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婆世界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情執」和「求不得苦」,無論是凡俗二眾或是有修持的高僧大德都會經歷這種痛苦。

In this saha world, nothing surpasses the suffering of craving and not getting what you want. No matter whether ordinary laypeople or highly achieved practitioners, all must come face-to-face with these kinds of suffering.

唐朝的黃檗禪師因為和他的慈母有宿世的因緣,因此當他要出家離開母親的時候,那種痛徹心扉、絕望和失落的情緒曾經縈繞在他心中很長一段時間。

Tang Dynasty Chan Master Huang Bo had a karmic connection with his mother that spanned several lifetimes. When he decided to become a renunciate monk, the suffering, despair and sense of loss that penetrated to his very core lingered in his mind for a long while.

雖然最後他如願以償出家修行,但他始終覺得,任何人面臨親情折磨的時候,那真正是一種很難突破的修持。但他為了解脫眾生生死的大事,難捨能捨,這並非是所有眾生有魄力做得到的。

Although he got his wish to become a monk, he always felt that the suffering caused by attachment to family and relatives is a really difficult sort of practice to break through. Yet, to help all sentient beings and overcome the cycle of life and death, he gave up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to give up. Not everyone has this kind of courage.

#牛博[超话]##青春有你#
人生,总是有着太多的艰难,笑一笑,放一放,也许心就不会太累了。
生而为人,执着于欲念,放不下、求不得,就会心生烦恼。
想要不生烦恼,唯有心空、心静、心安,方能放下执念,洒脱快乐。
人生如梦,虚幻莫辨,纵有三千烦恼,不如一笑置之。

心空,则心静。
菩提木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成语接龙#
神怡心静……

达摩禅与般舟三昧
徐孙铭

一 、达摩禅之贡献

达摩禅对于早期中国禅宗建立的贡献,大体有三:

第一 ,以《楞伽经》和
“ 二人四行 ” 论为立宗之旨。 

《楞伽经》
以 “ 佛语心晶 ” 为篇名,
即以直指如来心地为宗旨。

苏轼《楞伽经后记》说: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先佛所说微妙第一真实了义,
故谓之佛语心晶。”

蒋之奇为苏拭书
《楞伽经》作序说: 
“ 昔达摩西来,
既已传心印于二祖,
且云吾有《楞伽经》四卷,

亦用付汝,
即是如来心地要门,
令诸众生开示悟人。

此亦佛与禅并传,
而玄与义俱付也。”

“ 佛与禅并传,
玄与义俱付 ”,

正是以
《楞伽》传宗的达摩禅之宗旨。

第二 ,以 “ 壁观 ” 为独特的修持法门。 

《景德传灯录》说:
达摩 “ 初居少林寺九年,为二祖说法,

只教曰:
外息诸缘,
内心无喘,
心如墙壁,
可以人道。”

这种
“ 面壁而坐,
终日默然,
人莫之测,
谓之壁观 ”,

即是达摩禅法之一大特色。

第三 ,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师徒口耳相传为传授方祛。 

“ 慧可种种说心性理道未契,
师只遮其非,
不为说无念心体。

慧可曰: 
‘ 我已息诸缘。’

师曰: 
‘ 莫不成断灭去否 ?’

曰: 
‘ 不成断灭。’

师曰: 
‘ 何以验之,
云不断灭 ?’

可曰: 
‘ 了了常知,
故言之不可及。’

师曰: 
‘ 此是诸佛所传心印,
更无疑也。’”
( 同上 )

这种师徒授受,
不依靠文字语言,
只凭自心 “ 了了常知 ” 的证悟,

就是达摩传宗的主要方法。

嵩山少林寺正以达摩祖师禅的诞生地为主要特色,

在中国禅宗史上写下最早、
且又最富于传奇色彩的光辉一页。

二 、达摩禅与般舟三昧之异

达摩禅究竟

《般舟三昧经》的禅法有无联系?

笔者认为,
二者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且多相近、
相通之处。

《般舟三昧经》
又称
《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

异译为
《跋陂菩萨经》。

是阿弥陀经典中的最早文献, 
“ 净土三经 ” 的最早先驱。 

“ 般舟三昧 ”
作为禅定的一个法门,
主要讲在特定的时间内
( 七天七夜

九十天 )

经行不息,
除用食外,

步步声声念念唯在阿弥陀佛,
念佛而见十方现在佛站立面前。

这种以
《般舟三昧经》
为主要经典,

以口念阿弥陀佛而修禅定的法门,
即叫般舟三昧,
也可以叫念佛禅。

此经大约在公元1世纪前后左右编纂,
流行中土者,

前后有七个译本,
以支娄迦谶于后汉灵帝光和二年
( 179 )
10月8日于洛阳译出的
《般舟三昧经》
最有价值。

般舟三昧法门

达摩禅主要区别有三点:

第一 ,般舟三昧强调念佛而修禅定,

达摩禅则主张 “ 壁观 ” 而修定 

《般舟三昧经》说:
“ 是菩萨用是念佛故,
当得生阿弥陀佛国

…… 用念佛故得空三昧,
如是为念佛。”

以念佛作为
“ 得空三昧 ” 的助缘,
达到 “ 生阿弥陀佛国 ” 之目的。

而达摩禅则以 “ 壁观 ” 而修定,

即《景德传灯录》所载
“ 心如墙壁,
可以人道 ”。

达摩人嵩山少林寺,
终日面壁。

时人不解其意,
称其禅法为面壁婆罗门。

他通过 “ 凝住壁观 ”,
而悟凡圣等一、

与理冥符、
寂然无为,
证悟此心即佛。

虽然念佛三昧以念佛人定而见佛,

达摩禅以
‘‘ 壁观 ”
而悟自心是佛,

在根本目的上是一致的,

而悟人之途径则有区别。

第二 ,般舟三昧主张有相观想,

达摩禅主张 “ 四念处 ” 的无相观想   

《般舟三昧经》说:
“ 菩萨当作是念:
诸佛悉在前立,
当具足念诸佛端正,
悉欲逮见一一想

…… 复更作念:
佛亦不用心得,
亦不用身得,
亦不用心得佛,
亦不用色得佛。

何以故?

心者佛无心,
色者佛无色,
不用是心色,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念佛三昧必须从有相观想人手,
通过念佛观想诸佛立在面前,

见到诸佛妙相庄严,
同时又不执着于有相;

还说:
“ 一者自观身、
观他人身。

自观身、
观他人身者,
本无身;

二者自观痛痒,
观他人痛痒。

自观痛痒、
观他人痛痒者,
本无痛痒;

三者自观意、
观他人意。

自观意、
观他人意者,
本无意;

四者自观法、
观他人法。

自观法、
观他人法者,
本无法。”

这四种观法
( 观自身他人身、
自他痛痒、
自意他人意、
自法他人法 ),

即 “ 四念处 ”;

观身不净,
观受是苦,
观心无常,
观法无我,

是以慧观的力量,
使心安住于道法上,
使正而不邪。

而达摩禅则注重
“ 四念处 ” 的无相观想,

尤其是通过会心、
悟心而求安心,

也就是 “ 觅心不可得 ”,

而悟无常、苦、无我、不净,
从而得到解脱。

第三 ,般舟三昧以见佛为最高境界,

达摩禅则以 “ 无所见 ” 为其精髓 

《般舟三昧经》说:

“ 菩萨如是持佛威神力,于三昧中立,

在所欲见何方佛,欲见即见。”

修此定而见佛是最高境界。

当然, 
《经》中也反复叮咛,
见佛也不应执着, 

“ 菩萨见佛不当着 ”。

而达摩禅更以
“ 无所见 ”
为见作为最高境界。 

《景德传灯录》载:
达摩 “ 欲西返天竺,

乃命门人曰: 
‘ 时将至矣,
汝等盍各言所得乎 ?’

时门人道副对曰: 
‘ 如我所见,
不执文字,
不离文字,
而为道用。’

师曰:
‘ 汝得吾皮。’

尼总持曰: 
‘ 我今所解,
如庆喜见阿佛国,
一见更不再见。’

师曰: 
‘ 汝得吾肉。’

道育曰: 
‘ 四大本空,
五阴非有,
而我见处,
无一法可得。’

师曰: 
‘ 汝得吾骨。’

最后慧可礼拜后依位而立。

师曰: 
‘ 汝得吾髓。’

乃顾慧可而告之曰: 
‘ 昔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大士,
展转嘱累而至于我,

我今付汝,
汝当护持。’”

这个关于修禅境界对话的传说,

实际上把修祖师禅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对于文字不离不执;

第二层次,突破禅关而顿悟;

第三层次,无一法可得;

第四层次,会心微笑。

这显然是以
无所见、
无所得、
无所悟为顿悟的最高境界。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
在修禅定的途径和方法、

观想是否有相、

修定以什么境界为高这三个方面,

般舟三昧与达摩禅是有一定区别的。

正因为如此,

传为达摩所作的
《少室六门集》

第二《破相论》

即排斥称名念佛说: 
“ 诵之与念,
义理悬殊,
在口曰诵,
在心曰念。

…… 诵在口中,
即是音声之相,
执相求理,
终无是处。”

达摩之时念佛禅尚处于胚胎之中,

这不可能是达摩的思想,

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达摩禅与般舟三昧的差异,

它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三 、达摩禅与般舟三昧之同

然而,
从根本上讲达摩禅与般舟三昧
( 念佛禅 )
是一致的。

二者有不少相同、相通之处。

第一 ,达摩禅的 “ 理人 ”

念佛三昧的 “ 无所着 ” 之一致  “ 二人四行 ”,

被教内外公认为是达摩的正统思想。

其中二人的 “ 理人 ” 说:
“ 藉教悟宗,
深信众生同一真性,
客尘障故。

令舍伪归真,
凝住壁观,
无自无他,
凡圣等一,
坚住不移,
不随他教,
与道冥符,
寂然无为,
名理人也。”

达摩禅虽然不主张有相观想,
但也不排斥经教。

它借助经教,
通过一心专注地观想的
“ 凝住壁观 ”,

达到
“ 与道冥符,
寂然无为 ” 的境界,

这与般舟三昧
( 念佛禅 )
是殊途同归的。

般舟三昧虽然作 “ 有相观想 ”,
但经中反复强调不着于相: 

“ 菩萨见佛、
不当着,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不当着。

何以故?

着者为烧身。

见佛但当念其功德,
当索摩诃衍。” 

“ 菩萨于三昧中不当有所着,
不着者疾得是三昧。”

之所以不应当执着于相,
是因为 “ 缘起性空 ” 之故:

“ 一切法本无所有,念有,因着;

无有,反言有,亦着。”

《佛印品》
第十六还连续以19个 “ 无 ” 的 “ 佛印 ” 来否定对于有相、有求的执着。 

“ 何等为佛印?

所识不当行,
无所念、
无所求、
无所想、
无所着、
无所愿、
无所向生、
无所适、
无所生、
无所有、
无所取、
无所顾、
无所往、
无所得、
无所有、
无所结、

所有尽、
所欲尽、

无所从生、
无所灭、
无所坏、
无所败,
道要道本是印中。”

可见,
达摩禅之
“ 寂然无为 ”

“ 理人 ”

与般舟三昧的
“ 无所着 ”
精神完全一致,

都是对观想的主体以及作为观想对象的客体之否定。

第二 ,达摩禅的“ 行人 ” 与般舟三昧 “ 修四事 ” 的一致性 

达摩 “ 二人四行 ” 论,
其中 “ 行人 ” 即 “ 四行 ”:

报冤行、
随缘行、
无所求行、
称法行。

报冤行,
又作报怨行,

即对于苦、穷、冤、害都能甘心忍受,无怨无悔。

随缘行,对于顺境、逆境、喜乐、得失,不喜不忧,随缘而行。

无所求行,
即舍弃一切,
无所执着,
包括舍弃自身,安心无为。

称法行,
即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自利利他。

这都是针对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苦等八苦而提出的修定解脱法门。

般舟三昧主张: 
“ 用念佛故得空三昧 ”, 

“ 持是行法故,
致三昧便得三昧,
现在诸佛悉在前立。”

又主张持 “ 四事 ” 疾得三昧: 
“ 菩萨有四事疾得是三昧。

何等为四?

一者不信余道;
二者断爱欲;
三者如法行;
四者无所贪生,
是为四。

菩萨疾得是三昧。”

这 “ 四事 ” 中, 
“ 如法行 ”
相当于达摩禅的 “ 称法行 ”;

“ 无所贪生 ”,
相当于
“ 无所求行 ”; 

“ 断爱欲 ”
相当于
“ 随缘行 ”; 

“ 不信余道 ” 以及 “
不自说身善,
亦不说他人恶,

若有骂者,
若有刑者,

亦不得恚,
亦不得恨,
亦不得懈 ”,

则与 “ 报怨行 ” 相近。

可见,
达摩
“ 四行 ”
与般舟三昧
“ 四事 ”
是大体一致,
非常相近的。

第三 ,达摩 “ 觅心了不可得 ”

般舟三昧
“ 是法无所有,本无 ” 相通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每天跑步前都会喝杯盐水,怕吵醒家里人所以都是蹑手蹑脚的,今天刚好碰到我妈醒了,劈头盖脸就问我鬼鬼祟祟地偷吃什么[打脸]水你要吗,够你喝一壶的那种[怒骂]然后出门
  • 有时候,我其实很难相信这样太美好的赞美是我能得到的。希望有天我能像讲一个陌生人的故事一样把这些“沉疴宿疾”说给我在意的人听,“不过一切都过去了。
  • 那年,鄢手骐,周俊成,俞泽辰,吴昌泽,刘雁宇都不在,今年,他们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可能今天的辽篮不是他们的时代,但他们是辽篮的未来,加油吧,小伙子们!那年,付
  • 丰富的声乐教学经验,现象级母带工程师,曾多次成功执导大型文艺演出之现场调音、录制工作,对于现场录音以及音频后期处理,具备深厚的音乐美学功底虚空遁地猪,韩服王者八
  • 腮红刷一般用顺手的就坚持用,suqqu这把灰鼠不错,柔软,上色匀;fix +这把羊毛刷有点惊喜,不会重手,刷头正好和我上腮红的位置贴切。elegance眉粉自带
  • 感知的时候,混球们一触即发;认知的时候,混球们100%理性;决策的时候,混球们绝不纠结;行动的时候,混球们十分混球。感知的时候,混球们一触即发;认知的时候,混球
  • ”老大@摩登兄弟刘宇宁 今天是立夏夏天到了你还在穿棉拖鞋吗[偷乐]刘宇宁白愁飞刘宇宁说英雄谁是英雄摩登兄弟刘宇宁宁哥棚主lynmdxdcr.虎头鲸#刘宇宁说英雄
  • 《用什么来代表你》等我新酿的新醅向举起的生活的杯盏注满一世的相思我用什么倾诉和遥远的往事干杯*过去是用来遗忘的一种沧桑如不忘请用夜色的惆怅笃定想念的芳华和昔日不
  • 金箓大斋启盟仪:内斋者,恬澹寂寞,与道翱翔,昔孔子以心斋之法告颜渊,盖此类也。内斋之法,初无定式,早期道教的守一之法就是内斋:太平经,守一之人“安卧无为,反
  • 弥陀赞:阿弥陀佛。无上医王。巍巍金相放毫光。苦海做舟航。九品莲邦。同愿往西方。 南无莲池会菩萨摩诃萨(三遍) 大阿弥陀赞:弥陀佛大愿王。慈悲喜舍难量。眉间常放
  • [抱一抱]但是比起肖战路透图,我还是觉得 肖战工作室 和 肖战粉丝 发的图更清晰,更帅气肖战余生请多指教 肖战顾魏肖战玉骨遥 肖战时影肖战梦中的那片海 肖战肖春
  • #公考答疑# 【给领导送礼,领导说没空,怎么办?】 君哥,打扰您了,我是您的老粉➕会员,想咨询您个问题:是这样的,本来打算今天晚上去拜访一下领导的,然后电话里
  • 高尔基说:最好朋友是那种不喜欢多说,能与你默默相对而又息息相通的人。”还好,后来,她想清楚了,看淡亲情,弟弟也是成家立业的人了,也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作为姐姐,
  • [憧憬][憧憬]#黄科快讯#【市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项目专家组莅临我校考察评审】11月1日,以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院长李建伟教授为组长的郑州地方高校校园
  • 其实,任何事情都应该是一样的,只要保持年轻人的冲劲,又慢慢经过社会的历练,沉淀下来自己的想法,融合贵通各个因素,那么对于自己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一定会有莫大的帮
  • 我也没办法,只有忍着,等烟便宜了后,再去买。我知道这是脑控狗在控我,想我去买烟抽的暗中作用的脑控力。
  • 【#昆明地铁5号线上半年开通初期运营# 】据昆明轨道集团消息:按照总体计划,昆明地铁5号线已于2022年1月15日进入试运行阶段,列车已全部到线。目前,开通初期
  • Xback成立5周年, 严格来说,今年是我当Xback/贝壳r的第二年.虽然才2年,但是会有更多的2年,2年,2年.........直到世界的尽头.当然我也知道
  • 我好不喜欢聊天,最多会对朋友讲一些即时性的废话,看到有趣的东西也会立刻分享,但通常分享完也不会守着等回复,而是继续干自己的事。不过我平时也不排斥那种短暂的、即时
  • NK Ambassador 灭世版本詹姆斯御用旗舰支线-使节13 中国玉-紫禁重器全码 前掌搭载5mm超临界扇形ZOOM缓震 解决正品前掌无缓震科技的同时又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