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幸福:失眠,我一般分两种思路处理

失眠一证临床很常见,小小ー证要不了人命,但是有时却把人折磨得痛不欲生。人急了往往会找几片安定一吃了事,也能解决一时问题,然而对于长期失眠者,治疗起来确非容易,中西医亦然。临床几十年,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我总算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方药和治疗思路,现简单谈一谈。

在治疗失眠证时,我一般分两种思路处理:一种是用具有安神镇静的药物,诸如半夏、酸枣仁、黄精、五味子、夜交藤、合欢皮、珍珠母;一种是针对病因治疗,釜底抽薪,不用安神镇静的药物。两种方法针对不同情况,分别施用,基本上能把失眠证解决个八九不离十。
先说用安神镇静方药的运用,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常规方法,一般中医都会用。我自己的体会和认识是两点,一是重用安神镇静药,如半夏80~90g,酸枣仁60~100g,黄精30~50g,五味子15~30g,夜交藤60~100g,珍珠母30~60g等,非此量不足以起速效。

二是选好对证方子,并把上述安神镇静之药加进去就行了。如舌苔厚腻,脾胃不和,用半夏秫米汤合温胆汤,兼热合竹茹温胆汤;心肾不交,舌红心烦,黄连阿胶汤加五味子;血虚神惊,酸枣仁汤加夜交藤;气虚乏困,四君子汤加黄精;肝郁不寐,道遥散加珍珠母等。

一句话,先识对证,选好方,加重有专长的安神镇静药,有的放矢,箭发即效;不要一古脑地都是酸枣仁、夜交藤、合欢皮的,乱发一气。不分证,不讲究药的特长,用再大的量也是无效和枉然的。常看我文章的读者,已经熟悉了我擅用半夏和夜交藤治失眠了,在此我不举这方面的例子了。现举一例用黄精的案例。
我在星月医院工作时,曾接诊一宁夏来西安打工的中年男子,三十七八岁,长途跋涉,几天未合眼,心烦急躁,疲倦之极,双目血丝满布。求诊,尽快用药让他睡几天。我观别无他症,仅疲乏过度,神无法安静,就处方四君汤加减。

北沙参50g,茯神50g,白术12g,黄精50g,五味子10g,甘草6g,大枣6枚。3剂,水煎服。下年5点起服第1次,量为药的1/3,晚上9点服第2次,量为药的2/3,后热水洗脚上床睡觉。

三日后,复诊,述之:按先生要求服药当晚就睡着了,一觉就到了第二天上午9点,起来后,已不疲乏,精神也为之安静。我随即告之,不用再服药了,注意劳逸结合就行了。

此类失眠我临床一般都是针对不同证情,选好方子,加重有效安神之药即能收覆杯之效。此案重点在于用了黄精,稍佐五味子。

治疗失眠不用安神镇静的方药,针对病因,釜底抽薪,达到阴阳平衡。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如荣卫不和的桂枝汤证之失眠、阳明热盛的承气汤之失眠、心血不足的归牌汤之失眠、更年期综合征之失眠等,只要是证清,首先就针对病因,直接用是证之方,就可以收到不用安神镇静之药而达到神安熟睡。这方面的验案很多,我也常用。在此举几例示之(有名医医案,也有我的医案)。

案1:

战某,男,38岁。1982年3月4日初诊。连续失眠十余日,彻夜不寐,服大量安眠药无用,痛苦不堪。面红目赤,大便不通多日,舌苔黄厚,脉大,用大承气汤。

大黄9g,芒硝6g,枳实6g,厚朴9g。仅服1剂,腑通,当夜安然入睡。

【按】姜老说:“此属冐家实,腑浊上攻于心,心神受扰而不宁,故不眠。如用安神镇静之品,是治标而遗其本,服大量安眠药无效即是明证。法当去胃腑之实,实祛浊除,心神得宁、自然安寐。"(《姜春华中医学术思想研究及临床经验选粹》)

案2:

韩某,女,35岁。1974年3月15日初诊。失眠已3个月以上,烦躁难入眠(每天最多睡约2小时),心悸不安,白昼头昏,昏然思睡,舌尖红,脉细弦。以黄连阿胶汤及交泰九加减。
黄连3g,肉桂1.5g,阿胶9g(烊化),白芍9g,生地黄9g。方7剂。

药后睡眠显著改善,续方7剂治愈。

【按】本案失眠属于心火上炎,肾阴亏损,心肾不交所致。以黄连泻心火为主,配阿胶、白芍、生地黄之类滋养肾阴,以肉桂温肾阳,引火归源,是为“交通心肾”之法。(《姜春华中医学术思想研究及临床经验选粹》)

案3:

我曾治一女,51岁,主症为心烦易怒,失眼多梦,轰热潮汗,高血压,舌瘦微红,苔薄,脉弦细,尺沉弱。饮食、二便基本正常。自述最近几天,睡眠困难,每天2~3小时,而且噩梦不断。要求先解决睡觉问题。对此,我辨为肝肾阴虚,虚阳上亢,西医更年期综合征。直接出方,二仙汤加二至九加甘麦大枣汤加百合生地汤。

淫羊藿(仙灵脾)12g,仙茅10g,巴戟天10g,黄柏30g,知母30g,当归10g,女贞子10g,墨早莲12g,生地黄15g,百合30g,浮小麦30g,生甘草6g,大枣6枚,五味子10g。3服,水煎服。

3日后复诊告之,已能入睡6~7个小时,人好多了,还有梦,其余症状略减。上方加白薇、牡丹皮、栀子。又15剂,诸证消失,嘱常服知柏地黄丸善后。此案并未加大量安神镇静之方药,而是针对病机用药,病因解决了,失眠之症亦解决了。故而针对病因,釜底抽薪,也是治疗失眠证的一种方法和思路,诸位不可不知。

另外,还有一种治疗失眠的思路,我也常用,症状不明显,证型不好分,即无证可辨的顽固失眠,从久病必瘀入手,用《医林改错》的血府逐瘀汤治疗,也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这方面的例子也不少,就不列举了。

总之一句话,治病思路要广,方法要多,就像打仗一样,机枪大炮都要会用,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失眠治疗亦然。

本文选自《医灯续传一位中医世家的临证真经》人民军医出版社

提示: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

中医内科临床用药加减法!(病证特效药)

1 血虚腹痛。微汗恶风。加官桂(七分)、倍芍药、

2 嗽痰。加桑白皮、杏仁、麻黄、贝母(各等分)。

3 大便秘。加桃仁、大黄、麻仁、枳壳(减半余各等分)。

4 血虚头眩。加天麻、防风、荆芥穗(各一钱)。

5 虚寒脉微。气难布息。不渴。便清。加干姜附子(各一钱)。

6 中湿。身重无力。身冷微汗。加苍术、白术、白茯苓(各一钱二分)。

7 筋惕肉瞤。属血虚也。加天麻、人参(各一钱伤寒筋惕肉 自有本条)

8 转筋属热。加酒芩、红花、木瓜、苍术(各等分)。

9 两胁胀满。加枳实、半夏(各八分)、白术(一钱)、去地黄、

10 身上虚痒。加黄芩、防风、煎调浮萍末(一钱)。

11 小便秘涩。属血虚。加茯苓、泽泻(各八分)、牛膝(一钱)、甘草梢(五分)。

12 盗汗属阴虚者。加麦门冬、知母、黄、浮麦、麻黄根(各等分)。

13 自汗。加人参、黄、麻黄根(各一钱)、桂枝(五分)。

14 劳瘵阴虚火动。加白茯苓、贝母、陈皮、款冬花、杏仁、黄柏、知母(各一钱)、甘草(三分)有热。再加秦艽、地骨皮(各一钱)。

15 阴虚喘嗽。或吐红者。加知母、贝母、黄柏、五味子(十二粒)、人参、麦门冬、桑白皮、地骨皮、牡丹皮、款冬花、紫菀(各等分如肺火盛者去人参换沙参)。

16 阴虚发热。烦渴不能坐卧。加麦门冬、山栀、黄柏、知母(各一钱)。

17 阴虚潮热。加柴胡、知母、黄芩、地骨皮(各一钱)。

18 半身不遂。左边。加桃仁、红花(各八分)、姜汁(半盏)、竹沥(一盏)。

19 血痢。加黄连、荆芥穗、地榆(各一钱)、木香(五分)、枳壳(七分)。

20 风虚眩运。加天麻、秦艽、羌活(各一钱)。

21 香港脚冲心。加炒黄柏(一钱)。

22 口干烦渴。加麦门冬、乌梅(各一钱)。

23 四肢冷气痛。加良姜、玄胡索、木香、吴茱萸(各等分)。

24 血气虚弱。起则无力而倒。加白术、陈皮、人参(各一钱)。

25 血虚刺痛。五心热。加山栀、香附、乌药(各一钱)、官桂、青皮(各五分)。

26 血虚甚者。加人参、附子(各一钱)、暑月。再加麦门冬(八分)、五味子(十粒)。

27 腹中积血气块。加木香(五分)、三棱、莪术、干漆(各八分)。

28 乍寒乍热。加人参、白茯苓、柴胡(各一钱)。

29 血虚成痿。加苍术、黄柏、下补阴丸。

30 老人性急作劳。两腿痛。加桃仁、陈皮、牛膝(各一钱)、甘草(生五分)、入姜汁(半盏)服三四剂而安。

31 少年患痢。用湿药大过。致痛叫号。此恶血入经络也。加桃仁、红花、牛膝、黄芩、陈皮、(各八分)、生甘草(五分)入姜汁半盏。水酒煎服三四帖。或十数帖而安。

32 午后嗽。即阴虚嗽也。加黄柏、知母、天门冬、栝蒌仁、贝母(各八分)。

33 贪劳人。秋深发热。浑身发热。手足皆疼如。昼轻夜重。倍川芎、芍药,加人参(一钱五分)、五味子(十五粒)、如病加喘。手足仍疼。再加人参、白术、牛膝、桃仁、陈皮( 各一钱)、生甘草(五分)、槟榔(七分)、生姜三片。煎服五十帖而安。

34 衄血。加黑山栀仁、黄芩麦门冬、牡丹皮、扁柏叶(各一钱)、入童便(半钟)。

35 又法、本方加麻黄(三钱)、葱白三根一服汗即止、

36 吐血。加牡丹皮、黑山栀仁、童便浸香附、犀角、藕节、京墨(各等分)入童便半钟煎、又法以患人吐出血。取起烙干。研为细末。以当归煎汤调下。此吴球子血导血归之法也。

37 咯血。加麦门冬(一钱五分)、童便(二盏)、姜汁(半盏)、青黛(一钱)、山栀仁(炒黑一钱)

38 唾血。加天门冬、麦门冬、知母、贝母、百部、熟地黄(各一钱)、黄柏(八分)、桔梗、远志(各五分)。

39 咳血。痰火伤血也。加贝母、栝蒌仁、青黛香附、杏仁、阿胶(各八分)、童便(二盏)、姜汁(半盏)肾虚肺痿咳血。加天门冬、麦门冬、知母、贝母、紫菀、桔梗、玄参、杏仁、阿胶、薏苡仁(各等分)。

40 痰涎血。出于脾也。本方去川芎、地黄,加黄、黄连、甘草、陈皮、山药、薏苡仁(各等分)

41 大便下血。即肠风下血也。热者。本方加炒山栀、牛胆、槐实、黄连、枳壳、阿胶、荆芥穗、升麻(少余各等分)虚者。加人参、白术(各一钱五分)、黑干姜、升麻(各五分)、陈皮(八分)、甘草(三分)。

42 小便溺血。加山栀、木通、小蓟琥珀(各等分)或本方煎调下牛膝膏亦妙。(按小便血痛者为血淋。自有本条。不痛者。为溺血也。)。

43 小儿尿血。本方煎调发灰。(一钱五分)、生甘草末(五分)或本方煎调五苓散,加棕榈灰发灰(各一钱)大人小儿俱妙。

44 血淋。加木通、大黄(各一钱五分)、桃仁、红花(各一钱)、车前子、琥珀(各八分)赤茯苓、甘草梢、泽泻、青皮(各七分)或本方调下牛膝膏。

45 女人血崩。加白术、黄连、地榆(各一钱五分)虚崩。加人参、白术、黄 、麦门冬、山药、陈皮(各等分)、升麻、甘草(各三分)。

46 血虚眼暗。或肾水虚不能远视。加甘菊花、枸杞子(各一钱五分)。

47 风热赤肿。火眼。加防风、甘菊花、黄连、黄芩、龙胆草(各分)。

48 痔漏。加人参、白术、黄连、生地黄槐实(制)、条芩(各一钱)、荆芥穗、枳壳(各七分)、升麻、甘草(生各三分)肠风脏毒加同。

49 脱肛血虚。加阿胶、枳壳(各八分)、升麻(三分)。

50 下焦无血。小便涩数。加黄柏、知母、牛膝、甘草梢(各等分)。

51 疟疾。若间一日连发二日。或日夜各发。加人参、白术、黄、知母、柴胡、青皮(各等分)。

52 老人气短。小便不通。加人参、黄芪(各一钱) 煎吞滋肾丸。

53 性急人味浓。常服燥热之药。左胁红点痛。必有脓在内。加桔梗、生甘草(少)、香附(多) 生姜煎服、十余帖。痛处肿。针出脓。再用本方十余帖调理。

54 老人因疝多服乌附热药。发疽淋痛。叫号困惫。加牛膝浓煎大剂。服五七帖。

55 中风血虚。加姜汁(半盏)、竹沥(一盏)能食。去竹沥,加荆沥。

56 筋骨痛。及头痛。脉弦如疟状。加羌活、防风、北五加皮(各八分)。

57 喉干躁痛。加玄参、桔梗、荆芥、黄柏、知母(各等分)立已。

58 血虚头痛。加天麻、细辛、甘菊花(各八分)、倍川芎。

59 血虚两胁肋痛。加木香、玄胡索(各七分)、官桂、青皮(各四分)、枳壳(六分)、香附(一钱)。

60 小腹遶疞痛。加官桂、木香、玄胡索、没药(各等分)

61瘀血结块作痛者。加桃仁(一钱五分)、大黄(三钱)、芒硝(一钱五分)。下尽黑血。痛即止。

62妇人血滞。同此加用。

63 男妇虚劳气弱。加人参、白术、陈皮、黄(各一钱二分)、甘草(三分)。

64 喘嗽胸满。昼轻夜重。加枳、麻黄、杏仁、半夏(各一钱二分)

65 烦躁加人参、知母(各八分)、石膏(一钱五分)、竹叶(二十片)。

66 心血虚。不得眠。去川芎,加人参、黄、酸枣仁、圆眼肉、麦门冬、石菖蒲(各等分)煎服。仍服朱砂安神丸。或补心丹。
(注:临床运用一定要据脉证用药)

134种临床用药加减法!(病证特效药)
医品阁
一、内科

1 血虚腹痛。微汗恶风。加官桂(七分)、倍芍药、

2 嗽痰。加桑白皮、杏仁、麻黄、贝母(各等分)。

3 大便秘。加桃仁、大黄、麻仁、枳壳(减半余各等分)。

4 血虚头眩。加天麻、防风、荆芥穗(各一钱)。

5 虚寒脉微。气难布息。不渴。便清。加干姜附子(各一钱)。

6 中湿。身重无力。身冷微汗。加苍术、白术、白茯苓(各一钱二分)。

7 筋惕肉瞤。属血虚也。加天麻、人参(各一钱伤寒筋惕肉 自有本条)

8 转筋属热。加酒芩、红花、木瓜、苍术(各等分)。

9 两胁胀满。加枳实、半夏(各八分)、白术(一钱)、去地黄、

10 身上虚痒。加黄芩、防风、煎调浮萍末(一钱)。

11 小便秘涩。属血虚。加茯苓、泽泻(各八分)、牛膝(一钱)、甘草梢(五分)。

12 盗汗属阴虚者。加麦门冬、知母、黄、浮麦、麻黄根(各等分)。

13 自汗。加人参、黄、麻黄根(各一钱)、桂枝(五分)。

14 劳瘵阴虚火动。加白茯苓、贝母、陈皮、款冬花、杏仁、黄柏、知母(各一钱)、甘草(三分)有热。再加秦艽、地骨皮(各一钱)。

15 阴虚喘嗽。或吐红者。加知母、贝母、黄柏、五味子(十二粒)、人参、麦门冬、桑白皮、地骨皮、牡丹皮、款冬花、紫菀(各等分如肺火盛者去人参换沙参)。

16 阴虚发热。烦渴不能坐卧。加麦门冬、山栀、黄柏、知母(各一钱)。

17 阴虚潮热。加柴胡、知母、黄芩、地骨皮(各一钱)。

18 半身不遂。左边。加桃仁、红花(各八分)、姜汁(半盏)、竹沥(一盏)。

19 血痢。加黄连、荆芥穗、地榆(各一钱)、木香(五分)、枳壳(七分)。

20 风虚眩运。加天麻、秦艽、羌活(各一钱)。

21 香港脚冲心。加炒黄柏(一钱)。

22 口干烦渴。加麦门冬、乌梅(各一钱)。

23 四肢冷气痛。加良姜、玄胡索、木香、吴茱萸(各等分)。

24 血气虚弱。起则无力而倒。加白术、陈皮、人参(各一钱)。

25 血虚刺痛。五心热。加山栀、香附、乌药(各一钱)、官桂、青皮(各五分)。

26 血虚甚者。加人参、附子(各一钱)、暑月。再加麦门冬(八分)、五味子(十粒)。

27 腹中积血气块。加木香(五分)、三棱、莪术、干漆(各八分)。

28 乍寒乍热。加人参、白茯苓、柴胡(各一钱)。

29 血虚成痿。加苍术、黄柏、下补阴丸。

30 老人性急作劳。两腿痛。加桃仁、陈皮、牛膝(各一钱)、甘草(生五分)、入姜汁(半盏)服三四剂而安。

31 少年患痢。用湿药大过。致痛叫号。此恶血入经络也。加桃仁、红花、牛膝、黄芩、陈皮、(各八分)、生甘草(五分)入姜汁半盏。水酒煎服三四帖。或十数帖而安。

32 午后嗽。即阴虚嗽也。加黄柏、知母、天门冬、栝蒌仁、贝母(各八分)。

33 贪劳人。秋深发热。浑身发热。手足皆疼如。昼轻夜重。倍川芎、芍药,加人参(一钱五分)、五味子(十五粒)、如病加喘。手足仍疼。再加人参、白术、牛膝、桃仁、陈皮( 各一钱)、生甘草(五分)、槟榔(七分)、生姜三片。煎服五十帖而安。

34 衄血。加黑山栀仁、黄芩麦门冬、牡丹皮、扁柏叶(各一钱)、入童便(半钟)。

35 又法、本方加麻黄(三钱)、葱白三根一服汗即止、

36 吐血。加牡丹皮、黑山栀仁、童便浸香附、犀角、藕节、京墨(各等分)入童便半钟煎、又法以患人吐出血。取起烙干。研为细末。以当归煎汤调下。此吴球子血导血归之法也。

37 咯血。加麦门冬(一钱五分)、童便(二盏)、姜汁(半盏)、青黛(一钱)、山栀仁(炒黑一钱)

38 唾血。加天门冬、麦门冬、知母、贝母、百部、熟地黄(各一钱)、黄柏(八分)、桔梗、远志(各五分)。

39 咳血。痰火伤血也。加贝母、栝蒌仁、青黛香附、杏仁、阿胶(各八分)、童便(二盏)、姜汁(半盏)肾虚肺痿咳血。加天门冬、麦门冬、知母、贝母、紫菀、桔梗、玄参、杏仁、阿胶、薏苡仁(各等分)。

40 痰涎血。出于脾也。本方去川芎、地黄,加黄、黄连、甘草、陈皮、山药、薏苡仁(各等分)

41 大便下血。即肠风下血也。热者。本方加炒山栀、牛胆、槐实、黄连、枳壳、阿胶、荆芥穗、升麻(少余各等分)虚者。加人参、白术(各一钱五分)、黑干姜、升麻(各五分)、陈皮(八分)、甘草(三分)。

42 小便溺血。加山栀、木通、小蓟琥珀(各等分)或本方煎调下牛膝膏亦妙。(按小便血痛者为血淋。自有本条。不痛者。为溺血也。)。

43 小儿尿血。本方煎调发灰。(一钱五分)、生甘草末(五分)或本方煎调五苓散,加棕榈灰发灰(各一钱)大人小儿俱妙。

44 血淋。加木通、大黄(各一钱五分)、桃仁、红花(各一钱)、车前子、琥珀(各八分)赤茯苓、甘草梢、泽泻、青皮(各七分)或本方调下牛膝膏。

45 女人血崩。加白术、黄连、地榆(各一钱五分)虚崩。加人参、白术、黄 、麦门冬、山药、陈皮(各等分)、升麻、甘草(各三分)。

46 血虚眼暗。或肾水虚不能远视。加甘菊花、枸杞子(各一钱五分)。

47 风热赤肿。火眼。加防风、甘菊花、黄连、黄芩、龙胆草(各分)。

48 痔漏。加人参、白术、黄连、生地黄槐实(制)、条芩(各一钱)、荆芥穗、枳壳(各七分)、升麻、甘草(生各三分)肠风脏毒加同。

49 脱肛血虚。加阿胶、枳壳(各八分)、升麻(三分)。

50 下焦无血。小便涩数。加黄柏、知母、牛膝、甘草梢(各等分)。

51 疟疾。若间一日连发二日。或日夜各发。加人参、白术、黄、知母、柴胡、青皮(各等分)。

52 老人气短。小便不通。加人参、黄芪(各一钱) 煎吞滋肾丸。

53 性急人味浓。常服燥热之药。左胁红点痛。必有脓在内。加桔梗、生甘草(少)、香附(多) 生姜煎服、十余帖。痛处肿。针出脓。再用本方十余帖调理。

54 老人因疝多服乌附热药。发疽淋痛。叫号困惫。加牛膝浓煎大剂。服五七帖。

55 中风血虚。加姜汁(半盏)、竹沥(一盏)能食。去竹沥,加荆沥。

56 筋骨痛。及头痛。脉弦如疟状。加羌活、防风、北五加皮(各八分)。

57 喉干躁痛。加玄参、桔梗、荆芥、黄柏、知母(各等分)立已。

58 血虚头痛。加天麻、细辛、甘菊花(各八分)、倍川芎。

59 血虚两胁肋痛。加木香、玄胡索(各七分)、官桂、青皮(各四分)、枳壳(六分)、香附(一钱)。

60 小腹遶疞痛。加官桂、木香、玄胡索、没药(各等分)

61瘀血结块作痛者。加桃仁(一钱五分)、大黄(三钱)、芒硝(一钱五分)。下尽黑血。痛即止。

62妇人血滞。同此加用。

63 男妇虚劳气弱。加人参、白术、陈皮、黄(各一钱二分)、甘草(三分)。

64 喘嗽胸满。昼轻夜重。加枳、麻黄、杏仁、半夏(各一钱二分)

65 烦躁加人参、知母(各八分)、石膏(一钱五分)、竹叶(二十片)。

66 心血虚。不得眠。去川芎,加人参、黄、酸枣仁、圆眼肉、麦门冬、石菖蒲(各等分)煎服。仍服朱砂安神丸。或补心丹。

二、妇科

67 妇人下元虚冷。无子息。加附子(制)、肉苁蓉、蕲艾、香附(各等分以下并妇人症)。

68 血气上冲心腹。肋下满闷。经水闭。加木香、槟榔、青皮、乌药、红花(各五七分)。

69 赤白带。腰腿疼痛。加防风、白芷、赤石脂、黄柏、苍术、乌药(各等分)。

70 脐下冷。腹痛。腰脊痛。加木香(五分)、玄胡索、吴茱萸(各八分)、官桂(五分)、苦楝(七分)、香附(一钱)。

71 气冲经脉。月事频并。脐下痛。加官桂、香附、倍芍药、

72 经水欲行。脐腹绞痛。加玄胡索、牡丹皮、槟榔(各八分)、木香、吴茱萸、红花(各五分)。

73 经水過多。别无他症。加黄芩、白术、荆芥穗(各等分)。

74 经水如黑豆汁色。加黄芩、黄连、荆芥穗(各等分)。

75 经水少而色红和。加红花(五分)、倍当归、熟地黄。

76 癥瘕血积。加三棱、莪术、官桂、干漆、瓦楞子(粉各等分)。

77经水适来适断。往来寒热者。加小柴胡汤。

78 胎动。加艾叶、香附子、紫苏、大腹皮、白术、黄芩、枳壳(各等分)。

79血枯经闭。加桃仁、红花、鹿角屑(各一钱)、倍当归、熟地黄、

80 下血过多。肌肉黄瘦。加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少)、官桂(五分)、陈皮(各等分)。

81妇人损伤血气。或忧郁所伤。致五心烦热。加麦门冬、黄芩、柴胡、百合、地骨皮、山栀、香附(各等分)。

82 经水或前或后。加牛膝、泽兰叶、益母草(各等分)

83 赤白带。日久不止。加人参、白术、本、牡丹皮、川续断(各等分)。

84 经水过期者。血虚也。加参、、白术、陈皮(各一钱)、升麻(四分)。

85经水不及期者。血热。加芩连之类。肥人兼痰治。加半夏、茯苓、贝母、陈皮、山栀、香附之类。

86 经水紫黑有块者。加芩连、香附(各等分)。

87 经水将行作痛者。血实兼郁。加桃仁、红花、牡丹皮、玄胡索、黄连、香附(各等分)。

88 经水行后作痛。加参术各一钱,红花三分

89 经水不调。而血色淡白者。亦虚也。加参术、阿胶(各等分)。

90躯脂生满经闭者。加南星、半夏、香附、黄连(各等分),去地黄。

91 临经时遇烦恼。作心腹腰胁痛。不可忍者。加桃仁、红花、玄胡索香附、青皮(各等分)

92 经水过多。旬余不止。加荆芥穗、续断、黑干姜炭(各八分)、炙甘草(四分)虚者。再加参术调理。

93 经水色如黄浆水者。此胃中湿痰也。加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细辛、苍术(各等分)

94 经水下如屋尘水者。加续断、蔓荆子、赤石脂(各等分)。

95 经水感寒。本方。去地黄,加白芷、柴胡、干葛、紫苏(各等分)。

96妇人血虚。往来潮热。加柴胡、白茯苓、地骨皮(各八分)、荆芥、薄荷(各六分)、甘草(三分)。

97 胎痛。皆由血少。加砂仁、香附、紫苏叶(各八分)。

98 半产。多在三个月。或五个月者。加人参、白术、陈皮、阿胶、艾叶、条芩、甘草(少余各等分)。

99 瘦弱妇人。子宫干涩。加阿胶、香附、黄芩、红花(少余各等分)。

100 妇人性急。血下如注。倦甚。加香附、侧柏叶、童便煎、

101 妊娠调理。加黄芩、白术(各一钱五分)、枳壳(七分)、砂仁(五分)。

102 胎损不安。或胎漏。加白术、黄芩、地榆、阿胶、艾叶、香附、续断、枳壳(各等分)

103 胎痛。加香附、紫苏梗、砂仁、枳壳(各一钱)倍熟地黄。

104 妊妇寒热。加小柴胡汤,去半夏、气虚。再加参术(各一钱五分)。

105 临月服催生。加大腹皮、陈皮、白术、黄芩、紫苏梗叶香附、白芷、甘草(少余各等分)、或用益母丸。

106 瘦妇血少。胎弱难产。加枳壳、乳香、木香(各五分)、甘草(三分)、益母草(一钱)、血余灰(一钱)或用兔脑丸。

107 产后补虚。加参术、陈皮(各一钱)、甘草(炙四分)、干姜(五分)、去芍药、如发热。再加茯苓、柴胡(各八分)。

108 产后去血过多。昏运。加荆芥穗(二钱)、去芍药、地黄、

109 产后生肠不收。由气血虚。加人参、白术、黄、甘草、升麻,去芍药、地黄。

110 产后着恼。加香附(一钱五分)、干姜(炒)、青皮(各五分)、去芍药、地黄

111 产后惊风。加茯苓、天麻、防风、黄、官桂、甘草(各等分)去地黄、有痰。加半夏、陈皮(各一钱)。

112 产后痢。加黄芩、桂枝、枳壳、木香、槟榔(各七分)、去地黄。

113 产后多汗。加黄(一钱)、桂枝(五分)。

114 产后血风。四肢螈。加天麻、荆芥穗(各一钱)。

115 产后恶露。欲行不行。作痛。加牡丹皮、玄胡索、红花、泽兰叶、官桂(各等分)、五灵脂

116 产后咳嗽。加旋复花、前胡、杏仁、白茯苓、陈皮,去地黄、芍药。

117产后心虚。怔忡不定。言语错乱。加人参、茯神、远志、麦门冬(各一钱)、甘草(三分)、去白芍药、地黄。

118 产后恶露不行。结成块。疼痛不可忍。加没药、血结、官桂、桃仁、红花(各等分)、莪术、五灵脂。

119 产后浮肿。加白术、白茯苓、陈皮、大腹皮(各一钱)、去地黄、鲤鱼汤煎

120 产后脐腹痛。加炒干姜、官桂、香附、没药(各等分)。

121产后血块痛。加蒲黄、玄胡索、牡丹皮(各等分)、官桂(少许)。

122产后泻。本方。去当归、地黄,加白术、茯苓、陈皮(各一钱)、甘草(少)、干姜、白扁豆(各等分)。

123乳不通。加白芷、青皮(各七分)、木通、穿山甲(炙各一钱)。

124恶露不止。加炒黑蒲黄、白芷、百草霜、荆芥穗、地榆(各等分)。

三、儿科

125 小儿血热。加黄连、连翘(各六分)。

126 小儿痘疮不活。血少故也。加黄 (一钱)、桂(三分)、紫草(五分)。

127 小儿尾骨病。加山药、知母(酒炒)、桂(少许)。

(注:临床运用一定要据脉证用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曲未散 萦绕山海间心尤在 弹指间聚散你在我心间是你我执意相守的诺言云开 我知道你在眷恋眷恋再不会走远即使相隔干里也并不遥远风起 你知道我在期盼期盼你回到身边人若
  • 世上没有那么多天赋异禀,优秀的人总是努力地翻山越岭,你要知道:最终使你脱颖而出的,是持之以恒,是真正坚持做一件事,而时间会看得见。 世上没有那么多天赋异禀,优
  • 如果你很爱一个人,就别去害怕结局,在能爱的时候用力去爱吧,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的遇见一个很爱很爱的人!      喜欢你,是让我慢慢变成了好脾气,为了你打破了
  • 而天一凉,很多人开始出现皮肤痒的情况,抓挠就是一片白皮,也不长东西,可就是痒。所以你看出汗这事儿,多或者少,都是不正常的状态,都容易引起身体问题。
  • 2021.08.29 — 2022.01.22 2022.02.16 — 2022.03.31 서른 아홉 손예진, 전미도, 김지현 연우진, 이무생,
  • 抗战胜利后,他们又纷纷要求另行组织政团,尤其是一些青年知识分子,积极主张黄炎培起来主持筹备。职教派与实业界素有密切联系,黄炎培理解他们这些要求,遂会同杨卫玉、胡
  • 如她所說她也變了,不在是以前的那個少年期的保寧。因李謙說過這裡就是他倆的家,她開始憧憬有家人的感覺,眼裡都有了期盼。
  • hello 铁铁们~去了哪里玩、看了什么电影或者做了什么美食,我们都可以随手拍下来,发布到抖音,就成了一个作品。然而,有的朋友发现,抖音作品发布后,别人看不到,
  • #11个爱上夏天的理由# 【一定要知道的冷敷面膜知识】小兔刚刚被新闻#杭州一路人晕倒在地被烫伤# 吓到炙烤过后的路面能轻而易举把皮肤烫伤意外虽然是极小概率,但是
  • 周五302灰熊VS开拓者比赛时间:2020-08-01 04:00灰熊动态:虽然灰熊复赛后的赛程相对艰难,但这支年轻的队伍,在本赛季已经证明过自己的实力。比赛看
  • 现在的职场绝不是养懒人的地方,你要比别人生存的好,就唯有当主角,让别人去做龙套。  11、你是上司的人,上司却不一定是你的人,这层意思一定要明白  当一个上司对
  • ㊙️ 新盘㊙️ 新盘㊙️ ㊗️ 《香榭松湖》 五栋大社区10月19日正式开盘㊗️ 松山湖心区唯一的大红本洋房住宅小区[呲牙] 正规报建,四证齐全,华为⭕距离
  • #刘昊然# 关心他就多买电影票 暖阳随手关爱百花奖最年轻影帝提名者[心][心][心] (⑉°з°)-♡ lhr|日天|刘昊然|hrdd|hrgg|六元|刘源|吕
  • 海狮表演场在海洋蓝的基础上融入大量热带森林植物及拟人的文化元素,充满了热情洋溢的热带风情,场内设观众席座位约1000个,不同的表演不同的风格,在这里游客可以在声
  • 来来来我给你投屏这个(打开B站安利了17分钟冯豆子)我姐:他唱歌还挺好听的我:你懂我刚看完沈巍就看了这个的心情吗我姐:朱一龙会感动吗我:不敢动[跪了]之前听朋友
  • 與梁漱溟、晏陽初、陶行知等的鄉村建設模式不同的是盧作孚的北碚建設模式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大力舉辦文化事業、公共事業,創造了一個地區建設的奇跡,而這
  • 《心愿》且让夕阳把晚风送至爱恨缘浅的随意任余生时光自流去你眼眸谋一时委婉的人生快意*纵使我的名字惯于豢养孤独而你的温柔惯于豢养明月梦幻般的虚无我常无枝可栖*寻一
  • 然后他每个月的工资在装修房子 剩下的也没有多少钱 但是他都会问我钱够不够 我问他你都没钱了 还问我干嘛 他回我要是你没钱那我得想办法有钱啊 和他在一起就很安心
  • #高速公路畅通行动# #880高速路况#【山西省高速公路路况信息】2022年9月17日 星期六 19:00 持续更新中...事故:★G55二广高速忻州段,去往大
  • 中年女性在烟熏火燎的生活中依旧可以保持爱美的秉性,热爱生活,不盲目扎堆,孤独且自由,经历了生活的磨难,和情感的沉淀,也就明白了所有的苦楚,只能靠自己来治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