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塘
范伟国
卢小东先生,是三十多年前的老相识。那时,他在新江厦商厦,我在宁波日报,多有交集。
他最近写了散文《雨落茅山》,文章的结尾意味深长:以后如果我去天一阁游览,我的脑海里必定会浮出茅山一角:那是沉寂在雨中的范钦。因为茅山,他与我又一次的交集。
因了《雨落茅山》这文章,我去翻看卢小东的公众号,竟发现了他2004年写的文章《洪塘的桥》。细一看,写的是我不知走过多少回的“上宅桥”!我感叹,这生命中的又一次的交集。
先看卢小东的《洪塘的桥》(有删节):
(2004年)八月份,我去江北区洪塘看古桥了。……洪塘河把老街分成南北两边,河两岸参差的旧居,不长的一段石板路,横跨于老街之间的古桥,结着红果的两棵老树,就依稀让人感到,洪塘原来也有着江南水乡的本色。
洪塘河是一条不大的河,此岸人看得清彼岸人的笑脸。河道直直的,由西往东,缓缓而来,到了快接近老街中心的位置,这河才沉着地打了个弯。我要说的桥,就在河湾附近的街心位置,桥身上刻着“上宅桥”三个大字,并镌有纪年:民国四年冬月。算起来,上宅桥建成已有百年。一百年的风雨,已足以把一座桥的火气磨尽,从而透出一派古意来。
民国时期,鄞县人张成写有《洪塘》:“隔水横塘又一村,野田阡陌到柴门。剧怜桥畔萧萧岸,剩有渔船系缆痕。”此诗道出了洪塘的田园风光,我又极疑心其中的“桥”,就是指上宅桥。其实,上宅桥并非气势恢宏的那种,它是纤巧和平实的,约略有“小桥流水人家”之意。桥稍成拱型,不高,不长,桥脚处长满青苔,两堍桥墩各雕着两个小小的龙头,精美而生动,这也是此桥唯一的装饰。在公路桥未曾建成之前,上宅桥长期用来行驶拖拉机,但至今石块之间的缝隙依然十分紧密,由此也可见桥的坚固。桥两边的栏杆,用宽宽的石条构成。闲来无事,人们会坐在桥上消磨光阴,桥面因而被摩挲得光滑而温润。洪塘人的话语,洪塘人的故事,就像一棵树的秘密那样,密密地记录在这座石桥细致的纹理上。
我也在上宅桥坐过一会。同坐的一位长者说起,以前,河上有许多船只来往,因为这条河通往慈溪与宁波。在夏季,有装着稻谷的船,有往供销社送货的船,有捕蛳螺的船。河水清清的,河埠头蹲满了洗涤的人。现在很偶尔还有小船从桥底下钻过,船上装着花盆或碗筷之类的商品,船主向沿河人家兜卖。
洪塘除去上宅桥,还保存着两座旧式石桥:福寿桥,夏泽桥。样式与所建年代都与上宅桥相去不远,但数上宅桥造得精美,保存得最好,同时因为上宅桥处在老街中心的关系,居民使用得也最为频繁。
洪塘的老街并不长,稍远处就是农田。在我看来,使得这条短短老街生动的,使得这河及河两边的老屋如此和谐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上宅桥的存在。我想,在目前或者以后的洪塘,恐怕很难再找出像上宅桥那样陈旧、含蓄而又富有诗意的建筑了。

我将卢小东的这篇文章,发给好友江仁才。江是洪塘人,我想听听他对上宅桥的说法。下面是他微信发来的内容:
写洪塘的桥,带出洪塘旧事,也勾起了多少回忆。
从前去洪塘,从潘家(江的居住地)出来,过朝东屋桥,往前约一百米,到谷稼桥庵。一直往前,过了倒桥头,再往前百米,就是南街了。
南街尽头是河,河上就是上宅桥了。过了桥,左右二面,才是洪塘最繁华地方了。沿河一排与街对面皆是商铺,特别河沿一面,一面临水,且石条上能栓船,每当三,五赶市,熙攘中也显一街的繁华。
桥傍左手,一高高小楼,挂黑漆店牌:荣昌祥三字特别醒目,专营大城市时尚布品。右面过去就是卖柴弄了,顾名思义,那时的洪塘市镇上的居民,早已脱离农业,烧柴火了。荪湖,鞍山的山民,或肩挑,或船运,在卖柴弄交易。我当然沒看到当时的热闹。洪塘现在的主街,从前是一条小路,因通火车站,慢慢热闹起来。供销社的新华书店,营业员是一个女的,新华书店是你我去洪塘必到的地方。
一说洪塘,就派出了一笔长长的流水帐。其实,洪塘和其它地方一样,总在不断的变迁中。前人看到的,我沒看到;我看到的,后人沒看到,每个人只能看到自己的一段。人总是有点恋旧,记住从前好的,看到现在差的,不免有点遗憾,但这是沒办法的。

年纪大了,总喜欢忆旧。而因着岁月的流逝,这记忆的底片也大多模糊了。我是在1969年09月底,去洪塘公社李家大队插队落户的。这李家大队只有一个生产队,300余亩土地,百余口人吧。向东南走数百步,就是江仁才所在的潘家大队,记忆中只有两个生产队,比李家稍大些。向西南走数十步,就是宅前张大队,宅前张小学就设在这个大队的一幢很洋气的民国建筑中,于是这里也成了这三个大队的中心。
洪塘,在我们这几个村的北面,约三里地吧,穿过下宅村,就到了南街。这上宅桥,是我们到公社去办事的必经之处,真的不知来回走了多少次。但当时只是匆匆而过,或挑着去交售的公粮、生猪,或扛着从宁波运来的水泥、化肥,或去公社找领导要求解决什么问题,何曾有时间与精力细细地赏玩过这石桥?至今想来,这上宅桥在脑海中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

然而,这洪塘,有我两个记忆深刻的地方。
第一个是,正对着桥的邮电所。当时的投递员是位姓金的小伙子,当时在我眼中是天使一般的人物,或会带来远方同学的信件,或会带来广播站的稿费单。
这邮电所就一位临柜的女员工,而这员工是妈妈的同事,与妈妈年纪相仿,也与妈妈有同样的家庭遭遇。我去公社了,总到邮电所跟这阿姨打个招呼聊上几句,她也很热情地请我喝水,有时还会拿出小点心来。妈妈还能留在城里,她比妈妈更难的是,孤身一人在这乡下苦熬,照顾不了家庭,而这里的饮食起居也十分的不便。望着阿姨苍白的脸庞和黛黑的眼圈,真有种十分无奈的感觉。
这洪塘,现在小汽车半小时就可到达;而在四十多年前,一天只有一两班火车路过这里,没有公交车,自行车也是稀罕之物,假使有的话,也要骑半天才能从此地到彼地。因此,将你的工作调到洪塘,是种实实在在的“惩罚”。我也于此明白了妈妈在工作中小心翼翼的根源,明白了妈妈平日里忧心忡忡的原由。
第二是,桥东面的供销社中的售书柜台。那位略为丰腴的女营业员对我们知青很热情,几乎敞柜让我们挑书。其实我们那里买得起,只不过就这样翻几页过过瘾罢了。知道我是其中比较爱书的一员,那天悄悄与我说,上面新出版了《红楼梦》,我会给你留一套的。我听了后喜出望外,过几天向家里要了钱买了回来,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
这世上的事,说不清是偶然还是必然。因了这部《红楼梦》,我有了熟读的条件;因了熟读,宁波市图书馆让我参加了“工农兵评《红楼梦》小组”;因了“评《红》小组”的活动,我熟悉了市文化馆的老师,熟悉了市广播站的老师,无形中为今后调进报社作了铺垫。命运,就这样的不知不觉地改变了。
还是回过头来说桥吧。用卢小东写的话结尾:“桥两边的栏杆,用宽宽的石条构成。闲来无事,人们会坐在桥上消磨光阴,桥面因而被摩挲得光滑而温润。洪塘人的话语,洪塘人的故事,就像一棵树的秘密那样,密密地记录在这座石桥细致的纹理上。”
现在,这上宅石桥不知去往何处了,这洪塘故事也早已随风飞扬,只有念旧的人还在重复吟唱这过时的老调……
图一:钱湖211创意园区的半亭飞檐。图二:西郊高桥。龚国荣摄。图三:余姚中村。掬曦摄。 https://t.cn/z84KTQ1

6月份的浙南山区,正逢梅雨季节,镶嵌在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绿谷之中的李宝村,云雾缭绕,显得格外清新。

上午9时,李宝村“风情畲寨农家乐”已经闹腾开了。来自台州的一群游客转动石磨,做起了畲家特色菜肴“豆腐娘”。看着客人们兴奋的模样,“风情畲寨”老板雷林忠笑得合不拢嘴:“开寨以来天天客满,光是做‘豆腐娘’,一天就要给游客磨上几十斤豆子。”“这几天慕名而来的游客有六七十拨,全村8家农家乐都接待不过来。”指着停满了外来车辆的停车场,李宝村党支部书记雷刘东说:“还是那栋老房子、那些地和人,以前混个温饱,现在吆喝山水、卖文化,也能赚到金元宝。”

李宝村离县城20多公里,处在大均乡的半山腰上,森林覆盖率高达97%,全村503人,畲族人口占98%。走在李宝村,畲族文化元素处处得到体现:重瓦飞檐的畲寨山门,散发木香的木制民居,石块垒砌的游步石道……从2015年以来,李宝村在各级政府帮扶下,先后投入逾800万元,改善村容村貌,村里建起了畲族舞蹈队、山歌队。“现在烧些畲族的家常菜,整理出老屋当客房,守在家里也能致富。以前大家都想着走出大山,现在村里搞旅游,游客多起来了,村民也留下了。”“畲寨农家乐”老板雷忠隆说,以前他靠种中药材换点钱,农闲时去城里打临工补贴家用,想不到现在自己也当上了老板。悄然转变的还有年近六旬的雷聪仁:身着畲族凤凰装,手在成束的纱线间飞舞,编织着传统畲族彩带。一旁的游客不停地按着快门抓拍。“从来没有照这么多相啊!”雷聪仁还有点不好意思。村里像她一样的畲族文化艺人有八九位,成为游人们相片中的风景。

山村发展之路下一步该怎么走?这是村党支部书记雷刘东常思考的问题。李宝村优质的生态环境和朴实的民风,引来了商业资本的青睐。2015年12月,来自杭州的投资商卢仲华,在乡、村党员干部的支持下,注册了名为“云中公社”的公司,开始他“和谐共富的乡村社区梦”建设。村民共富、乡土保护、伦理重建,逐步推进的建设计划,还有旅游业、农业的供给侧改革尝试,这些都与景宁孜孜以求的“探索山村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发展之路高度契合。“云中公社”准备打造一个农村社区的致富共同体,既实现物质共同富裕,也达到人文环境和谐。

景宁有许多各具特色的民宿,但是李宝村的云中公社一定是最特别的一个。这不是因为生态、风景,而是因为模式,大家都会被李宝村一年多来的巨变感到震撼。

“李宝模式一”:游客限号来。根据《李宝村村民公约》,全村每天最多接待外来游客103人。超过这个人数,无论你出多少钱,云中公社都会客气地告诉你:“请明天再来。”“之所以制定这个‘103人’的限号制度,我们是经过严格的环境容量测算得出的,超过容量会对环境产生破坏。”村党支部书记雷刘东说。

“李宝模式二”:不呼朋引伴。今年正月,按照云中公社建议,李宝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最后以全票通过的结果形成一个新的村规民约。在这份村规民约中,赫然写着一条:“除过年前后半个月,全体村民不得随意呼朋引伴来李宝村旅游。”这与山区农民的热情好客看似截然对立。全国劳模、村支书雷刘东说:“来的都是客,热情待客是我们畲民的传统。只是希望全体村民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共同保护生态,大家很快也都接受了这个新规定。”

“李宝模式三”:蔬菜不成片。生态食材种植是云中公社最先开发的产业,也是最注重的产业。但是,在重金打造的生态食材基地里,却找不到成片种植的蔬菜瓜果。卢仲华介绍说:“云中公社的生态食材基地首期有100多亩,应季蔬菜有数十个品种,但每一块地里都是套种,这一行是白菜,下一行可能就是土豆。之所以‘严禁成片’,是为了避免规模种植后容易带来的病虫害。”

“李宝模式四”:坚决戒大棚。100多亩的生态食材基地,有一条铁的“军规”:绝对不允许大棚的出现。换言之,这里绝不种反季节蔬菜瓜果,这是基于“传统自然农法耕种”的生态理念。

“李宝模式五”:开荒种野草。云中公社的田地里有很多旺盛生长着的野草,云中公社的员工介绍说,这些野草的种子是从外面严格挑选回来的。由于云中公社“一根筋”地拒绝化肥农药,通过种植野草来弥补刚开荒的土地肥力不够的缺陷,同时,这些野草也是基地羊、鸭等禽畜的生态饲料。

“李宝模式六”:猪粪要检测。一般来说,只使用农家肥已经算是生态种植的较高档次了。但是,在云中公社这还不达标。为了让基地的作物“吃”上最安全的养分,云中公社对猪粪、鸡粪等农家肥进行严格甄选。取样之后,专程送到上海、杭州等地去检测有无重金属残留污染。同时,他们将山茶油饼等植物肥料与兔、羊等草食动物肥作为常规有机肥选择。

“李宝模式七”:人人是老板。按照云中公社和李宝村的协议,整村农业、旅游业交由云中公社统一运营。为此,云中公社下属的云耕生活旅游公司拿出20%的股份收益归全体村民所有。“换句话说,我们村人人是老板,家家参与分红。”雷刘东说,“再不是全村资源只为几家先行一步的农家乐所用。”

“也许是我太留恋和谐的民风,太希望看到村民富裕的生活;或者,是因为太珍惜这块净土,所以,我想在这里尝试建设一个梦中的桃源,一个致富共同体。”卢仲华对我说。

经由云中公社的定点配送,从李宝村的田间山头走上了数百户杭州、上海等城里人的餐桌,云中公社与全村开始赚到第一桶“生态金”。

2017年1月20日至22日,“带着老外寻年味儿”活动就在李宝村举行,来自美国、挪威、巴基斯坦等14个国家的17位外国友人在李宝村品尝到了由“云中公社”提供的新鲜芹菜、玉米、笋干,自制的老豆腐和自酿的红曲酒,丰盈着农家宴,满足了客人们的味蕾。

在采访中,一个偶然发生的插曲让人感慨。那天上午,当我们刚走进“云中公社”的种植基地时,卢仲华发现路边出现了一处被暴雨冲塌的缺口,立即打电话给村里,要求此处加强安全防护。约半小时后,当我们结束参观走出基地时,发现这段缺口前的木栅栏已经安装完毕,村民们正在进行收尾工作。村支书雷刘东说:“村里人的心齐了,干劲来了,办事有效率,村庄也更有盼头。”https://t.cn/EITeX1X

时空隧道的影子,香积佛国的浅“畅”
心,是生活的导演。

我家离香积寺很近,只有区区10公里的距离,它路过我的生命二十多年,却一直无缘亲近。

有一天,送走来访的朋友,兀自立在站台,忽然觉着心里空落落的。图书馆、咖啡厅、朋友、家?这些美好的存在,在那一瞬似乎都有些无趣。
看到稍显冷落的站台,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去香积寺走走。
坐车,到站。穿过雨雾里稍显冷清的香积大道向西步行,在雨中的古刹只有我一个游客。在这里没有喧闹与繁华。红墙之下,入世出世仅一墙之隔。

墙内是大慈悲。墙外是三千烦恼丝。

我推开静默的历史大门,进得院内。一方石碑上刻着:伽蓝净土,梵境幽玄。还有一方狂草泼就的石碑,字体形象飘逸、字字如画,极其仿神,贯通神意。沉睡的对美的感知瞬间苏醒,对书法家精妙绝伦的艺术造诣心悦诚服。尤其碑中的“山”“风”“雨”三字异常传神,亦字亦画,字画难分,笼天聚地,风雨如晦。

往深处走,飞檐突兀,雕梁画栋,各种寓意深厚的砖雕艺术活灵活现,仿佛在演绎着佛教的故事,可惜的是我参不透其中的深意。左侧有一红色的圆形拱门,上面长满了爬山虎。拱门上面钉着一块牌子上写:善导大师供养塔入口处。佛塔是佛教宗师们圆寂后的骨灰存放之地。这座佛塔是香积寺的重要历史见证。善导大师在《答往生念佛文》曾经开示: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便属后世,一念差错,便堕轮回。大师还说:常念此身多苦,不净恶业,种种交缠,若得此秽身超生净土,能受无量快乐。可叹谛理极圆融,中下根人莫能得益,只能感叹这沉重的肉身既是一生负累,也是一生的牢笼,人的万般自私与暴戾之气都因为它。
 我沿着善导大师的供养塔顺时针绕行了一圈,不求花开富贵,但求此生安宁。向上看去,塔身十层整饬而雄伟。脑海里浮现了这样一幅场景:一千四百年前,一群能工巧匠在这荒野里挥汗如雨,采用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技术营建了这座千年佛塔。一千四百年后,有无数的僧人和香客带着虔诚与虔诚的信仰来到这里礼佛祈福。而此时此刻,在这滂沱大雨中,我一个人孤单地徘徊在佛塔之下,似乎也想跟佛陀诉说一些什么,似乎要从这里寻求一些东西,但终究不可说,也说不清,一说便是错。我双手合十,向佛陀表达了我的千丝万絮。
  
  佛塔上的古砖已经被历史的风雨侵蚀了棱角,曾经的尖顶也变成沧桑的缺损。但这座佛塔承载的佛家精神依旧厚重绵长。香积寺矗立在长安城南的神禾原上,在一千四百年的漫长历史中,它一直冷眼观望着长安城里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和生离死别。气候在变,地理在变,河流在变,长安城在变,只有香积寺没有变,佛塔屹立不倒。历史在变,朝代在变,但佛家的宗旨没有变,从香积寺里传来的阵阵诵经声更没有断。

是的,香积寺没有变,佛家的本源没有变,高僧的悟境没有变。长安城和香积寺如同一对兄弟。一个在佛国,一个在尘世。长安城和香积寺也像是邻居,一个在朝,一个在野。长安城是香积寺的因缘,一个得意忘形,一个冷眼旁观。尽管如此,长安城依然是香积寺的忧虑,香积寺的挂念,一千四百年来,他都默默地守望着长安城的喧嚣与执迷。

   在雨天,香积寺的空气格外湿润,砖台上的吊兰生长得极好。站在高处向台阶下方望去,发现视觉前方陡然出现一棵无名的大树,上面结满了无名细密的繁花,一些花粒被风雨打落,铺成一地的萝毯。这细密的小花代表着遍布全世界的佛教徒吗?我走下台阶,询问两个僧侣这棵大树的名字,僧侣皆说不知。我只好带着遗憾离开了供养塔。

   雨点落在大雄宝殿前方的石头地面上,溅起一地的涟漪。木棉花给雨中添加了一份润泽之美。

这时候,一位小和尚走了过来说,红尘中的人都住在一个着火的房子里,面临危险而不自知。佛陀看了非常忧心,希望通过开示的方式救众生于水火之中。说这些话的当儿,有老和尚喊小和尚吃斋。小和尚说,今天人少,你可以和我们一起吃斋。既然是来与佛结缘,寻悟自己的佛性,我怀着感恩之心答应了。过堂斋后,我与小和尚往门口返回,僧寮处传来响亮的诵经声,声音越来越大。我对小和尚说,普通人尘缘未了,红尘中有很多牵挂与负担,大约不能说卸掉就卸掉。但我想做个半年义工,替佛陀做一些事情,也不枉这一段佛缘。

  跟小和尚道别后,我出正门,回头仰望香积寺,方见香积寺正门的巍峨面貌。第一道石门梁上赫然镌刻着赵朴初题写的“千年古刹”四个大字。潏水从香积寺的西墙缓缓地流过。香积寺在静谧的自然中高蹈独守救世的胸怀。在一千四百年的时空里,他守望着长安城的和平,旁观着长安城的繁华,又吟叹着长安城的名累。一动一静,香积寺在岁月的流逝中苍老又不断地获得新生。岁月轮回,思潮变迁,社会不居,长安城在风雨际会、波谲云诡的荣辱沉浮中体味悲欢。香积寺的僧侣们的次第造诣。经文被绵延不断地传诵,衣钵被生生不息地继承,做到了千年一态。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永远都是继往开来,启蒙盛世,普渡众生。
探访终南隐士 体验清静生活
点击原文链接,完成线上报名!!!
https://t.cn/RmXWhJT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几天心里面一直很烦 如果问我原因 我也说不上来但我一直在自我消化自我忍耐可能是对本身的一种默许吧 我收起了所有本来的怒火我在忍耐 又觉得以前的自己不是
  • 衣服属于连帽款,比较减龄,韩版的一般都是比较宽松的,但是有抽绳,收腰后,就会有个小裙摆的效果,根据身材可以用抽绳调整。毛领我们给配的是狐狸毛领,品相也很好,算还
  • [羞嗒嗒]节税筹划是什么意思❓️❓️❓️节税筹划是企业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投资、经营、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减轻税负带来的税收利益的管
  • 时光飞逝,记住,在你还能折腾的时候,学会拼搏努力,别等头发白了才去后悔。虽然快到三九寒天,也不觉得冷...加油,你、我、他!〰〰秀一波宝宝们的成.绩师傅领进门
  • Ps:这个面膜洗的时候最好先把面膜刮掉再洗哈,不然会有一丢丢油腻感,不太好洗,不过洗完就不油腻了,很滋润,皮肤软软的那种其实呢美白虽然是一件大工程,但其实只要白
  • #袁一琦[超话]#️#袁一琦心动日记# 小琦日记20220724|《终极任务》公演 上班 夏天的风·袁一琦 公演cut 1⃣️第一话 2⃣️MC1 3
  • 今天为了买阿志的运动会充了高会,真的特别开心明天要买家族款的运动会啦~#刘耀文[超话]##宋亚轩[超话]#清晨我成天没事儿就想你我想你想到昏过去不知道今天星期几
  • 只要你没有质疑尽你的信念,你就不能完全解脱,当一件事情发生在你面前,然后有一个令你不舒服的念头产生了——这个念头将来之前从哪里来?分清哪儿是你的梦,哪儿是如实的
  • f说他感觉不到我喜欢他 觉得我不爱付出 什么都是理所应当于是昨天做了这一顿饭 平时都是做点早餐 这是第一次开火给他炒菜 炒得也不好 心里想着要出一个“爱是愿意为
  • 现在又迷上了洗碗凝珠,特别是finish亮碟的,他家洗碗凝珠是多效合一的,连漂洗剂和软水盐都省了。关键是气味还很清新,家人都喜欢~而且finish亮碟洗碗凝珠可
  • 只是,很多人此前没有看到,甚至在2016-2017年,很多人发了疯的去买远郊的概念区域,自认为自己眼光高人一等,提前入场占座的的时候,悟空就说主城才是王道。至于
  • Ps:裸考能这样 我超级开心啦 及时放弃 快乐翻倍今天奖励自己吃一整包辣条~8.19步行穿过鹦鹉洲大桥后,发现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长,远观的时候更美一些。8.
  • #越努力越幸运##减肥##MonkeySo改变你和我#记录5月20号1️⃣挺幸运男朋友不在一个地方还有不在一个学校也可以随时说走就走的好朋友 和公主黑子每次都是
  • )#潍坊·青州古城[地点]# 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会义无反顾奔向音乐节看看晚上十点的台儿庄半夜回来两点在路边吃小馄饨去感受炎热六月的三亚以及下了夜班说走就走的登山
  • 今天没有大太阳虽然有点闷还是被爹地鼓动出了门一路暴走目的地是公园里的观赏杨梅[污]最红的永远在树尖尖上虽说没有东山西山的大,甜但是这个不要钱的呀[污][笑cry
  • Q3就是怕养不起,油好贵❓❓❓在特斯拉和奥迪Q3里纠结,恳请给我点建议下班回家,突然想到一个话题,昨天直播的时候 我在说我那台13年的Q3 9.9万公里 有个大
  • 羡慕别人又瘦又白又美羡慕别人腿又细又长又直有时候把很难做好的事情做好了又会觉得自己超厉害超棒真的好矛盾啊[单身狗][单身狗]自信又自卑的人格[单身狗]怎么样才能
  •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两句是诗人的想象,写的是自己思念妻子却不能与之相聚时所产生的奇特想象,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妻儿团聚的期望。诗人的想象始终与“月”挂钩,
  • 作为女主的赵丽颖,身价也水涨船高,一个人越红就会被黑得越惨,因《楚乔传》受到更多关注的赵丽颖被爆出拍戏用替身高达32个,庞大的数量让人咋舌,有人说拍戏用替身是正
  • 将世间繁华,走入安静,写上平安与喜乐,慈悲与智慧与光阴对话,寻找生活真意,心怀明亮和温暖,一个人是诗,两个人是画经历的所有都会成为沿途的风景,微笑着面对。世间路