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中西医诊治

黄疸是指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巩膜与黏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正常胆红素最高为17.1μmol/L其中结合胆红素3.42μmol/L,非结合胆红素为13.68μmol/L胆红素在17.1~34.2μmol/L,临床不易察觉,称为隐性黄疸,超过34.2μmol/L时出现黄疸。

【诊断策略】

1.问诊要点 确定有否黄疸,黄疸的起病伴随症状、时间与波动情况、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2.查体要点 全身状况,腹部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3.辅助检查要点 血、尿、便常规、肝功能,辅助检查(X线、B超检查、CT、MRI、PTC等)。

4.中医辨证要点 黄疸辨证应以阴阳为纲;阳黄以湿热为主,阴黄以寒湿为主;阳黄病程较短,阴黄病程较长,阳黄热盛于湿者易退,湿盛于热者易迁延转阴,缠绵难愈。

阳黄病程较短,如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或见心中懊恼,腹部胀满,口干而苦,恶心欲吐,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象弦数,属阳黄热重于湿;身目俱黄,但不如前者鲜明,头重身困,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或大便溏垢,舌苔厚腻,脉象弦滑或濡缓,属阳黄湿重于热;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高热烦渴,胀痛腹满,神昏谵语,或见衄血、便血,或肌肤出现瘀斑,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滑数或细数,属急黄;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纳少脘闷,或见腹胀,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属阴黄。

【鉴别诊断】

1.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的皮肤与巩膜黄染常为轻度呈浅柠檬黄色,且常因贫血而伴有皮肤苍白。溶血性黄疸原因是:①红细胞本身内在缺陷;②红细胞受外在因素所损害。受损红细胞可在网状内皮系统内提早破坏,或直接在血管内破坏。溶血性黄疸的诊断主要靠下列实验室检查:①粪胆原及尿胆原含量增加;②血清胆红素增加,凡登伯试验呈间接反应;③血中网织红细胞增多;④血清铁含量增加;⑤骨髓红系统增生旺盛。其他详见溶血性贫血。

2.肝细胞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的诊断与鉴别,除病史与临床检查之外,常须依靠试验检查。肝穿刺活检对某些疑难病例鉴别诊断有重要帮助,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与慎重施行。

(1)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其黄疸前期为数天至1周。最突出的症状是疲乏、食欲缺乏、恶心、肝区痛或不适感,伴有或不伴有发热。有些病例因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与腹泻,常被误诊为胃肠消化不良;有些主要表现上呼吸道症状,常被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少数病例可因发热与多发性关节痛,被误诊为风湿热。黄疸前期临床诊断较困难,但此时血清氨基转移酶活性常明显升高阳性率达100%,最有早期诊断价值。黄疸出现后,自觉症状反而减轻,此时主要体征为黄疸、肝大或肝脾大,肝区常有叩击痛,也可无明显肝大,尿胆原排量增多与胆红素阳性,有助于诊断。黄疸持续时间一般为2~4周,有时较长。

(2)重型病毒性肝炎:急性重型肝炎(暴发型肝炎)少见。在急性肝炎经过中,黄疸呈迅速进行性加深,或(及)体温持续上升,应首先考虑此病。其他先兆症状为持续性呕吐,精神神经症状和出现肝臭。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性格改变、定向力障碍、时翼状震颤、捉衣动作、嗜睡或昏睡,部分病例可发生瞻妄,进入深度昏迷(肝性昏迷)脑电图常显示异常波形,有助于早期诊断。体检常发现深度黄染,肝浊音界缩小,时有皮肤与巩膜出血。尿量显著减少,并出现蛋白尿及管型。肝功能试验提示严重肝损害。如不及早治疗,患者往往于短期内死亡、病理表现为急性肝坏死;亚急性重型肝炎:本型较暴发型肝炎为慢。黄疸呈渐进性加深,血清胆红素常>17μmol/L,凝血因子Ⅱ时间明显延长,胆碱脂酶活性明显减低,且有精神不振、消化障碍、恶心呕吐、体力衰退、发热、肝大(或缩小)与触痛。逐渐出现顽固性鼓肠与腹水,严重时可出现肝肾综合征,甚至进入昏迷。部分患者经积极治疗可康复,或发展为肝硬化,若病程中附加感染或肝衰竭严重,则预后多凶险;慢性重型肝炎:此型即慢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临床表现如同亚急性重型肝炎,但有慢性肝炎或肝炎后肝硬化的病史,体征及化验异常。

(3)慢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诊断的主要依据为:①病程持续半年以上。②主要症状为乏力、食欲缺乏、食后饱胀、厌油腻,时有恶心呕吐,黄疸可有可无,且常为轻度而有波动性,肝持续肿大与硬度增加,伴有触痛与叩击痛,脾大诊断的意义较大。急性肝炎患者在恢复期脾大不回缩意味着病程为迁延性,或向慢性发展。③肝功能试验异常,比较敏感的试验为尿内尿胆素原试验,血清氨基转移酶活性测定及血清絮状与浊度反应等。血清电泳丙种球蛋白增高是提示慢性肝炎的标志。急性甲型肝炎不致发展为慢性,而急性乙型肝炎与非甲非乙型肝炎则有慢性化倾向。如发展为肝硬化,则肝脏缩小而硬度增加,脾脏大,血清蛋白持续降低而丙种球蛋白持续增高。

3.原发性急性妊娠脂肪肝 本病临床甚少见,原因未明,是否继发于内分泌或营养障碍仍未定,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常易被误诊为暴发型肝炎。

4.中毒性肝损伤 有些药物或毒物有肝毒素作用,可引起肝脂肪变性与肝小叶中心性坏死,临床表现为肝大、黄疸及肝功能损害。

5.梗阻性黄疸 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肝内毛细胆管及胆管、肝胆管或胆总管的机械性阻塞所引起。皮肤瘙痒与心动徐缓是常见的症状、肝大是常见的体征。无合并感染的机械性阻塞不致引起脾大。黄疸早期呈金黄色,稍后呈黄绿色,晚期呈绿褐色,甚至近于黑色,黑色黄疸患者如触及胀大的胆囊,提示阻塞部位在胆总管,起源肿瘤者较多,而起源于结石者甚少。

肝内梗阻性黄疸:肝内梗阻性黄疸多表现肝内淤胆综合征。临床与病理有独特的内容,病程经过可区分为急性和慢性,临床以急性型为多见,少数急性病例可发展为慢性,甚至演变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内淤胆综合征有下列临床与病理特点,①有与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或某些有关药物治疗史,黄疸起病较急,有皮肤瘙痒、深色尿、浅色粪便、肝大等征象;②血生化检查符合阻塞性黄疸的特点,提示肝实质损害较轻或无肝实质损害的征象;③肝活检的主要改变是毛细胆管与小胆管内胆汁淤积与胆栓形成,而肝实质损伤轻微。

(2)肝外梗阻性黄疸:胆总管结石,临床特点是阵发性右上腹绞痛后出现黄疸,过去可有同样的发作史。如合并感染,则出现寒战和发热。黄疸为中等度(胆红素总量较少超过120μmol/L),化验检查示阻塞性黄疸,而无肝功能损害的表现。黄疸的发生不仅由于结石梗阻,还可由于胆总管平滑肌痉挛或水肿所致。X线平片可显示不透X线的结石影,静脉胆囊造影可显示胆总管扩张与透X线的结石影,但有黄疸时不宜做此项检查。B型超声,结合临床常可确定诊断。胰头癌,男性为多见,发病多在40~60岁。癌最多发生在胰头部,表现进行性阻塞性黄疸。

6.胆红素代谢功能缺陷疾病 此类黄疸临床上少见。一般为先天性,偶尔也可为获得性。常误诊为慢性肝炎或慢性胆道疾病。临床上慢性波动性黄疸患者症状轻微,肝功能试验除胆红素代谢障碍外无其他明显的异常,病程经过不符合病毒性肝炎的一般转归规律时,特别是有家族史者,应注意此类少见的黄疸。

【治疗措施】

1.西医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对症治疗。

2.中医治疗

(1)阳黄

①热重于湿:清利湿热退黄。方药:茵陈蒿汤加减。茵陈、栀子、大黄等。

②湿重于热:利湿化浊,佐以清热。方药:茵陈五苓汤合连朴饮加减,茵陈、茯苓、猪苓、泽泻、桂枝、白术、黄连、厚朴等。

③急黄:清热解毒,凉血开窍。方药:千金犀角散加减,犀角(水牛角代)、黄连、栀子、升麻、茵陈等。

(2)阴黄

①寒湿困脾:温阳健脾,化湿退黄。方药:茵陈术附汤加味,茵陈、附子、白术、干姜、甘草等。

②脾虚湿滞:健脾养血,利湿退黄。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白芍、桂枝、生姜、大枣、甘草(炙)、饴糖等。

【常见误诊原因分析与对策】

黄疸患者应首先确定高胆红素血症类型,再确定黄疸的病因。肝细胞性黄疸与肝内梗阻性黄疸的区别最为困难,应从临床、实验室等多项指标入手,认真分析,作出判断。

(劝修念佛法门)圆瑛法师讲述
  世间有人。发心念佛。不明念佛旨趣。或问之曰。汝精进念佛。所求何事。则答之曰。为修来世。如是之人。就是愿头打错了。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门。乃是为著娑婆世界众生。备受众苦。逼迫心身。无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离娑婆之苦。得极乐之乐。今念佛不愿往生西方。乃愿再生人世。享受人间福乐。实为可惜。殊不知人间。万般皆是苦、空、无常。何有真乐。纵得富贵荣华。得受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此等快乐。都非真乐。古德云、‘只这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尽贪世乐。不知乐是苦因。’

  又经云、‘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五欲不除。尘不可出。’若求来世福报。转生富贵之家。享受福乐。那知人间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水上沤。只恐福中不肯修福。报终必堕苦趣。其受乐之日短。而受苦之日长也。狮子峰云、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捷径。日日饮酒食肉。无非种地狱深根。眼前图快活一时。死后受苦辛万劫。

  念佛、本来可以离苦得乐。若不求出娑婆。求生极乐。则身在娑婆苦海。苦终不离。娑婆是极苦世界。其苦无量。说不能尽。今按人中略说八苦。举世之人。皆不能免。

  一、生苦。世人都是随业受报。依前生之业缘。与父缘母缘。三缘和合。中阴身方得投胎。初见父母交媾。忽动欲念。由是流爱为种。纳想成胎。处在母身。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中为胞胎。母吃热时。热深难忍。几如镬汤地狱。母吃冷时。冷触压迫。无异寒冰地狱。幽囚十月。臭秽杂处。是名胎狱。又当出胎之时。胎衣脱下。便受风刀割身之苦。故孩儿出世时。便就哇哇叫苦。凡为人者。莫不皆然。

  二、老苦。岁月迁流。形容变易。眼花耳聋。发白面皱。身枯齿落。力弱气销。凡事不得自由。一切仰赖于人。楞严会上。佛问波斯匿王。‘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如此。我念孩孺之时。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此可见虽是国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老苦亦所不免。古人云、‘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消两鬓霜。’

  三、病苦。人身四大不调。百种病生。世间少有一生无病之人。古德云、‘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别人忙。’姑勿论沉痀酷疾。即使齿痛头晕。则不自在。行坐不安。寝食顿减。以此例知。一切诸病。无非是苦。三国张飞。性情刚勇。对诸葛武侯曰。我谁人都不怕。于是武侯掌中书一病字。与他一看。问曰、这个汝怕不怕。张飞大声疾呼曰。嗳呀可怕。足见病苦临身。即英雄力士。亦复无可奈何。吾人能于病中。一心念佛。不为病苦所恼。如是则临欲命终。百苦交煎之时。自然亦有把握。

  四、死苦。经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人身有生。则必有死。生时假借四大以为身。死时则四大分离。喻如生牛剥皮。痛苦万状。皮肉筋骨。为地大。津液精血。为水大。周身暖触。为火大。鼻息出入。手足运转。为风大。死时风大先离。故鼻息断绝。手足不动。次火大离时。身发冷触。三水大离时。尸水流溢。只剩皮包骨头之地大。谚云、‘白骨山头化土泥’是也。死之一事。为世人所必经之事。无一人可以幸免。吾人未至死时。当善观察。世间最大为生死。白玉黄金尽枉然。纵使妻儿相惜。无计留君。假饶骨肉满前。有谁替汝。我看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也要轮到我。古人云、‘红红白白莫相瞒。无位真人赤肉团。死去不如猪狗相。即今便作死尸看。’猪狗死时。其肉尚有人要买。人若死时。谁人肯要。

  五、爱别离苦。爱即恩爱。世间恩爱。莫过于父母兄弟。妻子眷属。最难舍离。总望常相聚会。举家欢乐。倘若别离。则心如刀割。即所谓千种情怀千种恨。一分恩爱一分忧。殊不知人生聚散。本属无常。有合则必有离。何须痛苦。古云、‘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六、冤憎会苦。冤即冤家。憎乃憎嫌。此皆宿业所感。重者结冤构仇。轻者厌憎嫉视。冤憎之人。若能远离。其苦自无。那知业力使然。欲离偏合。或为父子。或为兄弟。或为夫妇。或为朋友。冤则索命讨债。憎则刺激精神。因缘聚会。无法脱离。亦如哑子吃黄连(莲)。有苦说不出。罗状元诗云。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七、求不得苦。世间那有十足之人。若有不足。则必有求。所求顺遂。自必称心。喜形于色、若求不得。竟生懊恼。日坐愁城。此等都是痴迷不觉。当知得失有定。贫富在天。岂不闻、‘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乃色、受、想、行、识。五种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烦恼若重。如火炽盛之貌。或依内根外尘。所起烦恼。属色阴。或依五识。领纳五尘。所起烦恼。属受阴。或依意识。想念法尘。所起烦恼。属想阴。或依七识。恒审思量。所起烦恼。属行阴。或依八识。微细流注。所起烦恼。属识阴。前七种苦是别。别指一种而言。此一种苦是总。总括诸苦而说。真是世事万般皆是苦。何如及早念弥陀。

  以上八苦。但就人道略说。无论智愚贤不肖。皆不能免。所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若发愿修来世。再来做人。还是吃苦。岂不是打错了愿头。我平日教人念佛。一定要求生净土。方能离苦得乐。弥陀净土。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超过诸佛国土。念佛之人。不但不可愿来生。再来人间享福。并不可愿身后。生天受乐。以天福亦有终尽。‘八万劫总是空亡。三千界悉从沦没。’永嘉禅师云。‘布施持戒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当知求生净土。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省庵大师云。‘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附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故劝念佛之人。莫求天上人间福报。如以明珠。而贸一食一衣之饱暖。岂不可惜。应当愿生净土。如弥陀经。佛劝发愿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劝修念佛法门)圆瑛法师讲述
  世间有人。发心念佛。不明念佛旨趣。或问之曰。汝精进念佛。所求何事。则答之曰。为修来世。如是之人。就是愿头打错了。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门。乃是为著娑婆世界众生。备受众苦。逼迫心身。无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离娑婆之苦。得极乐之乐。今念佛不愿往生西方。乃愿再生人世。享受人间福乐。实为可惜。殊不知人间。万般皆是苦、空、无常。何有真乐。纵得富贵荣华。得受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此等快乐。都非真乐。古德云、‘只这色身。谁信身为苦本。尽贪世乐。不知乐是苦因。’

  又经云、‘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五欲不除。尘不可出。’若求来世福报。转生富贵之家。享受福乐。那知人间富贵花间露。世上功名水上沤。只恐福中不肯修福。报终必堕苦趣。其受乐之日短。而受苦之日长也。狮子峰云、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捷径。日日饮酒食肉。无非种地狱深根。眼前图快活一时。死后受苦辛万劫。

  念佛、本来可以离苦得乐。若不求出娑婆。求生极乐。则身在娑婆苦海。苦终不离。娑婆是极苦世界。其苦无量。说不能尽。今按人中略说八苦。举世之人。皆不能免。

  一、生苦。世人都是随业受报。依前生之业缘。与父缘母缘。三缘和合。中阴身方得投胎。初见父母交媾。忽动欲念。由是流爱为种。纳想成胎。处在母身。生脏之下。熟脏之上。中为胞胎。母吃热时。热深难忍。几如镬汤地狱。母吃冷时。冷触压迫。无异寒冰地狱。幽囚十月。臭秽杂处。是名胎狱。又当出胎之时。胎衣脱下。便受风刀割身之苦。故孩儿出世时。便就哇哇叫苦。凡为人者。莫不皆然。

  二、老苦。岁月迁流。形容变易。眼花耳聋。发白面皱。身枯齿落。力弱气销。凡事不得自由。一切仰赖于人。楞严会上。佛问波斯匿王。‘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如此。我念孩孺之时。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此可见虽是国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老苦亦所不免。古人云、‘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消两鬓霜。’

  三、病苦。人身四大不调。百种病生。世间少有一生无病之人。古德云、‘病到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别人忙。’姑勿论沉痀酷疾。即使齿痛头晕。则不自在。行坐不安。寝食顿减。以此例知。一切诸病。无非是苦。三国张飞。性情刚勇。对诸葛武侯曰。我谁人都不怕。于是武侯掌中书一病字。与他一看。问曰、这个汝怕不怕。张飞大声疾呼曰。嗳呀可怕。足见病苦临身。即英雄力士。亦复无可奈何。吾人能于病中。一心念佛。不为病苦所恼。如是则临欲命终。百苦交煎之时。自然亦有把握。

  四、死苦。经云、‘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人身有生。则必有死。生时假借四大以为身。死时则四大分离。喻如生牛剥皮。痛苦万状。皮肉筋骨。为地大。津液精血。为水大。周身暖触。为火大。鼻息出入。手足运转。为风大。死时风大先离。故鼻息断绝。手足不动。次火大离时。身发冷触。三水大离时。尸水流溢。只剩皮包骨头之地大。谚云、‘白骨山头化土泥’是也。死之一事。为世人所必经之事。无一人可以幸免。吾人未至死时。当善观察。世间最大为生死。白玉黄金尽枉然。纵使妻儿相惜。无计留君。假饶骨肉满前。有谁替汝。我看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也要轮到我。古人云、‘红红白白莫相瞒。无位真人赤肉团。死去不如猪狗相。即今便作死尸看。’猪狗死时。其肉尚有人要买。人若死时。谁人肯要。

  五、爱别离苦。爱即恩爱。世间恩爱。莫过于父母兄弟。妻子眷属。最难舍离。总望常相聚会。举家欢乐。倘若别离。则心如刀割。即所谓千种情怀千种恨。一分恩爱一分忧。殊不知人生聚散。本属无常。有合则必有离。何须痛苦。古云、‘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六、冤憎会苦。冤即冤家。憎乃憎嫌。此皆宿业所感。重者结冤构仇。轻者厌憎嫉视。冤憎之人。若能远离。其苦自无。那知业力使然。欲离偏合。或为父子。或为兄弟。或为夫妇。或为朋友。冤则索命讨债。憎则刺激精神。因缘聚会。无法脱离。亦如哑子吃黄连(莲)。有苦说不出。罗状元诗云。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

  七、求不得苦。世间那有十足之人。若有不足。则必有求。所求顺遂。自必称心。喜形于色、若求不得。竟生懊恼。日坐愁城。此等都是痴迷不觉。当知得失有定。贫富在天。岂不闻、‘世事忙忙似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八、五阴炽盛苦。五阴、乃色、受、想、行、识。五种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烦恼若重。如火炽盛之貌。或依内根外尘。所起烦恼。属色阴。或依五识。领纳五尘。所起烦恼。属受阴。或依意识。想念法尘。所起烦恼。属想阴。或依七识。恒审思量。所起烦恼。属行阴。或依八识。微细流注。所起烦恼。属识阴。前七种苦是别。别指一种而言。此一种苦是总。总括诸苦而说。真是世事万般皆是苦。何如及早念弥陀。

  以上八苦。但就人道略说。无论智愚贤不肖。皆不能免。所谓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若发愿修来世。再来做人。还是吃苦。岂不是打错了愿头。我平日教人念佛。一定要求生净土。方能离苦得乐。弥陀净土。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超过诸佛国土。念佛之人。不但不可愿来生。再来人间享福。并不可愿身后。生天受乐。以天福亦有终尽。‘八万劫总是空亡。三千界悉从沦没。’永嘉禅师云。‘布施持戒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当知求生净土。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致。省庵大师云。‘言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附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故劝念佛之人。莫求天上人间福报。如以明珠。而贸一食一衣之饱暖。岂不可惜。应当愿生净土。如弥陀经。佛劝发愿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6、人可以把握的是努力,但是结果却不由自己,而是老天在做决定。24、拿钱入股市的人都应该受到欢迎,因为只有钱才能把市场买高。
  • 这样一来,在16万元以上价格区间,领克07 EM-P的舒适配置、智能座舱体验都有自己的优势。 从配置上看,即便是入门版本的领克07 EM-P也完全值得入手,标
  • #智能驾驶##问界回应车辆起火司乘3人遇难##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微博读书[超话]#这个世界上的精神病人,其实都是有资格前往现实世界的人,因为他们发现这个世
  • 这一个月来第1次跑到海心沙,跑完时间还很充裕,逗留了较长的时间,一边做拉伸,一边抬头望,看到莲雾树上的花(图9)、和刚刚结的小果(图8)能够观察到莲雾果的生长过
  • 1.昨天工作上受了委屈,哭了两个小时,躺在床上的想法是我要回去找我妈我不干了!#琼楼昱宇[超话]#不行呀,我还是想不明白dl为啥要搞一个兔子的形象还专门跟朱迪合
  • 当时地球还没有任何人类,天人是持守五戒的,他们不会犯偷盗戒,因地肥不属于任何人,即是属于大地的了,于是天人开始品尝地肥,他们吃了,感觉非常美味,大家就继续吃了很
  • 拖着拖着戏都下线了,更没有写的动力了新的一年希望自己不要再拖稿了…最初的想法就是想保留下来喜欢的动人的瞬间,文字虽然很难抓住它们,但总归可以留住一点点余温也希望
  • 学姐是我觉得代号鸟里画的最符合我审美的女性角色了,之前魂蛋蛋的时候,说实话学姐是我除了颜良以外,重复使用最多的角色了……输出很强,拉到90J(就算不洗盘)也是很
  • 宴席上剩下来的菜肴比较多,有些菜吃了个七零八落,有些菜却几乎没动几筷子……这也是现在酒席上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如果不这样,如果刚刚好,有些人别说是私底下叽叽咕咕
  • 这款AP 15202目前市场上有几个厂家在做,在复刻AP上比较专业的JF自然是有做的,还有TW也有做,其中做得最好的还是XF厂最强版本,对此表示质疑的表友请看下
  • 五月很快就要过去了,我们也许压根就不知道终点在哪,而自己又不一定真能看到想象中的风景。五月马上过半,此时此刻的我大概依然走在属于自己的漫长的旅途中,还没有到终
  • 怀念小时候的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很少,有大把的时间去了解去适应,去不断扩大自己世界的边界,去了解每个游戏运行的规则,对于复杂的规则也可以任性的说自己不喜欢,而现在
  • 在我和几个花生妹妹一起坐地铁去演唱会的路上,有个姐妹担心的说,“一会听现场一定会把妆哭花,尤其是听《白石洲》和《我们》!我做梦都不敢想,我超喜欢的小众的《怪客》
  • [爱慕]团团对于科学的初步认识就是来自白泽,当初我接受不了一两万的线下科学课,在大家推荐下买了这个白泽动画,团一下就着迷了!”后来小伙伴的妈妈说,这个时代不看电
  •   她还沉浸在欢喜中,却听见一道厌烦的声音从里屋传来:“昭惜,嫁给我吧!  明明你还为我挡了箭,几次三番救我,书房里还有我的画像……  为什么要一次次的把我推开
  • 应该说,炒股是世界上最煎心煮体的职业之一了。从2021年到现在,三年多了,市场基本上都在震荡调整,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几个股民受得了这种煎熬!可以从2021年1月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超话]#有句话这样说:“如果你从未努力奋斗过,那么在你生命即将到达终点之时,你可能会发现,原来生命中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失败,而是我
  • 其实不是,当一个人内心的真的很坚定的时候,行为反而会平和自然,就像释迦摩尼王子,修行有成之后,主动回家度化妻子和家人,最终妻子和儿子都出家跟随自己修行。这里有些
  • ☃☃☃☃欢迎光临☃☃☃☃这里是一份花生酱的置顶食用指南☃cn为花生酱/花花,叫我fafa也不介意☃刻板印象:02年夜班社畜☃有关于梦女偶像梦幻祭十条框的模特绯闻
  • でも、いちばん似ているのはやっぱり“中身”なんだと思う。また、ここ数年は食わず嫌いをせずに楽曲やパフォーマンスと向き合うようになり、表現の幅もぐんと広がったの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