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到一条微博热搜#女子毕业9年抠出两套房#,一名南京女子在节目里分享自己的省钱秘笈:

工资90%都存下来;
午餐平均5元、10元;
一年买衣服不超过100元;
大部分衣服都是捡朋友穿过的,自己只买内衣裤;
日用品基本都靠薅羊毛,不放过任何一个抽奖。

这条新闻下面留言非常多,不少都是质疑这样的生活方式,甚至骂她的。人觉得她是守财奴,一辈子就抱着两套房子“死”去了,价值观扭曲。

但其实看完完整的视频后就会找到原因。从小她的母亲就一直在和她强调赚钱的困难,童年想要的玩具几乎很难得到满足。母亲给她零花钱都会丢在地上让她捡起来,为的也是强调赚钱不易。

因此,她从自立后就一直希望自己可以有一套房。看到这里,我们就能明白,房子对她来说,是疗愈童年匮乏感和不安全感的港湾。

每个人的价值观可以不同,可以不同意,但完全可以选择尊重,三观这件事(除了违法乱纪)本身就没有绝对标准。

只不过,这个视频让我更加深刻意识到,我们父母童年的养育模式是孩子未来的人生底色。

价值观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财商启蒙。

财商不只是教会孩子认识货币,或者一味地省钱,而是让孩子【学会如何做选择】,【如何和钱做朋友】,【如何让钱成为我们变得更加自由的工具】。

[星星]2岁+,或者从孩子开始提买东西的需求后,开始引导区分“需要”和“想要”

财商绝对不是压抑自己什么都不买,但需要学会区分“需求”和“欲望”。

需求是我们一定需要的东西,没有它们也许我们就无法生存;
而欲望是那些有了会挺好,但不是必需的。

照顾好自己“需求”之后再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我和小D在日常生活中就会引入““我需要”(需求)和“我想要”(欲望)的区别:

我们需要米饭,不然我们就会挨饿;
我们有时想要冰淇淋,但即使没有我们也不会挨饿生病。

我需要床,因为没有床我们就无法休息,就会不舒服;
我也需要甜甜圈,不然我会饿;
那甜甜圈是我们每天都需要吃的吗?
嗯。。。好像不是
什么才是我们每天需要吃的,让我们不饿的呢?
米饭、面条、牛奶。
那你是需要甜甜圈还是想要甜甜圈呢?
嗯,想要

当然,这并不会100%那么精确,毕竟人都不是理性的动物。

比如我到现在还觉得买鞋子和包是我的需求,经常很累的时候买一个,真的立马满血复活了[污]

孩子也是如此,所以讨论这些,不是非要把“标准答案”去强加孩子,而是开启这样的思考和对话。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己会慢慢调试,找到合适她的金钱观。

[星星]3岁+,或者孩子掌握“需要”和“想要”概念后,学会与“欲望”共舞

每个人都是受欲望驱使的,大家不要害怕有欲望,从某种程度来说,正是有了欲望,才有了不断进步的动力。

但人必须学会和“欲望”共舞,而不是被欲望控制,这是我的第二条金钱观。

我从工作后就爱买,最夸张的时候真的是“月光”,而要知道我06年的月薪已经差不多接近一万了。后来,我学会了一件事,就是开始把每个月的工资进行规划,这是我第一任职场老板分享给我的。

分成三份:第一份是消费,应对日常的需求;第二份是储蓄;第三份是做慈善,大家可以自行调整比例。

面对自己的欲望,超出需求的那些东西,就可以进入愿望清单。

比如我想买一双鞋,那么我就从每个月的消费那里强制性地节省一笔钱,三个月半年或者一年以后就能获得那双鞋。

这个方法对我很受益,一方面我没有完全不顾或者压抑自己的欲望,但同时也不再“入不敷出”了;另一方面我开始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有很多太随意花掉的小钱。

我们的孩子都还太小,并没有太多可支配的零花钱。但是“愿望清单”这个概念是可以借鉴的。

我个人是不主张打压孩子的欲望,尤其不要把自己不想花钱,变相包装成“为了孩子”好来打压,比如:
你这个孩子怎么出门总要买东西?
爸爸妈妈赚钱很辛苦的,你怎么不知道体谅呢?
从小那么爱买,长大后肯定是个败家精!

本来只是“买”这件事,却上升到了“孩子”这个人,这些评价看似为了孩子好,但却无疑在孩子心里敲开了一个洞,那是匮乏感的“空洞”。

当然我也不建议大家无休止地,甚至超出消费水平地去满足孩子。其实,每一次孩子的开口想要,都能看成一次成长机会,学会怎么和欲望相处。

金额小的东西,可买可不买的,可以和孩子说,我们先拍下来,等待会逛完了一圈,我们把所有喜欢的都看一遍,选一样;

有一些超出预算的“大件”,那么和孩子制定到愿望清单里,告诉孩子,下一个节日或者生日,如果还喜欢就去买回来。

(提前说,孩子也许会因此哭闹,但这个的处理方式和我们管教引导孩子的任何方式都是一样的,坚定原则,共情安抚,事后复盘。

如果你因此而想想算了,就买吧。那么你就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金钱观到底是什么?育儿的原则其实就是我们三观的体现,不需要和我一样,但需要时刻明确一致。)。

制定愿望清单的过程,一方面让孩子意识到,这个世界的现状,并不是所有东西他想要的都能立刻等到,这对孩子成长有益。也给了孩子一个方法学会控制冲动,有时过几天再去看这个愿望清单,也许就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想要了。

[星星]4岁+的孩子,可以开始了解效用的边际作用。

(插播一句,你们昨晚付尾款了吗?)
我前几年非常热衷于双十一,几乎要连着好几天熬夜,看活动计算折扣,有时为了凑单,还总是去买一些我以为“也许我会用到,但其实用不到”的东西,有没有一样的云闺蜜‍♀️

我们以为自己“赚到”了,但熬夜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真正少花钱并没有成正比,而且还买了更多不是必需的东西,反而是额外付出,这就是效用很低。但人的本性都是爱占便宜的啊,这是我深刻认识到的,所以觉得更应该从小让小D有这个概念。

我们曾经去吃汉堡,我和她已经决定了买两份套餐,结账时收银员说,现在这个汉堡,第二份半价,问我们要不要来一份。

有优惠肯定要来啊,但后来我们两个人为了吃下那个额外的汉堡,都吃撑了。本来很愉悦的一顿饭,期盼很久的快餐,也变得不好吃了。

我后来就和小D开始了这样的对话:

我本来好喜欢吃这个汉堡的,我们也期待了很久,为什么今天吃完一点都不开心,反而觉得很不舒服呢?
我们吃太多了,你看我们的肚子。
嗯?不是越多越好的吗?

这句话说出,小D沉默了,我意识到她的小脑瓜在思考了。等了一会,我告诉了她我的答案:

当我们拥有了超出我们需要的东西后,这个东西就是负担,而不是快乐了。比如,吃一个汉堡刚刚好,我们就会很开心,但为了优惠再去买一个汉堡拼命吃下去,我们都会不舒服。再比如,有两个娃娃,你会很开心。但如果有一屋子娃娃,你就不会开心了,我们都会犯愁,娃娃住了我们屋子,我们住哪里啊?

拥有“效用”这个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每个人更全面地评估,什么才是真正“赚到了”。

[星星]5岁+,让孩子知道钱的时间价值

钱的价值不只是此刻纸面上的价值,它是和时间相结合的,比如投资,就是拿现在的价值去买未来的收益。

同样的,对于孩子来说,还涉及不到这么深,但有一点需要让孩子理解,钱不只是当下的货币价值,而是用钱换来的价值。

我们家之前入手了一台智能拖地机,东西到了后,我就和先生在嘟囔,这个小玩意没想到这么贵啊?

小D听到后就凑过来问,这个很贵啊,那是不是不划算啊?

我们立马觉得这是个“可教育机会”,先生拿了手机里的计算器和小D说:

“这个拖地机4000元,单看价格真的好贵啊,4000人民币,我们可以买好几周的菜了。但我们想一想,拖地机如果每天给我们家扫地一次,根据质量预估,至少可以使用3年。我们算一算,每天的花费是多少?一天才3元多,这么看是不是很划算呢?”

我在旁边又进一步补充道:“你再想想,以前妈妈总是在你需要我的时候和你说,妈妈要先把屋子扫一下。现在因为有了拖地机,妈妈就有了时间可以和你一起玩,或者休息一下。这么看,一天的3元钱,是不是花的很值呢?”

有了这个概念后,有时小D自己也会盘算,今天妈妈答应给我买冰淇淋,这2元5毛,我是立马吃掉呢?还是省下来回头攒到20元买个娃娃呢?

我基本不引导她这方面,因为对我来说这没有绝对对错,但我希望她可以有这样的思考。

我至今仍然是个爱买买买的人,每年都会因为完成一两个阶段性目标,而给自己买几个“心爱之物”。有的很贵,有的很特别,都是需要够一够的那些东西。但我绝对不会认为无条件满足自己,甚至超出负荷的满足自己就是“爱自己”;也不会认为无底线压抑自己欲望的“省”,是最好的。

我至今仍然记得奶奶和我说的那句话,女孩子自己赚钱自己花,不丢脸,反而要骄傲。通过自己双手能买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那么也就能通过自己双手去过你想过的任何生活。

如今,当我成为母亲后,我希望和小D保持价值观的对话,希望自己的引导,也能让她长大后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财商的核心是关于金钱观。金钱观之所以最后有个“观”,它本质上是和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联系的。

赚钱也好,花钱也好,其实最值钱的永远都是背后的认知模式。

【你想要的人生,藏在你的生命软件里 】
我们每个人都在无意识中教会了别人如何对待自己,有的人教会别人尊重自己,有的人教会别人如何爱自己,有的人则教会别人如何伤害自己。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是你我的一面镜子,透过别人,我们看到的其实是真实的自己。《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是一本关于人性规律的书,如果改变不了大的环境和格局,这本书可以帮助你看清自己和他人的处事模式,规避人际关系方面的雷区。
https://t.cn/AipaGacx

#世间# 我听到我看到,世间,一些人之间的仇恨来自于家庭教育。有的家庭教会了孩子爱钱,却没有教会孩子爱人。长辈教会了晚辈仇恨某个家庭成员,让不正确的认知代际遗传。有的人用某个宗教的“爱”装点着自己的言语,而行动却都是向恨而生。爱与恨,世间永远的主题!而下一生我们既不会彼此爱也不会彼此恨。恨他人,其实是恨自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就说你做了极坏的坏事,本来没有叫你受报,给你改了,受报;说你(做了)极大的好事,本来该受报的,给你免了,或者给你点什么福报,这都极少数。因为你多生有许许多多报
  • 春天充满了生机和色彩,当寒潮尚未收敛的时候,桃花和杏花率先打破了世间光秃秃灰蒙蒙的僵局,缤纷绚烂的春天自此开启了炫彩时段,也许还有腊梅,深藏在一个幽静处所,早早
  • 【翡冷翠、小确杏…#发明多少种颜色才能卖好车#?】刺猬公社:你的车是什么颜色的?这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却很少有人能准确答出。作为一辆白车,它的学名有可能是“彗星
  • ”迟迟未收到黄金的钟女士,在此刻起了疑心,担心自己被骗,开始与博主交涉,询问真相,但每次得到的却都是诸如“明天一定”这样的回复。”迟迟未收到黄金的钟女士,在此刻
  •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 #刘宇宁燕子京#▫️ #摩登兄弟[超话]#刘宇宁燕子京▫️刘宇宁珠帘玉幕❷❤︎时光在|你在|我亦在…一朵花开|一梦今生|一朵花谢
  • 来下沙打卡了这家包子,说实话还没有宝安的好吃 1⃣️但是纯胡萝卜包子我觉得是最好吃的 可能我最近是吧超爱胡萝卜甜甜的碎碎的,老面包子皮是有点嚼劲的皮 2⃣️韭菜
  • 每一种功德,有一种慈悲,也有一种分心,要熟悉自己,驾驭人生的明白,感恩世人的路途,学会人生的改变,改变自己的真诚。心善,是一种美德,人善,是一种修养,真善,是
  • 哦对了下半场开场那首歌唱21st Century,歌我不感冒,但这个Return of Jedi里皇帝看死星的窗的形状和座椅布景,加上背景里飞过的Tardis,
  •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阳光信用[超话]# #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1.ygxy极好7⃣️1️⃣ 0⃣️蹭卷,快 2.与极好的人更容易涨ygxy 3.互动十五字更容易
  • 有哪些让你过目不忘的句子? 1.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2.大人们总想着去解释
  • 最近两年记忆力越来越差,好多事转头就忘了,所以越来越爱自己碎碎念,也开始喜欢上了记录,最近频道的想要记录一些细微的感动 下暴雨怕我淋到来接我的Z同学,鼻炎发作了
  • 这段时间很多网友问带娃来北京玩去哪儿比较好。 我其实觉得北京很多知名景点比较适合六岁以上,所以如果有三四岁的低龄孩子来,都是先劝退故宫长城颐和园圆明园等地,这些
  • 小小软糖,大大营养!你家孩子的DHA补给站到了! 有没有试过让孩子吃营养品像吃零食一样开心?纽崔莱儿童DHA藻油软糖,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存在! 首先,说说这
  • 运动会尾声,在罗院长的鼓励下,全院干警的簇拥下,政治部主任付建涛和审管办主任闫萍为运动会献上了一曲即兴维也纳华尔兹,虽然他们身着运动装,但他们在旋律流畅华丽的音
  • 人生无悔便是道,人生无怨便是德,得到的要珍惜,失去的就放弃,过多的在乎,会将人生的乐趣减半。人生最重要事,就是生命的觉醒,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开悟”。
  • 无数个兵荒马乱的早上,你也总是这样,从被窝里醒来后看到时间弹射起床,齐司礼早就在厨房准备好早餐,也正是有齐司礼给你做后勤,你没有后顾之忧,可以睡久一点,再久一点
  • 今天也是过的好充实的一天 答辩前的准备真的耗时 还有几个小时就要答辩了 真的很紧张 我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 我会以最佳的状态去面对 那么剩下的就交给命运叭 希望
  • 舞台硬體或軟體設計我看到目前都覺得還好,但他們很照顧來場觀眾的觀賞體驗,無論座位在哪裡都能感受到「我想讓你看到我們」的誠意,第一場參戰直接開蛋頂倒數第二排我也覺
  • 倒尽最后一滴酒液,沈未央带着一身酒气悠悠起身:“裴衡骞该回府了,本宫也该回去了。倒尽最后一滴酒液,沈未央带着一身酒气悠悠起身:“裴衡骞该回府了,本宫也该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