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鹿发布# 为加快推进5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取得实质性突破的生动局面,河北日报专版“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总栏下开设了“总量过万亿,县(市、区)怎么干”子栏目。今天,首期推出了鹿泉专版,介绍了鹿泉发展概况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良好的发展态势,推出了区委书记李为军访谈,并同步在河北日报客户端、河北新闻网推出了海报集和对区委书记李为军的视频专访,关于鹿泉高质量发展的专题稿件在河北日报整版刊发。

我们来看“总量过万亿,县(市、区)怎么干”子栏目对鹿泉的报道。

争当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排头兵
——访鹿泉区委书记李为军
“作为省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率先突破的集中承载地,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无旁贷,今年力争全年GDP完成400亿元,为全市经济总量‘过万亿’添彩作贡献。”2月20日,鹿泉区委书记李为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鹿泉区将以“三统筹三扩大四创建”活动为引领,按照“聚焦‘六区同创’,全面做‘乘法’,全力提速”的工作总基调,全力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争当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排头兵。

在产业突破上做“乘法”。全力加快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建设,持续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今年全区电子信息企业总数力争达到800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力争突破700亿元。完善产业投资基金,推动绿色食品、智能制造等产业提质升级,加快构建外来项目能发展、自身项目能壮大、要素配给低成本的产业发展良好生态。

在项目建设上做“乘法”。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确保华为鲲鹏创新中心等104个一季度计划开工项目应开尽开;确保普兴电子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生产基地等项目如期投产使用。持续营造全省最优营商环境,全年新签约项目确保不少于100个,安排各类项目确保达到200个以上,总投资超1200亿元。

在城乡建设上做“乘法”。以创建“最干净城区”为抓手,纵深推进城中村“五大片区”改造,滚动实施好141个城建项目。以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实施“两好一增”工程,确保今年国庆节前全域达到省级美丽乡村标准。

在转变作风上做“乘法”。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将年度目标具体化为项目,一项一项攻克,一个一个实现。通过比学赶超擂台赛,树牢“以成事率、贡献率、公认率论英雄”用人导向,奋力开创新局面,努力取得新成效。

聚焦“六区同创”、全面做“乘法”、全力提速
鹿泉区:打造千亿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河北日报讯(记者张文君、董昌)远处天空湛蓝,近处塔吊林立,400多名工人正在争分夺秒交叉施工。2月20日一早,这张照片“火”了河北普兴电子科技公司副总经理袁肇耿的朋友圈。

在石家庄市鹿泉区河北普兴电子科技公司新园区建设项目现场,记者见到袁肇耿时,他兴奋地说,新园区投产后,硅外延片、碳化硅外延片产能将实现裂变式增长,到2025年年销售收入将达近40亿元,“那张照片不仅展示着公司的扩产规模,更是一张生动的招商名片,如能引来几个上下游的好项目,我们就给鹿泉产业发展立了新功!”

加快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率先突破,是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交给鹿泉的光荣使命,也是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责无旁贷,鹿泉区委号召全区干部以奔跑姿态前行,以决战状态实干。按照“聚焦‘六区同创’,全面做‘乘法’,全力提速”工作总基调,全力打造千亿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为全市经济总量“过万亿”添彩作贡献。

从420亿元产值到千亿元规模的跨越,并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虽然鹿泉拥有中电科13所、54所等优势资源,聚集着670家电子信息企业,但仍存在产业规模不够大、完整产业链尚未形成和产品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特别是缺乏芯片制造和终端产品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企业。

“经过充分调研、反复论证后,鹿泉的发展思路变得更加清晰。”鹿泉区委书记李为军说,重点从构建良好产业发展生态和持续打造最优发展环境入手,把问题短板转化为发展动力,持续增强产业吸纳和承载能力,不断加大精准招商力度,力争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尽快突破千亿元。

构建良好产业生态,不断促进产业集聚,离不开专业化、特色化、低成本的产业园区。在石家庄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鹿泉坚决摒弃过去“插花式”发展方式,高起点规划了18平方公里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并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拆迁腾出了2268亩土地,重点规划了集成电路产业、新型电子材料产业、现代通信产业、汽车电子产业、软件产业及科创中心、终端产品生产制造六大集聚区,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产业转移承接,吸引更多的电子信息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落地鹿泉。

“我们还充分考虑企业实际,尽全力降低企业要素配给成本,一方面整合资源,统筹水电气暖等各方面生产需求,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配套服务;另一方面围绕企业员工娱乐、教育、卫生等生活需求,加大配套设施投入,增强园区的资本集聚和人才吸纳能力。”鹿泉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万里说,他们还将构建统一联动的大招商格局,开展专业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力争在3年内电子信息企业总数突破1000家,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优势企业齐头并进、中小微企业遍地开花梯次发展格局。

产业生态的持续完善正在成为鹿泉发展的新优势,而持续打造最优发展环境则是吸引项目落地达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有力举措。

持续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鹿泉坚持以“全域旅游”为引领,今年将纵深推进城中村“五大片区”改造,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创建和“美丽街区”“精品街道”创建等工作,重点谋划实施省会和平路西延工程,滚动实施总投资253.8亿元的141个城建项目,进一步补齐城市短板,全面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持续营造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今年开年之初,鹿泉区便推出了商事登记“半小时”办结、企业投资备案实现“秒办”、部分施工许可“图审承诺制”等8项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持续营造全省最优营商环境。“我们将为企业项目做最贴心的服务,勤与企业沟通,勤为企业解决具体问题,真正让企业专心致志搞研发、抓生产、拼市场,在全区加快形成‘大项目愿意来、小项目能长大’良好氛围。”鹿泉区行政审批局局长崔晓辉说。

【蝶变菏泽①重点项目建设连续五年领跑全省 显“极不平凡”突破力量】
鲁南高铁畅通新血脉、牡丹机场插上新翅膀、滩区迁建开启新生活、现代医药港建设谱写新篇章、高端化工发展迈进新阶段……2017年至2021年的五年间,菏泽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经济总量更是实现了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的精彩跨越,被外界称为“菏泽现象”。

  不少人发问,菏泽蝶变,凭的是什么?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过去五年,菏泽累计列入省重大、省新旧动能优选、补短板强弱项等省级重点项目360个,数量连续5年居全省首位,债券资金获批额度居全省前列。可以说,重点项目犹如一个强劲有力的引擎,五载厚积薄发,引领菏泽实现了华丽蝶变。

  五年蝶变: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极不平凡、极不容易

  在刚刚举行的中国共产党菏泽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菏泽市委书记张新文回顾总结了菏泽过去五年发展取得的成绩。
“这五年,菏泽脚踏实地、强基兴业,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年位居全省前列,实现了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的历史性跨越。”张新文列出了一组详尽的数据,菏泽地区生产总值由2653亿元增加到3977亿元,前移5个位次、跃居全省第8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85亿元增加到283.9亿元,近三年占全省比重提升0.72个百分点,总量前移5个位次、跃居全省第9位。

  亮眼的数据背后,是菏泽这五年苦练内功,促使重点产业实现了强势崛起。以作为菏泽“231”特色产业体系中两大主导产业之一的生物医药产业为例:其实现了裂变式增长,规上企业产值三年实现翻番、达到605亿元;现代医药港运作理念先进、配套设施完备、进驻项目优质、发展势头迅猛,两年签订项目40个、总投资过130亿元,一流高效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前景可期。以现代医药港为龙头、四个专业园区为支撑的“一港四园”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千亿级规模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同为两大主导产业之一的菏泽市高端化工产业,五年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8.5%,东明石化、旭阳集团等企业一批强链补链项目建成投产,产业链条实现整体跃升。

  此外,菏泽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机电设备制造、商贸物流“三个优势产业”提档升级,农村电商异军突起,淘宝村、淘宝镇数量保持全国地级市首位,获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大数据、石墨烯、5G微基站等新产业无中生有、快速膨胀,奠定了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

  “过去的五年,是菏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不容易的五年。”张新文回顾过往颇为动情,他说,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干成了一批夯基垒台、蓄势聚能的大事要事,破解了一批长期存在、影响全局的瓶颈制约,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后来居上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成绩的不易,在菏泽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康兵眼中,看的尤其清楚:“菏泽能够实现重点产业项目的突破,当然历程十分艰辛,这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主要领导顶在前面多方奔走,也离不开全市上下一心、脚踏实地的干劲,更离不开各重点项目建设者们辛勤汗水的付出。”
 五年圆梦:60余次奔走,高铁、机场菏泽都有了

  飞机、高铁来了!很多人把“加速度”一词,评为菏泽2021年“年度热词”。

  过去的五年,菏泽在补齐重大基础设施短板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菏泽牡丹机场正式通航,鲁南高铁菏泽段正式运营,雄商高铁也将要全面开工建设。菏泽市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28个村台社区、6个外迁社区已全部建成,14.6万滩区群众完成搬迁。
 “加速度”体现在菏泽重点项目推进的点滴中。一个排名让人惊叹:菏泽市列入省级重点项目的数量,连续5年居全省首位。这背后,是菏泽市坚持超前策划论证、创新服务机制、强化统筹推进。

  “我们先后60余次赴国家、省对接机场、高铁和滩区迁建等前期工作,这个过程可以说是非常艰辛、非常困难,不过成效也很明显。能亲历见证家乡人民实现‘航空梦’‘高铁梦’‘百年安居梦’,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康兵说。

  省级重大、重点项目领跑,菏泽跑出发展“加速度”。2017年以来,五年来菏泽市列入省级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共360个,总投资5886亿元。仅2021年,菏泽市共列入省级重点项目就达127个,实施类项目百分之百开工,累计完成投资670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这些省级重大、重点项目为菏泽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让菏泽发展后劲十足。
“每年我们都积极组织申报,2017年以来,菏泽市列入省级重点项目数量、质量和总体量在全省都是领跑,为推动菏泽市经济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抓手。”菏泽市重大项目服务中心副主任李云龙说。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五年来,菏泽市省市两级重点项目齐头并进,各县区重点项目建设处处干劲十足。仅2021年,菏泽市在县区提报、认真审核基础上,筛选确定120个、总投资777.6亿元的市级重点项目予以重点推进,100个市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工率达100%,累计完成投资246亿元,圆满完成全年投资计划;举办四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项目个数达320个、总投资2037亿元。

  五年回顾:每一次努力,都是在为菏泽发展争取希望

  项目有了,落地、建设、推进,资金支撑尤为重要。想要突破菏泽,中央、省政策、资金支持保障必不可少,如何争取更多支持?一直是菏泽市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由于长期从事综合经济工作,在康兵看来,菏泽必须抢抓每一个国家政策机遇,每一次的争取都是在为菏泽发展争取希望,不能错过每一次让菏泽腾飞的机会。
 2017年以来,菏泽市多措并举持续加强各类资金争取力度,共争取中央、省政策性无偿资金约200亿元,为黄河滩区迁建、医疗卫生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项目提供了资金保障。累计储备申报专项债券1000多个,资金需求3000多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300余个,涉及额度600多亿元。专项债券有力地推动了以牡丹机场、鲁南高铁、雄商高铁等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以返乡创业孵化服务中心、市立医院、菏泽职业学院等为主的民生基础设施,以及各县区优势产业园区的配套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建设,对菏泽市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起到良好推动作用。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近几年来,康兵带领市发改委一帮人深入分析研判国家扩内需、稳投资系列政策,聚焦国家投资方向、重点和领域,超前谋划储备了756个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在关键时间节点,不少人数次连续工作40多个小时,通宵达旦抓申报;认真研究国家政策,盯紧靠牢项目,持之以恒抓进展,确保了菏泽上报项目“精准率高、错误率低、通过率高”,抢占项目争取先机。

  2018年、2019年,菏泽市共争取省“突破菏泽”支持政策239项,力度之大、覆盖面之广、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鲁西新区的批复设立,掀起了菏泽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热潮。2020年以来,把争取设立菏泽鲁西新区作为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大举措,科学谋划、全力推进,积极争取将菏泽纳入全省4个新区试点,并率先完成规划编制、率先获得省政府批复。这是菏泽第一次在争取先进改革开放政策方面位列全省第一梯队,继省委、省政府突破菏泽政策之后,为菏泽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新的腾飞翅膀、注入了新一轮的强劲动力、带来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

  五年积淀:厚积薄发,两大主导产业全面发力

  过去的五年,菏泽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精准点燃重点产业“引爆点”,“231”特色产业增量提质、得以全面发力。
 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实现了“裂变式”增长。生物医药规上企业产值三年实现翻番、达到605亿元。菏泽现代医药港运作理念先进、配套设施完备、进驻项目优质、发展势头迅猛,两年签订项目40个、总投资过130亿元,一流高效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前景可期。以现代医药港为龙头、四个专业园区为支撑的“一港四园”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千亿级规模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日前,在菏泽现代医药港近岸蛋白年产50亿人份疫苗用蛋白酶项目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身穿洁净服忙碌着,设备运转的声音不绝于耳。2021年11月,该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成为了菏泽现代医药港首个投产项目。“从签约到落地,再到投产,我们这个项目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医药港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便利条件,我们没有理由不把项目做好。”菏泽现代医药港近岸蛋白相关负责人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而在高端化工产业领域,更是捷报频频。过去五年,菏泽市扎实推进高端化工产业提质扩能,全市高端化工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8.5%。2021年3月19日,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恒昌化工20万吨/年聚丙烯项目原始开车一次成功,4月19日,恒昌化工20万吨/年高端聚丙烯项目顺利投产,产品自主出口到海外。此外,东明石化100万吨连续重整、旭阳集团30万吨以内酰胺一体化等一批高端化工项目加快建设,高端化工全产业链在菏泽整体稳步提升。

  今天的菏泽,过去五年积淀厚积薄发的气势前所未有;展望未来五年,菏泽高质量发展的画卷定当更加美好。 https://t.cn/R2WxTrw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刘进 徐德波 张广辉 菏泽报道
  鲁南高铁畅通新血脉、牡丹机场插上新翅膀、滩区迁建开启新生活、现代医药港建设谱写新篇章、高端化工发展迈进新阶段……2017年至2021年的五年间,菏泽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经济总量更是实现了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的精彩跨越,被外界称为“菏泽现象”。
  不少人发问,菏泽蝶变,凭的是什么?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过去五年,菏泽累计列入省重大、省新旧动能优选、补短板强弱项等省级重点项目360个,数量连续5年居全省首位,债券资金获批额度居全省前列。可以说,重点项目犹如一个强劲有力的引擎,五载厚积薄发,引领菏泽实现了华丽蝶变。
  五年蝶变: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极不平凡、极不容易
  在刚刚举行的中国共产党菏泽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菏泽市委书记张新文回顾总结了菏泽过去五年发展取得的成绩。
  “这五年,菏泽脚踏实地、强基兴业,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年位居全省前列,实现了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的历史性跨越。”张新文列出了一组详尽的数据,菏泽地区生产总值由2653亿元增加到3977亿元,前移5个位次、跃居全省第8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85亿元增加到283.9亿元,近三年占全省比重提升0.72个百分点,总量前移5个位次、跃居全省第9位。
  亮眼的数据背后,是菏泽这五年苦练内功,促使重点产业实现了强势崛起。以作为菏泽“231”特色产业体系中两大主导产业之一的生物医药产业为例:其实现了裂变式增长,规上企业产值三年实现翻番、达到605亿元;现代医药港运作理念先进、配套设施完备、进驻项目优质、发展势头迅猛,两年签订项目40个、总投资过130亿元,一流高效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前景可期。以现代医药港为龙头、四个专业园区为支撑的“一港四园”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千亿级规模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同为两大主导产业之一的菏泽市高端化工产业,五年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8.5%,东明石化、旭阳集团等企业一批强链补链项目建成投产,产业链条实现整体跃升。
  此外,菏泽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机电设备制造、商贸物流“三个优势产业”提档升级,农村电商异军突起,淘宝村、淘宝镇数量保持全国地级市首位,获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一批新兴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大数据、石墨烯、5G微基站等新产业无中生有、快速膨胀,奠定了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
  “过去的五年,是菏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不容易的五年。”张新文回顾过往颇为动情,他说,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干成了一批夯基垒台、蓄势聚能的大事要事,破解了一批长期存在、影响全局的瓶颈制约,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后来居上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成绩的不易,在菏泽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康兵眼中,看的尤其清楚:“菏泽能够实现重点产业项目的突破,当然历程十分艰辛,这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主要领导顶在前面多方奔走,也离不开全市上下一心、脚踏实地的干劲,更离不开各重点项目建设者们辛勤汗水的付出。”
  五年圆梦:60余次奔走,高铁、机场菏泽都有了
  飞机、高铁来了!很多人把“加速度”一词,评为菏泽2021年“年度热词”。
  过去的五年,菏泽在补齐重大基础设施短板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菏泽牡丹机场正式通航,鲁南高铁菏泽段正式运营,雄商高铁也将要全面开工建设。菏泽市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28个村台社区、6个外迁社区已全部建成,14.6万滩区群众完成搬迁。
  “加速度”体现在菏泽重点项目推进的点滴中。一个排名让人惊叹:菏泽市列入省级重点项目的数量,连续5年居全省首位。这背后,是菏泽市坚持超前策划论证、创新服务机制、强化统筹推进。
  “我们先后60余次赴国家、省对接机场、高铁和滩区迁建等前期工作,这个过程可以说是非常艰辛、非常困难,不过成效也很明显。能亲历见证家乡人民实现‘航空梦’‘高铁梦’‘百年安居梦’,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康兵说。
  省级重大、重点项目领跑,菏泽跑出发展“加速度”。2017年以来,五年来菏泽市列入省级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共360个,总投资5886亿元。仅2021年,菏泽市共列入省级重点项目就达127个,实施类项目百分之百开工,累计完成投资670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这些省级重大、重点项目为菏泽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让菏泽发展后劲十足。
  “每年我们都积极组织申报,2017年以来,菏泽市列入省级重点项目数量、质量和总体量在全省都是领跑,为推动菏泽市经济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抓手。”菏泽市重大项目服务中心副主任李云龙说。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五年来,菏泽市省市两级重点项目齐头并进,各县区重点项目建设处处干劲十足。仅2021年,菏泽市在县区提报、认真审核基础上,筛选确定120个、总投资777.6亿元的市级重点项目予以重点推进,100个市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工率达100%,累计完成投资246亿元,圆满完成全年投资计划;举办四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项目个数达320个、总投资2037亿元。
  五年回顾:每一次努力,都是在为菏泽发展争取希望
  项目有了,落地、建设、推进,资金支撑尤为重要。想要突破菏泽,中央、省政策、资金支持保障必不可少,如何争取更多支持?一直是菏泽市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由于长期从事综合经济工作,在康兵看来,菏泽必须抢抓每一个国家政策机遇,每一次的争取都是在为菏泽发展争取希望,不能错过每一次让菏泽腾飞的机会。
  2017年以来,菏泽市多措并举持续加强各类资金争取力度,共争取中央、省政策性无偿资金约200亿元,为黄河滩区迁建、医疗卫生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项目提供了资金保障。累计储备申报专项债券1000多个,资金需求3000多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300余个,涉及额度600多亿元。专项债券有力地推动了以牡丹机场、鲁南高铁、雄商高铁等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以返乡创业孵化服务中心、市立医院、菏泽职业学院等为主的民生基础设施,以及各县区优势产业园区的配套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建设,对菏泽市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起到良好推动作用。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近几年来,康兵带领市发改委一帮人深入分析研判国家扩内需、稳投资系列政策,聚焦国家投资方向、重点和领域,超前谋划储备了756个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在关键时间节点,不少人数次连续工作40多个小时,通宵达旦抓申报;认真研究国家政策,盯紧靠牢项目,持之以恒抓进展,确保了菏泽上报项目“精准率高、错误率低、通过率高”,抢占项目争取先机。
  2018年、2019年,菏泽市共争取省“突破菏泽”支持政策239项,力度之大、覆盖面之广、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鲁西新区的批复设立,掀起了菏泽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热潮。2020年以来,把争取设立菏泽鲁西新区作为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大举措,科学谋划、全力推进,积极争取将菏泽纳入全省4个新区试点,并率先完成规划编制、率先获得省政府批复。这是菏泽第一次在争取先进改革开放政策方面位列全省第一梯队,继省委、省政府突破菏泽政策之后,为菏泽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新的腾飞翅膀、注入了新一轮的强劲动力、带来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  
  过去的五年,菏泽深入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精准点燃重点产业“引爆点”,“231”特色产业增量提质、得以全面发力。
  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实现了“裂变式”增长。生物医药规上企业产值三年实现翻番、达到605亿元。菏泽现代医药港运作理念先进、配套设施完备、进驻项目优质、发展势头迅猛,两年签订项目40个、总投资过130亿元,一流高效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前景可期。以现代医药港为龙头、四个专业园区为支撑的“一港四园”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千亿级规模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日前,在菏泽现代医药港近岸蛋白年产50亿人份疫苗用蛋白酶项目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身穿洁净服忙碌着,设备运转的声音不绝于耳。2021年11月,该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成为了菏泽现代医药港首个投产项目。“从签约到落地,再到投产,我们这个项目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医药港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便利条件,我们没有理由不把项目做好。”菏泽现代医药港近岸蛋白相关负责人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而在高端化工产业领域,更是捷报频频。过去五年,菏泽市扎实推进高端化工产业提质扩能,全市高端化工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8.5%。2021年3月19日,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恒昌化工20万吨/年聚丙烯项目原始开车一次成功,4月19日,恒昌化工20万吨/年高端聚丙烯项目顺利投产,产品自主出口到海外。此外,东明石化100万吨连续重整、旭阳集团30万吨以内酰胺一体化等一批高端化工项目加快建设,高端化工全产业链在菏泽整体稳步提升。
  今天的菏泽,过去五年积淀厚积薄发的气势前所未有;展望未来五年,菏泽高质量发展的画卷定当更加美好。

责编:徐德波
审核:刘 进

信息来源:大众报业·海报新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回到去年的起点,即使这1年让我失去了很多的机会,但是nothing~,我有大猪猪[给力][给力]#读一些书# 读书笔记本还没买回来 今天先写在这里吧花了三天的空
  • 还让在场那些否决的观众们去看看影评再出来讲话,但这番话,一下就把在场的观众们给激怒了,直接反问到:“难道导演不是要拍大众都看得懂的吗?在他们看来,梁龙超乎了他们
  •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说法对吗? 三藏十二部经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如是我闻。而一篇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它的核心、灵魂。那千经万论开宗明义第一句「如是我闻」,什
  • 從今以後也請多多關照!謝謝大家啦☺️今天以不插電方式送上因為是以歌藝決勝所以很是不安,但貌似大家都樂在其中 我也就暫且放下心來了從今以後也希望不斷更新我所獨有的
  • 一切疾病皆由心生,所以对于神志病的研究,决定了人类是否能健康的问题。人体精气神,人类物质的肉身活动,受气驱使,气受意识主宰,身不由己,是因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即
  • 摘自《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二•復卓智立居士書一念佛一法,唯死得下狂妄知见者,方能得益。念佛一法,唯死得下狂妄知見者,方能得益。
  • “南极星”永不荒 “糯米糍”甜心房 “嘉菲猫”有担当 “极光”全力来护航 “Cookies”巨能抗❤️ “小企鹅”斗志昂 “小猴子”战四方 “椰汁”怎能不加糖
  • 大概两三年前刚开始用Spotify的时候急需要建设library,登录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Kocsis的页面找这两张,发现没有版权。联想到簸箕掌煤矿曾经非法生产盗
  • 先让自己成为对的人!最适合用来预测关系发展问题、求职问题、金钱债务问题、考试出行问题、寻找失物,卜卦的结果不是一定的,一定存在变卦的可能,例如预测考试,参加考试
  • #暴雨大风马上到山东#【绵绵秋雨季 如何防情绪抑郁】淅淅沥沥的秋雨,伴着渐浓的秋意抵达了华西地区。人们开始被雨困住,见不着秋高气爽的风景,心似乎也阴沉沉的,好像
  • 今天在路边遇见红嘴相思鸟,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属雀形目噪鹛科鸟类,因其叫声婉转悦耳,颜色艳丽,是我国传统观赏鸟类,长时间大量的贸易导致资
  • 这所创立于1935年的学校位于英格兰西南的萨默塞特郡Somerest,学校拥有全英最好的中小学校园设施,运动设施达到世界级的标准。 古人上学超幸福】 冈山县备前
  • 【steam上新】独立游戏开发商Exbleative制作的外星探索冒险游戏《天外来客》(Exo One)目前已经在steam上开售,原价人民币57元,现在至11
  • 臺東在2020年也創下許多個全球第一,例如全球唯一的熱氣球嘉年華、Iron Man和Challenge Taiwan是全球最多人參賽的國際鐵人三項賽事,以及全球
  • 倘若度过这两年的婚姻关口,37岁后行十年己丑劫财运,酉丑合增强伤官星力量、丑午相害夫宫不平静,婚姻稳定程度仍然不高,要特别注意提防感情中的对手。八字年月干透两颗
  • 顶配不到15万就能买到一辆智能 SUV !听我说完!官方指导价:10.19—14.89✔️德系内核的质量保障MIS 皓学架构的首款智能 SUV 电竞座椅+星空座
  • 达美乐现在是我心中第一好吃 不接受反驳[吃瓜]9 :和府捞面的 火锅汤雪花肥牛面️和府蟹粉拌面 哈哈哈~ 这是我能找得到 既能吃辣(我)又能吃不辣(香香)的
  • 项目分多个地块分批建设,作为首个绿化地块,万家灯火北四环店和盛宏达商品城腾退后的土地,如今变成占地约15万平方米的塔院城市森林公园,已移交园林部门管理。项目分多
  • 【我为群众办实事】怀铁法院开展“捡垃圾促环保”活动为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保护怀化母亲河的环境,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11月26日下午,怀化铁路运
  • 435我越来越觉得,你想要做成什么事情,或者得到什么东西,你就按部就班做自己该做的。别人怎么看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做你自己,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