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记事 | 虎年开局,天津各区都有哪些大项目?】 2022年是“十四五”关键一年。天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线出击,打出了虎年开局的虎势。

  过去一周,天津两会圆满落幕,对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做出部署。全市行程码“摘星”,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一大批新项目落地、开工。作为国内首个正面迎战奥密克戎的城市,天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线作战,双线争分夺秒、全力出击,打出了虎年开局的虎势。

  此轮疫情防控,天津突出“精准”,全力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比如,有报道介绍,在津南全域设为防范区期间,及时帮助区内的九安医疗停工配套企业运出重要模具,协调可替代的生产厂家,全力保障九安医疗正常生产。全市有序发放进出天津应急车辆通行证,保障重点行业和产业链企业稳定生产。第一时间推动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新能源、绿色石化、轻纺等产业链复工复产等等。这些措施,对疫情影响起到了对冲作用。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龙头和抓手。2月8日,全市重点项目现场办公会在滨海新区召开。市领导强调,各区新一届班子要亲力亲为抓项目、抓发展,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主官”工程、“一把手”工程,深入一线服务项目建设,切实改善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开工、投产达产。

  9日,天津召开全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市场主体所需所盼,着力破解突出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项目发展高度重视,企业施工主体更是快马加鞭。正月初四,位于东丽经开区中汽中心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建设项目现场,中建三局的工人们已经上班,开足马力赶工期。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19.9亿元,预计今年6月一期项目能够交付使用;二期办公楼项目预计今年10月完工。

  近期,各区还有哪些重点项目签约落地、开工推进?笔者根据近期接触到的公开报道,对春节过后几个区的情况做一个简要梳理。

滨海新区

  滨海新区是加快开发开放的主力军,经济占到全市半壁江山。去年捷报频传,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引进北京项目1095个,协议投资额达2821.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分别超过9.5%和12.9%。

  开春以来,位于中新生态城的一汽丰田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加紧进行各生产线设备联合调试,以及人员培训等前期准备工作。该项目规划产能20万辆,规划投产车型包括基于丰田最新EV平台的中级SUV车型、MPV车型等。项目建成后,计划员工总数达2500人,预计年营业收入500亿元,同时可带动上下游产业聚集。去年吸引了近10家配套项目落户。目前,项目一期工艺车间厂房已全部建成,预计今年6月,首款新车将投产下线。

  新的一年,中新天津生态城谋划实施606个重点建设项目,聚焦新能源、海绵城市、基础设施智慧管理系统等。

  作为滨海新区的骨干网络,B1线(滨铁1号线)、Z4线(滨铁2号线)、Z2线(滨铁3号线)已全部开工,掀起虎年建设的新高潮。Z2线一期工程连接滨海国际机场和北塘,预计2024年实现洞通、轨通、电通,2025年6月试运营。

东丽区

  2月10日,东丽区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华明高新区英诺美迪国际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现场举行。

  英诺美迪、垠坤·未来汇产业基地项目(二期)、天津沃可达科技园、爱思达航天科技天津总部基地、华利5G项目、国际标准兽药制剂厂房建设及自动化生产线、安居·乐椿轩项目和胡张庄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等项目单位负责同志分别汇报了项目建设情况。

  据了解,今年东丽区新开工项目33个 计划总投资378亿元,其中一季度新开工项目12个,计划总投资97亿元。

  进入2022年,东丽区委区政府便着手指导、督促160个5000万元以上的续建、新建、拟建项目落实情况,推出金融、政务、产业、商务、生态5个功能组团,实施“拿地就开工”全流程跟踪服务,力争年内实现26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开工,15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竣工达产。

西青区

  2月10日,西青区举行“‘西’望之城 活力之春”2022年一季度重点项目签约仪式,集中签约项目共34个,计划总投资267.77亿元,涵盖了车联网、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链。

  本次集中签约包含服务业项目22个,制造业项目12个。其中,参加线上签约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81.05亿元。

  从产业类别看,重点产业链方面涵盖车联网项目、生物医药项目各4个,集成电路项目、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项目、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项目各2个,其他产业主要包括总部类、新能源、智能制造、新材料等。

  从项目投资来源地看,其中北京项目12个、长三角项目8个、珠三角项目3个,其他地区项目11个。这些项目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效益优、未来前景好,将为西青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能。

  本次签约活动还邀请了3家驻区银行与4家企业签署银企合作协议,进一步从信贷资金支持等方面对新落地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宁河区

  2月16日下午,宁河区举办“‘宁’新聚力 合创未来”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涉及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机械制造、保税物流等产业项目,计划投资超46亿元。

  据了解,当天落户的航天主题公园及配套项目计划投资25亿元,拟选址未来科技城现代产业区,占地188亩;建设中星电科运营总部,打造中星电科航天城,总体规划建筑面积约为14.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航天主题体验园、镜花园观赏园、航天培训中心。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纳税1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近千个。

  “航天主题公园是个文旅项目,市民可以在这里参观火箭、卫星展览,在科普基地了解航天的发展历程,同时体验航天相关的升天、失重等项目。” 中星电科航天工业(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智表示,该项目今年上半年将开工,预计2023年的年底左右投产。

  同时落户的还有高端特殊钢材料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7亿元,拟选址宁河区经济开发区,建设两条热轧带钢(特殊钢)生产线及配套设备和设施,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90亿元。

  宁河公用型保税仓项目也将落户宁河,该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拟选址现代产业区,填补现代产业区在转口贸易、缓税、增值服务、商品展示等方面的不足,提升宁河区外向型经济服务水平。

  此外,宜家全球碳钢制造中心项目、正道种业国内生产及结算中心项目、绿佳高端电动车项目、法斯特两轮电动车项目、新能源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生产项目、白刚玉航天新材料项目、清控智明防静电涂层材料项目、高性能碳纤维碳基复合材料二期项目也同日签约,落户宁河。

  此前的2月7日,节后上班第一天,宁河区还举行了2022年重点大项目建设启动仪式,大北涧沽镇的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大北起步区项目、现代产业园区的金轮电动自行车项目和中材节能项目启动开工。

  据介绍,2022年宁河区将安排107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计投资约170亿元。

静海区

  2月10日,静海区举行招商顾问聘任暨2022年新春项目集中签约活动。24个签约项目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总投资132.5亿元。这些项目即将落户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园、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中德大邱庄生态城、大邱庄镇、静海镇等重点园区、乡镇。随着这些项目的落地建设,将为推进静海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静海区把招商引资攻坚战作为全区的一号工程,力争2022年达到150亿元的目标。重点实施231个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全年达到固定资产投入270亿元以上。

河北区

  位于河北区建国道与五经路交口的华为天津区域总部项目备受瞩目。

  目前,项目建筑设计方案已经出炉,将于今年上半年开工,计划建设约6.5万平方米的科研用房及配套设施。

  借助华为天津区域总部落户契机,河北区加大了华为生态合作伙伴的招商力度,已经吸引了数智未来等一批企业落户,下一步将继续加大上下游关联项目落地,实现聚集发展、生态发展。

  此前,天津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加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信息产业、城市智能生命体、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合作,共同推进“智能体”试点,培育人工智能优势产业集群,形成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产业生态圈。

  此外,国际能源巨头法能集团旗下新能源项目天津渥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天津侠客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已经注册落地。河北区2022年产业类项目总投资额近40亿元,较去年翻番。
https://t.cn/A6iFSxtr

【一周记事 | 虎年开局,天津各区都有哪些大项目?】2022年是“十四五”关键一年。天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线出击,打出了虎年开局的虎势。

  过去一周,天津两会圆满落幕,对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做出部署。全市行程码“摘星”,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一大批新项目落地、开工。作为国内首个正面迎战奥密克戎的城市,天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线作战,双线争分夺秒、全力出击,打出了虎年开局的虎势。

  此轮疫情防控,天津突出“精准”,全力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比如,有报道介绍,在津南全域设为防范区期间,及时帮助区内的九安医疗停工配套企业运出重要模具,协调可替代的生产厂家,全力保障九安医疗正常生产。全市有序发放进出天津应急车辆通行证,保障重点行业和产业链企业稳定生产。第一时间推动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新能源、绿色石化、轻纺等产业链复工复产等等。这些措施,对疫情影响起到了对冲作用。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龙头和抓手。2月8日,全市重点项目现场办公会在滨海新区召开。市领导强调,各区新一届班子要亲力亲为抓项目、抓发展,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主官”工程、“一把手”工程,深入一线服务项目建设,切实改善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开工、投产达产。

  9日,天津召开全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市场主体所需所盼,着力破解突出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项目发展高度重视,企业施工主体更是快马加鞭。正月初四,位于东丽经开区中汽中心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建设项目现场,中建三局的工人们已经上班,开足马力赶工期。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19.9亿元,预计今年6月一期项目能够交付使用;二期办公楼项目预计今年10月完工。

  近期,各区还有哪些重点项目签约落地、开工推进?笔者根据近期接触到的公开报道,对春节过后几个区的情况做一个简要梳理。

滨海新区

  滨海新区是加快开发开放的主力军,经济占到全市半壁江山。去年捷报频传,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引进北京项目1095个,协议投资额达2821.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分别超过9.5%和12.9%。

  开春以来,位于中新生态城的一汽丰田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加紧进行各生产线设备联合调试,以及人员培训等前期准备工作。该项目规划产能20万辆,规划投产车型包括基于丰田最新EV平台的中级SUV车型、MPV车型等。项目建成后,计划员工总数达2500人,预计年营业收入500亿元,同时可带动上下游产业聚集。去年吸引了近10家配套项目落户。目前,项目一期工艺车间厂房已全部建成,预计今年6月,首款新车将投产下线。

  新的一年,中新天津生态城谋划实施606个重点建设项目,聚焦新能源、海绵城市、基础设施智慧管理系统等。

  作为滨海新区的骨干网络,B1线(滨铁1号线)、Z4线(滨铁2号线)、Z2线(滨铁3号线)已全部开工,掀起虎年建设的新高潮。Z2线一期工程连接滨海国际机场和北塘,预计2024年实现洞通、轨通、电通,2025年6月试运营。

东丽区

  英诺美迪、垠坤·未来汇产业基地项目(二期)、天津沃可达科技园、爱思达航天科技天津总部基地、华利5G项目、国际标准兽药制剂厂房建设及自动化生产线、安居·乐椿轩项目和胡张庄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等项目单位负责同志分别汇报了项目建设情况。

  据了解,今年东丽区新开工项目33个 计划总投资378亿元,其中一季度新开工项目12个,计划总投资97亿元。

  进入2022年,东丽区委区政府便着手指导、督促160个5000万元以上的续建、新建、拟建项目落实情况,推出金融、政务、产业、商务、生态5个功能组团,实施“拿地就开工”全流程跟踪服务,力争年内实现26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开工,15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竣工达产。

西青区

  2月10日,西青区举行“‘西’望之城 活力之春”2022年一季度重点项目签约仪式,集中签约项目共34个,计划总投资267.77亿元,涵盖了车联网、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链。

  本次集中签约包含服务业项目22个,制造业项目12个。其中,参加线上签约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81.05亿元。

  从产业类别看,重点产业链方面涵盖车联网项目、生物医药项目各4个,集成电路项目、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项目、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项目各2个,其他产业主要包括总部类、新能源、智能制造、新材料等。

  从项目投资来源地看,其中北京项目12个、长三角项目8个、珠三角项目3个,其他地区项目11个。这些项目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效益优、未来前景好,将为西青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能。

  本次签约活动还邀请了3家驻区银行与4家企业签署银企合作协议,进一步从信贷资金支持等方面对新落地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宁河区

  2月16日下午,宁河区举办“‘宁’新聚力 合创未来”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涉及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机械制造、保税物流等产业项目,计划投资超46亿元。

  据了解,当天落户的航天主题公园及配套项目计划投资25亿元,拟选址未来科技城现代产业区,占地188亩;建设中星电科运营总部,打造中星电科航天城,总体规划建筑面积约为14.5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航天主题体验园、镜花园观赏园、航天培训中心。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纳税1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近千个。

  “航天主题公园是个文旅项目,市民可以在这里参观火箭、卫星展览,在科普基地了解航天的发展历程,同时体验航天相关的升天、失重等项目。” 中星电科航天工业(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智表示,该项目今年上半年将开工,预计2023年的年底左右投产。

  同时落户的还有高端特殊钢材料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7亿元,拟选址宁河区经济开发区,建设两条热轧带钢(特殊钢)生产线及配套设备和设施,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90亿元。

  宁河公用型保税仓项目也将落户宁河,该项目计划投资1.2亿元,拟选址现代产业区,填补现代产业区在转口贸易、缓税、增值服务、商品展示等方面的不足,提升宁河区外向型经济服务水平。

  此外,宜家全球碳钢制造中心项目、正道种业国内生产及结算中心项目、绿佳高端电动车项目、法斯特两轮电动车项目、新能源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生产项目、白刚玉航天新材料项目、清控智明防静电涂层材料项目、高性能碳纤维碳基复合材料二期项目也同日签约,落户宁河。

  此前的2月7日,节后上班第一天,宁河区还举行了2022年重点大项目建设启动仪式,大北涧沽镇的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大北起步区项目、现代产业园区的金轮电动自行车项目和中材节能项目启动开工。

  据介绍,2022年宁河区将安排107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计投资约170亿元。

静海区

  2月10日,静海区举行招商顾问聘任暨2022年新春项目集中签约活动。24个签约项目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总投资132.5亿元。这些项目即将落户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产业园、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中德大邱庄生态城、大邱庄镇、静海镇等重点园区、乡镇。随着这些项目的落地建设,将为推进静海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静海区把招商引资攻坚战作为全区的一号工程,力争2022年达到150亿元的目标。重点实施231个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全年达到固定资产投入270亿元以上。

河北区

  目前,项目建筑设计方案已经出炉,将于今年上半年开工,计划建设约6.5万平方米的科研用房及配套设施。

  借助华为天津区域总部落户契机,河北区加大了华为生态合作伙伴的招商力度,已经吸引了数智未来等一批企业落户,下一步将继续加大上下游关联项目落地,实现聚集发展、生态发展。

  此前,天津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加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信息产业、城市智能生命体、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合作,共同推进“智能体”试点,培育人工智能优势产业集群,形成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产业生态圈。

  此外,国际能源巨头法能集团旗下新能源项目天津渥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天津侠客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已经注册落地。河北区2022年产业类项目总投资额近40亿元,较去年翻番。

探寻“老有所养”新趋势:《中国养老服务蓝皮书(2012-2021)》发布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如何实现“老有所养”已成为最受关注的民生热点之一。

近日,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金融分会、清华大学银色经济与健康财富指数课题组、大家保险集团三方联合编制的《中国养老服务蓝皮书(2012—2021)》在中新社举办的国是论坛之“城心养老:养老新趋势”上正式发布。

蓝皮书从养老服务基本问题、养老服务需求研究、养老服务供给研究和国内外典型案例研究四个方面进行梳理,旨在为养老服务政策制定和企业发展提供参考,促进社会共识,探讨最能满足中国居民养老需求的理想模式。

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居民养老需求渐成井喷之势。报告介绍,为准确识别城市居民养老服务需求,2021年,由大家保险集团与清华课题组合作开展的调查显示,77.5%的受访者考虑过养老问题;父母健在的受访者中,82%的考虑过自己和父母的养老问题。

在对于养老方式的认知上,受访者对于城心养老的优势选择排在前三的是离市中心近/生活便利/交通便利、方便子女/亲人探望、熟悉的生活圈/社交圈。而对于城郊养老的优势,受访者选择排在前三位的为生活环境好、居住面积大、交通便利。综合比较,有83%的受访者愿意选择城心养老的模式。

蓝皮书同时指出,随着泰康保险、大家保险等商业保险集团适应银色经济时代的消费需求进行金融创新,推动保险、地产、医护和养老服务闭环管理,实现养老保险产品与养老社区相结合,由此形成养老金融新格局,且正在向核心城市群聚集。

在此背景下,核心城市群发展需要扬长避短。蓝皮书表示,核心城市群在养老事业、产业发展上存在诸多优势:养老金市场发展可以增加长期资产配置,促进资本市场转型、治理和持续发展;嵌入医护的养老社区建设,可以促进健康科技与银发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市场结构转型,形成既适应青年劳动人口,也适应大龄劳动人口的新型就业市场;带动当地政府改造老旧居民社区,大力发展养老社区,满足大多数居民养老服务需求。由此形成核心城市群持续发展优势,有利于提高国家竞争优势和促进外循环经济社会发展。

蓝皮书主编、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和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带领团队在2021年开展了“中国城市居民养老服务需求调查”,调查发现52.85%的受访对象选择居家养老,受访者更愿意父母选择在家养老,占比58.23%。选择在家照护失能父母的比例较低,选择社区照护和机构照护的比例高于父母的选择。三分之一的城市居民已经意识到失能失智和临终照护是刚需。

失能失智老人照护是刚需,着力打造正三角的医护体系

11月26日,据央视新闻报道,目前我国失能失智老人约4500万,今年以来,我国已在北京、山西、辽宁、四川等15个省份开展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试点。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当国民寿命越高的时候,失能失智老人照护需求就越明显。”杨燕绥对澎湃新闻表示,这个需求是家庭有孝心有钱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需要专业技术和专业空间来解决。

在杨燕绥看来,对失能失智人群的照护属于广义医学,它不在狭义的医学当中,它也不属于医保基金付费的范围,属于目前正在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

“其实不能把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的问题一味地丢给养老机构。”杨燕绥表示,养老机构主要还是负责老人的生活照料,一旦承担了失能失智照护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投入,比如刚需的急救,失能失智老人照护更需要国家的卫生医护体系。

杨燕绥认为,国家现在就要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打造一个正三角形卫生医护体系。

什么是正三角的医护体系?杨燕绥解释,正三角形的医护体系基层是最大的,龙头医院的医生把关,医护团队下基层长期负责急性后期的康复护理,托管社区或者社区的康复医院,指导照护机构的工作。

杨燕绥表示,所以基层紧密型医共体非常关键,这个服务体系打造起来后可以支持甚至嵌入社区,而不是让养老社区养老机构自己去办这个医护体系。

“自己去办的危害性非常大。”杨燕绥表示,因为一个养老床位和一个医疗床位的成本和功能差异非常大。如果把这样的责任划给养老机构,养老机构盲目地去配建医疗床位和引进医生,护工的工资就更低了,如果护工的工资再这么低下去,这个产业很难发展起来。

最适合的养老最大的堵点在哪里?

蓝皮书的“中国城市居民养老服务需求调查”中提到,受访者为自己选择养老方式的结果显示,52.85%的受访对象选择居家养老,其中25.3%的受访者希望在不能自理时由家人照护;27.55%的受访者希望由专业机构提供居家服务;26.42%选择需要社区养老服务,其中有18.86%的希望能去社区日间照护中心;另外,7.56%的老年人希望能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居住,有17.58%的老年人愿意选择去机构举办的养老社区和照护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北京市老龄委专家委员会委员黄石松在国是论坛上指出,最适合的养老服务有三个要素:一是专业化的服务。谈机构、谈照护、谈康复,关键是要有专业化服务。二是有家的感觉。把养老机构搬回家,办家庭养老床位已成为当下养老趋势。三是价格合适,可以承受的支付能力。

不管是在居家养老还是去照护机构养老,照护人的问题都是关键一环。

养老服务业是长寿经济新形态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也被许多人称为朝阳产业。但就是在这一个朝阳产业中,从业者尤其是我国专业护理人员不足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

“要用最短的时间建立中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可能有一个矛盾。”杨燕绥认为,现在养老服务要配置房屋土地和环境的改善,投资都很大,所以这时候总是用挤压人工的这个方式来做。这个时期应该尽快转变,当土地房产合理配置,要尽快提高专业护理人员的收入。

“在西方,养老服务业发展相对成熟的时候,一个成熟护工的收入不低于一个医生。”杨燕绥表示,现在养老行业护工的薪资很低,大龄劳动人口和新生的劳动人口,甚至包括农村富余转入城市的劳动人口,都不选择这个专业,因为没办法生存下去。护工的待遇是今后在土地房产配置之后最关键的问题。

黄石松则认为,“最后一米”的体制机制障碍是提供最适合的养老服务最大的难点。

“最后一米”的体制机制障碍体现在哪方面?

黄石松指出,如今老年人口空间结构、分布和养老服务健康资源的地理分布错位。老年人集中在中心城区,但这些地区的养老服务资源紧张;老年人需要整合的、一站式的、打包的服务,但现在市场能够提供都是比较碎片的服务,专业程度不高,特别在照护、健康方面。

黄石松认为,“最后一米”的体制机制障碍,突出的表现就是供需两边的不匹配。考虑到这点,住房制度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从规划设计、空间布局、老年友好社区到房屋的交易、租赁、物业管理,全流程思考老龄化社会的住房政策十分必要。

“总的来说,实现最好的养老服务还需要多方共建共享,政府、家庭、社区、保险、住房制度改革共同推进,对此我充满期待。”黄石松说。
来源: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大家保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每次看见身形和你相似的阿姨,他的目光就会一直停留在人家身上,每次病房门一打开他就会望向那里,我们每个人都看出他在等你”;因为平时很多黑子打电话过来骂,我们不敢开
  • 中身はイズシェスタ写真集滅亡迅雷.net写真集DXブランクヒューマギアプログライズキー装動ゼロワン シューティングウルフ全ライダー集結&イズのほぼ等身大ポスター
  • 【#安化县县长周贤主动投案#】6月2日,据三湘风纪网消息,益阳市安化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周贤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经湖南省纪委监委指定,目前正接受湘
  • 七:产品在冷却车间环境中,我们如何测试产品aw、ph、菌落?七:产品在冷却车间环境中,我们如何测试产品aw、ph、菌落?
  • #财经##投资#6月,A股这个现象值得重点关注进入6月,有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就是从板块行情上看,科创板指数最近3个交易日已经连续跃居板块强度前3名。5、高度带情
  • ‍☠️#nitiasa #ゼンカイジャーだけど今は 貴方への愛こそが 私のプライドいつか私も 空を飛べるはず ずっと信じていた翼があったら飛んでゆくのに 貴方の
  • 最后他还说,每天那么多病人求医,儿科那边专家肯定找把握较大的来处理了,我们案子风险太大,没人想接的。他说,外面的肿瘤他可以处理,但你要先去找神经外的主任,问他能
  • 虽然剧情、设定如我所想很老套……但卡司真不错,光妹也太可爱了,虽说距离上次合作(也是第一次合作)过去了若干年,但这次两个角色轻易就搭起来,气场很和嘞,内田小哥难
  • 可采用调气的方法是:用炼神的方法,使大脑入静,精神集中,意念专一,杂念不生,对内外刺激减弱,甚至进入逍遥无拘的美妙境界。后天气是鼻孔出入之气,促使人体血液循环流
  • 公路/越野动静之间,焕发震慑心魄的魅力全新BMW X6 xDrive40i车型搭载了BMW新一代直列6缸发动机,赋予车辆惊人的高转速和快速响应能力,百公里加速仅
  • #拼搏职场分享感动点滴#职场超话#职场经验分享##春日好运派送#转发+关注@微博职场 ,将在5月23日当天通过@微博抽奖平台 抽出8位职场鹅,每人赠送一本《百万
  • 改良的旗袍最适合来点新花样,如果想要穿一款能在平时或是聚会时都能吸睛的旗袍,小姐姐们可以穿波点、格纹、星星等带有时髦感却不会太过复杂的图案,不经意的点缀配上高级
  • 面部肌肤,一年四季都需要不断补水保湿,面膜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冬季就更少不了了。这款唇膏无外乎就是樱花的味道了,含有乳木果油,能很好的滋润保湿。
  • 而在互联网上支持严控的人,很多来源于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疫情的小城市,他们与外界的经济协作不是那么的紧密,疫情风险本来就低,他们就更倾向于严控大城市,以减少中小城
  • 让我们一起心存善良和大爱,微笑着,走过季节的轮回。让我们一起心存善良和大爱,微笑着,走过季节的轮回。
  • 5月30日至6月3日,涉及该区风险点位具体如下:5月30日:14:10-14:40 三旗百汇市场杨仁全说,与上述风险点位有同时空交集人员、接到健康宝弹窗提示人员
  • 广东省深圳市(1个):福田区福保街道菩提路216号点彩人家28栋。黑龙江省黑河市(1个):爱辉区网通社区医院小区1号楼。
  • 명언 모음 ● 죄는 미워하고, 죄수는 사랑하라. [간디] ● 물고기를 주어라. 한 끼를 먹을 것이다. 물고기 잡는 법을 가르쳐 주어라. 평생
  • 作为一个大修行者,当他一开始观察自心时,所有的分别念就都融入于心的本性虚空当中,一切烦恼也就消于法界。我们狂乱的心就好比熊熊烈火、飞卷的狂风、海中的波涛或是山上
  • (图10/11)07.滨湖区蠡园街道进入5月份以来,不少餐饮店的顾客多了起来,而有些店主在忙着生意的同时,却对店里有悖于疫情防控要求的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