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7月20日,人类前往月球的第一个使者——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时说道:“月面是美丽的,就像铺着一层细细的碳粉一样,可以清楚地看到脚印。” 阿姆斯特朗的顺利登月,标志着人类具有登陆月球的能力。之后,更多的人类登上太空,更多的月球矿产被带回地球。随着对月球越来越多的探索和了解,人们对月球更加向往了。 月宫“仙药”不同凡响 月球是一个具有丰富资源和能源的宝库。目前,月球上的资源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氦-3,它是一种可长期使用的、清洁的、安全和高效的核聚变燃料。 通过一个简单例子,来看看氦-3的真正价值:如果建设一个氘、氦-3核聚变发电站,那么根据我国在1992年的所需要消耗电量总和来计算,全年只需消耗约8吨的氦-3。 那么,为什么我们没有使用氦-3发电呢?根据专家研究,地球上的氦-3资源总量还不足15吨。而据初步估算,月壤中氦-3的资源总量约为100万~500万吨。 月球上氦-3资源丰富 所以,开发利用月壤中的氦-3,为解决人类未来所面临的能源危机提供了一种可能。 温差不大,也就300℃ 由于月球相对于地球具有独特的位置资源和环境资源,古往今来,几乎人人都举头望过,对月球的遐想更是数不胜数。登上月球,甚至居住月球,是所有人都曾藏在心底的梦。然而,入住“广寒宫”绝非易事。 月球没有大气层,温度变化全由太阳光直接决定,日间最高温度可达120℃,而夜间温度会降至-180℃,昼夜温差300℃。 月球上昼夜温差有300℃ 此外,月球上还会产生大批危险的次级辐射,如果人类在月球上不加防护地活动,巨大的温差和这些次级辐射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较大的威胁。 再者,月球上属于高真空状态,是没有空气的。这种环境下,人类无法生存。人类想要到月球上去居住,就只能自建“月宫”。 也就是说,人类在月球主要的活动空间是室内。这就需要建造一个密闭的月球基地。月球基地的外罩要十分坚固,足以抵御辐射、流星、陨石等的袭击。 月球的一个白天长达14个地球日。那么,在14天的120℃的高温下,为了维持月球基地居民的生命安全,就需要基地外罩必须具有吸收和反射部分阳光的能力。 月球基地畅想图 月球基地的外部功能具备了,那么内部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命须臾离不开氧气、水和食物。而在月球上,这三种东西可能都不会天然存在。因而月球基地的内部就需要拥有一套完备的封闭循环生态系统,以便能够供给人类所需的食物、水和空气,并长时间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自给自足原来堪比家里有矿 从1984年起,美国科学家就曾在亚利桑那州建立了“生物圈2号”试验基地,用于实验人类离开地球能否生存。 这个试验基地拥有一套自给自足和封闭的生态系统。科学家们希望这个生物圈能够供8名进入“生物圈2号”工作的研究人员生活两年。 “生物圈2号” 1993年1月,8名科学家进入了“生物圈2号”。1年多以后,“生物圈2号”的生态状况就急转直下,氧气含量迅速下降,二氧化碳增多,大气和海水变酸,很多物种死去。由于降雨失控,人造沙变成了丛林和草地。科学家们被迫提前撤出了这个“伊甸园”。“生物圈2号”的实验以失败告终。 我国也做过类似的实验,是在空间基地生命保障系统——地基综合实验装置“月宫一号”中进行的。这个装置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刘红教授研究团队研制出的,是我国首个、世界上第三个同类型实验装置。 “月宫一号”外观 “月宫一号”由一个综合舱和两个植物舱组成,总面积有150m²,总体积500m³,栽培了粮食作物、蔬菜和水果,饲养了黄粉虫,还有微生物来降解废物。植物不仅能够给宇航员提供食物,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通过蒸腾作用获得纯净的饮用水。 “月宫一号”植物舱Ⅱ 植物中人不吃的部分,比如作物的秸秆等可以用来饲养黄粉虫,为宇航员提供优质的蛋白和更合理的氨基酸配比。最后,剩下的植物不可食部分以及废弃物可以用来栽培植物。这样就形成了“月宫一号”里物质的闭合循环。 “月宫一号”中的小麦循环 2014年5月成功完成首次实验,三名志愿者参与了这次实验,持续了105天。2018年5月15日,四名志愿者封闭生存370天出舱,圆满完成世界上时间最长的“月宫365”实验,为未来应用于人类探测月球、火星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第一次实验的记录本 为了避免有一天要被迫离开地球,我们首先要做的还是要好好爱护我们的地球,珍惜和保护地球的环境和资源。

今天是我父亲去世一周年。过去的这一年里,经常会梦到父亲,梦到我回到了连界场和他一起生活,梦到他虽然是癌症晚期,每天吃药,但还是乐观地活着。
父亲去世前三个月我回了中国去看他,聊了很多,然后我把聊天内容整理成了近五万字的文章用来记录父亲的一生,每当想念父亲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下。
父亲刚去世那几天,我感觉整个脑子都空了,不知道该做什么,就一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发呆。父亲下葬的那天,我走出房间,走到钢琴前,为他弹了哀乐,没弹几句就弹不下去然后开始哭。
希望疫情能早日好转,我能回中国去给我父亲上个坟,跟他说说话。

【伯力审判:将731部队罪行钉在耻辱柱上】今年是伯力审判72周年。72年前的12月25日至30日,在寒冷的苏联西伯利亚城市伯力,现在的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审判——伯力审判正在进行。
50年前的12月16日,《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文本经联合国大会决议通过并开放给各国签字、批准和加入。
历史的烟云早已飘散,但勿忘国耻的警钟永远长鸣,警惕军国主义幽灵复活的清醒要永远保持。伯力审判首次揭露了日军侵华期间在中国东北进行活人实验、实施细菌战等罪行,开创人类公开审判细菌战犯罪的先河。
在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存放着跨国征集的20多个小时的伯力审判录音档案。这些档案揭露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侵华日军第一〇〇部队(简称100部队)自上而下逐步改编成细菌部队,违反国际公约,开展活人解剖实验,并蓄意发动细菌战的反人类罪行。
首次公开审判细菌战罪行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有一支特殊的侵华日军部队却提前收到了战败撤退的命令——这就是进行活人实验、生产细菌武器、发动细菌战、臭名昭著的731部队。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说,731部队部队长石井四郎提前接到命令,下令炸毁部队所有设施,杀死“囚犯”,带走所有实验数据和资料,最终逃回日本。1946年至1948年11月,东京审判期间,美日之间达成秘密交易,美国以豁免731部队成员战争责任为条件,得到了731部队进行人体实验、细菌实验、细菌战、毒气实验等数据资料,以致日本细菌战战犯逃脱了东京审判。
2015年出版的《伯力城审判》一书编校作者、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孙家红说,二战结束前后,中国政府和苏联政府曾就日本细菌战罪行进行调查取证,随后将所获各项证据材料提交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苏联甚至还曾押送两名亲身参与实施细菌战实验的日本战俘(柄泽十三夫和川岛清)到东京作证,拟就日军细菌战罪行提起诉讼。但在美国政府的野蛮干预和精心掩护下,昔日细菌战罪魁石井四郎、北野政次等核心成员皆被免予起诉,逃脱法网。
731部队人体实验、细菌实验的受害者,除了大量中国同胞外,还有不少苏联人。记者从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了解到,根据已披露的档案记载和731部队原队员证言等内容,可初步认定,二战时期至少有93名苏联人被送至731部队用于人体实验,成为仅次于中国人的第二大受害群体。
金成民说,这93人中包括当年731部队原队员回忆和伯力审判供词中涉及的77人,还有“特别移送”档案中记载的16人,其中有名有姓的共计9人。有的是在中苏边境负责谍报工作的地下工作者,还有一些是当年生活在哈尔滨的无辜平民,甚至包括妇女、儿童。
值得一提的是,1939年日苏诺门罕战争打响后,731部队组成的23人敢死队曾将细菌播撒到中蒙边境哈拉哈河。在这次战争中,日军实施了细菌战。
对日本细菌战罪行的揭发取证、对细菌战战犯的国际司法审判并未因美国的掩盖与干预而终结。1949年12月25日至30日,苏联在远东城市伯力设置特别军事法庭,即滨海军区军事法庭,对当时拘禁的12名细菌战战犯,就其所犯细菌战罪行进行公开审判。
这12名战犯分别是:日本关东军总司令、陆军大将山田乙三,日本关东军军医部长、军医中将梶冢隆二,关东军兽医部长、兽医中将高桥隆笃,731部队第四部细菌制造部部长、军医少将川岛清,731部队第四部细菌制造课课长、军医少佐柄泽十三夫,731部队孙吴支队长、军医中佐西俊英,731部队海林支队长、军医少佐尾上正男,第五军团军医部长、军医少将佐藤俊二,100部队中尉平樱全作,100部队队员三友一男,731部队上等兵菊地则光及731部队医务实验员久留岛祐司。
孙家红说,伯力审判首次揭露了日军侵华期间在中国东北进行活人实验、实施细菌战等严重罪行,是二战后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针对细菌战罪行的国际大审判,开创人类公开审判细菌战犯罪的先河,填补了细菌战战犯审判的空白。
良心煎熬令战犯讲出秘密
2018年1月21日,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播出纪录片《731部队——人体实验是这样展开的》,详细揭露了日本731部队在中国东北地区秘密进行人体实验、研发细菌武器等令人发指的罪行。
这是继2017年8月播出纪录片《731部队真相——精英医者与人体实验》后,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推出的第二部讲述731部队在华罪行的纪录片。这些纪录片使用了相当珍贵的史料,包括731部队成员在1945年被苏联红军俘获后关押到西伯利亚并在伯力法庭上接受审讯和审判的认罪记录。
在《731部队——人体实验是这样展开的》纪录片中,出现了细菌战战犯、接受伯力审判的柄泽十三夫的子女,以及他们父亲当时在法庭上发言的录音。伯力审判的突破口正是从柄泽十三夫开始的。
伯力审判是从1949年12月25日的中午12点开始的。据金成民介绍,伯力审判刚开始时,12名战犯对于活人实验、细菌实验、细菌生产、细菌战等核心内容都三缄其口,良心的煎熬令柄泽十三夫最终吐露了真相,柄泽十三夫也是苏联在押细菌战战犯中第一个开口讲出活人实验秘密的人。
作为731部队第四部细菌制造课课长,柄泽十三夫的开口,令伯力审判有了巨大进展。柄泽十三夫说出731部队的编制、人体实验、细菌武器制造、对中国浙江的细菌战等重大内容。在他之后,他的直接上司川岛清也说出了不少核心机密,整个731部队的秘密,一点一点显露在人前。
纪录片播放的柄泽十三夫的录音中,他说:“如今我也自知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是多么的严重,对于自己犯下的恶行,我会一直忏悔和后悔下去。如果我将来能转世再生,想要为人类鞠躬尽瘁。”柄泽十三夫最终被判了20年徒刑。
法庭判处12人2年到25年的不等刑期。其中,判处山田乙三、梶冢隆二、高桥隆笃、川岛清四人25年徒刑。专家表示,在其他细菌战战犯身上,并没有看到像柄泽十三夫一样的内心煎熬与反省。
1956年日本和苏联恢复邦交,所有苏联在押的731部队军官都被宣布释放。据金成民介绍,柄泽十三夫并没有回到日本,他在宣布释放消息的第二天,选择在看守所的洗衣房悬梁自尽。他的自杀,留给后代的,是无尽的思考。
孙家红介绍,根据1950年由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以中文印行的《前日本陆军军人因准备和使用细菌武器被控案审判资料》,在苏联滨海军区军事检察官的起诉书中,所列举的日本被告的犯罪事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中国建立731、100等特种部队准备和进行细菌战;有系统和大规模地用活人进行惨无人道的罪恶实验;1940年间,在所发动的对华侵略战争中,数次使用细菌武器,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人为制造鼠疫、霍乱、炭疽热等流行疾病;加紧准备对苏联的细菌战,提高细菌生产能力,大量储存细菌战材料。
审判录音档案是历史铁证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保存着伯力审判录音档案。据该馆研究人员金士成介绍,这批录音档案是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等单位联合在俄罗斯国立录音档案馆征集到的。以伯力审判录音档案为研究对象,2020年,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成功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开展深入系统的翻译、整理和研究。
这批伯力审判录音档案全长22小时5分57秒,主要内容是审判“原日本制造和使用细菌武器的部队军人”全过程的录音材料。“录音档案揭露了日本在二战期间违背国际公约,秘密研制、使用细菌武器的罪行。”金士成说。
731部队、100部队遵照日本天皇敕谕,在日本陆军省命令下,由关东军司令部领导,逐步从防疫给水部、军马防疫厂改编成以“人”和“军兽”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细菌部队。川岛清在伯力审判中供述“731部队是奉敕令而建”。山田乙三也在庭审中供述“731部队是奉昭和11年(1936年)敕令而建”。
“731部队逐步改编成细菌部队,是日本自上而下有组织的国家性战争犯罪,在伯力审判录音档案中也得到印证。”《伯力审判新发现录音资料翻译整理与利用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副校长焦洪双说。
731部队细菌生产能力如何?从何处领到活人进行实验?
“一个月之内可制造鼠疫细菌300公斤,或伤寒症细菌800至900公斤,炭疽热细菌500至700公斤,霍乱症细菌达一吨。”川岛清曾供述,“据我所知,是从哈尔滨宪兵署那里领过活人。拘禁在731部队内部监狱中的犯人,都被用来进行各种以准备细菌战为目标的研究工作。”
侵华战争期间,驻扎在中国长春的100部队,是日本进行细菌战的主力部队之一,主要研究、制造针对动物、植物以及人畜并用的细菌武器,但其罪行长期不被外界了解。这份录音档案将有利于向世界揭露100部队历史真相。
日本战犯在伯力审判中供认曾使用中苏战俘进行人体解剖实验。100部队成员三友一男在伯力审判中,承认自己曾亲自进行活人解剖实验,实验对象是苏联人和中国人。三友一男供述“曾亲自将混有毒菌的食物给被俘的中国人食用,并且是在战俘不知情的前提下”,“自己还对一名苏联人进行解剖实验,解剖地点位于100部队的动物解剖场,解剖后的尸体被埋在专门埋牲畜的坑中”。
1943年12月后,日本为了扭转败局,要求关东军加快细菌武器量产与实施细菌战的步骤,做好各类细菌战实战准备工作。高桥隆笃在伯力审判中供述,1943年12月后,他根据关东军总司令梅津美治郎批准的细菌战计划,命令100部队增设第二部第六课,负责大批生产细菌武器,当时100部队计划生产炭疽菌1000公斤、鼻疽菌500公斤。高桥隆笃供述“至1944年3月,100部队实际生产200公斤炭疽菌、100公斤鼻疽菌”。
平樱全作在伯力审判中供述,1945年初,自己率队在兴安北省(伪满洲国时期曾设立的地区名称——本报注)进行细菌学调查。随后在1945年3月,(100部队部队长)若松有次郎命令他购买500只羊,90到100匹马和牛,一旦发生战争,将事先购买的牲畜用飞机喷洒方式感染病菌,然后传染至各家的普通家畜,进而传染给中苏士兵与军兽。
课题组最新研究表明,从伯力审判录音档案可以看出,日本细菌战战犯,对其违反国际公约违背医学伦理,开展活人解剖实验、准备和实施细菌战等罪行供认不讳。
尽管过去了72年,但历史不会忘记。伯力审判上的一句句证言,像一颗颗钉子,把以石井四郎、北野政次为代表的细菌战战犯,钉在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上。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信,是指虔诚心念,是对正法、正道的相信;愿,是要发合理的心愿,而不是妄加的欲望;行,则要通过日常的行为改变以体现当初的发心发愿。教门中讲,人心可格天心,并不是说
  • 那一刻我好像已经能够想象到每天回家,会看到怎样乐观的小狗摇着尾巴,等我回来。和妈妈一起包饺子做年夜饭,回想起来也会记起厨房的一幕幕,老孙就在身边,但我很想她。
  • #易烊千玺满江红定妆花絮视频# [打call]#易烊千玺满江红# ʚ “热爱野蛮生长,爱意永不退散” @TFBOYS-易烊千玺❤️ #My Boo
  • 文殊师利般涅槃经 大乘单译经 文殊师利般涅槃经 西晋优婆塞聂道真译 文殊师利般涅槃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八千人俱。长老舍利弗
  • 4.冷酷——藏獒不论大小,都无需人更多的关爱,如果人们对它象对城市中的狗儿那般呵护与爱抚,也就培育不出真正的高原勇士了。就好像忘了当初,是因为爱,也忽略了,那个
  • #丁程鑫[超话]##青年演员丁程鑫# @时代少年团-丁程鑫#说给丁程鑫的晚安心语#✨#丁程鑫 法国娇兰时代代言人#我会把对你的喜欢分期发给你,给月亮一点,给星星
  • 坚持运动收获一群运动好友,游泳认识些许游泳健将,偶尔微信读书提供了我跟许久未见的朋友在分享阅读币的时候闲聊几句的机会,喜欢摄影曾有过与人交流拍摄人物,共同爬山追
  • 不因过去的经历而患得患失,不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浪费时间。不因过去的经历而患得患失,不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浪费时间。
  • 即日起,【每周五晚上】为TIME社团的固定更新时间,且确保每周至少更新一篇投稿或发布活动的频率,期待大家的投稿~欢迎大家在TIME社团的各个官方渠道进行投稿,期
  • 身边也有那种,炒b 六七年都赚不到,抓住几次 起飞的。我真的觉得wyb 不错,以前是没什么感觉最近感觉他越来越散发低调的光芒了不说有没有演技才华,他有安静好一阵
  • 无聊者在妇人面前,自嘲说:″外面的人,一心在想做意义的事,只有它这名无聊者,闲逛无事?一天,有一名这样的无聊者,漫无目的,走到一户平民的家前,没事拉话跟人闲说:
  • 而这一片段就是你爱我的最好证明,让我重新推开一切来面对你,虽然总是一次又一次……​不安中又安心的知道你永远爱我,因为你太有能力永远留住我都心了,只是…我还心高气
  • 看得对面的老大哭笑不得,大叫:“我是吃完了才吃妈妈吃不完的,你自己的盘子还没吃完呢,就动手撕了,你是怕撕晚了吃不上吗?”小爷也是要好看的主儿,到了我做饭的时候小
  • 关了空调去睡觉的路上无意间抬头看了一眼天空,不知道为什么,这一眼把我看愣了,像是听见塞壬的歌声一样,我似乎被某种未知又浩瀚的东西震撼住了,动弹不得。小哥看它的样
  • #九龙湖的一天天# 楠某在团的第二次音乐会 真的很开心!在家人、长辈和友友们的见证下完成了订婚宴,幸福感蹭蹭爆棚[哇]小许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有了一个新的身份
  • 对于挑开的明线和埋下的伏笔,我觉得好多啊,脑子要被烧掉了,大年初一晚上的电影,精神到我通宵了,需要理清思路和思考看大家讨论分析什么的太棒了!当然,也不该说小破球
  • 选了巧克力草莓蛋糕和布丁,恩..以为上次和咔选的已经不好吃了,没想到这次更..但终于和男人一起来了,记得第一次看的时候就想着和他一起,这次终于~和男人走两步到了
  • 信,是指虔诚心念,是对正法、正道的相信;愿,是要发合理的心愿,而不是妄加的欲望;行,则要通过日常的行为改变以体现当初的发心发愿。淡然,是对自己的释然,对人生中遭
  • 身边也有那种,炒b 六七年都赚不到,抓住几次 起飞的。过年的时候都不想看各种东西,主要过年这种 事情 一直在,我就很烦烦就心没法静下来。
  • 回顾MC的不同采访和新闻,可以感受到MC很多地方都有爸爸的背影,所以当晚《单车》、《凡星》《时候不早》、《给缺席的人唱首歌》都深深触动这个小男孩如今能有所成绩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