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三】 云无月|

“缙云死后,我忽然明白,既然世间并无不朽,那么所有活着的生灵都是在与天争命,在我眼中强悍如斯的缙云也是一样。我之于人族,和人族之于神魔,又有什么不同?难道羸弱便不求强大,微小便永坠尘泥?”
“没能帮上任何一件事,我觉得后悔。我想在我今后的一生中永远都不要那么无力,永远不再有那样的心情。”
_

“喂,你要明白,我和他终究是不同的。而且这一回我有足够多的时间。”

王濛的身上当然有着巨大的遗憾的裂谷,这样的遗憾简直达到了某种恐怖的地步,甚至让人无法理解她的释然。或许这就是纯粹灵魂的强大之处,她能享有多少荣光,便可以消化多少黑暗,她永不会被旧日的遗憾拖入深渊。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灵魂深处迸发出如此磅礴,足以照亮长夜的热爱。我作为万千旁观者之一,有幸分享到了一点微茫的星光。
幸好 她一直在❤️

  
佛教诸乘诸宗,
都以忏悔业障为佛弟子修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列为修行者的日课之一。

忏悔又分事忏、
理忏。
  
事忏,
是在众僧或佛像或自己伤害的人之前,

诚恳坦白发露过错,
表示悔过,

“ 所未作者,
更不敢作,
已作之业,
不敢覆藏。”

(《 金光明经 》卷二 )。
  
大乘《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说
观想专表忏悔灭罪的普贤菩萨而忏悔之法。

汉传佛教界依经编有多种忏悔的仪轨,

如《 法华忏法 》、
《 金光明忏法 》、
《 药师忏法 》、
《 华严忏法 》、
《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 》、
《 梁皇宝忏 》、
《 慈悲水忏 》、
《 大悲忏 》等,

以供佛弟子依法修忏悔。

密乘则主要观想密法总管、
普贤菩萨的秘密身金刚萨多,

诵念其
“ 百字名 ”
( 咒语 )
而忏悔,

这被列为密乘修行者必修的
“ 四加行 ”之一。

事忏忏至罪障消除,
有严格标志,
称“ 见罪净相 ”。

依《 准提陀罗尼经 》所说,

见罪净相有看见或梦见佛菩萨、
光明,

或梦见听闻佛法,
吐恶食,
或吐或饮乳及酪,

或梦见日月、
空行母、
猛火、
水牛、
黑色人、
僧尼、
乳树、
象、
牛王、
山、
狮子座、
微妙宫殿及飞行上升等。
  
理忏,
又名“ 实相忏悔 ”、
“ 无相忏悔 ”,

即依佛法真理,
观业从心起,
由自心妄想而生,
妄想依缘而生,

即生即灭,
无实自性,
本来是空,
如空中风,
无所依止。

《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偈云 :
  
“ 一切业障海,
皆从妄想生,
若欲忏悔者,
端坐念实相,
众罪如霜露,
慧日能消除。”
  
这种理忏,
因与绝对真理 ——

本来空性相契合,
故消灭罪障恶业的力量比事忏更大。
  
2 、对治现行力。

即修佛教所说种种能对治业障的法门,
如读诵大乘经,

观空、
无我,

持诵有消业力用的真言密咒,

及以虔敬心、
忏悔心塑画佛像、
供养佛和佛塔,

礼佛、
持念佛菩萨名号等。
  
多种大乘、
密乘经典中,

都盛说此类修行能消业灭罪。

如《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说
若昼夜六时礼十方佛,

诵大乘经、
思第一义甚深空法,

“ 一弹指顷,
除却百万亿阿僧祗劫生死之罪。”
  
《 金刚经 》说
诵持该经能转后世重罪为现世受人轻贱的轻报。

《 观无量寿经 》说
临终者至心称念
“ 南无阿弥陀佛 ”
名号一声,

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观想佛的形相、
净土等也皆灭罪无量。

《 大悲心陀罗尼经 》说
供养观世音菩萨并专称其名号,

“ 得无量福,
灭无量罪,
命终往生阿弥陀佛国 ”,

持诵此菩萨
“ 大悲咒 ”,
一宿满七遍,

“ 除灭身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 ”,

甚至接触从虔诵此咒者身边吹过的风,


“ 一切重障恶业,
并皆灭尽,
更不受三恶道报,
常生佛前 ”,

然“ 唯除一事 :
于咒生疑者 ”。
  
密乘经典中此类说法比比皆是,
多数佛菩萨真言皆被说为有消罪灭障之效。

这类灭罪法门的神力,

来自佛菩萨与真实相应的誓愿和历劫修行所成就的功德,

与众生虔诚敬仰心、
忏悔心的清净心力之因缘和合。
  
3 、遮止力。

指严格遵守以
“ 防非止恶 ”
为旨的佛教戒律,

谨言慎行,
不作诸恶,
奉行诸善,

以实际行动证明已痛改前非,
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
  
4 、依止力。

指皈依佛法僧三宝,

发普度、
普利一切众生的
“ 菩提心 ”,

依靠三宝的巨大法力和菩提心的强大愿力为殊胜增上缘,

自能起到消罪灭障的作用。
  
虽说恶业罪障可以依以上种种法门,

随心转、
消,

但是否转、
消,

须具严格条件。

如前所述,
事忏须修到
“ 见相 ”,
方算见效;

理忏则须修至明心见性,
与空性真实相契,

《 永嘉证道歌 》曰 :
  
“ 了则业障本来空,
未了应须还宿债。”
  
了,
指明了自心佛性,
证见空的本面,
其境界相当高深,
非可轻易达到。

若不能
“ 了 ”,
那就还得受因果律制约,
偿还宿世所欠的债。

可消可转之业,

主要指非决定心作、
作已有悔的
“ 不定业 ”。

《 优婆塞戒经.业品 》说 :
  
“ 若时不定果报不定,
是业可转,
或果报定应后受者,
是业可转现在受之。”
  
没有说过重大定业可以不受。

佛典中说,
以佛力之大,
亦难卒灭定业,

但也非绝对不可灭,
只不过消灭转移的因缘难具罢了。

智者大师
《 法华文句 》卷十说 :

“ 若其机感厚,
定业亦能转。”

肯定深厚的非常机缘和大感应,

可以转、
消定业。
  
至于佛教所设各种忏悔灭罪法,
虽可奏效,

但经论中还是强调作了恶业之后忏悔而净,
与注意防护不作恶业之清净,
两者大有区别。
  
《 瑜伽师地论.菩萨地 》说,

若破犯杀、盗、淫、妄( 语 )的
“ 根本戒 ”
( 性戒 ),

虽然可以通过深重忏悔灭罪后,
重新受戒,
但障碍现生证入菩萨初地。
  
只有皈依佛教、
受佛教戒以前所造的重大恶业能忏悔而净,

皈依受戒后所造的重业难以忏除。

僧尼戒条规定,
同性恋等重大恶业是不可忏悔

( 僧团不接受其悔,
非驱逐不可 )的。

这就避免了业可转消说可能产生的

“ 今天先尽情作恶,
明天再忏悔念经持咒以消灭恶报 ”
等副作用。

附 :

野孤禅 ”公案
  
中国禅宗门下,
流传着一则著名的
“ 野孤禅 ”公案
( 参禅故事 ),

讲的便是业报是否转可消的教理。

故事说 :
禅宗六祖慧能三传弟子百丈怀海禅师,

每日上堂,
见常有一不认识的老人听他说法,
听毕随众僧散去。

有一天,
众僧散去后,
老人独自留下来,

百丈乃问 :
“ 站在那里还不走的是什么人?”

老人回答 :
“ 我于过去迦叶佛出世时,
曾住此山为大禅师,

有学禅者请教 :

‘ 大修行的人还会落于因果
( 被因果律束缚 )吗?’

我答 :
‘ 不落因果。’

因为答错,
遭受恶报,
堕为野狐,
已经五百生,
今请大和尚代作一正确答案。”

百丈说 :
“ 你只管问。”

老人便问 :
“ 大修行的人还落因也未?”

百丈答 :
“ 不昧因果。”

老人于言下大悟,

告辞说 :
“ 金也脱野狐身,
住在山后,
请求能按葬送亡僧的仪式烧送。”

百丈乃命维那师
( 掌管僧众秩序的僧职 )
敲钟召集僧众,

斋饭后率大家去后山葬送亡僧,
果然在后山发现一只死狐狸
( 见《古尊宿语录》卷一等 )。
  
迦叶佛
( 释伽牟尼以前出世的佛 )时的一位大禅师,

因为答徒众所问,
一字之差,
修行一世,

竟然落得个百生堕为野狐的下场,
此事的确发人深省。

这禅师答错的,
正是佛法中关于业报因果的重大理论问题 :

依佛法修行,
究竟能否超越因果律,

不受业力果报的束缚?

禅师的答案,
究竟错在哪里?

如果说他答错了,

那么慧能高徒永嘉玄觉禅师说

“ 证实相,
无人法,
刹那灭却阿鼻业 ”,

岂非更错?
  
依佛法义理,
因果律,
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讲,
是铁的自然规律,

只能从遵遁中获得自由,
不得随意超越。

经传载释迦牟尼在成佛后,
还曾因过去世的宿世,

受“ 金枪马麦 ”

( 被木片伤足、
施主忘记供食而屈尊食用马料 )之报,

佛神通第一的高足摩诃目犍连和禅宗西天第二十四祖狮子尊者等,

尽管已证阿罗汉,
仍因酬偿宿世所欠人命,

被人打死、
杀死。

说明业报不是那么好超越。

《 优婆塞戒经 》说,

依佛法修行,
只有修到阿那含果
( 第三果 )

和阿罗汉果,
才能转应后世重受的欲界重业果报,

在现世提前受报或从轻受报,
轻业不受,

不是一修行便可转、
消业报。

说大修行人不落因果,
笼统肯定因果律可超越,

忽略了可转、
消宿业的条件,

未能将真、
俗二谛统一

( 依业空故必有因果报应 ),

堕于
“ 恶取空 ”的边见、
断见,

会起使人纵心放任、
不勤苦修行的负面教化作用,

令学人智眼不明,
造下了宣扬邪见的恶业,
因此应堕于畜生道,
受痴暗无智之报。

然毕竟善根不浅,
五百世后,
得遇百丈禅师说法,
当下解脱。

百丈回答
“ 不昧因果 ”,

与“ 不落因果 ”
虽然只一字之差,

但这个“ 昧 ”字非常关键,
肯定因果律不可超越,
只能如实认识,

“ 不昧 ”,
与常人的
“ 不明 ”有别,

意谓对前因后果及因果本空的性质看得清清楚楚,

如大珠慧海禅师所说,

“ 现前心通,
前后生事犹如对见 ”

(《 传灯录 》卷二八 )。

据说摩诃目犍连、
狮子尊者,

不是不知宿业果报,
而是以神通智慧看清楚了,
才主动找上宿世怨家债主的门,
去痛痛快快地接受被杀之报。
  
至于永嘉玄觉禅师
《 证道歌 》所说的

“ 刹那灭去阿鼻业 ”、
“ 了则业障本来空 ”,

是从真谛的角度,

肯定证会实相
( 空性 )
有消灭阿鼻地狱重业的巨大力量,

这完全符合佛教教义。

按大小乘所说修道阶位,
修行者观修实相,
当达见道前
“ 四加行位 ”的第二位
“ 忍位 ”时,

便已转、
消重业,

不堕恶道,
继而入见道位以上,
便永断恶道之因,
再也不会堕入地狱等恶道了。

禅宗说的
“ 证实相 ”与
“ 了 ”,

一般指见道,
那当然已消灭了阿鼻地狱重业,
若未达“ 了 ”,

对不起,
那还是得遵循因果律安排,
去偿还宿债。

( 小乘以八忍八智之十六心为见道,
因十六心是初生无漏智照见真谛理之位。

大乘的菩萨,
则于初僧祇之终,
终四善根之加行,
而顿断分别起之烦恼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
  • 对这群为祖国献出生命的年轻人来说,火车的汽笛声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一旦金牛座决定和你在一起,说明你是他的唯一。
  • !友友们,别看我碗里有点埋汰(主要是牛油凝固了)给大家推荐一个超好吃的东西——海带苗!
  • (1 分)42.如何理解“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2 分)答案:借代(1分);战争时烽烟四起,兵荒马乱,轻车骛驰,风生遮陌,因此用风尘借
  • 和生笑着说:“她要能嫁给像你这样的一个人,就算是找到了一个好丈夫。我用来见你的这一点点钱,已经是我的全部财产了,怎么敢再有别的要求呢?”瑞云听了,十分难过。
  • 我们就是在定中、在深更半夜浑身发亮,乃至家里都亮了,都不能证明你有什么智慧,天仙鬼怪都有这种功能。如果修圆顿大法,一念开智慧,即成佛了生死;不开智慧,那个许多未
  • #人生路上,步履不停,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看了电影后买书来看,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2021.05.03和朋友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快乐扬了一天的尘土里,下起蓝色的
  • 买到一本研究方方的书,粗略翻了翻,感到学者们的研究还是很到位的,在方方笔下,劳动人民虽穷、会说脏话,骂大街,但那份江湖义气令人钦佩,做人正直而善良,反而一些知识
  • 冬虫夏草素有强壮滋养,止喘咳等功效,常用于病后体弱,头晕,呼吸系统抵 抗力强化等,并证实可增强免 疫力,临床医学有将冬虫夏草应用于**喘息性支气 管炎、镇 咳去
  • 不明白说没在一起的是怎么理解的[允悲]五一假期去了趟临安找了蛋姐玩儿~其实不太远高速也开不快[跪了]发现临安的树好像绿的要更深一点虽然没有看到水上森林走进这一片
  • 谢谢你也辛苦了!以上~】金硕珍,Jin,阿珍,珍珍,我的宝贝。
  • 海伦·费利女士的逝世令我回忆了许多,这是位致力于在尿液化学分析领域一直耕耘的科学家,受到总统的表彰,她所做的解决了糖尿病患者跑医院的烦劳,最初的意义只是方便病人
  • 【#西咸再迎土拍大爆发# 中天美好、旭辉加码布局秦汉新城 】4月26日,西咸新区挂牌成交4宗368亩地,24.69亿元成交,分别是2宗住宅(秦汉新城)、2宗商业
  • 项目名称:月木·漾项目地址:中国·长春项目面积:1300平米项目面积1300平米,在北方的建筑和户外很难有外在的景观可以借景,本案还处于商业综合体的一层位置,设
  • 6、命中正印,食神强而透出天干者人缘好通常八字带正印,食神明显者,其人厚道,不喜欢竞争强势,心地善良,很有爱心,包容心,较民主,淡泊明志,故也得人喜欢与接近,自
  • #全球诗选# 衣田·拉朗德忧伤也有秘密在那里面,甚至在膝盖里英俊得如同一列火车忧伤什么都吃她也有不少秘密剪草的气味今早杀死了一切群山退后或者变得静止即将跌倒那么
  • 佛像筹备了许多金属材料以筹造此批的洗云佛, 其中有黄金,棺材钉用来做灭魔法刀的"烈南批"(lek Nam Pee),黄铜,红铜,铅,锡,纯
  • 乡村振兴既是对扶贫工作的继承,又是对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其关键在于乡村、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的整体同步提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
  •  [鲜花]最后,附送《视听》稿子喜好——(视听类是最主要的;教育类、广告类收到的少,主要是没有特别出彩的文章;业界稿子、新闻类稿子也收,最喜欢的是有深度的文章)
  • 《獻歌》選用了德國詩人呂克特(Friedrich Rückert 1788~1866)的詩譜曲,借用呂克特這首愛情詩表達對克拉拉的情感。Du meine S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