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宝歌 》
浅释
对佛法僧
三宝的礼赞

大家都很熟悉
《 三宝歌 》,

佛教界重大法事活动都是在
《 三宝歌 》声中拉开帷幕。

唱《 三宝歌 》
能建立我们对三宝的神圣信心。

这首歌里浓缩了佛教很多内容,
是对佛教信仰的总核心 ——

“ 皈依三宝 ”
内容的概括。

词作者太虚大师是近代佛教界泰斗,
民国年间佛教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一生为佛教改革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

曲作者弘一大师是一位近代的高僧,
在早年历尽尘世间的繁华之后,
放下一切出家。

其时,
他在世间的书法、
音乐、
戏剧方面都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

出家以后,
在佛教的行持上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是一位旷世奇才。

《 三宝歌 》
用了三段歌词
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礼赞。

第一段是赞扬
“ 佛宝 ”。

“ 佛 ”梵文称为
“ 佛陀 ”,

歌词里是
“ 佛陀耶 ”,

“ 耶 ”
是梵文和巴利文的尾音。

“ 佛 ”
是觉悟的意思,

有三个特点 :
第一要
“ 自觉 ”,

就是自身明白、
洞悉宇宙人生的真理;

第二是
“ 觉他 ”,

像菩萨,
不仅自觉,
还能令众生觉悟;

第三是
“ 觉行圆满 ”,

就是说佛所修的觉悟之行,
对宇宙人生的洞彻,

达到了彻底、
究竟的境界。

第二是
“ 法宝 ”。

“ 法 ”
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理。

内容很广,
“ 二谛总持 ”、
“ 三学增上 ”,

都是法的内容。

一般来讲,
菩萨行的六度,

乃至八万四千种对治烦恼的法门,
都称为法,

因为只有彻见宇宙、
人生的真相之后,

才能知道心中所呈现的烦恼是什么,
然后再运用方法来对治它们。

所以,
法从认识的角度来说,
就是真理;

从修行的角度来说,

就是对治、
解脱烦恼的方法。

第三是颂扬
“ 僧宝 ”。

梵文的
“ 僧 ”叫
“ 僧伽 ”

( 念qié,
不是念jiā ),

是“ 和合众 ”的意思,
指依照佛陀的教法修行的出家众的教团,
主要专指出家人。

这个“ 宝 ”字就有无量的意思了。

我记得自己在武汉宝通寺皈依的时候,
道根老和尚给大家说皈依,

他说《 瑜伽焰口 》里
有一段对三宝的赞叹 :

“ 夫三宝者,
千生罕遇,
万劫难逢。

皈依者,
福增无量。

礼念者,
罪灭河沙。

譬如灵丹之妙药,
疗百病以蠲除 …… ”

《 法华经 》里
有个比喻
“ 盲龟遇浮木孔 ” :

一只瞎眼的乌龟在茫茫的大海里,
五百年才能浮到水面伸头呼吸一下,
结果一伸头正好遇到从海上漂过来的一段木头;

木头上有一个洞,
乌龟一伸脑袋,
正好伸到洞里去了,

你想想这个概率是多少,
就知道多么多么难。

世界上宗教信众最多的并不是佛教。

信佛教的人非常少,
信佛念佛的人在佛教里被称为
“ 人中芬陀利花 ”,

在《 观经 》里边讲 :

“ 若念佛者,
当知此人,
是人中芬陀利花。”

芬陀利花,
梵语是白莲花的意思,
象征着念佛人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

能够遇到佛法就是得到了无量的佛的无价珍宝,

因此,
《 三宝歌 》唱的时候,
不光要有对三宝的恭敬,

还要有富足感 :

我是一个拥有世界上最珍贵珍宝的人,
我是人中的芬陀利花,
我是佛亲自授记的,
我们大家将来必定成佛!

第一段对佛宝的赞叹 :

“ 人天长夜,
宇宙黮黯,

谁启以光明?

三界火宅,
众苦煎迫,

谁济以安宁?

大悲大智大雄力,
南无佛陀耶!

昭朗万有,
衽席群生,
功德莫能名。

今乃知,
唯此是真正归依处。

尽形寿,
献身命,
信受勤奉行!”

“ 人天长夜 ”,
以“ 人天 ”
概括六道——

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

“ 人天长夜 ”
实际上说的是众生长夜,
不是单纯地说人天,

是说所有的众生在生死的流转里面没有解脱的机会,

就像在漫漫的长夜里看不到光明。

“ 宇宙黮黯 ”,
宇宙,
是我们众生所生活的世界。

“ 黮 ”
念dǎn音,

比喻黑暗、
蒙昧。

“ 黮黯 ”,
是说众生因为心中有烦恼,

所以眼睛是蒙蔽的,
看一切都是黑暗的。

“ 谁启以光明 ”,
在人天长夜和宇宙黮黯这样的状态之下,

谁能够开启令我们解脱的光明呢?

“ 三界火宅,
众苦煎迫 ”,

“ 三界 ”,
指的是欲界、
色界、
无色界,

我们生活的娑婆世界称为欲界,
色界就是一些天人。

这是从众生的精神状态来分的。

欲界看重物质,
有很多的爱欲;

色界的天人,
已经断掉了爱欲,
但是还有物质形象,
有天人的色身;

到了无色界,
众生只有精神状态,
连形象都没有了。

普通众生轮回六道都不出这三界的范围。

“ 火宅 ”,
也是《 法华经 》的一个比喻,
比喻四面火起的房子。

这个火,
既有外在的火,

就是世间不安、
国土危脆、
各种各样的灾难和一些不吉祥的事;

同时内心也有无数的烦恼在煎熬我们。

所以,
内外交困,
就好像生活在已经着火的房子里。

“ 众苦煎迫 ”,

有很多苦在煎熬、
逼迫我们。

众苦,
佛教一般讲八苦 :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 谁济以安宁 ”,

谁能够给我们安宁呢?

这是第二问。

第一是谁给我们光明,
第二是谁能给我们救济。

接着答案说,
佛能指给我们光明,
给我们救济。

“ 大悲大智大雄力 ”,

这三个“ 大 ”
概括了佛的功德。

“ 大悲 ”,
悲是慈悲,
不恼害众生,
不忍众生受苦。

慈能与乐,
悲能拔苦,

给予众生快乐,
解脱众生的苦难,
就叫慈悲。

我们普通人讲慈悲,
可能因为对象是我的亲人,
是我的同修,
是我认识的人等等,
会有条件。

但是像观音菩萨,
是“ 无缘大慈,
同体大悲 ”,

没有条件,
不分彼此。

“ 大智 ”就是
“ 般若 ”。

这个般若智慧不是世间人所理解的那种聪明或者学识。

大家知道
“ 六度 ” ——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
般若
( 智慧 )。

只有有了般若的时候,

前边的布施、
持戒等才能称为波罗蜜。

波罗蜜是什么?

到彼岸,
能够引导我们渡过生死的河流,
从生死轮回的此岸达到涅槃解脱的彼岸。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这些跟其他的宗教是共通的,

但是
“ 般若 ”
是不共的,

只有具足
“ 般若波罗蜜 ”,

前面五度才能够把我们引向解脱的彼岸,
所以佛教里说,
六度中如果缺了般若波罗蜜,

前面的五度就像盲人一样 ——
“ 五度如盲,
般若如眼 ”,
没有般若波罗蜜没办法达到解脱。

“ 大雄力 ”,
大雄指伟大的英雄。

《 华严经 》里说,

“ 如来智慧不思议,
悉知一切众生心,
能以种种方便力,
灭彼群迷无量苦。

大雄善巧难测量,
凡有所作无空过,
必使众生诸苦灭,
栴檀林神能悟此。”

“ 大雄善巧 ”
就是形容有佛无与伦比的力量,
能够降服一切世间的邪恶势力。

“ 南无佛陀耶 ”,
“ 南无 ”
就是皈依、
顶礼。

皈依是入佛法门的第一步,
所以很重要。

皈依三宝,
身心就能够得到安宁、
解脱,

这是皈依三宝的威德之力。

在《 俱舍论 》里就说,

皈依以何为义呢?

救济为义,
救济众生是三宝的含义,
皈依三宝能够解脱众生的一切苦恼。

“ 昭朗万有,
衽席群生,
功德莫能名 ”,

是对佛陀功德的赞扬。

前面是发问,
总说佛有三种德行 ——
“ 大智大悲大雄力 ”,

然后表示自己对佛的皈命,

接下来是对佛的赞叹、
赞礼。

“ 昭朗万有 ”,
佛陀的智慧光明能够照耀一切。

这一句跟前面
“ 人天长夜,
宇宙黮黯 ”
是相对应的。

“ 衽席群生 ”,
“ 衽 ”
是衣襟,

“ 席 ”
是卧席

( 古人一般在地上铺席子 ),

“ 衽席群生 ”
是从我们古代的一个词
“ 衽席侍子 ”
化运过来的

( 这个词是说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
用衣襟将他包裹起来安置在床上,
好好地照顾 );

用母爱来形容佛陀对众生的关爱,
是说他用大慈悲来衽席群生,
使众生得到平安。

“ 今乃知,
唯此是真正归依处”,
是说我现在才明白,

只有佛才是我们真正要皈依、
能够皈依的地方。

“ 尽形寿,
献身命,
信受勤奉行 ”,

这告诉我们皈依不是暂时的,
它给我们确定了一个期限 ——
尽形寿。

我们只要还活着,
就不能放弃对三宝的皈依。

这里
“ 信 ”
是第一步,
信仰;

“ 受 ”
是接受佛陀的教法;

然后还要
“ 奉行 ”,

勤快地、
尊敬地照着去做。

“ 奉 ”,
是双手把它托起来,
表示尊重。

这句讲的是对三宝修学的层次。

第二段对法宝的赞叹 :

“ 二谛总持,
三学增上,
恢恢法界身;

净德既圆 ,
染患斯寂,
荡荡涅槃城!

众缘性空唯识现,
南无达摩耶!

理无不彰,
蔽无不解,
焕乎其大明。

今乃知,
唯此是真正归依处。

尽形寿,
献身命,
信受勤奉行!”

“ 二谛总持 ”,
谛就是真理,

二谛指真、
俗二谛。

佛教讲一切事物,

一般都用真、
俗来概括。

什么叫真谛?

佛陀能够证得的真理,
超越了世间的虚妄,
证得了真实,
叫真谛;

俗谛是我们所见到的世间的现象,
是虚幻的。

真、俗都是真理,

俗谛也是真理,
只不过凡夫迷于俗谛,
不能认识真谛;

菩萨真、
俗两谛都看得明白,

所以缘起不碍性空,
性空不碍缘起,

菩萨认识事物是从真、
俗两个方面。

“ 总持 ”,
就是涵盖一切法,
包含无量的含义。

佛法是以真、
俗二谛来总摄一切。

“ 三学增上 ”,

三学就是戒、定、慧 :

戒律防非止恶,
禅定使我们专心一处,
精神不散乱,
才能够开发智慧;

增上就是加强力量。

戒、定、慧能够在解脱道上助我们一臂之力,

使我们得到解脱。

“ 二谛总持,
三学增上 ”,

二谛是讲缘起性空、
真空妙有的关系,

三学是指修学的内容,
前面是认识论,
后面是实践论。

“ 恢恢法界身 ”,
“ 恢恢 ”,
广阔广大;

整个宇宙的存在都叫法界。

佛的法身是遍一切处的,
它和法界是等量的,

所以叫做法界身,
也称为法身。

恢恢法界身,
就是宽阔广大的法身。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淨法師:學佛就是學做人-第217集

  我們要學佛,要學做一個好人,首先要肯定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儒家大德告訴我們「人性本善」,以這個為基礎,來修自己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佛又告訴我們心量要大,量大福大,心同虛空,量周沙界。我們的真誠心遍虛空法界,我們的清淨心遍虛空法界,我們的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無一不是周遍法界,包容一切眾生。

四大天王 2002/11/9

  學佛不是學別的,學覺悟,佛是覺悟的意思,學佛就是學做個明白人。明白人一定要認知、要肯定世間沒有惡人,世間沒有壞事,人人都是善人、都是好人,事事都是好事。唯有覺悟的人才能看得出來,迷的人看不出來。《楞嚴經》上佛說「若能轉境,則同如來」。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729集)2002/5/23

  佛教我們的原則,就是教我們常常念著別人的善。這個人有十分是惡,有一分是善,我們只讚歎他一分善,只取他這一分善,把他那個十分惡忘掉,不要放在心上,這人還是個善人。這個人有十分善,有一分惡,那一分惡當然更要把它忘掉,決定不能放在心上。我們心上放別人的過失,放別人之惡,是我們自己的惡。

佛說十善業道經(第28集)2000/6/28

  做人的道理要喜歡人的善行,喜歡人的善行要能原諒人的過錯。為什麼?「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都有過失,想想我們自己也有過失,我們自己有過失,希望別人原諒我們,別人有過失,當然也希望我們原諒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第7集)1982

  所以做人一定要愛人之善,要能夠原諒別人的過失,要能夠容人之過,要有大量,這個才是佛,才是菩薩。佛的心是真慈平等心,我們要作佛,我們要有真正的慈悲,要有真正的平等。所謂真正的平等,最善的人跟作惡無端極惡的人在我們心裡面的地位是平等的。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第7集)1982

  並不是說我們不辨是非,善人我們尊敬他、愛護他,惡人我們也要敬他,也要愛護他,惡人才會改轉為善人。惡人你要嫌他,你要恨他,他更惡,他更惡不但害他自己,他自己要造許多罪業,他要害社會,他要害眾生。所以,為他個人著想、為社會著想、為一切眾生著想,我們希望他改過遷善,這種力量是教化。儒家之所以偉大,是它有忠恕的精神,佛法之所以偉大,它有慈悲、平等的精神,不念舊惡,佛法裡講怨親平等,從這個地方才能夠成就圓滿的佛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第7集)1982

  學佛要拓開心量,經裡跟我們所說的,佛的心「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佛心,我們如果連第二個人都容納不下,這樣的小心量怎麼能成就?所以一定要拓開心量,我們中國古人所謂「宰相肚裡能撐船」,這個比喻就是大人物心量大,能夠容人。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第7集)1982

  這一生當中,真正做到不與任何人結怨,永遠存感恩的心。他對我有好處,我一生不會忘記;他對我有對不起我的地方,忘得乾乾淨淨,決定不要放在心上。要聰明一點,自己的心是清淨心、是平等心、是良心,不要收集別人的垃圾,當別人的垃圾桶就錯了,那大錯特錯。別人的善行,可以;別人的惡行惡事,絕不要放在心上,讓我們自己的心地善良、清淨,最好的是清淨,一塵不染。

淨土大經科註(第490集)2012/8/25

  如果我們在這個世間,人與人都處不好,你怎麼能往生極樂世界?你怎麼能跟極樂世界的人相處?說老實話,極樂世界的人比我們今天社會複雜太多了。何以知道?他是從十方無量無邊剎土去往生的人,形形色色、各種類別,沒有法子計算的。這些人能往生的,都是很會做人,很懂得做人。

佛說十善業道經(第28集)2000/6/28

  什麼時候我們「不見世間過」,世間一切人事物,人是我們的有情世間,是我們的生活人事環境,事跟物是物質環境,在這一切環境裡面,見不到惡,只見善而不見惡。那就是惠能大師講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真修道人。心裡面還有是非人我,這不是真修道人。是非人我從哪裡來的?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頭變現出來的。真正修道人,佛常常教我們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就是《彌陀經》上講的「一心不亂」,這一心不亂才能現前,念佛的功夫才能成就,決定往生不退成佛。

佛說十善業道經(第28集)2000/6/28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南‮阿無‬彌陀佛 阿彌陀佛 ‮彌阿‬陀佛

淨法師:學佛就是學做人-第217集

  我們要學佛,要學做一個好人,首先要肯定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儒家大德告訴我們「人性本善」,以這個為基礎,來修自己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佛又告訴我們心量要大,量大福大,心同虛空,量周沙界。我們的真誠心遍虛空法界,我們的清淨心遍虛空法界,我們的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無一不是周遍法界,包容一切眾生。

四大天王 2002/11/9

  學佛不是學別的,學覺悟,佛是覺悟的意思,學佛就是學做個明白人。明白人一定要認知、要肯定世間沒有惡人,世間沒有壞事,人人都是善人、都是好人,事事都是好事。唯有覺悟的人才能看得出來,迷的人看不出來。《楞嚴經》上佛說「若能轉境,則同如來」。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729集)2002/5/23

  佛教我們的原則,就是教我們常常念著別人的善。這個人有十分是惡,有一分是善,我們只讚歎他一分善,只取他這一分善,把他那個十分惡忘掉,不要放在心上,這人還是個善人。這個人有十分善,有一分惡,那一分惡當然更要把它忘掉,決定不能放在心上。我們心上放別人的過失,放別人之惡,是我們自己的惡。

佛說十善業道經(第28集)2000/6/28

  做人的道理要喜歡人的善行,喜歡人的善行要能原諒人的過錯。為什麼?「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都有過失,想想我們自己也有過失,我們自己有過失,希望別人原諒我們,別人有過失,當然也希望我們原諒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第7集)1982

  所以做人一定要愛人之善,要能夠原諒別人的過失,要能夠容人之過,要有大量,這個才是佛,才是菩薩。佛的心是真慈平等心,我們要作佛,我們要有真正的慈悲,要有真正的平等。所謂真正的平等,最善的人跟作惡無端極惡的人在我們心裡面的地位是平等的。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第7集)1982

  並不是說我們不辨是非,善人我們尊敬他、愛護他,惡人我們也要敬他,也要愛護他,惡人才會改轉為善人。惡人你要嫌他,你要恨他,他更惡,他更惡不但害他自己,他自己要造許多罪業,他要害社會,他要害眾生。所以,為他個人著想、為社會著想、為一切眾生著想,我們希望他改過遷善,這種力量是教化。儒家之所以偉大,是它有忠恕的精神,佛法之所以偉大,它有慈悲、平等的精神,不念舊惡,佛法裡講怨親平等,從這個地方才能夠成就圓滿的佛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第7集)1982

  學佛要拓開心量,經裡跟我們所說的,佛的心「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佛心,我們如果連第二個人都容納不下,這樣的小心量怎麼能成就?所以一定要拓開心量,我們中國古人所謂「宰相肚裡能撐船」,這個比喻就是大人物心量大,能夠容人。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第7集)1982

  這一生當中,真正做到不與任何人結怨,永遠存感恩的心。他對我有好處,我一生不會忘記;他對我有對不起我的地方,忘得乾乾淨淨,決定不要放在心上。要聰明一點,自己的心是清淨心、是平等心、是良心,不要收集別人的垃圾,當別人的垃圾桶就錯了,那大錯特錯。別人的善行,可以;別人的惡行惡事,絕不要放在心上,讓我們自己的心地善良、清淨,最好的是清淨,一塵不染。

淨土大經科註(第490集)2012/8/25

  如果我們在這個世間,人與人都處不好,你怎麼能往生極樂世界?你怎麼能跟極樂世界的人相處?說老實話,極樂世界的人比我們今天社會複雜太多了。何以知道?他是從十方無量無邊剎土去往生的人,形形色色、各種類別,沒有法子計算的。這些人能往生的,都是很會做人,很懂得做人。

佛說十善業道經(第28集)2000/6/28

  什麼時候我們「不見世間過」,世間一切人事物,人是我們的有情世間,是我們的生活人事環境,事跟物是物質環境,在這一切環境裡面,見不到惡,只見善而不見惡。那就是惠能大師講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真修道人。心裡面還有是非人我,這不是真修道人。是非人我從哪裡來的?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頭變現出來的。真正修道人,佛常常教我們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就是《彌陀經》上講的「一心不亂」,這一心不亂才能現前,念佛的功夫才能成就,決定往生不退成佛。

佛說十善業道經(第28集)2000/6/28

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记者 李若一)【#中消协回应H&M事件#:应立即停止歧视政策】今天,中国消费者协会发文称,近日,个别国际行业组织和跨国企业基于虚构的谣言,抵制新疆维吾
  • 虽然偶尔也会因为po过的照片写过的字而在网络上小小地享受着一些称赞,但一直以来我对自己都有着非常低的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也很难自洽,重郁症和重虑症对我来说最大的
  • 事的背后是:人为了证明自己能把人做好,事自成! ⚪️今天的能见度是这样的,有时候真的觉得能出来澳新的人,其实真的不需那么努力的!
  • 新的东西充满着不确定的危险,旧的东西也有过迷倒一代的小年轻的时候,先进文化是永不过时的,人才会变成没人认为他们还青春的人。有的只是健康,清醒时候的选择,有的只是
  • 相关行业组织和跨国企业应立即停止实施类似虚假宣传、歧视政策、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做法,立即纠正不诚信、不公平、不道德的商业行为,真正担负起跨国企业应尽的法定责任
  • sávar豆腐面膜​‎ ͏ 天然0添加 孕妇/哺乳期‮可都‬用♦三大核心成分❶新西兰黑加‮籽仑‬油——抗衰‮新老‬星,高含量脂‮酸肪‬,保护‮复修‬和重塑肌‮活
  • 深圳周度商品房成交1725套】——克而瑞楼市周报3.8-3.14本周深圳仍无项目获批预售,罗湖两项目入市,而这也是春节后初次开盘,整体去化表现较好,其中【缙山府
  • 有吃米其林的感觉了…..[笑而不语]”“女儿红蒸河鳗”酒香渗透嫩滑的河鳗,味道新颖,喜欢吃醉鸡应该会喜欢[哈哈]。米其林二星:御宝轩|米其林摘星之旅在广州天天上
  • 解读“国家视角、产业视角、企业视角”下的企业使命与机遇,助力企业高质量成长,促进地区与企业的共赢发展。感谢喆妈公益阅读微博,本次获得的试读书是《空中多面手:世界
  • #SorryJungin #JusticeForJungin #ShameOnYouKoreanPolice #Korea #VoiceFromTheWorld
  • 新光药业:主营业务:药用空心胶囊的生产与销售,公司亮点:拥有二十余年专业生产经验的空心硬胶囊生产制造商。同仁堂:主营业务:中药研发、生产、销售,国内最先进、年产
  • 这一跪相当机智,观众没想到,这不仅为师兄岳云鹏解尴尬之围,还把“下跪”转换成了表演中的一个包袱,台上笑,台下也笑,一举两得。说相声很难就是现挂,现场根据观众的反
  • 奖项设置此次大赛共设置首席视觉官奖、最佳创意奖、最佳人气奖等十个奖项,每个奖项将设置2000元-100000元不等的奖励:首席视觉官奖 1名 奖金:100000
  • 这得多大仇?自杀式炸弹袭击村委:5村官当场死亡
  • 在此便少不了叔叔阿姨们问到我还有没有对象,我只能笑呵呵的摇摇头[裂开]表示没有……老表新买了新车带我们去了漫川玩,现在的漫川跟小时候记忆那会儿不太一样了终究是时
  • 本命周深 ⭐ 没有墙头nsshx各路cpmxhssrx⚡⚡⚡取ID的时候不知道和ns自称撞了 改ID次数用完 请不要凭ID鉴泥 (经过姐妹的提醒 特此说明)⚡
  • 我认为青年人学佛,应该先老实念佛,等他们业障消除、智慧明朗,业障尽了,福报来了的时候,再去注解佛经,自然可以阐明佛陀的意思,将佛经广播于宇宙中。1919年他们又
  • 人生不如意,生活有艰辛,有时候,总觉得烦恼多于快乐,痛苦多于幸福,我们追求得太多,得到的却太少,结果身心疲惫。老天对一切都是公平的,它不会亏待谁的付出,也不会偏
  • 原产地农产品进社区活动在上海首次成功试点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21年3月23日,由“中国推介”联合“买易生活”共同发起的主题为“原产地·好品质·齐步
  • #每日一善[超话]#[下雨]#阳光信用# 不要指望别人能替你体验生活,该吃的苦就要自己来吃,该有的经历都要一一历练。不要急着让生活给予你所有的答案,有时候,你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