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职 历史瞬间#

一座岛、两个人、三十二年坚守:守岛夫妻的家国情怀
来源:中国妇女报

开山岛
王仕花又上岛了,上岛对别人而言,恐怕是一件再苦不过的差事,对王仕花而言,这却是她毕生的信仰和执念,因为“开山岛就是我和老王的家,守岛就是守国门、守家园,我要守护到底”。

2018年7月,王仕花的丈夫王继才在开山岛执勤时突发疾病,终因抢救无效,不幸去世,这位在江苏连云港灌云县开山岛守岛32年的民兵兑现了他当初对党和国家的铮铮誓言:守护开山岛,直到生命尽头。王继才的“头七”刚过,32年始终与丈夫一起守岛的妻子王仕花便再一次郑重地向组织递交申请:“开山岛是我们的家,我要守护到底。”

是怎样的经历,又是怎样的磨炼,让王继才、王仕花夫妇能以海岛为家,与艰苦为伴,无怨无悔,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两个人的坚守,捍卫祖国神圣尊严

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距离最近的陆地燕尾港12海里,面积只有0.013平方公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岛上寸草难生,海风呼啸,人迹罕至,条件极其艰苦。

1986年,江苏省军区成立开山岛民兵哨所,当地人武部找到了民兵王继才,想让他担起守岛重任。面对组织嘱托,王继才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守岛任务,瞒着家人登上开山岛。48天后,妻子王仕花来到岛上,看到“野人”般的丈夫,眼泪夺眶而出,拉着王继才要回去,王继才却平静而坚定地说:“你回去吧,我决定留下!你不守我不守,谁来守?”20多天后,王仕花毅然辞去了村小学教师的工作,将两岁大的女儿托付给了婆婆,上岛与丈夫并肩值守。

“我们夫妻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升国旗。守岛32年,我们自己掏钱更换的国旗就有近200面。”王仕花说。有一次,海上刮起12级台风,王继才为了把山顶的国旗降下来,一脚踩空,摔断了两根肋骨。王继才经常讲,“人与外界隔离了,心要时刻与祖国连在一起。”32年来,他们听坏的收音机就有20多台。每次听到海防形势有微妙变化,他们都会提高警惕,自觉加强巡逻。

两个人的奉献,不惧诱惑肩扛使命

“我们刚上岛那会儿,岛上没水没电,没一点生气。”王仕花转身指着石缝里长高的苦楝树摆手道:“这树还是我和老王好不容易才种活的。”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生活,要经受怎样的磨炼和考验?王仕花伸出变形的手指说:“我和老王都有风湿性关节炎和严重的湿疹,主要是岛上夏天湿热,冬天阴冷,长期在这样的环境里治不好,医生说只有离岛才能根治。”但为了守岛,他们夫妻俩放弃了治疗。有时台风来袭,小岛与世隔绝,断粮断水的日子经常遇到,有时柴火没了,他们只能吃生牡蛎。

身处如此恶劣的环境,也从没能磨灭夫妻俩坚守孤岛的决心。每天升旗、巡岛、观天象、护航标、写日志……32年来,夫妻俩从没中断过。

守岛不仅要面临单调枯燥的工作,有时还要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甚至用生命守护海岛安全。王继才一家过得很清贫,面对巨额的诱惑,他们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原则。开山岛独特的位置,成了犯罪分子眼中走私、偷渡的“天堂”。王仕花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一个长相斯文的开发商带着几个人上岛后,直接找到我们夫妻俩,利索地把一沓厚厚的百元大钞放在我们面前,软磨硬泡,说要经营小岛,还不让我们跟上级部队领导汇报这事,我们一听就不对劲,一口回绝了。”后来,这个开发商见事情难成,竟然用王仕花的孩子做要挟,又用麻绳把王仕花夫妇捆绑起来,火烧营房,面对这样的生死考验,王仕花深深明白了,“谁说和平年代不需要守这孤岛呢,没人守着,就有坏人盯上。”

两个人的信仰,矢志报国终身不悔

32年来,王继才夫妻始终忠于职守、履职尽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对党和国家的挚爱和忠诚。

作为父母眼中家里的“顶梁柱”,大女儿王苏10岁起便担负起给上岛的父母送补给和在家中照顾弟妹生活起居的重担,“从上岛开始,爸妈在家的时间屈指可数,就算春节,他们也不离岛,更多的时候,两个人在岛上守着收音机和看不清画面的电视机,听着‘春晚’迎新年,守着国旗过春节。”王苏说。

其实,就连老父亲病重住院直至离世、女儿出嫁这样的大事,王继才夫妇都无法下岛一趟,他们隔着海,寄托思念,照样升旗巡逻。20世纪90年代,下海经商、异地打工淘金的人日益增多,家中的亲戚纷纷劝说王继才夫妇下岛,到外面的天地开阔视野,挣钱养家,但夫妇俩始终不为所动。

一朝上岛,一生报国。王继才夫妇用32年如一日的执着坚守,让守岛报国的坚定信仰始终在心中闪闪发光,让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始终在岛上高高飘扬。(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茹希佳 视频讲述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 尹羿娴)

开山岛上的苦楝树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 尹羿娴

“石多水土少,台风四季扰,飞鸟不做窝,渔民不上岛。”这就是我脚下的当地渔民口中的开山岛。开山岛的面积只有0.013平方公里,全岛都是黑褐色的岩石,陡峭险峻。1986年,王继才与王仕花一同值守开山岛,一守就是整整32年。“00后”的我很难想象这需要怎样的毅力。

开山岛自然条件恶劣,没有淡水,没有泥土。他们登岛时,岛上一棵树也没有,他们从陆地上一点一点运来泥土,在石头缝里种树。三年,种下的白杨、槐树无一存活,一斤多苦楝树种撒下去,终于长出一棵小苗。如今,30多棵苦楝树、松树在岛上顽强生长。王仕花正如岛上的苦楝树,在风浪中深深地扎根在岛上。

王仕花夫妇的事迹,让我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坚守与奉献。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坚守的“开山岛”。岛上的苦楝树在经年的海风中坚韧成长,我们“00后”也要像这些苦楝树一样,用青春与热情在生活中扎根,用汗水与坚持在奋斗中抽枝长叶,不负时代对我们的期望。

角谷猜想及其推广
文/大罕

有些数学问题,人人听得懂,个个都能试,但证明它却以很难很难.这样的问题,会吸引一大批爱动脑筋的人,领略到数学的无穷的乐趣.角谷猜想就是一例.

角谷猜想也称为库拉兹问题.在1928-1933年期间,德国汉堡大学教授库拉兹就最先提出并考虑过一个问题,1952年逐渐传播出去而风靡全球.一位名叫角谷的日本数学家把它带到了亚洲,所以人们将错就错地称之为角谷猜想.

什么是角谷猜想呢?任意给定一个自然数n,当它是偶数时就除以2(记为T1),当它是奇数时就乘以3再加1(记为T2),如此演算下去,最后必然得到1.

让我们随便取一个数试试:

取n=7,则
7→22→11→34→17→52→26→13→40→20→10→5→16→8→4→2→1,

你看,经过16个“回合”,就得到“1”.

施行T1或T2运算的次数叫“路径长度”.路径长度并不因数字的大小变长或变短.我们再取一个较大的数n=65536,则
65536→32768→16384→8192→4096→2048→1024→512→256→128→64→32→16→8→4→2→1,

它的路径长度很短,只有16.

为什么一个大的数字会很快“跌落”到1?关于观察的读者会发现:n=65536=2^16,所以施行16次T1运算就跌落成1.

数字再大一些会怎么样呢?日本有一位学者米田信夫对7000亿以内的数进行验算,结果无一例外回归到1.

奇特的规律,其奥秘何在?为揭开这个谜底,有人对角谷猜想给出了形象的几何模型,试图从图的角度对这个问题加以探索.

我们把猜想中的自然数称为库拉兹数,把所有的库拉兹数的因果关系用箭头连续起来,就构成了一个硕大无比的树,树根就是数1,而4→2→1就是树的主干.这棵树的局部图示,如图1:

这是一棵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如果能证明这棵树覆盖一切自然数,或者证明这棵树是“向根”树(不会有圈或指向无穷的分支),那么就实质上证明了角谷猜想.然而,证明这些又谈何容易!

1990年,我国安徽的一位数学教师张承宇对“角谷猜想”作了一个大胆的推广.他猜想:任意给定一个自然数n,设p1=2,p2=3,…,ps为连续的s个素数,按如下规则对n进行运算:

①若p1=2,p2=3,…,ps中至少有一个能整除n,则用它去除n(这一运算记为T1);

②若p1=2,p2=3,…,ps中全都不能整除n,则用第s+1个素数ps+1乘以n再加1(这一运算记为T2),

那么,反复对n及其结果施行上述T1、T2运算,最后必然得到1.

举例说明如下:

任给一个自然数11,设p1=2,p2=3,p3=5是3个连续的自然数,第4个素数是p4=57,

显然,p1=2,p2=3,p3=5全都不能整除11,所以对11施行T2运算:

11×7+1=78;

p1=2能整除78,所以对78施行T1运算:

78÷2=39;

p2=3能整除39,所以对39施行T1运算:

39÷3=13;

p1=2,p2=3,p3=5全都不能整除13,所以对13施行T2运算:

13×7+1=92;
…,这样下去,一併写下如下形式:
11→78→39→13→92→46→23→162→81→27→9→3→1,

张承宇题为“角谷猜想的推广”的文章刊载于我国权威刊物《自然杂志》1990年第5期上.杂志还特别发表了“编者按”如下:

“《角谷猜想》虽出自于一位业余数学爱好者之手,但猜想有据,推断有理,显示出一定的数学功底.本刊予以刊载.若有朝一日谁能沿着该文的思路一举解决了角谷猜想,千万不要忘记了这位在艰苦条件勤奋自学的业余爱好者啊!”

“自然杂志”编者的拳拳之心,跃然纸上.

一个尚未解决的数学问题或猜想,再“推广”有意义吗?岂不是“雪上加霜”,把问题搞得难上加难吗?不,有时恰恰相反.让我们援引法国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Hilbert,1862-1943)一段十分深刻的论述吧:

“在解决一个问题时,如果我们没有获得成功,原因常常在于我们没有认识到更一般的观点,即眼下要解决的问题不过是一连串有关问题中的一个环节.采取这样的观点,不仅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会容易得到解决,同时还会获得一种能用于相关问题的普遍方法.”

张承宇对角谷猜想的推广,正是给出了希尔伯特所说的一连串问题,而角谷猜想只是其中的一个特例(设p1=2,s=1).按照这一推广,这类问题不仅与两个素数2和3有关,而是同整个素数数列{2,3,5,7,11,13,17,19,23,29,…}有关,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这类问题的规律性.

角谷猜想的问世,是对数学家的一大挑战.尽管要解决它似乎还遥遥无期.但是我们深信,这个难题就像历史上的一些著名难题一样,总有一天,我们会赢得胜利. https://t.cn/RVJk9aF

#军事新闻# 1937年,钟崇鑫icon前往战场前线。临走前,他抱住妻子张淑英,不舍地说:“阿妹,我会回来的。”这一去,二人再没有见面。77年后,93岁的张淑英终于找到了丈夫的灵牌。

钟崇鑫与张淑英相识于1935年,那时张淑英在念女子私塾,钟崇鑫在部队任职。

她欣赏他的温文尔雅,他欣赏她的知性大方。相识一月后,二人选择了结婚。

结婚那日,钟崇鑫开着车前来,车旁还站了两个勤务兵。一时间,姑娘们都很羡慕张淑英。

婚后,不管钟崇鑫身在哪里,他都会把自己的工资上交给张淑英。

两年来,二人生活简单又幸福。

然而,战事还是打乱了他们平静的生活。

七七事变icon爆发后,钟崇鑫调防上海,参加淞沪会战。

张淑英不忍和丈夫分别,亲自送他到常熟火车站。临行前,钟崇鑫突然抱住了她,哽咽道:“阿妹,我会回来的。”

话落,一个转身离去,一个原地痴望。

前方战事异常残酷,有时一天就会耗掉一个师。哪怕如此,钟崇鑫也是时有信件传来,里面还夹带着他的月工资。

后来,钟崇鑫转调南京。在1937年的那个冬天,他再无一点消息传来。

为了躲避战火,张淑英去了钟崇鑫的老家重庆。

在这里,她盼星星盼月亮,只盼能得到钟崇鑫的一点消息。

然而,七年过去,一切还是最初的模样。

直到1944年,经过多方打听,张淑英寻到了钟崇鑫的战友方维新。

通过他,又联系上了当时钟崇鑫的师部,确认钟崇鑫已经阵亡。

张淑英不信,她赌钟崇鑫还活着,他告诉过自己会回来的。

母亲和弟弟想带她离开,但她不愿,只身一人守在了重庆,等着心上人归来。

战火纷飞,百姓艰难度日。为了维持生计,张淑英不得不将钟崇鑫留给她的戒指变卖。有时间,她还会去给人做保姆。

唯一的信念就是,钟崇鑫要是回来一定会找她。

彼时,张淑英才二十多岁,上门来提亲的人数不胜数。

可是,她一一回绝了,一人守着家里。

当真是,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

直到1949年,她改嫁了平时对她多有照顾的李自清。

婚后几十年,她再也不提这件往事。只是,她一个人时常躲在被子里哭。

待李自清去世五年后,张淑英也已年过花甲,身体不再像从前那样硬朗。

于是,她向三个孩子说出了实情。孩子们十分震惊,但愿意帮助母亲完成心愿。

为此,儿子跑遍图书馆,翻阅无数资料。

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找到了钟崇鑫于1937年12月12日战死南京雨花台的文字记录。

可张淑英还是不死心,既然身已死,那牌位在哪里呢?

孩子们又进行了新一轮的查找。

2014年,小儿子通过民间志愿团体在台湾忠烈祠icon找到了钟崇鑫的牌位。

此时,张淑英已经93岁高龄。由于常年哭泣,她的左眼已经失明。

得知这一消息后,她坚持要去台湾见丈夫。她还告诉孩子们,哪怕自己路上走了,也要带着骨灰去见钟崇鑫。

于是,在孩子们的陪同下,张淑英乘坐飞机来到了台湾忠烈祠。

在这里,她终于看见了丈夫的牌位,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

77年的光阴恍如昨日,她终于还是找到了他。

只因丈夫钟崇鑫一句“我会回来的”,妻子张淑英找寻了77年。这其中艰苦,不为人知。但她从没有抱怨过,哪怕是哭瞎自己的眼睛也不后悔。

我不知道爱情应该是什么模样,但我想,77年的思念、跨越半个世纪的找寻,算得上是弥足珍贵的爱情了。

钟崇鑫见过战事残酷后,还特意去信一封,称自己要是牺牲了,让张淑英另作安排。

一个深陷战局,不忘家中妻子;一个家中苦守,只待丈夫归来。

纵然战火无情,可这二人的爱情却让人着实感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电影是经典的,里面的爱情也是经典的,不论重温多少次,在看到杰克与露丝最后相伴的那一段,依然哭的不能自已,他愿意护着露丝,让她去享受美好未来,我相信很多人更希望的
  • 【点个赞,随机抽免单】 夏天出油多一定要做好皮肤清洁护理[并不简单] 【43.8】VT老虎泥膜 里面添加了积雪草和玻尿酸成分,用着不干相对更温和,作用更多
  • ”这话触及杨先生的心灵,当头棒喝,良心发现,回想起每次所钓的鱼,都是扯裂了鱼嘴唇,撕烂了鱼口腔,此时深有同感,甚感内疚。 有一天,他的太太照常来探望他,无意之间
  • 多了解自救常识,才能在地震发生时,绝地求生↓↓1、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不要慌乱大型公共设施一般都考虑了抗震问题,有安全出口,需要大家遵守秩序,听从工作人员指挥。如
  • 後來有一次,一個人和一個喪尸一起擠了進來,我們想利用手速讓人進來,把喪尸隔絕在外面,後面成功了沒有我忘了,好像沒有成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难熬的日子总会过去,不信回头看看,你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熬过了很多苦难别让自己心累,应该学着想开,看淡,学着不强求,学着深藏;别让自己心累,适时放松自己,寻找宣泄
  • 购买商品时多长一个“心眼”看商品是否是“三无”产品,看商家是否明码标价,看商家是否哄抬物价,看商家是否在售卖紧缺物资时“绑定套餐”强制性消费,看最终结算价和标识
  • 也很感谢她,将我们认识的时间记得这么清楚,自己手疼还陪着我拿完盒子,她做的好多事我都可能反应慢半拍,最后我自己感动的稀里哗啦。中午的时候心情稍微平复一点,才好好
  • 」他能够离诸有相、无相的对待,能够「深信真如」这个「信」就是随顺忍可,他内心当中虽然没有真实的契入真如,但是他不断的往这个方向去随顺去忍可,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是「
  • 1⃣️回家第三天[太阳]2⃣️6:15起床,洗刷刷,聊会天[微风]3⃣️7:00吃早饭,绿豆小米粥+土豆丝+煮鸡蛋,家里的饭真的好好吃,有谷物的香味……爸爸去邮
  • 念如你这般肆意的星际飘凌,你可曾遇上你一生之寻,只漫天的熠熠星光……去年曾诉:觉自己没有在明晰的生活里,只是卷在茫茫混沌中,一心破碎,不知何求……近来反思,一句
  • 不知道把发际线理这么高干嘛, [允悲] ,额头太高对于女性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个性显强势而不利夫运。嘴角一边倾斜并出现矫情纹,心智不成熟,不适合早恋,少有人能够
  • 尿毒症患者,韩龙,团队的伙伴,服用婕斯产品9个月以后的改变,第四张照片是刚刚和包总的合影,他每周二、四、六,透析三次,自从服用了婕斯产品,气色越来越好,精力旺盛
  • 36kr36kr,媒体行业,他们的新媒体基本上都是行业的内容,更像传统意义上的-记者,不管是以后行业资源的积累,还是内容的深度,都有一定的发展和前景。0 1.为
  • 很多时候感觉自己就是大海里的一粟沙,来不及等你反应所有的事情都会不按照你的计划突然出现,好的事是惊喜,坏的事是磨练,如此循环往复,好好坏坏,起起落落的。每次都临
  • 2015年上半年,“中国古琴第一街”在个园花局里正式开街,占地约1万多平方米,吸引了全国各地20多家琴厂进驻。默默来到京华城一期,吃胖哥俩……#扬城资讯#【扬州
  • 垂度好不起球,不缩水不变形,如果你需要一条舒服但是又很显瘦的运动裤一定不要错过,欧时力客供面料,只有十几块钱的利润。垂度好不起球,不缩水不变形,如果你需要一条舒
  • #蓝染##拼布##男装##国潮##一半又蓝##服装设计##手工##植物染##靛蓝色的心情##原创设计# 唐三彩挂蓝盖罐~唐三彩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
  • 现在我解脱了,但非常后悔为什么要在这样的地方浪费这么多年#情侣头像分享菌[超话]#你跟我说对不情侣头像无水印好看起说你忘不掉她,可你几时想到过我?他:不是 是我
  • 《杀死知更鸟》里面有一句话:“你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想问题。“焦虑、内耗的本质,其实是没有守住自己的节奏,就像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