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开示】

1、閱藏分享:還以為修佈施得福德,原來——所有一切諸凡夫福,若學人福、無學人福、若菩薩福、若如來福,一切皆攝在於菩薩初發心中。

引用經文:《集一切福德三昧經卷上》

爾時,世尊告千世界主那羅延菩薩:「那羅延!無有菩薩發於無上正真道心而不隨是集一切福德三昧者。何以故?一切福德無有不入初發心中。那羅延!猶如江河一切諸流無有不入大海中者。如是,那羅延!所有福德若施戒修,有漏、無漏、世間、出世間、若天、若人,所有福德,皆悉攝在發菩提心中。是故,那羅延!若善男子、善女人欲集一切諸福德者,當發無上正真道心。……。所有一切諸凡夫福,若學人福、無學人福、若菩薩福、若如來福,一切皆攝在於菩薩初發心中。是故,那羅延!若欲攝取一切福德,當發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2、閱藏分享:福德和聞法原來也緊密關聯——復成就二法攝此集一切福德三昧;謂聞法無厭、聞已修行。

引用經文:《集一切福德三昧經卷上》

爾時,淨威力士白言:「世尊!以何等法能得成就攝此集一切福德三昧?」

佛言:「善男子!成就一法攝此集一切福德三昧。何等一法?謂不捨於一切智心。善男子!是名成就一法攝此集一切福德三昧。

「復次,善男子!復成就二法攝此集一切福德三昧;謂聞法無厭、聞已修行。善男子!是名成就二法攝此集一切福德三昧。

3、閱藏分享:修集是多聞原來還能除魔,其原理是——修多聞者遠離邪見,得住正見,已能正住魔不得便。

引用經文:《集一切福德三昧經卷中》

何以故?善男子!由是菩薩集多聞慧能寂結使,以無結使魔不得便;已有多聞則能分別,既能分別則能修行,已能修行魔不得便;修多聞者遠離邪見,得住正見,已能正住魔不得便,則能正修;已能正修,能分別義,離諸非義,便能正度義及非義。善男子!以是緣故,應如是知。善男子!菩薩修集是多聞時,除四種魔。所謂陰魔、煩惱魔、死魔、天魔。

4、閱藏分享:若有菩薩恭敬求法,則於其人,佛不涅槃、法亦不滅。何以故?淨威!若有菩薩專志成就求正法者,雖在異土,常面覩佛得聞正法。

引用經文:《集一切福德三昧經卷中》

「善男子!於意雲何?爾時,最勝仙者豈異人乎?汝勿有疑,即我身是。我本如是欲法、敬法,說誠實言,便能敬感彼淨名王佛來至我所。是以當知,若有菩薩恭敬求法,則於其人,佛不涅槃、法亦不滅。何以故?淨威!若有菩薩專志成就求正法者,雖在異土,常面覩佛得聞正法。淨威!若菩薩摩訶薩欲法、敬法,令諸山巖yán、樹木、林藪sǒu出諸法藏陀羅尼門,及諸經卷自來在手。淨威!諸有菩薩敬法、欲法,若有諸天曾見佛者來至其所,從於佛所得聞諸法具為演說。

引用經文:《集一切福德三昧經卷下》

佛告阿難:「汝勿悲泣,汝若受持是經、讀誦、令廣流布,使不漏失,隨爾所時,常為見佛。何以故?佛如來者,都不可以色身所見、不可以三十二相所見、不可以諸好而見。阿難!若有得見如是等經,則為見佛。」

5、閱藏分享:佈施莊嚴、淨戒莊嚴、多聞莊嚴三莊嚴中,多聞莊嚴最可稱歎、最勝尊上、無上、無上上。

引用經文:《集一切福德三昧經卷中》

爾時,淨威力士白佛言:「世尊!佈施莊嚴、淨戒莊嚴、多聞莊嚴,是三莊嚴,何者為最?何者為勝?」

佛言:「淨威!三莊嚴中,多聞莊嚴最可稱歎、最勝尊上、無上、無上上。

「善男子!如須彌邊著一芥子,而是施福及淨戒聚亦復如是,猶如芥子;多聞莊嚴如須彌山。善男子!如一小鳥所住虛空,施戒莊嚴亦復如是;多聞莊嚴如餘虛空。……。

善男子!佈施莊嚴是有漏報、淨戒莊嚴亦有漏報;善男子!多聞莊嚴無漏無報。是故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應勤精進修多聞慧。

6、閱藏分享:行一切法行是菩薩行、行一切魔行是菩薩行、行一切眾生行是菩薩行。

引用經文:《集一切福德三昧經卷下》

爾時,離魔菩薩語文殊師利:「我亦欲說菩薩所行。」

文殊師利言:「善男子!今正是時,汝可演說。」

離魔菩薩言:「文殊師利!行一切法行是菩薩行、行一切魔行是菩薩行、行一切眾生行是菩薩行;若行學、行無學行是菩薩行,行緣覺行是菩薩行。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應遍學故。」……

那羅延言:「天子!雲何一切魔行是菩薩行?」

天子言:「一切魔行入菩薩心,菩薩應覺隨所起魔業而不隨之,不為魔行之所繫縛,入一切行而修行之,應示魔天令不得便,當教化魔離於魔業。」

7、閱藏分享:菩薩摩訶薩為緣何法得無生忍?

引用經文:《集一切福德三昧經卷下》

爾時,文殊師利白言:「世尊!菩薩摩訶薩為緣何法得無生忍?」

佛言:「文殊師利!緣陰界入得無生忍,彼得一切諸法之忍,亦復緣於常樂我淨,彼得法忍。文殊師利!所言忍者,名緣一切諸法無盡;所言忍者,名之為正。文殊師利!忍之所緣,非與世法而共俱行;非凡夫法、非學法、非無學法、非緣覺法、非菩薩法、非佛法,而共俱行。不與一切諸法俱行,名為得忍。捨於一切諸法想著,名之為忍。是忍亦不在於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數中,無盡、不盡,名之為忍。是忍亦復不離是界,是名為忍。」

居士分享

8、以何等法能得成就攝集一切福德三昧?

不捨於一切智心。

聞法無厭、聞已修行。

離諸惡、修行善法、善巧迴向。

戒淨、見淨、心淨、慧淨。

專意發菩提心、常真實語、無有諂偽、無有嫉妬、於一切眾生心常平等。

親近於善知識、離惡知識、遠離眾閙、閑居寂靜、不捨大慈、於諸眾生起大悲心。

修定、善於智慧、善知於因、善知於緣、正直而住、修集於道、修行道時無有懈怠。

調柔身、調柔心、觀受、觀法、未生惡法令其不生、已生惡法斷之令滅、未生善法方便令生、已生善法護令增長。

觀過法無盡、現法無盡、來法無盡、觀法如幻、等覺三世、如一切法知而忍之、不謗於空、不分別無相、不願諸有。

解無我、忍於無命、不疑無人、緣法無常、於諸生處如地獄想、觀四大如毒蛇、觀入如空聚、觀陰如魁kuíkuài、流出諸有想、樂修解脫。

9、破身见。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不生內外想,若內地大、若外地大,等無異想。何以故?身猶如牆壁、草木,如影、如炎,無知、無思、無作、無堅,四大所攝。若有斫截刀杖、瓦石撾zhuā打之者,終不生報。不觀計身、不愛壽命,於諸眾生不起瞋恚,彼眾生所修慈悲心。善男子!猶如藥樹,若有取根、莖節、枝葉、花鬚及果,終不作念:『取根莫取莖、取莖莫取根。』如是乃至枝葉果實亦爾。而是藥樹都無想念,然能寂滅一切眾生若上、中、下所有病患。如是,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四大身生藥樹想,隨諸眾生,須手與手、須脚與脚、須眼與眼、須肉與肉、須血與血、須骨與骨、須髓與髓、須頭與頭、須支節者施與支節。善男子!若是菩薩以如是心行施莊嚴,趣向無盡。

10、云何名戒?戒者,名為寂調結使。

「善男子!菩薩持戒則能發起一切佛法,乃至起於無上菩提。何以故?若有持戒便有三昧、若有持戒便有智慧、若有持戒便有解脫、若有持戒便有解脫知見。「善男子!云何名戒?戒者,名為寂調結使。以何緣故名為結使?以染污三有諸眾生故名為結使。云何名寂?無妄想、無分別、無起著,永不思念一切諸法,是名寂調一切結使。

11、八金剛句。

「彼佛如來復為演說八金剛句。何等八?一切諸法性本淨句,一切諸法離結使故;一切法無漏句,盡諸漏故;一切法離巢窟句,過巢窟故;一切法無門句,無有二故;一切法普遍句,示解脫門故;一切法無去句,無去處故;一切法無來句,斷諸來故;一切法三世等句,去來現在無二相故。

12、生如不生,如是生。

爾時,那羅延菩薩語淨威力士:「汝住何法得無生忍而受記別?」59淨威答言:「我以生起諸凡夫法得受記別。」那羅延言:「云何而生?」淨威答言:「生如不生,如是生;滅如不滅,如是滅;如是而生,亦復不住。」那羅延言:「善男子!若其爾者,佛法、凡夫法,有何差別?」淨威答言:「以文字故有差別耳,若以其義則無差那羅延言:「是凡夫法有何義也?」淨威答言:「無妄想、無分別,是凡夫法義。」那羅延言:「是義何趣?」淨威答言:「而是義者,離凡夫法趣於佛法。」那羅延言:「佛法有何義?」淨威答言:「不作二是佛法義。」那羅延言:「善男子!如佛所說,依法不依人。又復說言,有二因緣起於正見。何等為二?因外言聲、內善思惟,如是之義即是文字。」淨威答言:「那羅延!依法菩薩不取文字、不取非文字。若得文字是即為義,而是義者是不得義。是故,不依於義,一切諸法都無有義。何以故?一切諸法不可得故,非方不離方,隨所住處即處自滅。如佛所說,畢竟滅想是名為義。是故,那羅延!依義者,無法可依、無不可依,若依非依是名為義。」那羅延言:「善男子!頗有依義即是依於一切法也。」淨威言:「有。那羅延!一切法空、一切法寂。一切法空,依亦如是;一切法寂,依亦如是。如是,那羅延!若依是義即依諸法。」那羅延言:「淨威!若如是者,一切諸法常自是依。」淨威答言:「如是如是!那羅延!一切諸法皆第一義。依第一義者彼得安樂,彼應當求於第一義。若能不起法及非法,不求二、不求不二,是名為聖分別選擇,而是選擇無作、無不作。若無作、無不作,是名為作,所求、求者義不相違。

13、当魔行入菩薩心,菩薩應覺隨所起魔業而不隨之。

那羅延言:「天子!云何一切魔行是菩薩行?」天子言:「一切魔行入菩薩心,菩薩應覺隨所起魔業而不隨之,不為魔行之所繫縛,入一切行而修行之,應示魔天令不得便,當教化魔離於魔業。」

14、不與一切諸法俱行,名為得忍。

文殊師利!所言忍者,名緣一切諸法無盡;所言忍者,名之為正。文殊師利!忍之所緣,非與世法而共俱行;非凡夫法、非學法、非無學法、非緣覺法、非菩薩法、非佛法,而共俱行。不與一切諸法俱行,名為得忍。捨於一切諸法想著,名之為忍。是忍亦不在於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數中,無盡、不盡,名之為忍。是忍亦復不離是界,是名為忍。https://t.cn/AiEp8bO3

马老师也说,别试图去改变别人,你能做的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世界。今天阿里巴巴20周年庆上马云主题演讲的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普惠、利他。 ​​​

所以,一座城市可以因为某个人而璀璨,他输出的不仅仅是商业价值,还有伟大的思想和价值观。

反观自我,微小而不足道,仍努力且热爱生活。
生如蚁而美如神~~~[心]

又欣赏了一遍《平凡的世界》,这部电视剧拍的实在太好了,有了很大的感触:
1、一位是无私奉献的港湾
这个家,是你的一切,
你笑,我就跟着你笑。
你流啥眼泪,我都替你抹。
只要亲爱的人不倒下,再大的苦难都没有什么!
2、一位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表者
错过了太阳我不哭泣,否则我将错过月亮和星辰。
命运总是不如愿,
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难中,
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
除了爱情还有生活,这才是人生。
3、一位是负重前行的跋涉者
听命于生活的裁决。
这不是宿命,而是无法超越饿客观条件。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
人可以生如蚁,而美如神。

所有怀揣着梦想的平凡人,你们都是好样的! https://t.cn/z8LYT7M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早跟自己说过工作和娱乐要分开,乐团对于我明明就是娱乐,但是又好像老跟工作事业有划不清的关系,每次下课就愿意往213里走,一遍一遍地唱歌就是有这样的魔力能把我一下
  • 大蛐蛐说:昨儿个我吃了两只花不愣登的大老虎。小蛐蛐说:今儿个我吃了两只灰不溜秋的大毛驴。
  • 张新成不认同搞笑女没有爱情,说实话,我听完哥哥这个言论之后,我真的是要被哥哥给圈粉了呢,我觉得他说的真的是非常的对呀,其实爱情不一定要基于好看的外表之外,其实有
  • #面相[超话]# 不至心念地藏名号,是不是就没有功德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梦参老和尚 讲解 地藏菩萨是普遍加持的,但是在这个地球上的六十多亿人口,恐怕有太多
  • 枯叶 我背不了你一辈子了 天莲蕊我一直缝在你的领角 天亮之后 忘了我)竹林漫上残阳归农依唱雨送一抹微凉虹结窗框散落在城墙血未成霜却叫她学会去遗忘夜蝶翱翔就在他的
  • 【投稿2043】“晚风吹过,吹散一缕寂寞”“眼中有泪滑落”“一路走过,路过的人太多”“是你指引着我”“我抬起了头,遥望着远空”“那回忆似幻如梦”风不再是风 梦不
  • 该裁定书显示,因哔哩哔哩(bilibili,俗称“B站”)未经授权便大规模向公众提供CBA赛事视频的点播服务,中篮联(北京)体育有限公司(简称“CBA公司”)起
  • 在跟你提前说个事情 ;如果要做预制菜,中庸的方式 ,可能是不考虑这个方向,那就暂时说是守正出奇吧;也许 这个奇 ,更有机会去创造一个新的不可能;我去面对 很多的
  • 曾经与舍利弗相约,谁先悟到解脱要相互告知对方,所以共同比赛一样的精进修行。因此,当我们能够思维以无数生来利益无量众的这种视野时,就能帮助我们的心去接受死亡与投生
  • 哈哈,大家好呀,为了回馈粉丝,今天咱们抽个奖呀!我看大多数粉丝都喜欢抽奖,那咱们就抽个奖,礼品咱就抽个(美团99元随心购=你买99元东西我买单,品类不限制,前提
  • 你是谁的伊人,弹一曲萧瑟,歌一曲离殇赠君,只为谁的墨迹繁华,陌上折花?你是谁的伊人,倾一世容颜,画残笔点朱砂,只为换谁的一生相许,玲珑影画?
  • 信中说:“不幸的是,在电力稳定委员会结束停电后许久,它还继续(把价格定在9000美元)违反了公用事业委员会的命令。对许多市场参与者——从零售商到电力合作社、风电
  • 正视自己的焦虑情绪,找到合适的方法处理它,该放的放下、该忘的忘记,才能看到生活中更多的美好,轻松前行。一种活法,坚持了很久,依然感觉不到快乐,那就选择改变。
  • 这个自己或许是靠着人和人的相互比较,比量出来的,那这个自己,只是个比量,不是证量,待整个社会进入证量时代,那些比出来的量,能兑换出多少证量。我曾看到过一个说法是
  • 【民间时辰占断法】 有一些民间的外应占断法,在生活中非常好用。下面为大家逐一介绍。 1、犬吠法犬吠法就是在不同的时间,突然闻到狗叫声。犬吠法来自春秋战国时期,
  • 试营业期间不少顾客反应量太少:可能面太好吃了吧,重要的是我们的面有劲道,不加任何东西它不涨啊。她说单位明天要有领导来检查担心自己表现不好想再背背要做报告的数据.
  • 现在小孩儿放不放假都挺can的 除了学校老师留各种各样的作业 然后录视频 做PPT 做那种古诗背诵还得有感情的 还要加背景音乐 什么小科技作业呀 做手工 还有活
  • 案例4:东港市平安气体有限公司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气瓶充装活动和使用充装超期未检及超过使用年限气瓶案2021年7月6日,丹东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对东港市平安气体有
  • 我真的很在乎和桓子有没有以后,我会背着他去算到底能不能和他长久的在一起,这个说的真的很符合我和桓子的恋爱状况,以及我性͜格͜特͜点͜分析什么的,我感觉这个就是给
  • 10岁那年平淡无奇生活里开始出现一个名字普通叫『张杰』的大男孩,从早些年守在电视机前等他出现、听他唱歌的小满足,到把他放上我精神领域的神台成为我的精神寄托,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