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开示】

1、閱藏分享:菩薩云何得住於道?

引用經文:《佛說須真天子經卷第三·須真天子經住道品第六》

爾時須真天子復問文殊師利:「菩薩云何得住於道?」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說滅貪法,不於滅貪而求其證;說滅婬怒癡諸愛欲法,不於其中而求其證。是故,天子!菩薩得住於道。復次,天子。菩薩說空不以空為證,說無相不以無相為證,說無願不以無願為證,說不會不以不會為證,說無生不以無生為證,說無所起不以無所起為證,說無分際不以無分際為證,說離貪不以離貪為證,說離所作不以離所作為證,說滅事不以滅事為證,是為菩薩得住於道。復次,天子!菩薩無所施為具檀波羅蜜,不持戒為具尸波羅蜜,有瞋恚為具羼波羅蜜,以懈怠為具惟逮波羅蜜,憙亂忘為具禪波羅蜜,志愚癡為具般若波羅蜜。是故,天子!菩薩得住於道。」

2、閱藏分享:论道!

引用經文:《佛說須真天子經卷第四·道類品第十》

須真天子復問文殊師利童子:「道為何等類?」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我所處是道類。」

……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於此行中,亦不得愛欲,亦不得生死,亦不得泥洹,是故道。道之所行得合於道。」

3、閱藏分享:何者是佛法器、非佛法器。

引用經文:《大方廣寶篋經卷上》

須菩提言:「文殊師利!我等聲聞因他聲解,豈能得知是佛法器及非器乎?文殊師利!我請汝說是佛法器、非佛法器。」

文殊師利言:「大德須菩提!諸入正位皆是非器,已為法界所繫持故。若觀法界而不捨放一切眾生,不墮正位、不共結住,如是等人是佛法器。復次大德須菩提!若到學法、無學法界為所縛者,捨一切眾生焦然結縛,心生疲倦怖畏三界,乃至一念不樂住結,是等名為非佛法器。大德須菩提!若有能盡未來際劫,發大莊嚴不怖不畏,行三界行不為三垢之所染污,於生死中起園觀想,欲樂諸有不集有行,如是等人名佛法器。復次大德須菩提!若無欲染示現染欲,非為瞋惱示現有瞋,不為癡覆示現有癡,除斷結使現住三界,導引眾生無有自高,荷擔重任一切眾生,能令無上三寶種性,具足不斷住三昧門,如是等人名佛法器。」

4、閱藏分享:陶器泥性無有差別,众生佛性亦无差别。

引用經文:《大方廣寶篋經卷上》

大德須菩提語文殊師利:「法性是一如一實際,云何分別說器非器?」

文殊師利言:「大德須菩提!譬如陶家以一種泥造種種器,一火所熟,或作油器蘇器蜜器,或盛不淨,然是泥性無有差別,火然亦爾無有差別。如是如是,大德須菩提!於一法性一如一實際,隨其業行器有差別:蘇油器者喻聲聞、緣覺,彼蜜器者喻諸菩薩,不淨器喻小凡夫。」

5、閱藏分享:不正思惟煩惱所熱名為無智,若正思惟名曰為智。

引用經文:《大方廣寶篋經卷上》

須菩提言:「解脫何事,說名解脫?」

文殊師利言:「大德須菩提!以何因緣故,或有縛者、或有無縛?」

須菩提言:「無智故縛。」

文殊師利言:「如是,斷無智故,名為解脫。」

須菩提言:「諸法平等,云何說智及與無智?」

文殊師利言:「如春熱時名為熱水,如冬降寒名為冷水,然其水性無有差別。如是,須菩提!不正思惟煩惱所熱名為無智,若正思惟名曰為智。然其此中無有士夫名智無智。」

6、閱藏分享:何謂為淨?

引用經文:《大方廣寶篋經卷上》

佛言:「須菩提!諸菩薩根本自淨故,聞諸功德不喜不高。」

須菩提言:「世尊!云何菩薩根本自淨?」

佛言:「須菩提!無我根淨、無眾生根淨、無命根淨、無丈夫根淨、無人根淨、無身見根淨、無無明有愛根淨、無我我所根淨。」

須菩提言:「世尊!何謂為淨?」

佛言:「須菩提!無縛無解,是名為淨。無生無滅、無去無來,是名為淨。無妄想、無分別,無高無下,無作無不作,無闇無明,無惱無不惱,無縛無解,無生死無涅槃,是名為淨。」

須菩提言:「世尊!若無生死、無涅槃者,云何名淨?」

佛言:「須菩提!是淨無憶想生死及與涅槃,亦無染著。須菩提!猶如有言淨於虛空,實無所除令虛空淨。如是,須菩提!所言淨者,實無有法名之為淨。若有聞是而不驚怖,名之為淨。須菩提!汝今淨不?」

須菩提言:「世尊!我淨,以無垢故。」

佛言:「須菩提!若無有垢,為何所淨?」

須菩提言:「世尊!法性清淨我已知之。」

佛言:「須菩提!汝今能知法界性耶?」

須菩提言:「世尊!若離法界有餘法者可知法界,無有法界能知法界。」

佛語須菩提:「無有一法離於法界,誰知法界?」時須菩提默然不答。

7、閱藏分享:聲聞初中後善、菩薩初中後善了解一下。

引用經文:《大方廣寶篋經卷中》

所說真正,初中後善。

「『云何初善?謂身善行、口意善行。云何中善?學行勝戒、學勝定勝慧。云何後善?謂空三昧解脫法門、無相三昧解脫法門、無願三昧解脫法門。復次初善者信欲不放逸,中善者定念一處,後善者善妙智慧。復次初善者信佛不壞,中善者信法不壞,後善者信於聖僧得果不壞。復次初善者從他聞法,中善者正念修行,後善者得聖正見。復次初善者知苦斷集,中善者修行正道,後善者證於盡滅。是名聲聞初中後善。

「『云何菩薩初中後善?若不捨於菩提之心是名初善,不念下乘是名中善,迴向一切智是名後善。復次初善者於諸眾生慈心平等,中善者於諸眾生起大悲心設何方便,後善者喜捨同等。復次初善者降伏慳貪、捨離破戒、遠離瞋恚、斷除懈怠、不住亂心、殺害無知,中善者施、戒、忍、進、禪定、智慧,後善者以諸波羅蜜迴向一切智。復次初善者謂四攝法教化眾生,中善者不惜身命守護正法,後善者善巧方便不墮正位。復次初善者如地等持不捨一切菩薩行心,中善者以善方便知進知退住不退地,後善者於一生灌頂正位。是名菩薩初中後善。』

8、閱藏分享:精進及不放逸到底有何不同?声闻和菩萨的精進及不放逸又有何差别?

引用經文:《大方廣寶篋經卷下》

佛告勝志:「菩薩有二法,速得明達具足大乘。何等二?所謂精進及不放逸。是中精進,謂如法得財一切悉捨;不放逸者,施不望報,皆以迴向於一切智。又精進者,正斷一切惡不善法,成滿具足一切善法;不放逸者,謂堅持淨戒不為後生,悉以迴向於無上道。又精進者,不惜身命修行忍辱;不放逸者,於諸眾生無侵害心。又精進者,進諸善法無有厭惓;不放逸者,進諸善根向無上道。又精進者,於諸禪支心無疲惓;不放逸者,於諸禪支不貪味著。又精進者,進諸多聞無有厭足;不放逸者,正念修行聖智聖慧。又精進者,不捨四攝;不放逸者,起化眾生。又精進者,身心堅住;不放逸者,不得身心捨離著法。又精進者,慈心等緣一切眾生;不放逸者,不得所緣眾生慈法。又精進者,教他眾生發一切智心;不放逸者,觀一切法皆悉如幻,而不捨離一切智心。又精進者,發起三昧;不放逸者,將護不令墮於漏盡。又精進者,如救頭然修集聖諦;不放逸者,不隨證滅。又精進者,為滿諸相集善無惓;不放逸者,觀於法身。又精進者,修淨佛土;不放逸者,淨眾生界。又精進者,集三十七助菩提法;不放逸者,安住寂靜解脫之法。勝志當知!菩薩所有善方便業,皆由精進而得成辦;菩薩所有一切智業,因不放逸而得成就。是故說言,菩薩成就智慧方便,不畏退轉無上正道。」

居士分享

9、如果有我,就有增益,就不会信心等如虚空。

復問:「云何心如虛空?」答言:「如虛空無心,心亦如是。如是心,心等如虛空。」復問:「誰當信心等如虛空?」答言:「天子!計有吾我人者則不信。」天子復問:「計吾我人者何所是?」答言:「心等如虛空,而欲增益過出其上。」復問:「云何增益過出其上?」答言:「計有常者便欲出其上,計無常者亦欲出其上;苦者亦欲出其上,樂者亦欲出其上;憂者亦欲出其上,無憂者亦欲出其上;計有身者亦欲出其上,計無身者亦欲出其上;空、無想、無願亦欲出其上;幻、夢、水中月、影、響一切諸法,其譬如是。如是等而復欲出其上。如法有所處便可增益,婬怒癡更相猗,復欲出其上。形此生死不可讚歎泥洹之事,復欲出其上。如是,天子!是為計吾我人者。‖佛說須真天子經卷第二

10、解空即入道。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一切佛法在何所起?」文殊師利答言:「天子!一切佛法本無,無所起。何以故?天子!如虛空本無,從虛空本起一切佛法。」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一切佛法為幾何乎?可數知不?」文殊師利答言:「天子!如諸法等,佛法亦爾。所以者何?如一切法,如來從是最正覺故。是故,天子!如諸法等,佛法之數等亦如是。」天子復問:「云何?文殊師利!婬怒癡寧復是佛法耶?」文殊師利答言:「爾。天子!婬怒癡是為佛法。何以故?愛欲無覺,以道之教教授故也。」天子復問:「文殊師利!將無一切皆當得佛耶?」文殊師利答言:「天子!一切皆當得佛,審當作佛。卿莫疑也。所以者何?天子!一切當得如來正覺故。」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皆得佛乎?」文殊師利答言:「天子!為入寂然、為入空故。」天子復問:「文殊師利!寂之與空云何得覺?」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若不得空,何從得覺乎?用空無侶、無強無弱故。」天子復問:「文殊師利!如來曉空便得道乎?」文殊師利答言:「爾。天子!如所語!空則是道。佛說解空則為入道。」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何所是道之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平等則道之本。」天子復問:「文殊師利!法何所持而為道?」文殊師利答言:「天子!持無我、無人,是故為道。」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何所而與道等?」文殊師利答言:「天子!無所生、無所起則與道等。」天子復問:「文殊師利!道去至何所?」文殊師利答言:「天子!道去至一切人心諸所行中。所以者何?無所行亦無所至。」天子復問:「文殊師利!道何所出生?」文殊師利答言:「天子!大哀則道所出生。」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大哀是道之所生?」文殊師利答言:「天子!度於一切是則大哀,道之所生。」天子復問:「文殊師利!道從何求?」文殊師利答言:「天子!道從一切愛欲中求。」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愛欲而能出道?」文殊師利答言:「天子!淨八直行是故道。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何所施行而名為道?」文殊師利答言:「天子!愚癡與道等,道與愚癡等。施行是等,則名曰道等。於直見等、於邪見等,於直念等、於邪念等,於直語等、於邪語等,於直活等、於邪活等,於直業等、於邪業等,於直方便等、於邪方便等,於直意等、於邪意等,於直定等、於邪定等。」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直見與邪見等?」文殊師利答言:「天子!等於虛空,等於寂靜。‖佛說須真天子經

11、大方廣寶篋經分享。

(1)为何一切法皆是佛法。

須菩提言:「文殊師利!佛法、結使有何差別?」文殊師利言:「大德須菩提!如須彌山王,光所照處悉同一色,所謂金色。如是,須菩提!般若光照,一切結使悉同一色,謂佛法色。是故,須菩提!佛法、結使以般若慧觀,等無差別。是故,大德須菩提!一切諸法皆是佛法。」須菩提言:「文殊師利!以何緣故一切諸法皆是佛法?」文殊答言:「如佛智所覺。」又問:「云何如佛智所覺?」文殊答言:「如汝初始,後亦如是,不離如故,是以說言如佛智所覺。」又問:「所言初後,云何初後?」文殊答言:「初空後寂,故名初後。」須菩提言:「空之與寂有何差別?」文殊師利言:「大德須菩提!於意云何?如生金與熟金,有何差別?」答言:「以言說故而有差別。」文殊師利言:「如是,大德須菩提!以言說故言空言寂。若有智者,不著文字、不執文字。」須菩提言:「文殊師利!凡夫、智者有何別相?」文殊師利言:「大德須菩提!如佛所說,以業相故名為凡夫,以業相故名為智者。」須菩提言:「文殊師利!業有何相?」文殊師利言:「因緣為相,隨其所行有差別名,若無所行則無別名。凡夫有行、有差別名,慧者無行、無差別名,有無中間名為聖行。然此聖行,於諸凡夫名為非行。

(2)诸法平等,云何說智及與無智?

須菩提言:「諸法平等,云何說智及與無智?」文殊師利言:「如春熱時名為熱水,如冬降寒名為冷水,然其水性無有差別。如是,須菩提!不正思惟煩惱所熱名為無智,若正思惟名曰為智。然其此中無有士夫名智無智。

(3)一切法非法,是什么意思?

須菩提言:「如佛所說一切法非法。此何謂也?」文殊師利言:「大德須菩提!如佛所說,能知我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況復非法。若法應捨,則不名法、不名非法。」須菩提言:「文殊師利!如來佛法可非法耶?」文殊師利言:「大德須菩提!如來佛法無有決定,若無決定則不應說是法、非法,是故佛說一切法非法。https://t.cn/Ai8YeiQy

【法师开示】

1、閱藏分享:這個化比丘是一個具有重要象徵意味的意象。

引用經文:《大寶積經卷第二十六·法界體性無分別會第八之一》

化比丘言:「大德!以是義故,文殊師利說法界體性無污染淨。大德!汝凡夫顛倒故,執我、我所而起於心,行諸境界起攀緣心,是盡能滅一切攀緣生滅不住變易之法。若心緣出家受具足戒、修道得果,是心體性空無有實從妄想起,若不實妄想則是不生不住不滅。若其非是生住滅者,無有繫縛亦無解脫、無向無得。大德!以是義故,文殊師利說法界體性無污染淨,亦無向得無解脫者。」

2、閱藏分享:大乘四念處瞭解一下。

引用經文:《大寶積經卷第二十六·法界體性無分別會第八之一》

「復次天子!菩薩觀身行身念處,知過去身無有邊際、知未來身無趣向者、現在身者猶如草木瓦石牆壁身亦如是,若能如是觀身身行,是身體性癡行寂靜,思惟竝行亦無發起,不思惟、不起自在是名離我,識無所住修身念處行,亦無有法可修行者亦非不修。知一切法無有體性非不有性,如是觀身修於身行,觀心如幻化、知心如響應,如實知心,受樂不愛、受苦不苦、受不苦樂不失正念,不執無明,離受於受不為所牽,是名如實知見受念處。

「若能如是觀受行者,於諸受法心無所行、心不安住,是一切心亦不放捨,菩提之心亦不失念亦不遠離,是名觀心行心念處。

「善知法知見法行法,無念無思惟,入於法性無身受心,非觀法相發起見行入於法性,是名觀法行法念處。是一切法體性和合,聚集無物猶如虛空,如所聞事無念無思惟,自然說法念處。天子!是名知於淨法念處說受記也。

3、閱藏分享:一切法無生!

引用經文:《大寶積經卷第二十六·法界體性無分別會第八之一》

文殊師利言:「天子!諸佛世尊亦不分別體性而說法也。無生無滅、無因無緣、無去無來、無有眾生非無眾生、無污染無白淨、無生死無涅槃,天子!諸佛世尊如是說法。」

引用經文:《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五·神通證說品第九》

善住意言:「大士!一切皆虛無有實也。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本無有生,其猶幻化欺誑世間。一切諸法轉變推移無常存者,皆是虛妄顯現所為。窮其體實了不可得,不作不生不起不滅。」

4、閱藏分享:這裏應該就是佛教史上非常有名的公案——文殊執劍殺佛(執劍妙法門)的經典出處了。不過如果是初學者最好別看:“爾時世尊建立如是大神變時,以方便力令彼眾中一切諸來新學菩薩——善根微少、未離分別取相眾生——皆悉不覩彼執劍事,亦不得聞其所說法。”

引用經文:《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五·神通證說品第九》

爾時會中有五百菩薩,已得四禪成就五通。然是菩薩依禪坐起,雖未得法忍亦不誹謗。時諸菩薩宿命通故,自見往昔所行惡業,或殺父殺母殺阿羅漢,或毀佛寺破塔壞僧。彼等明見如是餘業,深生憂悔常不離心,於甚深法不能證入。我心分別彼罪未忘,是故不能獲深法忍。

爾時世尊為欲除彼五百菩薩分別心故,即以威神覺悟文殊師利。文殊師利承佛神力從座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髆,手執利劍直趣世尊。欲行逆害時,佛遽告文殊師利言:「汝住汝住。不應造逆,勿得害我。我必被害,為善被害。何以故?文殊師利!從本已來無我無人無有丈夫,但是內心見有我人。內心起時,彼已害我,即名為害。」

時諸菩薩聞佛說已,鹹作是念:「一切諸法悉如幻化,是中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無丈夫、無摩奴闍、無摩那婆、無父無母、無阿羅漢、無佛無法無僧、無有是逆、無作逆者,豈有墮逆?所以者何?今此文殊師利聰明聖達智慧超倫,諸佛世尊稱讚。此等已得無礙甚深法忍,已曾供養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諸佛世尊,於諸佛法巧分別知,能說如是真實之法,於諸如來等念恭敬,而忽提劍欲逼如來。世尊遽告:『且住且住。文殊師利!汝無害我。若必害者,應當善害。』所以者何?是中若有一法和合集聚,決定成就得名為佛名法名僧、名父名母名阿羅漢,定可取者則不應盡。然而今此一切諸法,無體無實、非有非真、虛妄顛倒、空如幻化,是故於中無人得罪、無罪可得。誰為殺者而得受殃?」

彼諸菩薩如是觀察明瞭知已,即時獲得無生法忍,歡喜踴躍,身昇虛空高七多羅樹,以偈歎曰:……

5、閱藏分享:如斯法門即是三世諸佛世尊之要道故。

引用經文:《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五·稱讚付法品第十》

若聞此經,與證須陀洹無異、與證斯陀含無異、與證阿那含無異、與證阿羅漢無異。何以故?以彼如如無異故。文殊師利!又若聞此經心生信解,與彼後身菩薩菩提樹下坐於道場必成正覺一等無異。何以故?如斯法門即是三世諸佛世尊之要道故。

居士分享

6、《大寶積經卷第二十六》里这个化比丘是文殊化身,所以说得出心不生不住。

化比丘言:「大德!而是心者實非是色而不可見,無有形照亦無觸對、無處無教;而是心者內住、外住、內外住耶?」是諸比丘答言:「不耶。」化比丘言:「大德!汝心非色而不可見,無有形照、無有觸對、無處無教、非內外中,是正成就不?」大德!汝凡夫顛倒故,執我、我所而起於心,行諸境界起攀緣心,是盡能滅一切攀緣生滅不住變易之法。若心緣出家受具足戒、修道得果,是心體性空無有實從妄想起,若不實妄想則是不生不住不滅。若其非是生住滅者,無有繫縛亦無解脫、無向無得。

7、《大寶積經卷第二十六》金句分享:

一切諸法體性是化。

我得我證,如是思惟動搖妄想,當知此即是增上慢。 

驚畏有為界,喜無為法,當知此即是增上慢。何以故?大德阿難!而是一切皆是動搖、皆是戲論。大德阿難!若有動搖、若有戲論,心即自高。自在攝取,依止妄想、堪忍成就,如是等法名為自在,自在故生於憍慢。

8、《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二》分享:

(1)观如来如虚空。

善住意言:「大士!如來何在而言莫著?」文殊師利言:「即在現前。」善住意言:「若如是者,我何不見?」文殊師利言:「天子!汝今若能一切不見,是則名為真見如來。」善住意言:「若現前者,云何誡我莫取如來?」文殊師利言:「天子!汝謂今者現前何有?」善住意言:「有虛空界。」文殊師利言:「如是天子!言如來者即虛空界。何以故?諸法平等如虛空故。是故虛空即是如來,如來即是虛空,虛空如來無二無別。天子!以是義故,若人欲求見如來者,當作斯觀。如實真際覺了,是中無有一物可分別者。

一切有為即無為,等同一相如陽焰,若了實際見真如,疾成無上菩提道。當觀五陰猶如幻,內外諸入如空舍,世尊常說如斯法,法等於彼莫生著。貪欲瞋恚性自空,愚癡我慢分別起,彼法已滅今亦無,如是知者得成佛。

(2)想破魔,看这个。

菩薩摩訶薩具足成就二十種法,則能得是破魔三昧。何等二十?所謂一者訶毀貪欲破壞貪心,二者訶毀瞋怒破壞瞋心,三者訶毀愚癡破壞癡心,四者訶毀嫉妬破壞妬心,五者訶毀憍慢破壞慢心,六者訶毀諸蓋破壞蓋心,七者訶毀熱惱破壞惱心,八者訶毀想念破壞想心,九者訶毀諸見破壞見心,十者呵毀分別破分別心,十一呵毀取事破壞取心,十二訶毀執著破壞執心,十三訶毀諸相破壞相心,十四訶毀有法破壞有心,十五呵毀常法破壞常心,十六訶毀斷法破壞斷心,十七訶毀諸陰破壞陰心,十八訶毀諸入破壞入心,十九訶毀諸界破壞界心,二十訶毀三界壞三界心。

(3)一切众生即一众生,为何?

「復次文殊師利!云何菩薩摩訶薩覺一切眾生?所謂覺一切眾生但有其名,離彼名已無別眾生。是故一切眾生即一眾生,彼一眾生即一切眾生,如是眾生即非眾生。若能如是無分別者,是為菩薩摩訶薩覺一切法。

(4)偈子分享,很重要。

覺眼及與耳,自體常空寂,不言我能覺,是名為菩薩。觀鼻及與舌,本性無所有,不分別我覺,是名為菩薩。智慧觀察身,亦覺意自然,覺已為他說,是名為菩薩。色聲香味觸,意所樂諸塵,覺知本性空,是名為菩薩。覺色及受想,諸行與識心,一切斯同幻,是名為菩薩。五陰聚如夢,覺彼無一相,不分別我知,是名為菩薩。不生亦不出,無作復無言,如是說唯名,彼名亦非物。覺貪欲瞋恚,斯由分別起,彼分別無體,畢竟終自空。癡亦分別生,分別因緣生,緣此生諸見,諸見不可得。覺察三界空,一切無真實,於彼不可動,故名為菩薩。欲界不成就,皆緣分別起,色有無色有,一切不牢固。眾生之所行,智者悉明了,貪欲與瞋恚,及彼愚癡等。一切諸眾生,即彼一眾生,智者無所覺,不念彼眾生。諸法之所起,悉因顛倒生,覺彼顛倒者,知顛倒真相。智慧甚微妙,不取諸音聲,覺已無所著,故名為菩薩。能捨己肉身,終亦無依止,如是覺真實,乃名為菩薩。至持戒彼岸,亦不念彼岸,覺戒行法如,無生亦無盡。慈心遍眾生,不得眾生相,覺彼眾生際,但以假言宣。勇猛大精進,深心厭有為,見三界空虛,證無上等覺。常入微妙禪,無著無所依,無住無攀緣,智者定如是。能以利智刀,斷除諸見縛,觀察法界性,無割亦無傷。若人真覺了,一切法如實,應時利眾生,乃名為菩薩。

(5)什么叫得无生忍。

佛告文殊師利言:「實無有人於生法中得無生忍。所言得者,但有語言名字。何以故?以無生法不可得故、離攀緣故,不得法忍。得無所得、無得無失,是故言得無生法忍。復次文殊師利!彼無生法忍者,所謂一切法無生如是忍故,一切法無來如是忍故,一切法無去如是忍故,一切法無我如是忍故,一切法無主如是忍故,一切法無取如是忍故,一切法無捨如是忍故,一切法無所有如是忍故,一切法無實如是忍故,一切法無等如是忍故,一切法無等等如是忍故,一切法無比如是忍故,一切法無染如虛空如是忍故,一切法無破壞如是忍故,一切法無斷如是忍故,一切法無垢如是忍故,一切法無淨如是忍故,一切法空如是忍故,一切法無相如是忍故,一切法無願如是忍故,一切法離貪恚癡如是忍故,一切法如如如是忍故,一切法法性如是忍故,一切法實際如是忍故。如是一切法,無分別、無相應、無憶念、無戲論、無思惟、無作無力、羸劣虛誑,如幻如夢、如響如影、如鏡像如芭蕉、如聚沫如水泡,如是忍故。所可忍者亦無可忍,非法非非法,但以名字說斯法耳,然彼名字亦不可得,本性自離。

凡是取著我及我所,皆由分別。一切分別無非障礙故。https://t.cn/Ai8YumW1

【法师开示】

1、閱藏分享:“身自受故”、“一切種智得故”——如来如何知众生心的秘密应该就藏在这里了。

引用經文:《力莊嚴三昧經卷中》

「智輪童子!譬如世間智慧之人自知於苦、自知於樂、自知不苦、自知不樂。何以故?身自受故。智輪童子!如是,如來、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一切眾生眼智、色智、耳智、聲智、鼻智、香智、舌智、味智、身智、觸智、意智、法智、煩惱智、寂滅智、亦煩惱寂滅智盡知。何以故?一切種智得故。

2、閱藏分享:一切如來境界及以一切眾生境界,是一境界,無二、無別。

引用經文:《力莊嚴三昧經卷下》

智輪童子復白佛言:「世尊!如來、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所有境界多少云何?」

佛告智輪:「諸佛境界依如一切眾生境界。」

智輪童子復白佛言:「世尊!一切眾生境界多少?」

佛告智輪:「如是一切諸佛境界,此名一切眾生境界。又復,智輪!汝今當知:諸佛境界及以一切眾生境界,此二境界是一法界,無有差別。」

佛告智輪:「汝當知此:如是方便,無量諸佛、如來境界與諸眾生境界一種,若有一切眾生境界即佛境界。如是,一切如來境界及以一切眾生境界,是一境界,無二、無別。」

3、閱藏分享:知於諸佛不異眾生,一切眾生亦即如來。

引用經文:《力莊嚴三昧經卷下》

爾時,智輪大海辯才童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趣,知於諸佛不異眾生,一切眾生亦即如來。」

4、閱藏分享:般若波羅蜜中如是行,非想中行、亦非離想中行,非想中證、亦非離想中證。

引用經文:《力莊嚴三昧經卷下》

爾時,智輪大海辯才童子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及諸菩薩摩訶薩等,能作如是,得如來智、自在智、不可思議智、不可量智、無等等智、不可數智、阿僧祇智、大智、佛智、一切種智,達了覺知?」

如是問已,佛即告言:「智輪童子!我於般若波羅蜜中不亂心行。智輪童子!以不亂心行般若故,菩薩摩訶薩能作如是得如來智、自在智、不可思議智、不可量智、無等等智、不可數智、阿僧祇智、佛智、大智、一切種智,如是覺知。」

智輪童子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及諸菩薩摩訶薩等,於般若波羅蜜中行,行已亦不捨想不想中行、亦非想證?」

佛告智輪:「此中菩薩摩訶薩等行般若波羅蜜時,眼中行、色中行、耳中行、聲中行、鼻中行、香中行、舌中行、味中行、身中行、觸中行、意中行、法中行。」

智輪童子言:「云何眼中行、色中行、耳中行、聲中行、鼻中行、香中行、舌中行、味中行、身中行、觸中行、意中行、法中行?」

佛言:「智輪!菩薩摩訶薩眼色中行,當知此眼為色作礙;耳為聲礙、鼻為香礙、舌為味礙、身為觸礙、意為法礙。」

「智輪童子!般若波羅蜜中如是行,非想中行、亦非離想中行,非想中證、亦非離想中證。智輪童子!此名一切眾生心、一切眾生法、一切智心、一切智法平等智相。」

5、閱藏分享:众生心所向,如来影现中!

引用經文:《佛說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卷第一》

如是等如來無所生趣向,諸所對現皆如影像,隨諸眾生信解差別,現諸色相壽量分限,但為成熟信解力故。是菩提器彼眾生者即為對現,隨其意樂、隨其信解,令諸眾生得聞法要,如所樂欲知三乘相,如所樂欲悉得解脫。

6、閱藏分享:判教依据——如來所放智日光明,先照菩薩深固大山,次照住緣覺乘諸眾生等,次照住聲聞乘諸眾生等,次照善根深固信解眾生,次照著邊執者及邪定聚眾生。

引用經文:《佛說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卷第二》

「妙吉祥!如來日輪光明,於三界中普遍照曜,所照亦無中邊障礙。如來所放智日光明,先照菩薩深固大山,次照住緣覺乘諸眾生等,次照住聲聞乘諸眾生等,次照善根深固信解眾生,次照著邊執者及邪定聚眾生。如來所放智日光明,但為成熟長養諸眾生故、出生未來因故、增長善法語故。如來平等,於一切處住平等捨,離諸疑惑亦無差別。妙吉祥!如來智日光明不作是念:『此眾生類具大信解,我當為說廣大之法。此眾生類不為說法、亦不分別。此類眾生具菩薩信解,此類眾生具緣覺信解,此類眾生具聲聞信解,此類眾生有善意樂,此類眾生下劣邪意。』又復不作如是思惟:『此大信解眾生,我當為說菩薩之法。此中信解眾生,我當為說緣覺之法。此下信解眾生,我當為說聲聞之法。此善意樂及正見眾生,我當為彼清淨意樂。乃至住邪定聚諸眾生等,隨其所樂當為說法。』如來智日光明不生如是種種分別。何以故?如來智日光明,照破一切分別遍計及分別所起。妙吉祥!當知為諸眾生種種意樂有差別故,如來智日光明所照亦復差別。

7、閱藏分享:如来如大地,众生悉安立!

引用經文:《佛說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卷第二》

「妙吉祥!如來隨諸眾生種種信解,種種意樂,出妙音聲隨宜說法,令諸眾生咸得解了。譬如世間依止於地,由地安立,一切樹林、藥草悉得生成廣多增長,然彼大地都無分別不離分別,一切處平等,無差別分別,離心意識。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依止如來,皆由如來之所安立,一切善根悉得生成廣多增長,所謂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及餘外道、梵志、尼乾陀等,一切邪外總略,乃至邪定聚眾生,彼彼所有善根,皆悉依止如來安立,悉得生成廣多增長。然佛如來都無分別不離分別,一切分別非分別所緣作意皆悉斷故。

8、閱藏分享:一切不善作意皆是染因;一切善作意皆是淨因。

引用經文:《佛說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卷第三》

而諸菩薩當善了知一切法中染因、淨因,若染因、若淨因皆清淨已即無所住,謂我所起及見所起是染因,入無我法忍辱是淨因;「我我所見是染因,於內寂靜外無所行是淨因;「欲瞋害尋是染因,慈悲喜捨、入伺察法忍辱是淨因;「四顛倒是染因,四念處是淨因;「五蓋是染因,五根是淨因;「六處是染因,六念是淨因;「七不正法是染因,七覺支法是淨因;「八邪法是染因,八正法是淨因;「九惱處是染因,九次第定是淨因;「十不善業道是染因,十善業道是淨因。

「總要而言,一切不善作意皆是染因;一切善作意皆是淨因。若染因、若淨因,彼一切法自性皆空,無眾生、無壽者、無養者、無補特伽羅、無主宰、無攝受、無所作,如幻無相內心寂靜。若內寂靜是即遍寂,若遍寂即自性,若法自性即無所得,若無所得即無依止,若無依止即如虛空。當知染、淨彼一切法與虛空等,然彼虛空亦不壞法性。何以故?妙吉祥!是中無有少法可得若生若滅。」

9、閱藏分享:以菩提不空故即菩提無二,是故菩提及空悉無種類。

引用經文:《佛說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卷第三》

「又妙吉祥!當知眾生有四種法而住於心。何等為四?謂色、受、想、行,一切眾生而住其心。謂以眾生於四法中心有住故,如來乃說不生、不滅、無所了知,建立菩提名之為空。以菩提空故,即一切法空,如來亦空,以是空故現成正覺。妙吉祥!非為空故取證菩提亦空,當知法中有一理智,所謂空性。以菩提不空故即菩提無二,是故菩提及空悉無種類。何以故?彼一切法本無二故,無狀貌、無種類,無名無相、離心意識,無生無滅、無行無不行,亦無積集、無文字、無忘失,由如是故,乃說諸法空無所取,此中所說非勝義諦,謂勝義諦中無法可得乃說名空。

10、閱藏分享:实相无相,无相实相!

引用經文:《佛說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卷第四》

何名為相?何名無相?所言相者,謂即生起一切善法;言無相者,謂一切法無所得故。又相者,謂即心無所住分位;無相者,即無相三摩地解脫法門。又相者,即一切法思惟稱量算數伺察;無相者,謂出過稱量。何名出過稱量?謂識法無故。又相者,即有為伺察;無相者,即無為伺察。https://t.cn/Ai8NGZpS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19. 麦兜说:有事情是要说出来的,不要等着对方去领悟,因为对方不是你,不知道你想要什么,等到最后只能是伤心和失望,尤其是感情。又于是,引领我思想的花朵,与我一
  • ”#洛佩特吉出任狼队主帅# #狼队#艺术家的童年,往往都是不幸的,来自西班牙的艺术家利塔·卡贝鲁特同样如此。施瑜先生表示:“洛佩特吉是一名顶级教练,拥有出色的高
  • #罗伊roi[超话]#畢業快樂啊!皇家人一直在(抱歉我不知道p2的作者大大無法艾特如果是不能轉載望告知我會刪除)♡⃛ Lᵒᵛᵉ₁₃₁₄⁵²º♡ 今天的日落可温柔
  • 当然,也有其他人反驳,称嘉行是平台方的“舔狗”啥都能妥协,上星说法就是给嘉行挽尊。另外,关于墨宝非宝《在暴雪时分》这个IP,一开始是平台方把这个IP交给了嘉行,
  • 这不,《自然》(2022 年)发表了一项新研究,那就是我们地球的冰河迹象似乎已经更加明了了,我们地球可能会进入“变暖,冰河”的循环时期。1,研究:冰河时期或与火
  • (因为我们基本全吃完了…)但是坐在我们隔壁桌的姐妹就说味道不行,她们都没动几口[允悲][允悲][允悲][允悲]还是建议姐妹们如果可以的话尽量在12月底的时候去浅
  • 注意小两口的生意注定不怎么的,你想想一个是千金大小姐,一个是自命不凡的大才子,至于为何这样做,只有卓文君心里知道,要不然不会亲自当垆卖酒。卓文君自然知道,一旦自
  • 【#王俊凯#代言】高姿防晒喷雾美白小黄帽防晒霜夏季女全身通用高资官方旗舰店正品 【券后价】39 元 【现价】 79 元 【优惠券】 50 元 【#郑合惠子#同
  • 戌月生人是较实在的方面,但劫财壬水为忌藏而不透,就是内心干的坏事被隐藏了别人不晓得,甚至自己也没有这种意识,需要自我反省,这种命肯定会上当受骗,发生在某个时间点
  • ”据了解,为了保证每一个快递包裹安全及时地投递到市民手中,每件包裹从网点卸货、分拣派送、转运各快递网点,最后到市民手中,至少会进行三次以上消毒,同时做到专人专区
  • 地上顽固污渍、边边角角看不见的灰尘,5300pa的极限吸力很好的给你清理掉,可以媲美我手持吸尘器使用的效果吸拖洗烘干一体:一步到位解放双手,秒杀市面上的其它“小
  • 你为那个人翻山越岭,他却与你擦肩而过…… 南岭电视台,医疗科普节目直播现场。 你为那个人翻山越岭,他却与你擦肩而过…… 南岭电视台,医疗科普节目直播现场。
  • ACC分享 | 饰品公司女孩日常搭配中的3种风格‍♀️呐,【翻包记】来啦!#超A新饰力# #ACC超级饰# #快乐打工人图鉴##烟台婚纱礼服租赁##烟台婚礼造型
  • 图片关键词明确淋浴房的尺寸综合卫浴间以及选择的淋浴房外型,在根据可利用的空间大小来确定,所需要购买的淋浴房尺寸,为了避免选购环节出错,更可以到淋浴房实体店参考、
  • 是人生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结婚照撒浪嘿总有一段路,需要一个人走,那就是勇敢地漫步,华丽地走完,生命里的每一次创伤都是一种成熟,每一改失去那都是一种获得,没有人可
  • 今天跟大家重点分享一下“工夫茶”这是产于潮州市凤凰镇的一种茶叶,它既有绿茶的鲜爽又有红茶的甘醇,其最有名的还是它的香气,据不完全统计,有十大香型,两百多个品种。
  • 多样的音乐风格,多变的唱法编曲,你一次次的突破自我,带着少年的坚定,每一次耀眼的舞台,都是你向世俗证明自己的决心。多样的音乐风格,多变的唱法编曲,你一次次的突破
  • 《好声音2022》今晚决战,刘德华现场见证,导师学员将四手联弹将与首期节目形成呼应的是,刘德华会亲临“巅峰之夜”的舞台。2022中国好声音总决赛,刘德华亲自颁奖
  • 听一曲清歌禅乐,在这纷繁复杂的尘世中,偷得浮生半日闲。缕缕琴声远远传来,如披洒月光盈盈亮亮,又如置身云雾飘然若仙,细腻的弦乐缓缓飘散,悠悠扬扬,丝丝情韵令人深感
  • 这两天的现生真的很糟糕,学校在增加的,无止境的核酸,迟迟不能开的课以及封闭的楼门,都让我觉得这个世界糟透了 今晚哭了,其实不全是因为他们输了比赛而是终于有由头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