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最高境界:装傻,装傻,再装傻
看破不说破,看穿不揭穿,看懂人生的人都在装傻。装瞎的眼最通透,装哑的嘴最悠闲,装傻的人最境界。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生命诚可贵,情谊价更高。人生难得糊涂,得饶人处且饶人,不然,总会落得个伤痕累累,两败俱伤,不值得。自己多一点格局和胸襟,换来的是一份宁静淡然的日子。

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1+1=2的。在数学上,1+1的确是等于2。但是在婚姻里,1+1就有可能大于2,也有可能小于2。这要看你如何去经营,包括朋友之间,同事之间,亲戚之间,合伙人之间,亲人之间,都有可能1+1大于2或者小于2,所以在这个算不清也没法算的社会里,装傻绝对算得上是成年人的顶级智慧。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不管是知心朋友还是知心爱人,亦或是知心亲人,知心父母,知心都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求的东西,它并不是钱可以买到的,当我们遇到那个宝贵的知心后,就用装傻留住他/她吧。精明伤的是一个人的心,装傻温暖的是两个人的心。没有人是真傻,只是因为他/她心里装的东西比自己傻不傻更重要。

对待婚姻,多一些装傻,就少一些伤心

太聪明太较真,只能让婚姻越来越没有温度,没有了温度的婚姻,感情自然就淡了。有时候另一半做了一些错事,可能自己内心已经非常内疚和自责,就别再责备和呵斥了,此时装傻,是为了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那里仍然站着一个人在微笑着给你准备早餐。太聪明太较真,虽然自己心里那口气出了,但同时也往另一颗心上深深地扎了一把刀。

对待父母,多一些装傻,就少一些后悔

子欲孝而亲不待,这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父母上年纪了,做错一些事儿,多一份装傻,就是多一份接受和理解。买一些保健品什么的也无非是为了让自己身体好一点,少给子女增加负担。不用给父母讲得太明白,装傻一下,也不失为一个智慧的方法。总之,让父母高兴了,比什么都重要。太聪明,太较真,虽然钱是省下了,但是大家脸上的笑容也没了。装傻是因为有些东西比钱重要。

对待姊妹,多一些装傻,就少一些恩怨

姊妹多的家庭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因为随礼时多了几百,少了几百,逢年过节没走动到,做了一些“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事儿,或者是老人有些偏心,财产分配不均,导致血浓于水的感情变成了老死不相往来,有的甚至恨得咬牙切齿。我深知“不经他人事,没劝他人善”的道理,但此时装傻,你可能会多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少失去一个一奶同胞的亲人。无非就是咽不下那口气嘛,一口气和一个人,只有自己知道哪个重要,有时候都放下了,可能抱头痛哭。

对待闺蜜挚友,多一些装傻,就少一些失去

在真挚的友谊当中,是最需要装傻的,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算得清清楚楚的,算清楚了,也就成陌生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学会装傻,才能让对方感觉到轻松和舒服,这是友谊长存的关键。小编我曾经因为过20块钱,失去过一个最好的朋友,每当想起这件事,我就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成年人有一个最底层的游戏规则

其实,人和人的智商根本上是没差多少的,所以不要把别人当傻子,对于那些总是爱耍小聪明,精致利己主义者,适当地装傻,然后尽量地远离。没必要点破,因为我们没有责任去帮助别人成长,成年的路上,该交的学费一毛都不会少,学费没交够,即便80岁也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成熟。我真的见过很多五六十岁的人,心智模式依然不成熟,这跟年龄没关系,有的人一辈子都活在执念和计较当中,活得十分痛苦。

小编老家的一个小故事

小的时候我父亲给我讲过在我们老家发生的一件事。在我们县城,有一家卖油条的人,大家都知道他的称坏了。一斤的量总是给别人一斤一两,但是没有一个人去提醒他,不管是买他油条的人,还是同一条街上的邻居,因为这样大家就可以多得到一些油条。这条街上一共三家卖油条的,他家位置是最差的,在这条街中间的一个角落,但是他的生意却是最好的。

有一次我父亲去问他,你为什么总是给别人一斤一两?难道你不知道你的称坏了吗?那个炸油条的师傅说,两年前我就知道我的称坏了,大家都以为我不知道,我不换新称,一方面是大家可以多得到一些实惠。另一方面是大家都是冲着能多得到这一两油条那种占到便宜的感觉来的,如果称修好了,谁还会来呢?我的位置本来也不好,那两家卖油条的以为我傻,即便我生意好,他们也不刁难我,就是多给一两的事嘛,一举三得。

我们以为人家傻,但是人家可能用的是智慧,我们却用聪明的维度在思考别人,聪明和智慧是完全不同的段位,聪明的人从不装傻,装傻的人从来不耍小聪明,真正成就一个人的永远是智慧,而不是聪明。装傻就是一种大智慧。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

人如果太精明,就没有朋友,这是中国的传统哲学智慧,孔孟之道。30岁以前,我觉得自己并不算成年人,根本不理解为什么人太聪明,还会没有朋友。30岁之后我才明白,因为交朋友,最不需要的一个东西就是聪明。朋友分两种,一种是真朋友,一种是假朋友,当一个人太聪明的时候,也许可以交到假朋友,但是永远交不到真朋友。因为真朋友用的是真心。

装傻是懂得过好自己的生活

真正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十余年之后,才渐渐地明白,装傻可以帮助自己拥有一份安宁的生活。装傻让我们不用去了解别人,也不用让别人去了解自己。不管是了解别人,还是被别人了解,都是有成本的,这个成本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物质上的还都好说,关键是人情上和精力上也得还。越长大越觉得,可以失去一些钱,但是越来越不想失去仅有的那点宝贵的心情和空闲的时间。

图片

装傻可以让我们做自己

装傻可以让我本本分分地做好自己的事,有时间了,我也可以安安静静地发会呆,这段时间是完全属于自己的。我发我的呆,让别人说去吧,别人可能认为我很傻,但我认为,发呆时很安详。没有必要24小时都是一副精明的样子,想想都会觉得好辛苦。活着是为了让自己舒心,而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眼睛和嘴巴。

装傻可以让我不跟别人计较

不计较不是因为我真傻,而是因为有些东西比计较更重要。装傻后,不想理的人我可以能让就让;三观不合的人,我可以能躲就躲;这就是装傻的好处,偷得浮生半日闲,没有必要让生活绑架自己,我们也不是为了任何人而活,正如唐伯虎影片里的一句话“众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众人看不穿。不识武林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余生很贵,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跟不相关的人纠缠,装傻是给自己节约时间。

装傻分真假

有的人是真的在装傻,而有的人装傻是假的。占便宜的时候可能总是装傻,等到自己吃亏了,就各种不满意都出来了,语言攻击,道德绑架,风凉话挤兑,这些人还是没有看懂生活,也就是没有看懂装傻的智慧,但凡是生活中能装傻的人,都是看懂生活的人,更看懂了人生。

装傻也要有底线

人不能对太好,狗不能喂太饱。话糙理不糙,我们可以装傻,但是也要坚守住自己的底线,人是不能惯的,惯出来的都是毛病,装傻是为了顾全大局,肯让步念的是情,肯忍耐根源是善,但前提是坚守自己的原则,绝不失去底线,有些人和事,你不亮明姿态,是很难让他们清醒的。

与其事事精明,不如偶尔装傻

生命诚可贵,情谊价更高。人生难得糊涂,得饶人处且饶人,不然,总会落得个伤痕累累,两败俱伤,不值得。自己多一点格局和胸襟,换来的是一份宁静淡然的日子。

看破不说破,看穿不揭穿,看懂人生的人都在装傻。

装瞎的眼最通透,装哑的嘴最悠闲,装傻的人最境界

耕而陶聊茶:二十五.三红七绿为青茶 (1、青茶溯源谈虎丘)

六大茶类中的青茶也叫乌龙茶,俗称半发酵茶,它的主要产地在我们国家的福建、广东、台湾三省。最具代表的品种就是闽北岩骨花香的武夷岩茶,闽南安溪铁观音,广东潮州的凤凰单丛,台湾的乌龙茶。从历史文献上看,这四个地区产生乌龙茶的先后顺序首先是福建武夷,其次安溪,再次台湾,最晚为广东潮州。

青茶制作讲究,鲜叶的采摘,不能过嫩也不能过老。太嫩,咖啡碱、茶多酚含量高,糖类跟形成芳香物的前导物低,成茶滋味苦涩、香气低。过老,内含物质低,纤维素含量高,茶汤亦差。所以要在茶树新梢的顶芽形成驻芽的时候采摘小开面儿或大开面儿,俗称“开面采”。这时候茶树鲜叶中呈苦涩味道的脂型儿茶素减少,糖类增加,嫩梗里产生了较多的氨基酸,香叶醇、苯乙醛等香气成份增加。接着通过萎凋使鲜叶轻度失水,破坏叶绿素,令氨基酸与可溶性糖类增多;蛋白质分解,低沸点的青草气得以挥发,如此就为香高、味醇、耐泡的优质成品茶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接下来开始做青。做青用一个词来讲就是叶片的“死去活来”,这形容的是摇青跟凉青交替过程中茶树鲜叶的状态。通过摇青,鲜叶跟嫩梗里的水分缓慢散发,使得生机勃勃的叶片一下子变得“垂头丧气”;把摇过的叶片放置一会儿,嫩梗里残留的水又重新分布到了叶子表面,叶片接着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样子。如此反复交替,我们就看到了鲜叶不停地“死去活来”,也有人把这个过程称作“走水”、“还阳”。摇青过程会让叶片边缘不断受到震动和摩擦,令边缘细胞逐步损伤,使得多酚氧化酶对儿茶素渐进氧化。当鲜叶的含水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叶子的颜色由绿转淡绿、黄绿,叶片边缘出现红斑并且花香开始出现,就要果断杀青,钝化叶片中酶的活性,终止叶片内儿茶素的氧化,保留巩固茶的内在品质。再经过揉捻、烘干、焙火等工艺终成青茶。

清崇安知县陆廷灿的《续茶经》约作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在书中他援引王草堂《茶说》所述:“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闬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罗、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摝,香气发越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看,采后晒青、摇青、炒、焙、拣梗,在那时候主要的青茶工艺已经展现无遗。王草堂即王复礼,是明代心学大家王阳明的后人,《茶说》成书应为清初。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已六十有七的王草堂受福建抚台之聘来闽,寓居武夷山。后一直隐居于此,潜心向学,前后经历了王梓、梅廷隽、陆廷灿三任崇安令,终老于武夷。王草堂在《茶说》中记录的有关武夷茶制法的文字对考证乌龙茶起源来讲弥为珍贵,泽被后人。

新事物的出现是有前提条件的,乌龙茶在武夷山的诞生也不例外。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一道诏旨,令茶废团改散,“岁贡上贡茶,罢造龙团,听茶户惟采芽茶以进”,把团茶都废掉,喝散茶。明代沈德符所著《万历野获编·补遗》里也记载:“国初四方贡茶,以建宁阳羡为上,犹仍宋制,碾而揉之,为大小龙团。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其品有四:曰探春、先春、次春、紫笋。茶加香味,捣为细末,已失真味。今人惟取初萌之精,汲泉置鼎,一瀹便饮,遂开千古茗饮之宗,不知我太祖实首辟此法。陆羽有灵,必俯首服。蔡君谟在地下,亦咋舌退矣。”。沈德符的歌功颂德稍显肉麻,但放小牛出身的朱皇帝废团改散可真是对茶的一次大变革,条索型散茶方便揉捻、发酵,它的大量出现,为自明以降茶类的百花齐放奠定了基础。

说乌龙茶的诞生,不得不从明代冠绝天下的虎丘茶讲起。有朋友说,虎丘茶不是绿茶吗,跟乌龙茶有啥子关系。外行了不是,没有虎丘茶,就引不出两百多年后乌龙茶在武夷山的诞生。静下心来,慢慢听吧。

到过苏州的朋友都知道,苏州的虎丘,相传是吴王阖闾墓冢所在地,其墓道口就在剑池深处。《史记》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苏州府志》说茶圣陆羽在贞元年间(约796年)曾长期寓居苏州虎丘,一边著书,一边研究茶学。他发现虎丘处有一泉水,汲水饮茶,质甘清凛,为水之美者。于是就在虎丘山上挖石筑井一眼,此井被后人称为“陆羽井”,亦称“陆羽泉”。

陆羽泉被唐代品泉家刑部侍郎刘伯刍评为“天下第三泉”。明代王鏊曾赋诗:“翠壑无声滑碧鲜,品题谁许惠山先?沉埋断础颓垣里,搜剔松根石罅边,云乳一林沆瀣分,天光千丈落虚圆。闲来弃置行多恻,好谢东山悟道泉。”。现在的陆羽井为一长方形水池,约一丈多见方,井四周石壁陡峭如削。石肌天然,色呈褐赭,秀若铁花。从前宋代苏东坡来此游赏赞其为“铁华秀岩壁”,后人遂将其称作“铁华岩”。“铁华岩”这三个字后来被清代范承勋手书,并将其刻于石壁之上。凡今游山的怀古之士无不至此一睹这“陡崖垂碧湫,古苔铁花冷,中横一线天,倒挂浮图影”的泉石盎然之境。

说到这儿,要澄清一个事情,有人说虎丘茶是陆羽带到苏州种植培育的,其实这是一个误解,虎丘茶的种植跟陆羽没有一点关系。从两点可以看出来,一,陆羽的《茶经》大约是在公元780年完成的,陆羽《茶经》里并没有关于虎丘茶的记述。这也是后来清顺治年间广东人陈鉴著《虎丘茶经注补》的原因。二,唐代诗人韦应物(737年~791年)在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七月到苏州任刺史,至德宗贞元七年(791年)卒于苏州官舍。陆羽是在韦应物逝后五年才来虎丘。在任上,韦应物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茶诗<<喜虎丘园中茶生>>,诗中写道:“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仙源。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可见,彼时虎丘山上早已长有茶树,非陆鸿渐所植。

《元和县志》记载虎丘所产之茶:“叶微带黑,不甚苍翠,烹之色白如玉,而作豌豆香,性不能耐久,宋人呼为‘白云茶’。”。在宋代,已经出现了虎丘茶的影子。明末苏州状元文震孟(1574年~1636年)就说:“吴山之虎丘,名艳天下。其所产茗柯,亦为天下最,色香与味在常品外。如阳羡、天池、北源、松萝俱堪作奴也。”。卜万祺,明天启元年(1621年)举人,崇祯时官广东韶州知府。他在清顺治年间(约1644年~1661年)著述的《松寮茗政》里写到:“虎丘茶,色味香韵,无可比拟。必亲诣茶所,手摘监制,乃得真产。且难久贮,即百端珍护,稍过时,即全失其初矣。殆如彩云易散,故不入供御耶。”。

清顺治年(1655年)广东人陈鉴侨居苏州,感:“陆桑苎翁《茶经》漏虎丘,窃有疑焉。陆尝隐虎丘者也,井焉、泉焉、品水焉,茶何漏?....予乙未迁居虎丘,因注之、补之;其于《茶经》无以别也,仍以注、补别之,而《经》之十品备焉矣。桑苎翁而在,当哑然一笑。”。于是陈鉴著《虎丘茶经注补》。他在文中对虎丘茶的生长、品饮做了记载,他说虎丘茶树“花开比白蔷薇而小,茶子如小弹”,生长在“虎丘之西,正阳崖阴林”,“虎丘紫绿,笋芽卷舒皆上”,“鉴亲采数嫩叶,与茶侣汤愚公小焙烹之,真作豆花香。”。

清朝的《虎丘山志》载:“虎丘茶,出金粟房。叶微带黑,不甚苍翠,点之色如白玉,而作豌豆香。”。金粟房是虎丘山上寺院之一,这段文字点出了“虎丘茶”的出处。综上,我们可以知道,名艳天下的虎丘茶是明代虎丘山中寺庙和尚种植、制作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新浪微博认证美食博主"耕而陶一茶"原创撰写,欢迎博友在微博上转发,交流茶知识。但,任何单位、媒体、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违者必究。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里的“上药三品”究竟是什么!#传统文化#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是众所周知的丹功修炼经典之一,在道教早晚坛功课经的早课经中也是道众日日念诵、可谓倒背如流。虽经文简短,但句句皆是修身延年之要诀,甚至可以说是字字珠玑。经文以“上药三品”为基础,要想通达经文,则必须先了解这“上药三品”是怎么回事。

“上药三品,神与气精”,精、气、神即为上药三品。这三个词虽然常被大家提及,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有很深内涵的词。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说这上药三品吧。

一、什么是精、气、神

中医认为,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物质。可以说是一身能量的物质储备。精又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其中先天之精最为关键,又称为“元精”,是生命最初那一点物质能量,由父母精血所化生,人靠着这一点元精生长发育、生儿育女;后天之精则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的运化功能,人体将摄入的饮食水谷中的精微物质吸收、转化、营养自身,相当于现代所说的“人体营养”。精是整个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精会消耗,同样也可以增补。一般而言,一切生命活动都会消耗精,尤其是房事生育、多思用脑等。在中医看来,肾主藏精,肾是人体“藏精”最重要的仓库,而肾主生殖、主脑、伎巧出焉(脑力、思考能力、反应力等),因此性生活、大量脑力劳动,这些最耗肾精。没有修炼的人,基本上只能靠后天的这些营养摄入来补充后天之精,有修炼者则需要通过导引吐纳,可以慢慢培补先天。

与精的物质性相比,气可以算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动力。人活一口气,人体的各种脏腑、形体功能能正常发挥,靠的就是生命能量的正常运行,这个能量就是气。跟精一样,人体之气根据其各自特点、作用、分布的部位细分起来,也有各种不同。比如随先天之精一起产生的、生命最初的能量,称之为元气。

元气同样为肾所主,人由此元气逐渐萌发出勃勃生机;同样的,元气耗尽则生命结束。后天通过进食、锻炼所培养出来的称为后天之气。后天之气由脾胃生成,为肺所主。诸气之中,固护体表的称为“卫气”,灌注胸中的称为“宗气”,营养脏腑者是为“营气”。如果说,精最主要的功能是组成人体这个形体组织,那么气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让这些形体组织能动起来、发挥各项功能。

同样的,气也会消耗,也可以增补。过度劳累最是耗气,中医讲“劳则气耗”,这个劳累包括整体的体力活动过大,也包括单独脏腑的过劳(比如饥饱不定,暴饮暴食容易消耗脾胃之气)。没有修炼的人,只能靠饮食、体育锻炼来蹭强体魄,在一定程度上充养自己的气;而善于导引、内丹、吐纳功法修炼之人则可通过打坐导引练气。

精气神三者中,神最为重要。中医里把神称为“一切生命现象的总称”,这个概念可能不好理解。我们简单来说,精是形体,气是功能,那什么让这些形体发挥这些功能且发挥合适的功能呢?这就是神。中医讲“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没有神,就算有个躯体,各个器官、躯体功能也存在,但也只是一具尸体。可以说,神是人体的生命力——这可以算是广义的神。

狭义的神,则是指我们常说的“心神”,包括思考能力、心理、情绪等。情绪不好,心理状态不好,我们说这个人心神不宁,说的就是这个狭义的神。道医对此的认识更神,认为神是人修真的关键,通过对形神的修养可以实现成仙入圣。

二、精、气、神有什么特点

无数精气的聚合形成了人体,但单个的精气则是极其细微,杳不可见的。

因此《心印妙经》开篇即说“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

即表示精气神是不可见的,是一种氤氲状态。

精气神三者之间,又存在互相濡养、统帅的作用。一方面,与神相比精气属于物质基础,精、气可以养神。一个人精神饱满、炯炯有神,首先来源于自身的精气充盈,而形销骨立的病人自然也看着两眼无神。而精、气之中,精又是气的物质基础。精足,气才充盈;而气也当依附于精,才不致涣散气脱。

故《心印妙经》里说“神依形生,精依气盈”。另一方面,神能统摄精、气。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是整个生命的最关键部分,都在神的统摄下,整个生命过程才能实现下去,才能运用精气进行创造行为。明代医家张景岳特别强调

“虽神由精气而生,而神则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

反过来说,当心神不宁、亢奋不止,神也可能会出现统摄失司,耗散精气的情况,比如现代人的熬夜玩乐。可以说,养生的目标在于养神,养精气是为了实现养神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精气神三者之间除了这种相互滋生关系外,还有一个细节之处是容易被忽略的,即精气神三者当相聚相固,不可离散,诚如《心印妙经》所载“神依形生,精依气盈”“其聚则有,其散则零”,当长使三者“绵绵若存,固蒂深根“。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全文
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存无守有,顷刻而成,回风混合,百日功灵。默朝上帝,一纪飞升,智者易悟,昧者难行。履践天光,呼吸育清,出玄入牝,若亡若存。

绵绵不绝,固蒂深根,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气,气合其真,不得其真,皆是强名。神能入石,神能飞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神依形生,精依气盈,不凋不残,松柏青青。

三品一理,妙不可听,其聚则有,其散则零。七窍相通,窍窍光明,圣日圣月,照耀金庭。一得永得,自然身轻,太和充溢,骨散寒琼。得丹则灵,不得则倾,丹在身中,非白非青。

诵持万遍,妙理自明。

作者 | 吕方舟 https://t.cn/RLueDN9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当被问到如何应对交易流言以及湖人不愿在对凯里-欧文的交易报价中加入自己,里夫斯说:“我从进联盟的第一天起就被告知,这是一门生意。”#上虎扑搜篮球资讯#保罗谈险些
  • #Q的秘密星球# [送花花]#一条plog告别三月# 随机掉落一些3️碎片…p1. 藏传佛教的魅力 真正纯净心灵p2. 坚持运动一个月p3. 水培郁金香成长史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而且汤就没和宋提过任敏,宋茜知道提议是任敏的后,第一反应是不做乐队了,因为她觉得拿别人创意真的不好,汤又反问就不做乐队了吗,孟子义没听到前面的对话接了句做啊,汤
  • 将进酒 《Bringing in the wine》 /《Drinking in the wine》“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古诗词##诗词##
  • #刘宇宁加盟晚八点歌会# [心]#刘宇宁魏劭# [心]#摩登兄弟[超话]#✿━━┈━┈♡⃛ Lᵒᵛᵉᵧₒᵤ ♡⃛--━━♡7如果幸福可以用语言叙述,那它就是你唱
  • 公司主营各类机械刀片、齿刀,分切圆刀,撕碎机刀片,滚剪刀片,橡胶刀片,异形刀片,塑料机械刀片,食品包装刀片,钨合金刀片,油墨刮刀,高速横切刀片,数控折弯机模具分
  • 我首页唯buu博主挺少的,很多都是刚刚喜欢他们时关注的3b粉,有时候会骂一些脑洞太大,嗑的可笑,有时候又觉得他们真的很爱,会抓住一点点自己喜欢的cp合体的机会,
  • 第二阶段,合肥恩瑞特、锐世科技等重点企业代表就入选产品进行了推介;中科大一附院、安医大二附院等省市医疗机构代表就药械品种进入公立医疗机构的流程、政策和注意事项作
  • 进去之后和一个叔一个大爷同行,叔在是山东高校当老师,今年三月来援疆支教,听他讲话还挺有意思的,了解了一些南疆的故事,叔本人还很热情,本来我还犹豫要不要去他提议的
  • 这不是多么重大的意义,我知道无论有没有他,我都会逼着自己去直面困难,但是想到他,会让我在前进的路上得到一些安慰。但老师非常的温柔,亲切,吸引男孩的注意力,开始进
  • 本来想去吃过豆腐串,没开门就在附近到处转转,去了隆哥的小学(他小时候常去的文具店还开着,甚至变大啦,他说小时候因为经常去消费,考试不及格他拿试卷给那个叔叔帮忙签
  • 写下的感悟也一下子收到了很多人的关注,根本不在于我这篇文章,而更多是采访里瞥见的张凌赫那不可多得的思维一角。一个人在酒吧时,就会注意到许多有趣的细节,比如:“绝
  • 东吴方面那个赤壁之战里刘备没怎么参战却拿到最大好处的说法,在东吴是想矮化刘备,但却刚巧符合很多民间艺人对智慧的理解。说过多次了,老百姓和文人趣味不同,民间文艺是
  • 我深深共情了因为我自己就是这样认知比较迟缓受挫能力很弱偶尔思维刻板,而且他是我最喜欢的学生[泪],因为他单纯天真善良聪明又快乐就像一个天使,上课特别乐于分享自己
  • !!
  • #港闻##守护香港#南京原单lv,高仿lv皮带在哪里买,海外原单奢侈品,「这是全球统一的浪漫吧」精仿原单复刻一比一市场鱼龙杂乱,一般在这个地方大多数牌子都可以找
  • 哦就只顾自己“痛快”去这样子对人家输出,当然会让人感觉就是“说不上哪里不对,你真的很好,但我需要的并不是这样子的。最近又刷了我的大叔,還是為那段台詞而落淚,有人
  • 喜欢爽是因为流星雨的角色滤镜,是因为她的长相,脱粉是因为她有点神经(和胡彦bin在一起的那段时间脱粉的)(高中那时候玩贴ba,不玩微博,我也没少发帖,还因此认识
  • 简直抢钱[笑cry];企鹅的奶茶都不是速溶的,是那种能喝出茶的味道,我就是没拿杯子不然我高低打包一杯出来[笑cry] 吃完早餐去打卡鲸鲨馆和北极熊,打卡了网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