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执剑第一部的个人碎碎念>
这里是长眠,大半夜通了执剑的第一步剧情,心中思绪万千,故早起写点东西。我是执剑的开服玩家,是经历过开服狂潮,断更,关服再开服的古早玩家了。对于部分剧情也是看过了好几遍,但是一直都没看过最终战的故事,是直到国服这边更了,才看到了完整的第一部的剧情,看完之后呢,就是感觉有太多的遗憾。
其实本身第一因为对执剑的世界观还挺感兴趣的,也顺承去玩了剑君,对于这个充满纠结和物哀的世界观感是非常喜欢的,但是在最终决战这一刻呢,感觉却失去了这些特色。对于想看大女主结局的观众来说,身为最重要的降神者身份的‘我’,在最后关头居然没有起到关键作用,反而因为一些恻隐之心而导致与自己性命攸关的布都御魂瞬间消亡,差点断片,omg我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都非常问号,前面这么多的战斗啊,看到过这么多惨案、不甘和纠结,我觉得都要走到你本来就已经下定决心要与他一决死战了,难道最后这个微小的他的夙愿,仅仅几个字,就能让经历了这么多的‘我’,在这种关头愣神了我也有点ememem。。。ok anyway.然后就是看到本来因布都御魂的陨落而深陷奈落的光国和三日月战斗的一段呢,光国以普通人之姿承受降神之力勇劈六道轮回这一段,回收了我之前很疑惑为什么游戏封面是布都御魂和光国的图,收束了剑君和执剑的共同的一个理念吧,或者说是世界观,就是德川是被选中的血液,在剑君里,哪怕六位男主身负各种武艺绝学,承载超前的治理思想,也免不了要服从这个德川家族的统治,要实现这些东西,就要获得御前试合的第一名,以讨赏赐的方式来实现那些心中抱负;在执剑里,最重要的关头,依旧是世界选择了德川,德川与三日月的故事呢,这里我感觉也对称了剑君里的缘线,同样是德川+三日月的组合拯救世界。对于双主角的塑造呢,在最终决战我觉得尤其显得有点拉跨,前期对于光国的塑造是我的引路人,伙伴,‘我’在异世的庇护所,最后这里呢,代替我成为最后的降神者这一段,我觉得可以让光国和‘我’一起手握三日月完成最后的降神,这样子更对称缘线的同时,也更好的为双主角的成长做一个收束,毕竟‘我’在一路走来的路上,老师萌夏大吉道生琉夏小狸猫为了能让我走到最终战场,死守第一战场;鸨羽用他的赤诚之心,守住了与津云师傅的回忆;在忠诚与爱惜的纠结里,芭蕉也付出了代价;为了让人、鬼、妖和稀人和谐共处的未来,大家都付出了代价,背负着这些沉重又甜蜜的负担,’我‘和光国的成长应当在最后一战有所成就,而不是看起来像是光国为了给’我‘收拾残局而被选中了。
然后是关于六道轮回在最终战被布都御魂揭露身世之谜的剧情,其实我的很迷的吧?这里有一个假想,假如你早一点说出他的身世,让大家知道其实他命不久矣,因此在最终战一定会孤注一掷,所以大家觉得可以尝试拯救他,毕竟我们就要创造一个和平的世界(虽然这样的世界不存在)而且他还是这个世界的创始人,怎么能向“妈妈”挥刀呢?而且<半神、创世神、轮回、死返玉、痛恨这无作为的血脉、其实你们都是我创造出来的>这些便签还不够让这场大家赌上了一切非要决个结果的,用血和泪堆砌出来的御前死斗更燃吗?虽然斗到最后发现其实我们居住的地方其实也是你给的,现在你只是来回收而已也很刺激,但是这就不够悲壮和燃了,就没有日式剧情最核心的,哀,这个让人不禁默默然触动的点了。战争都是有代价的,这场持续很久的人神之争,最后以布都御魂的陨落落下帷幕,战争有伤亡才显得和平弥足珍贵,但是我觉得死的不够吧或者死的不对?因为人鬼妖和稀人的矛盾其实并不是因为谁存在了才开始的,这本质上是一场资源的斗争,本来就是因为六道轮回不是纯粹的神而导致这像一个劣质版的沙堡一样,顾的了前就顾不了后,常夜的地每一天都在减少,不能拥有更多的沙子,出去铲土还被打回来,是个人都要疯了。走投无路的一往无前,被爱和责任裹挟驱使,不前进就没有未来的孤勇,在我的脑海里是何等激烈的一场斗争,但是看到最后真的有点emememe期待第二部的剧情会更好吧~

《金刚经》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十段(第八品)#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世尊说: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果有人用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做布施,他所得到的福德多不多?须菩提回答说:甚多、世尊!这里说的“三千大千世界”是个什么样子呢?到底有多大呢?
三千大千世界含欲界、色界、无色界,有无数多的小世界。地球属于小世界里最小的单元世界,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水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
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四天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再上则为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空天。
在须弥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每一重海,间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碱海,碱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在碱海四方有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东方持国天王守护。南赡部洲:即地球,南方增长天王守护。西牛贺洲:西方广目天王守护。北俱芦洲:北方多闻天王守护。这四大部洲叫做四天下。
每洲旁各有两中洲,数百小洲而为眷属。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大部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禅九天,及四空天,为一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名为三千大千世界。
《大智度论》中说:“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十方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为一佛世界,是中更无余佛,实一释迦牟尼佛。”
可见三千大千世界之大,是难以想象的,用无量无边来形容,也不为过。所以须菩提回答佛说:这个人用遍满地球、遍满四大部洲、遍满二十八重诸天、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做布施,所得福德,甚多!甚多是好多呢?连须菩提也找不出一句适当的话来形容这个多,所以只好用了个“甚多”来解释,总之,这个甚多就是多得不得了的意思。
这里说用这么多的七宝来做布施,那么“七宝”又是什么呢?七宝指七种珍宝、又称七珍,是非常有价值的宝贝。在佛经中,不同的经书所译的七宝各不尽同,这里采用与《金刚经》相关的《大般若经》所说七宝是“黄金、白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一般认为,佛界有三宝、即:佛、法、僧;佛教有金银等七宝。得佛法僧三宝而国泰、得金银等七宝而民安。
七宝另表法七觉支,七觉支是通向菩提的七种修行方法,为大小乘之通目,所谓‘觉支’,意为觉悟的部分,指到达开悟之前的修行项目。在三十七菩提分法中,被认为是最高层次的修行法,这主要与禅定有关。修此法门前,当依次修数息观、四念处观,然后才修七觉支,这样就可证悟声闻智,入解脱道。七觉支即:
一、择法觉支:以智慧拣择法之真伪。二、精进觉支:以勇猛之心离邪行、行真法。三、喜觉支:心得善法即生欢喜。四、轻安觉支:修止观入法界次第,断除身心粗重,使身心轻利安适。五、念觉支:常明记定慧而不忘,使之均等。六、定觉支:使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七、行舍觉支:舍诸妄谬,舍一切法,平心坦怀,更不追忆。
须菩提回答佛说:世尊!我说这个做广大布施的人得福甚多,其实这个甚多还是有数可算的,这些布施的珍宝只是遍满了三千大千世界,还没遍满华藏世界,即使是遍满了华藏世界,还是有数可算的。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这种福德是在有为法中修的,而不是无为法的“福德性”,所以如来说得福德多,这个“多”犹在三千大千世界的计算范围内,不是无限多,只有得了福德性才是无限多。那么什么是“福德性”呢?
欲知福德性,首先应明白人造善恶二业,或修福德,都不离自性,自性即佛性,换句话说,“福德性”就是佛性。佛性不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还遍满整个华藏世界,无处不遍、无处不满,是不能用数字和多少来计算的。布施只能得福德,福德可用多少来形容或计算,而佛性是功德,功德是无法形容、更无法计算的。
为了进一步说明功德胜于福德的道理,于是佛说:如果有人,能受持《金刚经》中一首“四句偈”,并将这首偈颂的道理讲给他人听,这个人所得福德比那个用七宝布满三千大千世界做布施的人,还要多。
上面说的“四句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用四句每句字数相等的话,组合起来就是一首偈,可押韵可不押韵,只需文意连贯,读诵通顺即可,是古印度的一种诗歌体裁,与我国讲究音韵平仄的绝句律诗不同,但在限制字数和句数的格式上却有相同之处,是佛经中常用的语法体裁。
现举一则“四句偈”的范例,比如:“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是一首比较典型的“四句偈”。偈义是世尊告诫众生:想以色像见如来或一切有所求都是心外求法,心外求法行的是邪道,不能见如来;而应反观内照以求真谛,才是正道,才能得如来法身。如果能将这个意思讲给他人听,就可获得无量多的福德。
佛说如果有人将经中一首“四句偈”的道理讲给他人听,所得福德比那个用七宝布满三千大千世界做布施的人,还要多。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用七宝做布施是财布施、而为人讲经说法是法布施。财布施得福德,福德只能在轮回中得善果,但不能出生死,善果终将会在轮回中逐渐消耗殆尽,不能永远享受;而法布施得的是功德,功德已超越了轮回,所得善果,永恒不灭,永远都可以享受。所以如来说这个做法布施的人其福胜彼。那么其福胜彼是什么缘故呢?
佛说:须菩提!十方一切诸佛,及诸佛成就无上正觉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都是从这《金刚经》中所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能理解这句话,就是其福胜彼的缘故。那么该怎样理解“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的道理呢?
可以这样理解:这里说的“佛法”是指由佛亲口说的三乘方便法和一乘究竟法,这些法因为是佛说的,所以称为佛法。既然是佛法,那么佛为什么又说是“非佛法”呢?“非”为不是的意思,那就是说“非佛法”指的是:不是佛法。
显而易见,佛在这里是用“非佛法”否定“是佛法”,为什么要否定呢?因为说“是佛法”就着佛法相了,真正的佛法是离言绝相的,需离语言相、文字相、一切相,只有离了这所有的相,从心地反观内省,才能悟入真正的佛法,这个真正的佛法是一定要否定有相的佛法,否定后,就叫“非佛法”,非佛法就是真正的佛法。如果著相执佛法为是,就会落入有为法中,处处生执着,不能得真解脱。这就是:“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的道理。

老子章三十八章上德不德
自三十八章開始,是《老子》下篇,又名“下經”,整個連起來,上經講“道”,勉強給它一個範圍,是講“道之體”,講“道”的根本。下經講“德”,“德”是講用,在古代文學上解釋“德”為“得”,好像一個東西得到手裡,所以是“德者得也”。現代的名詞是說其成果、效用。

下經開始講“德”,就是講“道”的用,以及它的現象。下面很多的話,看起來是一樣,仔細研究起來,有很大的差別。因為上經講“體”,下經講“用”。舊的觀念說,上經講“道”,下經講“德”。所以,同樣的字句,從“道”的角度看,與“德”的角度看是不同的。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礼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上德下德 上仁上義上礼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真正上品的道德,以現在觀念而言,就是說一個真正有道德的人,一個大善人,並不以為善是了不起的好事,他做善事,只是他的普通行為,表面看不出是在做善事。如果讓人看得出他是“善人”,是在做道德的事,這已經差太遠了。

上古的文化,對於道德的行為,始終注重四個字,就是“陰功積德”。主張做好事要“陰”的一面,不是“陽”的一面,要使人看不見;為別人做了好事,別人並不知道,幫助了別人,受幫助的人也不知道。這就是陰德,這也就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以老子的觀念來看,所謂 “下德”,是不上品的道德。“不失德”就是已經被人看出來 的德行,那是著了相,所以是“下德”。依佛家來講,“著 相”就不高明了,《金剛經》也是叫我們不著相。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這句話是解釋上品的道德行為,是說做了善事,看不出來他在做善事。“上德無為”是說上 德的作用,是合於形而上的道體;“而無以為”是說他在作 用的時候,是自然的,不會給人看出來,沒有一個目標,也是很輕松地把一件事做了。

“下德為之而有以為”,等而下的“下德”,就差一點了,是有所作而有所為的,看起來孜孜為善,人人知道他是好人,又做好事。這是劃分“上德”與“下德”的原則標準。

下面解釋“德”字的無為,繼續說到“仁”。“上仁為之而無以為”,這個“仁”字的說法,與“德”字一樣,如果重複起來,亦有四句,這就不重複了。“仁”字之後就是“義”,“上義為之,而有以為”,解釋這句話,與前面相同:上品的仁義,是看不出仁義,看得出來所做是仁義的事,已經差得多了,所以那是假貨,伪造的假藥。

“上礼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仁”、“義”過了就是“礼”,真正的“礼”並不是代表礼貌,礼貌是中國文化“礼”的一種,“礼”字是我們國家民族文化的根本之一。中華民族被稱為“礼義之邦”,並不是說中國人看到人就作揖叩頭才叫作礼,那只是礼仪、礼貌。真正的“礼”是高度的文化,以現在的觀念而言,文化包括一切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歷史文化,乃至個人做人做事的原則規律等等,所謂政治、軍事、教育、經濟、社會等等一切都包括在內,這都是“礼”。

老子說,“上礼為之”,真正的“大礼”,所注重的文化究竟是什麼?那是形而上的基礎,那個最高處“而莫之應”,那是看不出形態的。所以,我們中國自己認為文化衰微的時候,會給自己粉飾門面,去把老子這句話解釋成我們的文化沒有衰微,“莫之應”,只是你們看不出來而已!

其實,真正的“礼”,看不出“礼”的作用,普通的人更是不懂,所以“攘臂而扔之”,膀子一舉就把它丟掉了。大礼看起來好像是礼一樣,其實真正的礼貌,在鄉下偏僻的地方可以看到,人們表示歡迎的方法,不懂得叩頭作揖,更不懂得握手鞠躬,只要一看到人就叫:“哦!客人來了!”這就是礼。可是我們都市中講究礼貌的人,看到這種礼“攘臂而扔之”,揮手丟之,認為鄉下人沒有受過教育,不懂礼貌。其實,那才是對的,那是至誠自然的礼。甚至他只說一聲:“嘿!你來了!”真不曉得有多麼親切!那是真正的礼。只不過我們在都市社會搞慣了,看到這個情境“攘臂而扔之”,覺得自己倒霉,碰到這個沒有教養的人。這都是因為我們不真正懂得礼的原故。

這一篇文字雖然很淺,意義卻頗深,因為老子講到了道、德、仁、義、礼等五個階段。上經已經講過了“道”,這裡不再講了。這一篇他究竟說些什麼呢?這與《易經》的《係傳》一樣,就是一篇人類文化進化史的描述,也可以說是對人類文化進化史的感叹。嚴格地說,他是感叹人類文化的退步。站在東方道德文化的立場來看,乃至以西方宗教文化的道德角度來看,人類沒有進步,只有退步;也就是,物質文明是越來越進步,精神道德的文明越來越退步,越衰弱。假使我們不仔細留意去讀,會覺得老子這些文章沒有什麼道理,何必啰唆!實際上,這裡《老子》所說的,等於《礼運·大同篇》孔子感叹人類文明的退化一樣。

德仁義礼失後該若何
“故失道而後德”,上古的人個個有道,只要講到道,大家都是有道之士。時代嚮前,“道”漸行消失,才產生了“德”,用“德”作為行為的標準。“失德而後仁”,時代更嚮前走,到孔子的階段,拼命提倡“仁”。到了孟子戰國時代,“仁”又靠不住了,又提倡“義”。每個時代產生的思想主張,所表達、號召的都不同,所以說,“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礼”。到了“礼”這個階段,包括有了法制,“礼”與“法”是連在一起的,因為社會人心壞了,所以在文化教養方面,希望個個有“礼”。

“礼”是屬於教化方面的,教育亦難成功,人長大後進入社會,競爭使彼此相互傷害。所以,只好構成法律,就是“礼”而後有“法”,“法”沒有效用之後而有“刑”,不守法的人,只好把他抓來用刑了。若連刑都不起警嚇作用時,那就無法講了。所以說,老子這裡是一種感叹。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在老子的時代,社會已經退步到提倡“礼”的階段。我們要如何讀老子的書呢?我們看人類社會,整個世界科學文明的發展,在工商業發達的國家,教育跟著也普及了。照說,教育越普及,人應該越好啊!可是,事實上天下思想反而越亂,社會的犯罪行為越多。反轉來看鄉野的地方,鄉野之人沒有受過教育,他卻不敢犯罪,行為比較朴實。所以說,人類缺乏忠信才需要“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一生從事教育的,深深感覺到所謂教育,不知究竟是過還是功,教育的確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人讀書是為了多得知識,不過,是有知識好呢?還是沒有知識好?在我個人來說,現在深深感到,當年如果不讀書,現在不曉得多舒服!很後悔自己年少的時候,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不去學耕田?春天種田多舒服啊!知識越多痛苦越深,學問越渊博煩恼越大。所以很多人對道德學問的觀念極為擔忧,不但忧國忧民,學了佛的人,還要擔忧眾生。你說,這個知識對我們有好處嗎?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前識”就是預知,等於西方宗教說的“先知”,東方稱之謂“神通”,也就是未卜先知。一個人坐在那裡打坐,希望能曉得明天的事,曉得前世的事,可是老子說:“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有了神通的人,最後家也丟了,都變成了精神病。不要以為有神通就有好處,其實有了神通,智慧越大,痛苦越大;沒有智慧的人,還只是擔忧明天怎麼吃飯;有了智慧的人,要擔忧未來的世界怎麼變,又要忧愁社會怎麼變,也就是擔心這芸芸眾生要怎麼變。自己肚子都度不了,還要度眾生,這就是“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從老子這個論點看來,他好像是一個笨人,而且越來越笨。但是,不必驟下斷語,再看他下面的說法。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老子說真正的大丈夫,走實在的路子,只有修道。道是什麼?無為。依照佛家來講,就是“萬缘放下”,大丈夫不走微末的路子,要走實在的路子。“道”就是把所有的知識,一切統統丟開了,聪明智慧都丟掉,回歸到朴實無華。“去彼取此”,去掉那些外表的華丽知識,找回自己生命本來的朴實。老子的榜樣是什麼呢?就是“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回歸到在媽媽懷抱時期那個狀態,什麼都不知道。你罵他時是笑笑,那多好啊!罵與贊揚都差不多,沒有分別。牛奶與剩菜混在一起,他也不分別,那都是“朴”,回到那個朴實的身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022.09.17 mbcdrama_now INSTAGRAM UPDATE #Repost @mbcdrama_now —— mbcdrama_no
  • #该隐[超话]# 连着签到112天,没有用过一张补签卡,现在我想先把微博放一放了,签到这段时间也不打算签了,手上还有一些没画完的同人图,这段时间刚好可以画完,也
  • 在生活里的射手男有着丰富多彩的感情生活,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但是总有那么一个重要的人始终在射手男的心中,是谁的没办法取代的,这个人一定会是他们的挚爱,会用一生去不
  • 你们吹欧美太君棒子也让我们提点精神病后更精神嘛!不过,那天回家路过某大南天门看到垃圾欠费名单人数不少尽是知名叫什么兽的就明白了?
  • 那几年,江一燕的绯闻可是接连不断,瓜料不停,连当时活跃在娱乐圈的卓伟都坦言:“江一燕曾主动联系自己,要求去跟拍她的八卦新闻,不过当时他觉得她咖位太小,拒绝了”。
  • ”高启云:“赵魏公行草写洛神赋,其法虽出入王氏父子间,然肆笔自得,则别有天趣,故其体势逸发,真如见矫若游龙之入于烟雾中也。故后纸诸家题跋如是评述此卷,李倜曰:“
  • #IU[超话]#SOLO之光李知恩Melon首日收听数包揽前三21年韩流白皮书认证讨论量kpop solo第一21年油管关键词讨论量kpop solo第一⛵百万
  • 二手车销售顾问 大明☎& VX :13701330829 丽姐 ☎& VX :18510359133 《车型》2011款别克GL8 3.0L XT 豪华商
  • 四季度请把握三类个股机会近日刷屏的一个观点是,6124点12年后,沪指仍然徘徊在3000点左右,不及历史最高点的一半,让人略感挫败;另外有不少股民都在谈论上证综
  • 我以为它累了,就带它回去了,结果回去路上它活蹦乱跳,跟个小疯子似的[哼]好久没发咖啡厅了,这周终于有时间整理了一下之前打卡的~之前去过一次漫咖啡#咖啡厅# ,就
  • 热巴这样的回应避免自己难堪的同时也照顾了年纪小的王俊凯,很多网友都表示热巴不但人长得好看,而去心地这么善良。不熟是自然的,但令人尴尬的是关于王俊凯的说法,主
  • 受迫下盘带时逆足参与,小幅步频速率不慢,拨球变向幅度不大,但运球节奏较好,摆脱时外拨跳步使用频率高,有运球推进作用。身体/技术及意识优势: 攻防两端选位及有球处
  • 【游历山川只一瞬 人间大梦已千年】接楚夷和西凤回到空桑时,那种欣慰与温暖,那种归属感分外强烈,随着剧情的推进,我好像真正意义上的成为了空桑少主,这辈子都想被锅官
  • 四、女人喜欢用微笑和眼泪来征服你 恋爱中的女人,都担心会在感情里患得患失,于是,她们会用很多手段来征服你,希望看到你的真心。其实,这就是女人最期待的情景,男人经
  • 他是人,做人其实也不比做神容易。#周亦安决定辞职#调解触发了出乎意料的后续事件,当事人出了堪称一生之痛的意外,周亦安被投诉挨处分;母亲骨折无人照顾,为了不给孩子
  • [挤眼][嘻嘻][中国赞]折腾了很久的礼物(如她所说我确实笨手笨脚,折断了很多只蝴蝶的一边翅膀)练了没多久的毛笔字(感觉还是很江湖,不像正经毛笔字) 感觉我恋
  • 来任性,cp✅奶茶✅队友✅红包✅内战✅,这些烦恼通通没有了!大家关注点都在林志颖的容貌修复上,难道事故原因被遗忘了?
  • 要说颖宝如今确实是工作家庭都很美满的成功女士了,跟老公感情甜蜜,前段时间两人还去了三亚度假,儿子想想也茁壮成长,想想曾被媒体拍到,是个额头饱满的萌娃。以至于我常
  • ”为此,杭州西站充分发挥“中轴线”的地缘优势,设置了一块正面面积达300平方米的观景平台。该空间设计一方面能让阳光通过拉开的空场一直照到地下的地铁站厅,另一方面
  • 对于视美食如命之江阳人来说,羊肉汤是冬日的标配,不品一碗汤,仿佛整个冬天就失去了意义。最最最爱虎皮蛋,没有之一炸过的蛋吸满辣辣的汤汁,一咬开就在嘴巴里爆开,墙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