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改变的先声。


每年召开的“两会”,就是一堂集中“答疑”的讨论课。


央视网《我有一个问题》栏目推出“小青年唠两会”特别系列。


“打捞”出年轻人最关心的那些事儿,从代表委员的建议议案中寻找解法,

邀请大家喜欢的KOL一起聊聊。


我们的第三个问题是:



这届年轻人,忧患意识特别强,工作还没几年,已经操心起退休生活。


豆瓣“FIRE生活小组”里,20万个生活家热烈讨论攒够多少钱才能提早退休


3·8妇女节当天,95后女性已经开始养老焦虑”的话题冲上热搜榜,有2.3亿的超高阅读量。

 

老龄化加速的社会现实,是“养老焦虑”普遍化的主要背景;消费升级的趋势,也给未来养老带来经济压力;家庭结构的改变,意味着“独自养老”可能成为未来普遍现象。

 

同时也应注意到,强烈的自我意识让这届年轻人有了更深刻的人生思考。“养老焦虑”说明他们风险防范意识更强,愿意对人生做好提前规划

 

客观来讲,“养老焦虑”也是一种互相传染的群体性情绪。当周围的人都开始讨论养老,你很难不去想:


“等我30岁了,四老三孩咋养老?

在线等,急!”

(先 找 到 对 象 再 说 吧)

 

随着国家对养老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9073”养老格局、社区嵌入式养老等探索不断深入,养老问题,有那么令人焦虑吗?

 

这一期“小青年唠两会”,我们请来了风格迥异的4位KOL,看看处在而立之年的他们,有没有因为养老问题“焦虑到头秃”。


 

B站2021百大UP主,习惯从风控角度思考互联网时事。

毒鸡汤毁灭者,经常创作直击灵魂且暴躁的硬核内容。




地铁民警,地铁故事讲述者

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人间烟火的百姓生活。




日食记导演,“罐头场”创始人,江湖人称“姜叔”。

大概是导演里最爱做饭的,厨子里最会拍照的。



 


B站2019百大UP主,导演,制片人,中日小灵通。目前奔走于给日本人介绍中国文化,立志做中日两国的文化润滑油。



Part 1

30岁考虑养老早不早?


30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工作几年,小有积蓄;

成家不久,刚刚迎来新生命;

父母年纪大了,身体有些小毛小病......

 

自由掌控人生的新鲜感褪去,前置性养老焦虑”兜头袭来,似乎是想象中的30岁模样。

 

那么,30岁考虑养老早不早?不妨听听过来人的想法——

 

我20岁不到就思考了这个问题

高中时学校组织去养老院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感觉养老院的老人们还挺孤独的。


在同情之余,我开始想自己老了会不会跟他们一样,甚至还不如他们。


从那时候起,“努力工作,赚钱养老”的想法就萌生了。


30岁这么想,60岁没准就不这么想了

阅历会带来认知的变化,30岁的担心,到了60岁再看可能根本不是事儿。我觉得参考老一辈人真实的生活和心态,以他们为样本,大概明确自己的养老方向就足够了。

 

30岁更该担心的不是结婚问题吗?

日本人大概到了35岁左右才会思考父母养老的问题。那时候父母刚退休,身体健康,时间自由,讨论养老话题正合适。


至于自己的养老问题,日本年轻人30岁还在为结婚发愁,考虑养老问题有点早了。

 

什么时候是“老”,何时该退出人生舞台,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

我30岁没有一分钱存款,因为我在频繁更换工作,毫无节制地把钱花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上。


那时我更多是在思考,选择什么事情才能让我不知疲倦地做一辈子?


在老一辈眼里,我属于是人生没有规划,得过且过的类型。


但在我的观念里,只有身体机能退化到不能动弹,才是思考“养老”的时刻。除此之外,我希望可以一直保持跟这个世界交流的动力。



Part 2

养老焦虑

父母or自己?


“远嫁怎么安排父母养老?”“发展事业和养老怎么两全?”


豆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交流组织”里,78692个独生子女焦虑着爸妈的养老问题。

 

随着家庭结构小型化,“养儿防老”观念减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为自己的养老提前规划。


父母养老vs自己养老,哪个更令你焦虑?

 

看到同龄人被裁员让我“瑟瑟发抖”

参加工作十多年,身边一些朋友背着房贷车贷被“优化”到社会上,这让我也“心有戚戚焉”。在30多岁的年纪,我开始给自己攒养老钱,又担心通货膨胀等未来的不确定性。


另一种焦虑是爸妈年纪大了没人照顾,请护工又不放心,如何兼顾工作和照顾父母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不必刻意制造焦虑,心态是会变的

我觉得没什么可焦虑的,保持健康的身体,好好活着就够了。像我的父母到了老年阶段,自我意识反而更强了。他们觉得应该多享受一下人生,儿孙自有儿孙福


做好健康管理比操心买哪个养老保险更靠谱

在日语里有“健康寿命”的概念。当一个人不能生活自理,“健康寿命”就结束了。现在很多日本人有意识地延长“健康寿命”,不希望老了后一直躺在床上。


所以啊,与其为养老焦虑,不如从现在做好身体管理通过调整饮食、多运动来保持健康,比操心买哪个养老保险更靠谱一点。

 

人生就是一部机器

我不想它可以运转的时候选择待机

老一辈有一种很奇怪的思路,既认为“养儿防老”,又尽可能不在任何事上麻烦你。在父母养老上,这种矛盾思维让我有些困扰。


但对我而言,住养老院或者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都是很好的选择。人生就是一部机器,我不想它可以运转的时候选择待机。要么就充沛运转,要么就干脆停掉,报废。



Part 3

养老焦虑

体制内vs体制外?


如今的职场中,有一项不成文的潜规则:

一旦超过35岁,将遭遇职场危机。超过35岁没能进入管理层,或将遭遇裁员风险;35岁再去跳槽找工作,也是难上加难。

 

35岁“消失”的职场人,助长了打工人的焦虑情绪;缺乏安全感的职场环境,让更多的年轻人渴望“铁饭碗”。

 

在养老方面,体制内真的比体制外压力小吗?

 

人生变数不是“铁饭碗”能解决的

体制内的工作也有压力和不确定性。无论哪个行业都可能遭遇人生变数,都需要大量的金钱、时间投入,不是身在体制内就能高枕无忧了。

 

人其实有很强的抗压能力

作为创业者,当然会有最终落得一败涂地的下场的觉悟。人的抗压力其实很强,有一口吃的,人就能活。

 


Part 4

钱=养老焦虑万能灵药?


知乎博主“肆大财子”曾计算过“体面养老”需要的开销,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从30岁开始存款到65岁退休,存款300万,能够过上基础养老生活;存款600万,能够过上小康的晚年生活;存款800万,能够过上比较富足的晚年生活。


此外,有研究报告表明,“无力支付医疗费用”和“退休后储蓄不够”,是年轻人养老焦虑的两大因素。


没钱,何谈“体面”?


有钱,就能体面养老吗?

 

钱是一把“双刃剑”

养老主要会面临两个问题:钱和人。钱可以通过努力工作或控制消费来解决;可是钱有了,谁来给你养老?


钱能让你体面养老,也可能招来不怀好意的人。


所以我能想到的解决养老焦虑的办法是生孩子。孩子就像一个“护身符”,让我请护工、住养老院更有底气。


等等,你说孩子也可能觊觎你的钱?

对不起,没把他教好,是你的问题。

 

钱是养老的经济后盾,但也不能过于执念

钱的确能缓解养老焦虑,但我不希望为了未来养老而牺牲健康和生活体验。


考虑养老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为了缓解养老焦虑而挣钱,下一步就该有挣钱焦虑了。


 

传统意义上

攒够钱的确可以解决养老焦虑

但对我来说不是

参照上一辈的生活方式,养老意味着停止工作,赋闲在家,享受天伦之乐。


如果按照这个定义,那么攒够钱确实可以解决养老焦虑。


作为文化类工作者,我只要大脑还正常,就可以持续工作养活自己,区别只是在于年龄和身体机能的退化。


而且,赋闲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并不是我所追求的。与其为了年老时安稳活着而耗去了自己的青春,不妨活好现在的自己。


 

Part 5

养老问题,日本人怎么看?


日本总务省公布的2020年人口普查终值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1日,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了总人口的28.6%,已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给日本社会带来哪些改变?听听日本up主山下智博怎么说。



问:日本老年人都会怎样养老呢?

答:会有以下几种方式:1.住养老院;2.跟儿子一起住;3.继续一个人住,每周请一次护士。


居家养老和住养老院的比例是4:1 ,因为住养老院要花不少的钱

 


问:作为超老龄化社会,日本有哪些“老年人友好”的方面?

答:老年人专用产品如尿裤、电动床等被发明出来,作为生活必需品,价格下降到普通民众可以承担的范围内,品质也越来越高。


此外,日本电视台会做更多“介护”相关的节目,普及“介护常识,还可以提供在家里讨论的机会。

 


问:“介护”是什么意思?

答:在中国,孩子给父母养老很多见,但日本老年人会有不好意思被孩子照顾的想法,他们希望花钱请最好的专家来帮忙,介护行业就逐渐发展起来。

 


问:日本人口老龄化带来了什么负面影响?

答:1965年,9.1个日本上班族(20-64岁)的税养一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现在2.4个上班族养一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


年轻人的负担越来越大,照顾父母和养孩子很难兼顾,这导致婚后生孩子的人越来越少。


而在养老方面,一般养老院价格昂贵,价格低廉的公立养老院数量又不够。


大量无人照顾的老年人,衍生出了“孤独死”、“老老照顾”等社会问题。

 

现在,日本开始了护理机器人实验,如果能批量生产,将降低护理费用和劳力成本,解决老人无人照顾的难题。


整体来看,日本年轻人比较支持政府的养老扶持政策。对未来养老问题的担忧,让他们更加期待科技带来的变化。




Part 6

两会代表委员说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很多代表委员就居民养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解决养老问题,听听他们怎么说?



建议鼓励并扶持公立医院举办养老机构,推行医疗养老一张床



建议在国家层面建立统一的养老服务评价标准,建立养老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并纳入个人征信。



建议尽快落实对失独家庭的风险补偿标准相关政策,大幅提升失独家庭父母的养老金数额



评论区聊聊

你开始为养老攒钱了吗?




关注央视网

©央视网


撰文:汪一、子牙
采访:汪一
设计:子睿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什么样的接触方式最对12星座口味? 白羊座:直来直往式 你喜欢跟我聊?我也喜欢啊!哈哈哈哈然后当机立断,就能看见白羊的友情瞬间升温,天天约出来玩耍 金牛座:预约
  •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件事:生和死。一件事已经做完了,另一件你还急什么呢? 人到了一定年龄,渐渐地悟透了一些东西。 一生有多长,也不过三万天;永远有多远,回头
  • 回家香就香在可以吃海鲜,香在一切都很便宜。 回家的第一顿饭妈妈就做了我最爱的鱼,还买了螃蟹炸了小虾。 回老家奶奶又做的螃蟹,做的另一种鱼。 在家买的小蛋糕也是价
  • 都说要尊重医护人员 一直以来也都很尊重 但有的医护人员 妈的就在科室门口分诊台坐着 一点屁事不干 问他点问题像是我杀了他妈一样 老子礼貌到我妈都害怕 你他妈一脸
  • #机智的恋爱[超话]# 这一贴给白白 第一次写白白的帖子,确实我对她是不太喜欢。所以喜欢她的别叭叭我,每个人眼光不一样,喜好不一样而已! 第一想说,白白给
  • 【福州与檀香山缔结友好城市 秦刚:地方交流是中美关系驱动力】福建省福州市与夏威夷州檀香山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签字仪式20日以线上方式举行。福州市市长吴贤德、
  • “我的袜子很多,就是穿着穿着找不到了。”于是,我们将女主的150双21种类型的袜子分类后,全部竖立排放,再次拉开抽屉,不再是一个球一个球的,不用东翻西找的快乐。
  • #郑州代课# 郑州大学附属学校(小学部) 招聘语文、英语教师: 郑州大学附属学校(小学部)是一所由郑州高新区管委创办的高标准现代化精品小学。学校地理位置优越
  • +7在卖cpb的眼霜,我差点就买了,然后看了下保质期,劝退了我[裂开] 因为不是刚需,是想囤明年用。于是理了下梳妆台上去年送的小样 ,也果然去年就到期了[挖鼻
  • 1927年10月17日夜晚,在极司菲尔路40号私人住宅里,突然闯入五名凶神恶煞的人,对着正在吃饭的老者说道:“就是他,带走!” 说完,不由分说,气势汹汹地将老
  • 我们要知福惜福,好好把握现在幸福快乐的时光,然而不仅是沉浸于这样暂时的快乐,更要让这个善因缘,成为带给你究竟喜乐的因。 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样,不可能一
  • 我女儿,坐上了她说过的千人大船,遇上鲛人,也去了她想去的另一个大陆,成了新嫁娘,带着她的孩子在黄帝陵前祭拜了前辈,孩子也在一堆妖族间长大,老来成为了她想要成为的
  • 偶尔看到别人写什么“xx不值得同情……”,仔细想想就觉得很难理解其背后真实的语境,“同情”这个词在人间本来就很难真正做到“同情”了,谁与谁“同情”,“同”什么样
  • #小鬼吴宣仪天台吻#心疼小鬼 只想好好搞音乐 结果不成器的公司接了个这种对他毫无帮助的综艺 小鬼拍综艺的时候勤勤恳恳 把每件事做到最好 结果最后播出了却被女方粉
  • #惠民社工在凤凰# 【“初心筑梦,礼赞百年”党史进社区】10月9日下午,惠民社工组织老党员到沙洲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参观,感受革命先烈的抗战精神,通过此次活动,
  • #我最喜欢的数码宝贝#《数码宝贝》这部动画片可以说霸占了当年的整个夏天。每个角色和数码宝贝都各有特色,小时候大家常会比较谁更厉害,现在再看,印象最深的却是他们的
  • 面对自己心爱的人提出分手,很少有人能够避免撕心裂肺,歇斯底里的。当然除非你平时有了解过恋爱这方面的知识或者是自身有过经历。但是很多时候都会被情绪冲昏了头脑。这个
  • 手相算命,生命線向上支處與事業線並行上升 表示其人有雙重命運,或將獲到第二幸運。 在生命線起端有流蘇狀 證明其人幼年體弱多病,長大後才逐漸恢愎正常。 生
  • 为什‮说么‬小提‮是琴‬乐器‮的中‬“王后"?‮器乐‬王后‮什是‬么乐器?     小‮琴提‬作为高‮乐音‬器,音色优美,接近‮声人‬,音域‮广宽‬。其演奏手‮
  • 今天第一次去上思思(雪碧)老师的课 感觉还挺快乐的可惜后天满课没机会上了qwq M方的白板总是可可爱爱的 每次看到就感觉好开心吖!!在朋友圈看见大家都在吃烤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