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周四)晚间A股上市公司重大事项资讯公告汇总如下:

【上市公司事项公告】
1、海辰药业:公司研究的奈玛特韦原料和制剂受到辉瑞授权。
2、贵绳股份:不涉及与酒企借壳、重组的洽谈或谈判。
3、浙农股份:正合作探索开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相关业务。
4、晨化股份:淮安晨化全面复产时间不确定。
5、奕东电子:车载类背光产品发展空间很大。
6、中顺洁柔:目前公司绝大多数产品已实施提价。
7、联得装备:SOT半导体封装设备已交付无锡英飞凌生产现场。
8、华懋科技:徐州博康已开发出50多款半导体光刻胶树脂。
9、天合光能:与华能新能源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10、雪榕生物:成立新医药公司向药品领域拓展 研发绣球菌的药用价值。
11、英飞特:LED驱动电源将会有较大市场空间。

【重要资讯公告】
1、供需平衡偏紧,专家预计稀土价格中枢呈逐步抬升的走势。
2、房企融资环境不断优化,市场预期逐步好转。
3、专属商业养老险扩容在即,养老险机构整装待发。
4、460万亩高标准农田带旺农机需求,湖南上市公司加快布局产业链。
5、多省份敲定年度建设目标,新兴产业投资升温。
6、中车电动获得重庆500辆纯电动客车订单。
7、统计局:2月中旬液化天然气(LNG)价格环比上涨28.7%。
8、教育部等三部门:进一步规范校园视力检测与近视防控相关服务工作。
9、住建部:努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推进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燃气等城市管道老化更新改造重大工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icon等工作。大力推进“新城建” 协同发展智慧城市和智能网联汽车。

【游资看点】
1、全球镍供需格局紧张叠加俄乌局势升级,预计镍价将继续维持高位,中国中冶资源开发业务有望在2022年持续高增长。下游新能源车的高景气带动镍强劲需求,但受新冠疫情影响,印尼镍矿的投产进度及销售不及预期,加之淡水河谷及俄镍等产量的下降,导致镍供应短缺,据世界金属统计局,2021年全球镍市场的供应短缺达14.43万吨。原本紧张的镍供需格局叠加俄乌局势升级,我们预计镍价将继续维持高位。公司在产三大矿山项目储量丰富且有可能的扩产计划,加之阿富汗艾娜克铜矿icon项目可能的重启,预计2022年公司的资源开发业务尤其是瑞木红土镍钴项目将持续高增长,为公司业绩高增提供强劲支撑。

2、隔膜环节是锂电材料中为数不多能享受量利齐升的环节。量:未来2年国内隔膜厂贡献行业近九成新增产能,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尤其海外市场份额有望大幅提升,预计到2023年国内隔膜厂CR3在海外电池厂隔膜供应份额将升至42%;利:得益于供需紧张下涨价蔓延、产品结构优化(海外/涂覆膜占比提升)、工艺升级推动成本下降(在线涂覆、产线效率提升),单位盈利将持续提升。国内隔膜厂商将迎来量利齐升。

3、食品包装纸是特纸中最大的赛道,我们估算行业总规模超300万吨,囊括了淋膜纸、防油纸、液包纸等多个细分品类,我们认为在禁塑令的大机遇下,食品包装纸不仅需求仍有较大成长空间,且目前市场格局仍然较为分散、高端产品(如液包)进口依赖度仍然较高。我们预计,在消费升级+以纸代塑+进口替代背景下,食品领域包装材料中期增量空间有望超200万吨,我们看好在行业快速成长背景下,龙头凭借优异的产品力+渠道力快速扩产以加速份额获取、巩固领先地位。

4、三大运营商作为算力基础设施和骨干传输网络的提供者,未来可在多个方面参与东数西算工程建设:1)优化数据中心布局,深化顶层设计。2)建设骨干传输网络,提升数据长途传输效率。3)云、网、边多端融合,打造一体化算力网络。

5、2021年,电动化提速,电动车渗透率已达15.6%。从新发车型看,电动车型比例进一步提升,2021Q4达29%,占比同比增速达52%;从重点合资品牌看,现代、大众、福特、本田、雪佛兰、奔驰以及宝马的电动车型比例快速提升。面向2022年,合资品牌拥抱将助力电动化提速。电动化车型供给趋势向好,叠加充电站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新能源车保险责任等进一步规范,2022H1电动化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在电动化繁荣的行业背景下,从电池材料市场结构看,磷酸铁锂电池占比已实现对三元电池的反超,企业亦进一步加大对磷酸铁锂的扩产布局而三元锂扩产趋缓,磷酸铁锂电池有望继续维持繁荣、成为技术主流,建议关注磷酸铁锂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6、1月空调受春节因素影响产销双双下滑,其中内销受零售端表现较弱叠加库存较高影响下滑明显,出口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小幅下降。短期看,原材料价格依然处于高位,终端价格下降空间较小,国内耐用消费品零售端表现也相对较为弱势,空调内销恢复面临一定难度。外销虽面临基数压力,但出口数据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总体来看,空调行业格局较为稳定,格局红利在原材料压力边际改善时将有所体现,白电龙头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改善。#股票##财经#

#聚焦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 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丨创新产业生态 澎湃发展动力
打造“参天大树”与“灌木丛”共生的良好产业生态,近年来山东狠抓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加大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力度,着重推进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发展,厚植经济高质量发展土壤。

2月7日,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在济南举行。与以往的“开年大会”比较,这次大会强调,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重点抓好“十大创新”。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十大创新”,大众日报将连续推出十组报道。今天,刊发第五组报道,聚焦山东“加强产业生态创新”,依托“雁阵形”产业集群,强化协同、提升能级,打造系统完备、互联共生、创新活跃、安全稳定的产业生态。

创新产业生态 澎湃发展动力

——聚焦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⑤

□ 本报记者 刘兵 李振

良好的产业生态,是集聚产业、催生创新的土壤,也是塑造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近年来,山东狠抓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加大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力度,着重推进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发展,形成了“参天大树”与“灌木丛”共生的良好产业生态。

着眼未来,如何推动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更好激发产业活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明确提出“加强产业生态创新”,依托“雁阵形”产业集群,强化协同、提升能级,打造系统完备、互联共生、创新活跃、安全稳定的产业生态。

链长既要挂帅又要出征

加强产业生态创新,要注重提升产业链完整性。产业链的“长度”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后劲。产业链越长,越有利于吸引投资、聚集企业,越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打造竞争能力,越有利于增强抗风险能力、稳定区域经济。

“壮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链长制’是有效抓手。”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说,去年,山东省市一体开展补链延链强链行动,策划产业链重点项目460个,建立公共服务平台100个,产业链“朋友圈”持续扩大。

今年山东将继续深入实施“链长制”,围绕国家有需要、市场有前景、山东有基础的关键领域,在全面提升42条重点产业链的基础上,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分子材料、金属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医疗装备和创新药、工程机械、能源装备、农机、海工装备、智能家居10条产业链,强化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等,加紧实现重大突破。

深入实施“链长制”,关键在“链长”。潍坊在推行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长制”中,包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内的15位市级领导干部,分别领衔负责全市先进制造业中的15个重点产业链。“我们组建了7个产业联盟,11家企业当选省级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主’。但也看到,在产业链协同创新、链上活动组织等方面,还需加大力度。”潍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鞠俊海说。

“链长”不能只挂名、不出力,必须牵头、挂帅、出征,协同各级各部门抓好产业集群化工作。鞠俊海说,潍坊将研究制定产业链图谱、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实施挂图作业,推动各重点产业链“链长”及责任部门不折不扣落实责任,同时充分发挥“链长”作用,“一链一策”推进重点项目谋划、园区建设、关键技术攻关等落实,提升产业链影响力、竞争力、完整性。

供应链“备份”和自主创新缺一不可

优良的产业生态离不开供应链的稳定支持。在这方面,既要做好基本供应“备份”,又要强化创新驱动,保障供应链安全可靠,确保关键原材料自主可控。

作为制造业大省,提升供应链稳定性,基本供应不能断,尤其是煤炭、石油、矿石等大宗原材料供应。近几年,我省布局建设了一批煤炭储备设施项目,在能源保供的关键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肥矿集团曹庄煤矿关井后的600亩土地,山东能源集团于去年9月启动我省最大储配煤基地——鲁西储配煤基地建设,目前已形成煤炭静态储备能力60万吨,今年年底工期扩建后煤炭储备能力将达到120万吨。

“保障能源安全是山东能源集团的核心职责之一。”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李伟表示,以科技创新促进煤炭的清洁化、低碳化利用,启动域外煤炭就地转化,推进“蒙电、陇电入鲁”,有效缓解了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今年,将继续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为更有力保障山东能源供应创出更多新理念、新机制、新模式。”

保障供应链稳定,企业自身也要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未雨绸缪开展布局。“稳定的供应链保障是选择扎根淄博的重要原因。”西铁城(中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冰说,高端精密机床企业最头痛的配套就是机床钣金,以往只能从日本和瑞士进口,成本高且供应不稳定。淄博拥有世界一流的机床钣金制造商,自动送料机、高压润滑系统等配套设备完全能够替代进口产品。“未来还要密切与上游企业的创新研发合作,进一步做稳做实供应链。”杨冰表示。

供应链是否安全可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关键基础技术、关键原材料是否受制于人。破解关键环节“卡脖子”,出路在自主创新。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近年来山东建立“科技+产业”创新生态会商机制,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十三五”期间,我省牵头获得制造业领域的国家科技奖共计33项,全球首款热效率达到50.26%的柴油机等一批重大技术产品实现历史性突破。省国资委主任张斌表示,下一步将组织重点企业积极参与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建设。

产业集聚从“物理组合”向“化学反应”迈进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支持并产生创新的区域性开放系统,其创新协同发展已成为主流趋势。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产业集群“规模化”,我省已培育两批35家省级特色产业集群。站在坚实基础上谋划未来,提升产业集群协同性,必须加快实现产业集聚从“物理组合”向“化学反应”迈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提升产业集群协同性,首要在抓“龙头”企业引领。“政府要在政策、资源等方面向‘龙头’企业倾斜,发挥其技术攻关、产品配套、品牌渠道等方面优势,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融入产业链。”在一线服务企业发展多年,胶州市铺集镇党委书记隋京龙深有体会。目前,当地正加快以源氏木语等为龙头的智慧家居产业集群、深圳赫兹生物项目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推动相关上下游配套企业卡位入链。

园区是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山东提出,要依托各类产业园区,围绕特色主导产业,聚人气、聚资源、聚活力,促进内部产业有机融合、协同共生。自贸试验区、上合示范区、开发区,以及我省新设立的四个省级新区要争标兵、作表率。

荣昌生物、东诚药业、先声生物、正海生物、普罗吉……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内,一大批医药产业龙头和骨干企业聚集,已形成涵盖生物药、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健康食品等研发制造于一体的产业链布局。

“多产多链协同发展优势全面形成,由点链向圈群突破,得益于园区内主导产业带来的巨大集聚集群效应。”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相关负责人说。借助黄渤海新区与自贸区叠加的新机遇,烟台将发挥两区融合联动作用,聚力推动园区内全产业链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制度创新链,特别是聚焦行业性、体制性、流程性问题,制定科学制度创新供给方案,实现园区产业深度融合,争取新区建设早日破题。

提升产业集群协同性,平台互联是支撑。2019年7月成立的山东航天人工智能安全芯片研究院,是服务全省信创、高端软件等领域的“3+N”公共服务平台,已引进孵化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领域企业42家,实施成果转化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热带雨林式”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初具雏形。“随着产业集群跨越式发展以及大批新项目落地,如何招引更多人才成为面临的首要问题。今年,我们计划通过申请省、市院士工作站,柔性引进院士不少于2人,全职或柔性引进高端科研人员不少于10人。”研究院综合事务部经理熊久鹏说。

“目前,山东已建立公共服务平台100个,新培育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28家,一大批企业通过平台共享资源,实现快速集聚发展。”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安文建说,下一步,将把握产业链重点企业实际需求,积极培育产业链发展促进机构,加快建设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等公共服务平台。

(□参与采写 王健 张鹏)

抓产业要有“生态”思维

良好的产业生态,是集聚产业、催生创新的土壤。哪里生态好、环境优,资源就流向哪里,产业就集聚到哪里,发展制高点就转移到哪里。

审视当下产业发展逻辑,“生态”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仅产业的竞争靠“生态”,产业自身的做大做强同样需要“生态”。看一看华为、小米,一个个头部企业不断培植拓宽产品生态圈,渗入用户穿、戴、住、行等方方面面;再看那些有竞争力、话语权的地方产业,往往就是由一个个体系完整的产业生态圈构成,在这些生态圈里,企业甚至“足不出户”即可满足配套需求。事实证明,有没有领先的“生态”思维,能不能持续优化产业生态,是培育和维护产业幼苗、产业大树和产业森林的关键所在。

产业生态好不好,主要看产业链的完整性、产业集群的协同性。产业链越长,集聚效应就越强;产业越协同,“化学反应”就越好。作为经济大省,山东产业门类齐全,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和197个工业中类。尤其近年随着“链长制”的建立推行,我省聚焦9大产业领域,确定42条重点产业链。可以说,加强产业生态创新,山东有基础、有条件。按照省委部署,立足资源禀赋,统筹抓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强化“龙头”引领、园区聚合、平台互联,就能为优良产业生态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在发展竞争中赢得主动。

优化产业生态,供应链稳定性至关重要。当前,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巨大,供应链的安全稳定问题更为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只有积极打造完全自主可控的供应链,确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子”,才能营造安全稳定的产业生态,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我们既要加强政策、资金支持,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又要加强自主创新,掌握关键基础技术,努力实现自主可控,如此方可确保产业更优、生态更好、核心竞争力更强。

链主建链固链,“链长制”高效发力

省市县三级均建立“链长制”并推进走深走实

节后开工生产忙,在诸城市义和车桥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因为有了车桥卡钳环节的一项工艺革新——人工铜锤楔入更换为液压油缸装置压入,除质量、效率大幅提高外,劳动强度更是降低了90%。你或许想不到,这项工艺提升来自一次外部企业组织的入厂问题查摆,而提出建议的,是诸城汽车产业链的链主企业福田汽车。

一方面是土地、能耗等指标接近饱和,一方面是产业竞争白热化,经由20余年发展,如何将产业聚合、协同、共生提升到新层次,成为东营市垦利胜坨化工产业园亟须解决的问题。新年伊始,通过一张网,园区专用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等高档产品占比较小且产业关联度不高,现有原料供应下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暴露出来。有了这张网提供的信息,园区增加乙烯、丙烯、裂解C4、裂解C5等来源,深化延长产业链条等一系列动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比如,传统思路下,企业效益差难逃被关闭淘汰的命运。但根据产业图谱,如果这家企业位于一条甚至多条重点化工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整改提升并发展壮大才是科学做法。产业图谱也会指明那些更有价值、更为急迫的领域,先对着这些领域聚人气、聚资源、聚活力,将在布局调整优化上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效用。

统计显示,省级智慧化工园区综合管理平台目前已汇聚超过4700家企业的12亿条信息并依然在实时更新。用近半年的时间,平台基本完成了对数据的整理、清洗、压缩,今年起重点转向将数据放入相应算法,最终要实现在产业图谱中加入或拿走一个节点,就能预先计算出对产业整体税收、能耗等所产生的影响,由此实现对全省化工产业发展和规划的研判。

“山东上线的省级平台以‘一张图’形式打破部门、领域的信息孤岛,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融合提供了载体。”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评价。

#行业动态#【农业数字化 我们在行动】2020年,农业农村部、中央网信办正式发布《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广义的数字农业包括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四个维度,包含完整的数据采集、分类、应用、挖掘体系,服务于农业的全过程。作为首都,北京集聚了全国最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装备,设有多个国家级科研院所和实验室,在3S技术、精准农作技术、农业信息管理、农业生物环境控制与自动化等方面都有扎实的研究与推广。不少现代农业产业园早已着手布局数字农业,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
今天,我们走进身边的现代农业园区,去探究其数字农业发展的现状,一窥其未来。
1.一个连栋温室和13项数字化技术
5G时代,长在云端的草莓什么样?口感如何?产量如何?成本如何?带着这样的疑问与好奇,记者来到海淀农业农村局中关村科普农庄的“空中草莓”连栋温室。
推门而入,门口一块大的显示屏上一目了然地看到顶窗、遮阳网、顶被、二层膜、保温被、侧风、补光灯、潮汐灌溉……这些实时显示着棚内草莓种植的最新状况。
隔着玻璃门,只见一个智能机器人正在自动喷洒水肥,一排排果儿鲜艳的草莓挂在空中,地面宽敞、干净……
想要进入温室,必须要有严格的消毒流程,穿上鞋套,走入封闭式的风淋喷杀室,而后才得入内。
刚入棚内,空气中淡淡的香气扑面而来,一排排的草莓廊架上,果儿鲜红诱人。忍不住摘一颗品尝,香甜软糯,满口留香。“这是香野,就是大家口中所说的隋珠。”海淀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郑禾介绍道。“5G云端草莓是由北京市海淀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自主研发,将5G通信平台、人工智能机器人、有机标准绿色防控、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多层覆盖保温、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基质加温系统、低温蓄冷育苗应用、喷雾降温系统、植物LED补光、潮汐灌溉技术、营养液回收系统、轴流风机均温系统13项技术集合优化而成。”
“在多项科技技术的加持下,棚内的草莓上市期提前20多天,坐果期延长,亩产可达6000多斤,增长20%-50%,亩增收60000余元,提质增效显著。”郑禾补充道。
如何让上市期提前20多天?一是依赖于低温蓄冷育苗技术,它利用高山地区冷凉气候培育出优质草莓苗,提前打破草莓的睡眠期,从而让产果期提前。二是有赖于基质加温系统的应用,能够实现全天候基质的精准控温。三是植物LED补光灯技术,则可有效抑制草莓休眠,促进光合作用,缩短生长周期,提早上市时间。
而坐果期延长,则依赖于喷雾降温系统和遮阳网等设备,它们为草莓生长后期提供最佳的温度环境。坐果率的提高和品质的提升,来源于温室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及轴流风机均温系统的应用,它们为草莓植株提供精准的生长环境、养分、水肥、CO2浓度等。
据悉,这是一种全新的草莓栽培理念,无土栽培,空中种植。它不但是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也扩宽了农业生产的应用范围,是对农业多功能性的有益尝试与探索。“我们将继续深耕数字农业,将农业和科技深度融合,开辟农业发展的新思路,继续展示‘农业的中关村’的风采。” 海淀区委农工委书记、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春明说。
2.当全国产化的智能设备应用在连栋温室中
甫一走进北京朝来农艺园,浓郁的西红柿秧味儿溢满在整个温室中。
“这一棚种植的全是番茄吗?”
“您好!欢迎来到朝来农艺园连栋温室,目前这个区域种植的是番茄,年后还会有西甜瓜、黄瓜……”还未等随行的王建高开口,眼前的智能语音接待机器人已然开始了讲解。眼下是正在作业轨道上喷洒农药的作业机器人,这会让你恍惚仿若进了科研实验室,而不是温室大棚。一旁的中央控制器上,清晰地显示着该棚内的现状,生产区的情况,几点几分补光、何时增温、开启内保温、通风等等。
“这是设备终端,以备工人日常巡查使用,上面明确地记录了运行日志,生产情况和农事情况。”技术人员介绍道。“环境控制进行温室光、温度、水分、湿度、肥料的智能控制,一方面降低病虫害发病率,提高设施蔬菜的品质和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人工成本、实现7×24小时的智能管控,确保从田间到舌尖的全程监管。”
记者了解到,这个连栋温室,从智能育苗器、到物联网传感器、再到水肥灌溉系统、病虫害防治、以及区块链追溯、采收分拣包装等等,全环节使用了国产化的智能设备,实现了国产化物联网、云计算、数据处理、AI控制等技术的落地集成应用。因而成为北京市首个全国产化连栋温室智能装备集成应用示范点。“不但解决了国内高效设施设备和技术受制于国外的卡脖子问题,而且实现了本土化、个性化的开发和管理,使得系统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更优化。另外,国内智能装备的成本很低,相较国外低了50%,后续的运维管理更是有保障。”技术人员自豪地说。
此外,朝来农艺园在引进各类高新信息技术的同时,还引入了椰糠基质栽培、水培等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改变了以前信息技术单一示范的模式,实现了信息技术与高效农艺技术的融合应用示范,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聚变效应,切实提升了设施农业园区生产管理水平。
据悉,北京朝来农艺园成立于1996年,园区占地面积200余亩,拥有1栋连栋温室和19栋日光温室,是朝阳区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的两个试点园区之一。
显然,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农业园区基于物联网的小气候环控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区块链的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计算机视觉的智能农机技术、虚拟现实农业技术、农业管理系统软件等实现对土地、设施、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形成了“种植有大脑、生长有智慧、销售有追溯”的现代农业模式,打造了新的未来农业样板,并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推广价值。
数字农业一端连着科技,一端连着农业。从体力到智力,从“靠经验”到“靠数据”,智能化科技化的发展方向,解答的是农业农村现代化这道必答题。而近年来,北京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不断探索区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和路径,处于发展关键期,也逐步形成了北京优势和区域建设特色,未来可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战报 | 5-0!莱万上演帽子戏法,拜仁七捧超级杯
  • 叙利亚一武器库爆炸 39人死亡包括12名儿童
  • 上海南京东路商铺招牌脱落砸伤路人 致3死6伤
  • 河马袭击台湾游客:造成1名中国台湾游客死亡、1名中国台湾游客受伤。
  • 彩钢板撞击高铁 京沪高铁廊坊至北京南间设备故障已排除
  • 说好的降雨没来,洪水却来了
  • 地震快讯!刚刚,南海发生3.6级地震
  • 美偷飞机坠亡男子:系地勤人员 不太懂开飞机
  • 九亿少女的梦灭了,林更新这次终于被人收了?
  • 菲律宾质疑周琦战亚运资格 篮协主席:NBA正调查
  • 卖假药罚692.5元
  • 突发!南昌八一大道路面再次塌陷,已有车陷其中!
  • 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问答详解
  • 黄子韬晒钻戒:粉丝调侃,是给我的吗?
  • 外卖小哥乱象调查:逆行、闯红灯、占道停车还跑黑车!
  • 驴被咬受惊踢奥迪,其中应该谁赔钱?
  • ✅美国人把发生在京沪高铁上的一幕发回国,瞬间网民就炸开了锅...
  • 【LOL】真相来了!lol毒纪手撕主播寒夜究竟怎么回事?背后原因及详情令人震惊
  • 发神经!女子买错票谎称有炸弹 民警:拘留5日
  • 编剧举报一出好戏:编剧实名举报黄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