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诸乘诸宗,
都以忏悔业障为佛弟子修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列为修行者的日课之一。

忏悔又分事忏、
理忏。
  
事忏,
是在众僧或佛像或自己伤害的人之前,

诚恳坦白发露过错,
表示悔过,

“ 所未作者,
更不敢作,
已作之业,
不敢覆藏。”

(《 金光明经 》卷二 )。
  
大乘《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说
观想专表忏悔灭罪的普贤菩萨而忏悔之法。

汉传佛教界依经编有多种忏悔的仪轨,

如《 法华忏法 》、
《 金光明忏法 》、
《 药师忏法 》、
《 华严忏法 》、
《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 》、
《 梁皇宝忏 》、
《 慈悲水忏 》、
《 大悲忏 》等,

以供佛弟子依法修忏悔。

密乘则主要观想密法总管、
普贤菩萨的秘密身金刚萨多,

诵念其
“ 百字名 ”
( 咒语 )
而忏悔,

这被列为密乘修行者必修的
“ 四加行 ”之一。

事忏忏至罪障消除,
有严格标志,
称“ 见罪净相 ”。

依《 准提陀罗尼经 》所说,

见罪净相有看见或梦见佛菩萨、
光明,

或梦见听闻佛法,
吐恶食,
或吐或饮乳及酪,

或梦见日月、
空行母、
猛火、
水牛、
黑色人、
僧尼、
乳树、
象、
牛王、
山、
狮子座、
微妙宫殿及飞行上升等。
  
理忏,
又名“ 实相忏悔 ”、
“ 无相忏悔 ”,

即依佛法真理,
观业从心起,
由自心妄想而生,
妄想依缘而生,

即生即灭,
无实自性,
本来是空,
如空中风,
无所依止。

《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偈云 :
  
“ 一切业障海,
皆从妄想生,
若欲忏悔者,
端坐念实相,
众罪如霜露,
慧日能消除。”
  
这种理忏,
因与绝对真理 ——

本来空性相契合,
故消灭罪障恶业的力量比事忏更大。
  
2 、对治现行力。

即修佛教所说种种能对治业障的法门,
如读诵大乘经,

观空、
无我,

持诵有消业力用的真言密咒,

及以虔敬心、
忏悔心塑画佛像、
供养佛和佛塔,

礼佛、
持念佛菩萨名号等。
  
多种大乘、
密乘经典中,

都盛说此类修行能消业灭罪。

如《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说
若昼夜六时礼十方佛,

诵大乘经、
思第一义甚深空法,

“ 一弹指顷,
除却百万亿阿僧祗劫生死之罪。”
  
《 金刚经 》说
诵持该经能转后世重罪为现世受人轻贱的轻报。

《 观无量寿经 》说
临终者至心称念
“ 南无阿弥陀佛 ”
名号一声,

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观想佛的形相、
净土等也皆灭罪无量。

《 大悲心陀罗尼经 》说
供养观世音菩萨并专称其名号,

“ 得无量福,
灭无量罪,
命终往生阿弥陀佛国 ”,

持诵此菩萨
“ 大悲咒 ”,
一宿满七遍,

“ 除灭身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 ”,

甚至接触从虔诵此咒者身边吹过的风,


“ 一切重障恶业,
并皆灭尽,
更不受三恶道报,
常生佛前 ”,

然“ 唯除一事 :
于咒生疑者 ”。
  
密乘经典中此类说法比比皆是,
多数佛菩萨真言皆被说为有消罪灭障之效。

这类灭罪法门的神力,

来自佛菩萨与真实相应的誓愿和历劫修行所成就的功德,

与众生虔诚敬仰心、
忏悔心的清净心力之因缘和合。
  
3 、遮止力。

指严格遵守以
“ 防非止恶 ”
为旨的佛教戒律,

谨言慎行,
不作诸恶,
奉行诸善,

以实际行动证明已痛改前非,
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
  
4 、依止力。

指皈依佛法僧三宝,

发普度、
普利一切众生的
“ 菩提心 ”,

依靠三宝的巨大法力和菩提心的强大愿力为殊胜增上缘,

自能起到消罪灭障的作用。
  
虽说恶业罪障可以依以上种种法门,

随心转、
消,

但是否转、
消,

须具严格条件。

如前所述,
事忏须修到
“ 见相 ”,
方算见效;

理忏则须修至明心见性,
与空性真实相契,

《 永嘉证道歌 》曰 :
  
“ 了则业障本来空,
未了应须还宿债。”
  
了,
指明了自心佛性,
证见空的本面,
其境界相当高深,
非可轻易达到。

若不能
“ 了 ”,
那就还得受因果律制约,
偿还宿世所欠的债。

可消可转之业,

主要指非决定心作、
作已有悔的
“ 不定业 ”。

《 优婆塞戒经.业品 》说 :
  
“ 若时不定果报不定,
是业可转,
或果报定应后受者,
是业可转现在受之。”
  
没有说过重大定业可以不受。

佛典中说,
以佛力之大,
亦难卒灭定业,

但也非绝对不可灭,
只不过消灭转移的因缘难具罢了。

智者大师
《 法华文句 》卷十说 :

“ 若其机感厚,
定业亦能转。”

肯定深厚的非常机缘和大感应,

可以转、
消定业。
  
至于佛教所设各种忏悔灭罪法,
虽可奏效,

但经论中还是强调作了恶业之后忏悔而净,
与注意防护不作恶业之清净,
两者大有区别。
  
《 瑜伽师地论.菩萨地 》说,

若破犯杀、盗、淫、妄( 语 )的
“ 根本戒 ”
( 性戒 ),

虽然可以通过深重忏悔灭罪后,
重新受戒,
但障碍现生证入菩萨初地。
  
只有皈依佛教、
受佛教戒以前所造的重大恶业能忏悔而净,

皈依受戒后所造的重业难以忏除。

僧尼戒条规定,
同性恋等重大恶业是不可忏悔

( 僧团不接受其悔,
非驱逐不可 )的。

这就避免了业可转消说可能产生的

“ 今天先尽情作恶,
明天再忏悔念经持咒以消灭恶报 ”
等副作用。

附 :

野孤禅 ”公案
  
中国禅宗门下,
流传着一则著名的
“ 野孤禅 ”公案
( 参禅故事 ),

讲的便是业报是否转可消的教理。

故事说 :
禅宗六祖慧能三传弟子百丈怀海禅师,

每日上堂,
见常有一不认识的老人听他说法,
听毕随众僧散去。

有一天,
众僧散去后,
老人独自留下来,

百丈乃问 :
“ 站在那里还不走的是什么人?”

老人回答 :
“ 我于过去迦叶佛出世时,
曾住此山为大禅师,

有学禅者请教 :

‘ 大修行的人还会落于因果
( 被因果律束缚 )吗?’

我答 :
‘ 不落因果。’

因为答错,
遭受恶报,
堕为野狐,
已经五百生,
今请大和尚代作一正确答案。”

百丈说 :
“ 你只管问。”

老人便问 :
“ 大修行的人还落因也未?”

百丈答 :
“ 不昧因果。”

老人于言下大悟,

告辞说 :
“ 金也脱野狐身,
住在山后,
请求能按葬送亡僧的仪式烧送。”

百丈乃命维那师
( 掌管僧众秩序的僧职 )
敲钟召集僧众,

斋饭后率大家去后山葬送亡僧,
果然在后山发现一只死狐狸
( 见《古尊宿语录》卷一等 )。
  
迦叶佛
( 释伽牟尼以前出世的佛 )时的一位大禅师,

因为答徒众所问,
一字之差,
修行一世,

竟然落得个百生堕为野狐的下场,
此事的确发人深省。

这禅师答错的,
正是佛法中关于业报因果的重大理论问题 :

依佛法修行,
究竟能否超越因果律,

不受业力果报的束缚?

禅师的答案,
究竟错在哪里?

如果说他答错了,

那么慧能高徒永嘉玄觉禅师说

“ 证实相,
无人法,
刹那灭却阿鼻业 ”,

岂非更错?
  
依佛法义理,
因果律,
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讲,
是铁的自然规律,

只能从遵遁中获得自由,
不得随意超越。

经传载释迦牟尼在成佛后,
还曾因过去世的宿世,

受“ 金枪马麦 ”

( 被木片伤足、
施主忘记供食而屈尊食用马料 )之报,

佛神通第一的高足摩诃目犍连和禅宗西天第二十四祖狮子尊者等,

尽管已证阿罗汉,
仍因酬偿宿世所欠人命,

被人打死、
杀死。

说明业报不是那么好超越。

《 优婆塞戒经 》说,

依佛法修行,
只有修到阿那含果
( 第三果 )

和阿罗汉果,
才能转应后世重受的欲界重业果报,

在现世提前受报或从轻受报,
轻业不受,

不是一修行便可转、
消业报。

说大修行人不落因果,
笼统肯定因果律可超越,

忽略了可转、
消宿业的条件,

未能将真、
俗二谛统一

( 依业空故必有因果报应 ),

堕于
“ 恶取空 ”的边见、
断见,

会起使人纵心放任、
不勤苦修行的负面教化作用,

令学人智眼不明,
造下了宣扬邪见的恶业,
因此应堕于畜生道,
受痴暗无智之报。

然毕竟善根不浅,
五百世后,
得遇百丈禅师说法,
当下解脱。

百丈回答
“ 不昧因果 ”,

与“ 不落因果 ”
虽然只一字之差,

但这个“ 昧 ”字非常关键,
肯定因果律不可超越,
只能如实认识,

“ 不昧 ”,
与常人的
“ 不明 ”有别,

意谓对前因后果及因果本空的性质看得清清楚楚,

如大珠慧海禅师所说,

“ 现前心通,
前后生事犹如对见 ”

(《 传灯录 》卷二八 )。

据说摩诃目犍连、
狮子尊者,

不是不知宿业果报,
而是以神通智慧看清楚了,
才主动找上宿世怨家债主的门,
去痛痛快快地接受被杀之报。
  
至于永嘉玄觉禅师
《 证道歌 》所说的

“ 刹那灭去阿鼻业 ”、
“ 了则业障本来空 ”,

是从真谛的角度,

肯定证会实相
( 空性 )
有消灭阿鼻地狱重业的巨大力量,

这完全符合佛教教义。

按大小乘所说修道阶位,
修行者观修实相,
当达见道前
“ 四加行位 ”的第二位
“ 忍位 ”时,

便已转、
消重业,

不堕恶道,
继而入见道位以上,
便永断恶道之因,
再也不会堕入地狱等恶道了。

禅宗说的
“ 证实相 ”与
“ 了 ”,

一般指见道,
那当然已消灭了阿鼻地狱重业,
若未达“ 了 ”,

对不起,
那还是得遵循因果律安排,
去偿还宿债。

( 小乘以八忍八智之十六心为见道,
因十六心是初生无漏智照见真谛理之位。

大乘的菩萨,
则于初僧祇之终,
终四善根之加行,
而顿断分别起之烦恼

每天的时间分配,
最后分到观心的时间接近于零,
甚至于是负数,

为什么?

你的心跟着其他东西在跑,
你给你的心没有留时间,

这是最要命的事情,
也是最根本的事情。

但是,
最根本的事情被我们忽略了。

抓住了观心,
就是抓住了根本,

其实四祖的法要,
就是对牛头法融禅师说的

“ 夫百千法门,
同归方寸,
河沙妙德,
总在心源 ”

这句话,
这是多么厉害的法要啊!

你去求密乘的法要,
你去求许多窍诀,

那你供养的黄金是要拿车推的,

我们这个法要都写在墙上、
印在书上的,

我们却连看都不看,
这是个问题,
也反映我们现代人福泽浅薄,

你的福报在哪里 ——
就是看你识不识货,
是否珍惜。

你不珍惜那没办法,
这就是福报太小,
福德太浅。

大德们讲观心太多了,
非常非常多,

只有一条,
我们照着做就行了。

参禅是禅宗的命脉所系

第三个方法是参禅。

我本人喜欢这个方法,
禅宗从大慧宗杲以后迄今数百年间,

基本上所有开悟的人都是以参禅的方法开悟的,

包括我们的耕云导师、
袁焕仙袁夫子、
虚云老和尚、
憨山大师,

这些人全都是参禅开悟的,
不要忽略了这件事情,

宋朝到现在几百年,
这是真正禅宗的命脉所系,
这是系命的方法。

破山祖师在破头山四祖寺参禅,

看《 高峰禅要 》里讲到
“ 克期取证 ”,

他就立誓七天不开悟就死掉,
他用这样的决心去参禅,

参禅的最后一天,
那个时候他的功夫已经到了一定的火候,
他来到万丈悬崖边立定,

给自己立下了死令状:
“ 悟不悟,
性命在今日了。”

意思是说今天,
了不了事都要了,

要不就开悟,
要不就直接下去,
誓死参禅,

这是一个真正参禅人的意志,
一种彻底的决心!

他从上午十点来钟一直站到下午四、
五点钟,

突然
“ 眼前惟有一平世界,
更无坑坎堆阜 ”,

就是眼前的山没有了,
面前全是平地。

老兄,
这个是万丈悬崖啊,

你们到过黄梅的就知道,
那是个很高的石头山!

正在恍惚间,
举意欲经行,
不觉堕落岩下,
扑通就下去了,

从悬崖坠下的破山非常幸运,
他只是
“ 将足损了一损 ”,

只是摔断了一条腿,
这对于一般人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他的因缘,
也是他的福泽。

当破山在夜里遭受腿痛折磨而辗转反侧时,

忽然一阵钻心的疼痛,
令他顿时放却了久久蕴结在胸的种种疑问,

千斤重担瞬间卸下,
令破山兴奋不已,

“ 密举从前所疑所碍者,
如获故物,
方放身命,
睡到天明 ”。

天亮后,
他心中不再为疑云所碍,
一片豁然开朗,

心中所有的疑虑冰消瓦解,
他高兴得大叫起来。

有一居士以为他腿痛难忍,
就来好言相慰,

破山对他说:
“ 非公境界!
不干你事。”

意思是此时此刻,

我如何能将内心的自在和喜悦传达给你呢?

破山开悟后,
在破头山养伤百日,

便下山云游四方找很多大德堪验,
但都机宜不契,

最后到了天童寺,
遇到了密云圆悟祖师,
与之相契,
后来承接了密云的法脉,

再后来在梁平县万竹山始建双桂堂,
开启了西南整个宗风,

一直到今天的
川、
滇、
黔、
渝,
湖北、
湖南、
陕西一直到北京、
到沈阳都有他的法脉,

有人讲破山祖师是圆悟祖师再来,
虽然不能确认,

但看他的语录气魄,
决非假装开悟之辈,
他的气场在那里啊!

破山祖师的塔还在,
很好玩,
他那个塔上有两个字,

我一看,
哎呀,
这个老兄喜欢开玩笑,
而且开得很棒!

他的塔上两个字是:
“ 偶留 ”,

这两个字留得好,
“ 偶尔留一下 ”,

我一看这就是打禅机啊,
很有意思;

我虽然是第一次去,
我也给他对了两个字,

他是
“ 偶留 ”,

我来对一个
“ 重游 ”!
( 众笑 )

我们再来看袁夫子参禅,
袁夫子是很厉害又很了不起的一个人,
当县长的,
参禅参得都快要死了,

当时他住在十方堂,
就是爱道堂的边上,
在那里住了好几年。

参禅,

参到面黄肌瘦、
形容枯槁。

一天晚上,
袁夫子在大殿里参禅,

十方堂的方丈就去祈求韦陀菩萨:
“ 菩萨啊,
这个人快不行了,
您帮帮他吧。”

话音刚落,
一阵大风把关着的大殿门吹开了,

殿门的门栓咔嚓一下断了,
门栓突然断裂的响声撕破夜空,

只这一声,
袁夫子一下子就悟道了。

虚云老和尚也一样,
精进地苦修,

一直到了天台山的华顶,
见到了融镜老人,

告诉他参
“ 拖死尸的是谁 ”,
参禅参了七年才开悟。

憨山大师参禅参了八年,
当时去栖霞寺见云谷禅师,

云谷禅师就让他参
“ 念佛是谁 ”,

这些人都是径山一系,
都是大慧宗杲禅师留下来的,

跟观心不一样,
参禅这个方法比较猛利。

但是没有参禅的人,
不要去想象参禅是怎样的,

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也不是很多人说的那样。

所以说现在的年轻人,
想挑战一下的,

我们鼓励参禅,
而且我们接同参,

参禅的方法要看什么,

就看
《 大慧宗杲尺牍 》,
讲得无比清楚。

我们讲的所有方法都是有依据的,
不是我们从书上看来的,

而是那些真正实证过的祖师大德们留下来的,

他们就是用这些方法开悟的。

参和观是禅宗的独门兵器

圆悟禅师当时被许多禅师印证过,
但五祖法演禅师就是不印证他。

大慧宗杲更厉害,
一日,
圆悟克勤禅师升堂,

举云门文偃禅师
“ 东山水上行 ” 之公案 ——

有僧问云门禅师:
“ 如何是诸佛出身处?”

云门禅师道:
“ 东山水上行。”

克勤禅师举完此公案,
便令宗杲禅师下一转语。

宗杲禅师苦苦参究了一年的时间,
一共下了四十九个转语,
都不被克勤禅师认可,
都不加以印证,
这是很严肃的事情。

但是,
所有这些不被认可的人,

等到有一天,
他真正了事的时候,
他就给那个不认可他的人磕头,

为什么?

如果那个人认可你的话,
你就完蛋了,

你本来是要买一颗珍珠,
别人给你一块石头,

你拿上就走了,
那你就玩石头去吧,
你是不可能拿到珍珠的,

所以这叫认假为真,
是大忌!

禅宗,
包括整个佛法讲
“ 未得言得,
未证言证,
是大妄语 ”,

是极其可怕的。

这话里包括暗示,
暗示让别人说出你开悟了,

而你不加以制止,
这是增加罪过的,

以凡滥圣,
这是超过五逆十恶之罪的,
不是开玩笑的,

最足以折损福报,
乃至于遭天遣。

学禅的人,
自己几斤几两,
自己时刻要清楚,

这个是千万不能错的,
这个玩笑是千万不能开的。

参禅这件事情是最有范儿的,
是英雄豪杰就来练一把!

在座的年轻人,
大家可以学这个方法,

而且禅宗的方法根本上就不离开观和参两个方法,

理路略有不同,
方法略有不同,
本质别无二致,

但要讲发机猛利的话,
参比观要强;

要讲稳密的话,
观比参要强,

所以我认为先观后参比较快,
而且我们学安祥禅的人都知道,

大家都是得过传心的,
你要非常清晰地去界定,

既需要肯决又不要鲁莽,
不要承担错了,
要客观地评估自己。

传心你有了,
观心你也有了,
参禅又有兴趣,
这三方面你都有了,

那你还不开悟干什么?

你还不了毕大事干什么?

这个问题好像很尖锐,

其实这是很本分的事情、
很本色的问题!

所以说参和观是禅宗的独门兵器,
你说学禅,
既没观又没有参,

那你学什么?

你就继续
“ 缠 ” 吧,
自个儿缠去吧。

我们今天的人,
最稀缺的资源是时间,

大家一起闲聊没必要,
没有价值的事没有必要去扯,
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

我们一定是把最宝贵的时间用在最有价值的事情上,

这才对得起彼此,
否则毫无意义。

念诵的方法

最后讲念诵的方法。

能海上师所谓
“ 当知念诵为禅定第一法,
当其澄神静虑,

讽持经咒,
即能截断世间杂染生灭之念,
般若净智自然出生 ”,

说念诵为禅定最上法,
海公这几句话,
是真正的格鲁家风!

格鲁派的念诵,
不管是在藏地还是汉地,

都是一念好几个小时,
一堂功课至少三个小时,

从基本的仪轨一直到
《 大威德金刚 》等
种种生圆次第的仪轨。

每天就是念,
每天可能得念七八个小时,
乃至十来个小时。

今天我们很多人是一起念金刚经的,

你念金刚经也好,
念大悲咒也好,
念佛号也好,
念菩萨名号也好,

诵任何一部经典也好,
就是要坚持,

功夫一定是岁月赋予的,
你希望三天能成佛,

这个玩笑不知道哪里有,
至少人间不大会有。

虚云老和尚还要参七年呢,
我们导师了事的时候也都50多岁了,

不论他们的来历和根器,
就他们所投入的功夫,

所经历的九死一生的磨练,
我们自己掂量掂量,

我们付出了什么?

我们付出了多少?

这是很实在的。

讲因果,
这就是最真实的因果。

我们想要知道自己收获什么的时候,

第一先要问自己耕耘了多少?

这个就叫正念,
也是正见,

没有这个自问,
那就是根器太差了。

根器好,

不是讲这个人很聪明、
嘴巴很滑溜、
脑瓜很灵活,

不见得!

这只是小聪明,
不是大根器。

真正的大根器,
是你能真干,

而且你是按照行内的方法练自家独门的兵器,

那你一定会练成高手,
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练成高手!

本文为2016年4月16日
张顺平先生上海静安寺讲座
《 禅法举要 》文字实录之二。

人的命,天定三分,人定七分!

《金刚经》上说: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人生,从虚无中来,到虚无中去。来往之间,生出无数因缘。

活了一辈子,才看懂这因缘,与天无关,是好是坏,都是自己。

知晓了命运,才不会再抱怨;看清了自己,才不会再有怨言。

1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佛经有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人生在世,早有定数。

挣扎之下,才能懂得,这命数,不是上天给的,是自己种下的。

聊斋志异里记载了一个《禄数》的故事,讲的是:

有个县令为人贪婪,没少做坏事,他的妻子常常劝诫他却也无济于事。

一天,一位大师路过这里,见到县令,便对他说:“你不积阴德,禄数已经不多了。再吃二十石米、四十石面,命数便尽了。”

县令不以为意,想着:我省着点吃,一年只吃两石面的话,算一算还能活二十年呢!

于是继续为非作歹,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第二年他便得了大病,导致饭量大增,一天吃十几顿都还是饿。

就这样,不到两个月,他便死了。

人生,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谁也无法阻止生命的尽头,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珍惜,善待每一刻。

生活,总有一丝不尽人意,是缘法,也是命运,强求不来,也强迫不得。

人生多无奈,随缘便是福。你无法勉强事事如意,所以你要学会放手。放下留不住的那片云,才能拥有整个天空,放下不属于你的,才能拥有把握得住的。放下多余的,才能得到更好的!

2

知命,不怨天;知己,不怨人

《华严经》上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其实,认清自己,就是智慧。

康熙年间,贵州巡抚刘荫枢告老还乡,准备用自己一生的积蓄,为家乡建一座桥。

可听闻此事的子女却纷纷出言反对:“您做官我们没有沾到一点光,现如今好容易盼到您归家,您却如此不管不顾我们!”

刘荫枢这才发觉,自己清白一身,却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于是,他耗尽积蓄,历时五年,成大桥,取名“毓秀桥”。

桥成之日,他将子女叫至跟前,说道:“我将全部积蓄用来修桥,是想告诉你们,人一辈子,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生活自己创,你靠天、靠天、都不如靠自己。”

紧接着,他便将桥廉价卖给了官府,彻底打消了子女们依赖抱怨的心理。也因此,他的子女们最终都成长为一代人才!

知命,不怨天;知己,不怨人。过得好不好,不是用抱怨来改变的。没有谁欠你什么,人生如何,全是自作自受。

人一生,最重要的,就是认清自己。别人的幸福看起来绚烂,却于你无关。

人生,因在手中,果在身受。因果,全在你的身上。生命中的成就与幸福,都是靠自己的点滴修行。属于你的,不曾远去;不是你的,强求无益。前方的路能走到何处,只看你自己的选择。

别再抱怨人生的不幸,先试着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人生的转机,在于看清自己。

3

人生不强求,老天不负人

《华严经》:一切诸报皆业生起,一切诸果皆从因生。

人生种种,皆是因缘,这因缘,却离不开自己的选择。

有这么一个故事:

传说在太行山深处,有两只修行许久的黄鼠狼。

一晚,仙人托梦,告诉两只黄鼠狼:明天午时,山上会来一辆车,你们从车轱辘的缝隙中窜过,便可修成人行,否则多年修为化为乌有!

第二天,两只黄鼠狼早早来到山路上,午时一到,果然来了一辆车。那赶车的是个中年人,车上还坐着一个妇女,一个小孩。车子越来越近,却不料山路崎岖,一个颠簸,那小孩竟从车上掉了下来,旁边就是百丈悬崖!

情况紧急,甲黄鼠狼却一心只为渡劫,于是从立即车轱辘的缝隙中窜了过去,却不想用力过猛,一头撞在了路边石壁,晕死了过去。

乙黄鼠狼早顾不上渡劫之事,情急之下,直接蹦了过去,用它的尾巴卷住小孩,放回车上,自己却脚下踩空,落下悬崖。

也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乙黄鼠狼身子一轻,竟在此刻成功渡了劫,安全回到了路边。

佛经上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人生许多事,不是强求来的,而是自己修来的。所谓“尽人事,听天命”,便是说,凡事不强求,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其余一切随它去便好。

人生,不求万事如意,不问天意如何,只要做好自己,那便不惧未来风雨。

人生不强求,老天不负人。所有的付出,其实早已记载在自己生命的功德册中。不必担心老天对你不闻不问,做好自己,活好当下,生活一定不负于你!

人生,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命运如何,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你选择了善良,就别担心福报。因为它会在某一瞬间来到你的面前!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离开纯粹的哲学思维,我们几乎你可能理解“实用主义”不管是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等之中,还是在道德、行为、个人的领域,都不可能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更难能可贵的是,
  • 只要内心还喜欢对方,那么就算爱得再辛苦也不会放手;倘若已经不再喜欢对方了,射手座人就有着说分就分的魄力和勇气,因为他们不愿意在错误的爱情中纠缠不清,也没打算在不
  • 眉毛画不好的时候 粉底打不匀的时候,素面朝天的时候,懵懵懂懂的时候,就已经和他认识了 我不知道他能不能陪我过完一个又一个的春夏秋冬,但是他是我第一眼就喜欢的人,
  • 一个抢险作业点安排一个抢险队伍,就近租赁社会装载机、挖掘机等抢险设备,油料用完了职工们想方设法凑钱借钱去加油;文县到玉垒李家坪路段路况不明,职工李钢和马博文冒着
  • 假如有任何可以成为「暗箭煞」的东西对著你家的大门,那么为了化解这种有害的影响,你应该在前门上面,以镜口对外的方式挂置八卦镜。  若这些「湿气重的房间」坐落在对你
  • ”辣目洋子是真喜欢上海,她在上海住着都不愿意会北京了,一是因为她觉得回到北京就得工作,工作压力太大了,二是因为上海的环境的确不错,能让她放松心情,觉得美好。”辣
  • [购]: 这款肌底液被称为兰蔻小黑瓶的平替 相比兰蔻的价格这个性价比真的​​​​虽然价格不一样,但是人家都是一个公司的❗作为王牌产品,这个肌底液走的是平民入线非
  • )和我最爱的小鸡[鲜花]P11 屈臣氏打卡BT21,没有人能拒绝RJ这只小羊驼[泪]P12 美强惨舍长nim传奇的一晚P13 小彩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最近我意
  • #国务院# #跨境电商[超话]# #海外仓#国办日前发布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意见要求尽快出台便利跨境电商出口退换货的政策,适时开展试点。国泰君安表示,2
  • ”“齐郁啊,话本子还是少看为好,春光正好当惜取眼前人。”“好徒弟有孝心,你放心师傅不白拿你的东西,这柄霜花剑你很喜欢对吧,师傅将它送给你,明日特许你进苍云山采药
  • 这其实并非偶然,真正伟大的艺术品总需要时间来验证;《小城之春》对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深度透析及其笼罩全片的绵绵诗意,在40年代末一片狂热的政治氛围下,是不可能为人
  • 时间是场有去无回的旅行,愿你内心平安有着落,情感细腻如泉水,心性坚韧有目标,活出绽放的人生!#牛博[超话]# 人至中年,平淡富足,一杯清茶,一本好书,就着蓝天白
  • 浅浅发个抽奖[送花花](p8是已经给你们准备好的!但是还没有名字呢,有没有夫人给崽崽起个名呀,是根据卿卿卡面来的[羞嗒嗒]征名成功送10r小,评论但是没选上的姐
  • 潮爸潮妈的爱从孩子的穿着打扮上就能体现的淋漓尽致~像妈妈一样有型~像爸爸一样酷~一家三口整套出街~那个拉轰感,YYDS!作为2022夏季蕞新款~许多专柜现在还没
  • 选举前我们都以为巴萨又将迎来那种以高管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这家俱乐部依然是主席一个人的一言堂。我只关心工作以及很多悬而未决的事情没有完成
  • 我发现空谈概率不谈期望这个套路,感染爱好者真的好喜欢用哦。[二哈]听起来似乎轻飘飘,但也很现实,舞担的人生就是伴随着伤痛以前db讨大主唱和大主舞谁更难求的时候,
  • 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反思,也要有足够的阅历去成长,这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完美、更睿智、更具有成熟淡然的魅力把自己活成一束光,自信坦荡,光芒万丈#摩登兄弟[超话]#[心
  • 1.是审美问题还是我的娃就是娃中之最 嗯 就是娃中之最 可爱到在一群娃失去名字之后 我想给她取名------蕊儿(这本是(4)垫背娃的名字 但现在是新崽崽的了
  • 可是我喜欢宅在家,我不花心,我觉得我没有那么喜欢自由,被管着也是可以的…………可是渐渐的,我发现射手座在我身上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对,我喜欢自由,并不是不受约束的
  • 返程途中的宜家又上演了许多新鲜的东西,但她总是以小家碧玉般温暖地接近你,让你总是有揽她入怀的温情。到终究发现没有意义了,一切都是骗局,哪怕有一点点的在意,就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