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揽四海英才 聚创新动力—聚焦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②】当前,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发展机遇,也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关键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这两年,我省对人才的吸引力日益增强,“双一流”高校优选生来鲁就业人员大幅增加,各类人才更加看好山东发展,齐鲁大地正成为人才翘楚施展才华、创新创造的沃土。

着眼未来,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如何以更大力度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走好具有山东特点的人才发展之路?

2月7日,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十大创新”,其中第二项就是“加强人才引育创新”,明确要在招才引智上出新招,突出领军人才、“源头活水”、开放交流;在自主培养上出新招,用好高校、职教两个阵地;在人尽其才上出新招,给各类人才信任、机会、激励和舞台。

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筑巢引凤

强省之道,首在得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筑巢引凤,吸引更多智慧资源汇聚齐鲁,招才引智必须出新招。

领军人才是人才队伍中的“中流砥柱”,是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重大科技任务的骨干力量。近年来,我省不断健全完善梯次培养机制,加快引育集聚领军人才,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为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团队,近期山东一个值得关注的“大动作”,是启动了省首批国际顶尖科学家工作室组建工作。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龚文东介绍,突出“领军人才”,我省还将依托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国家和省实验室体系、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型企业,聚焦现代海洋、高效农业、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更加精准地培育壮大一流领军人才队伍,同时深入实施“筑峰计划”,培育更多顶尖人才和战略科学家。

青年人才是创新发展的希望所在。我省把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青年人才汇聚山东的态势持续增强:2020年来鲁“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实现倍增,2021年通过“万名博士、十万硕士、百万大学生创业齐鲁计划”吸引集聚青年人才80多万人,北大、清华知名高校毕业生来鲁人数再创新高。

突出这一“源头活水”,我省将深入实施“万名博士、十万硕士、百万大学生创业齐鲁计划”,建立青年人才成长全链条支持机制,引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

“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要在引才方式上探新路,在育才上落实招,在服务上用真情。”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梅建华透露,我省将设立“山东博士后科学基金”,力争实现每位来鲁博士后都能有一笔科研启动资金,还将统筹省市县人才培育资源,建立青年人才成长的接续培养机制。

突出“开放交流”是招才引智的方向所在。近3年,济南市走进沿黄省份,共组织220家知名企事业单位赴兰州、郑州等高校开展政策推介和人才对接21场(次),共引进青年人才2500余人。

“加强黄河流域人才合作,应在加强沿黄城市人才引进、加强沿黄城市校地校企合作等方面做文章,奏响人才工作的‘黄河大合唱’。”济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王壮说。

用好“两个阵地”,在自主培养上出新招

做好人才工作,要引才更要育才。在自主培养上出新招,我省提出用好高校、职教“两个阵地”。

“山东的高等教育在校生全国第一,但高等教育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缺少竞争力、影响力。”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商志晓认为,全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切中了育才的关键。

目前,我省在数学、海洋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等国家一流学科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优势学科数量不够充分。省教育厅厅长邓云锋表示,我省将创新“双高”建设机制,推动政策倾斜,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建强10个冲击“双一流”的潜力学科,培育10个左右后备力量学科,精准培育一批高水平学位授权点,打造学科发展的“尖刀班”和“突击队”。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山东不仅需要大批研究型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引领,还需要大规模应用型人才提供支撑。作为全国首个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山东出台一系列创新举措和行动,通过整省推进、提质培优推动职业教育发展驶入快车道。“山东要用好这一‘金字招牌’,让职业教育更加紧密对接‘十强’优势产业,全面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打破技能人才成长‘天花板’,吸引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之路。”

用好职教阵地,我省去年出台22条“硬核”措施,开展“技能兴鲁”行动,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2021年,新增高技能人才18万人,培训企业新型学徒3.7万人。

“深化‘技能兴鲁’行动需要更多的体制机制创新。”济宁技师学院党委书记贺永红说,学校联合企业、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创新组建了我省首家技工教育集团,两年多来培养了一大批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技工人才。“各地应充分发挥企业参与集团化办学的主体作用,坚持学制教育和技能培训并举,紧跟需求、精准对接,全方位承接社会化培训,培养更多本土人才。”

营造“人尽其才”的良好生态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营造“人尽其才”的良好生态,才能让已来的人才心里踏实、高兴,让还未来的人心动、向往。

人尽其才,要赋予科学家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2020年,省科技厅、财政厅、教育厅联合推动实施省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包干项目不需要编制预算,不再分直接经费和间接经费。这一为科研人员“松绑”的改革举措,被一线科研人员形象地描述为“打酱油的钱可以买醋”。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高雯,两度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支持。“没有包干制之前,经常为预算列支问题感到头疼,当时项目经费要分为设备费、耗材费、测试费、差旅费、劳务费等项目,每项经费都被条块分割、互不交叉,一些类别还有额度限制。”

“目前,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全部实行科研经费包干制,占全部项目总量的95%以上。”省科技厅厅长唐波说。据了解,我省今年包干制还将进一步扩展到社科类和人才类创新项目中去。

我省还即将出台改革完善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意见,对竞争性科技创新工程,除50万元以上的设备费以外,不再要求提供经费明细,无需编制预算科目,这一放权力度走在全国前列。

省财政厅厅长刘兴云表示,加快出台自主权下放更多、激励力度更大、服务管理更优、让科研人员获得感更强的新举措,将持续释放改革红利,省财政厅将全面压实单位主体责任,确保改革落实落地。

创新不问出身,谁能干谁揭榜挂帅。“揭榜挂帅制”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机会。

去年,威海市以“英创会”为平台,在新材料领域“小试牛刀”,集中发布首批18项、总额6660万元的重大关键技术需求榜单,面向海内外优秀人才团队公开征集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已有13个发榜项目收到多家高校院所的积极响应,6个项目顺利揭榜,兑现项目研发经费1310万元。

“我省提出打造‘揭榜挂帅’升级版,既为广大企业跃迁升级提供了科技支撑,也为广大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空间。今年,我们计划将‘揭榜挂帅制’扩大到威海七大产业集群,与工信、科技等部门联合征集‘卡脖子’技术需求榜单,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需求,坚决破除‘四唯’,给各类人才平等竞争机会,充分释放创新创造潜能。”威海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大众日报记者 赵洪杰 张春晓 赵 丰)

山东如何构建人才“引育用”创新生态圈,请看深度解读

2月7日,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在济南举行。与以往的“开年大会”比较,这次大会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要从巩固拓展比较优势上,强化创新、寻求突破。要通过创新,把短板补齐,把弱项变强。要把社会和市场的创新活力尽量多、尽量快地释放出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科技研发创新、人才引育创新、营商环境创新、数字变革创新、产业生态创新、要素保障创新、民生改善创新、风险防控创新、文化宣传创新、推进落实创新等“十大创新”。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十大创新”,大众日报将连续推出十组报道。今天刊发第二组报道,聚焦山东“人才引育创新”,请看全文——

揽四海英才 聚创新动力
——聚焦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②
□ 本报记者 赵洪杰 张春晓赵 丰
当前,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发展机遇,也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关键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这两年,我省对人才的吸引力日益增强,“双一流”高校优选生来鲁就业人员大幅增加,各类人才更加看好山东发展,齐鲁大地正成为人才翘楚施展才华、创新创造的沃土。
着眼未来,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如何以更大力度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走好具有山东特点的人才发展之路?
2月7日,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十大创新”,其中第二项就是“加强人才引育创新”,明确要在招才引智上出新招,突出领军人才、“源头活水”、开放交流;在自主培养上出新招,用好高校、职教两个阵地;在人尽其才上出新招,给各类人才信任、机会、激励和舞台。
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筑巢引凤
强省之道,首在得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筑巢引凤,吸引更多智慧资源汇聚齐鲁,招才引智必须出新招。
领军人才是人才队伍中的“中流砥柱”,是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重大科技任务的骨干力量。近年来,我省不断健全完善梯次培养机制,加快引育集聚领军人才,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为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团队,近期山东一个值得关注的“大动作”,是启动了省首批国际顶尖科学家工作室组建工作。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龚文东介绍,突出“领军人才”,我省还将依托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国家和省实验室体系、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型企业,聚焦现代海洋、高效农业、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更加精准地培育壮大一流领军人才队伍,同时深入实施“筑峰计划”,培育更多顶尖人才和战略科学家。
青年人才是创新发展的希望所在。我省把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青年人才汇聚山东的态势持续增强:2020年来鲁“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实现倍增,2021年通过“万名博士、十万硕士、百万大学生创业齐鲁计划”吸引集聚青年人才80多万人,北大、清华知名高校毕业生来鲁人数再创新高。

突出这一“源头活水”,我省将深入实施“万名博士、十万硕士、百万大学生创业齐鲁计划”,建立青年人才成长全链条支持机制,引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
“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要在引才方式上探新路,在育才上落实招,在服务上用真情。”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梅建华透露,我省将设立“山东博士后科学基金”,力争实现每位来鲁博士后都能有一笔科研启动资金,还将统筹省市县人才培育资源,建立青年人才成长的接续培养机制。
突出“开放交流”是招才引智的方向所在。近3年,济南市走进沿黄省份,共组织220家知名企事业单位赴兰州、郑州等高校开展政策推介和人才对接21场(次),共引进青年人才2500余人。
“加强黄河流域人才合作,应在加强沿黄城市人才引进、加强沿黄城市校地校企合作等方面做文章,奏响人才工作的‘黄河大合唱’。”济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王壮说。
用好“两个阵地”,在自主培养上出新招
做好人才工作,要引才更要育才。在自主培养上出新招,我省提出用好高校、职教“两个阵地”。
“山东的高等教育在校生全国第一,但高等教育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缺少竞争力、影响力。”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商志晓认为,全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切中了育才的关键。
目前,我省在数学、海洋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等国家一流学科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优势学科数量不够充分。省教育厅厅长邓云锋表示,我省将创新“双高”建设机制,推动政策倾斜,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建强10个冲击“双一流”的潜力学科,培育10个左右后备力量学科,精准培育一批高水平学位授权点,打造学科发展的“尖刀班”和“突击队”。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山东不仅需要大批研究型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引领,还需要大规模应用型人才提供支撑。作为全国首个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山东出台一系列创新举措和行动,通过整省推进、提质培优推动职业教育发展驶入快车道。“山东要用好这一‘金字招牌’,让职业教育更加紧密对接‘十强’优势产业,全面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打破技能人才成长‘天花板’,吸引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之路。”
用好职教阵地,我省去年出台22条“硬核”措施,开展“技能兴鲁”行动,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2021年,新增高技能人才18万人,培训企业新型学徒3.7万人。
“深化‘技能兴鲁’行动需要更多的体制机制创新。”济宁技师学院党委书记贺永红说,学校联合企业、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创新组建了我省首家技工教育集团,两年多来培养了一大批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技工人才。“各地应充分发挥企业参与集团化办学的主体作用,坚持学制教育和技能培训并举,紧跟需求、精准对接,全方位承接社会化培训,培养更多本土人才。”
营造“人尽其才”的良好生态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营造“人尽其才”的良好生态,才能让已来的人才心里踏实、高兴,让还未来的人心动、向往。
人尽其才,要赋予科学家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2020年,省科技厅、财政厅、教育厅联合推动实施省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包干项目不需要编制预算,不再分直接经费和间接经费。这一为科研人员“松绑”的改革举措,被一线科研人员形象地描述为“打酱油的钱可以买醋”。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高雯,两度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支持。“没有包干制之前,经常为预算列支问题感到头疼,当时项目经费要分为设备费、耗材费、测试费、差旅费、劳务费等项目,每项经费都被条块分割、互不交叉,一些类别还有额度限制。”
“目前,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全部实行科研经费包干制,占全部项目总量的95%以上。”省科技厅厅长唐波说。据了解,我省今年包干制还将进一步扩展到社科类和人才类创新项目中去。
我省还即将出台改革完善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意见,对竞争性科技创新工程,除50万元以上的设备费以外,不再要求提供经费明细,无需编制预算科目,这一放权力度走在全国前列。
省财政厅厅长刘兴云表示,加快出台自主权下放更多、激励力度更大、服务管理更优、让科研人员获得感更强的新举措,将持续释放改革红利,省财政厅将全面压实单位主体责任,确保改革落实落地。
创新不问出身,谁能干谁揭榜,谁来挂帅。“揭榜挂帅制”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机会。
去年,威海市以“英创会”为平台,在新材料领域“小试牛刀”,集中发布首批18项、总额6660万元的重大关键技术需求榜单,面向海内外优秀人才团队公开征集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已有13个发榜项目收到多家高校院所的积极响应,6个项目顺利揭榜,兑现项目研发经费1310万元。
“我省提出打造‘揭榜挂帅’升级版,既为广大企业跃迁升级提供了科技支撑,也为广大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空间。今年,我们计划将‘揭榜挂帅制’扩大到威海七大产业集群,与工信、科技等部门联合征集‘卡脖子’技术需求榜单,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需求,坚决破除‘四唯’,给各类人才平等竞争机会,充分释放创新创造潜能。”威海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一重大高校建设名单公布!多所高校获双一流建设支持?】

一高水平大学建设名单公布!多所高校获双一流建设支持?
近日,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公布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名单的通知》,其中包括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10所入选A类建设高校,江苏科技大学、常州大学、南通大学等7所入选B类建设高校。
一、A类建设高校(共10所)
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
二、B类建设高校(共7所)
江苏科技大学、常州大学、南通大学、徐州医科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艺术学院
今年3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2021-2025年)》。《方案》提到了建设目标:到2025年,江苏更多高校进入国家层面开展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进入全国前列的高水平大学达到20所,其中省属高校达到11所,省属高校中新增2-3个学科进入全国学科评估前10%。
《方案》提到,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分为A、B两类,A类建设高校为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和列入2017-2020年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的省属高校,B类建设高校为列入2017-2020年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培育支持的省属高校和其他学科优势、行业特色、服务发展成效明显的省属高校。
我们今天就来重点看看这10所获得重点支持创建双一流的高校。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国防科工局与江苏省共建高校,也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苏州大学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
截止目前,学校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免疫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一般社会科学共15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
苏州大学正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成为区域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
推荐专业:“一流本科专业”,是指教育部以一流本科教育为基础实施“双万计划”建设的本科专业,分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与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是首批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14所高校之一,是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得A等级(全国前2%~5%),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获得B+等级(全国前10%~20%),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位列全省第一。
2021年9月ESI综合排名进入全球前1‰,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56位,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南京工业大学展望未来,聚焦高水平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创建,固本强源,协同创新,奋力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业型大学。
推荐专业:“一流本科专业”,是指教育部以一流本科教育为基础实施“双万计划”建设的本科专业,分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与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南京邮电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是我党、我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之一。
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教、艺、法等多学科相互交融,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高校。目前有4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
南京邮电大学正积极推动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科群整体实力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全面开启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征程,努力建成电子信息领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推荐专业:“一流本科专业”,是指教育部以一流本科教育为基础实施“双万计划”建设的本科专业,分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与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坐落于玄武湖畔,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省属重点高校,于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一所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的多科性大学,学术实力雄厚,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现有工程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与生态和生物与生物化学7个ESI全球机构学科排名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了两个“A+”(林业工程、林学)、一个“A-”(风景园林学)的好成绩,A+学科数位列全国林业高校和江苏省属高校第一。
南京林业大学正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理、工、农、文、管、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高水平特色大学,逐步实现建设世界一流林业大学的远景发展目标。
推荐专业:“一流本科专业”,是指教育部以一流本科教育为基础实施“双万计划”建设的本科专业,分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与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是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以及首批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办学起点高,综合实力一直位居全国百强之列,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近年来,学校聚焦内涵发展,深入实施“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发展战略,国内外办学影响持续提升。QS、THE、ARWU等国际权威世界大学排名,学校均跻身top1000。《2021中国大学评价》,学校综合排名列全国第38位。
学科涵盖工学、农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化学、农业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生态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9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工程学进入前1‰,ESI综合排名列全国第46位。
苏州大学抢抓国家“双一流”以及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地走以提升质量、强化特色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把学校早日建成“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推荐专业:“一流本科专业”,是指教育部以一流本科教育为基础实施“双万计划”建设的本科专业,分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与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
办学特色鲜明,大气科学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在教育部近两次一级学科评估中先后获评全国第一和A+等级,气象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农业科学等6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聚焦“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推动大气科学学科整体实力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全面开启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征程,为早日建成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推荐专业:“一流本科专业”,是指教育部以一流本科教育为基础实施“双万计划”建设的本科专业,分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与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是首批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与省政府共建医学院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位授权点已覆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文学等7个学科门类;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获评A+等级。
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免疫学、社会科学总论、化学、材料科学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学科、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目前,已形成从本科生、研究生到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十三五”以来,全校师生医护员工凝心聚力、统筹施策、开拓创新、改革攻坚,努力把学校建成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
推荐专业:“一流本科专业”,是指教育部以一流本科教育为基础实施“双万计划”建设的本科专业,分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与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于2017年入围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被誉为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
全国首批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主干学科均进入A类。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入围“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教育质量百优榜。
现有33个本科专业,涉及医、管、理、工、经、文6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中医药为主体、中西医结合、多学科支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南京中医药大学坚持特色发展,加强内涵建设,为创建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的一流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推荐专业:“一流本科专业”,是指教育部以一流本科教育为基础实施“双万计划”建设的本科专业,分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与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该学堂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
南京师范大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底蕴深厚,学科已涉及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门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地理学、美术学等6个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工程学、化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数学等8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
南京师范大学将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内涵式发展,统筹协调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三条路径,科学实施创新驱动、开放融合、高原造峰、特色发展四大战略,奋力建设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
推荐专业:“一流本科专业”,是指教育部以一流本科教育为基础实施“双万计划”建设的本科专业,分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与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扬州大学
扬州大学坐落于扬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全国百强省属高校建设计划支持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
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环境生态学等10个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
扬州大学正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阔步迈进!
推荐专业:“一流本科专业”,是指教育部以一流本科教育为基础实施“双万计划”建设的本科专业,分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与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来源:信息来源于各大高校官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原来,那家丁的家离那伙人的住地很近,前日听说他们在洞庭湖劫得一美女回去,献与老大柯陈大。又问了柯陈家里兄弟的名字,算计已定,写下一状,先告至兵巡衙门。
  • #我们在北仑# 【北仑率先将老师定期考核测试变为现实】2019年5月以来,北仑区举办青年教师、名优骨干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升行动之教育学、心理学在线测试,相
  • 易社保平台2022年4月社保缴费截止日更新***1、无锡、苏州、苏州园区、苏州新区、苏州昆山的2022年4月社保缴费截止日为3月31日,在易社保平台首次参保和已
  • #北美身边事##航空那些事儿##航空知识##避雷#[飞机] 【东航事故调查已有初步进展,航空专家:有两个难点】《航空知识》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专家王亚男王
  • 大夫在给我缝合的时候,我内心一直在想这件事,加上我打了宫缩素可能会吐,我没忍住一下子吐了……(主要在想为什么我的崽那么黑) 做完手术,回到病房,我的意识一直是清
  • 可愛すぎやしませんか...? これから暖かくなるとTシャツや首元がスッキリした洋服を着る機会が多くなるので、アクセサリ一感覚でつけることができるのが嬉しいです✨
  • 因疫情防控,进行管控的:★G55二广高速太长段:1、太原收费站出口对所有车辆一律劝返,下高速后从外广场调头,重新驶入高速。★G2516东吕高速和榆段:1、汾阳方
  • 去年的16th是一部让我稳稳的把微信聊天记录给倒过来用了三个月的手机,有种预感:16s依旧会是一部看似平淡无奇但可以安心使用的全能产品——尤其在它终于填上了『全
  • 好多人在排队(T ^ T)nanase我发现了排长队的店家的话不会去跟风排队总是谜一般地想着:“很快就会排完”的吧就不去排队了( ^ω^ )笑绘里七瀬( ^ω^
  • #减肥# 注意⚠️:是少吃不是不吃,碳水一定要吃,是我们身体供能的主要来源,完全不吃会导致脱发、姨妈出走等等问题,还会降低基础代谢,也不利于减脂。如果要养成易瘦
  • #书摘# 要说我住过最喜欢的地方,那便是英国坎特伯雷的“床与早餐”(Bed & Breakfast)了。他差不多是我的同龄人,70年的,读过的书,看过的
  • 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
  • !!
  •   5天带动消费近千万元  在南京工作大半年的孙女士近日和朋友分享了一件“喜事”:在“我的南京”APP上,她抽到了一张满150减100的餐饮消费券。【多地撒“消
  • 学校把我最常去离宿舍最近最好吃的食堂关了因为人来得少节省成本剩下的食堂俺都不怎么去今天中午吃饭每个窗口都挤满了人过道都走不开每天和不同的人吃晚饭天天买粥抢着结账
  • ·后来随着时代发展,中世纪人对“美”的认识得到了提升,它不再只是一种指向内在美的凭证,而逐渐有了自己的独立价值。翁贝托·艾柯的美学理论细致、富有调理,虽然读起来
  • 说到带货,真是每个分享都又真诚又抓马(而且不是故意的)我每次都笑到裂开的同时心动到不行,等回过神的时候发现手已经先于脑子下完单了[吃瓜]印象比较深的,一个是她公
  • 在林峙的记忆里,一直到2000年左右,昆明的菜肴里都很少用到果酸类的东西,比如说烧鱼,有红烧、黄焖、蒸,还有糖醋的,后者用的也是醋。摊子的女主人极为热情,看我对
  • 《怯少年》​登场人物:情怯的少年​文字模式:乱语与旧诗​与作者(本人)关系:作者虚构之少年​正文如下:​​偶然的相遇让人受苦,卑恋而拒绝真实,南国下起了北国的雪
  • 过年肉吃多了酒喝多了菜吃多了水果吃多了抽烟多了,统统给你解决! 1、东北的小伙伴说,小叔,我这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爱吃肉,不吃肉就感觉一天没劲,一吃肉就控制不住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