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来到金刚腿后都会问“腿”在哪里?
闲暇时间来到此处拍照打卡,也为自己的家乡美做宣导哈哈哈~这里风景宜人,所处闽江段,也被称作马江,明万历年间有进士谢肇淛赋诗《渡马江》诗曰:“秋水净于拭,扁舟镜里行。月当山罅出,云近海门生。龙睡空江冷,潮归野渡横。棹歌中夜起,渔火不分明。”
金刚腿位于福州市长乐区闽江岸边,是巨石从山上陡伸出来直入闽江面上,形似金刚脚穿靴子濯足江滨,腿下悬空部分长达26米,附近江面宽达450米,水深50米,每秒能通过2万多立方米水量,是上游台江地段的10余倍,但历来大水都不会淹过金刚腿的脚踝,故有“大水淹不过金刚腿”之说,金刚腿也因而被人们视为洪水峰高水位和闽江航行的天然标志!
古代出海船只驶进闽江口,看到金刚腿,都会鸣笛欢呼,因为这意味着由海入江,平安回到了闽江!
还有金刚腿正处闽江淡水与海水相遇之处,岩石两侧江水一淡一咸,更为传说添加神奇色彩。
岸边石碑记载着,相传很早以前,这里有两条鱼精,一只上掌管海水的“白力”精,一只是江中掌管淡水的“白刀”精,他们两因为争地盘经常打架,每当他们打架时,江水和海水就会变得波涛汹涌,住在岸边的百姓们就遭殃,连郑和下西洋船队进出也遭袭扰。于是郑和便在长乐吴航南山建造三清宝殿祈求玉帝保护。玉皇大帝下旨派金刚神前去,金刚神左脚踩住“白刀”右脚踩住“白力”,厉声喝道:“二妖听着!从今往后此处为界,上游淡水区归‘白刀’,下游咸水区属‘白力’,两厢相安,不许再闹!”从此“咸水不犯淡水”,闽江口一带风平浪静。年久日深,金刚腿则化为巨石悬于此!
哈哈哈哈说了这么多,其实除去这个神话故事之外,这边空气质量和风景也都很不错,有时间过来散散心,吹吹风,拍拍照也是很不错的~#长乐##福州·金刚腿[地点]##摄影##江景##周末去哪儿##自然风光##随手拍家乡# https://t.cn/z86kYNu

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之中,对于“朴”的描述共有6章,分别是15、19、28、32、37、57章。

《说文解字》认为朴是木之皮;《楚辞•九章•怀沙》有“材朴委积兮”,可作质朴解;

《荀子﹒性恶》有“生而离其朴”,作质朴解;又古“樸”(朴)字通“素”,有物不假修饰之意由此可见,“朴”当做质朴、简洁、朴素解。

在《道德经》的这些章句中,“朴”的意蕴大致相同,是指人的一种纯洁状态,这种人的心灵没有受到外物的污染,他简单而不杂乱,朴素而不假修饰,其人格具有纯粹的真实。

第15章的原句是“敦兮其若朴”,这句话接前面几句“长古之善为士者……故强为之容”,用来形容善于为士的人,这种人的生存状态蒙昧纯朴,他的举止在一般人眼中深奥莫测,俗人的眼光无法辨识他。老子对这种状态洋溢着热切的赞美。

第19章的原句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句话上文接“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之有所属”,意指人们除了不要做某些有为的事情之外,他们的行为还要有所归依,归依于“朴”,

老子告诫说,机谋和智巧只会导致社会动荡、灾难频发,人不要为情欲所迷、利禄所陷,应该把这些外染都去除,保持人纯真的本色,即无色。

第28章见“复归于朴”,归于本色、本真,与上文同义。

第32章见“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简本作“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与通行本同义。”

此文意指“朴”是道所运行的一种状态,因为“道”在老子的语境中是模糊、混沌、不可认识的,无限的道没有形态、不可知、不可解,所以不能把“朴”理解为道的状态,而是道运行之时呈现的状态。

“朴”是一个概念,“天下”也是一个概念,在同等的层面上它们才可以对应。

第37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此句原意是指统治者侯王若能守“道”以治天下,万物将自化,矛盾自行化解,如春天冰雪消融。

万物自化之后,就依靠这个“朴”来镇治万物,使矛盾不能够再次复苏。

在这句话里面,“朴”是某种形态,这种形态可以镇治万物,除了形而上无限之“道”以外,形而下的东西没有这样的能力。

而“朴”,恰是道的呈现,是道在运行,所以“朴”才有这么大的力量。

第57章“我无欲而民自朴”。此处应作朴素解。

从上述章句里面可知,在老子的语境里“朴”有两重含义,一种是简单的朴,即民众的朴,在被统治中懵懵懂懂;一种是有“道”的朴,这种“朴”使天下莫敢臣。

老子主要讲的、希望自己达到的状态,正是有“道”的朴。这种意态非同一般,他与道同在,他的意象是存在于无限之中的。

老子认为一旦这个人得道了,得到了这个无限的、不可知、不可见的道,他就获得了自主的权力,这个权力是真正的自主,是世间最大的权力,这种权力“天下莫敢臣”、“万物自将宾”。

从这种自主中,老子认为他将得到心灵的自由,“朴”就是这种状态。

二、老子之“朴”与心灵的自由

这种属于“朴”的,老子所追求的自由,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1、之于自我而言

他解体了自己,他心中没有“我”,他的“我”和道在一起,他像一个婴儿,所以固有的凡尘俗见在他那里并不存在,他是最纯真的人。

这种纯真在社会生活意义上,就是说这个人他不虚伪、不做作、不贪心、不执迷,名利对他如浮云。他把这些外染放下了、忘记了,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

在这种境界中,他得到了自由,这是一种从内向外,源自内在发现的自由,这种意态首先从他的内心出发,然后改造他的人格,既而改变他的行为。

这种自由在庄子那里被称作“逍遥”,他不是我要得到什么,不是焦灼于什么东西我得不到,而是舍弃和放下,舍弃无用的负担,放下多余的包袱。

2、之于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而言

由于“我”已经解体了,这个人的自我和他人之间不会发生矛盾(在心灵的层面上)。

这个人不会介意:他开的工资比我的多、他吃的水果比我吃的多、他干的活比我干的少,这些芸芸众生最关心的问题,这些问题确实很无聊。

也是一种自由,在获得这种自由之前的状态是一种被绑架的状态,被谁绑架呢?被人自己的种种念想、心思绑架了。所以在这一刻,这个得道之“朴”的人解脱了,他不在痛苦中挣扎了。

3、之于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而言

“朴”的到来和“我”的解体带来了一个变化,意味着这个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脱出了社会,他身上具有非社会属性的特征。

这种对社会的超脱或者说超越,减轻了社会内部的矛盾,他没有输出负面的能量给社会,所剩下的仅仅是对社会的贡献,这种贡献是透过他向别人进行给予来实现的,是付出而不求回报。至于别人是否给予回报,那不是他所真正关心的事情。

“朴”在老子的语境中代表简洁、没有负担,老子直接把这个观点指向了人类的心灵。

从心灵的状态上来说,是一种自由,这种自由或者说解放,具有彻底的意义,这是一般人类或者说社会从来没有实现过的完美状态。

三、西行出关,老子的逍遥

老子通过“朴”而得道,因此得到了心灵的自由,精神上的洒脱必然体现在了行为上。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他“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这一段话是说老子舍弃了他那个史官的职位。首先他并不在乎史官在当时所拥有的一定的荣誉,其次我们从孔子问礼这件事可以知道,老子在当时应该有一定的名望,尽管司马迁说他是隐君子。

老子的这种舍弃是对名望的舍弃,对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学者而言,在我们今天的环境中是不可想象的,在我们这里名望就是知识分子的生命。

然而老子,他把这么重要的东西放下了,以一种道家独有的优雅姿态,实践了“朴”的真意,彻底的自由。

他终于走出了函谷关,使世人有幸旁观什么是彻底的自,心灵的解放。

老子面向的是苍茫的秦岭和广袤的群山,在更远的西边,那里有传说中这个民族的起源:昆仑山。

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之中,对于“朴”的描述共有6章,分别是15、19、28、32、37、57章。

《说文解字》认为朴是木之皮;《楚辞•九章•怀沙》有“材朴委积兮”,可作质朴解;

《荀子﹒性恶》有“生而离其朴”,作质朴解;又古“樸”(朴)字通“素”,有物不假修饰之意由此可见,“朴”当做质朴、简洁、朴素解。

在《道德经》的这些章句中,“朴”的意蕴大致相同,是指人的一种纯洁状态,这种人的心灵没有受到外物的污染,他简单而不杂乱,朴素而不假修饰,其人格具有纯粹的真实。

第15章的原句是“敦兮其若朴”,这句话接前面几句“长古之善为士者……故强为之容”,用来形容善于为士的人,这种人的生存状态蒙昧纯朴,他的举止在一般人眼中深奥莫测,俗人的眼光无法辨识他。老子对这种状态洋溢着热切的赞美。

第19章的原句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句话上文接“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之有所属”,意指人们除了不要做某些有为的事情之外,他们的行为还要有所归依,归依于“朴”,

老子告诫说,机谋和智巧只会导致社会动荡、灾难频发,人不要为情欲所迷、利禄所陷,应该把这些外染都去除,保持人纯真的本色,即无色。

第28章见“复归于朴”,归于本色、本真,与上文同义。

第32章见“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简本作“道恒无名,朴虽小,而天下弗敢臣”,与通行本同义。”

此文意指“朴”是道所运行的一种状态,因为“道”在老子的语境中是模糊、混沌、不可认识的,无限的道没有形态、不可知、不可解,所以不能把“朴”理解为道的状态,而是道运行之时呈现的状态。

“朴”是一个概念,“天下”也是一个概念,在同等的层面上它们才可以对应。

第37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此句原意是指统治者侯王若能守“道”以治天下,万物将自化,矛盾自行化解,如春天冰雪消融。

万物自化之后,就依靠这个“朴”来镇治万物,使矛盾不能够再次复苏。

在这句话里面,“朴”是某种形态,这种形态可以镇治万物,除了形而上无限之“道”以外,形而下的东西没有这样的能力。

而“朴”,恰是道的呈现,是道在运行,所以“朴”才有这么大的力量。

第57章“我无欲而民自朴”。此处应作朴素解。

从上述章句里面可知,在老子的语境里“朴”有两重含义,一种是简单的朴,即民众的朴,在被统治中懵懵懂懂;一种是有“道”的朴,这种“朴”使天下莫敢臣。

老子主要讲的、希望自己达到的状态,正是有“道”的朴。这种意态非同一般,他与道同在,他的意象是存在于无限之中的。

老子认为一旦这个人得道了,得到了这个无限的、不可知、不可见的道,他就获得了自主的权力,这个权力是真正的自主,是世间最大的权力,这种权力“天下莫敢臣”、“万物自将宾”。

从这种自主中,老子认为他将得到心灵的自由,“朴”就是这种状态。

二、老子之“朴”与心灵的自由

这种属于“朴”的,老子所追求的自由,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1、之于自我而言

他解体了自己,他心中没有“我”,他的“我”和道在一起,他像一个婴儿,所以固有的凡尘俗见在他那里并不存在,他是最纯真的人。

这种纯真在社会生活意义上,就是说这个人他不虚伪、不做作、不贪心、不执迷,名利对他如浮云。他把这些外染放下了、忘记了,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

在这种境界中,他得到了自由,这是一种从内向外,源自内在发现的自由,这种意态首先从他的内心出发,然后改造他的人格,既而改变他的行为。

这种自由在庄子那里被称作“逍遥”,他不是我要得到什么,不是焦灼于什么东西我得不到,而是舍弃和放下,舍弃无用的负担,放下多余的包袱。

2、之于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而言

由于“我”已经解体了,这个人的自我和他人之间不会发生矛盾(在心灵的层面上)。

这个人不会介意:他开的工资比我的多、他吃的水果比我吃的多、他干的活比我干的少,这些芸芸众生最关心的问题,这些问题确实很无聊。

也是一种自由,在获得这种自由之前的状态是一种被绑架的状态,被谁绑架呢?被人自己的种种念想、心思绑架了。所以在这一刻,这个得道之“朴”的人解脱了,他不在痛苦中挣扎了。

3、之于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而言

“朴”的到来和“我”的解体带来了一个变化,意味着这个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脱出了社会,他身上具有非社会属性的特征。

这种对社会的超脱或者说超越,减轻了社会内部的矛盾,他没有输出负面的能量给社会,所剩下的仅仅是对社会的贡献,这种贡献是透过他向别人进行给予来实现的,是付出而不求回报。至于别人是否给予回报,那不是他所真正关心的事情。

“朴”在老子的语境中代表简洁、没有负担,老子直接把这个观点指向了人类的心灵。

从心灵的状态上来说,是一种自由,这种自由或者说解放,具有彻底的意义,这是一般人类或者说社会从来没有实现过的完美状态。

三、西行出关,老子的逍遥

老子通过“朴”而得道,因此得到了心灵的自由,精神上的洒脱必然体现在了行为上。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他“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这一段话是说老子舍弃了他那个史官的职位。首先他并不在乎史官在当时所拥有的一定的荣誉,其次我们从孔子问礼这件事可以知道,老子在当时应该有一定的名望,尽管司马迁说他是隐君子。

老子的这种舍弃是对名望的舍弃,对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学者而言,在我们今天的环境中是不可想象的,在我们这里名望就是知识分子的生命。

然而老子,他把这么重要的东西放下了,以一种道家独有的优雅姿态,实践了“朴”的真意,彻底的自由。

他终于走出了函谷关,使世人有幸旁观什么是彻底的自,心灵的解放。

老子面向的是苍茫的秦岭和广袤的群山,在更远的西边,那里有传说中这个民族的起源:昆仑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你也可以用「纯粹的观照」需要被疗愈的部分,那个部分就会开始转化情感创伤,生理病痛,自卑孤单,悲伤愤怒,压抑恐慌———无论是什麽,向内观照它。爱上不了解的人,或许
  • (新消息报记者 赵锐)#全国铁路大调图#【10月10日国际航班熔断情况】 9月23日国航CA878航班(哥本哈根至西安)确诊新冠肺炎旅客8例,占比达到该航班入境
  • 下城往事:1980年代的纽约艺术现场展览由60位艺术家带来近200件作品让人一秒穿越到世界另一端的纽约下城日期:2022.10.1- 2023.1.29时间:周
  • 38、不想听大道理 只想吃小蛋糕39、我今天已经20岁了 想要20个对象不过分吧 多了不要 聊不过来40、承蒙时光不弃 感谢一切给予41、与这世界交手的第十八年
  • 自体脂肪的弊端是连医生不会跟你说的如果你少量的做基本也要3次才能存活基本都是要肿很长时间消肿了也就看不到什么了 好那你会说我多填充一点 如果存活也还好 没
  • ​ ​​​乱七八糟的图2p1 爱惨了新做的法式美甲 咱就是说 时尚的轮回P2 每周一期向日葵P3 电玩城吊娃娃钓上来的可达鸭 这个眼神好像有点瞧不起我P4 一
  • ⑨绍兴末年,曾几迁居到绍兴府城内的大中禹迹寺,过着十分清雅朴素的生活,平时就在寺内种些竹子,看书赋诗,作诗曰:“手自栽培千箇竹,身常枕藉一床书。 同年,秦观游
  • 举两个简单的场景例子来说,(一)日常大部分都是一个人开车,屏幕完全转向自己,体验好,这没啥问题;(二)带家人开车中长途游玩,路上副驾想看视频,但驾驶员因不熟悉路
  • 看,很可能是“采炒不得法”造成了“黄”这就更回证了上面说的它是绿茶而不是六大茶类里的黄茶,因为黄茶的特点是甜淳,而非“苦涩”。水仙是我国的一种名花,春寒吐蕊,芬
  • 人生难得糊涂,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无论在别人眼中,你是什么样子,要记住:不与事争,因为争不过因果;不与人争,因为会伤了感情;不与已争,因为会让人疲累;学会宽容,让
  • #美国留学[超话]##英国essay##论文写作##essay辅导##悉尼大学[超话]##澳洲留学##essay辅导##留学[超话]##英国留学生##雅思写作#
  • 评论区那些说着自己不容易的人,那些渴望能有这个单间过渡的人,没想到自己成为了他人手里的“鱼”而且这样消耗了大家的信任,了解完真相后心理很不是滋味。刷到这条视频的
  • #每日一善[超话]# [心]#阳光信用# 走在生活的风雨旅途中,我们没有必要去为难自己,冷了,自己加衣,累了,给自己一个拥抱;坚持不下去了,想想自己为什么要坚持
  • - - - - - - - - 更多商品福利请进入官网; www.qujieapp.com【商品】 无火香薰精油房间香水藤条干花家用室内卧室熏香檀香薰瓶厕
  • “具眼”说以较强的包容性和丰富的内涵跨越了诗文批评和书画鉴藏等多个领域,融诗书画禅于一体,反映了不同艺术的异轨同奔:一方面表现在观点的暗合或风格趣向的一致上,即
  • 余下的2例中,1例是泷川的深夜食堂工作人员,另外1例是之前确诊病例的孩子。”能说这话的人自己就是个脑瘫垃圾酒桌文化,洗一万次都是垃圾文化,逼人喝酒的也是垃圾这个
  • 一打开包装就有一股清香,果肉厚而无籽,入口有近似淡淡花的香味,醇甜怡人,回味无穷,尝过无数品种,吃了它以后,其它都是将就……作为一名营养师, sunmaid加州
  • 遇见你的时间刚好,你眼角带着微笑,我只想做你怀里的猫你的羊偷跑到了我这里,它回去时,我在他的绒毛里,捎上我悄悄塞进去的喜欢香蕉牛奶甜甜圈,云朵中间转圈圈,蓝莓杨
  • 一旦你打从心中领悟到无我,生命的重担就会解除,你的家庭生活、工作,每一件事都将会轻松多了。如果我们认为它是属于我们的,当我们必须离开时就会感到痛苦了。
  • 岁月匆匆,四季义无反顾的轮回,生命的年轮在日复一日增加着,时间的渡口,每一个人都是过客,有些时候,真的希望时光能够慢点儿,再慢一点儿,好好享受一下这个喧嚣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