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双修# 30、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

31、人病可分两种:一是经络基本畅通但气不足。表现是经常这疼那疼,这是因为他气不足以气化食物,而产生了相火(也叫虚火),随着经络在体内乱穿,哪儿通走哪儿,遇到一个地方堵塞了,这个地方就疼了。这样的人吃一点药物就会立即见效。二是经络不通,气也就无处存身。表现在外表看不出有什么毛病,但一旦发现就是大病,而且这种人经常是吃什么药都见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主发谓之机。箭在弦上要发出去,必须拨动这个机。其他任何事情都是这样,都有一个机,只有触动这个机,事情才会发生,不触动这个机,其他的条件再多,也没办法引发事件。机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它是事情发生的最关键因素。它是点,不是面。可是触动这个点,就能带动面。所以,病机就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最关键因素,(也可以讲,病机一开,人的病状就会显现出来,人就进入了“病”的恶性循环当中。和病机相对的就是“生机”。生机一开,人就会进入康复这个良性循环当中。实际上病机和生机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是一对阴阳。病机开了,生机就关了,而生机开了,病机也就自然开始关闭了。这个就是辩证法。)

32、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33、心神不安,情性燥急,为致病致死之总因。故安心法,为卫生第一要诀。心可以主动一切。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内部抵抗力强,病自除矣。故治病当以摄心为主。

34、风寒阴阳暑湿,在在皆可使人致病。万一抵抗力薄弱,即可乘虚而入。身弱者多病,即是此理。富人有保卫力,如衣食住等等。贫人有抵抗力,如气足神旺,毛孔厚密,不易侵入等等。富人多食肥甘,伤胃伤齿。贫人多饿,所食不杂,故无肠病。富人多逸,故多气恼。贫人多劳,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尽则穷。穷人能勤俭,即是造福,果熟即富。凡衣食住之保卫力富,则精气神之抵抗力弱。保卫力弱,则抵抗力强。

35、大病初愈,切忌理发洗足沐浴

36、故求长寿无病,常强肉身。欲强肉身,当调伏精气神。欲调精气神,当拒绝扰乱之贼。欲杜此贼,当先摄心。欲求摄心,当化贪嗔痴三毒。欲化除此三毒,必学心戒。但空口言戒,无益于事,必求开慧,方不为所愚。欲求开慧,必先求定。欲求得定,必学静坐。

37、能静则仁,有仁则寿,有寿是真幸福。

38、一切修身修心法门,只有两字诀:曰放下、曰回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一放下,一回头,病者顿愈,迷者顿觉。此真无量寿者。

39、心过劳的人,心疲肝旺,心过劳就是心太满,不虚。心满,则不纳肝(木)生之火,心不纳肝生之火,则肝气必积而盛。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营养不足,夜眠不安。土又克水,于是肾水大亏,水不足则火更旺,心肾相联,心气更弱,肺病即成。内部相互关联,一动全动,一病全病。而扰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即自觉,而健康的功效在乎静坐。

40、静坐是息心法,心息则神安,神安则气足,气足则血旺,血气流畅,则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补充,已足可以增长。现在病可去,未来病可防,此其小者也。又心息则神明,神明则机灵,静者心多妙,观机辨证,格外敏捷,见理既正,料事益远,遇乱不惊,见境不惑,能一切通达,自无主观偏执之弊,而大机大用,由此开启矣。

41、人在生病的时候最忌讳是嗔恚心起。这个时候一定要安然顺受,让心安定。然后慢慢调理,健康很快恢复。心安才能气顺,气顺才能除病。否则心急火上,肝气受损,加重病情。心神宁一,那浑身的血气,自可健全发挥。

心有两种,一是真心,一是妄心。真心是水,妄心是波,波因风动,风止波息,而水不动。寂然无念,是无心心也。

42、子时失眠,肾水必亏,心肾相连,水亏则火旺,最易伤神。

43、睡时如有思想,不能安着,切勿在枕上转侧思虑,此最耗神。

44、午时属心,此时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则心气强。

45、早起如在寅时三点至五点,此时切忌郁怒,不然必损肺伤肝,万望注意。

46、人生一切事业,皆以精神为根本,而精神之衰旺强弱,全赖心神之静定不乱,一个乱字,足以妨碍一切工作。

47、生以血气流通为主,气滞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结毒为疖为瘰,为癌为瘤,皆是血气不流通之故。气以顺为主,血以通为畅。百病无不先由气滞,气郁于内,肝先受伤。挽救之法,在化除得诀。而化除要诀有二:第一寻其根,其根在心,心空则一切自化。第二以药石、按摩助其化除,帮助血气之流通。

48、养病治病不可求速。因性急助火,火旺损气,反而不美。另不可贪多,贪则无恒而性急,况百病由贪而起,不可再贪以重增病苦也。

49、心属火、肾属水,心肾相连。火宜降下,水宜上升,水火相济,则蒸气内发。各部机体运动,可求得健康。此可于舌上察知。舌无水则不活,故活字以三点水加舌字。舌上可以报告内部各种病状深浅,以断生死。 https://t.cn/Evk4evd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

(一名伽耶山顶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初得道在摩伽陀国伽耶山祠。与大比丘众千人俱。其先悉是编发仙人。皆阿罗汉所作已办。心得自在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解脱。菩萨万人皆从十方世界来集有大威德。皆得诸忍诸陀罗尼。诸深三昧具诸神通。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香象菩萨。勇施菩萨。随智行菩萨。以为上首。如是等菩萨大众。百千万亿其数无量。并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大众围绕。

尔时世尊入诸佛甚深三昧。如实谛观。诸法性相而作是念。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一切智慧。除诸重担。度三有险道。灭无明得真明。拔邪箭断渴爱。成法船击法鼓吹法蠡建法幢。转生死种示涅槃性。闭塞邪道开于正路。离诸恶业示于福田。我今当观。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以身得。为以心得。

若以身得。身则无知无作。如草木瓦石。四大所造。从父母生。以衣服饮食卧具澡浴而得存立。必归败坏。无常磨灭。而是菩提但有名字世俗故说。无形无色。无定无相。无向无入无道。过诸言说出于三界。无见无闻。无觉无知。亦无所得。亦无戏论。无问无示。无有文字无语言道。

若以心得。心从众缘生。众缘生故空如幻。无处无相无性亦无所有。于是中得菩提者。所用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法皆空。但有名字。以世俗故。而有言说。

是皆忆想分别。实无所有。无有根本。亦无体相。无受无著无染无离。一相所谓无相。是故于此法中无有得者。无所用法亦无菩提。如是通达。是则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会中立佛右面。执大宝盖以覆佛上。时文殊师利默知世尊所念如是。即白佛言。世尊。若菩提如是相者。善男子善女人云何发心。佛告文殊师利。善男子善女人。当随菩提相而发其心。世尊。菩提相者当云何说。

佛告文殊师利。菩提相者。出于三界过世俗法。语言道断灭诸发无发。是发菩提。文殊师利。是故菩萨应灭诸发发菩提心。无发是发菩提。发菩提心者。如如法性相如实际。无分别不缘身心。是发菩提。不着诸法不增不减不异不一。是发菩提。如镜中像如热时焰。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应当如是发菩提心

尔时会中有天子名月净光德。得阿惟越致。问文殊师利法王子言。菩萨缘何事故行菩萨道。文殊师利言。汝可以此问于世尊。佛即告文殊师利。汝答月净光德天子所问行法。

文殊师利谓天子言。汝可善听我今当说。

天子当知诸菩萨道。以大悲为本缘于众生。

天子言。菩萨大悲以何为本。文殊师利言。以直心为本。

又问。直心以何为本。答言。于一切众生等心为本。

又问。等心以何为本。答言。无别异行为本。

又问。无别异行以何为本。答言。以深净心为本。

又问。深净心以何为本。答言。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本。

又问。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何为本。答言。以六波罗蜜为本。

又问。六波罗蜜以何为本。答言。方便慧为本。

又问。方便慧以何为本。答言。不放逸为本。

又问。不放逸以何为本。答言。三善行为本。

又问。三善行以何为本。答言。以十善业道为本。

又问。十善业道以何为本。答言。以摄六根为本。

又问摄六根以何为本。答言。以正忆念为本。

又问。正忆念以何为本。答言。以正观为本。

又问。正观以何为本。答言。以坚念不忘为本。

天子言。文殊师利。菩萨有几心能摄因能摄果。文殊师利言。天子。诸菩萨有四心能摄因能摄果。何等为四。

一者初发心。二者行道心。三者不退转心。四者一生补处心。

初发心为行道心作因缘。行道心为不退转心作因缘。

不退转心为一生补处心作因缘。

复次天子。当知初发心如种谷田中。行道心如谷子增长。不退转心如华果始成。补处心如花果有用。

又初发心如车匠集材。行道心如釿治材木。不退转心如安施材木。一生补处心如车成运致。

又初发心如月新生。行道心如月五日。不退转心如月十日。一生补处心如月十四日。如来智慧如月十五日。

又初发心能过声闻地。行道心能过辟支佛地。不退转心能过不定地。一生补处心安住定地。又初发心如学初章。行道心如学第二章。不退转心如能以章为用。一生补处心如通达深经。

又初发心从因生。行道心从智生。不退转心从断生。补处心从果生。又初发心因势力。行道心智势力。不退转心断势力。补处心果势力。

又初发心如病者求药。行道心如分别药。不退转心如病服药。补处心如病得差。又初发心法王家生。行道心学法王法。不退转心能具足学法王法。补处心学法王法能得自在

尔时大众中有天子名定光明主。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定光明主天子语文殊师利法王子言。何等是菩萨摩诃萨略道。以是略道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文殊师利言。天子。菩萨摩诃萨略道有二。以是略道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二。

一者方便。二者慧。

摄善法名为方便。分散诸法名为慧。

又方便名为随众生行。慧名不转一切法相。

方便名待应众生心。慧名不待一切法。

方便名和合诸法。慧名舍离诸法。

方便名起因缘。慧名灭因缘。

方便名知分别诸法。慧名不分别法性。

方便名庄严佛土。慧名庄严佛土无所分别。

方便名知众生诸根利钝。慧名不得众生。

方便名能至道场。慧名能得一切佛法。

天子。当知菩萨摩诃萨

复有二道。以是二道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二。一者助道。二者断道。助道者五波罗蜜。断道者般若波罗蜜。

复有二道。何等为二。一者有系道。二者无系道。有系道者五波罗蜜。无系道者般若波罗蜜。

复有二道。一者有量道。二者无量道。有量道者取相分别。无量道者不取相分别。

复有二道。一者智道。二者断道。智道者初地至七地。断道者八地至十地

尔时会中有菩萨名随智勇行。问文殊师利法王子言。何谓为菩萨义。何谓为菩萨智。文殊师利言。善男子。义名无用智名有用。何谓义名无用。

义是无为。无为法于法无用非用。

又义者非染相非离相。是义于法无用非用。

又义不增不减。于法无用非用。

天子何谓为智。智是忍道是心所用非无用。是故智名有用非无用。

智功归于断。是故智名有用非无用。

智名善知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是处非处。是故智名有用非无用。

复次天子。诸菩萨有十智。何等为十。

一者因智。二者果智。三者义智。四者方便智。

五者慧智。六者摄智。七者波罗蜜智。八者大悲智。

九者成就众生智。十者不着一切法智。

复次天子。诸菩萨有十发。何等为十。

一者身发。欲令众生身业清净故。

二者口发。欲令众生口业清净故。

三者意发。欲令众生意业清净故。

四者内发。一切内物不贪着故。

五者外发。欲令众生住正行故。

六者智发。具足佛智故。

七者慈发。念一切功德庄严故。

八者众生成熟发。守护智慧药故。

九者有为智发。具足定聚故。

十者无为智发。心不着三界故。

复次天子。诸菩萨有十行。何等为十。

一者波罗蜜行。二者摄行。三者慧行。

四者方便行。五者大悲行。六者求助慧法行。

七者求智法行。八者心清净行。

九者观诸谛行。十者一切所爱无贪着行。

复次天子。诸菩萨复有十思惟尽。何等为十。

一者思惟事尽。二者思惟受尽。三者思惟法尽。

四者思惟烦恼尽。五者思惟见尽。六者思惟邪尽。

七者思惟爱尽。八者思惟不着尽。

九者思惟结使尽。十者思惟着道场行尽。

复次天子。诸菩萨复有十治法。何等为十。

一者治悭贪心。雨布施雨故。二者治破戒心。三法清净故。

三者治嗔恚心。修行慈忍故。四者治懈怠心。求佛法无厌故。

五者治不善觉观心。得禅定解脱自在故。

六者治愚痴心。生助决定般若波罗蜜法故。

七者治诸烦恼心。生助道法故。八者治颠倒道心。修助四谛法故。

九者治心。时非时自在行故。十者治我。观无我法故。

复次天子。诸菩萨复有十善地。何等为十。

一者身善。离身三恶故。二者口善。离口四恶故。

三者意善。离心三恶故。四者内善。不着见身故。

五者外善。不着一切法故。六者不着助智善。不贪助道法故。

七者不自高善。思惟圣道性故。八者除身善。修集般若波罗蜜故。

九者离倒善。不诳一切众生故。十者不惜身命善。以大悲化众生故。

复次天子。诸菩萨贵随法行者能得菩提。非不贵随法行。

随法行者如说能行。不随法行者。但有言说。不能如所说行。

复次天子。诸菩萨

复有二随法行。何等为二。一者行道。二者行断。

复有二随法行。何等为二。一者身自修行善。二者教化众生。

复有二随法行。何等为二。一者行智行。二者不行智行。

复有二随法行。何等为二。一者善分别诸地。二者不分别地非地。

复有二随法行。何等为二。一者知诸地过而能转进。二者善知具足从一地至一地。

复有二随法行。何等为二。一者善知声闻辟支佛道。二者善知佛道不退转行。

尔时佛赞文殊师利法王子言。善哉善哉。汝能为诸菩萨摩诃萨说本业道诚如所说。

说是法时。十千菩萨得无生法忍。文殊师利法王子。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欢喜信受。

补阙圆满真言

唵 呼卢呼卢 社曳穆契娑诃
唵 呼卢呼卢 社曳穆契娑诃
唵 呼卢呼卢 社曳穆契娑诃

回 向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禅的真相》 二十六

禅是次第法门,不是一味地修静,如果一味地求静,就会落入禅静的境界,也是住相生心,心有所住。

禅修的次第,大概分为四个阶段。

一,修静。以念摄心,把身心安住下来,止息妄想,调整身心,心安住于禅静状态,达到轻安和欲界定。主要修持的是驱除妄心。

二,修定。止念观心,止息一切妄心,身心清净入于禅定,就是四禅八定阶段的修行。修持的是去除心魔。

三,修慧。觉性观心,开法眼观法界实相,开悟法理佛义,证悟般若波罗蜜。

四,修佛的圆满功德。反观自性,通达法性法义,圆满一切觉悟功德,以无漏的智慧证阿耨多罗三妙三菩提,以如如不动的觉性真心,安住空性法身。

一般的修行人,大都执著静心安身,能够静下心来,不被世事烦心,就是修行的功德,典型的世间法生活禅。

有些根基好一点的,能提起疑情,大疑大悟,能见到三界报身法相,禅悦为食,法喜充满,入于四禅八定。更有一些修行人,不止于禅定,不住法相境界,破定而出,断灭世间法相的善恶观,开悟解脱法的法义,就是破除世间法相的阿罗汉。

至于能证悟空性,明心见性的修行人,就是开法眼的菩萨,法中龙象,世间少有,百年不遇。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陈贝儿 感动中国#贝儿真的很好,访谈拍摄不带偏见不刻意煽情,很多时候跟村民们聊天就像是普通朋友一样。✉17岁的小宋老师真的是帅气与可爱并存呢解锁了很多令人惊艳
  • 对方一定会听得很有兴趣,因为那是他也不了解的事情,然后可以继续跟讲更多的话题,但也不要将第一次的通话聊天讲的啰哩八嗦其实大部分聊到了这里,对方通常也会迫不及待地
  • 偷得半日闲,担心错过日落,担心八点半的腾讯会议,在意路过的铺地雕花样式是不是可以套一下 三月了,同事们说是一个逛公园的好季节,希望能变得开阔,去喘气吧,至少不
  • #读书# |#我们读书吧# 【哲理散文摘记】 ——季羡林《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反躬自省(之二) ——了解名人背后不为人知的烦恼 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跨
  • 想象一下14年的婚姻里出现了五次,每一次都会选择原谅,不得不说李大哥的心胸也是比较宽广的,但是这样只会换来对方越来越过分,所以第六次听起来就不是那么奇怪了,其实
  • 更为特殊的是,荒漠猫是我国特有的野生猫科动物,只分布在中国。#稀有动植物#我国是全世界猫科动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境内共有12种野生猫科动物,荒漠猫就是
  • 传统行业来说那还是得看工科狗,刚巧第二天的热搜里有个设计也猝死了,真的惨,也不是很能怪企业,企业想存活那也得接项目不是,对接项目多拿钱,才能发工资才能获得新项目
  • 碎碎念今早差点给我饿晕过去 这两天吃的太清淡了也不压饿 爬起来塞了一包坚果缓了缓早饭的时候我还是林黛玉 只能吃点小咸菜喝点清清淡淡的小米粥 午饭变身猪八戒 我妈
  • 是啊,在以前那个还没流行小鲜肉的时代,真的得靠自己的实力让观众~XINYIONGWENDY~\n\n不知道在哪儿读到过的一句话,“以前的演员,是靠戏里角色把自己
  • 突然想起酒鬼金的豆腐沙拉,非常馋啊,凭想象做了一下,非常好吃呢,再坚持坚持马上周末了。#美食分享##不可辜负的美食##城市味蕾战#最近坚持做的是修剪我的小雏菊2
  • 【Syncwire18W迷你PD快充充电器】趣评测售价:24.9元/1个购买链接:只有一个冰块大小,稍微比苹果原装5W大一点,发热控制的也相当不错。富士康代工
  • 有人说,岁月如露花风絮,萍飘蓬转;有人说,生命如清词妙句,婉转柔情。一路走来,繁华也罢,清简也好,所遇之人,所经之事,都是个“缘“字,不必去执着于一人、一物、一
  • 芬奇,适合一个人慢慢品味的电影,一个人在末日环境下,带着一只狗一个机器人,寻找食物躲避暴风雪,去往心目中的金门大桥,一个人如何生存如何独自生活,这是个孤独的故事
  • #慢品咖想,此刻悦己#,作为一个旅游博主,我要我的每一天,都过得是可选范围内最棒的!我喜欢他们家中度烘焙的5号咖啡,入口柔和,一种大麦杏仁的味道,充满幸福的喜悦
  • 阿底峡尊者特别重视心地善良,在对弟子问安的时候,会说:“有没有生起善意?——上师嘎玛仁波切《大圆满前行》“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应作是念:‘如我自性,于一切法,以
  • #朱一龙盗墓笔记重启##朱一龙吴邪[超话]# 补本传,进度7/9。这本是目前看到的最喜欢的一本,关于铁三角的感情,吴邪的自我成长,以及谜题渐渐解开。
  • 撑不起来了,然后就抛弃它了…(p3是它最后的照片…)和社团一起去吃饭,还8错~然后一起搭车去五一玩剧本杀,第一次玩剧本杀体验感极好~虽然觉得有点烧脑子,但我们玩
  • 记得中学的时候买了一本灾难自救书,里面写了各种灾难面前如何自救,我就想着要准备技能包,比如地震救援包啊,洪水救援包啊,战争救援包啊之类的,后来什么都没准备现在这
  • ”爸爸从手术室被推回病房后,虽然医护人员安排了专人护理,但希希还是一步不离地守在爸爸床边,爸爸一有不舒服,或是想吃什么,他立马就会跑到护士站请教护士的专业意见,
  • 所以本喵在选择护肤品上都很注重抗老功效,我这又又又挖到宝藏啦~作为一个油皮,想挖掘一款真爱面霜是真的不容易,又要滋润,又不要油腻,还要有抗老效果,我这完全是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