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在“中国”发现中国】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

2018年5月末的暮霭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匆匆踏上前往北京的火车,马不停蹄地约见了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将一沓研究材料激动又郑重地递到王巍手中。

那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发布前夜,考古学界内部对于即将披露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已有诸多讨论。浙江良渚、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的红山、山西陶寺、安徽凌家滩……实证着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初始时期的“满天星斗”。
  
可这一片璀璨星光中,却唯独不见河南的身影。所谓“中原地区文明洼地现象”的说法似乎再度被坐实。

探寻中华文明起源,这片被以“宅兹中国”四字铭刻在何尊之上的土地,不应该也不可能缺席。

“那份当时未公开发布的材料,正是河南郑州双槐树遗址的初步研究成果。”顾万发说,“王巍老师看后也认为非常重要,尽管仍需进一步论证,但我们都知道,属于河南的那抹隐秘而伟大的文明起源之星光,马上将不再黯淡……”

一场雨“冲出”的文明

在伊洛汇流入黄河处的河南巩义河洛镇,有个名为“双槐树”的小村庄。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它并不起眼,只是静默地居于黄河南岸高台地上,等待与世人相视的一刻。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易经》中“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记载,更是广为流传。

诸多历史文献,都将最早的“中国”指向黄河流域的河洛地区。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原中心说”,也一度是学界的主流观点。但考古工作者们,迟迟未能找到过硬的实证材料。

王巍也一直有个“心结”。“在距今3700多年前,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中原地区在各个时期都有很重大的发现,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关键时期,怎么会没有文明起源迹象呢?”

1984年,河洛镇滩小关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命名为“滩小关遗址”,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一次擦肩而过。

20世纪90年代初,为配合基建,考古工作者对滩小关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回过头看,那次的发掘点其实距离双槐树遗址内环壕及一号宫殿都非常近,不过几米。”顾万发回想起来仍颇感遗憾,“要是当时再多布几个探方就好了。”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二次擦肩而过。

倏忽,又是10年。2003年,顾万发在花地嘴遗址主持考古发掘工作,一个雨天,无法开工,便和一同避雨的老乡闲聊起来。

“你们不就是在整天找瓦片吗?我们村多得是!”

“您是哪个村的?”

“双槐树。”

这个村庄离滩小关村并不远。顾万发一下提起兴趣,那里会不会真“有点好东西”?

又一个雨天,顾万发动身了。在双槐树村一个原本为引黄河水灌溉而挖,但并未启用的大型蓄水池,数日的雨水已将池壁冲塌,剖面上,不仅各式各样的陶片堆叠在一起,还暴露出房基、动物骨骼、石斧、石刀等遗迹遗物。

很快,随身携带的两个编织袋就装满了。顾万发和民工师傅一人扛起一袋,冒雨返程。

“我们俩,肩上是文物,脸上是雨水,身上全是泥。”顾万发说,走到一半,他的一只鞋底掉了,只能打赤脚,回到工作站才发现,脚上全是口子。“当时什么都顾不上了,只想着赶紧把捡回来的陶片洗干净。”

通过综合判断,双槐树村发现的陶片明显属于仰韶文化风格,并且器物的等级较高。顾万发立刻意识到重要性。“那感觉简直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像农民看到了丰收的麦浪。”

此后的钻探发现,滩小关遗址仅是双槐树遗址东北部的一角。双槐树遗址被确认并命名。

但考古发掘工作的具体开展还需多方商榷。惊鸿一瞥后,双槐树重归静默,俯瞰大河滔滔。而顾万发也在密切注视着双槐树,静待最佳契机。

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2013年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寻找中国丝绸之源——郑州地区仰韶时代中晚期考古学文化面貌与文明起源问题研究”课题启动,对双槐树遗址及其周边区域进行规模化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

既为“寻丝绸”,也为“找源头”。随着工作不断深入,双槐树遗址的一系列重要遗迹现象被持续揭露出来。

2020年春夏之交,这座由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迎来揭开神秘面纱的时刻,穿越5300年时光,铺陈在世人眼前。

——这是一处经过精心选址和科学规划的都邑性聚落遗址,周边的青台、汪沟和洛阳的苏羊、土门等多个遗址,特别是西山、点军台、大河村仰韶文化城址组成的城址群,对双槐树都邑形成拱卫之势。

——这里现存面积高达117万平方米。遗址被内壕、中壕、外壕三重宽大的环壕围绕,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三重环壕曲度一致,工程量巨大,显然具有规划的同时性。而这种形制的规划可能蕴含有一定的高等级礼制概念。”顾万发说。

——这里有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宫殿”,多处院落建立在大型版筑夯土地基之上,门塾台阶、一门三道。“这种大型院落的空间组织形式连同大型居址构成的‘前朝后寝’式的宫城布局,开创了中国宫室制度的先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努说。

——这里有封闭式排状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区,目前发掘的4排大型房址,其间有巷道相通,其中最大的房子面积达220平方米,即使放到今天看也属于“豪宅”,可见居住者身份非同一般。在居址区的南部,两道370多米长的围墙与北部内壕合围形成了一个18000多平方米的半月形结构,其南段两端围墙组成的造型被专家视为中国最早瓮城的雏形。

——这里有4处共1700余座经过严格规划的大型公共墓地,所有墓葬均呈排状分布,墓葬区内的夯土祭坛遗迹,是仰韶文化遗址中首次发现。

——这里出土了许多含外来文化因素的器物,如具备大汶口文化特征的折腹鼎、属于屈家岭文化因素的陶器组合双腹豆和双腹碗等,说明河洛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后已存在文化的汇聚和辐射,体现出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

——这里还发现了用9个陶罐摆放成“北斗九星”遗迹、与丝绸起源关联的最早家蚕牙雕……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王巍表示,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堪称“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我国考古界泰斗、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高度评价双槐树遗址,亲笔写下《双槐城礼赞》一诗,其中提到:“是始建朝廷,诸侯来朝奉”“春蚕勤吐丝,丝绸惠万方。中华创文明,神州大风光!”

一只蚕、九颗星,

文明根脉瓜瓞绵绵

作为双槐树遗址发掘项目的总负责人和“双槐树遗址考古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顾万发对“河洛古国”的“宝贝们”如数家珍,但他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

这两处颇具神秘色彩、打破常规认知的遗迹现象,甫一公布,就引发不少公众好奇的审视和热烈的讨论。

一只蚕,能有多重要?

这只用野猪獠牙制作的雕刻,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造型和现代家蚕极为相似。背部凸起,头昂尾翘,仿佛即将吐丝或正在吐丝,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蚕雕艺术品。它的发现,被顾万发戏称为“神来之笔”。

“在‘寻找丝绸之源’过程中,我们在周边遗址发现了仰韶文化中晚期的丝绸实物,但仍有一关键问题悬而未决,吐出这丝的蚕是野生的还是驯化的?”顾万发说,“双槐树遗址的牙雕家蚕让一切不言自明。”

中华文明的一个典型特征即是农桑文明、丝帛文明。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在山西西阴村遗址就发掘出半个蚕茧,引发考古学界对中国蚕桑和丝织起源及发展历程的追寻。

如今,双槐树遗址发现大量的农作物和正在吐丝状态的牙雕家蚕,连同附近青台、汪沟等遗址发现的农业和丝绸实物等,证明距今5300年左右的中原地区已开始驯化家蚕,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桑文明形态。

李伯谦直言,以双槐树遗址为首的黄河流域中心聚落群,是目前发现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的时代最早的代表。

九颗星,能有何奥妙?

更确切地说,这是一处用九个陶罐摆放成天上“北斗九星”形状的遗迹,主体被掩埋在双槐树遗址中心居址区最大房子的门廊处。在“北斗九星”遗迹上端,即古人言中“天的中心”北极附近,还有一头首向南并朝着门道的完整麋鹿骨架。

陶罐半截在土中,只露出一小部分,乍一看平平无奇,很难直观意识到其在摆放位置上的巧思。

结合此前在青台遗址发现的用陶罐摆放而成的‘北斗九星’图案和圜丘形天坛遗迹,顾万发说,这一发现表明5000多年前的“北斗”崇拜是当时仰韶先民的最高信仰之一。

有专家认为,“北斗九星”遗迹一方面具有科学和天文价值,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观象授时观”,用以观察节气、指导农时,还具有特殊的人文内涵与政治礼仪功能,其主人借此表达自己是呼应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实现身份的“神化”。这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重视承天之命特征的早期代表,更是中华民族高度重视中心思维的重要考古学证据。

“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一个是“脚踏实地”的农桑文明,一个是“仰望星空”的天文礼制。物质与精神,两大文明切面在双槐树遗址一体呈现。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而其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合天命而治的礼仪思维、崇尚中心的文化心理、具有引领性的社会发展模式,被后世所承袭和发扬,表明五千年中华文明主根脉可追溯于此,延续不断、瓜瓞绵绵。

五千多年时光流转。沐浴在文明曙光中的中原先民,其生活图景正经由考古研究被不断还原,在“河洛古国”,与你我相视一笑。(来源:《瞭望》 图源:双槐树遗址 2019年8月27日摄 李安摄)

【瞭望丨在“中国”发现中国】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

2018年5月末的暮霭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匆匆踏上前往北京的火车,马不停蹄地约见了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将一沓研究材料激动又郑重地递到王巍手中。

那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发布前夜,考古学界内部对于即将披露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已有诸多讨论。浙江良渚、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的红山、山西陶寺、安徽凌家滩……实证着5000多年前中华文明初始时期的“满天星斗”。
  
可这一片璀璨星光中,却唯独不见河南的身影。所谓“中原地区文明洼地现象”的说法似乎再度被坐实。

探寻中华文明起源,这片被以“宅兹中国”四字铭刻在何尊之上的土地,不应该也不可能缺席。

“那份当时未公开发布的材料,正是河南郑州双槐树遗址的初步研究成果。”顾万发说,“王巍老师看后也认为非常重要,尽管仍需进一步论证,但我们都知道,属于河南的那抹隐秘而伟大的文明起源之星光,马上将不再黯淡……”

一场雨“冲出”的文明

在伊洛汇流入黄河处的河南巩义河洛镇,有个名为“双槐树”的小村庄。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它并不起眼,只是静默地居于黄河南岸高台地上,等待与世人相视的一刻。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易经》中“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记载,更是广为流传。

诸多历史文献,都将最早的“中国”指向黄河流域的河洛地区。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原中心说”,也一度是学界的主流观点。但考古工作者们,迟迟未能找到过硬的实证材料。

王巍也一直有个“心结”。“在距今3700多年前,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中原地区在各个时期都有很重大的发现,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关键时期,怎么会没有文明起源迹象呢?”

1984年,河洛镇滩小关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命名为“滩小关遗址”,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一次擦肩而过。

20世纪90年代初,为配合基建,考古工作者对滩小关遗址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回过头看,那次的发掘点其实距离双槐树遗址内环壕及一号宫殿都非常近,不过几米。”顾万发回想起来仍颇感遗憾,“要是当时再多布几个探方就好了。”

那是河南考古人与“河洛古国”的第二次擦肩而过。

倏忽,又是10年。2003年,顾万发在花地嘴遗址主持考古发掘工作,一个雨天,无法开工,便和一同避雨的老乡闲聊起来。

“你们不就是在整天找瓦片吗?我们村多得是!”

“您是哪个村的?”

“双槐树。”

这个村庄离滩小关村并不远。顾万发一下提起兴趣,那里会不会真“有点好东西”?

又一个雨天,顾万发动身了。在双槐树村一个原本为引黄河水灌溉而挖,但并未启用的大型蓄水池,数日的雨水已将池壁冲塌,剖面上,不仅各式各样的陶片堆叠在一起,还暴露出房基、动物骨骼、石斧、石刀等遗迹遗物。

很快,随身携带的两个编织袋就装满了。顾万发和民工师傅一人扛起一袋,冒雨返程。

“我们俩,肩上是文物,脸上是雨水,身上全是泥。”顾万发说,走到一半,他的一只鞋底掉了,只能打赤脚,回到工作站才发现,脚上全是口子。“当时什么都顾不上了,只想着赶紧把捡回来的陶片洗干净。”

通过综合判断,双槐树村发现的陶片明显属于仰韶文化风格,并且器物的等级较高。顾万发立刻意识到重要性。“那感觉简直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像农民看到了丰收的麦浪。”

此后的钻探发现,滩小关遗址仅是双槐树遗址东北部的一角。双槐树遗址被确认并命名。

但考古发掘工作的具体开展还需多方商榷。惊鸿一瞥后,双槐树重归静默,俯瞰大河滔滔。而顾万发也在密切注视着双槐树,静待最佳契机。

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

2013年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寻找中国丝绸之源——郑州地区仰韶时代中晚期考古学文化面貌与文明起源问题研究”课题启动,对双槐树遗址及其周边区域进行规模化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

既为“寻丝绸”,也为“找源头”。随着工作不断深入,双槐树遗址的一系列重要遗迹现象被持续揭露出来。

2020年春夏之交,这座由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迎来揭开神秘面纱的时刻,穿越5300年时光,铺陈在世人眼前。

——这是一处经过精心选址和科学规划的都邑性聚落遗址,周边的青台、汪沟和洛阳的苏羊、土门等多个遗址,特别是西山、点军台、大河村仰韶文化城址组成的城址群,对双槐树都邑形成拱卫之势。

——这里现存面积高达117万平方米。遗址被内壕、中壕、外壕三重宽大的环壕围绕,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三重环壕曲度一致,工程量巨大,显然具有规划的同时性。而这种形制的规划可能蕴含有一定的高等级礼制概念。”顾万发说。

——这里有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宫殿”,多处院落建立在大型版筑夯土地基之上,门塾台阶、一门三道。“这种大型院落的空间组织形式连同大型居址构成的‘前朝后寝’式的宫城布局,开创了中国宫室制度的先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努说。

——这里有封闭式排状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区,目前发掘的4排大型房址,其间有巷道相通,其中最大的房子面积达220平方米,即使放到今天看也属于“豪宅”,可见居住者身份非同一般。在居址区的南部,两道370多米长的围墙与北部内壕合围形成了一个18000多平方米的半月形结构,其南段两端围墙组成的造型被专家视为中国最早瓮城的雏形。

——这里有4处共1700余座经过严格规划的大型公共墓地,所有墓葬均呈排状分布,墓葬区内的夯土祭坛遗迹,是仰韶文化遗址中首次发现。

——这里出土了许多含外来文化因素的器物,如具备大汶口文化特征的折腹鼎、属于屈家岭文化因素的陶器组合双腹豆和双腹碗等,说明河洛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后已存在文化的汇聚和辐射,体现出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

——这里还发现了用9个陶罐摆放成“北斗九星”遗迹、与丝绸起源关联的最早家蚕牙雕……

“双槐树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实证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王巍表示,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堪称“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我国考古界泰斗、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高度评价双槐树遗址,亲笔写下《双槐城礼赞》一诗,其中提到:“是始建朝廷,诸侯来朝奉”“春蚕勤吐丝,丝绸惠万方。中华创文明,神州大风光!”

一只蚕、九颗星,

文明根脉瓜瓞绵绵

作为双槐树遗址发掘项目的总负责人和“双槐树遗址考古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顾万发对“河洛古国”的“宝贝们”如数家珍,但他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

这两处颇具神秘色彩、打破常规认知的遗迹现象,甫一公布,就引发不少公众好奇的审视和热烈的讨论。

一只蚕,能有多重要?

这只用野猪獠牙制作的雕刻,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造型和现代家蚕极为相似。背部凸起,头昂尾翘,仿佛即将吐丝或正在吐丝,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蚕雕艺术品。它的发现,被顾万发戏称为“神来之笔”。

“在‘寻找丝绸之源’过程中,我们在周边遗址发现了仰韶文化中晚期的丝绸实物,但仍有一关键问题悬而未决,吐出这丝的蚕是野生的还是驯化的?”顾万发说,“双槐树遗址的牙雕家蚕让一切不言自明。”

中华文明的一个典型特征即是农桑文明、丝帛文明。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在山西西阴村遗址就发掘出半个蚕茧,引发考古学界对中国蚕桑和丝织起源及发展历程的追寻。

如今,双槐树遗址发现大量的农作物和正在吐丝状态的牙雕家蚕,连同附近青台、汪沟等遗址发现的农业和丝绸实物等,证明距今5300年左右的中原地区已开始驯化家蚕,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桑文明形态。

李伯谦直言,以双槐树遗址为首的黄河流域中心聚落群,是目前发现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的时代最早的代表。

九颗星,能有何奥妙?

更确切地说,这是一处用九个陶罐摆放成天上“北斗九星”形状的遗迹,主体被掩埋在双槐树遗址中心居址区最大房子的门廊处。在“北斗九星”遗迹上端,即古人言中“天的中心”北极附近,还有一头首向南并朝着门道的完整麋鹿骨架。

陶罐半截在土中,只露出一小部分,乍一看平平无奇,很难直观意识到其在摆放位置上的巧思。

结合此前在青台遗址发现的用陶罐摆放而成的‘北斗九星’图案和圜丘形天坛遗迹,顾万发说,这一发现表明5000多年前的“北斗”崇拜是当时仰韶先民的最高信仰之一。

有专家认为,“北斗九星”遗迹一方面具有科学和天文价值,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观象授时观”,用以观察节气、指导农时,还具有特殊的人文内涵与政治礼仪功能,其主人借此表达自己是呼应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实现身份的“神化”。这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重视承天之命特征的早期代表,更是中华民族高度重视中心思维的重要考古学证据。

“家蚕牙雕”和“北斗九星”,一个是“脚踏实地”的农桑文明,一个是“仰望星空”的天文礼制。物质与精神,两大文明切面在双槐树遗址一体呈现。

受访专家指出,无论是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还是所处时代,无不凸显“河洛古国”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而其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合天命而治的礼仪思维、崇尚中心的文化心理、具有引领性的社会发展模式,被后世所承袭和发扬,表明五千年中华文明主根脉可追溯于此,延续不断、瓜瓞绵绵。

五千多年时光流转。沐浴在文明曙光中的中原先民,其生活图景正经由考古研究被不断还原,在“河洛古国”,与你我相视一笑。(来源:《瞭望》 图源:双槐树遗址 2019年8月27日摄 李安摄)

写在新年前:男装西装的未来与探讨

长期以来,西装一直是一种男性化、“绅士”形象的代名词。但是现在“绅士”意味着什么?这个词似乎过时了,它让人联想到闪亮的粗革皮鞋、三件套西装和男性的荣誉准则。绅士应该比任何人都高出一筹。

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越南战争、激烈抗议和文化动荡的年代。1963年,美国总统John F Kennedy作为耀眼的骑士、Camelot的象征,在世人面前被谋杀。

西装革履的John F Kennedy曾是男子气概的标准准则(来源:Getty Images)

肯尼迪穿着笔挺的单排扣西装,挺括的白衬衫,打着温和的领带。他的发型很短,向一边分开,从来没有变过。它的外观既时髦又老套;一切都是为了控制细节。是的,肯尼迪很是耀眼。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西装只是制服。

男子气概原本也应该是像制服一样统一的。到了20世纪60年代,严重的摩擦开始了。想想嬉皮士那种无拘束的色彩、图案和层次感——这一切都是为了表达自由,以及对灰色西装的男性模板和它所代表的一切的蔑视。蓝色牛仔裤在那个时期开始流行起来,从牛仔裤舒适、简单的风格和廉价的价格开始,这是向今天的街头风格革命迈出的一小步。

接下来是2019年2月底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很多男士都是西装革履的,但衣服的颜色和剪裁也有很大的变化。超级英雄电影《黑豹》(Black Panther)的明星之一Chadwick Boseman穿着一套装饰华丽的服装(Givenchy高级定制服装)出现——这身服装更像是连衣裙,而不是西服。

在2019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演员Chadwick Boseman穿着了一件有大量装饰的纪梵希高级定制礼服(来源:Getty Images)

最引人注目的是电视剧《Pose》(讲述的是20世纪80年代纽约时尚界的故事)中的明星Billy Porter,他穿了一件Christian Siriano设计的宽松晚礼裙,与腰部以上的西装礼服结合在一起。我们是怎么西装革履的男人们变成这个的?

在2019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Billy Porter穿着的Christian Siriano的礼服引起了轰动。

不要再纠结绅士是什么了:我们现在正纠结于男人是什么,或许更重要的是,男人是什么样的人。与“我”和“我们”相比,“他”正变得不那么重要:我们所属的许多群体定义了我们是谁,“男人”只是其中之一。

再让我们来看看美国《GQ》杂志的最新转型。2019年初,《GQ》前创意总监Will Welch 被任命为《GQ》的新主编,目的是让杂志的标题现代化。一段时间以来,纸媒一直在与爆炸式增长的网络媒体作斗争。雪上加霜的是,GQ的目标受众现在是千禧一代和后千禧一代(40岁以下的人群)——这一群体很难定位,也不喜欢被定位;“男人”的定义正在变得模糊(“绅士”杂志变成了“男人”杂志……然后还会变成什么?)Welch似乎有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GQ America》的新主编Welch

他的第一期(2019年2月)的“编辑来信”附有一张照片,照片中他盘腿坐在地上,穿着没有系好的运动鞋,休闲衬衫敞开着,里面穿了一件t恤。他的头发向两边分开,但手上有两个纹身。整期期刊中,只有少数几套西装,其中最保守的一套也没有穿袜子。其余的则是一系列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穿搭的人。

正如Welch所言,“我认为像男-女、男性-女性、黑皮肤-白皮肤等二元对立的侵蚀对文化和社会是有好处的。”这意味着我们要保持头脑活跃,心胸开阔。这意味着我们要承认并尊重个人的尊严和独特性。’”

Frank Ocean为《GQ》杂志穿着了一条Prada高领上衣和定制长裤(来源: Alasdair McLellan)

另一个很好的参考是男装线上零售商Mr Porter。男性更深入地思考自己是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一个明显的副作用,那就是快速增长的男装行业。

花几分钟浏览一下Mr Porter这样的网站,你就会对可供选择的大量服装和配饰有一种感觉: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套装。

然而注重裁剪的奢侈品牌,如Tom Ford 和 Ermenegildo Zegna 一直是Mr Potter的核心市场,其采购总监,Fiona Firth表示:“肯定在这样一个时代,街头服饰统治了男装领域,而传统的精裁男装失败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穿着更加随意舒适。话虽如此,精裁男装依然会一直以来都会存在,因为在男人的一生中总会有需要穿西装的场合——无论是婚礼、公司活动,或仍然在办公室。”但它正在改变,Firth补充道。

“这种西装通过拥抱休闲、放松的方式实现了现代化,因为男士穿着随意符合他们的现代着装标准。我认为西装永远是有未来的,它只会适应男性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

也可以说,就像穿西装的人一样,西装也在发生变化。在过去,穿西装需要遵守严格的礼节,而现在似乎一切皆有可能。

例如,人们经常会看到漂亮的西装搭配运动鞋,以及各种色调的西装,包括紫色和淡粉色。西装正被更大、更复杂的时尚所吸收。

正如Welch所观察到的,“当我在洛杉矶、纽约、伦敦或巴黎时,我看到,所有的事情都是同时相关联的。你可以穿西装,也可以穿限量版运动鞋。你可以看起来有点60年代,70年代,80年代或90年代的风格。同一个人可以在一周的时间里穿得有点正式、有点朋克、有点摩登、有点迪斯科、有点嬉皮或有点嘻哈。这就是现在这个时刻真正独特的地方。”

2018年最佳着装男士,五花八门的造型(来源:Mr Porter)

就人类身份而言,我们生活在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产生了严格的西装纪律的男性文化可能正在消亡,但其他一些东西正在形成。灰色或黑色的西装永远是经典。我期待着“西装礼服”真正成为经典的那一天。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店裡甜品飲品都可圈可點;芒果雪花冰:芒果颗粒堆在绵软的奶油上,小勺一挖滿足視覺享受順滑柔軟,入口綿蜜甜美,完美的一餐收官 #剧本杀# #剧本杀推荐# #剧本杀[
  • #天气预报#今天傍晚到夜间阴有零星小雨或小雨转多云,北风一二级,最低气温5℃;明天白天多云间晴,北转东风二三级,最高气温17℃。根据市气象台预报,白天多云转阴,
  • 在这本书看到他对草木的热爱,有相似生长背景的我也感触颇深,希望他的诚意能被你们看见,所以推荐给大家[太阳]两个字,“回家”电影里反复出现,这两个字我们天天都在重
  • 别人再好与我无关,你再不好我都喜欢你,是我这一生最美的遇见,纵使结局不如意,遇见已是上上签,其实有些人,光是遇见,就已经很幸运了…… 遇见你我很幸运,不要质疑我
  • 随手一笔静好,不必白头,不必心凉透,只等四季的风走过内心的丰盈。随手一笔静好,不必白头,不必心凉透,只等四季的风走过内心的丰盈。
  • 随着地铁三期建设规划的实施,青岛将逐步形成三岸主城区内部45分钟可达、关键节点之间1小时可达的“轨交网”。作为西海岸原胶南城区以及胶州重要区域的骨干线路,6号线
  • 日常生活中三种方法帮你驱寒升阳!寒邪侵犯人体,都是从表到里,由浅至深的,所以当有外寒时要及时驱除。由挑戰到承諾是人生成長過程,是對待自己及對身邊人的態度,Al
  • 一直无意有意地想这个事:没人喜欢面对这种事情,这个世界是多元的,人与人的配置不同,认知不同,处事方式也不同。看看自己的基金亏成什么样了有几个人买基金可以赚钱的,
  •   在新兴全力有限公司铸造车间内,工人们正赶制第四季度订单,以满足平均每月不低于6000吨的产量。  在新兴全力有限公司铸造车间内,工人们正赶制第四季度订单,以
  • 接下来的头部团长线上选品对接会剩余两个环节:1-渠道自荐日2-反馈路演日渠道自荐日当天会把群里所在87家头部团长尽数艾特出来,发布团长平台简介和推送名片,让前面
  • #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 [微风]#每日一善# 路不tun必hui,只hui较好及以上【 不hui送✈️ 】【带 hui字 带tag】 善的心灵就如同一
  • 我:你当我傻是不?(我婆婆都这么说,他活该)而且走的如此开心~我可以确定✅家庭和事业,他选事业!
  • #plog#节食了六天 摆烂了两天 今天重新开始叭本来在小红书上记录的 但是记得太乱了(没有坚持每天记录 有的两天记录一回)然后。我就好烦好烦好烦 强迫症发作
  • (nice ツッコミ)小光知念今天广播开始之前有on line打游戏知念昨晚在跟小凉打游戏 看到小光很难得地上线了 想要邀请他 但是时间有点晚了不能一起打今天早
  • 虽然不能天天吃啊换寝室那天yr给我买的煎饼果子,教工食堂的煎饼果子我第一次真的很好吃耶黄焖鸡拌米粉真的一绝不过味道有一点点淡……加了辣椒还是有一点点不香盐上周的
  • 来自科幻三巨头海因莱因的《时间足够你爱》不仅穷尽了爱情的所有形式,还满是堪称人间清醒的发言!”“工作永无尽头,所以我们必须拿出足够多的时间去爱。
  •  于是小叔推荐她用张仲景的桂枝汤,调和营卫,喝了七天自汗就好了,可见桂枝止汗的神奇作用。 桂枝可以活血化瘀,对身体有瘀血的人来说简直是救星啊。
  • 我们原以为我们大幅度改善了球场的质量,实际上那是球场质量的严重退化,人工草皮足球场培养不出细腻的脚法,这是中国足球之所以长期失败的根本性原因!当然,有人会反驳,
  • 因为想要了解金子桑的故事,我直接去找他聊天了,又从这里开始,认识了城中更多致力于浅煎咖啡的年轻店主们,他们也都对我说起当初打动他们的那一杯咖啡,每个人也都遭遇了
  • 不爱发朋友圈,不是你成熟了,当世间美好都无法撼动你,而是你苍老了,但是,在我看来,与苍老无关,只是比起被人左右情绪的生活,而我更喜欢无人问津的时光。生活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