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新观察[超话]#曾国藩曾说,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他用三个词语概括了人生的三种不祥、三种不幸,或者说三种失败。这是我们应该努力避免的,因为这同样是天道所厌恶的。

天道忌巧

天道是厌恶投机取巧行为的。不论什么时代,大道至简,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天道忌巧”,语出曾国藩,当时的晚清,在一种虚浮、圆滑、取巧的氛围中,因此曾国藩大胆“去伪而崇拙”。

曾国藩用兵,很少有出奇制胜的战例,他有自知之明,不高估自己的能力,不低估对手的智商,由此发展出了一套“扎硬寨,打死仗”的笨工夫,稳慎徐图,稳扎稳打,反而一步步地在与太平军的作战中占尽了上风。

曾国藩的秘书赵烈文在日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曾国荃久攻天京(南京)不下,朝廷令李鸿章助剿。李一方面不想夺了曾家兄弟的头功,向曾家邀功买好;另一方面又想把抗旨之责推给曾氏,因此私下做了很多小动作。

赵烈文评价李鸿章:“此一事而机械百出,语言处处不同,其图望大功,日夜计算心机之工,细入毫芒。”

而曾国藩的对策是呈上一道诚恳卑约的奏折,坚请速派李鸿章前来,不望有功,但求无过,言语恳切,谦卑恭顺。相形之下,李氏的小算盘明眼人一目了然。赵烈文得出结论:曾国藩的手段,平直无奇,却实高于李数倍。

曾国藩认为“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相反,那些有小聪明的人不愿下“困勉之功”,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打得松松垮垮。所以,“拙”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快,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成功,不留遗弊。

曾国藩的精明,就是建立在这样的笨拙之上,这样的绞尽脑汁殚精竭虑之上的。确实,“笨”到极致就是“聪明”,“拙”到极点就成了“巧”。

明代吕新吾曾言:(做人)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现实生活中,人们最喜欢看的是那些教人如何奸巧、智谋、投机的书,追求的是“何以解忧?唯有暴富”,殊不知有了这些念头就已和第一等资质绝缘了。

天道忌盈

《周易》里说,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天道、地道、鬼神之道,人之道,都是忌盈好谦。

盈,就是满,自满、自骄自傲,曾国藩认为这是人最大的凶德。一个人一旦自满、骄傲,心里就再也不能容人、容事。人一旦有了傲的心,必然会在各个方面放松警惕,祸乱、失败也必然接踵而至。在这一点上,曾国藩和王阳明的认识惊人地相似。

曾国藩有很多说法: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古来言凶德至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戒惰莫如早起。

可见,曾国藩对于骄傲、自满是多么的深恶痛绝。盈的对立面是谦。南怀瑾说,万事退一步就叫谦,不傲慢就叫谦,让一步就叫谦,多说一声谢谢、对不起,就叫谦。人生到了最高处,就要平实,不要认为自己高,这就是谦的道理。

曾国藩和左宗棠两人名气都很大,朝廷一般多以“曾左”并称。曾国藩要比左宗棠大,并且曾经对左宗棠予以提拔。但左宗棠为人非常自负,从没有把曾国藩放在眼里。有一次,左宗棠很不满地问身旁的侍从:“为何人都称'曾左’,而不称'左曾’?”一位侍从大胆直言:“曾公眼中常有左公,而左公眼里则无曾公。”曾与左,从谦这一点看,高下立判。

天道忌贰

贰就是有二心,用心不专。人生就是有了一定的目标,做事就是要专注,一心一意坚持走下去,老天都会帮忙的。

很多失败的人,并不是他们不够聪明,也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朝三暮四,做事不专心。看别人卖服装赚钱,就开店卖服装,刚开始盈利,见炒房子赚钱,就去炒房子,接着股市一路上涨,又马上一头扎进股市

曾国藩曾经这样反思自己: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想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我平生坐犯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小。

用功譬如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曾国藩的专注和他的“忌巧”是一致的。 https://t.cn/R2WxdDX

减法生活

给生活做减法,不是过的极简。二者的区别是:一个是在当前的生活状态下减少没必要的支出,不以物喜;一个是清心寡欲,把生活中所有“累赘”都舍弃,在不以物喜的基础上,做到不以己悲。

过减法生活,把精力更多放在“做”事情,而不是“买”东西上。

减少物品,露出更多空间/地面,享受空间,而不是让杂物占用空间,东西少了,被牵扯的精力也少了,可以放更多精力在“做”事情上。地面空间露的多,卫生也好打扫。

如果东西经常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导致附近变得混乱,要思考它是不是多余的物品,或者是收纳位置有问题,或者是收纳方式有问题。收纳位置和收纳方式是两个命题,收纳位置要合理,即在它的动线范围内;收纳方式要容易拿取收回,即好拿好放,不至于为了拿一个东西,翻箱倒柜,把其它物品也翻出来了,等用完了还要放回去很多东西,导致人也懒得去收拾,这样房间会很乱。

越是经常活动的位置越要减少物品。因为人的活动会带乱物品。如果经常活动的地方物品少,那么弄乱了也好收拾。比如客厅非固定物品(比如玩具)就三个,那么收拾的时候也是放回去三个物品而已。

孩子的东西多、且乱,那么就给他划一个区域,不要太大,让他在这个范围内随便把物品弄乱,当然过后要带着他一起收拾这个区域。

收纳物品的地方也要适当放空,不是塞的满满当当的,就叫会收纳,也许你利用空间利用到了极致,但如果大部分是一些没必要存在的物品,也不过是让它们挤压了真正需要的物品的空间。

仔细观察家里的物品什么东西特别多?衣服、鞋子、包包?书籍、玩具、文具、化妆品?手办、植物、小电器?餐具、杯子、清洁剂?是不是连指甲刀都有好几个?乱扔的左一个右一个?袜子也成堆成堆的?顺手买了很多东西,实际上真正想买的就那么一个东西?为了赠品买回来却用不上或者不太喜欢的东西?觉得能用上,囤了很多的东西?比如洗衣液、卫生巾、卫生纸,总觉得是消耗品,趁着打折季买回来超级多,但是买回来非常占地方,囤在任何地方都占不少空间,看着很碍眼。被子、枕头、四件套,是不是也经常买新的,但是买了太多,也用不上,特别是棉质的,很多地区潮湿,放久了一股子霉味儿,也不敢盖,也很难清洗,还不想扔…看直播的时候,主播描述的天花乱坠,不过脑子就下单了,如果是消耗品还好,如果不是消耗品,买回来绝对是消耗空间。

我们需要转换思维,把同一空间的所有物品都当成和我们争夺空间的对手。它占了一部分空间,你就无法享受这个空间。东西越少越好,也不是什么都没有才是最好,毕竟人还需要和物品“和谐共处”,需要在物品的身上享受舒适。

有些物品是必须的,比如床,就算没有床也要有个睡觉的地方,不可能直接躺地上。但是有些东西,比如书,虽然纸质书手感好,但是拿着也不方便,只有碎片时间的人可能很难拿着实体书到处走,反而用手机看书很方便。那么能不能就不要买实体书了,只看手机或者kindle呢?实在喜欢实体书,那么买一看一,看完觉得很有用,那么就写个书评、写个笔记、做好摘录,留下一个电子信息,就可以处理掉这本书了。我相信生命中值得反复阅读,让你爱不释手,经常翻阅的书是少数,这类书可以保留,数量也没太多,不会占太多空间。

享受生活本身的乐趣,不要把乐趣建立在物欲之上,减少没必要的支出。在已经拥有的物品之上,物尽其用。你当年拥有它的时候,你的理由是什么,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吗?如果真的是要过的简单,那么你拥有的物品一定要是自己所爱,哪怕是用旧的一个便宜茶碗。如果是昂贵的物品,那么你更要好好的使用,提高它的使用价值,而不是买回来“供”起来。那些放过期的贵妇护肤品,那些过时的昂贵的电子产品,那些舍不得用的高价餐具…不使用就是浪费了它的价值,违背了当初购买它的心意。不是你“不配”用,你都拥有它了,用了又何妨?等用完了发现不合适,下次就不要买了,用完觉得好,以后其它的就不买了,只用这个产品,也不是浪费。

吃的东西也要够干净,够天然。可以提前预处理很多食材,真懒得动的时候可以很快做出一份食物。就算不会做饭,懒得做饭,外卖尽量买品牌门店的食物,而且要注意营养搭配。

不喜欢做的事不要逼着自己做,比如不喜欢看电影,就不要为了和别人有话题,不要为了可以去吹嘘就硬逼着自己去看,做点更有意义的事不好吗?

每年只专注两三件事,每天、每周、每月都可以问问自己进度,为了这个目标努力了吗?做了多少?减少太多繁杂的事情,繁杂的事情会扰乱自己真正要做的事,从而看不清自己的本心。

如果喜欢一本书,特别是那种教人做事的,你看完真的照着做了吗?如果真心喜爱它,可以试着花一个月,一个季度,甚至一年时间来实践它。那么你超越了99.999…%的人,因为唯二这么做过的人可能只有作者和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古人诚不欺我。

多关注自身和家人,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可能工作很忙,抽不出太多时间,但是如果有了难得的时间,就放下手机,多做些想做却没时间的事,不要把这个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手机上以后才说没时间去做别的。

舍弃那些看似“必要”,实际无用的事情,把时间和精力留给真正重要的事。

生活也是修行,等慢慢达到自己的减法目标,慢慢减少了物欲,钱也会积累了不小一笔。拿着这笔钱好好去投资理财,把理财当成一个爱好,把物欲转到理财这个爱好上,每天看着钱越来越多,你绝对能发自内心的高兴。

最近我在收拾东西,很多东西都卖给了回收箱,还送了很多给邻居,实际扔到垃圾桶的不算很多。每扔一样,我都看到了妥妥的智商税。

大部分人赚钱都不容易,但是消费太容易了。很多东西大家都消费得起,所以很轻易就付钱了。给自己建立一个短期、中期和长期理财/存钱目标,比如短期的目标就是先存够多少钱,再给自己适当奖励;中期目标就是达到后,也有了一笔钱,拿着去做投资理财,培养自己的财商;长期目标就是自己退休后的理想生活需要多少钱,不要指望社保了,社保一定要交,但是交完就当扔了吧,毕竟未来等我们老了,社保能发多少都是个未知数,可能很难覆盖我们的基本生活,当个零花钱还是可以的。整个养老生活,主要还是靠自己努力,这才是一个真正的长期目标。

我们没必要总压抑自己去过“减法生活”,给生活做减法,也是为了让你生活的更好,更舒适,关注最纯粹的生活快乐,不要让物欲腐蚀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把时间精力放到值得关注的地方,也能剩下一大笔钱。但是你如果觉得难受,那么是不是你的方法错了?是不是用力过猛?觉得不舒服就不要继续了,或者可以和现在的生活交替进行,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

减法生活其实不难,因为减多少你说了算。我一直认为生活是以人为中心,任何时候都要关注自己的感受,还有本心。不能人云亦云,看别人说“减法生活”、“极简生活”、“断舍离”就照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计划的应该遵照自身情况增减。其他人说的再天花乱坠,也只是个参考而已。

感谢阅读[兔子]

一个人要从凡夫成佛,必须要有智慧的庄严,福德的庄严。有真正的福德,才能得真正的智慧。有时候,我们自己觉得很不聪明,读书没有记忆力,领悟力也不行;这是因为福德不够!大家都是妈妈生的,为什么我的脑筋不行?难道投胎的时候把仓库里发霉的脑筋带来了吗?其实功能都是一样,只因为自己福德不够,真正的福德,心理的健康,头脑的健康,是要自己修持来的。

真正得一个大福报,得到什么?大福报是你证到了空性,悟道而成佛,这才是大福报,大成就。但是要想悟道成佛的话,就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一切福德,来培养这个智慧。智慧不是光靠读书,或靠两个腿子在那里咬紧牙根熬得出来的!那个持戒修定,咬紧牙关熬腿子,不过是修福德,修有为福德的一种而已。无为福德,处处都是,而你自己智慧不能到达,修不成。所以学佛果然是真智慧,这个培养智慧的福德,又是一切善行的功德所完成的。这一点千万要注意!不要听到佛法是智慧之学,然后嘛,好事不做一件,那就不是真的智慧;换句话说,如果有真的智慧,自然要做好事了,智慧与善法是不二而一的。

******

我们晓得做生意要有三种资本,一种是开设的资金,二是货卖出去货款未收回时,还要占一笔资金,第三笔是周转金。学佛只要两笔资本就够了,比做生意划得来。哪两笔资本呢?就是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资粮就是资本,所以我们中国传统给朋友写匾额,写一个──福慧双修。慧就是智慧,所以福慧双修就是佛境界。有些人有福报,又有钱又有富贵功名,但却没有智慧;有些人智慧很高,穷得要死,世间福报不好,也没得办法。佛境界就是福德与智慧都圆满,这叫做福慧双修,智慧资粮圆满了,福德资粮圆满了,就成佛。所以大家念经的时候,念到皈依佛两足尊,就是这个两足——智慧具足,福德具足。《金刚经》告诉你,真正的福德要怎样修呢?就是不住相布施。要点告诉我们,真修到无所住,就是福德成就。
*****

要怎么样才能成道呢?要依循行为上的善行成就,福德成就,自然可以成道。所以学佛只有两种要事,一个是智慧资粮,一个是福德资粮。譬如我们现在研究《金刚经》,以及所有的佛经,都是找智慧,就是储备智慧的资粮。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找福德的资粮,智慧不够不能成道,虽有智慧,福报不够也不能成道。

但是在这个有缺陷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圆满的,假使圆满他就早死掉了,因为佛称的娑婆世界,是一个缺陷的世界;所以要保留一点缺陷才好。曾国藩到晚年,也很了解这个道理,他自己的书房叫做求缺斋,一切太满足了是很可怕的,希望求到一点缺陷。因此在这个有缺陷的世界,有福报的人没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没有福报。书读得好的,多半是福报差一点;命运好一点的人,多半在知识上少一点,有了这一面就少掉那一面。要想什么都归了你,那只有成佛才行。可是成佛求的不是这个福报,而是无为之福,无为之福是很难的。

要想证到这个道果,就要超越人世间的福德,要有真正大福报的人,才能了解《金刚经》的经义,有智慧成就的人,才能成佛。真正的福德,是智慧的福德,大智慧就是大福德,这个智慧的福德不是钱可以买的。

《金刚经说什么》(东方出版社)

-----------

“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这八个字看起来容易,想想看可真难了。这里要注意了!《维摩诘经》讲学佛修菩萨道的重心,由这八个字点出来了。修行就是修功德修智慧,也就是修心。功德是一点一点累积而来的,所以说积功累德,要身口意随时都在行一切善。功德包括一切,要有功才有德。再说,即使做了功,若因而心生一丝骄慢,这个功也没有了。这积功累德太难了,更不见有人能一贯到底做下去。

我们学佛讲功德和福德成就,没有功德哪有福报?智慧更难修了,智慧不够,头脑就不清。要怎样修呢?靠定慧止观,不是靠打坐,愈打坐愈胡涂的人很多。止是止一切妄念杂想,止于至善,一念在净念上,然后要起观,参究一切的佛,这才是打坐静修的道理,不是在那里玩弄气感!要多研究《瑜伽师地论》的止观,智慧是要学来的、修来的。我们学佛就两条大路,一条修福德,行一切善,去一切恶;另一边修智慧。福德圆满、智慧圆满,才能成功。

*****

“无量功德皆成就,无量佛土皆严净”,这里都是打雷的声音,有如雷震,但众生听不见。学佛想证道千万要抓住这两句话!没有修福德资粮就不要妄想成就,怎么样开始修福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就是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没有功德成就的话处处是障碍,身心都会是魔障,内外环境都是障碍。无量功德成就是修福报,无量佛土皆严净是修智慧的成就。怎么会无量佛土皆严净呢?心净国土净,要念念清净。一呼一吸是一念,众生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个烦恼,所以念念清净才能够证到无量佛土皆严净。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东方出版社)

-----------

佛家讲要“福德资粮”,看你有没有这个福分,有没有这个善根。福德功德圆满的话,障碍就少,不然处处障碍。所以真正修道,佛家道家都一样,到了这一步工夫,你才看出来功德、善根、福报之重要。有善根、福报的话,是一路顺利成就。譬如释迦牟尼佛,六年雪山苦行,连五个基本弟子都离开了。他雪山下来,一个人孤零零地谁招呼他啊!七天菩提树下成道,是有福报而成就了,不需要人招呼,否则的话就是困难重重。

如何成就智慧?《金刚经》告诉我们,必定要福德够了,智慧才得以开发,也是自求多福,自我解脱的道理。学佛是靠自己,不是靠别人帮忙,也不是靠佛菩萨保佑。世界上最大的福报就是智慧,纵然当上皇帝,或是财福多足以买下整个地球,仍然买不到智慧;智慧不是权力金钱所能换取得来的。成佛是福德够了,智慧到了,不是工夫问题。

《我说参同契》《圆觉经略说》(东方出版社)
-----------

修定做工夫是要资本的,佛法叫资粮。学佛要具备两种资粮:智慧资粮、福德资粮。尤其学密宗,资粮特别重要。菩萨五十五位、十信十住十回向等,都属资粮。资本粮食不具备,你拿什么去修啊!

没有智慧,教理没有搞通,智慧资粮就不够。福德资粮就是福报,福报不够,等你刚刚要打坐,电话来了,家里什么人病了,你连打坐休息的福报都没有。刚刚想上轨道,空下时间来用功,东边冒火,西边冒烟,屡试屡验。不做工夫,什么事都没有;一做工夫,什么事都来,修行是要大福报的。

世间功名富贵是很难得的,可是另有个福报更难求,就是清福,非多生累劫好好修行是不能得来的。我一天能享有一秒钟的清福,心里就觉得无限的恭敬,也有无限的恐惧,因为这是诸佛菩萨的保佑。修定先要求得资粮,在座中就有几个人,学佛修道也很多年,讲理论都是第一等;讲工夫,有一点点;讲福德资粮嘛!一点都没有,没有时间打坐,自己想想看,是不是福德资粮不够?

弥勒菩萨说定的资粮——福德与智慧,学佛第一步先求圆满这个,这个不具备,你别想修道成功,连打坐都没资格。为什么说没有资格呢?第一个,想修清净于乱不乱,自己很清楚,可是福报不够,你不扰乱人,人家可来扰乱你修行。
*****

修证的三部曲是见、修、行。要见道须有般若大智慧。见道是大智慧,大福报。真正的大福德,也是大智慧,有大智慧的人是大福德。智慧没有开发是因为福德不够。大智慧福德如何来?是“行”来的。所以见、修、行是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禅宗里头的行愿、见地、修证功夫,三者不可缺一。拿教理来讲:行愿是功德,功德不圆满,智慧不会成就。换句话说:智慧不成功,就是功德不圆满。

《如何修证佛法》(东方出版社)
------------

第一步是要累积修行资本,多做好事,六度万行戒定慧,积累福德资粮,如果福德不够,就不要谈了。另外是智慧资粮,要求得智慧,不是在那里等,更不是在那里打妄想,而是要修智慧才能得,所以福德与智慧两种资粮都要聚积。

第二步除障,身体不健康则靠医药或做工夫,把身体障碍除掉,外缘的障碍也要除。有了福德资粮、智慧资粮,没有障碍了,所谓法、财、侣、地都具备了,再开始修生起次第。比如念咒子,准提咒十万遍或五十万遍、一百万遍,如果根本都没有念满的话,这个最初步的集资都没有做到,怎么可能得到生起次第的成就!何况还想悟道成佛,那是开玩笑!要知道,佛法是多劫勤修,劳苦功高来的啊。

所以说到福德资粮,去恶为善最为重要。你们大家学佛,为什么智慧不开呢?因为福报不够。福报是做什么得来的?是要舍己为人,利他而来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起心动念随时注意身口意三业,不造恶业,这还是消极的,积极的就是利他之行。所以大家没有成就,不能开悟,就是因为功德不够。如果自己福德不修,光想求开悟,刚有一点善行,做一点点好事,人我是非就来了,福德怎么会成就呢?不可能!如果福德资粮够了,你所想的没有不成的,你的智慧也就成就了。

《大圆满禅定休息简说》(东方出版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他挡在她面前:“想要一步登天,要找到合适的人,他给不了你想要的。#文玩[超话]# 没什么豪迈壮志但是一直坚信只要做好眼前的事,生活就会回报给你想要的结果,平凡而
  • 小宝现在还比较小,她的衣服我也是买的这个品牌,不过是另外一家店,叫陈大猪女婴童 LUSON妈定制! 大宝现在的衣服大多数都是在陈大猪女童店 LUSON妈定制买
  • 但是所有的“损伤”都是在可控范围内,会很快愈合的,新愈合的皮肤具有完备的结构(包括角质层,角质层即使不做治疗,也会有新老更替)和新老更替的功能,所以科学的光电治
  • 喜欢听见你的消息,看到你的作品,收集你的微笑,却很怕靠近你,怕为你带来麻烦。喜欢听见你的消息,看到你的作品,收集你的微笑,却很怕靠近你,怕为你带来麻烦。
  • 小编也提醒广大市民如若发现建筑施工噪声扰民的问题,可拨打环保热线进行反映,同时希望施工单位按规定施工,减少施工噪音,给周边市民提供一个清静的生活环境。对于学区划
  • 感觉一个梦做了一个世纪那么长梦见回到了高中,有高中那群同学,也有大学同学,我们下课一起冲去回族食堂吃麻辣肉丝,粉蒸肉还有鸡腿,还带着我大哥穿着校服逛遍了学校和下
  • 好的最后再加一句:人在广东,祝福北京✨北京有雪是真的!”我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也有一个非等不可的年份。
  • :齐先生?!
  • 考试时间对冲 和 贫穷 没能去上 没想到错过后这场别离浩浩荡荡可能很久很久后你们还会搭伙演出但愿那时候我还在又或者已经离开这个坑然后看到热搜 会心一笑感叹那些我
  • 联系@爱优牙隐适美牙齿矫正平台 可以推荐全国的优秀正畸医生☔️讨厌下雨天 这种天气最适合辞职了哈哈哈种了睫毛真的太方便了化妆速度无限加快回家路上和宝贝一起看到了
  • 现在只能随波逐流.另外这个赛道是自己看好的.那就继续坚持走下去.今天算一个小反弹吧!本来今天要加仓的,尾盘被拉起来了就算了,等明天看会不会黑周四再定。
  • 남을부러워하기보다는스스로잘해라.피상적인부러움,지루한비교,서투른모방은하루종일다른사람들의그림자속에서만살수있습니다.맹목적인비교는즐거움을가져다주지않고고
  • 大气方面,从环境空气质量情况来看,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7.0%,同比上升5.0个百分点。从酸雨情况来看,465个监测降水的城市(区、县
  • 所以我现在手里既有买来的各种资料,很多闲鱼上挂买的我都有,也有教研员帮忙修改的稿子,以及自己总结的七下八上逐字稿。可以说,我的逐字稿的质量非常高。
  • 所以才画了这几张,p3是从一年级到凯恩回到霍格沃茨的对话,最后黑曜石碎掉代表诺娅的伤和凯恩的死亡(斯莱特林男团友情出演)不过还是想吐槽,布雷斯也太不争气了别人几
  • 一想到以后的校园生活就好难受啊,真的很想找人倾诉聊天,至少我可能就不会那么孤独了,我刚建了一个群,有共同经历的姐妹们都可以进,可以分享那些你不愿意说给周围人听的
  • 奶油奶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其性质与常见的酸牛奶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发酵过程来制作的,也都含有可以保健的乳酸菌,但是奶酪的浓度比酸奶更高,近似固体食物,营养价
  • #杭州领养##萌宠的日常##萌宠##狗狗##宠物##萌宠##萌宠集中营##宠物人口普查##宠物卖萌中心##宠物##萌宠部落格##宠物##家有萌宠##汪星人# #
  • 前几天在微博看到一个人分享的读书内容 书名是《好好告别》 看了简介很感兴趣 本人立刻去kindle下载阅读 但是越读越不对劲 感觉整个情节走向都不太对 但是原微
  • 娱乐也要有底线,别拿着工作说事,谁也不瞎,网友的眼睛雪亮着呢……在娱乐圈待久了,是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娱乐精神了?娱乐也要有底线,别拿着工作说事,谁也不瞎,网友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