对境无心,唯道为尊。能守此静,常抱此一,道朴便不会散失。

道在天下,撒播十方,弥散六合,三界内外,万物万象,浩瀚无垠,无不是无名道朴的妙作。万殊的物质世界,犹如水流归江海,自本而末,末亦不离其本。道体之朴,未雕未琢,其体皆为不可见的希微精华物质,故曰无名。天地之始,万物之生,皆出自这个无名无象的“朴”。人能知止于朴,则物不会因道散而亏,道也不会因物而散。好比川谷之气,未尝不随水流而通于江海;江海之气,未尝不反通于川谷,本与末未尝一日不循环。道之在天下,即此一本散万殊,万殊归一本。天下自然之理,概如此而已。

天下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倫常乖舛立見消亡。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食不過飽飲不過量,冬不極溫夏不極凉。
清清之水為土所防,相濟之士為酒所傷。
得意之事不可再做,得便宜處不可再往。
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兒順先孝爹娘。
洪鐘無聲滿瓶不響,柔能制剛弱能勝強。
栽花傍牆養女像娘,大無好樣小無好相。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貓急上樹狗急跳牆。
蓬蒿之下或有蘭香,茅茨之屋或有公王。
彩雲易散好夢難長,英雄肝膽菩薩心腸。
量小氣大髪短心長,說話人短記話人長。
德隨量進量由識長,見義勇為當仁不讓。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朋友相幫地久天長。 https://t.cn/z82DWlj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真的要想打就去厕所打,有的是大家发挥的空间呀![抓狂]1031【投稿】家人们能不能不要发鸭子的相关稿了……已经被表哥站和kpop厕若干阴间[死鸭子嘴硬]稿脏了眼
  • 优选 90%白鸭绒真羽绒杜绝钻绒,超大毛领✅炒鸡保暖啊,上身hin暖和呀现在不买寒冬挨宰啊[doge] 还赠云险​​​​喜欢的姐妹放心买回去试试~Bobbi B
  • 当了妈妈之后,在育儿道路上摸爬滚打许久, 对宝贝的纸尿裤问题研究的透彻很,发现了很多高品质的母婴产品,所以给大家推荐一款高颜值的尤妮佳佑肌纸尿裤,天然有机棉,更
  • #常德城事# 【在常德的少数民族 竟然隐藏着“维吾尔的第二故乡”】:他们,是曾经的天山来客,因为先祖哈勒八士征战的荣光驻守湘西北。【唔照姨地推活动代理总结●湖南
  • Thank you John Terry!Thank you captain![泪][泪][泪] 等不到鬓雪相拥,重饮渭水畔那一盏虔诚,终究是绸缪青冢,替我将灞
  • 前3⃣️张早上起床后的凌乱美今个扎了几个辫子,不一会就没了[允悲]是有多顽皮,端午节㊗️大家安康又是一年农忙季,农民伯伯辛苦了最近持续高温♨️,一年比一年热[挖
  • 今晚月色很美,风也温柔我关掉月亮,你甚至更明朗摘不到月亮的人说肝肠寸断晚风踩着云,月亮贩售快乐太阳未出时,全世界都像一个梦,唯有月亮是真实的;太阳出来后,全世界
  • 然而,自从首长前往秘密地点出席高级将领会议前嘱托要他倍加爱惜的“为人民服务”木牌的位置发生了改易,申武光的命运也在冥冥中延伸向了难以预料的未来。围绕“谈青春、话
  • 笼子后面就是一片猕猴桃林,猕猴桃大多被纸包着,被赋予厚产的期待,兔笼前面我还看到了躺在地上的大小南瓜,实实在在的一种生命的馈赠,果实就这么放心的交付给大地并且日
  • 去年说自己生日想要吃绿茶的梗没想到今年call back了一下,因为中午同事要一起吃饭我为了就近和节省时间果断选择附近绿茶,之后突然想到了去年说过茶一点的语录哈
  • 你能明白我真正的需要,可是你不懂我有多煎熬,那种想爱不能爱的感觉,似针扎似的反复在折磨我,谁能告诉我该怎么办?舍得丢下你,说抛弃就抛弃的人,除了薄情,在ta心里
  • #棉花美娃娃[超话]# 张子犬犬二贩公告评论+关注抽一人送张子犬犬一只(可拆不可拆随机)抽两人送张子同款辫子一根微店:可以给点饭吗工期:三个月开售时间:3.2
  • #罗哩罗嗦[超话]##日常碎片plog##今年夏天为何会这么热#每一天,我们都在试图避免战争,美国军方高层无意中透露了实情。为什么美国要试图避免战争,对于好战的
  • 美食攻略:右玉馅饼、右玉盐煎羊肉、莜面块垒、右玉混糖饼No.4 忻州市晋北锁钥 | 揽崇山风光好-享古城自在多推荐路线:穿越林海领略芦芽风光-夜游秀容古城特色介
  • 有书耳听音乐翻一页,室内温暖花香染一页,然后读出一个人的小清欢,也看到了一个人喜欢书和音乐的模样。素,是本色的帛,静走于纯色的光阴,也是一个人干净的底色,从不伤
  • ~[泪][泪][泪]】终于看完脱口秀大会第四季了,又想起了这个片段,很莫名感觉庞博和马龙龙在某些地方给我的感觉很相似,一些经过岁月和经历沉淀下来的质感,一些不会
  • 月底这几天开始用抖音发一些小视频,同样也是因为心动嘉宾,大概真的上头了- 是好好运动的一个月,也许是因为春天到了,也许是因为他,上周更是几乎每天都运动了,跑步、
  • ”她多么想随他而去,但是她明白,格林科夫,她的爱人,更希望她坚强而勇敢地活下去——于是,在丈夫离去的第三个月,她打起精神,在纪念丈夫的表演中,独自一人踏上冰场,
  • 5、 我的相思织成网,我的真情搭成桥,我的承诺化做风:无论银河是多么宽阔,都不能阻止我们的心灵的交融!6、独自一人观看的星空是恬静安宁的,与她一起观看的星空是美
  • (二)管控措施1.参照低风险区域管理,各类人员按照要求开展核酸检测,尽量减少外出、不聚集、不扎堆,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二)管控措施1. 管控期间原则上居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