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老子之道,献初修者,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
1
熟读万遍道德经,其中意味自可得。吾观初修者不楷道之本义,吾才疏学浅,愿借老子之道给汝等指出一条路,愿初修之人能得明悟。
老子强调“道”不可言,“天下一切生命都有自己的源头,这个源头就是一切生命的根基。一旦掌握了万物的根基--母,就能认识世间的万事万物--子。即使已经认识了万事万物,已经把握了一切生命,还必须坚守生命的根基--道。”老子虽然把道描绘得恍兮惚兮,但它并不是不可捉摸。道既然创造了万事万物,万事万物就会呈现出道的本性,那何为道之本性呢?“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纯任自然。”
所以自然就是道的根本特性,那什么是自然呢?其实自然本很易理解但经许多所谓的哲学家多次解释后到现在越来越难懂了。其实自然就是自然而然,它是一种没有人为的天然状态。
落实到人自己身上,自然就是指人的天然本性,也即人的真性情真思想,在老子那真与自然是同一个意思--真的也就是自然,自然的也就是真。老子开的药方是:要自然就必须无为,不以主观的欲望来破坏天然,不用矫揉造作代替自己的天性,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的本身也是自然,因而人们把它们合称自然无为。
说自己不知道道的是深邃之士,称自己知道道的是浮浅之徒,前者属于内行,后者则冒充内行,唉,其实说到底不知便是知,知反而为不知,不知道就是知。吾观世人把道说得如何如何!其实道不可以听,听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见,见得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言说,能用语言说出来的就不是道。
一有人问道便出口回答的人就是不知道道,问道的人也是不能听见道,道不可问,也不可回答。本来不可问的却要强去问,这是空洞无聊的问,本来不可回答的却强来回答,这种答也必定空洞无聊。以空洞的答去回应空洞的问,对外便不能观察宇宙,对内便不能知道和体验自身的本源。

2
但并不是让汝等不去追问和言说,只是要把握它就得体悟下老子的话了:“有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听不见它的声音,看不见它的形状,它独立生长而永不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它称为道,再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辽远,伸展辽远而返回本源。道是那样的空旷开阔啊,像深山的幽谷;是那样浑朴纯厚啊,像混沌的水一样;是那样沉静恬淡啊,像深邃的大海;是那样飘然无踪啊,好像没有止境。
老子虽说道不能用言说谈论,但他却说起道来:“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名,路不是那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去认识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端倪。无和有同一来源而名称各异,它们都可说是很幽深,幽深而又幽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这段话使我们体悟老子之道但却又使我们产生偏见之举,更何况把道弄得玄之又玄,望世人能明之。但相对的他却为我们指出他所体悟之道,所以其价值还是值得的。老子所说之道不仅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而且还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为一是道所生的,所以我们又把道称为太一。一是宇宙没有分裂时的混沌统一体,由这个统一体分裂为两个对立面,再由两个对立面产生出一个新的第三者,然后又产生出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既然老子都说了天地万事万物来于道,那么道就是天地的开端,是万物的根源。老子有时把道说成无,同时又把道称为有,说无是天地之始,有为万物之母,那么道究竟是无还是有呢?其实有和无都是一个东西,老子自己也说了这二者名称虽有异但来源相同。有是一个最慨括的名词,世界上各种不同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即:有,也就是存在。但是,世界上没有一样事物只有空洞洞的有,而不具备其它性质,如果只是孤零零空洞洞的有而没有其它性质那就是无可见,极其空洞抽象的有就成了无了。

3
我们再回到道。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称道才好呢?说道是无吧,万物又由它生长出来;说道是有吧,它又没有任何性质和特点,叫人看不见和摸不着。因而按老子说它是无,这就是道没有特点、性质和形状而言;有时说它是有,这就是道产生万物而言的。说道是无,行;说道是有,也行。
所以老子的道虚无缥缈,不可捉摸,九重天也不能形容它的高,九层地下也不能喻及它的深,它比天地还要久远,比宇宙还要辽阔,它创造了万事万物,而万物万事又无不显现道的特性,如一切事物总是向相反方向转化,生死相依,福祸相因,高下相形,动静相对……
老子说:“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我们再来探究下这个问题。既然自然是老子所谓道的基本特性,因为他说道是纯任自然的,道以自然为法则,那么自然指的是什么东西呢?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称为自然呢?
自然应该就是一个人性情真诚的极至。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返朴归真?找回久已失去的自然天性?遵循自然之道的人不以生为喜,也不以死为恶,出生时不知道欢天喜地,要死时也不知道恐惧痛苦,无拘无束地来,潇洒从容地离去,把人生最重大的生和死也看成自然的事情,他完全忘记自己的来源,也不去追求自己的归宿。任何事情来了就欣然接受,把死亡也看成不过是重新回到自然中去,不用心智去损害自然之道,不用人为努力去改变天然,这才是真正的修练之人,即是真人。
真人的内心无忧无虑,他的样子安祥平静,额头宽大恢宏。严厉起来就像秋天一样肃杀,温和起来又像春天的来临,喜和怒就像春夏秋冬运转一样自然,顺应万物变化随遇而安,没有人知道他的胸襟有多么宽广。真人的内心充实而又面色可亲,为人宽厚而使人乐于归附,精神像宇宙一样高远,潇洒脱俗不拘礼俗,沉默不语时好像失去知觉,说话时又毫不用心机。
自然境界是老子所推崇的最高境界,而要达到自然之境就必须无为,无为既反对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无为和有为的分界线是看是否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遵循、顺应自然规律的是无为,把个人主观意志加于自然的就是有为。
要想自然必须要学会入静,俗话说心平似镜,人的心镜如果平静了,也能鉴照天地的精微,甚至可以明察万物的奥妙。老子认为虚静是万物的本性,因而恬静的生活是符合本性的也是自然的,而自然就是最高的境界。自然的规律的运行无休无息,万事万物因此而生成;成圣成仙的即已明白上下古今四方变化,而遵循各自的天性,那样的人心境和行为也早已归于平静。平静也是天地的水平仪,心神宁静便是空明,空明便能充实,充实便是完备。心神空明既象征宁静,由宁静后再行动就无往而不得,无往而不宜。

4
“静是动的主宰,重是轻的根基。精神与身体合一,能不相离失吗?专精守气,致力柔和,能无欲到像婴儿吗?清除杂念,深入静观,能没有污暇吗?”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污乎?专气致柔也是道家静功的内丹修练法,将个人精气集在腹中,然后循环升降,使身体变得像婴儿那样柔软,心灵集中在精神的某一点,心灵安静内守而抗拒外面物质的刺激,达到成仙目的。(修练只是指出点滴重点罢了,不是详细之言)涤除玄鉴,既是指用精神洁剂来洗其心,使心灵深处明净如镜,不沾染世俗的一丝污垢。
老子说:“灾祸里边未必不藏着幸福,幸福里边未必不潜伏着祸根,这种祸福得失循环变化并没有一个定准,谁能知道它的究竟呢?”吾认为既然是规律循环变化那么福与祸是相对的吧。天地有大美却不言说,四周有明显规律却不讨论,万物有生长的道理却不表白,有德行的人推原天地的大美而懂得了万物的道理,因而纯任自然而不人为造作,这就是为什么法取天地的缘故。天地为什么是美之极致呢,究其底是因为它是纯任自然,一派天然而无丝毫人工的痕迹,天地本就是规律调合之物,吾认为修真者莫去追求,要保持自己的本然形态。美的不仅是外表的样子,更重要的还有内心修持的顺应自然的涵养。
最后我只想借用老子之语告诉初修者一句,道者自然,化育万物是永不留痕迹,日迁月移死生交替,生有所始,死有所归,修道并不是一定在这一世能有成就,但循环往复,终有成就时!
吾不忍初修者苦苦徘徊或因听别人妄言而走入误区,所以吾不才借用老子之道来表述一番,希望初修者能体悟点滴东西,常说道无法用言语表达,但吾还用如此之多。因时间匆忙有所疏漏在所难免,所以希望各位修道之人多加完善修改。此篇虽无功法之说但对于初修者还是有点滴引导作用,待有多些时间吾再来废话吧!
#崂山太清宫# #道教知识[超话]# #道教[超话]# #道教# #修行[超话]# #道家养生# #闻道行道# #道家# #崂山#

散居道士的心灵修持的善巧法门!#道学百科#

《神室八法》以刚、柔、诚、信、和、静、虚、灵八个字为纲,详细阐述其各自的精神实质,揭示其中玄妙。修道好比修神室,只要对自己的心性能够调控自如,就是得道的表现。从现代来看,神室修建的过程实际上是成就自我的过程,其八种方法道出了心灵修养的要诀。做到这八种要诀,人才能成为自己的真正主人。

一、“刚”法与意志力的培养

“刚”是神室的梁柱。缺少“刚气”的危害是“盖刚气不立,四大无力,全身放下,逡畏不前,锐气尽散,六贼搬弄,三尸张狂,主意不定,狐疑不决,又怕饿着,又怕冻着,又怕修道不成误了现在,又怕魔障来侵苦楚难受,又怕缘法不兴行道阻滞”。“刚”就是要坚强、健行、果断、壮盛、锐气、利器。

修“刚”法,有助于自我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遇到困难不退缩,迎难而上,不达目的不罢休。人世间的许多事情所以失败,往往是因为自己首先放弃了,没有奉行老子所说的“慎终若始”的人生处事态度。因此,如欲成就自我,升华人生,首先就应该做到培养起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斗志,在心中切实确立起“刚”的意识。

二、“柔”法与应变力的涵养

“柔”是神室的木料。如若不“柔”,那会“磕着撞着,无明火发,不能自遏,三宝受伤,全身失陷。神室木材为大火所焚化,一无所有,终归空亡,岂能完成大道哉”。那么如何做到柔,要做到:打我者顺受,骂我者笑迎。“柔”的含义有顺势、柔弱、克己、自屈、自退、自卑、无我、有人、无妄、淳朴、老实。

修“柔”法,有助于自我涵养应变能力。“柔”法与“刚”法是相反相成的一对方法。如果“刚”法主要表现为一种勇猛精进的气势,那“柔”法则是一种柔弱自守的精神。刚柔相济,有张有弛,才是妙道。运用“柔”法的一个要诀在于“顺”。人处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中,唯有具备应变力,方能处乱不惊,以不变应万变,外变我不变。

三、“诚”法与自制力的修养

“诚”是神室的基址。不诚则心不纯,心不纯则疑惑生,疑惑生则妄念起,妄念起则脚根不实,一行一步入于虚假,一举一动俱是烦恼。隔绝大道闭塞灵窟,而欲明道,不愈远乎。“诚”的内涵是淳厚、专一、老实、无欺、不隐、不瞒。

修“诚”法,有助于修养自制力。欲成就自我,就要培养始终如一的精神,脚踏实地,处处求真,诚实为人。不会因为有鲜花掌声就停止了自己的追求,自己能牢牢把握住性命之根本,以奉行“道德”为圭臬。并且抱着“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诚心,终能达胜利的彼岸。

四、“信”法与自信力的生养

“信”是神室的椽瓦。信若不立,四象不合,五行不和,两仪各别,三宝俱漏,大业废矣。“信”的意蕴在于中孚、无惑、不易、见真、有主。

修“信”法,有助于自我生养自信力。人生在世,欲成就自我,离不开信仰、信念等组成的自信力。有自信力者,正气在他身上聚集,他处处信守中道,不偏不倚,自然得道多助而成功。

五、“和”法与亲和力的蓄养

“和”是神室的门户。“和”具有通达、顺畅、愉悦、从容、徐缓等表征,它取义于《中庸》中的“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和”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礼下于人,谦恭自小,心平性柔,暴躁全无,忿怒不生,大而能小,强而能弱。

修“和”法,有助于自我蓄养亲和力。“和”为贵,人和万事兴。“和”不仅是一种成就自我的方法,也是自我成就所达到的佳境,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他还引用《建言》的话说:“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六、“静”法与创造力的炼养

“静”是神室的墙壁。静就是安定、寂静、不动、内安、无念、无欲。当然静不在于顽空寂灭,也不非参禅打坐以求忘物忘形,而是身在事中,心在事外,道心现,人心灭才是真静。此乃道门“致虚极、守静笃”之内修心法,静非不动,真静就是不动意念,不说妄言,身不妄动,事前不妄想,事后不计较,不知人短,不觉己长,时时返顾自身的本心,顺其自然。

修“静”法,有助于自我炼养创造力,最切实的好处就在于“长生无妙诀,唯在一静中”。静是养生的根本法门。只有静,才可以养精气神;只有静,才可以生心性慧。烦躁只会自己干扰自己,使自己心乱如麻,而无所适从。因此,炼静的功夫,就在于营造一种宁静的心境,让各种思路、想法自发地碰撞,从而为灵感、直觉的“光临”创造条件。

七、“虚”法与超越力的蕴养

“虚”是神室的堂中。虚就是空虚、虚无、宽阔、无形、无色。致“虚”需要,却除杂念,变化气质,挖去历劫轮回种子,看破一切恩爱牵缠,一切假事不留,一概外物不受,万法归空。虚之法,实为道门无为之道。

修“虚”法,有助于蕴养超越自我的能力,破除人们对实有的执著。老子云:“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人们往往只看到实有给自己带来的利益,却忽视了利益的实现依赖于虚无的作用。一个人要是心有成见偏见,就好比一个房间已经塞满了东西,就不能再接受其他新事物了。“虚”法告诉世人要善于自我解脱,视有若无。

八、“灵”法与境界力的内养

“灵”是神室的主人。灵的要妙在于圆通无碍。有了灵就可以动静有时,刚柔并济,诚信得中,和静得正,性命得了。灵之妙用在于:先发制人;义不及宾;追摄先天;夬决后天;调和性情,外圆内方;被褐怀王,心死神活;静观密察,炼己待时;窃夺造化,从无守有。总之,“灵”的要妙在于“机活神圆”,可以随心所欲不逾道,圆机活法尽通玄。

修“灵”法,有助于内养自我境界。“灵”是一种无形变可循、自然而然、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灵”的境界是对自我本真的发现,是真善美集于一体的极佳状态,是心灵的最大解放,也是心灵功能的最大发挥。此时心康体健,心智聪慧,身心自由,体验到人生的圆满与幸福。

综上所述,《神室八法》,堪称自我修养的法宝。它启迪世人行事应刚强,柔顺、诚实、守信、和同、静定、虚怀、灵妙,只有这样方可成就大事业,贯穿八字真言的思想主要就是要始终如一,不怕困难,刚柔并济,和光同尘,真性不昧,也就是要做自己的真正主人。 https://t.cn/Evk4evd

散居道士的心灵修持的善巧法门!
《神室八法》以刚、柔、诚、信、和、静、虚、灵八个字为纲,详细阐述其各自的精神实质,揭示其中玄妙。修道好比修神室,只要对自己的心性能够调控自如,就是得道的表现。从现代来看,神室修建的过程实际上是成就自我的过程,其八种方法道出了心灵修养的要诀。做到这八种要诀,人才能成为自己的真正主人。
一、“刚”法与意志力的培养
“刚”是神室的梁柱。缺少“刚气”的危害是“盖刚气不立,四大无力,全身放下,逡畏不前,锐气尽散,六贼搬弄,三尸张狂,主意不定,狐疑不决,又怕饿着,又怕冻着,又怕修道不成误了现在,又怕魔障来侵苦楚难受,又怕缘法不兴行道阻滞”。“刚”就是要坚强、健行、果断、壮盛、锐气、利器。

修“刚”法,有助于自我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遇到困难不退缩,迎难而上,不达目的不罢休。人世间的许多事情所以失败,往往是因为自己首先放弃了,没有奉行老子所说的“慎终若始”的人生处事态度。因此,如欲成就自我,升华人生,首先就应该做到培养起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斗志,在心中切实确立起“刚”的意识。

二、“柔”法与应变力的涵养
“柔”是神室的木料。如若不“柔”,那会“磕着撞着,无明火发,不能自遏,三宝受伤,全身失陷。神室木材为大火所焚化,一无所有,终归空亡,岂能完成大道哉”。那么如何做到柔,要做到:打我者顺受,骂我者笑迎。“柔”的含义有顺势、柔弱、克己、自屈、自退、自卑、无我、有人、无妄、淳朴、老实。

修“柔”法,有助于自我涵养应变能力。“柔”法与“刚”法是相反相成的一对方法。如果“刚”法主要表现为一种勇猛精进的气势,那“柔”法则是一种柔弱自守的精神。刚柔相济,有张有弛,才是妙道。运用“柔”法的一个要诀在于“顺”。人处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中,唯有具备应变力,方能处乱不惊,以不变应万变,外变我不变。

三、“诚”法与自制力的修养
“诚”是神室的基址。不诚则心不纯,心不纯则疑惑生,疑惑生则妄念起,妄念起则脚根不实,一行一步入于虚假,一举一动俱是烦恼。隔绝大道闭塞灵窟,而欲明道,不愈远乎。“诚”的内涵是淳厚、专一、老实、无欺、不隐、不瞒。
修“诚”法,有助于修养自制力。欲成就自我,就要培养始终如一的精神,脚踏实地,处处求真,诚实为人。不会因为有鲜花掌声就停止了自己的追求,自己能牢牢把握住性命之根本,以奉行“道德”为圭臬。并且抱着“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诚心,终能达胜利的彼岸。

四、“信”法与自信力的生养
“信”是神室的椽瓦。信若不立,四象不合,五行不和,两仪各别,三宝俱漏,大业废矣。“信”的意蕴在于中孚、无惑、不易、见真、有主。
修“信”法,有助于自我生养自信力。人生在世,欲成就自我,离不开信仰、信念等组成的自信力。有自信力者,正气在他身上聚集,他处处信守中道,不偏不倚,自然得道多助而成功。

五、“和”法与亲和力的蓄养
 “和”是神室的门户。“和”具有通达、顺畅、愉悦、从容、徐缓等表征,它取义于《中庸》中的“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和”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礼下于人,谦恭自小,心平性柔,暴躁全无,忿怒不生,大而能小,强而能弱。
修“和”法,有助于自我蓄养亲和力。“和”为贵,人和万事兴。“和”不仅是一种成就自我的方法,也是自我成就所达到的佳境,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他还引用《建言》的话说:“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六、“静”法与创造力的炼养
 “静”是神室的墙壁。静就是安定、寂静、不动、内安、无念、无欲。当然静不在于顽空寂灭,也不非参禅打坐以求忘物忘形,而是身在事中,心在事外,道心现,人心灭才是真静。此乃道门“致虚极、守静笃”之内修心法,静非不动,真静就是不动意念,不说妄言,身不妄动,事前不妄想,事后不计较,不知人短,不觉己长,时时返顾自身的本心,顺其自然。

修“静”法,有助于自我炼养创造力,最切实的好处就在于“长生无妙诀,唯在一静中”。静是养生的根本法门。只有静,才可以养精气神;只有静,才可以生心性慧。烦躁只会自己干扰自己,使自己心乱如麻,而无所适从。因此,炼静的功夫,就在于营造一种宁静的心境,让各种思路、想法自发地碰撞,从而为灵感、直觉的“光临”创造条件。

七、“虚”法与超越力的蕴养
 “虚”是神室的堂中。虚就是空虚、虚无、宽阔、无形、无色。致“虚”需要,却除杂念,变化气质,挖去历劫轮回种子,看破一切恩爱牵缠,一切假事不留,一概外物不受,万法归空。虚之法,实为道门无为之道。
修“虚”法,有助于蕴养超越自我的能力,破除人们对实有的执著。老子云:“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人们往往只看到实有给自己带来的利益,却忽视了利益的实现依赖于虚无的作用。一个人要是心有成见偏见,就好比一个房间已经塞满了东西,就不能再接受其他新事物了。“虚”法告诉世人要善于自我解脱,视有若无。

八、“灵”法与境界力的内养
 “灵”是神室的主人。灵的要妙在于圆通无碍。有了灵就可以动静有时,刚柔并济,诚信得中,和静得正,性命得了。灵之妙用在于:先发制人;义不及宾;追摄先天;夬决后天;调和性情,外圆内方;被褐怀王,心死神活;静观密察,炼己待时;窃夺造化,从无守有。总之,“灵”的要妙在于“机活神圆”,可以随心所欲不逾道,圆机活法尽通玄。

修“灵”法,有助于内养自我境界。“灵”是一种无形变可循、自然而然、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灵”的境界是对自我本真的发现,是真善美集于一体的极佳状态,是心灵的最大解放,也是心灵功能的最大发挥。此时心康体健,心智聪慧,身心自由,体验到人生的圆满与幸福。

综上所述,《神室八法》,堪称自我修养的法宝。它启迪世人行事应刚强,柔顺、诚实、守信、和同、静定、虚怀、灵妙,只有这样方可成就大事业,贯穿八字真言的思想主要就是要始终如一,不怕困难,刚柔并济,和光同尘,真性不昧,也就是要做自己的真正主人。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第一次在好友家喝到这个豆瓣儿汤,新陈风味交融,真是一种奇妙的结合,酸里透着鲜,鲜味又勾着酸,并未沾荤带肉,竟凛然成为了记忆中一种活脱脱的至味。此时清水出芙蓉的蚕
  • 也祝你和你老婆儿子幸福美满#少年歌行#第二季的剧情确实太赶了省略了蛮多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剧情但还是看得下去的…如果第二季是在李寒衣成魔恢复后结局,或许更好,我个人
  • 你看有很多很多的事,一旦暴露出来,你就觉着太神奇了,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有多少人在一种难以解释的情况下头就得生了。咱比方这么说啊,昨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一个朋友
  • 4月19日,罗军同律师一起,再次前往湖南娄底寻找当日与罗世雄一同饮酒的经销商,在与他们的面谈中,罗军得知了事发当晚的细节。#五粮液销售员酒后身亡被赔偿132万#
  •   纪染一身湿漉漉的站到他面前,带着鼻音的声音有些兴奋:“小叔,我辞职了,以后我可以每天接你下班。 [坏笑][坏笑][坏笑]绵绵细雨,阵阵妖风,今天的气温又较往
  • 这可是新染的发色啊……这哥然后就开始跟李哥撒娇“阿尼啊,哥哥怎么就这样把我的照片发出去了啊,我的新发色本来想给粉丝个惊喜的啊!”然后你命好被韩尼可爱到 于是就又
  • #肖战唐三# xz#肖战斗罗大陆# 战娱颜巅唐三♥️最美男主唐三♥️完美情人唐三♥️DAYTOY团体门面唐三♥️唐三超厉害♥️暗器大魔王唐三♥️♥️最美铁匠唐三
  • 見性者,萬法無礙,於一切法皆離虛妄,故言一真一切真,此即“華嚴經”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法界,此如如的心,就是離煩惱、絕所知、破我法二執而顯現的無上菩提自性。五祖
  • 那时候我的眼泪突然流出来,感觉是自己真的长大了以前妈妈在用自己的力量去支撑整个家庭现在我希望自己尽最大的能力给你更好的生活条件下年生日礼物希望能给你更大的惊喜生
  • 比如他不爱惜身体,像街舞一边咳嗽,一边麻辣火锅,给我气得恨不得爬进屏幕里,掀了他的锅。鬼知道我删除导出导入重复了多少次最后认命一个平台一个平台的建完一关电脑回寝
  • #TWICE[超话]##金多贤0528生日快乐# 220528 apieu_japan官推更新多贤相关Happy Birth Day Dahyunお誕生日おめで
  • #白鹿[超话]#我知道你会来 所以我等我总不能阻止他奔向比我更好的人吧 可我就是觉得除了我谁都配不上他你穿旗袍镇我家族之地 我着军装保你一生太平月色与雪色之间
  • 好开心~橘猫和上次的很像,旁边还跟着一只白猫,大概是好朋友~[爱你]有点怕人,老远看见我,躲在草丛里暗中观察~[喵喵]好想离近点,但感觉它们会害怕地跑掉~想想还
  • 有人说:“人之随喜,是随千万人之行,洒落一地福缘的种子,因缘聚合,就会开花结果。 等下次再见,我会用积攒了不知道多少天的思念和勇气的温暖拥抱你!
  • #阳光信用[超话]#[我最粽意你]#阳光信用#[我最粽意你]#每日一善#【 15字以上互动、指路不吞必hui,不指路默认已hui】【 带 带hui字 带tag话
  • #周洋[超话]# DAY1入坑是一个过程,今年之前,除了花滑很少关注冰雪运动,但是北京冬奥期间逛小破站刷到了好多双子星统治时代的视频,慕强本质让我越考古越喜欢周
  • — #迪丽热巴0603生日快乐# 今天是自驾318川藏线的最后一站【拉萨】一个缺氧 但不缺信仰离神最近的地方 三十而立、三十而励,三十而丽 而立之年又如何 不过
  • 5月27日在长乐坡地铁站内,记者看到,西安地铁在原有车站资讯牌的位置,通过放大公交信息牌、增设社区巴士的信息公示等方式,让乘坐地铁的居民,对出地铁后的公交接驳方
  • A:总的来讲是供需不平衡,8-9月整个供应链下游客户来不及减少加工量来进行博弈,所以现在基本来看情势是向上游段倾斜,到国庆节前后会更加明显,各种砝码会偏向供应量
  • 29、每个人都要学会善于接受我们不能承受的东西,那是生命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只要达观地看待就行了[笑cry][笑cry][嘻嘻][嘻嘻][哈哈][哈哈] 诗酒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