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长三角# 从地方两会看2022年高质量发展新动向

近日,天津市2022年两会闭幕,地方两会收官。抓新动能培育、扩投资促消费、优化营商环境……从地方两会推出的新举措、开展的新布局中,可以看到不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向。

  壮大新动能 迈向高质量

  54秒!这是广州瑞松科技智能柔性生产线创造的速度,不到一分钟即完成一辆汽车四门两盖的自动装配。

  虎年新春,这家公司的智能生产线上一派忙碌景象。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扎实抓好制造业“六大工程”,健全“链长制”,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集群化发展,意味着将通过市场主导、政府引导,聚焦产业共性短板,进行重点突破。”广东省人大代表、瑞松科技董事长孙志强说。

  面对压力挑战,保持战略定力,锚定高质量发展。

  梳理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加大创新驱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多地2022年的重要工作:

  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推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上海方案”,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强化新赛道布局和终端带动;

  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智能化提升工程,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要培育省“专精特新”企业500家,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家左右……

  就如何落实发展目标,安徽省政协常委、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牛弩韬向记者表示,当前一批深耕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汇聚起创新创造的巨大活力。下一步将支持更多中小企业练就“独门绝技”、成为“单项冠军”。
安徽省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受访企业供图)

  迈向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是必由之路,各地纷纷谋篇布局。

  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对全省16个“两高”行业,进行清单化跟踪监管。

  登上中新天津生态城不动产登记中心的楼顶,可以看到整栋建筑顶层表面铺满了光伏发电板,如身着鳞甲般熠熠生辉。这是天津市首个经认定的“零碳”建筑示范项目。

  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电力“双碳”先行示范区建设。

  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社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牛桂敏说:“天津作为能源消费型城市,未来要结合城市更新,加大分布式非碳能源的利用比例。”

  扩投资促消费 稳住经济基本盘

  正月十五元宵节,在湖南常益长高铁益阳南站建设工地,200多名工人正在开展站房安装作业。为确保按期实现开通目标,常益长高铁各参建单位近千名工人春节期间坚守在施工岗位上。

  抓住重大项目扩投资,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聚焦完善“五张网”,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重点抓好包括常益长高铁在内的十大基础设施项目。
2021年12月1日,施工人员在常益长高铁黄桥大道特大桥铺轨现场施工。
扩大有效投资,是稳定宏观经济运行的当务之急,要早落地、早见效。

  新年伊始,各地扩大有效投资紧锣密鼓。从京沈高速绥中至盘锦段改扩建工程到华晨宝马产品升级项目,辽宁省一季度投资增速有望达到10%;上海市近日发布扩大有效投资的若干政策措施,将积极布局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为代表的“新基建”项目;春节后首个工作日,湖南长沙有预估总投资1502亿元的188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充电难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上海市人大代表、君悦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刘正东在地方两会期间建议,推动数字新基建进社区,对没有固定车位的小区,由街道统一规划设置共享共用充电桩。

  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稳定器”作用,促进城乡消费是稳增长的重要一环。

  从“网红打卡地”丰台大悦春风里,到王府井大街上闭店一年后重新开张的东安市场,近期北京市民多了好几个购物新去处。2021年,北京完成22个传统商圈和20家传统商场的升级改造,全年共吸引900余家首店落地。

  “存量商业更需要与时俱进,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汉光百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小雨说。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深入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专项行动,鼓励绿色消费,丰富数字消费,发展体育消费,创新生活、文旅消费,大力孵化新消费品牌,扩大优质消费供给。

  县乡消费极具潜力。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将加快发展县域商业,鼓励区县开展新能源汽车促销、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

  改革开放加力 营造优良环境

  “近几年,政府的服务意识大大增强。别的不说,为了方便企业办事,专门在政务大厅旁设置了停车位,很细心。”这是甘肃白银康寓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有为的切身体会。

  从施工许可办理、企业开办到纳税服务、获得电力供应,各地营商环境正在发生“润物细无声”的变化。

  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甘肃省将重点着力8个方面的工作,营商环境正是其中之一。“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任何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不得以任何理由拖欠中小企业的货物、工程、服务款项’,这让我们搞实业的更有底气和信心。”甘肃泰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建忠说。

  在民营经济大省浙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真金白银’换市场主体轻装上阵、专注前行”“按照‘第一时间+顶格优惠’原则,推动各项政策直达快享、及早发力”。

  改革开放,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环境、开拓更大局面。主动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等对外开放新进展,各地积极拓展境外市场。

  “过去每年出口将近1500吨铝箔给日本的贸易商,预计今年会增至2000吨以上。”广西百色兴和铝业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陆启超对今年的业绩信心十足。他算了一笔账:今年RCEP正式生效后,铝箔产品进入日本能享受0.5%的关税优惠。企业已为出口至日本的铝箔申请签发了3份原产地证书,节省了一大笔关税。
图为南宁国际铁路港国际货运班列集装箱吊装作业现场(2021年12月31日摄)
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窗口与前沿,广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中国—东盟进出口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等项目,主动服务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正在建设自贸港的海南省,2021年货物贸易增长57.7%、首次突破千亿元,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收支增长4倍。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海南20条落实举措,与自贸港政策形成叠加效应。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面临诸多挑战,越是在发展承压的时候,越凸显高质量发展的定力和决心。全力以赴稳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各地路径清晰、步伐坚定。

【“黑科技”何以在这里层出不穷 “ —— “科创之城”合肥2022开年观察】新华社合肥1月24日电 (记者杨玉华、马姝瑞、吴慧珺)今天,网友们在社交媒体上津津乐道它的“逆袭”:经济总量超万亿元,聚集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最热太阳”“最久留光”“最快算力”等科技突破不断……

地处中部的合肥,“科创之路”有何特色?2022年开年,记者实地观察合肥怎样让创新在这座城生生不息。

原始创新怎么有更多源头活水?

春节前,传来好消息: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创造833公里光纤量子密钥分发传输距离新世界纪录。

从量子通信、墨子传信、悟空探秘,到九章计算、本源司南、祖冲之号等,一批科技成果近年从合肥走向世界。

为什么原始创新不断诞生在这座城?

“每人每天省下一口粮,一定要让中国科大师生吃饱。”1970年,“科大南迁”,合肥人腾出地方、凑齐粮票接纳了这所学校。来自中科院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一批下属科研院所也纷纷落户合肥。

这些科教资源,打下这座城的底色。

新年伊始,记者来到合肥高新区云飞路,这条数百米长的街道聚集着20多家量子科技企业,包括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2021年这些企业营业收入超过6亿元,较上年增长超50%。

刚刚过去的2021年,掀起了一股以新技术为主的“硬科技”创业潮。合肥在源头创新上的优势加速转化为创新发展的动能,2021年,合肥市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200户。

除了放大本地科研院所源头创新的效应,合肥还引进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科院等建立研发平台,聚集更多创新“动力源”。

现在,合肥正启动建设“科大硅谷”,打造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高科技企业成长的“高产田”,成立科创集团、人才集团,汇聚更多创新资源,让合肥成为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的创新高地。

新兴产业怎么更强?

新年前夕,合肥一口气签下三个大项目:落子全球遥感卫星产业基地、布局卫星全球运营中心、牵手数字地球产业。

这座城怀揣一个更大的“摘星”梦:到2025年底,形成一个包括卫星制造、应用终端和运营服务及数据综合应用配套等在内的全产业链,总规模力争达1000亿元。

曾经很长时间,合肥的科研与产业没有很好地结合。中国科大、中科院等的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或“远走他乡”,很少在合肥本地转化。

十多年前,致力打造家电制造基地的合肥,看到产业链上的断点:家电所用的液晶显示面板、集成电路芯片大量依赖进口,合肥决定瞄准“缺屏少芯”进行产业攻“尖”。

一位合肥市的招商干部至今记得,论证京东方项目时,他被市领导连续追问各种技术问题,答不上来的他“大冬天里浑身冒汗”。为了搞清技术路线、摸准产业前景,回去后他和同事硬是拆解了一台电脑,从显示器到内存储器一个个零部件研究。

如今,合肥的新型显示产业已入列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1年实现产值超千亿元。集成电路企业已增长到300多家,2021年产值增长超过2倍。

大寒时节,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热火朝天。蔚来合肥第二生产基地的现代化厂房已拔地而起,正进行内部设备安装,预计今年第三季度投产。按规划,这里将集聚起一个年产值超5000亿元、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全产业链集群。

合肥还孵化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2012年,以科大讯飞为龙头,全国首家定位于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建立。到2021年,这里入驻企业超千家,产值超千亿元。

如今,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一半以上,其中,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产业入列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产值增速近30%。

一本“网红”的合肥重点产业招商指南,或能窥见这座城的产业眼光。这本199页的册子详细列举前沿产业及前景:化合物半导体、微机电系统产业、功率器件产业、微显示产业。合肥常年派招商小组驻点北上广等地区,实地跟踪前沿产业的发展,对招来的产业龙头企业实行“顶格”服务。

有眼光,又这么拼,合肥就这样聚集培养起了一个个产业地标。

硬核科技怎么更硬?

有人说,一座城如果拥有一项改变世界的未来科技,这里就拥有未来。  

在合肥,有三项这样的科技: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可控核聚变。

其中,可控核聚变2021年底实现新进展——中国“人造太阳”创纪录地实现千秒级等离子体运行。

2022年1月,记者来到合肥北郊的科学岛附近,这里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正在紧张建设。这是合肥的第四个大科学装置。

这个有着14栋单体建筑的大科学装置基地,状如“凤凰展翅”,寓意飞凤逐日。明年,约80家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将进入园区,使用装置开展科研工作。

“这个项目的建设,在创造新的合肥速度。”作为研究方,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竖起大拇指。合肥市自掏20亿元,先行建设配套园区,使项目开工较国家整体审批至少提前6个月。

大科学装置是催生原始创新和尖端科研成果的“利器”。合肥目前在建、已建、预研的大科学装置已达10余个,体现了这座城的“硬核”。

然而,硬核科技不是一日练就的。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合肥因为有中国科大,成功引入首个大科学装置同步辐射光源。本世纪初,合肥相继建成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稳态强磁场装置,成为我国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

从2017年获批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聚焦能源、信息、生命、环境四大领域,加快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

手握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的“利器”,合肥不断攀上科技高峰。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突破,合肥独占四席。

使命不止于此。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城市,合肥正与上海同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共享科学基础设施、共建创新载体、联合科技攻关。

开年以来,名为“巢湖明月”的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实施升级工程,争创国家级超算中心。作为长三角先进计算联盟的发起单位,合肥先算中心业主单位负责人游浩方说,产业联盟既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赋能,更面向未来打造中国算力。

一个面向世界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正在合肥孕育。(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黑科技”何以在这里层出不穷 “ —— “科创之城”合肥2022开年观察】新华社合肥1月24日电 (记者杨玉华、马姝瑞、吴慧珺)今天,网友们在社交媒体上津津乐道它的“逆袭”:经济总量超万亿元,聚集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最热太阳”“最久留光”“最快算力”等科技突破不断……

地处中部的合肥,“科创之路”有何特色?2022年开年,记者实地观察合肥怎样让创新在这座城生生不息。

原始创新怎么有更多源头活水?

春节前,传来好消息: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创造833公里光纤量子密钥分发传输距离新世界纪录。

从量子通信、墨子传信、悟空探秘,到九章计算、本源司南、祖冲之号等,一批科技成果近年从合肥走向世界。

为什么原始创新不断诞生在这座城?

“每人每天省下一口粮,一定要让中国科大师生吃饱。”1970年,“科大南迁”,合肥人腾出地方、凑齐粮票接纳了这所学校。来自中科院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一批下属科研院所也纷纷落户合肥。

这些科教资源,打下这座城的底色。

新年伊始,记者来到合肥高新区云飞路,这条数百米长的街道聚集着20多家量子科技企业,包括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2021年这些企业营业收入超过6亿元,较上年增长超50%。

刚刚过去的2021年,掀起了一股以新技术为主的“硬科技”创业潮。合肥在源头创新上的优势加速转化为创新发展的动能,2021年,合肥市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200户。

除了放大本地科研院所源头创新的效应,合肥还引进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科院等建立研发平台,聚集更多创新“动力源”。

现在,合肥正启动建设“科大硅谷”,打造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高科技企业成长的“高产田”,成立科创集团、人才集团,汇聚更多创新资源,让合肥成为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的创新高地。

新兴产业怎么更强?

新年前夕,合肥一口气签下三个大项目:落子全球遥感卫星产业基地、布局卫星全球运营中心、牵手数字地球产业。

这座城怀揣一个更大的“摘星”梦:到2025年底,形成一个包括卫星制造、应用终端和运营服务及数据综合应用配套等在内的全产业链,总规模力争达1000亿元。

曾经很长时间,合肥的科研与产业没有很好地结合。中国科大、中科院等的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或“远走他乡”,很少在合肥本地转化。

十多年前,致力打造家电制造基地的合肥,看到产业链上的断点:家电所用的液晶显示面板、集成电路芯片大量依赖进口,合肥决定瞄准“缺屏少芯”进行产业攻“尖”。

一位合肥市的招商干部至今记得,论证京东方项目时,他被市领导连续追问各种技术问题,答不上来的他“大冬天里浑身冒汗”。为了搞清技术路线、摸准产业前景,回去后他和同事硬是拆解了一台电脑,从显示器到内存储器一个个零部件研究。

如今,合肥的新型显示产业已入列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1年实现产值超千亿元。集成电路企业已增长到300多家,2021年产值增长超过2倍。

大寒时节,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热火朝天。蔚来合肥第二生产基地的现代化厂房已拔地而起,正进行内部设备安装,预计今年第三季度投产。按规划,这里将集聚起一个年产值超5000亿元、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全产业链集群。

合肥还孵化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2012年,以科大讯飞为龙头,全国首家定位于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建立。到2021年,这里入驻企业超千家,产值超千亿元。

如今,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一半以上,其中,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产业入列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产值增速近30%。

一本“网红”的合肥重点产业招商指南,或能窥见这座城的产业眼光。这本199页的册子详细列举前沿产业及前景:化合物半导体、微机电系统产业、功率器件产业、微显示产业。合肥常年派招商小组驻点北上广等地区,实地跟踪前沿产业的发展,对招来的产业龙头企业实行“顶格”服务。

有眼光,又这么拼,合肥就这样聚集培养起了一个个产业地标。

硬核科技怎么更硬?

有人说,一座城如果拥有一项改变世界的未来科技,这里就拥有未来。  

在合肥,有三项这样的科技: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可控核聚变。

其中,可控核聚变2021年底实现新进展——中国“人造太阳”创纪录地实现千秒级等离子体运行。

2022年1月,记者来到合肥北郊的科学岛附近,这里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正在紧张建设。这是合肥的第四个大科学装置。

这个有着14栋单体建筑的大科学装置基地,状如“凤凰展翅”,寓意飞凤逐日。明年,约80家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将进入园区,使用装置开展科研工作。

“这个项目的建设,在创造新的合肥速度。”作为研究方,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竖起大拇指。合肥市自掏20亿元,先行建设配套园区,使项目开工较国家整体审批至少提前6个月。

大科学装置是催生原始创新和尖端科研成果的“利器”。合肥目前在建、已建、预研的大科学装置已达10余个,体现了这座城的“硬核”。

然而,硬核科技不是一日练就的。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合肥因为有中国科大,成功引入首个大科学装置同步辐射光源。本世纪初,合肥相继建成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稳态强磁场装置,成为我国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

从2017年获批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聚焦能源、信息、生命、环境四大领域,加快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

手握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的“利器”,合肥不断攀上科技高峰。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突破,合肥独占四席。

使命不止于此。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城市,合肥正与上海同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共享科学基础设施、共建创新载体、联合科技攻关。

开年以来,名为“巢湖明月”的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实施升级工程,争创国家级超算中心。作为长三角先进计算联盟的发起单位,合肥先算中心业主单位负责人游浩方说,产业联盟既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赋能,更面向未来打造中国算力。

一个面向世界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正在合肥孕育。(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网易云音乐《当你》热评16.渐渐发现,熬夜其实很困,只是心中一直有所期待,有所牵挂的东西,它迟迟让你感觉下一秒可能就会有所惊喜,也许是我孤独惯了,幸福的人是
  • 电影《他其实没那么爱你》原来爱与不爱是很明显的,大概就像他不会因为你身体不舒服就主动倒垃圾,不会说放那吧我来洗,不会说怕你担心就早点回来了小说和电影里那些被深爱
  • #音乐考研和声曲式干货##23音乐考研 ##音乐# 如有其他疑问,可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问题,学长会做出相应的解答! #谭咏麟[超话]# 「定风波」——经典咏流传
  • 在此之前,国内从未出土过晋国的青铜器,因此这套编钟的价值会十分惊人,马承源担心它们流落海外,立即与香港方面联系,将14件编钟运到了上海。 就在大家正为此苦恼时
  • 不过,巧合的是,这个动作却与海清当初在快男舞台上说:“你是我的神”时的动作,很相似,导致不少网友看后,纷纷笑到喷饭,直呼:“总感觉海清在对我说,你是我的神”[捂
  • #金在奂[超话]#❣️#金在奂MOMENT# 【MOMENT回归推特趋势总攻】时间:(北京时间)今晚20点 #김재환_내일여섯시_컴백#김재환_시간이필요한_
  • 学生累老师也累啊 就着疫情防控压榨学生 可真人性啊 丰中 教育ju 做个人吧如果这是谁因为愚人节传出来的玩笑 那这造谣者biss[微笑]2022/3/29晴二晚
  • 【一生只为你一人,今生只为爱你一人】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些天总感觉要给你写点什么,却又不知道从何写起!黑夜带走了光明,留下安静的自己,我闭上眼睛,试着不(分享自:
  • 祝文君曾经说过,在她心目中自己还没有扮演过一个令她特别满意的角色,所以为了不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就连生病期间也要坚持拍戏,目的就是希望可以有更完美的角色。令人
  • #恩施文旅资讯# 【建成7个A级景区,高铁“朋友圈”渐行渐近——巴东全域游、四季游“加速跑”】30多年前,神农溪纤夫惊艳世界,恩施州旅游从巴东出发。为改变颓势,
  • 下一步,广安市支队将继续加大力气抓好文化市场“净网”行动,溯本清源,加强行业自律,提高全民守法经营意识,打造干净、和谐、稳定的文化市场。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
  • 汪苏泷《灵猫传》(《灵猫传》手游同名主题曲) 清风追着明月又吹落星如雨她舟上唱着曲猫儿睡在怀里何处笛声隐隐在她心底 开一朵涟漪众里寻他 刹那的一遇便从灯火涌起聊
  • 我们为大家准备了6套Être Cécile 2021早秋系列最受欢迎的时尚单品,快来参与投票免费领取你最喜爱的那一款吧!#法语随手记# Un rapport e
  • 向海风许愿,在山海相见 披山岛,面积仅2.38平方公里。摊开地图,纵横交织的经纬之间,这个东海深处的小岛毫不起眼。 岛上驻守着一个有着60多年历史的英雄雷达站
  • #拖拉机植树挖坑机#拖拉机植树挖坑机挖坑机栽树之后要注射营养液:拖拉机植树挖坑机直接往根颈以上20厘米处和分枝点以下20厘米处注射大树营养液,给树体补充营养和水
  • 4.散步归来,贝贝要抱抱 贝贝好重~ 麻麻累死了 对啊,抱不动,贝贝自己走好不好?不过要作为减脂期的饱腹小零嘴的话还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这一款我没有放油,糖也就放
  • 文案/潮图/表情包/背景图/壁纸/头像一针见血很飒的句子推荐1.别再出现 别影响我 你的爱是垃圾 你也是2.优越感哪来的 给个链接 最近有点自卑3.不为感情流一
  • 》》》》》》他虽然常常在笑,可是笑意似乎永远没有达到过眼底。他是孤独的,billkin想着。
  • 大野宏二朗(Dr)は「高橋ひかるさん、宮世琉弥さん、お二方ともとても気さくで魅力的な方でした。作詞作曲を手がけた佐々木直人(B, Vo)は「『土砂降りの過去を今
  • 若只是因为自己现前居住在有佛教的亚洲一带,师从大圆满导 师,修行大圆满法,就认为自己是内道教弟子,这可不一定。道教記載,王靈官曾師從西蜀道士薩守堅,受道符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